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父亲
从玉清观回来后,盛徽兰一头扎进屋里,抄了一遍《阿房宫赋》,抄完后又抄了一遍。
小梅往里探头:“小姐,用膳了。”
“来了。”
顾廷煜听完顾廷烨所讲后,合上了手中的书卷。
“所以这朱曼娘,与你并无肌肤之亲?”
“兄长,千真万确。”
顾廷煜盖了茶碗:“好,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解决,但你也要记住我对你说过的话。这几年来我身子越来越不好,想必是没几年了。”
“大哥,”顾廷烨紧张的看着顾廷煜,“我定为你寻来神医,治好你。”
“什么神医不神医的,”顾廷煜苦笑,“别费那些心思,有这心,你不妨与父亲多谈谈心。”
顾廷烨眼眸一冷:“与他谈,还不如与你谈。”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顾廷煜对顾廷烨说,“你啊,也要理解他。”
顾廷烨垂下眼眸:“我知道了。”
顾廷煜看着眼前的弟弟,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
还好,现在手还有力气。
他笑了笑:“去吧,听说你要科考了,我便把常嬷嬷从扬州接来了,现下正在你院里呢,她很是挂念你。”
顾廷烨“蹭”的一下站起身,还不忘给顾廷煜行礼,然后兴高采烈的走出门去。
这几天府里的哥儿都去书院了。
家里却来了个宫里的孔嬷嬷。
说来话长,华兰大姐姐回了一趟家,哭诉夫家的糟心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给老太太敲了个警钟。
然后呢,这孔嬷嬷就来了。盛老太太的意思是,让她这位好友给家里的四位姑娘教些礼仪。
小梅把这些话告诉盛徽兰时,盛徽兰眨了眨眼。
宫里来的嬷嬷?
终于到了上课的这天,盛徽兰穿了一身藕色暗纹外衫牙白罗裙,头上只簪了一支简简单单的簪子。
她坐在座位上,看着正在说话的孔嬷嬷。
这仪态、这谈吐,确确实实是宫里的嬷嬷。上次听曹哥哥说他是曹国舅之子,那宫里的那位皇后娘娘,想必就是曹娘娘了,不知父亲与曹娘娘身体可好。
窗外柳絮飘飘、黄鹂轻啼,又是一年好时节。
这点茶、插花,盛徽兰上一世就会了,这几节课上来她做出来的作品也就是走个过场。孔嬷嬷很是满意她的作品,晚上与盛老太太聊着聊着,忽然屏退了众人。
“你家这七姑娘,是嫡女?”孔嬷嬷问。
盛老太太抿了一口茶:“是啊。”
“怪事,”孔嬷嬷想了半天,才悄悄地说,“你家这位七姑娘,她与我早些时候在宫里见过的一位公主长得很相似。”
“公主?”盛老太太压低了声音,“此话怎讲?”
“我见过公主一面,后来那位公主便因病去世了,”孔嬷嬷小声说,“你不知道,皇上极其宠爱这位公主,公主去世后,皇上便心痛难忍,夜夜需要饮安神汤……”
葳蕤轩内,盛徽兰正在盛如兰房中教她点茶。
“嬷嬷教我们点茶,不是希望我们一下子能做多好,而是希望我们有耐心,”盛徽兰拿起杯子,“五姐姐你看,这样便好了。”
“还是七妹妹你聪明,心灵手巧的,”盛如兰端详着茶杯,“我得学多久才能做的你这样好?可是你也不是以前学过的,为什么会做的这么好呢?”
盛徽兰笑了笑:“以前看书看见过,自己就学着玩儿了。”
“可是,插花我们也要学吗?”盛如兰问。
“要学的呀,五姐姐,”盛徽兰将茶碗递给她,“插花不只是好看,还能陶冶情操。作为一个爱好去培养,也能解闷呀。”
“哎,”盛如兰叹了一声,“七妹妹,你事事都好,我都有些担心日后得有哪个男子才配得上你了。”
“怎么忽然说到以后的事儿了,”盛徽兰笑了笑,“我还小呢,四姐姐五姐姐你们都未婚配,我自然是最后一个。”
“我不想成亲,成亲要面对一大家子人,还可能有一些七七八八的小妾通房外室,还要管家管后宅,我想想就觉得头大。”盛如兰有些苦恼。
“五姐姐,在家里时,可以靠靠家里人,可是到了年纪不婚配,就要看自己的能力了,”盛徽兰在花瓶里插上一支柳枝,“到了年纪不婚配,自然是有许多流言蜚语的,你堵不住别人的嘴,只能靠自己的能力立足在天地,才能让自己过得舒心。”
盛如兰似懂非懂,却又听见盛徽兰说。
“不过我还是觉得,不管成亲与否,只要选择了自己想过的日子,不管未来是什么样的,咬咬牙自然能拼出一方天地。”
成亲后的盛如兰面对婆母的刁难时,想起的便是盛徽兰这番话。
她这个七妹妹,便是世上多少人也比不了的。
小梅往里探头:“小姐,用膳了。”
“来了。”
顾廷煜听完顾廷烨所讲后,合上了手中的书卷。
“所以这朱曼娘,与你并无肌肤之亲?”
“兄长,千真万确。”
顾廷煜盖了茶碗:“好,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解决,但你也要记住我对你说过的话。这几年来我身子越来越不好,想必是没几年了。”
“大哥,”顾廷烨紧张的看着顾廷煜,“我定为你寻来神医,治好你。”
“什么神医不神医的,”顾廷煜苦笑,“别费那些心思,有这心,你不妨与父亲多谈谈心。”
顾廷烨眼眸一冷:“与他谈,还不如与你谈。”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顾廷煜对顾廷烨说,“你啊,也要理解他。”
顾廷烨垂下眼眸:“我知道了。”
顾廷煜看着眼前的弟弟,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
还好,现在手还有力气。
他笑了笑:“去吧,听说你要科考了,我便把常嬷嬷从扬州接来了,现下正在你院里呢,她很是挂念你。”
顾廷烨“蹭”的一下站起身,还不忘给顾廷煜行礼,然后兴高采烈的走出门去。
这几天府里的哥儿都去书院了。
家里却来了个宫里的孔嬷嬷。
说来话长,华兰大姐姐回了一趟家,哭诉夫家的糟心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给老太太敲了个警钟。
然后呢,这孔嬷嬷就来了。盛老太太的意思是,让她这位好友给家里的四位姑娘教些礼仪。
小梅把这些话告诉盛徽兰时,盛徽兰眨了眨眼。
宫里来的嬷嬷?
终于到了上课的这天,盛徽兰穿了一身藕色暗纹外衫牙白罗裙,头上只簪了一支简简单单的簪子。
她坐在座位上,看着正在说话的孔嬷嬷。
这仪态、这谈吐,确确实实是宫里的嬷嬷。上次听曹哥哥说他是曹国舅之子,那宫里的那位皇后娘娘,想必就是曹娘娘了,不知父亲与曹娘娘身体可好。
窗外柳絮飘飘、黄鹂轻啼,又是一年好时节。
这点茶、插花,盛徽兰上一世就会了,这几节课上来她做出来的作品也就是走个过场。孔嬷嬷很是满意她的作品,晚上与盛老太太聊着聊着,忽然屏退了众人。
“你家这七姑娘,是嫡女?”孔嬷嬷问。
盛老太太抿了一口茶:“是啊。”
“怪事,”孔嬷嬷想了半天,才悄悄地说,“你家这位七姑娘,她与我早些时候在宫里见过的一位公主长得很相似。”
“公主?”盛老太太压低了声音,“此话怎讲?”
“我见过公主一面,后来那位公主便因病去世了,”孔嬷嬷小声说,“你不知道,皇上极其宠爱这位公主,公主去世后,皇上便心痛难忍,夜夜需要饮安神汤……”
葳蕤轩内,盛徽兰正在盛如兰房中教她点茶。
“嬷嬷教我们点茶,不是希望我们一下子能做多好,而是希望我们有耐心,”盛徽兰拿起杯子,“五姐姐你看,这样便好了。”
“还是七妹妹你聪明,心灵手巧的,”盛如兰端详着茶杯,“我得学多久才能做的你这样好?可是你也不是以前学过的,为什么会做的这么好呢?”
盛徽兰笑了笑:“以前看书看见过,自己就学着玩儿了。”
“可是,插花我们也要学吗?”盛如兰问。
“要学的呀,五姐姐,”盛徽兰将茶碗递给她,“插花不只是好看,还能陶冶情操。作为一个爱好去培养,也能解闷呀。”
“哎,”盛如兰叹了一声,“七妹妹,你事事都好,我都有些担心日后得有哪个男子才配得上你了。”
“怎么忽然说到以后的事儿了,”盛徽兰笑了笑,“我还小呢,四姐姐五姐姐你们都未婚配,我自然是最后一个。”
“我不想成亲,成亲要面对一大家子人,还可能有一些七七八八的小妾通房外室,还要管家管后宅,我想想就觉得头大。”盛如兰有些苦恼。
“五姐姐,在家里时,可以靠靠家里人,可是到了年纪不婚配,就要看自己的能力了,”盛徽兰在花瓶里插上一支柳枝,“到了年纪不婚配,自然是有许多流言蜚语的,你堵不住别人的嘴,只能靠自己的能力立足在天地,才能让自己过得舒心。”
盛如兰似懂非懂,却又听见盛徽兰说。
“不过我还是觉得,不管成亲与否,只要选择了自己想过的日子,不管未来是什么样的,咬咬牙自然能拼出一方天地。”
成亲后的盛如兰面对婆母的刁难时,想起的便是盛徽兰这番话。
她这个七妹妹,便是世上多少人也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