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越来越大,门外他的身影好像也越来越模糊。雷电交加,那一瞬间的闪电照亮了他苍白的脸,脸上的或许是泪水也或许是雨水。头发被打湿粘在他的额头上,他身上的衣服也任雨水冲刷,整个人看起来很是狼狈。
再后来,只听见他吼了一声:“盛晴!别让我再见到你!”
“轰隆”又是一声雷电,惊扰了盛晴的清晨梦境。
睁开眼只看见被闪电照亮的房间,雨季又要来了。
盛晴起身将窗户关上,窗帘也拉上,试图借着这大自然带来的白噪音继续入睡。
可是闭上眼睛,脑海中就浮现了那张苍白的脸,她的初恋,她的前度——李与衡。
三年前的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盛晴的人生轨迹,可再重来一次,或许她还是会进行同样的选择。
又是轰隆一声,似乎老天也不打算让她再次入睡,她掀起被子起身去洗漱。
打开电视正好播放着今天的天气预报:“今日大雨转暴雨,市民们出行请带好雨具,今年的雨季即将开始……”
盛晴转身到阳台给这几盆花修剪枝叶,放在客厅茶桌上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盛晴连忙跑进来接通电话。
“喂,您好,请问是盛晴,盛小姐吗?”
“是的,您好。”
“盛小姐,我这里是省第二人民医院,您的检查报告已经出来了,您可以抽空过来复诊了。”
“好的,谢谢。”
挂完电话后,她接着修剪枝叶然后收拾东西出门去张姨的花店上班。
张姨的花店已经开了二十余年,名字也取得跟直接,就叫张姨花店。因为价格公道,花束的款式丰富好看,每逢节假日或毕业季生意就非常火爆。
机缘巧合之下盛晴有了在张姨花店工作的机会,花店距离盛晴家并不远,走路十分钟就到了。
花店门上有个风铃,有人推门进店时便回响起“叮铃”的声音。
“叮铃叮铃” 风铃的声音吸引了正在处理花材的张姨,看着走进来的盛晴,笑着对她说道:“小晴你来啦。”
“是啊,张姨,今天这批花看起来很不错。”
“对了,你之前说想要的山茶花,今天也一起送过来了。”
张姨说完话就往后阳台走去,盛晴紧跟上去。
张姨手捧着花盆,盛晴连忙接过,墨绿色的叶片之中藏着将开未开的花骨朵。
张姨说:“养十天半个月应该就能开了,正好赶上了它今年最后的花期。”
盛晴笑着说道:“等它开花了,一定告诉您。”
盛晴想起早上接到的电话,对张姨说道:“张姨,我下午想请个假去医院一趟。”
张姨点头同意,脸色凝重地问道:“身体还好吧?”
盛晴摩挲着山茶花叶片的脉络回答:“没什么,都是老毛病了。”
风吹过阳台,吹动落在她肩上的头发,山茶花的枝叶也随风舞动,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花香。可惜山茶花本身没有什么香味,但那又如何,有人欣赏它便足够了。
张姨花店靠近植物园地铁站,这是地铁二号线的终点站,乘坐地铁往下走五个站就到了中心广场,江华集团的大厦坐落在中心广场左侧。江华集团以其开发制造的医疗器材而闻名全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公司。今天江华内部气氛严肃,正在准备一场至关重要的竞标。
“董事会高度重视今天的省二院竞标……”正在主持会议的何总如是说道。
李与衡坐在座位上,把玩着一枚银戒。
何总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李与衡说道:“今天的竞标是我们李总加入江华以来的首次出征,我们预祝李总及其团队凯旋。”
被点名后的李与衡将戒指戴在左手无名指,抬起头挑眉说道:“我办事,何总还不放心吗?”
何总听到这话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我就喜欢阿衡你这种势在必得的样子。”
何总接着又说道:“那我们的会议就到这里了,你们项目一部也养足精神,下午杀他个片甲不留。”
窗外的雨还在下,李与衡站在落地玻璃前俯瞰着这座城市。
“笃笃” 敲门声响起。
“进来。”
助理方明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口,对李与衡说:“李总,我们差不多时间该出发了。”
“好,这就来。”李与衡拿起放在椅子上的外套,边说边往门口走去。
他穿上外套,将戒指取下习惯性地放进外套口袋里。
江华有一个传统——集体出行时提倡使用公司的公务车,正常情况来说外出办公有车辆安排当然是好的,但有的时候也要准备好Plan B。
李与衡和项目一部的同事们一起乘坐公务车出发,车上的人有的在闭目养神,有的在听音乐。李与衡坐在靠窗的位置,用电脑最后一次检查竞标PPT。
正值上班高峰期,车辆走走停停,突然车外传来“嘭”的一声,打破了车内的宁静。
司机起身下车检查,不一会返回车上说:“我们的车好像爆胎了…”
“啊,爆胎了?”
“怎么那么背。”
“不会是被竞争对手摆了一道吧?”
“那现在要打车过去吗?”
“那么堵车,打车会不会赶不上?”
“不然坐地铁?”车上议论声不绝于耳。
李与衡看了一眼车外辨别身处之地,这里离地铁站很近,坐两站地铁就能到省二院。
“我们坐地铁吧,车爆胎已经用掉了今天的霉运,说明竞标非我们莫属。”李与衡迅速作出决断,并鼓舞士气。他一副势在必得的表情,让项目一部的成员们仿佛找到了定海神针。
众人乘坐地铁来到省第二人民医院,经过紧张激烈的竞标会后,大家坐在休息室等候结果。李与衡将外套搭在椅背上,头靠着椅子闭目养神。为了准备这场竞标,他已经长达三周没有好好休息过。
会议室的门打开了,省二院的领导走出来,大家听到动静都站起来,迎了上去。
排头的那位陈院长对大家说:“辛苦各位为我们准备的这场竞标会,大家带来的产品都非常优秀,但是产品是否与医院属性相符也是我们考虑的重要指标。经过我们的讨论,我们决定选择与江华集团合作。”
李与衡听到结果后,微微笑了一下,而后伸出手和陈院长相握,说道:“陈院长,合作愉快。”
陈院长也笑着回答:“李总,合作愉快。还麻烦你们明天再过来签合同。”
李与衡看着陈院长的眼睛说:“选择我们江华,不会让省二院失望的。”
竞争那必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项目一部的成员们扬眉吐气一般走出休息室,门口站着的是友康公司的刘总。
刘卓看到李与衡走出来,立马上前揽住李与衡肩膀,笑骂道:“好你个李与衡,什么时候回来的,没想到今天是和你对上。”
李与衡回看他一眼,锤了一拳他肩膀,笑着说道:“刚回来两个月,有时间一起吃饭?”
“好啊,我当时一看到是你,我就觉得我要输了。”
“有那么夸张吗?”
“那当然,毕竟你的实力别人可能不知道,我还是很清楚的。”
“刘总,刘总。”那边有人招着手喊着刘卓。
刘卓拍了拍他肩膀说:“我先走啦。”
李与衡和不远处的方明也一起走了出去,在停车场等那辆已经被修好轮胎的公务车。
他在无聊时总会习惯性地把玩那枚戒指,在口袋里寻找那枚戒指,却没有踪影。
戒指呢?去哪了?休息室?对,应该是在休息室。
李与衡迅速转身想返回休息室,方明看到这情形,喊了一声:“李总?”
李与衡说:“你们先回去,我有东西落在休息室了。”
方明看着自己上司焦急的身影,又看到他手上提着的公文包,又问了句:“需要帮您把包先带回公司吗?”
但是他的上司似乎没有听到。
戒指是在他坐过那张椅子上找到的,戒指的款式其实很普通,是常见的情侣对戒的款式——莫比乌斯环。内圈看起来曾经有着几个英文字迹,随着时间的侵蚀,字迹已经不再清晰。
李与衡捡起戒指,拿纸巾仔细擦拭,将戒指小心翼翼地放回外套口袋。
雨还在下,李与衡来到医院门口,看了一眼天上密闭的乌云,他决定还是去借一把共享雨伞。
撑伞离开医院,一路上遇到的大多都是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患者。省二院是国内权威的精神专科医院,有很多其他人省份的病人也会专程过来进行治疗。也许是得益于人口素质的提高,也许是因为现代网络的普及,人们逐渐能正视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的诱因有很多,可能是遗传,可能是特定事件的诱发。
他们到底也都是可怜人,被困在着精神的战争之中。
李与衡很难想象,一个曾经患上精神疾病的人是如何再次站起来面对生活的。
这么想着,他也走到了地铁站。人流量多的时段,江东南站都会进行分流,志愿者会视情况打开或关闭分流通道。
今天的江东南站人实在是太多了,他前面一位乘客上去后,车站志愿者就关上了分流通道。
屏蔽门响起滴滴滴的声响,地铁门关上,犹如雄狮觉醒一般,地铁启程了。
他站在屏蔽门前,静静等待下一趟地铁。此时的他并不知道,他还能与她再次重逢,在这地铁站重逢。
再后来,只听见他吼了一声:“盛晴!别让我再见到你!”
“轰隆”又是一声雷电,惊扰了盛晴的清晨梦境。
睁开眼只看见被闪电照亮的房间,雨季又要来了。
盛晴起身将窗户关上,窗帘也拉上,试图借着这大自然带来的白噪音继续入睡。
可是闭上眼睛,脑海中就浮现了那张苍白的脸,她的初恋,她的前度——李与衡。
三年前的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盛晴的人生轨迹,可再重来一次,或许她还是会进行同样的选择。
又是轰隆一声,似乎老天也不打算让她再次入睡,她掀起被子起身去洗漱。
打开电视正好播放着今天的天气预报:“今日大雨转暴雨,市民们出行请带好雨具,今年的雨季即将开始……”
盛晴转身到阳台给这几盆花修剪枝叶,放在客厅茶桌上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盛晴连忙跑进来接通电话。
“喂,您好,请问是盛晴,盛小姐吗?”
“是的,您好。”
“盛小姐,我这里是省第二人民医院,您的检查报告已经出来了,您可以抽空过来复诊了。”
“好的,谢谢。”
挂完电话后,她接着修剪枝叶然后收拾东西出门去张姨的花店上班。
张姨的花店已经开了二十余年,名字也取得跟直接,就叫张姨花店。因为价格公道,花束的款式丰富好看,每逢节假日或毕业季生意就非常火爆。
机缘巧合之下盛晴有了在张姨花店工作的机会,花店距离盛晴家并不远,走路十分钟就到了。
花店门上有个风铃,有人推门进店时便回响起“叮铃”的声音。
“叮铃叮铃” 风铃的声音吸引了正在处理花材的张姨,看着走进来的盛晴,笑着对她说道:“小晴你来啦。”
“是啊,张姨,今天这批花看起来很不错。”
“对了,你之前说想要的山茶花,今天也一起送过来了。”
张姨说完话就往后阳台走去,盛晴紧跟上去。
张姨手捧着花盆,盛晴连忙接过,墨绿色的叶片之中藏着将开未开的花骨朵。
张姨说:“养十天半个月应该就能开了,正好赶上了它今年最后的花期。”
盛晴笑着说道:“等它开花了,一定告诉您。”
盛晴想起早上接到的电话,对张姨说道:“张姨,我下午想请个假去医院一趟。”
张姨点头同意,脸色凝重地问道:“身体还好吧?”
盛晴摩挲着山茶花叶片的脉络回答:“没什么,都是老毛病了。”
风吹过阳台,吹动落在她肩上的头发,山茶花的枝叶也随风舞动,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花香。可惜山茶花本身没有什么香味,但那又如何,有人欣赏它便足够了。
张姨花店靠近植物园地铁站,这是地铁二号线的终点站,乘坐地铁往下走五个站就到了中心广场,江华集团的大厦坐落在中心广场左侧。江华集团以其开发制造的医疗器材而闻名全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公司。今天江华内部气氛严肃,正在准备一场至关重要的竞标。
“董事会高度重视今天的省二院竞标……”正在主持会议的何总如是说道。
李与衡坐在座位上,把玩着一枚银戒。
何总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李与衡说道:“今天的竞标是我们李总加入江华以来的首次出征,我们预祝李总及其团队凯旋。”
被点名后的李与衡将戒指戴在左手无名指,抬起头挑眉说道:“我办事,何总还不放心吗?”
何总听到这话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我就喜欢阿衡你这种势在必得的样子。”
何总接着又说道:“那我们的会议就到这里了,你们项目一部也养足精神,下午杀他个片甲不留。”
窗外的雨还在下,李与衡站在落地玻璃前俯瞰着这座城市。
“笃笃” 敲门声响起。
“进来。”
助理方明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口,对李与衡说:“李总,我们差不多时间该出发了。”
“好,这就来。”李与衡拿起放在椅子上的外套,边说边往门口走去。
他穿上外套,将戒指取下习惯性地放进外套口袋里。
江华有一个传统——集体出行时提倡使用公司的公务车,正常情况来说外出办公有车辆安排当然是好的,但有的时候也要准备好Plan B。
李与衡和项目一部的同事们一起乘坐公务车出发,车上的人有的在闭目养神,有的在听音乐。李与衡坐在靠窗的位置,用电脑最后一次检查竞标PPT。
正值上班高峰期,车辆走走停停,突然车外传来“嘭”的一声,打破了车内的宁静。
司机起身下车检查,不一会返回车上说:“我们的车好像爆胎了…”
“啊,爆胎了?”
“怎么那么背。”
“不会是被竞争对手摆了一道吧?”
“那现在要打车过去吗?”
“那么堵车,打车会不会赶不上?”
“不然坐地铁?”车上议论声不绝于耳。
李与衡看了一眼车外辨别身处之地,这里离地铁站很近,坐两站地铁就能到省二院。
“我们坐地铁吧,车爆胎已经用掉了今天的霉运,说明竞标非我们莫属。”李与衡迅速作出决断,并鼓舞士气。他一副势在必得的表情,让项目一部的成员们仿佛找到了定海神针。
众人乘坐地铁来到省第二人民医院,经过紧张激烈的竞标会后,大家坐在休息室等候结果。李与衡将外套搭在椅背上,头靠着椅子闭目养神。为了准备这场竞标,他已经长达三周没有好好休息过。
会议室的门打开了,省二院的领导走出来,大家听到动静都站起来,迎了上去。
排头的那位陈院长对大家说:“辛苦各位为我们准备的这场竞标会,大家带来的产品都非常优秀,但是产品是否与医院属性相符也是我们考虑的重要指标。经过我们的讨论,我们决定选择与江华集团合作。”
李与衡听到结果后,微微笑了一下,而后伸出手和陈院长相握,说道:“陈院长,合作愉快。”
陈院长也笑着回答:“李总,合作愉快。还麻烦你们明天再过来签合同。”
李与衡看着陈院长的眼睛说:“选择我们江华,不会让省二院失望的。”
竞争那必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项目一部的成员们扬眉吐气一般走出休息室,门口站着的是友康公司的刘总。
刘卓看到李与衡走出来,立马上前揽住李与衡肩膀,笑骂道:“好你个李与衡,什么时候回来的,没想到今天是和你对上。”
李与衡回看他一眼,锤了一拳他肩膀,笑着说道:“刚回来两个月,有时间一起吃饭?”
“好啊,我当时一看到是你,我就觉得我要输了。”
“有那么夸张吗?”
“那当然,毕竟你的实力别人可能不知道,我还是很清楚的。”
“刘总,刘总。”那边有人招着手喊着刘卓。
刘卓拍了拍他肩膀说:“我先走啦。”
李与衡和不远处的方明也一起走了出去,在停车场等那辆已经被修好轮胎的公务车。
他在无聊时总会习惯性地把玩那枚戒指,在口袋里寻找那枚戒指,却没有踪影。
戒指呢?去哪了?休息室?对,应该是在休息室。
李与衡迅速转身想返回休息室,方明看到这情形,喊了一声:“李总?”
李与衡说:“你们先回去,我有东西落在休息室了。”
方明看着自己上司焦急的身影,又看到他手上提着的公文包,又问了句:“需要帮您把包先带回公司吗?”
但是他的上司似乎没有听到。
戒指是在他坐过那张椅子上找到的,戒指的款式其实很普通,是常见的情侣对戒的款式——莫比乌斯环。内圈看起来曾经有着几个英文字迹,随着时间的侵蚀,字迹已经不再清晰。
李与衡捡起戒指,拿纸巾仔细擦拭,将戒指小心翼翼地放回外套口袋。
雨还在下,李与衡来到医院门口,看了一眼天上密闭的乌云,他决定还是去借一把共享雨伞。
撑伞离开医院,一路上遇到的大多都是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患者。省二院是国内权威的精神专科医院,有很多其他人省份的病人也会专程过来进行治疗。也许是得益于人口素质的提高,也许是因为现代网络的普及,人们逐渐能正视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的诱因有很多,可能是遗传,可能是特定事件的诱发。
他们到底也都是可怜人,被困在着精神的战争之中。
李与衡很难想象,一个曾经患上精神疾病的人是如何再次站起来面对生活的。
这么想着,他也走到了地铁站。人流量多的时段,江东南站都会进行分流,志愿者会视情况打开或关闭分流通道。
今天的江东南站人实在是太多了,他前面一位乘客上去后,车站志愿者就关上了分流通道。
屏蔽门响起滴滴滴的声响,地铁门关上,犹如雄狮觉醒一般,地铁启程了。
他站在屏蔽门前,静静等待下一趟地铁。此时的他并不知道,他还能与她再次重逢,在这地铁站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