连真又梦到了连婵,她还是在哭。夜幕低垂,四周的黑暗似乎在向她侵蚀,空气中弥漫着阴森的寒气。连真有点害怕,但还是颤抖着走过去,问她:“二姐姐,你是怎么死的?”
连婵闻言从手心抬起头来,眼眶深陷,双眼空洞,却又死死盯着她,仿佛能看穿她的灵魂,留下两行血泪,滴落在地面,发出诡异的声响。她的脸上布满了蛛网,仿佛在遮掩什么,嘴角挂着一丝凄冷的笑意。
“阿嫃,为什么死的是我不是你呢,为什么你还活着呢?”她的声音低沉而幽怨,像是从地狱深处传来的低语。话音未落,她那两只瘦削的手缓缓伸出,指甲鲜红如血,又尖又长,泛着阴冷的光芒,宛如利刃般掐上了连真的脖子。连真的呼吸骤然停滞,感觉到冰冷的指尖渐渐深入皮肤,寒意直逼心脏。
四周的黑暗中似乎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这一切,阴风阵阵,连真的心脏剧烈跳动,恐惧如潮水般涌来,却无处可逃。
连真醒来,猛地坐起,大口大口喘气。一看窗纸外面,仍是透着蓝蓝天幕的颜色,月牙儿还挂在檐角。时间尚早,可是她却也睡不着了。
幸好她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还是完好无暇的。
起床穿衣洗漱,坐在镜子前的时候,她看着黄铜镜中的自己,眼底乌青一片,面色惨白,唇无血色。这下好了,不用乔装打扮,这个样子去看榜,即使中了进士也会被人认为是痨病鬼吧。
她这种中不溜秋的举子自然不会做梦能中一甲,会有人锣鼓齐鸣地来送喜报,又没个贴身书童,只得是自己去皇榜底下找自己的名字。
连真敲了敲隔壁邓冲的门,没有回答,他昨晚很晚才回来,现在应该还在睡。
半明半昧的夜色中,连真决定先独自出门去看榜。
-
她已经是出门算早的了,没想到有人比她更早。
孙捷,叶润和邵奇龙以及其他人也正在去看榜的路上,围在一处交谈。他们几个见邓冲不在只有连真一个,原本又想嘴贱两句,但是今天是个好日子,不宜一大早便出言刻薄,连真与他们打招呼,丝毫不见囧色。
“东齐兄,守白兄,湖客兄,你们这么早啊。”
她脸色不太好,但是笑眯眯的。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可是这几人不知为何就是特别看不惯连真。
一个哼,一个呵,一个只点了点头,便算回礼了。
连真心想,一般人这种时候总会收敛些,毕竟马上就能知道考试的结果,总是结个善缘,这三人却是这样,难道是已经知晓了结果?
她这样想着,便笑着问了:“几位兄长莫非是已经看了榜回来?”
孙捷是孙敏的弟弟,脸色不好,想来是因为孙敏还卧病在床的缘故,见她还这样一副笑嘻嘻的模样,便说:“呵,看与不看,区别很大吗?你可知院首的李梦得也不过在二甲五十六名,我等和梦得兄的差距可以说是天上地下,梦得尚且如此,其他人就不要再做什么打算了。尤其是你,平日也不过是个吊车尾的,不会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天纵奇才,能一举成功吧?”他又连着呵呵冷笑起来。
连真摇头:“非也非也,捷之兄此言差矣。梦得兄是先生关门弟子,自然在书院里出类拔萃。可是前几日我看众人谈及会试,梦得兄脸色并不太好,可想而知是当时答得不满意。答得不满意尚且能进二甲,那我们答得满意的为何不能进榜呢?”
叶润道:“好大的口气!也不看看你跟别人的水平相比是个什么层次。”
邵奇龙怪声怪气:“二位仁兄,且让他去,此人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榜上而在榜下。”
连真闭了闭眼,“看来兄长们是对结果不抱期待了,那小弟先走一步,失陪。”
她上前走了几步,听到后面的脚步声,那三人也跟了上来。
她回头一看,那三个人的神色仿佛是要看好戏。
连真很是无语,怎么会有人只顾着幸灾乐祸别人,自己的事反而排在后面了。
话虽这么说出去了,她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明年她就要成年,年纪越大面临的麻烦就越多。
要不要考虑先找个人成亲呢,还是得找一个靠谱的,嘴巴严实的人。
-
她想到了宝玉,那个女子曾经对她自荐枕席,现在早已跟随江南富商到处游乐了。
心里有点可惜,又为她高兴。
宝玉曾经是春香院的头牌,连真为她画过海棠春睡图,一来二去地就熟悉了。后来邓冲来了长安,听闻宝玉姑娘艳动长安,如珍宝美玉,一掷千金只为一亲芳泽。
然而那时宝玉偏偏看上了穷书生连真。不为别的,只有连真对她如此温柔,目光中全无猥亵。她幼年时读了许多诗,本来是为了迎合客人的附庸风雅之举,没想到却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向往风花雪月的种子,而这种感情只有两袖清风的连真能给她。
她一连数月拒绝邓冲,惹得邓冲恼火,打上香闺,正好遇到连真为宝玉作美人图,宝玉香肩半露,雪酥欲遮,满目春情只给了作画的人。邓冲何时受过这种窝囊气,仿佛被绿了一般,便要给这坏了他好事的穷小子一点教训。
然而最终没能下得去手。
据说东晋的时候,大将军桓温讨平蜀国纳了成汉皇帝李势的妹妹为妾。而他的妻子,晋明帝之女南康长公主,很是个凶悍的妒妇,得知此事后便带着刀到李女的住所要杀了她。而当她看到了李女在窗前梳头的模样,却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刀,转而上前保住她哭着说:“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然后便对她很好了。
邓冲一生有三好:宝马,良友,美人。
后来他还送了连真一匹汗血宝马的小驹,竟让连真一人便独占了他这三好。
走着走着,她已经到了皇榜张贴之处。
人已经很多了,她挤了挤,挤不进去,就先站进了禁军持火把手的队伍里。
各位试子交头接耳,只听得几句,便知这里就是人数最多的二甲的名单。
科举分一甲、二甲和三甲。除了天赋异禀的个别天才之外,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追求的只有二甲和三甲的次第。因为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也有同进士,有了这两身份,就可以入朝为官了。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就是读书人的终极理想了。
她转而去一甲的名单看。
刘渭,字青山,这个人很有名,从小就被称为神童,南通人。
彭怀,字椿华,蜀中人,据说年纪已经近五旬了,真是不容易。
第一名却是个陌生的名字,顾锦舟,字泊之,琅琊人。
连真暗暗佩服了一声,他果然做到了。
她想起记忆里那人的一袭青衣,总是带着书卷茶香,即使从满地血污的地牢出来,也总是不叫她闻到血腥味。
她神情有着显而易见的怔忡。
跟在她身后的几个人阴阳怪气的笑:“守白兄,你看他还好意思叹气,莫非在妄想能进殿试?”
“可笑可笑。”
连真并不辩解,而是莫名其妙地表示:“这有什么可笑的,难道你们不曾期望过自己的名字在上头?”
孙捷冷哼:“我们可是有自知之明的。”
“噢,那就是没中。”连真眉毛都不抬。
三人果然大怒:“你以为凭你的本事就能一举中第吗?黄口小儿,不知天高地厚。”
连真奇道:“难道你们不中,我就一定中不了?这是什么道理。”
正巧,有人开始报名字,声音在考场外圈的试子耳中传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那位报名字的人。
“二甲第一名,泸州张守正!”
报名字的声音洪亮,众人齐声鼓掌。所有人都心中一紧,暗自祈祷自己的名字能够早点出现。
“二甲第二名,范阳李文清!”
随着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二甲名单接近尾声,却始终不见连真的名字。连真的脸上被晒得发红,额头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二甲最后一名,长安赵志诚。”
连真摇了摇头,二甲已经念完,自己的名字却未出现。
三人更加肆无忌惮的嘲笑。
“看吧,我说什么来着?你还真以为自己有几分本事吗!”
连真面色镇定。此时,报名字的人继续念道:“三甲第一名,洛阳何文道。”
“……三甲第二十名,绍兴王绍祖。”报名字的声音继续在空中回荡,众人感觉仿佛心脏在耳边剧烈跳动。
时间一转眼已经过了半个钟头,商贩们早已摆好了摊位,招呼着过往的行人。连真索性在旁边的小食摊要了碗汤圆。
不知过了多久,又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已经到了三甲的末榜。
她闭了闭眼。
“三甲第一百二十名,富春连真。”
好险,又是吊车尾。
三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仿佛被冷水泼了一脸,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连真这才从碗里抬头,勺子碰撞搪碗发出一声脆响,她对着三人拱手一笑,“承让,承让。”
连婵闻言从手心抬起头来,眼眶深陷,双眼空洞,却又死死盯着她,仿佛能看穿她的灵魂,留下两行血泪,滴落在地面,发出诡异的声响。她的脸上布满了蛛网,仿佛在遮掩什么,嘴角挂着一丝凄冷的笑意。
“阿嫃,为什么死的是我不是你呢,为什么你还活着呢?”她的声音低沉而幽怨,像是从地狱深处传来的低语。话音未落,她那两只瘦削的手缓缓伸出,指甲鲜红如血,又尖又长,泛着阴冷的光芒,宛如利刃般掐上了连真的脖子。连真的呼吸骤然停滞,感觉到冰冷的指尖渐渐深入皮肤,寒意直逼心脏。
四周的黑暗中似乎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这一切,阴风阵阵,连真的心脏剧烈跳动,恐惧如潮水般涌来,却无处可逃。
连真醒来,猛地坐起,大口大口喘气。一看窗纸外面,仍是透着蓝蓝天幕的颜色,月牙儿还挂在檐角。时间尚早,可是她却也睡不着了。
幸好她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还是完好无暇的。
起床穿衣洗漱,坐在镜子前的时候,她看着黄铜镜中的自己,眼底乌青一片,面色惨白,唇无血色。这下好了,不用乔装打扮,这个样子去看榜,即使中了进士也会被人认为是痨病鬼吧。
她这种中不溜秋的举子自然不会做梦能中一甲,会有人锣鼓齐鸣地来送喜报,又没个贴身书童,只得是自己去皇榜底下找自己的名字。
连真敲了敲隔壁邓冲的门,没有回答,他昨晚很晚才回来,现在应该还在睡。
半明半昧的夜色中,连真决定先独自出门去看榜。
-
她已经是出门算早的了,没想到有人比她更早。
孙捷,叶润和邵奇龙以及其他人也正在去看榜的路上,围在一处交谈。他们几个见邓冲不在只有连真一个,原本又想嘴贱两句,但是今天是个好日子,不宜一大早便出言刻薄,连真与他们打招呼,丝毫不见囧色。
“东齐兄,守白兄,湖客兄,你们这么早啊。”
她脸色不太好,但是笑眯眯的。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可是这几人不知为何就是特别看不惯连真。
一个哼,一个呵,一个只点了点头,便算回礼了。
连真心想,一般人这种时候总会收敛些,毕竟马上就能知道考试的结果,总是结个善缘,这三人却是这样,难道是已经知晓了结果?
她这样想着,便笑着问了:“几位兄长莫非是已经看了榜回来?”
孙捷是孙敏的弟弟,脸色不好,想来是因为孙敏还卧病在床的缘故,见她还这样一副笑嘻嘻的模样,便说:“呵,看与不看,区别很大吗?你可知院首的李梦得也不过在二甲五十六名,我等和梦得兄的差距可以说是天上地下,梦得尚且如此,其他人就不要再做什么打算了。尤其是你,平日也不过是个吊车尾的,不会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天纵奇才,能一举成功吧?”他又连着呵呵冷笑起来。
连真摇头:“非也非也,捷之兄此言差矣。梦得兄是先生关门弟子,自然在书院里出类拔萃。可是前几日我看众人谈及会试,梦得兄脸色并不太好,可想而知是当时答得不满意。答得不满意尚且能进二甲,那我们答得满意的为何不能进榜呢?”
叶润道:“好大的口气!也不看看你跟别人的水平相比是个什么层次。”
邵奇龙怪声怪气:“二位仁兄,且让他去,此人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榜上而在榜下。”
连真闭了闭眼,“看来兄长们是对结果不抱期待了,那小弟先走一步,失陪。”
她上前走了几步,听到后面的脚步声,那三人也跟了上来。
她回头一看,那三个人的神色仿佛是要看好戏。
连真很是无语,怎么会有人只顾着幸灾乐祸别人,自己的事反而排在后面了。
话虽这么说出去了,她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明年她就要成年,年纪越大面临的麻烦就越多。
要不要考虑先找个人成亲呢,还是得找一个靠谱的,嘴巴严实的人。
-
她想到了宝玉,那个女子曾经对她自荐枕席,现在早已跟随江南富商到处游乐了。
心里有点可惜,又为她高兴。
宝玉曾经是春香院的头牌,连真为她画过海棠春睡图,一来二去地就熟悉了。后来邓冲来了长安,听闻宝玉姑娘艳动长安,如珍宝美玉,一掷千金只为一亲芳泽。
然而那时宝玉偏偏看上了穷书生连真。不为别的,只有连真对她如此温柔,目光中全无猥亵。她幼年时读了许多诗,本来是为了迎合客人的附庸风雅之举,没想到却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向往风花雪月的种子,而这种感情只有两袖清风的连真能给她。
她一连数月拒绝邓冲,惹得邓冲恼火,打上香闺,正好遇到连真为宝玉作美人图,宝玉香肩半露,雪酥欲遮,满目春情只给了作画的人。邓冲何时受过这种窝囊气,仿佛被绿了一般,便要给这坏了他好事的穷小子一点教训。
然而最终没能下得去手。
据说东晋的时候,大将军桓温讨平蜀国纳了成汉皇帝李势的妹妹为妾。而他的妻子,晋明帝之女南康长公主,很是个凶悍的妒妇,得知此事后便带着刀到李女的住所要杀了她。而当她看到了李女在窗前梳头的模样,却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刀,转而上前保住她哭着说:“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然后便对她很好了。
邓冲一生有三好:宝马,良友,美人。
后来他还送了连真一匹汗血宝马的小驹,竟让连真一人便独占了他这三好。
走着走着,她已经到了皇榜张贴之处。
人已经很多了,她挤了挤,挤不进去,就先站进了禁军持火把手的队伍里。
各位试子交头接耳,只听得几句,便知这里就是人数最多的二甲的名单。
科举分一甲、二甲和三甲。除了天赋异禀的个别天才之外,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追求的只有二甲和三甲的次第。因为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也有同进士,有了这两身份,就可以入朝为官了。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就是读书人的终极理想了。
她转而去一甲的名单看。
刘渭,字青山,这个人很有名,从小就被称为神童,南通人。
彭怀,字椿华,蜀中人,据说年纪已经近五旬了,真是不容易。
第一名却是个陌生的名字,顾锦舟,字泊之,琅琊人。
连真暗暗佩服了一声,他果然做到了。
她想起记忆里那人的一袭青衣,总是带着书卷茶香,即使从满地血污的地牢出来,也总是不叫她闻到血腥味。
她神情有着显而易见的怔忡。
跟在她身后的几个人阴阳怪气的笑:“守白兄,你看他还好意思叹气,莫非在妄想能进殿试?”
“可笑可笑。”
连真并不辩解,而是莫名其妙地表示:“这有什么可笑的,难道你们不曾期望过自己的名字在上头?”
孙捷冷哼:“我们可是有自知之明的。”
“噢,那就是没中。”连真眉毛都不抬。
三人果然大怒:“你以为凭你的本事就能一举中第吗?黄口小儿,不知天高地厚。”
连真奇道:“难道你们不中,我就一定中不了?这是什么道理。”
正巧,有人开始报名字,声音在考场外圈的试子耳中传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那位报名字的人。
“二甲第一名,泸州张守正!”
报名字的声音洪亮,众人齐声鼓掌。所有人都心中一紧,暗自祈祷自己的名字能够早点出现。
“二甲第二名,范阳李文清!”
随着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二甲名单接近尾声,却始终不见连真的名字。连真的脸上被晒得发红,额头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二甲最后一名,长安赵志诚。”
连真摇了摇头,二甲已经念完,自己的名字却未出现。
三人更加肆无忌惮的嘲笑。
“看吧,我说什么来着?你还真以为自己有几分本事吗!”
连真面色镇定。此时,报名字的人继续念道:“三甲第一名,洛阳何文道。”
“……三甲第二十名,绍兴王绍祖。”报名字的声音继续在空中回荡,众人感觉仿佛心脏在耳边剧烈跳动。
时间一转眼已经过了半个钟头,商贩们早已摆好了摊位,招呼着过往的行人。连真索性在旁边的小食摊要了碗汤圆。
不知过了多久,又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已经到了三甲的末榜。
她闭了闭眼。
“三甲第一百二十名,富春连真。”
好险,又是吊车尾。
三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仿佛被冷水泼了一脸,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连真这才从碗里抬头,勺子碰撞搪碗发出一声脆响,她对着三人拱手一笑,“承让,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