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大暑,但山里不热。
凌晨五点,墨蓝得浓郁天空开始微微透亮,几颗星子还隐约可见。
鸡鸣声声间,交杂着几声悠长悚人的鸟鸣。
隐匿于山林的岜岚村开始苏醒。
宋黎吾是全家起得最早的人。
她先到厨房将玉米粥煮上,没有煤气,最近又是雨季,木柴浸润了潮气,不易点燃。
她废了好大劲儿才顺利把火点燃,看火越烧越旺,她才放心去到后院,喂鸡、淋菜、洗衣服……
宋黎吾累出了一身汗,动作却没有慢分毫,像个永不停歇的机器人。
慢只会被打骂。
这是她十五年来积攒的众多生活经验中的一条。
杂活逐渐做完,宋家第二个人也起来了——宋黎吾的奶奶宋桂梅看着晾衣绳上湿淋淋的衣物啪嗒啪嗒得向下滴水,声调尖锐:“水是让你这么浪费的哇?整天吃没少吃力气你是一点没有,拧个衣服都拧不干,真是没点屁用的赔钱货!”
她骂骂咧咧,倒也没继续看衣服,狠狠剜了宋黎吾一眼就去厨房了。
盆里的衣服还没洗完,宋黎吾充耳不闻,捞起最后一件灰蓝布料的长裤,对折、拧干。
她蹲在水盆旁边的身影伶仃,看来宋桂梅口中的没少吃是吃进了狗肚子里。
她的眼睛生得很美,只是没什么波澜,死气沉沉犹如枯井。
宋黎吾晒完衣服,正搬起水盆将水盆里的水拿去厕所备用。
宋桂梅怒气冲冲从厨房出来就给了她一巴掌,宋黎吾没有防备,重心不稳连人带盆摔在地上,头还冲进刚洗完脏衣服的盆里。
宋黎吾头一阵眼冒金星,眼前发黑好一下没站起来。
宋桂梅双手叉腰就开始骂:“你真是个赔钱货啊!叫你起来煮个粥,这点小事都干不好,火都熄了半天,粥都没熟你老子起来吃什么?”
宋桂梅瞥了眼还在地上的宋黎吾,没好气道:“还不起来等着我扶你啊?把这片收拾干净,连个水盆都端不稳。“她转身回厨房,嘴里还在叨叨,“还真以为自己是祖宗,少和你地窖里的那个妈一样自命不凡,我呸!”
缓过那一阵,宋黎吾提着盆站起来,看着宋桂梅离开的背影,在听到“妈”时,枯井似了无生机的眼睛里迸射出难以掩盖的恨意。
但转瞬即逝。
还得忍,她还做不到。
重山市。
日破云霭,东边日光耀目,朝霞织金璀璨。
正值暑假,回老家避暑已经成了陆家的传统。
乡下的房子与刻板印象不同,陆家布置得极为舒适宜居。
陆衷房间的窗户正对着后院的龙眼树,窗外由远及近传来声声清脆鸟鸣,有些许嘈杂。
但丝毫没有影响到窗棂下的陆衷。
陆熹意思下敲了敲门,径直推开。
戴着耳机的陆衷丝毫没有反应,陆熹倚着门,看着陆衷沉迷学习无法自拔的背影,无声赞叹。
桌上的电脑放着物理的网课,陆衷一手松松的握着电容笔,另一手搭在原木色的书桌上无意识的敲击,从小的严格要求使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肩平颈直。
陆衷今年正值升学,已经以极其优越的成绩被重山市最好的高中录取。
本来应该是一个极其悠闲愉悦的暑假。
但陆衷为人是特为尤甚的喜欢“弯道超车”。
提前学完一学期的课程属于基操。
陆熹轻手轻脚走到陆衷旁边,敲了敲他的头戴式耳机。
一点杂音被耳机放大十倍不止,陆衷皱了皱眉毛,抬眼问:“怎么了,姐?”
皱眉、疑问。
与陆熹设想中的反应完全一致。
好一个无聊的人机弟弟。
“该吃早餐了,吃完早餐我们就要出发了。”
鉴于陆衷暑假一直把自己闷在房间,比小媳妇还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里长辈生怕孩子闷出病。正好陆熹要出发去支教山村参加捐赠仪式,出行四五天。
家里长辈一听那是个依山傍水、重峦叠嶂的地方,向陆熹表达了希望陆衷一起去逛逛的希冀。
陆熹表示不是去玩。
陆衷表示他没兴趣。
家里长辈一听前者
表示不是游玩也好呀,支教啊捐赠物资的,让陆衷也去体验体验人间疾苦,再不济当个劳动力也行。
家里长辈一听后者……家里长辈没听后者。
总之,陆衷的暑假被拍板加上了捐赠仪式之岜岚村五日游。
半个小时后,陆家两姐弟准时出发。
陆熹和陆衷对气味敏感,难以忍受车上的异味,单程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又带着陆衷,陆熹最终决定开着自家车跟着捐赠车队一起前往。
陆熹也是老司机了,开着熟悉性能自家车,快且平稳。
陆衷坐在副驾驶翻看着活动的宣传册、岜岚村的简介和往期活动旧照。
陆熹余光瞥见他专注的神情,打发时间似的和他介绍:“这个支教活动呢,我已经坚持了好些年了,你应该也看过我分享的照片。岜岚村这些年才比较发展起来,通水通电通网,但是呢还是太慢了,尤其教育啊真的还很不行,大部分都是文盲。所以现在对他们来说,孩子的教育是当务之急的,我们学校就普及了这个支教活动,捐钱捐物的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多,当地的学校已经和我们学校结成了对子要帮助当地教育更上一层楼。”
讲到自己的职业相关,陆熹就变得有些滔滔不绝。
“家长都愿意送孩子来上学吗?”
说到这个陆熹就有些沮丧,“难说,刚开始普及过后,送孩子来的村民特别少,后面市里的领导下沉,县里的镇里的乡里的分管教育的部门轮番劝说,家长们看见教育确实不需要自己花钱,还时不时有些奖励,才勉强愿意送孩子来读书,但是农忙时常常把孩子拉回家帮忙。”陆熹哀叹:“道阻且长啊。”
陆衷又翻了翻往期活动旧照,发现日常活动与捐赠仪式都是男多女少,女孩子的身影少得可怜,不由得问:“女生这么少的吗?”
陆衷记得自己初中的时候,班里成绩比较好的都是女生,甚至年纪前十名会有至少七个女孩子。
陆衷一问出口,陆熹只余冷笑,“那些家长从来只把男生当孩子,指望传宗接代,把女生当彩礼、当免费的保姆,即使不让他们花钱,他们也觉得女生去上学浪费了一个劳动力,即便领导去劝了又劝,软硬皆施,还是有不少人不让女生去上学。”
同为女性,陆熹讲到时不免感同身受,这样的局面她已经看了好几年,却永远觉得阴霾。
陆衷虽没有见到岜岚村的真实情况,但是不难想象,毕竟即便身处发展迅速的城市,身边为了生男孩一拼再拼的家庭也比比皆是。
气氛有一瞬凝重,两人都没再说话。
越野车绕过盘曲的山路,起起伏伏的丘陵,并不高的海拔没有带来难耐的高原反应,但还是阻隔了人的视线。
一开始,陆衷还会被钟灵秀毓的喀斯特地貌所吸引。但路程行驶过半,山外还是山,意识到景色的千篇一律,再加上漫长而曲折的车程,陆衷开始有了晕车反应。
胃在翻涌。
陆衷将鸭舌帽盖过脸,塞上耳塞,进入与世隔绝的状态。
开车的陆熹抽空看了一眼因为晕车病恹恹的弟弟,不无担心。
“还坚持得住吗?”
陆衷嗯了一声,继续躺尸。
不算远,自驾五个多小时。
车最终在一个镇子上停下,镇上没有酒店,一行人一般都安排在政府大院的职工宿舍。
陆熹和学校老师年年都来,一来便轻车熟路地将车停到了镇政府边上,这几天他们暂时住在镇政府的职工宿舍里。
陆衷一下车,找了根树干吐得昏天暗地。
同行的一位男老师给他递了一瓶水,陆衷道谢后简单冲洗了一下。
陆衷吐得眼睛都有些发红,但人面上还是淡淡。
条件很差,但空间很富余。是一栋三层的老式筒子楼。
陆衷分到三楼一个单人住的房间。
房间很简陋,只有一张单薄的木板床。
陆衷将双肩包放在木板床上,推开老旧的窗棂。
生长在东南沿海平原地带的陆衷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一开窗,面对的便是山石,黑灰色的硬质石壁,只有缝隙中有一些泥土,抑或是空中的尘埃积少成多,硬靠着湿润的气候,或是晨露,或是夜雾。一株不知名的小草便这样扎根与悬崖峭壁之上。
令人惊叹的磅礴的生命力。
陆熹带着常用药推开门,看到陆衷拿着随身携带的相机,对着窗外的景色拍照。
看到陆衷还有心思拍照,她松了一口气,随口道:“还以为你要不舒服好久。”顺着陆衷的角度看去,却只能看到灰硬的的石壁。
近视的陆熹并没有看到那株小草,随口叮嘱:“山里蚊虫多,晚上睡觉蚊帐拉好,你那些驱蚊水驱蚊贴都给我用上。”看了不知道有没有在听她说话的陆衷,强调:“这里离医院很远,你过敏会很麻烦。”
陆衷嗯了一声表示知道。
“我下午和今晚都要和领队老师、镇里面的书记清点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在周边逛逛。”这次的捐赠物资还挺庞大,虽然大部分都是匿名。
“明天我要下乡,你要不要去。”陆熹随口一问。
“可以。”
陆熹话音刚落,就得到了陆衷肯定的回答。说实话她根本没想到陆衷会答应,毕竟陆衷算是被强买强卖过来的。
“来都来了。”陆衷给了一个中国式回答。
初升高的暑假陆衷的身高长了13cm,已经超过了陆熹。陆熹费力地摸了一把他软软的黑发,拿眼睛斜睨他一眼,“行啊,免费劳动力。”
陆熹还是嘱咐一句:“这边不比家里,情况不好说,你不要走太远,你要是被拐了我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青天白日的。”陆衷不以为然。
陆熹白了他一眼,摸头已经有了难度,但用手毫不留情地拍陆衷一巴掌,这个动作,她做起来还是轻而易举,并且十分熟练。
“啊我的漂亮弟弟丢了怎么办?”陆熹轻而易举地恶心他。
陆衷一听到说他长得漂亮就黑了脸,他从小就是漂亮孩子,幼儿园时甚至因为是公认的最漂亮小孩把班里一个女孩气哭了。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漂亮已经变为男生的俊朗,面冠如玉不显女气,但还是听不得别人说他漂亮。
但面对这从小就是食物链上一级的姐姐,他只能忍气吞声表示他不会走远。
凌晨五点,墨蓝得浓郁天空开始微微透亮,几颗星子还隐约可见。
鸡鸣声声间,交杂着几声悠长悚人的鸟鸣。
隐匿于山林的岜岚村开始苏醒。
宋黎吾是全家起得最早的人。
她先到厨房将玉米粥煮上,没有煤气,最近又是雨季,木柴浸润了潮气,不易点燃。
她废了好大劲儿才顺利把火点燃,看火越烧越旺,她才放心去到后院,喂鸡、淋菜、洗衣服……
宋黎吾累出了一身汗,动作却没有慢分毫,像个永不停歇的机器人。
慢只会被打骂。
这是她十五年来积攒的众多生活经验中的一条。
杂活逐渐做完,宋家第二个人也起来了——宋黎吾的奶奶宋桂梅看着晾衣绳上湿淋淋的衣物啪嗒啪嗒得向下滴水,声调尖锐:“水是让你这么浪费的哇?整天吃没少吃力气你是一点没有,拧个衣服都拧不干,真是没点屁用的赔钱货!”
她骂骂咧咧,倒也没继续看衣服,狠狠剜了宋黎吾一眼就去厨房了。
盆里的衣服还没洗完,宋黎吾充耳不闻,捞起最后一件灰蓝布料的长裤,对折、拧干。
她蹲在水盆旁边的身影伶仃,看来宋桂梅口中的没少吃是吃进了狗肚子里。
她的眼睛生得很美,只是没什么波澜,死气沉沉犹如枯井。
宋黎吾晒完衣服,正搬起水盆将水盆里的水拿去厕所备用。
宋桂梅怒气冲冲从厨房出来就给了她一巴掌,宋黎吾没有防备,重心不稳连人带盆摔在地上,头还冲进刚洗完脏衣服的盆里。
宋黎吾头一阵眼冒金星,眼前发黑好一下没站起来。
宋桂梅双手叉腰就开始骂:“你真是个赔钱货啊!叫你起来煮个粥,这点小事都干不好,火都熄了半天,粥都没熟你老子起来吃什么?”
宋桂梅瞥了眼还在地上的宋黎吾,没好气道:“还不起来等着我扶你啊?把这片收拾干净,连个水盆都端不稳。“她转身回厨房,嘴里还在叨叨,“还真以为自己是祖宗,少和你地窖里的那个妈一样自命不凡,我呸!”
缓过那一阵,宋黎吾提着盆站起来,看着宋桂梅离开的背影,在听到“妈”时,枯井似了无生机的眼睛里迸射出难以掩盖的恨意。
但转瞬即逝。
还得忍,她还做不到。
重山市。
日破云霭,东边日光耀目,朝霞织金璀璨。
正值暑假,回老家避暑已经成了陆家的传统。
乡下的房子与刻板印象不同,陆家布置得极为舒适宜居。
陆衷房间的窗户正对着后院的龙眼树,窗外由远及近传来声声清脆鸟鸣,有些许嘈杂。
但丝毫没有影响到窗棂下的陆衷。
陆熹意思下敲了敲门,径直推开。
戴着耳机的陆衷丝毫没有反应,陆熹倚着门,看着陆衷沉迷学习无法自拔的背影,无声赞叹。
桌上的电脑放着物理的网课,陆衷一手松松的握着电容笔,另一手搭在原木色的书桌上无意识的敲击,从小的严格要求使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肩平颈直。
陆衷今年正值升学,已经以极其优越的成绩被重山市最好的高中录取。
本来应该是一个极其悠闲愉悦的暑假。
但陆衷为人是特为尤甚的喜欢“弯道超车”。
提前学完一学期的课程属于基操。
陆熹轻手轻脚走到陆衷旁边,敲了敲他的头戴式耳机。
一点杂音被耳机放大十倍不止,陆衷皱了皱眉毛,抬眼问:“怎么了,姐?”
皱眉、疑问。
与陆熹设想中的反应完全一致。
好一个无聊的人机弟弟。
“该吃早餐了,吃完早餐我们就要出发了。”
鉴于陆衷暑假一直把自己闷在房间,比小媳妇还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里长辈生怕孩子闷出病。正好陆熹要出发去支教山村参加捐赠仪式,出行四五天。
家里长辈一听那是个依山傍水、重峦叠嶂的地方,向陆熹表达了希望陆衷一起去逛逛的希冀。
陆熹表示不是去玩。
陆衷表示他没兴趣。
家里长辈一听前者
表示不是游玩也好呀,支教啊捐赠物资的,让陆衷也去体验体验人间疾苦,再不济当个劳动力也行。
家里长辈一听后者……家里长辈没听后者。
总之,陆衷的暑假被拍板加上了捐赠仪式之岜岚村五日游。
半个小时后,陆家两姐弟准时出发。
陆熹和陆衷对气味敏感,难以忍受车上的异味,单程五个多小时的车程,又带着陆衷,陆熹最终决定开着自家车跟着捐赠车队一起前往。
陆熹也是老司机了,开着熟悉性能自家车,快且平稳。
陆衷坐在副驾驶翻看着活动的宣传册、岜岚村的简介和往期活动旧照。
陆熹余光瞥见他专注的神情,打发时间似的和他介绍:“这个支教活动呢,我已经坚持了好些年了,你应该也看过我分享的照片。岜岚村这些年才比较发展起来,通水通电通网,但是呢还是太慢了,尤其教育啊真的还很不行,大部分都是文盲。所以现在对他们来说,孩子的教育是当务之急的,我们学校就普及了这个支教活动,捐钱捐物的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多,当地的学校已经和我们学校结成了对子要帮助当地教育更上一层楼。”
讲到自己的职业相关,陆熹就变得有些滔滔不绝。
“家长都愿意送孩子来上学吗?”
说到这个陆熹就有些沮丧,“难说,刚开始普及过后,送孩子来的村民特别少,后面市里的领导下沉,县里的镇里的乡里的分管教育的部门轮番劝说,家长们看见教育确实不需要自己花钱,还时不时有些奖励,才勉强愿意送孩子来读书,但是农忙时常常把孩子拉回家帮忙。”陆熹哀叹:“道阻且长啊。”
陆衷又翻了翻往期活动旧照,发现日常活动与捐赠仪式都是男多女少,女孩子的身影少得可怜,不由得问:“女生这么少的吗?”
陆衷记得自己初中的时候,班里成绩比较好的都是女生,甚至年纪前十名会有至少七个女孩子。
陆衷一问出口,陆熹只余冷笑,“那些家长从来只把男生当孩子,指望传宗接代,把女生当彩礼、当免费的保姆,即使不让他们花钱,他们也觉得女生去上学浪费了一个劳动力,即便领导去劝了又劝,软硬皆施,还是有不少人不让女生去上学。”
同为女性,陆熹讲到时不免感同身受,这样的局面她已经看了好几年,却永远觉得阴霾。
陆衷虽没有见到岜岚村的真实情况,但是不难想象,毕竟即便身处发展迅速的城市,身边为了生男孩一拼再拼的家庭也比比皆是。
气氛有一瞬凝重,两人都没再说话。
越野车绕过盘曲的山路,起起伏伏的丘陵,并不高的海拔没有带来难耐的高原反应,但还是阻隔了人的视线。
一开始,陆衷还会被钟灵秀毓的喀斯特地貌所吸引。但路程行驶过半,山外还是山,意识到景色的千篇一律,再加上漫长而曲折的车程,陆衷开始有了晕车反应。
胃在翻涌。
陆衷将鸭舌帽盖过脸,塞上耳塞,进入与世隔绝的状态。
开车的陆熹抽空看了一眼因为晕车病恹恹的弟弟,不无担心。
“还坚持得住吗?”
陆衷嗯了一声,继续躺尸。
不算远,自驾五个多小时。
车最终在一个镇子上停下,镇上没有酒店,一行人一般都安排在政府大院的职工宿舍。
陆熹和学校老师年年都来,一来便轻车熟路地将车停到了镇政府边上,这几天他们暂时住在镇政府的职工宿舍里。
陆衷一下车,找了根树干吐得昏天暗地。
同行的一位男老师给他递了一瓶水,陆衷道谢后简单冲洗了一下。
陆衷吐得眼睛都有些发红,但人面上还是淡淡。
条件很差,但空间很富余。是一栋三层的老式筒子楼。
陆衷分到三楼一个单人住的房间。
房间很简陋,只有一张单薄的木板床。
陆衷将双肩包放在木板床上,推开老旧的窗棂。
生长在东南沿海平原地带的陆衷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一开窗,面对的便是山石,黑灰色的硬质石壁,只有缝隙中有一些泥土,抑或是空中的尘埃积少成多,硬靠着湿润的气候,或是晨露,或是夜雾。一株不知名的小草便这样扎根与悬崖峭壁之上。
令人惊叹的磅礴的生命力。
陆熹带着常用药推开门,看到陆衷拿着随身携带的相机,对着窗外的景色拍照。
看到陆衷还有心思拍照,她松了一口气,随口道:“还以为你要不舒服好久。”顺着陆衷的角度看去,却只能看到灰硬的的石壁。
近视的陆熹并没有看到那株小草,随口叮嘱:“山里蚊虫多,晚上睡觉蚊帐拉好,你那些驱蚊水驱蚊贴都给我用上。”看了不知道有没有在听她说话的陆衷,强调:“这里离医院很远,你过敏会很麻烦。”
陆衷嗯了一声表示知道。
“我下午和今晚都要和领队老师、镇里面的书记清点爱心人士捐赠的物品,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在周边逛逛。”这次的捐赠物资还挺庞大,虽然大部分都是匿名。
“明天我要下乡,你要不要去。”陆熹随口一问。
“可以。”
陆熹话音刚落,就得到了陆衷肯定的回答。说实话她根本没想到陆衷会答应,毕竟陆衷算是被强买强卖过来的。
“来都来了。”陆衷给了一个中国式回答。
初升高的暑假陆衷的身高长了13cm,已经超过了陆熹。陆熹费力地摸了一把他软软的黑发,拿眼睛斜睨他一眼,“行啊,免费劳动力。”
陆熹还是嘱咐一句:“这边不比家里,情况不好说,你不要走太远,你要是被拐了我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青天白日的。”陆衷不以为然。
陆熹白了他一眼,摸头已经有了难度,但用手毫不留情地拍陆衷一巴掌,这个动作,她做起来还是轻而易举,并且十分熟练。
“啊我的漂亮弟弟丢了怎么办?”陆熹轻而易举地恶心他。
陆衷一听到说他长得漂亮就黑了脸,他从小就是漂亮孩子,幼儿园时甚至因为是公认的最漂亮小孩把班里一个女孩气哭了。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漂亮已经变为男生的俊朗,面冠如玉不显女气,但还是听不得别人说他漂亮。
但面对这从小就是食物链上一级的姐姐,他只能忍气吞声表示他不会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