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谨慎地靠近,却发现视野模糊不清,欲再近一步,却无处藏身,只得带着急切之色,远远地注视着他们。

    时染眼中流露出深深的绝望与坚毅,手中紧握着锋利的短剑,寒光映照着他的脖颈,呼吸间,刀锋似乎更近一分。

    他的话语沉稳而有力,仿佛来自幽冥的低语,饱含着深沉的怨恨:“我以我命为誓,曾以煜,愿你此生每时每刻皆如履薄冰,日夜难安,生不如死,直至灵魂消逝。”

    倒下的瞬间,时染的目光锐利如箭,直射向远方惊恐的郡主。他倾尽所有力气,那目光似乎在诉说:铭记此刻,保持沉默,坚强地活下去。

    这一次的梦外,空中再次飘起了雪花,待马车停到浮云院时,女子快步下了骄子,急切的跑向楠木殿。

    她轻轻推启殿门,脚步匆匆,直闯而入。至床榻之侧,她目见郡主,面容苍白,似乎比女子申时来看她的样子,又深了几分。

    她蹲于榻旁,手中紧握郡主的手臂,边呼唤边轻轻摇晃,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颤抖和哭腔:“阿锦,阿锦,你快醒醒,御医我已经请来了,他很快就来了,便能为你施治。”

    喊得声音都有些沙哑了,她终于力竭,便趴在榻边,嘴唇轻轻挨着郡主的衣袖,声音带着哽咽:“你倒是醒醒啊……”她的脸颊贴在郡主的胳膊上,满含忧虑,静静地凝望着郡主。

    御医踏入屋内,目光所及之处,只见她趴在另一位女子身边,于是温和道:“请舞姬起身,勿有顾虑,老臣诊治要紧,切莫因一时耽误而影响了病情。”

    女子闻声,轻轻点了点头,缓缓起身,站在一旁观望。

    虽然她的双唇禁闭,未曾发出声音,但她的眼眸中,满是对郡主祈祷的目光。

    御医轻轻探脉,半柱香时间悄然而过。

    香炉旁,香烟即将散尽。

    女子瞥见御医摇头,心中一紧,半柱香悄然烧尽。

    她误读了这个动作,心中涌起不安,以为郡主病情恶化,她心跳快了几分,急切中带着无奈。

    随即,御医面显困惑,医治数十几载,亦是首次遇见这般症状,他沉吟片刻,眼眸闪过一丝无奈,目光转向一侧,从袖中取出一支细笔,轻轻在郡主眉心一点,似在标记某种神秘的疗法。

    一抹暗红,似半开的梅花,女子眉头微微皱起,满腹疑惑,不知御医为何要在郡主眉心轻轻一点,亦不知御医此举何意。

    “御医大人,您在她眉心施以笔端,这红梅之点是何用意?”女子询问时,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

    御医从容回应道:  "此乃一味药材,用以吸附邪气。"

    他解释道:“此非笔端,而是老臣特制的红梅印迹。”手指轻触那红点,一股清凉气息迎来,参杂着几丝淡淡的灵力,仿佛在传递着一种神秘的力量。

    “舞姬莫忧,只需提醒郡主,醒后避免额间沾湿,此印自有其恢复之效。”,御医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安慰,让女子心中的忧虑渐渐消散。

    御医起身行至门口,于是,衣角微动,正欲离开的时候,步子才刚提起,忽听得背后有气无力地叫道:“御医留步…。”

    听此言,御医目光回首,望着榻上虚弱的女子,只得回到榻旁,见她面色苍白中透出一丝恳切,似乎有未尽之言。

    站在一旁的女子迅速上前,至郡主身边,稍作停顿,小心地将她搀起。

    郡主气息薄弱,轻语道:“勿向旁人提及今夜所遇之事。”言罢,眼含优色。

    御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沉思,微微点了头,虽身份之谜萦绕,仍坚定答道:“姑娘安心,此秘我必守。”

    需要交代之事已完,御医缓缓退步,每一步都似承载着无尽的谨慎。

    郡主的目光游移不定,随着他的身影,直至门扉轻合,而后,房间内陷入一片沉寂,只有夜色透过窗棂,洒下淡淡的银辉。

    *

    ——

    "黛宁,若宫中有事相召,你便先行前去,勿需挂念我。"话语间流露出一种淡然的关怀,仿佛波澜不惊,却又温暖人心。

    朱黛宁闻言,心中波澜起伏,焦急之情溢于言表,她柔声婉拒:“不,我哪儿都不去。宫中的事务,阿锦不必担忧,此刻并无宫宴之扰。”

    听罢,郡主摇头笑了笑。

    世人都说;无论是六年前还是四年前,朱黛宁与郡主,那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但只可惜,事出不如常。

    如今,郡主的阿爹和阿母皆在牢笼中,若非当年……

    不—不对!

    此事怎会突发蹊跷?

    虽韩氏旧事难以平反,但郡主,与其韩阿母,仍然坚信韩文不会就此叛变。

    这事儿,定与那年刚回西城的川肃王,脱不了干系。

    ———夜幕深沉,已到该入睡时了。

    郡主察觉其忧,温言轻慰:“黛宁,我乏了。院子中自有厢房一间,如果你也累了,就去那儿睡吧。”语气中带着一丝倦意,却也藏着对她的关心。

    她的话刚说罢,便知朱黛宁想要婉拒,于是,忽抢先将言道:“也好,那便在这儿陪我一同歇息吧。”

    朱黛宁轻轻地点了点头,那刻,万籁俱寂。

    郡主已然安顿于榻,呼吸均匀,而朱黛宁小心翼翼地伏于郡主之侧,目不转睛地守护着,她的目光柔和而坚定,直至确定的睡意笼罩着这宁静的夜,她的存在,如同一抹无声的守护之光,陪伴着郡主安然入梦。

    翌日,自丑时四更至卯时,天地间沉浸在一片深邃的寂静之中,时光在这段幽深的夜里缓缓流淌。

    夕阳初升,柔和的微风吹过,轻轻拂动走廊两侧悬挂的风铃,引发一串串清脆悦耳的铃声。

    朱黛宁初醒,发鬓微乱,睡颜未褪,带着几分慵懒的天真。

    她轻轻揉了揉仍带着睡意的双眼,抬起头,目光微微上扬,注视着眼前处于熟睡的郡主,笑逐颜开。

    未几,她悄然起立,轻移脚步至殿门边,轻启花窗。阳光随即悄无声息地涌入,瞬间洒遍室内的每一寸空间。

    她身后飘来郡主的声音,略带沙哑,慵懒中透着朦胧,仿佛晨起时的呢喃。

    "黛宁…?今晨何故醒得如此之早?"语调柔和,带着几分晨起的惺忪与诧异。

    朱黛宁方才伸了个懒腰,耳畔便捕捉到郡主初醒的微吟,她忙收敛了动作,轻转身形,步至郡主床榻之侧,温柔地扶持着她。

    朱黛宁温言道:“哦,原是卯时风起,走廊边的风铃作响,我便提前醒了过来。”

    郡主听罢,轻轻点头,眉宇间流露出沉思之色。

    她与朱黛宁并肩步出殿门,徐行至赤树之下,目光游移,落在树旁的那张古雅长凳之上。

    二人并肩坐下,相对一笑,默契在无声中流淌。

    郡主忽然间开口,语调轻柔:“昨夜梦回,我见两重异境,皆入梦来。”

    “两重梦境?”朱黛宁眉头微蹙,“难道是四载与六载之前的往事,再度浮现?”

    郡主这番话,正应了那时她的猜测。

    若非在那个关键时刻,她及时请来御医为郡主悉心诊治,恐怕如今局面,早已是令人堪忧。

    然而自昨日至今,郡主竟未觉察到额前悄然绽放的一抹暗红,那半瓣梅花的点缀,似隐似现。

    听闻此言,郡主轻轻点头,随即低首敛眉,神情若有所思。

    朱黛宁见她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抹坚定,遂问道:“既然如此,你打算如何布局?”

    朱黛宁此话一问,倒是提醒了郡主。

    四年前,川肃王班师回城,谁曾想,在韩氏一门之中,竟有一人叛离,此人便是韩文。

    然而这桩事情,实在是太过诡异,令人费解。

    至于六年前的那桩事,与四年前相比,中间不过相隔了两载光阴。

    然而,细细思量,这短短的两年间发生的一切,依旧让人感到扑朔迷离,难以索解。

    郡主细想一番沉默许久,语气坚定道:“敌在明,我在暗,若所有所需,你我以符传告。”话罢,眼神深邃的望着朱黛宁,仿佛她早已想到对策。

    此法固然风险重重,但若是能够助她一臂之力,朱黛宁自是心甘情愿。

    她微微点头,沉声询问:“那华笙尚在京州,你要若何联络于她?”,俩人目光坚定如炬,深邃似海。

    郡主坚定答道:“几日前,我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朱黛宁有些疑惑道:“是何消息?”

    “七日宫宴。”声音有些明显的沙哑。

    此语既出,朱黛宁心领神会,微微点头,眼角掠过一抹决然。

    继而,郡主便携其手,缓缓行至院门之畔。

    至门槛边,朱黛宁轻提裙角,小心翼翼地跨过那雕刻古朴的门限,登上候在一旁的马车。

    郡主则驻足于门槛之外,目光追随着朱黛宁的背影,直至其在视野中逐渐模糊,方才慢慢回首,院中空留余香,伴着淡淡的落寞与深沉的沉思。

    卯时悄然而去,辰时缓缓揭幕,东方微明,朝霞初现。

    在京州古宅,有座阴暗禁地,迷宫般的暗道中机关遍布,每一步都可能踏入冥界深渊,闯入者不仅失踪,魂魄亦被永囚黑暗。

    青挽花楼的说书先生,讲那古宅故事,绘声绘色,听着就像他亲历过似的,邪乎得让人心里发毛。

    "但凡踏入那幽深之地者,几乎无人能生还……啊!"说书先生话音刚落,便轻轻啜了一口手中的香茗,眼神中似乎也藏着一丝不可言说的深意。

    “哎我说先生,那地方被你说的那么瘆人,你是不是去过那地方啊?”问话的听众声音里夹着笑,语气里透着三分玩笑、七分探询。

    这话一出,说书先生顿时愣住,像是被突如其来的提问打了个措手不及。

章节目录

一纸西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葡萄果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葡萄果漾并收藏一纸西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