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慈音闻言一愣,抬起眼眸:“那还真是有缘。”
卢宁儿嗤笑一声,却说道:“你是不知道,那天博宁出了好大的丑,羞得她整整一个月都没出来见人。”
司马净一向注重仪表,季慈音已经可以想象到司马净瞪人的样子。
又想到卢宁儿说司马净是‘一只狐假虎威的小狐狸’的话,不由拿手帕掩面。
“对了说了这么久,怎么没见到博宁。”
卢宁儿突然反应过来,朝司马洛问道:“你知道她去哪了吗?”
“好像是和永乐一起去玩了。”
司马洛想了一下,回答道。
她们三个是堂姐妹,虽然司马洛和司马净平日里互相看不顺眼,但是从小在宫里一起长大,也是在一块玩闹。
每一回拌嘴吵架,都是年纪最小的永乐公主充当和事佬。
提到永乐公主,司马洛突然想起一件事,对季慈音道:“永乐之前不是写信找唱昆山腔的戏班子吗,荀家早就派人送进宫了,等下午去百戏台看戏,说不定还会点一出昆腔呢。”
“这么快!”卢宁儿惊讶,“苏州离京城千里之远,一来一回一个月就足以吗?”
司马洛好笑,解释道:“是荀将军府上就养了一群唱昆山腔的伶人,听说公主想要听昆腔,就连忙送进宫了。”
“我从前去荀府赴宴,点戏的时候,怎么从来不知道还专门养着这些伶人。”
卢宁儿疑惑。
“是从前皇贵妃爱听昆腔,专门养的一群伶人。”
司马洛吃了一口碟子上的杏仁酥,说道:“后面皇贵妃离世,荀将军也没有将这些伶人遣散,而是留在府中当个纪念。”
“皇贵妃喜欢听昆腔?”季慈音问道:“我以为昆山腔只在江南那边有。”
“说你聪明你是真聪明,怎么有时候那么呆。”
司马洛失笑,敲了敲桌子。“你难道不知道皇贵妃就是在江南长大的吗?”
司马洛看着季慈音呆呆摇头的样子,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
“鸾儿,你怎么这么可爱。”
突然,卢宁儿抬头四处打量了一下,才小声地道:“你们说,皇贵妃到底得多美啊,才能让陛下违背祖宗规矩。”
我朝后妃制度规定,皇后之下设为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自建国起,从未有过皇贵妃这一封号。
但荀贵妃离世后,陛下意欲追封为后,丝毫不顾及卫皇后的颜面。
但种种原因之下,陛下最终只是将其追封为“皇贵妃”,以皇后之礼下葬。
“你怎么突然提起这个,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
司马洛敲了敲卢宁儿的额头,没好气地道:“当心被别人听见了。”
“这不是实在好奇嘛。”
卢宁儿捂着额头,撒娇道:“我从前以为雎阳公主已经够美了,但见过鸾儿,我才知道话本上写的江南女子果然没有骗人。”
卢宁儿认真地道:“鸾儿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别说那些郎君,我是个女郎都动心了。”
卢宁儿这话越说越离谱,季慈音忍不住打了她一下,让她别说了。
“所以我才好奇传闻中皇贵妃到底该多美,江南女子是不是都是这样美丽。”
卢宁儿躲在司马洛身后,接着道。
司马洛撑着脸道:“你单看永乐和晋王殿下的样貌,便大致知道皇贵妃的模样了吧。”
季慈音听了司马洛的话,脑海里浮现出司马珏的那张脸,金相玉质,眉眼间更流转着一股风流倜傥的少年意气。
卢宁儿却说道:“哎呀,永乐和我说过,她和晋王生得都不太像皇贵妃。
正说着,主殿突然产生一阵喧嚣声,应当是皇后快要到了。
季慈音三人于是先搁下这个话题,起身走出去了。
永乐公主和博宁县主已经坐在席位上了,看到季慈音三人,永乐公主派宫女请她们一同坐过来。
司马净今日穿了一件鹅黄色的宫裙,衣着华丽,头戴花冠。
她的目光扫过季慈音,见她今日穿着一件天水碧的衣裳,才满意地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季慈音坐下,吩咐明月将那件白狐裘和手炉去过来,交给永乐公主身边的宫女。
卢宁儿一坐下来,就大咧咧地对永乐公主说道。
“我说怎么都簪花戴冠的,原来是从你这里开始的。”
这段时间,不知从哪里兴起一股在鬓发上簪花的风潮,不仅女郎争相效仿,连郎君也不能免俗。
只见永乐公主今日穿了一件红黄间色的条纹裙,郁金色披帛搭在肩上,鬓发上簪着一朵淡粉色的莲花。
“哪里是我的缘故,这是三皇姐想出来的。”
永乐公主笑着拍了拍卢宁儿的肩,看向不远处独自饮酒的雎阳公主。
雎阳公主仍是一袭艳丽的银朱大袖披衫,裙面绣着金线暗纹牡丹,不断变幻光泽。
她如云一般的墨发上簪着一朵艳丽的牡丹,如血一般的红色更显得她肤白如雪,有一种勾魂摄魄的艳丽感。
雎阳公主浅尝一口美酒,唇上胭脂鲜艳。
季慈音心中突然想到,在夜色下盛开的含露牡丹,拿它来比作雎阳公主再合适不过了。
只不过雎阳公主今日心情显然不佳,还未开宴便连连饮了几杯酒,喝得已有三分醉意。
一位男子走过来,想要劝慰雎阳公主,却被雎阳公主甩开,拂袖径直离开了麟德殿。
司马洛注意到季慈音的目光落在雎阳公主那里,她凑过来低声道:“这是雎阳公主的驸马卫崇驹。”
季慈音了然,暗暗想到雎阳公主和驸马果然如传闻中所说一样感情不合。
但思及此处,她又暗暗叹息,雎阳公主贵为天家公主,却也不得不与不爱之人共结连理。
但不等季慈音细想,殿外就传来了一道声音:“皇后到——”
大殿之中的宾客纷纷起身问安,待到皇后坐到主位上,示意众人起身,才各自重新落座。
相比于早上单独面见命妇时的典雅,卫皇后换了一身隆重的礼服,头戴凤冠,气质威严,唇边始终含着淡淡的笑意。
卫皇后扫视了殿内一圈,示意宫人开宴。
“儿臣恭贺母亲生辰,愿母亲百福具臻,长乐未央。”
太子司马雍起身,向母亲卫皇后举杯祝贺。
他着一袭苍色窄袖圆领袍,腰佩玄色蹀躞带,头戴黄金冠,谈笑间有一种柔和的气质,像一块上好的玉石,静静地散发光泽。
见太子起身,殿内的一干皇子皇女连忙起身祝贺卫皇后生辰。
卫皇后的眼神含笑,只是扫过雎阳公主的空位时微微一顿。
她举杯与众位皇子公主同饮:“诸位皇儿有心了。”
宴会开始,众人起初有些拘束,但随着气氛渐渐活跃,在座的众位宾客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郎君娘子则去偏殿玩耍,唱歌跳舞,喝酒弹琴,早已醉倒一片。
司马洛早已经喝得双颊酡红,却还招呼季慈音饮酒。
季慈音酒量小,只是几杯酒下肚,便有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她趴在桌子上,对着司马洛连连摇头,无论如何都不肯再喝。
司马洛劝了几句劝不动,便拉着永乐公主和司马净三个人一起饮酒。
三个人一杯接着一杯,似乎要不醉不归,卢宁儿则坐在旁边笑着看着她们,显然也醉得不轻。
季慈音胸中闷闷的,搀扶着明月的手走出去透透气。
麟德殿偏殿后面走过一条狭窄的小径,出来就可以看到一处偏僻的花园。
里面种植着一些郁郁青青的花草,修缮得十分秀美,但没有什么宫人往来。
季慈音看见树下挂着一个木秋千,鲜花缠绕在两侧,显然是特意扎在这里供人玩乐的。
她坐上去,天青色的纱裙垂落,在风的吹动下微微摇晃,好像水流泛起浅浅的波纹。
季慈音足尖轻点,秋千微微摇摆,暖融融的阳光洒在裙子上,好像罩了一层金纱在身上,连头发丝都泛着金光。
季慈音靠在秋千的扶手上,一张雪白的美人脸靠在各色鲜艳的花朵旁,如斯景象,人比花娇。
季慈音闭上眼,扇子一样的睫毛在光洁的脸颊上洒落细小的阴影,周身围绕着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
突然草丛中发出了细细簌簌的声音,季慈音睁开眼看过去,明月也赶紧护在季慈音身前,神情紧张。
草丛里的声音越来越大,似乎离她们越来越近,一道黑白相间的身影扑了出来。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明月,扑到了季慈音的怀里。
猛的一下,季慈音只觉得小腹被这道黑影狠狠地撞击了一下,眼前差点一黑。
她缓了好一会,才好受了一些。这才低下头看,趴在怀里的黑影是何方神圣。
不是别人,正是大相国寺那只有过数面之缘的狸花猫。
“你怎么又乱跑啦?”季慈音摸了摸它柔软的毛发,轻柔的问道:“你的主人呢?”
她的话音未落,小狸花来时的那处小道就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季慈音低头安抚小猫,温声细语,为她的眉眼蒙上了一丝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神性。
季慈音抬起头,恰好与来人对视。
明明心中早有猜测,但是在他炙热的目光下,季慈音还是垂下眼眸。
浓密的睫毛微微颤动,似乎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在心中流淌。
卢宁儿嗤笑一声,却说道:“你是不知道,那天博宁出了好大的丑,羞得她整整一个月都没出来见人。”
司马净一向注重仪表,季慈音已经可以想象到司马净瞪人的样子。
又想到卢宁儿说司马净是‘一只狐假虎威的小狐狸’的话,不由拿手帕掩面。
“对了说了这么久,怎么没见到博宁。”
卢宁儿突然反应过来,朝司马洛问道:“你知道她去哪了吗?”
“好像是和永乐一起去玩了。”
司马洛想了一下,回答道。
她们三个是堂姐妹,虽然司马洛和司马净平日里互相看不顺眼,但是从小在宫里一起长大,也是在一块玩闹。
每一回拌嘴吵架,都是年纪最小的永乐公主充当和事佬。
提到永乐公主,司马洛突然想起一件事,对季慈音道:“永乐之前不是写信找唱昆山腔的戏班子吗,荀家早就派人送进宫了,等下午去百戏台看戏,说不定还会点一出昆腔呢。”
“这么快!”卢宁儿惊讶,“苏州离京城千里之远,一来一回一个月就足以吗?”
司马洛好笑,解释道:“是荀将军府上就养了一群唱昆山腔的伶人,听说公主想要听昆腔,就连忙送进宫了。”
“我从前去荀府赴宴,点戏的时候,怎么从来不知道还专门养着这些伶人。”
卢宁儿疑惑。
“是从前皇贵妃爱听昆腔,专门养的一群伶人。”
司马洛吃了一口碟子上的杏仁酥,说道:“后面皇贵妃离世,荀将军也没有将这些伶人遣散,而是留在府中当个纪念。”
“皇贵妃喜欢听昆腔?”季慈音问道:“我以为昆山腔只在江南那边有。”
“说你聪明你是真聪明,怎么有时候那么呆。”
司马洛失笑,敲了敲桌子。“你难道不知道皇贵妃就是在江南长大的吗?”
司马洛看着季慈音呆呆摇头的样子,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
“鸾儿,你怎么这么可爱。”
突然,卢宁儿抬头四处打量了一下,才小声地道:“你们说,皇贵妃到底得多美啊,才能让陛下违背祖宗规矩。”
我朝后妃制度规定,皇后之下设为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自建国起,从未有过皇贵妃这一封号。
但荀贵妃离世后,陛下意欲追封为后,丝毫不顾及卫皇后的颜面。
但种种原因之下,陛下最终只是将其追封为“皇贵妃”,以皇后之礼下葬。
“你怎么突然提起这个,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
司马洛敲了敲卢宁儿的额头,没好气地道:“当心被别人听见了。”
“这不是实在好奇嘛。”
卢宁儿捂着额头,撒娇道:“我从前以为雎阳公主已经够美了,但见过鸾儿,我才知道话本上写的江南女子果然没有骗人。”
卢宁儿认真地道:“鸾儿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别说那些郎君,我是个女郎都动心了。”
卢宁儿这话越说越离谱,季慈音忍不住打了她一下,让她别说了。
“所以我才好奇传闻中皇贵妃到底该多美,江南女子是不是都是这样美丽。”
卢宁儿躲在司马洛身后,接着道。
司马洛撑着脸道:“你单看永乐和晋王殿下的样貌,便大致知道皇贵妃的模样了吧。”
季慈音听了司马洛的话,脑海里浮现出司马珏的那张脸,金相玉质,眉眼间更流转着一股风流倜傥的少年意气。
卢宁儿却说道:“哎呀,永乐和我说过,她和晋王生得都不太像皇贵妃。
正说着,主殿突然产生一阵喧嚣声,应当是皇后快要到了。
季慈音三人于是先搁下这个话题,起身走出去了。
永乐公主和博宁县主已经坐在席位上了,看到季慈音三人,永乐公主派宫女请她们一同坐过来。
司马净今日穿了一件鹅黄色的宫裙,衣着华丽,头戴花冠。
她的目光扫过季慈音,见她今日穿着一件天水碧的衣裳,才满意地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季慈音坐下,吩咐明月将那件白狐裘和手炉去过来,交给永乐公主身边的宫女。
卢宁儿一坐下来,就大咧咧地对永乐公主说道。
“我说怎么都簪花戴冠的,原来是从你这里开始的。”
这段时间,不知从哪里兴起一股在鬓发上簪花的风潮,不仅女郎争相效仿,连郎君也不能免俗。
只见永乐公主今日穿了一件红黄间色的条纹裙,郁金色披帛搭在肩上,鬓发上簪着一朵淡粉色的莲花。
“哪里是我的缘故,这是三皇姐想出来的。”
永乐公主笑着拍了拍卢宁儿的肩,看向不远处独自饮酒的雎阳公主。
雎阳公主仍是一袭艳丽的银朱大袖披衫,裙面绣着金线暗纹牡丹,不断变幻光泽。
她如云一般的墨发上簪着一朵艳丽的牡丹,如血一般的红色更显得她肤白如雪,有一种勾魂摄魄的艳丽感。
雎阳公主浅尝一口美酒,唇上胭脂鲜艳。
季慈音心中突然想到,在夜色下盛开的含露牡丹,拿它来比作雎阳公主再合适不过了。
只不过雎阳公主今日心情显然不佳,还未开宴便连连饮了几杯酒,喝得已有三分醉意。
一位男子走过来,想要劝慰雎阳公主,却被雎阳公主甩开,拂袖径直离开了麟德殿。
司马洛注意到季慈音的目光落在雎阳公主那里,她凑过来低声道:“这是雎阳公主的驸马卫崇驹。”
季慈音了然,暗暗想到雎阳公主和驸马果然如传闻中所说一样感情不合。
但思及此处,她又暗暗叹息,雎阳公主贵为天家公主,却也不得不与不爱之人共结连理。
但不等季慈音细想,殿外就传来了一道声音:“皇后到——”
大殿之中的宾客纷纷起身问安,待到皇后坐到主位上,示意众人起身,才各自重新落座。
相比于早上单独面见命妇时的典雅,卫皇后换了一身隆重的礼服,头戴凤冠,气质威严,唇边始终含着淡淡的笑意。
卫皇后扫视了殿内一圈,示意宫人开宴。
“儿臣恭贺母亲生辰,愿母亲百福具臻,长乐未央。”
太子司马雍起身,向母亲卫皇后举杯祝贺。
他着一袭苍色窄袖圆领袍,腰佩玄色蹀躞带,头戴黄金冠,谈笑间有一种柔和的气质,像一块上好的玉石,静静地散发光泽。
见太子起身,殿内的一干皇子皇女连忙起身祝贺卫皇后生辰。
卫皇后的眼神含笑,只是扫过雎阳公主的空位时微微一顿。
她举杯与众位皇子公主同饮:“诸位皇儿有心了。”
宴会开始,众人起初有些拘束,但随着气氛渐渐活跃,在座的众位宾客推杯换盏,谈笑风生。
郎君娘子则去偏殿玩耍,唱歌跳舞,喝酒弹琴,早已醉倒一片。
司马洛早已经喝得双颊酡红,却还招呼季慈音饮酒。
季慈音酒量小,只是几杯酒下肚,便有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她趴在桌子上,对着司马洛连连摇头,无论如何都不肯再喝。
司马洛劝了几句劝不动,便拉着永乐公主和司马净三个人一起饮酒。
三个人一杯接着一杯,似乎要不醉不归,卢宁儿则坐在旁边笑着看着她们,显然也醉得不轻。
季慈音胸中闷闷的,搀扶着明月的手走出去透透气。
麟德殿偏殿后面走过一条狭窄的小径,出来就可以看到一处偏僻的花园。
里面种植着一些郁郁青青的花草,修缮得十分秀美,但没有什么宫人往来。
季慈音看见树下挂着一个木秋千,鲜花缠绕在两侧,显然是特意扎在这里供人玩乐的。
她坐上去,天青色的纱裙垂落,在风的吹动下微微摇晃,好像水流泛起浅浅的波纹。
季慈音足尖轻点,秋千微微摇摆,暖融融的阳光洒在裙子上,好像罩了一层金纱在身上,连头发丝都泛着金光。
季慈音靠在秋千的扶手上,一张雪白的美人脸靠在各色鲜艳的花朵旁,如斯景象,人比花娇。
季慈音闭上眼,扇子一样的睫毛在光洁的脸颊上洒落细小的阴影,周身围绕着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
突然草丛中发出了细细簌簌的声音,季慈音睁开眼看过去,明月也赶紧护在季慈音身前,神情紧张。
草丛里的声音越来越大,似乎离她们越来越近,一道黑白相间的身影扑了出来。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明月,扑到了季慈音的怀里。
猛的一下,季慈音只觉得小腹被这道黑影狠狠地撞击了一下,眼前差点一黑。
她缓了好一会,才好受了一些。这才低下头看,趴在怀里的黑影是何方神圣。
不是别人,正是大相国寺那只有过数面之缘的狸花猫。
“你怎么又乱跑啦?”季慈音摸了摸它柔软的毛发,轻柔的问道:“你的主人呢?”
她的话音未落,小狸花来时的那处小道就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季慈音低头安抚小猫,温声细语,为她的眉眼蒙上了一丝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神性。
季慈音抬起头,恰好与来人对视。
明明心中早有猜测,但是在他炙热的目光下,季慈音还是垂下眼眸。
浓密的睫毛微微颤动,似乎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在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