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夜,灯火通明,寒风透过未合的窗缝悄然渗入,将满殿温热的气息削散几分。
高高悬挂的龙纹宫灯投下摇曳的光影,映在殿内每一寸雕梁画栋之上,愈发显得肃穆而冷寂。
阮如安坐于殿中,手中暖炉早已冰凉,但她并未察觉。
她的目光低垂,定在案几上的奏折上,然而分明一字未读。
显然是心不在焉。
片刻间,殿门处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夹杂着甲叶碰撞的清脆声响。
“皇嫂。”镇北王一身铁甲匆匆步入,未及行礼,便径直将手中卷轴呈上,“臣弟方从刑部归来,刺杀一案已有眉目。”
阮如安抬眼,目光落在那卷急呈的奏折上,淡淡道:“讲。”
镇北王将卷轴放在案几上,目光深沉:“此案的幕后主使乃程筑无疑。此人身为太尉,却擅离北境,无诏私回长安,且在寒山寺外被发现与刺客的随从暗通声息。臣弟亲自审问,程筑供认不讳,称其是因北境战事暂缓,回京面呈军情。然而……”
他的语气微顿,带上一丝冷笑,“臣弟亲手从其随从中搜出的密信,内容竟是指挥刺杀的命令,与刺客阵法吻合无误。”
“密信?”阮如安微微蹙眉,眼中掠过一丝思索,“既如此,他如何辩驳?”
“他还在狡辩,”镇北王冷声道,“他说此事是下属擅自行动,与自己无关。更可笑的是,他竟试图将此事推至北境军务混乱之上,以为这样便能开脱罪责。”
阮如安没有立刻作声,而是低头慢慢抚上手中那卷奏折,神色平静得令人难以捉摸。片刻后,她抬眸问道:“你可曾问过,程筑是被何人押回京的?”
阿弟不会骗她,既然如此,依着程筑那傻大个的性子,怎么会对阿弟只字不提。
怕是恨不得吵嚷的全城皆知,是阿弟这个“逃犯”将他绑了回来的。
闻言,镇北王目光微凝,沉声道:“臣弟未曾细问。但据臣所知,此人回京前,已有密旨,押解一事恐非臣弟擅作主张。”
“是吗……”阮如安垂眸,声音低不可闻,指尖却紧了紧。
她慢慢合上奏折,抬眼看向镇北王,声音依旧平静:“此事重大,且容本宫细查。镇北王辛苦了,早些回去歇息吧。”
镇北王神色微变,似欲言又止,但最终拱手退下。
-
夜色如墨,宫门之外,漫天星辰失了光彩,只余长安街头偶有风灯明灭,将四下映得幽微朦胧。
冷风吹拂过朱漆宫墙,卷起点点雪花,摧折了檐角垂挂的冰凌,清脆如铃。
阮如安步出坤宁宫,披一袭银狐雪裘,微隆的小腹被腰间镶玉的金绦束得盈盈一握,眉宇间自带一种冷清的威仪。
她未着凤冠,髻间点缀着几支素银簪,端庄中透着几分冷峭。
“备轿。”她轻启朱唇,言辞简短,语气却自有威严。
冬儿忙将手中暖炉递上,低声提醒:“娘娘,外头风雪大,万望保重凤体。”
她接过暖炉,却并未言语,沉默中眼眸低垂,掩去一抹隐隐的冷色。
今晚,她要亲自去大理寺,探一探程筑此案的究竟。
-
软轿行过长街,轮辙碾过地面压出的雪痕,发出轻微的“咯吱”声。阮如安倚靠在软垫之上,指尖微微用力,捏紧了手中的暖炉,炉火虽暖,却驱不散她内心的寒凉。
镇北王的供词依旧在脑海回荡,尤其是那句“程筑试图将一切推诿至北境军务混乱”,让她隐隐感到异样。
程筑性子虽跋扈,却绝非愚钝之辈,他是知道牵扯北境军务有多大的风险的。既如此,他为何敢如此辩驳?
她心思深沉,目光冷然,忽而想起镇北王提及的密信,和程筑随从暗通声息一事。
这一环扣一环的证据看似严密,却无端让她想起了年前家族被流放时的那场审讯。
“太过完美了。”她心底暗叹,这“铁证”与那时如出一辙,恰到好处得很。
软轿渐渐停下,冬儿轻声提醒:“娘娘,到了。”
-
大理寺外,高门大院,匾额上的“公正”二字在夜色中显得冷硬肃杀。
此刻,殿前廊柱下站着一位身着深青官袍的中年男子,正是大理寺卿兰青何。
“下官恭迎皇后娘娘。”兰青何拱手,眉目间透着几分悠然,似笑非笑的模样让人看不清他的真实情绪。
阮如安迈步下轿,目光与兰青何一触即分,未着痕迹地收回视线,淡然道:“兰寺卿深夜还在此,莫非早知本宫会来?”
她此行隐秘,宫内都没什么人能察觉,不曾想宫外头的人倒先知道了。
兰青何微微一笑,语气不急不缓:“娘娘素来明察秋毫,此案牵连甚广,您亲自过问,也在情理之中。下官提前备了案卷,恭候娘娘大驾。”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却似含着几分调侃。
阮如安略一颔首,并不接话,抬步向殿内走去。
-
牢狱内烛影摇曳,昏黄的灯光映在冷硬的石壁上,投下细碎的阴影。
阮如一步步走向深处的石室。
室内寒意森然,程筑被铁链束缚在石座上,衣衫凌乱,面色苍白,但那一双眼眸却仍透着桀骜和冷意。
听见脚步声,他抬起头,当目光触及阮如安的身影时,冷笑随即浮上嘴角:“皇后娘娘亲自来此,倒是让我程筑受宠若惊。”
阮如安站定,神色如常,声音清冷而威严:“程大人,眼下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她这话说的格外讽刺。
程筑眼下已然是阶下囚,哪里还当得起什么大人二字。
程筑的笑声低沉,带着一丝讥讽:“证据确凿?娘娘若真信这‘证据’,又何必亲自前来?莫非是想听我再多供一两句,以便写入你阮氏的‘功劳簿’?”
阮如安目光一顿,脸色未变,只是轻声道:“太尉既知今日局面,不如就此直言。你口中所谓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程筑闻言,目光锐利如刀,似要刺破她的伪装。他缓缓开口,声音中透着浓浓的寒意:“真相?皇后娘娘,这局中局、套中套,你比我更清楚。”
话音在深寒的牢狱回荡,烛光幽幽,石壁上的寒气如霜,程筑冷笑如刀,绕在四周的寂静中,更显刺耳。
阮如安立于石室中央,银狐雪裘衬着她的脸愈发清冷,眉目间不显怒意,却自带一股压迫。
她的目光落在程筑身上,像是要将他彻底看透。
“太尉似有怨气。”她声音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今日之境,乃咎由自取。镇北王亲审供状,本宫尚未置评,你却先急于反驳,究竟意欲为何?”
程筑嗤笑一声,目光中带着几分讥讽与不屑:“皇后娘娘何必虚与委蛇?在下今日落此田地,不过是贵府与圣上早有算计。如今摆这一副公正模样,可是想从我程筑口中再撬出什么对你们更有利的话?”
阮如安闻言,神色未动,只缓缓上前一步。
上钩了。
“太尉何出此言?”她微微扬眉,语气依旧从容,“若果真如你所言,这局中局、套中套,你程太尉不过一枚卒子,又岂能知晓全局?”
程筑冷笑渐收,目光锐利如刀般盯着她:“卒子?不错,我的确是卒子,可惜——我虽为卒,却是被逼无路才入这棋局。若非有人自以为手段天成,又怎会一步步引我入局?”
阮如安微微垂眸,语气淡然却带着一丝深意:“既然如此,太尉“何不将引你入局之人说个清楚?本宫也好替你分辨是非。”
程筑目光一凛,神情微微变了。他盯着她,沉默片刻后,忽然冷笑起来:“说清楚?皇后娘娘岂是明知故问?当初阮丞相以‘通敌’之罪倒台,真是你阮家全然不知圣意?堂堂皇后与皇帝‘一心’,我竟然还要替你点破?”
对于当初阿耶出事,她其实心中早有猜测定论,可如今听了个切实……
竟果真是如此啊。
这话如惊雷落下,阮如安的目光微微一滞,心中瞬间掀起惊涛骇浪,却压住了波澜,将一切复杂情绪藏于眉宇间的清冷。
她手中的袖袍略一收紧,指尖微微发凉,却不露声色,只淡淡开口:“太尉既如此笃定,可有证据佐证你的妄言?若你以此挑拨君臣之信任,只怕要自取其祸。”
程筑冷哼一声,目光冷冽,语气里满是嘲弄:“证据?皇后娘娘莫非要我将你们阮氏多年与朝廷内外的暗线细细道来?那便好——为何当初陛下要提前知会阮丞相所谓‘通敌’之事,却未加制止?又为何阮丞相早早布防,却仍在满朝文武面前败得如此彻底?你以为这不过是圣意决绝、不容私情吗?”
此话一出,阮如安感到心底骤然发紧,像是一根细弦被狠狠勒住。
她忆起阮氏出事前,阿耶的从容淡然、他的悉心交代……甚至是他对于她的那些忠告。
只这一刹那,这些时日她所搜集到的、记忆中所有线索,如利刃般扎入她的意识。
原来,那根本不是孤注一掷的孤勇,而是早有预谋的默契。
而这默契,竟是她至今未曾被告知的真相。
“你似乎知道得不少。”她抬起眼,声音冷而低沉,目光如刀锋般锐利,“但本宫还是想知道,既然你认定一切为阮氏布局,为何你却甘愿身陷其中,甚至不惜用命相搏?”
程筑忽然大笑,笑声如同撕裂寒夜的风:“皇后娘娘,你还要装到何时?当初我以为阮家已然被圣上弃子,才妄图助他挣脱权谋枷锁,岂料,你们不过是演了一场好戏!从阮家被压至谷底,到如今将要一步步复起,全是你们与皇帝共同算计的局。”
阮如安的指尖微微颤动,掌心已然沁出冷汗,却依旧平静如水,冷冷道:“既然如此,太尉又为何甘愿为这场局奉上性命?莫非你亦乐于为‘圣意’助力?”
程筑眼神倏然冷厉,怒火烧灼:“助力?不,我是被玩弄至此!你敢说,阮相早知自己要倒,只是以家族半生荣辱为筹,换得阮家别开生路,不是你们的计策?”
话语如刀锋狠狠划过阮如安的内心。
是啊,这个局,这个所谓的完美无缺的局。
阿耶知道,阿弟知道,穆靖南知道。
唯独她被排除在外了。
她深吸一口气,压住胸腔中的复杂情绪,微微扬起下颚,目光冷然:“太尉是否忘了,你眼中所谓的‘局’,终究还是你自己先动了心思,才落得如此下场。本宫劝你,莫要轻易将失败归咎于他人。”
正是了,若程太尉当初没有动了那覆灭世家,从此一家独大的心思,他岂会沦落至此?
程筑怔了一瞬,随即冷笑一声,目光如刀:“阮如安,你真是个好棋手。可惜,这局若真仅仅只是为了阮氏,你以为皇帝会容你们至今?”
阮如安心中一震,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穆靖南温柔而深邃的目光,记忆中的每一句维护、每一次保护,此刻却隐隐透出深不可测的意味。
程筑低哑的声音再次响起:“你知道的,皇帝保你阮氏,不过是为了……”
“够了。”不待人说完,不知何样的情绪使然,阮如安连忙止住了话头,她语气冷冽,却难掩其中的几分颤意,“你口中的‘真相’,本宫会自己分辨。太尉不必再费口舌。”
她缓缓站起身,转身而去,步伐稳健却沉重。
出了石室,她站在廊下,寒风掠过,拂动她的鬓发。
她握紧披风的手微微颤抖,复杂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对阿耶隐瞒的怨、有对真相的震撼,更多的却是对穆靖南隐隐而生的茫然。
他瞒着她…….却又竭力保护她…….
他是算计者,却更也是守护者。
“穆靖南,你究竟……”她低声喃喃,却终究将剩下的话咽回喉中,抬眸看向远处的夜空,眸中情绪如深海般翻涌不定。
高高悬挂的龙纹宫灯投下摇曳的光影,映在殿内每一寸雕梁画栋之上,愈发显得肃穆而冷寂。
阮如安坐于殿中,手中暖炉早已冰凉,但她并未察觉。
她的目光低垂,定在案几上的奏折上,然而分明一字未读。
显然是心不在焉。
片刻间,殿门处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夹杂着甲叶碰撞的清脆声响。
“皇嫂。”镇北王一身铁甲匆匆步入,未及行礼,便径直将手中卷轴呈上,“臣弟方从刑部归来,刺杀一案已有眉目。”
阮如安抬眼,目光落在那卷急呈的奏折上,淡淡道:“讲。”
镇北王将卷轴放在案几上,目光深沉:“此案的幕后主使乃程筑无疑。此人身为太尉,却擅离北境,无诏私回长安,且在寒山寺外被发现与刺客的随从暗通声息。臣弟亲自审问,程筑供认不讳,称其是因北境战事暂缓,回京面呈军情。然而……”
他的语气微顿,带上一丝冷笑,“臣弟亲手从其随从中搜出的密信,内容竟是指挥刺杀的命令,与刺客阵法吻合无误。”
“密信?”阮如安微微蹙眉,眼中掠过一丝思索,“既如此,他如何辩驳?”
“他还在狡辩,”镇北王冷声道,“他说此事是下属擅自行动,与自己无关。更可笑的是,他竟试图将此事推至北境军务混乱之上,以为这样便能开脱罪责。”
阮如安没有立刻作声,而是低头慢慢抚上手中那卷奏折,神色平静得令人难以捉摸。片刻后,她抬眸问道:“你可曾问过,程筑是被何人押回京的?”
阿弟不会骗她,既然如此,依着程筑那傻大个的性子,怎么会对阿弟只字不提。
怕是恨不得吵嚷的全城皆知,是阿弟这个“逃犯”将他绑了回来的。
闻言,镇北王目光微凝,沉声道:“臣弟未曾细问。但据臣所知,此人回京前,已有密旨,押解一事恐非臣弟擅作主张。”
“是吗……”阮如安垂眸,声音低不可闻,指尖却紧了紧。
她慢慢合上奏折,抬眼看向镇北王,声音依旧平静:“此事重大,且容本宫细查。镇北王辛苦了,早些回去歇息吧。”
镇北王神色微变,似欲言又止,但最终拱手退下。
-
夜色如墨,宫门之外,漫天星辰失了光彩,只余长安街头偶有风灯明灭,将四下映得幽微朦胧。
冷风吹拂过朱漆宫墙,卷起点点雪花,摧折了檐角垂挂的冰凌,清脆如铃。
阮如安步出坤宁宫,披一袭银狐雪裘,微隆的小腹被腰间镶玉的金绦束得盈盈一握,眉宇间自带一种冷清的威仪。
她未着凤冠,髻间点缀着几支素银簪,端庄中透着几分冷峭。
“备轿。”她轻启朱唇,言辞简短,语气却自有威严。
冬儿忙将手中暖炉递上,低声提醒:“娘娘,外头风雪大,万望保重凤体。”
她接过暖炉,却并未言语,沉默中眼眸低垂,掩去一抹隐隐的冷色。
今晚,她要亲自去大理寺,探一探程筑此案的究竟。
-
软轿行过长街,轮辙碾过地面压出的雪痕,发出轻微的“咯吱”声。阮如安倚靠在软垫之上,指尖微微用力,捏紧了手中的暖炉,炉火虽暖,却驱不散她内心的寒凉。
镇北王的供词依旧在脑海回荡,尤其是那句“程筑试图将一切推诿至北境军务混乱”,让她隐隐感到异样。
程筑性子虽跋扈,却绝非愚钝之辈,他是知道牵扯北境军务有多大的风险的。既如此,他为何敢如此辩驳?
她心思深沉,目光冷然,忽而想起镇北王提及的密信,和程筑随从暗通声息一事。
这一环扣一环的证据看似严密,却无端让她想起了年前家族被流放时的那场审讯。
“太过完美了。”她心底暗叹,这“铁证”与那时如出一辙,恰到好处得很。
软轿渐渐停下,冬儿轻声提醒:“娘娘,到了。”
-
大理寺外,高门大院,匾额上的“公正”二字在夜色中显得冷硬肃杀。
此刻,殿前廊柱下站着一位身着深青官袍的中年男子,正是大理寺卿兰青何。
“下官恭迎皇后娘娘。”兰青何拱手,眉目间透着几分悠然,似笑非笑的模样让人看不清他的真实情绪。
阮如安迈步下轿,目光与兰青何一触即分,未着痕迹地收回视线,淡然道:“兰寺卿深夜还在此,莫非早知本宫会来?”
她此行隐秘,宫内都没什么人能察觉,不曾想宫外头的人倒先知道了。
兰青何微微一笑,语气不急不缓:“娘娘素来明察秋毫,此案牵连甚广,您亲自过问,也在情理之中。下官提前备了案卷,恭候娘娘大驾。”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却似含着几分调侃。
阮如安略一颔首,并不接话,抬步向殿内走去。
-
牢狱内烛影摇曳,昏黄的灯光映在冷硬的石壁上,投下细碎的阴影。
阮如一步步走向深处的石室。
室内寒意森然,程筑被铁链束缚在石座上,衣衫凌乱,面色苍白,但那一双眼眸却仍透着桀骜和冷意。
听见脚步声,他抬起头,当目光触及阮如安的身影时,冷笑随即浮上嘴角:“皇后娘娘亲自来此,倒是让我程筑受宠若惊。”
阮如安站定,神色如常,声音清冷而威严:“程大人,眼下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她这话说的格外讽刺。
程筑眼下已然是阶下囚,哪里还当得起什么大人二字。
程筑的笑声低沉,带着一丝讥讽:“证据确凿?娘娘若真信这‘证据’,又何必亲自前来?莫非是想听我再多供一两句,以便写入你阮氏的‘功劳簿’?”
阮如安目光一顿,脸色未变,只是轻声道:“太尉既知今日局面,不如就此直言。你口中所谓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程筑闻言,目光锐利如刀,似要刺破她的伪装。他缓缓开口,声音中透着浓浓的寒意:“真相?皇后娘娘,这局中局、套中套,你比我更清楚。”
话音在深寒的牢狱回荡,烛光幽幽,石壁上的寒气如霜,程筑冷笑如刀,绕在四周的寂静中,更显刺耳。
阮如安立于石室中央,银狐雪裘衬着她的脸愈发清冷,眉目间不显怒意,却自带一股压迫。
她的目光落在程筑身上,像是要将他彻底看透。
“太尉似有怨气。”她声音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今日之境,乃咎由自取。镇北王亲审供状,本宫尚未置评,你却先急于反驳,究竟意欲为何?”
程筑嗤笑一声,目光中带着几分讥讽与不屑:“皇后娘娘何必虚与委蛇?在下今日落此田地,不过是贵府与圣上早有算计。如今摆这一副公正模样,可是想从我程筑口中再撬出什么对你们更有利的话?”
阮如安闻言,神色未动,只缓缓上前一步。
上钩了。
“太尉何出此言?”她微微扬眉,语气依旧从容,“若果真如你所言,这局中局、套中套,你程太尉不过一枚卒子,又岂能知晓全局?”
程筑冷笑渐收,目光锐利如刀般盯着她:“卒子?不错,我的确是卒子,可惜——我虽为卒,却是被逼无路才入这棋局。若非有人自以为手段天成,又怎会一步步引我入局?”
阮如安微微垂眸,语气淡然却带着一丝深意:“既然如此,太尉“何不将引你入局之人说个清楚?本宫也好替你分辨是非。”
程筑目光一凛,神情微微变了。他盯着她,沉默片刻后,忽然冷笑起来:“说清楚?皇后娘娘岂是明知故问?当初阮丞相以‘通敌’之罪倒台,真是你阮家全然不知圣意?堂堂皇后与皇帝‘一心’,我竟然还要替你点破?”
对于当初阿耶出事,她其实心中早有猜测定论,可如今听了个切实……
竟果真是如此啊。
这话如惊雷落下,阮如安的目光微微一滞,心中瞬间掀起惊涛骇浪,却压住了波澜,将一切复杂情绪藏于眉宇间的清冷。
她手中的袖袍略一收紧,指尖微微发凉,却不露声色,只淡淡开口:“太尉既如此笃定,可有证据佐证你的妄言?若你以此挑拨君臣之信任,只怕要自取其祸。”
程筑冷哼一声,目光冷冽,语气里满是嘲弄:“证据?皇后娘娘莫非要我将你们阮氏多年与朝廷内外的暗线细细道来?那便好——为何当初陛下要提前知会阮丞相所谓‘通敌’之事,却未加制止?又为何阮丞相早早布防,却仍在满朝文武面前败得如此彻底?你以为这不过是圣意决绝、不容私情吗?”
此话一出,阮如安感到心底骤然发紧,像是一根细弦被狠狠勒住。
她忆起阮氏出事前,阿耶的从容淡然、他的悉心交代……甚至是他对于她的那些忠告。
只这一刹那,这些时日她所搜集到的、记忆中所有线索,如利刃般扎入她的意识。
原来,那根本不是孤注一掷的孤勇,而是早有预谋的默契。
而这默契,竟是她至今未曾被告知的真相。
“你似乎知道得不少。”她抬起眼,声音冷而低沉,目光如刀锋般锐利,“但本宫还是想知道,既然你认定一切为阮氏布局,为何你却甘愿身陷其中,甚至不惜用命相搏?”
程筑忽然大笑,笑声如同撕裂寒夜的风:“皇后娘娘,你还要装到何时?当初我以为阮家已然被圣上弃子,才妄图助他挣脱权谋枷锁,岂料,你们不过是演了一场好戏!从阮家被压至谷底,到如今将要一步步复起,全是你们与皇帝共同算计的局。”
阮如安的指尖微微颤动,掌心已然沁出冷汗,却依旧平静如水,冷冷道:“既然如此,太尉又为何甘愿为这场局奉上性命?莫非你亦乐于为‘圣意’助力?”
程筑眼神倏然冷厉,怒火烧灼:“助力?不,我是被玩弄至此!你敢说,阮相早知自己要倒,只是以家族半生荣辱为筹,换得阮家别开生路,不是你们的计策?”
话语如刀锋狠狠划过阮如安的内心。
是啊,这个局,这个所谓的完美无缺的局。
阿耶知道,阿弟知道,穆靖南知道。
唯独她被排除在外了。
她深吸一口气,压住胸腔中的复杂情绪,微微扬起下颚,目光冷然:“太尉是否忘了,你眼中所谓的‘局’,终究还是你自己先动了心思,才落得如此下场。本宫劝你,莫要轻易将失败归咎于他人。”
正是了,若程太尉当初没有动了那覆灭世家,从此一家独大的心思,他岂会沦落至此?
程筑怔了一瞬,随即冷笑一声,目光如刀:“阮如安,你真是个好棋手。可惜,这局若真仅仅只是为了阮氏,你以为皇帝会容你们至今?”
阮如安心中一震,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穆靖南温柔而深邃的目光,记忆中的每一句维护、每一次保护,此刻却隐隐透出深不可测的意味。
程筑低哑的声音再次响起:“你知道的,皇帝保你阮氏,不过是为了……”
“够了。”不待人说完,不知何样的情绪使然,阮如安连忙止住了话头,她语气冷冽,却难掩其中的几分颤意,“你口中的‘真相’,本宫会自己分辨。太尉不必再费口舌。”
她缓缓站起身,转身而去,步伐稳健却沉重。
出了石室,她站在廊下,寒风掠过,拂动她的鬓发。
她握紧披风的手微微颤抖,复杂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对阿耶隐瞒的怨、有对真相的震撼,更多的却是对穆靖南隐隐而生的茫然。
他瞒着她…….却又竭力保护她…….
他是算计者,却更也是守护者。
“穆靖南,你究竟……”她低声喃喃,却终究将剩下的话咽回喉中,抬眸看向远处的夜空,眸中情绪如深海般翻涌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