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榭城易家洋房。

    一大早,易顷如就被门外拖拉桌椅板凳的声音给吵醒,还伴着嘈杂的人声,迷糊睁开眼看向窗外时,天才蒙蒙亮。

    外面的人声越来越大了,也不顾忌家里有人在睡觉。

    她穿上拖鞋起身,打开窗户后一股清晨特有的新鲜空气灌入耳鼻,她才彻底清醒过来。

    “老易啊,恭喜恭喜!”

    “早就说顷如不太像你,可不就是被我猜中了。”

    易顷如听到自己的名字,伸懒腰的动作一顿,打开房门。

    父亲的好友正坐在沙发上笑着给他道喜,易中天脸上的表情也格外高兴,只是坐在一旁的母亲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神情有些复杂。

    见到易顷如的时候,大家的表情显然变得奇怪起来,易中天更是看着她欲言又止。

    “赵伯伯好。”

    “诶,顷如起来这么早啊。”

    这时,易顷如才注意到父母的中间坐着一个女生,穿着洗的有些发白的蓝布衣裳,扎着两个双麻花辫像她的人一样乖乖巧巧的低垂着,面容倒是十分清秀。

    一双手似乎是因为紧张而搅在一起,与易顷如对视的瞬间又像是害怕一样低了下去。

    “爸爸,这是?”

    那个女生抢在前面开口。

    “姐姐好,我是……是”

    支支吾吾的又抬头看向易中天,在得到肯定的点头之后,才声音弱弱的开口。

    “我是吴翠。”

    见易顷如面露疑惑,又补了句。

    “爸爸的亲女儿。”

    不知道是不是易顷如的错觉,吴翠似乎将那个亲字咬的格外重。

    气氛有一瞬间陷入了寂静,所有人都在将目光若有若无的瞟向易顷如,想知道她是什么反应。

    但是易顷如就是不说话,只是目光从爸妈和吴翠的脸上来回打量。

    这时,坐在一旁的赵文松才开口缓和气氛。

    “小如啊,你也别怪你爸妈多心,谁叫你和她们生的实在是太不像了,性格差异又那么大,饮食方面又多又不同,他们起二心也是情有可原对不对。”

    “事到如今,我们也不瞒你了,当初你爸妈在易家做工,为了你能过上好日子,将你和真的易家小姐调了身份,直到最近她才被找回来。”

    “其实已经找回她一周多了,但是怕你接受不了,一周瞒着你没让你知道,想着慢慢来,可是终究是不公平的,翠翠已经受了太多苦了,她该回来了……”

    怪不得父母这一周在家吃饭的时间少之又少,原来不是工作忙啊,是亲女儿回来了。

    其实不说他们,连易顷如自己也早就察觉到了,不是血脉相通的人生活得再靠近,都会有层隔膜。

    所以她对此并不惊讶。

    闻言,也只是淡淡的说了句。

    “知道了。”

    “我明天就搬走。”

    此话一出,父亲与开口的话瞬间收了回去,连脸上的为难都消了一大半,再次开口,语气也有些温和。

    “小如,毕竟你也是爸爸实实在在疼爱了十几年的女儿,其实你也可以留下的,只是……”

    话到嘴边还是有些烫嘴,但是咬咬牙也说了出来。

    “我们易家的孩子只能有一个,我们家刚好王阿姨下乡探亲去了,短期之内不会回来,你要是愿意……”

    “不了。”

    “我还是想回去。”

    想回去看看她真正的故乡长什么样子。

    易顷如拒绝的干脆。

    天知道易家的保姆有多难当。

    易顷如的面上一直没什么表情,倒也符合她平时安静温顺的性子,正是如此,她也才有沉的下心学习的毅力。

    她从来都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相反做事情时与她的性格恰恰相反,什么都想去尝试,什么都可以做好。

    厨艺,缝纫,养花,摄影……

    样样精通。

    偶尔还会缠着家里的园丁学习一下一些蔬菜水果的种植。

    不得不说,易家其实把她养的很好,易中天在榭城开了个小纺织厂,母亲冯兰英也是医院的主任,所以生活条件比许多人都要好了一大截。

    所以,易顷如在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并不生气,反而很感谢他们的培养,离了他们,她也从来不是废人一个。

    毕竟,为一个陌生人养非亲生孩子十多年,是谁都会有些崩溃吧。

    他们现在,也算得上是仁至义尽。

    易顷如又看了眼有些怯懦的吴翠,心里难免生出几分抱歉,她才该是大小姐,自己不过是鸠占鹊巢。

    这时,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冯兰英突然站起来走向易顷如。

    抬头紧紧抱住她,眼角的泪随着滑落。

    “小如,不走好吗?”

    “在这里你也可以生活的很好,至少有妈妈在,你有什么心事还可以和妈妈说,不至于去了那里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也没人做个伴。”

    冯兰英从小就十分宠爱易顷如,小时候会给她讲睡前故事,她要的东西没有什么是冯兰英不给买的,舍不得自己看着长大的女儿也在情理之中。

    易顷如有些哽咽,抬手回抱住母亲,轻轻的作回应。

    “妈妈,我有时间会回来看你的。”

    “我也该自己学会成长。”

    晚上打包好一切,易顷如才气喘吁吁的躺在床上。

    仿佛白天发生的一切都像是一场梦,但是编织袋里的行李提醒着她是真的。

    她明天就要回家去了。

    其实她并非不后悔,她也喜欢舒适的生活,但是向往自由压过了一切。

    她再也不用只被困在这座房子里,每天重复着无聊的一切,父母总是告诫她这个女孩子不能做,那个女孩子不适合做。

    她不喜欢被约束,她想要做自己。

    80年代的青年一代,是最具朝气的一代,他们一直在突破自己,找寻真我的路上奋斗着。

    易顷如如此向往自由,对于未知的一切她害怕而又充满激情,她终于可以通过自己来获得想要的一切,她渴望劳动。

    透过窗户是黑漆漆的夜,外面的一切都看不真切,香樟树的枝桠被微风吹拂轻拍着窗棂,她渐渐进入梦乡,弯唇挂着浅笑。

    易顷如起了个大早,将自己收拾的有理有条,大圆梳妆镜子里的女孩儿穿着蓝白色的连衣裙,一头卷发恰到好处的刚到肩膀处,杏眼小脸,看着十分可人。

    “小如,车到了。”

    爸爸在敲门提醒。

    易顷如的老家在距离榭城一百多公里外的守亭村,他们叫了车将人送过去,尽到最后一点做父母的心意。

    “来啦。”

    她只有一口小皮箱和一个编织袋,带上了自己这些年使用过的东西,留下给吴翠总感觉是在膈应别人,也免得多生是非。

    只不过出门前将手上那只表摘了下来,价值不菲。

    戴上反而惹眼,多生事端。

    行李被搬上车,她一一和父母告别,在上车时最后给母亲一个拥抱,这时父亲拿出一个牛皮纸袋塞进易顷如的手里。

    “小如,自己一个人去了那里,别让自己吃亏。”

    到底是十几年的父女情。

    她没拒绝,倒没有那么的自命不凡认为自己在那里一定可以闯出一番成就,也要有能够保底的东西。

    在她坐上车后,吴翠才姗姗来迟的从楼上下来,穿着一套带有黄色花边的白裙子,显然是不太适应这一身,脸上神色有些尴尬。

    但是看见易顷如即将离开,还是小跑了过来,将一个东西塞到她手里。

    是那块表和一些零零碎碎的钱。

    钱皱巴巴的,似乎是放了很久也舍不得用,面额不大。

    易顷如有些惊讶,看着吴翠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时,吴翠才慢吞吞的开口。

    “顷如姐,家里的钥匙在红花底钢盆的下面,就放在门的左边。”

    随后,又抬起头来,微笑着补了句。

    “你放心,回去没有人会欺负你的,我已经和村里的伙伴说好了,会和你好好相处的,你别害怕。”

    易顷如看着她真诚的眼睛,易顷如抬头看向天空,眼睛有些发酸。

    突然想到了边城里的翠翠。

    “好。”

    “对不起。”

    对不起,让你代替我白白吃了那么多年的苦。

    一切收拾完毕,出发。

    车窗外的一切飞速倒退,她的视野从平原进入了大山。

    司机似乎还怕她无聊,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易顷如聊着天。

    “你看,远处的山。”

    随着他的提醒,她偏过头去眼前飞快掠过的景物。

    只有微微抬头才能将大山里的一切看的真切。

    高大巍峨的群山连绵,浓密的大树紧凑,或高或低。

    像是沉默又肃穆的老者。

    易顷如的心里莫名生出一种奇怪的安全感。

    它们像是真的可以阻挡一切灾难。

    ……

    “喂,醒醒……到了。”

    司机推着易顷如,将她摇醒。

    她睁开双眼,自己正在一个小镇上,这里的人清一色的穿着淳朴,有的肩上还扛着锄头,手上拿着一些菜苗,远处山边还有些薄雾没散。

    “前面的大路还没有完全修通,我们这个车上不去,所以给你就近叫了辆三轮,你爸爸给的钱送到这里的话就多了,所以钱已经给你付了。”

    “够有诚信吧。”

    司机说着就给我搬行李到三轮上面去。

    易顷如也清醒过来,去提后备箱的另一个行李。

    三轮车司机是个年轻小伙子,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有些憨厚。

    帮着易顷如把行李放上车,再把干稻谷扑到一个角落。

    “可以了,同志上车吧。”

    易顷如也没有矫情,脚踩着一个小零件一蹬就上去了。

    “好了。”

    “守亭村。”

    那人一愣,轻声嘀咕了句什么,易顷如没太听清。

    “那好,前面路况不太好,等会儿可能会簸一些,咱们这就出发了哟。”

    那人操着一口方言,易顷如却能听明白。

    阳光洒在身上,暖呼呼的,三轮车起步翁的一声,吓易顷如一跳,不过也很快就适应了。

    车在路上缓慢行驶着,刚好方便她慢慢观察沿途。

    渐渐驶入平缓地带,大片大片的庄稼也就裸露在眼前,现在正值春末,绿油油的稻谷随风摆动,稻谷特有的清香钻进鼻子。

    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蔬菜,一切都在易顷如的眼里十分新奇。

    看着茁壮成长的作物,易顷如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我也要种。”

    “还要种好!”

    她的美好幻想被一声冲破云霄的摩托轰鸣声打破。

    不远处一个人正缓缓驶进。

    离得有些远,看不真切。

章节目录

80年代:易可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千槿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槿槐并收藏80年代:易可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