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小盏,含情脉脉,嘴角都止不住上扬。
这一刻他们等了太久。
起初婚期定在晋羡元年的冬至,后因漠北失守而延至次年芒种;等到芒种的雨纷扬落下,又受命赶赴西关,直到打完最后一场惨烈的边关之役,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才将将松了口气,等不及再遵照那些繁琐的礼制,就地在戍边将军府里择吉日,挂灯笼。
此时已是晋羡四年的初春,但边关不比江州,春天也是一片萧瑟场景,目之所及皆荒凉无比。但又何妨?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哪里都是良辰美景。
说是一对战神眷侣,可终究还是得喝完这杯合卺酒才能真的算是。
“阿瑶,”吴虞伸手,轻轻碰杯,“你我之间不必提同生共死之语,现在我只期盼安安稳稳,与你白头到老。”
他向来寡言少语,不善言辞,从未对她讲过这番郎情妾意的话,只是无时无刻地守护和保护着她。
向来直率爽朗的庆瑶小脸微红,难得娇羞,“好端端地,说这话作什么?”
“我……高兴么,”吴虞旧伤未愈,胸口还缠着纱布,一激动用力,伤口隐隐作痛,“真的高兴。”
这酒是晋羡帝所赐,千里迢迢送到边关,清冽醇厚,悠悠酒香钻入鼻孔,是上好的陈年佳酿。她酒量素来好,跟男儿相比也不在话下。两人相视一笑,仰头一饮而尽。
好酒、好光景、好生爽快!
只是没有想到会有一口鲜血上涌。
庆瑶蹙了蹙眉,以最快速度运气封闭经脉,可惜为时已晚,毒素已入肺腑。再抬眼看向吴虞,他的嘴角已渗出鲜红血液。很快两人交颈相拥,鲜血喷涌,浸湿彼此的后背。
那喜服本就是极正的红色,用金丝线细细绣着鸳鸯纹案,顷刻间被大片血迹浸成深褐色。
“这酒……有毒。”
怎么可能?她明明仔仔细细闻过……只有他,只有……
这全天下最善用奇毒之人,只有那一位。从小和他们一起长大的,他们为之打天下的,曾许诺过他们今生今世都要同生死共患难的,当今天子,少融。
两人都清楚,少融若是起杀心,神仙也救他们不回。
庆瑶缓缓合上眼,“喝过这酒,我们也算,生同衾,死同穴……了。”
声音渐渐微弱,“少融,只是少融,为什么……”
为什么是少融?
和他们一起长大的少融。
记忆中风华无双的少融。
少融从未费这么大的功夫炼制一味毒药,又花整整四年的时间炼制一丸解药。
原本他根本不肖费这番功夫,只要她回过头,冲他盈盈一笑,说一句,“我反悔了,我才不要和吴虞成婚”,那么吴虞便可不必死。
一场一场战役打下来,他给过他们时间,他以为他们总能看出他潜藏的用意,揣摩揣摩君王之心。可西关一战的捷报却连同着二人的成婚喜讯传来。
他已是天子,何须退让和忍耐?
但他也曾见过他们在月下对视时的模糊剪影,只一眼,就知道庆瑶心意已决。依她的性子,做过决定的事情,死生不悔。
但他又怎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明明他们才是两小无猜,理应举案齐眉。他的后位只是空悬四年,而他认定她是她的妻子便是见到她的第一眼。
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只是没想到边关辽远,路途奔波,那运送合卺酒的队伍竟比预计了提前了整整三日抵达。等到他收到飞鸽传书,再寻千里马,日夜奔袭来到戍边将军府前,两人已相拥而亡,连尸体都僵硬了。
死死纠缠,分不开。
少融手里握着的解药只有一丸,是给庆瑶的,可惜解药只能救活将死之人。
而庆瑶已经死了。
望着两人的尸身,少融的嘴角竟诡异地上扬,无比讥讽地轻笑了声,“把吴虞的手和臂膀剁了喂狗,把庆瑶给朕完好无损地带回去,若她……若她少了一根毫毛,朕要你们陪葬!现在、立即去蓬莱仙岛寻一座仙匠打造的琉璃棺材来,今日是她活在世上的最后一日,也是她与朕大婚的日子,朕便不要看到她明日的容颜。去、去、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去啊!”
“今日在场的人通通有赏、通通有赏!谁先找到那尊琉璃棺材,朕便给谁加官进爵——封侯拜相!”
注视着眼前无比残忍血腥的画面,少融那冷冽癫狂的眸子却又霎时间温柔了下来。他说:“阿瑶,我们回家。是我来晚了,现在我带你回家。”
初春时节,透过残败窗棂,随从们分明看见窗外飘起了雪,一片一片似鹅毛。刺骨的冷风钻入骨髓,惹得人寒颤骤起。
谁人不知晓,两位将军和晋羡帝少时情深,师出同门,他的江山大半是他们冲锋陷阵,拿命打下来的。
如今他在大婚之日将夫妻二人双双毒死,现在,现在竟还要砍去他的双手,带走她的尸身……帝王无情,诡谲多变,对待两位将军尚且如此,那么对待命如草芥的他们呢?
若要细思,则难免联想到唇亡齿寒四字。
这他们倒是没猜错,少融并未信守诺言,当日跟随他千里奔袭的精卫,上山下海为他寻来琉璃棺材的随从,将军府的活人活物,就连那关在笼子里蹦跳着的翠绿鸟儿,皆数被他赐死,手起刀落,死状惨烈,不可言说。
所有知情人皆被灭口,这桩旧事就此封存。
西关尚有萧条的风呼啸而过,冷峻的风里夹杂着将军府里亡魂干涸的血锈味,只是那泛红的风吹不到绿意盎然,好景常在的江州。
那里依旧繁花似锦,和乐太平。
江州坊间流传着晋羡帝爱妻之美名,传闻他昼夜不舍,孤身从遥远的西关带回皇后的尸身;而往后的年岁,夜夜守着那能永驻容颜的琉璃棺,只为和那位已故的将军皇后,长相厮守。
-
庆瑶打小就怕那民间画本上的地府,上面绘着各式各样扭曲的妖魔鬼怪,充斥着血腥和煞气和传说。
可真等她到了地府,才发觉这儿雾蒙蒙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只能随着鬼差指引的方向,往一片混沌虚无之中走,身边皆是普通模样的苦难人。
她太疲倦了,几年来的征战让她甚至没睡过几次好觉,上千个日日夜夜皆是枕着削铁如泥的弯刀入眠。原本想着成了婚总该好生歇息歇息,可没想到自己竟死在了大婚的夜晚。
身上仍披着那件被血浸透了的褐红喜袍,鼻腔里仍浸着血腥气息,周身沉重,无处不提醒着那夜的惨痛。
那他呢……她环顾四周,急急张望,可惜人山人海,她找不到吴虞。
接着鬼差敲了三声启程的锣,人群便缓缓移动了起来。死气沉沉,一路静默无言,一连走了好几日,方才听到一阵河流奔涌的声音。
“忘川到了,排好队,上船渡河,”鬼差往河边的石头上一靠,指着石头上那用血迹歪歪扭扭写着的“渡口”二字,“过了忘川,就到奈何桥了,再过奈何桥,就是往生殿。”
众人方才停下沉重的赶路脚步,沉默着排队登船,庆瑶随着人群缓缓挪动,忽然有人扯了扯她的裙摆,低下头,发现是一小小孩童。
这么小的孩童,才将将高过她的膝盖,竟也随着人群一步一步地跋涉到忘川河边。庆瑶仔细辨认过一番,方才发现,她是见过这个孩子的。
他随着运送合卺酒的队伍前来,是那姓林的头目御史家的小公子,唤作舟儿,因长相水灵可爱,又讲着江州的吴侬软语,在将军府里备受宠爱。
舟儿显然还不清楚自己身处在何处,只是记得那日将军着喜袍甚是喜庆好看,还抱起他,哄他玩了一番,便一路寻着这抹红色追啊赶啊,终于在人群停滞下来,赶上了。
庆瑶俯下身,用手抹去舟儿眼角干涸的泪痕,关切地问道,“舟儿,你怎么在这里?你爹呢?”
舟儿嘤嘤地哭,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并未开口回答,只是把手伸到衣襟之中,颤颤抖抖地掏出一只翠绿色的小鸟。
庆瑶接过奄奄将息的鸟儿,仔仔细细地端详了一番,随即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这鸟一直养在将军府,是她和吴虞逛集市时买下的。本说好等天气再暖和点,就将它放生,可……
舟儿断断续续地说:“死了,爹死了……鸟儿,鸟儿也死了……或许,或许我也死了。”
“其他人呢?”庆瑶俯下身,注视着舟儿问道:“府里的其他人呢?”
“都死了,”舟儿扑到庆瑶的怀里,哭哭啼啼地说:“爹让我躲在那小厨房的灶台下,可……可还是被他们发现了,等他们把我从灶台下面拉出来,到处都是血,都是人,都在哭……”
“他们先是一脚踩死鸟儿,再,我就再看到一把刀挥过来,旁的就不记得了,就来,来这里了。将军,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呀?”
孩童不会撒谎,那日是将军府的大日子,府里上上下下充盈着喜悦的气氛,能来的人他们都通通邀请了一道,不论是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是戍边的将士,亦或是商贾百姓,往来行人,悉数被处死,无一幸免。
红事变白事,不过一眨眼,一点头一昼夜之间。
心头猛然翻涌的恨意像千军万马出征前激烈的鼓点,此时此刻庆瑶已不再想去深究少融何至于此,她唯一所盼不过转世轮回不要忘记他的名字,不论他在天涯海角,几世轮回,她都要亲手将他碎尸万段。
她安抚道:“舟儿,别怕,往前渡了河,喝一碗忘却烦恼的热汤,再往后就是好日子了。”
舟儿问:“那将军会陪着我么?”
“当然,”庆瑶摸了摸舟儿毛茸茸的小脑袋,旋即把他护在怀里,缓缓随着排队的人们登船。
这一刻他们等了太久。
起初婚期定在晋羡元年的冬至,后因漠北失守而延至次年芒种;等到芒种的雨纷扬落下,又受命赶赴西关,直到打完最后一场惨烈的边关之役,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才将将松了口气,等不及再遵照那些繁琐的礼制,就地在戍边将军府里择吉日,挂灯笼。
此时已是晋羡四年的初春,但边关不比江州,春天也是一片萧瑟场景,目之所及皆荒凉无比。但又何妨?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哪里都是良辰美景。
说是一对战神眷侣,可终究还是得喝完这杯合卺酒才能真的算是。
“阿瑶,”吴虞伸手,轻轻碰杯,“你我之间不必提同生共死之语,现在我只期盼安安稳稳,与你白头到老。”
他向来寡言少语,不善言辞,从未对她讲过这番郎情妾意的话,只是无时无刻地守护和保护着她。
向来直率爽朗的庆瑶小脸微红,难得娇羞,“好端端地,说这话作什么?”
“我……高兴么,”吴虞旧伤未愈,胸口还缠着纱布,一激动用力,伤口隐隐作痛,“真的高兴。”
这酒是晋羡帝所赐,千里迢迢送到边关,清冽醇厚,悠悠酒香钻入鼻孔,是上好的陈年佳酿。她酒量素来好,跟男儿相比也不在话下。两人相视一笑,仰头一饮而尽。
好酒、好光景、好生爽快!
只是没有想到会有一口鲜血上涌。
庆瑶蹙了蹙眉,以最快速度运气封闭经脉,可惜为时已晚,毒素已入肺腑。再抬眼看向吴虞,他的嘴角已渗出鲜红血液。很快两人交颈相拥,鲜血喷涌,浸湿彼此的后背。
那喜服本就是极正的红色,用金丝线细细绣着鸳鸯纹案,顷刻间被大片血迹浸成深褐色。
“这酒……有毒。”
怎么可能?她明明仔仔细细闻过……只有他,只有……
这全天下最善用奇毒之人,只有那一位。从小和他们一起长大的,他们为之打天下的,曾许诺过他们今生今世都要同生死共患难的,当今天子,少融。
两人都清楚,少融若是起杀心,神仙也救他们不回。
庆瑶缓缓合上眼,“喝过这酒,我们也算,生同衾,死同穴……了。”
声音渐渐微弱,“少融,只是少融,为什么……”
为什么是少融?
和他们一起长大的少融。
记忆中风华无双的少融。
少融从未费这么大的功夫炼制一味毒药,又花整整四年的时间炼制一丸解药。
原本他根本不肖费这番功夫,只要她回过头,冲他盈盈一笑,说一句,“我反悔了,我才不要和吴虞成婚”,那么吴虞便可不必死。
一场一场战役打下来,他给过他们时间,他以为他们总能看出他潜藏的用意,揣摩揣摩君王之心。可西关一战的捷报却连同着二人的成婚喜讯传来。
他已是天子,何须退让和忍耐?
但他也曾见过他们在月下对视时的模糊剪影,只一眼,就知道庆瑶心意已决。依她的性子,做过决定的事情,死生不悔。
但他又怎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明明他们才是两小无猜,理应举案齐眉。他的后位只是空悬四年,而他认定她是她的妻子便是见到她的第一眼。
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只是没想到边关辽远,路途奔波,那运送合卺酒的队伍竟比预计了提前了整整三日抵达。等到他收到飞鸽传书,再寻千里马,日夜奔袭来到戍边将军府前,两人已相拥而亡,连尸体都僵硬了。
死死纠缠,分不开。
少融手里握着的解药只有一丸,是给庆瑶的,可惜解药只能救活将死之人。
而庆瑶已经死了。
望着两人的尸身,少融的嘴角竟诡异地上扬,无比讥讽地轻笑了声,“把吴虞的手和臂膀剁了喂狗,把庆瑶给朕完好无损地带回去,若她……若她少了一根毫毛,朕要你们陪葬!现在、立即去蓬莱仙岛寻一座仙匠打造的琉璃棺材来,今日是她活在世上的最后一日,也是她与朕大婚的日子,朕便不要看到她明日的容颜。去、去、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去啊!”
“今日在场的人通通有赏、通通有赏!谁先找到那尊琉璃棺材,朕便给谁加官进爵——封侯拜相!”
注视着眼前无比残忍血腥的画面,少融那冷冽癫狂的眸子却又霎时间温柔了下来。他说:“阿瑶,我们回家。是我来晚了,现在我带你回家。”
初春时节,透过残败窗棂,随从们分明看见窗外飘起了雪,一片一片似鹅毛。刺骨的冷风钻入骨髓,惹得人寒颤骤起。
谁人不知晓,两位将军和晋羡帝少时情深,师出同门,他的江山大半是他们冲锋陷阵,拿命打下来的。
如今他在大婚之日将夫妻二人双双毒死,现在,现在竟还要砍去他的双手,带走她的尸身……帝王无情,诡谲多变,对待两位将军尚且如此,那么对待命如草芥的他们呢?
若要细思,则难免联想到唇亡齿寒四字。
这他们倒是没猜错,少融并未信守诺言,当日跟随他千里奔袭的精卫,上山下海为他寻来琉璃棺材的随从,将军府的活人活物,就连那关在笼子里蹦跳着的翠绿鸟儿,皆数被他赐死,手起刀落,死状惨烈,不可言说。
所有知情人皆被灭口,这桩旧事就此封存。
西关尚有萧条的风呼啸而过,冷峻的风里夹杂着将军府里亡魂干涸的血锈味,只是那泛红的风吹不到绿意盎然,好景常在的江州。
那里依旧繁花似锦,和乐太平。
江州坊间流传着晋羡帝爱妻之美名,传闻他昼夜不舍,孤身从遥远的西关带回皇后的尸身;而往后的年岁,夜夜守着那能永驻容颜的琉璃棺,只为和那位已故的将军皇后,长相厮守。
-
庆瑶打小就怕那民间画本上的地府,上面绘着各式各样扭曲的妖魔鬼怪,充斥着血腥和煞气和传说。
可真等她到了地府,才发觉这儿雾蒙蒙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只能随着鬼差指引的方向,往一片混沌虚无之中走,身边皆是普通模样的苦难人。
她太疲倦了,几年来的征战让她甚至没睡过几次好觉,上千个日日夜夜皆是枕着削铁如泥的弯刀入眠。原本想着成了婚总该好生歇息歇息,可没想到自己竟死在了大婚的夜晚。
身上仍披着那件被血浸透了的褐红喜袍,鼻腔里仍浸着血腥气息,周身沉重,无处不提醒着那夜的惨痛。
那他呢……她环顾四周,急急张望,可惜人山人海,她找不到吴虞。
接着鬼差敲了三声启程的锣,人群便缓缓移动了起来。死气沉沉,一路静默无言,一连走了好几日,方才听到一阵河流奔涌的声音。
“忘川到了,排好队,上船渡河,”鬼差往河边的石头上一靠,指着石头上那用血迹歪歪扭扭写着的“渡口”二字,“过了忘川,就到奈何桥了,再过奈何桥,就是往生殿。”
众人方才停下沉重的赶路脚步,沉默着排队登船,庆瑶随着人群缓缓挪动,忽然有人扯了扯她的裙摆,低下头,发现是一小小孩童。
这么小的孩童,才将将高过她的膝盖,竟也随着人群一步一步地跋涉到忘川河边。庆瑶仔细辨认过一番,方才发现,她是见过这个孩子的。
他随着运送合卺酒的队伍前来,是那姓林的头目御史家的小公子,唤作舟儿,因长相水灵可爱,又讲着江州的吴侬软语,在将军府里备受宠爱。
舟儿显然还不清楚自己身处在何处,只是记得那日将军着喜袍甚是喜庆好看,还抱起他,哄他玩了一番,便一路寻着这抹红色追啊赶啊,终于在人群停滞下来,赶上了。
庆瑶俯下身,用手抹去舟儿眼角干涸的泪痕,关切地问道,“舟儿,你怎么在这里?你爹呢?”
舟儿嘤嘤地哭,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并未开口回答,只是把手伸到衣襟之中,颤颤抖抖地掏出一只翠绿色的小鸟。
庆瑶接过奄奄将息的鸟儿,仔仔细细地端详了一番,随即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这鸟一直养在将军府,是她和吴虞逛集市时买下的。本说好等天气再暖和点,就将它放生,可……
舟儿断断续续地说:“死了,爹死了……鸟儿,鸟儿也死了……或许,或许我也死了。”
“其他人呢?”庆瑶俯下身,注视着舟儿问道:“府里的其他人呢?”
“都死了,”舟儿扑到庆瑶的怀里,哭哭啼啼地说:“爹让我躲在那小厨房的灶台下,可……可还是被他们发现了,等他们把我从灶台下面拉出来,到处都是血,都是人,都在哭……”
“他们先是一脚踩死鸟儿,再,我就再看到一把刀挥过来,旁的就不记得了,就来,来这里了。将军,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呀?”
孩童不会撒谎,那日是将军府的大日子,府里上上下下充盈着喜悦的气氛,能来的人他们都通通邀请了一道,不论是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是戍边的将士,亦或是商贾百姓,往来行人,悉数被处死,无一幸免。
红事变白事,不过一眨眼,一点头一昼夜之间。
心头猛然翻涌的恨意像千军万马出征前激烈的鼓点,此时此刻庆瑶已不再想去深究少融何至于此,她唯一所盼不过转世轮回不要忘记他的名字,不论他在天涯海角,几世轮回,她都要亲手将他碎尸万段。
她安抚道:“舟儿,别怕,往前渡了河,喝一碗忘却烦恼的热汤,再往后就是好日子了。”
舟儿问:“那将军会陪着我么?”
“当然,”庆瑶摸了摸舟儿毛茸茸的小脑袋,旋即把他护在怀里,缓缓随着排队的人们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