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生辰宴不欢而散后,几人便甚少再聚在一处玩闹。
直到五月初五,季慈音生辰,几人才又聚在了一块,给她过生日。
但因为今日是端午节,故而只是小聚,并未大办。
司马洛倒也没有再冷着一张脸,只是对永乐公主视而不见,只和季慈音和卢宁儿讲话。
永乐公主坐在一旁,神情尴尬。
卢宁儿有心缓解尴尬的局面,便提议出去逛街吃茶。
她们几个都甚少出门,借着生日这个由头,能够出门游玩,自然是十分乐意。
卢宁儿眼疾手快,拉着季慈音坐一抬轿子,特意让永乐公主和司马洛两个人坐在一起。
“希望她们能好好说一说心里话,别再闹别扭了。”
卢宁儿看着她们两个终于坐了进去,才放下心来。
季慈音面上安抚她,但心中想起司马洛那天说的话,心里沉甸甸的。
京城是大晋最繁华之处,街道两侧摆着各色各样的小摊,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吆喝声、欢呼声、闲聊声不绝于耳,透过帘子钻进人耳。
季慈音和卢宁儿正坐在一起闲聊,恰好谈起了这些时日最发愁的事——婚事。
季慈音想起那日躲在假山上,虽然没有看见荀六郎的正脸,但是单看背影便感觉是一位玉树临风的郎君。
她便问道:“荀六郎家世好,相貌好,可是有哪里不妥吗?”
卢宁儿想起荀臻似笑非笑的桃花眼,和当日与他相处的情景,嘴角不禁上扬:“荀六郎确实生得一副好相貌,风流倜傥。”
但她话锋一转,叹了一口气:“但是千好万好,却有一点不好。”
“他的家世太好了。”
荀家名门望族,世代簪缨,族中子弟备受陛下重用,官至公卿,又是晋王和永乐公主的母族,在朝中富有名望。
“荀六郎出身大族,与你不正是门当户对?”
季慈音不解。
若说荀家门第太高,但是卢宁儿出身的范阳卢氏,自前朝起便屹立不倒,声名赫赫。
比起荀家,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闻言,卢宁儿却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繁华虽好,但是又怎么知道是否暗藏危机了呢?”
她这话透露了太多信息,季慈音不敢回答,只是安慰她:“想必尚书令心中自有把握。”
卢宁儿的父亲卢彦随,官至尚书令,简在帝心,门生遍布朝野。对于卢宁儿的婚事,心中必定有所权衡。
卢宁儿闻言,正欲开口。
轿子却突然停住,卢宁儿的头差点磕到窗沿上。
季慈音连忙扶住她,焦急地问:“有受伤吗?”
卢宁儿缓了一会神,才问道:“我没事,外面出什么事了?”
站在轿子旁的丫鬟回话:“两位娘子,好像是有人在闹市纵马。”
季慈音皱眉:“天子脚下,何人敢如此猖狂。”
大晋有律法规定,不允许任何人在坊市纵马驰骋,伤及百姓。
喧嚣声越来越大,百姓都围了上来,窃窃私语。
见事情越闹越大,她和卢宁儿下来看看情况。
刚刚站稳,就看见永乐公主和司马洛也从轿子里钻出来。
“发生什么事了?”
永乐公主问道。
季慈音皱眉:“好像是有人当街纵马。”
闻言,永乐公主神情一肃,立刻吩咐身旁的侍女:“琥珀,你带人去看看。若是伤及百姓,当场将伤人者拿下。”
“我倒要看看,京师之中,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永乐公主的话掷地有声,不怒自威。
过了一会,却听见一个声音高喊:“你们谁敢动我!”
这声音极具穿透力,穿过了层层人群,落在了季慈音等人耳中。
果然,永乐公主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往人群中走去。
围观的百姓见到永乐公主身边的持剑侍女,纷纷让开一条路来,露出中间的场景。
只见一个衣着富贵的少年骑在一匹神俊的白马上面,趾高气昂。
不远处,一个衣着朴素的妇女正在哭泣,她怀里抱着一个昏迷的孩童,
永乐公主的目光落在那对母子身上,眼神一软,吩咐道:“翡翠,你赶紧请大夫过来。”
说完,她快步走到白马的正前方,冷冷地道:“你是何人?竟敢纵马伤人?”
“哪里来的小丫头片子。”
少年看都不看永乐公主一眼,洋洋得意地道:“我是英国公府卫二郎君的小舅子,便是京兆府尹来了,也动不了我。”
英国公卫二郎君卫崇驹,正是雎阳公主的驸马。
永乐公主看着他报出来的名头,只觉得可笑。
“此人冒充皇室宗亲,纵马伤人,按大晋律法,其罪当诛。将他立刻押送到京兆尹府,等候发落。”
只见少年被护卫从马上压下来,嘴中却还在叫嚣:“我姐姐是英国公二郎君的爱妾,你们谁敢动我,定没你们好果子吃。”
季慈音看着他丑恶的嘴脸,嫌弃地别过脸。
周围的百姓却不惯着他,一时间民意激愤,烂菜叶、臭鸡蛋就从人群中飞出来,砸在了他的身上。
坐在地上的妇人突然“噗通”一声,跪在永乐公主面前:求求贵人,您行行好,救救我的儿子吧。”
她一边说,一边向永乐公主磕头,“砰砰”几声,额头便有鲜血流出来了,可她的动作不停。
永乐公主手足无措:“这位娘子,你快起来吧。”
永乐公主身边的珍珠翡翠连忙制止她,想要将她扶起来。
但妇人却不肯起身,不断地哀求:“求贵人慈悲,救救我的孩子,哪怕是要我这条贱命也无所谓。”
琥珀抱着那个昏迷的孩子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发须皆白的大夫。
永乐公主的目光落在那个孩子身上,只见琥珀摇了摇头,脸色沉重:“大夫说不行了。”
妇人一听这话,顿时身体一软,肝肠寸断:“我的儿啊!”
“真是苦命啊,就剩下这一个儿子了,还被马踩死了。”
“她男人参军连尸骨都没有,现在儿子又没了,以后可怎么活啊。”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不禁感慨。
永乐公主眼中不忍,问道:“真的没有办法吗?”
大夫抚着胡须,此等惨剧他见得太多,早已经麻木了。
"有是有,只是……"
“什么法子?快说!”
永乐公主厉声喝道。
“若是有太平丹,恐怕才能够起死回生。”
大夫躬身,连忙说道。
前朝圣药太平丹,据说能够活死人肉白骨,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能够起死回生。
只是太平丹的丹方早已随前朝的覆灭失传,仅存的太平丹也是被珍藏起来,怎么拿出来用在这样一个平民百姓身上。
提起太平丹,永乐公主一亮,她连声吩咐:“珍珠,你快去把父皇赐给我的太平丹取来。”
“多谢贵人,贵人的恩情,我们母子做牛做马都还不清啊。”
妇人说着,砰砰又向永乐公主磕了几个响头。
“这位娘子,你快起来吧。”
永乐公主亲手将她扶起来,柔声劝慰:“你的丈夫为国捐躯,令人钦佩,我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留下的孤儿寡母受人欺侮,平白送了性命呢?”
永乐公主望向四周的百姓,深吸一口气,高声道:“我乃圣人之女,晋王之妹,永乐公主。”
“凡我大晋子民,皆受圣人爱护,不可为勋贵败类欺压。”
“从今日起,我便在公主府前设一面登闻鼓,凡有不公、冤情者,皆可击鼓鸣冤!”
此言既出,周围的百姓皆跪地,称颂公主仁德,山呼公主千岁。
季慈音望向永乐公主,她的神情与平时完全不同,竟然和当日的陛下有了些许重合。
*
“今日本是鸾儿的生辰,却遇上这般轻视人命的纨绔之徒,真是晦气。”
卢宁儿放下茶盏,气呼呼地说道。
“我倒觉得是天意如此吧。”
季慈音用手刮了刮卢宁儿的脸颊:“若今日不出府,而世上岂不是又多了一桩惨案,有怨而无处伸。”
“这京兆府尹是干什么吃的?”
司马洛愤然道:“竟然让此人当街纵马,罔顾人命。”
季慈音想起除夕时见到的京兆府尹,他为人八面玲珑。若非永乐公主撞见此事,他必然不会为此得罪那人背后的英国公府。
闻言,卢宁儿顿时面露尴尬之色,京兆府尹卢彦从正是她的叔父。
“叔父他应当是不知情的……”
司马洛看在卢宁儿的面子上,并未反驳,只是冷哼一声。
“公主在看什么?”
季慈音注意到永乐公主一直望着窗外,疑惑地问道。
她们现在是在一家酒楼的雅间里,准备休息一会再出去逛逛。
永乐公主招手示意她们三个过来:“你们看。”
她伸手指向窗外,众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映入眼帘的是打扮朴素的雎阳公主。
雎阳公主没有穿素日常穿的红衣,而是穿了一身水粉的纱裙,略施粉黛。比起她一贯的盛装打扮,可是说“朴素”。
不同于平日里的美艳动人,雎阳公主的眉眼似水,一颦一笑扣人心弦,颇有几分闺阁少女的明媚活泼之美。
但若只是雎阳公主私自出行,还不足以让永乐公主如此在意。
季慈音的目光落在雎阳公主身边的男子身上。
他着一身白衣,束着一条深红色腰带,腰间佩着一个牡丹花形玉佩,一举一动带着一段风流意蕴。
他身形修长,宽肩窄腰。雎阳公主身量高挑,但站在他身边,却显得身形娇小。
卢宁儿不禁发问:“他是哪家的郎君?”
直到五月初五,季慈音生辰,几人才又聚在了一块,给她过生日。
但因为今日是端午节,故而只是小聚,并未大办。
司马洛倒也没有再冷着一张脸,只是对永乐公主视而不见,只和季慈音和卢宁儿讲话。
永乐公主坐在一旁,神情尴尬。
卢宁儿有心缓解尴尬的局面,便提议出去逛街吃茶。
她们几个都甚少出门,借着生日这个由头,能够出门游玩,自然是十分乐意。
卢宁儿眼疾手快,拉着季慈音坐一抬轿子,特意让永乐公主和司马洛两个人坐在一起。
“希望她们能好好说一说心里话,别再闹别扭了。”
卢宁儿看着她们两个终于坐了进去,才放下心来。
季慈音面上安抚她,但心中想起司马洛那天说的话,心里沉甸甸的。
京城是大晋最繁华之处,街道两侧摆着各色各样的小摊,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吆喝声、欢呼声、闲聊声不绝于耳,透过帘子钻进人耳。
季慈音和卢宁儿正坐在一起闲聊,恰好谈起了这些时日最发愁的事——婚事。
季慈音想起那日躲在假山上,虽然没有看见荀六郎的正脸,但是单看背影便感觉是一位玉树临风的郎君。
她便问道:“荀六郎家世好,相貌好,可是有哪里不妥吗?”
卢宁儿想起荀臻似笑非笑的桃花眼,和当日与他相处的情景,嘴角不禁上扬:“荀六郎确实生得一副好相貌,风流倜傥。”
但她话锋一转,叹了一口气:“但是千好万好,却有一点不好。”
“他的家世太好了。”
荀家名门望族,世代簪缨,族中子弟备受陛下重用,官至公卿,又是晋王和永乐公主的母族,在朝中富有名望。
“荀六郎出身大族,与你不正是门当户对?”
季慈音不解。
若说荀家门第太高,但是卢宁儿出身的范阳卢氏,自前朝起便屹立不倒,声名赫赫。
比起荀家,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闻言,卢宁儿却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繁华虽好,但是又怎么知道是否暗藏危机了呢?”
她这话透露了太多信息,季慈音不敢回答,只是安慰她:“想必尚书令心中自有把握。”
卢宁儿的父亲卢彦随,官至尚书令,简在帝心,门生遍布朝野。对于卢宁儿的婚事,心中必定有所权衡。
卢宁儿闻言,正欲开口。
轿子却突然停住,卢宁儿的头差点磕到窗沿上。
季慈音连忙扶住她,焦急地问:“有受伤吗?”
卢宁儿缓了一会神,才问道:“我没事,外面出什么事了?”
站在轿子旁的丫鬟回话:“两位娘子,好像是有人在闹市纵马。”
季慈音皱眉:“天子脚下,何人敢如此猖狂。”
大晋有律法规定,不允许任何人在坊市纵马驰骋,伤及百姓。
喧嚣声越来越大,百姓都围了上来,窃窃私语。
见事情越闹越大,她和卢宁儿下来看看情况。
刚刚站稳,就看见永乐公主和司马洛也从轿子里钻出来。
“发生什么事了?”
永乐公主问道。
季慈音皱眉:“好像是有人当街纵马。”
闻言,永乐公主神情一肃,立刻吩咐身旁的侍女:“琥珀,你带人去看看。若是伤及百姓,当场将伤人者拿下。”
“我倒要看看,京师之中,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永乐公主的话掷地有声,不怒自威。
过了一会,却听见一个声音高喊:“你们谁敢动我!”
这声音极具穿透力,穿过了层层人群,落在了季慈音等人耳中。
果然,永乐公主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往人群中走去。
围观的百姓见到永乐公主身边的持剑侍女,纷纷让开一条路来,露出中间的场景。
只见一个衣着富贵的少年骑在一匹神俊的白马上面,趾高气昂。
不远处,一个衣着朴素的妇女正在哭泣,她怀里抱着一个昏迷的孩童,
永乐公主的目光落在那对母子身上,眼神一软,吩咐道:“翡翠,你赶紧请大夫过来。”
说完,她快步走到白马的正前方,冷冷地道:“你是何人?竟敢纵马伤人?”
“哪里来的小丫头片子。”
少年看都不看永乐公主一眼,洋洋得意地道:“我是英国公府卫二郎君的小舅子,便是京兆府尹来了,也动不了我。”
英国公卫二郎君卫崇驹,正是雎阳公主的驸马。
永乐公主看着他报出来的名头,只觉得可笑。
“此人冒充皇室宗亲,纵马伤人,按大晋律法,其罪当诛。将他立刻押送到京兆尹府,等候发落。”
只见少年被护卫从马上压下来,嘴中却还在叫嚣:“我姐姐是英国公二郎君的爱妾,你们谁敢动我,定没你们好果子吃。”
季慈音看着他丑恶的嘴脸,嫌弃地别过脸。
周围的百姓却不惯着他,一时间民意激愤,烂菜叶、臭鸡蛋就从人群中飞出来,砸在了他的身上。
坐在地上的妇人突然“噗通”一声,跪在永乐公主面前:求求贵人,您行行好,救救我的儿子吧。”
她一边说,一边向永乐公主磕头,“砰砰”几声,额头便有鲜血流出来了,可她的动作不停。
永乐公主手足无措:“这位娘子,你快起来吧。”
永乐公主身边的珍珠翡翠连忙制止她,想要将她扶起来。
但妇人却不肯起身,不断地哀求:“求贵人慈悲,救救我的孩子,哪怕是要我这条贱命也无所谓。”
琥珀抱着那个昏迷的孩子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发须皆白的大夫。
永乐公主的目光落在那个孩子身上,只见琥珀摇了摇头,脸色沉重:“大夫说不行了。”
妇人一听这话,顿时身体一软,肝肠寸断:“我的儿啊!”
“真是苦命啊,就剩下这一个儿子了,还被马踩死了。”
“她男人参军连尸骨都没有,现在儿子又没了,以后可怎么活啊。”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不禁感慨。
永乐公主眼中不忍,问道:“真的没有办法吗?”
大夫抚着胡须,此等惨剧他见得太多,早已经麻木了。
"有是有,只是……"
“什么法子?快说!”
永乐公主厉声喝道。
“若是有太平丹,恐怕才能够起死回生。”
大夫躬身,连忙说道。
前朝圣药太平丹,据说能够活死人肉白骨,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能够起死回生。
只是太平丹的丹方早已随前朝的覆灭失传,仅存的太平丹也是被珍藏起来,怎么拿出来用在这样一个平民百姓身上。
提起太平丹,永乐公主一亮,她连声吩咐:“珍珠,你快去把父皇赐给我的太平丹取来。”
“多谢贵人,贵人的恩情,我们母子做牛做马都还不清啊。”
妇人说着,砰砰又向永乐公主磕了几个响头。
“这位娘子,你快起来吧。”
永乐公主亲手将她扶起来,柔声劝慰:“你的丈夫为国捐躯,令人钦佩,我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留下的孤儿寡母受人欺侮,平白送了性命呢?”
永乐公主望向四周的百姓,深吸一口气,高声道:“我乃圣人之女,晋王之妹,永乐公主。”
“凡我大晋子民,皆受圣人爱护,不可为勋贵败类欺压。”
“从今日起,我便在公主府前设一面登闻鼓,凡有不公、冤情者,皆可击鼓鸣冤!”
此言既出,周围的百姓皆跪地,称颂公主仁德,山呼公主千岁。
季慈音望向永乐公主,她的神情与平时完全不同,竟然和当日的陛下有了些许重合。
*
“今日本是鸾儿的生辰,却遇上这般轻视人命的纨绔之徒,真是晦气。”
卢宁儿放下茶盏,气呼呼地说道。
“我倒觉得是天意如此吧。”
季慈音用手刮了刮卢宁儿的脸颊:“若今日不出府,而世上岂不是又多了一桩惨案,有怨而无处伸。”
“这京兆府尹是干什么吃的?”
司马洛愤然道:“竟然让此人当街纵马,罔顾人命。”
季慈音想起除夕时见到的京兆府尹,他为人八面玲珑。若非永乐公主撞见此事,他必然不会为此得罪那人背后的英国公府。
闻言,卢宁儿顿时面露尴尬之色,京兆府尹卢彦从正是她的叔父。
“叔父他应当是不知情的……”
司马洛看在卢宁儿的面子上,并未反驳,只是冷哼一声。
“公主在看什么?”
季慈音注意到永乐公主一直望着窗外,疑惑地问道。
她们现在是在一家酒楼的雅间里,准备休息一会再出去逛逛。
永乐公主招手示意她们三个过来:“你们看。”
她伸手指向窗外,众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映入眼帘的是打扮朴素的雎阳公主。
雎阳公主没有穿素日常穿的红衣,而是穿了一身水粉的纱裙,略施粉黛。比起她一贯的盛装打扮,可是说“朴素”。
不同于平日里的美艳动人,雎阳公主的眉眼似水,一颦一笑扣人心弦,颇有几分闺阁少女的明媚活泼之美。
但若只是雎阳公主私自出行,还不足以让永乐公主如此在意。
季慈音的目光落在雎阳公主身边的男子身上。
他着一身白衣,束着一条深红色腰带,腰间佩着一个牡丹花形玉佩,一举一动带着一段风流意蕴。
他身形修长,宽肩窄腰。雎阳公主身量高挑,但站在他身边,却显得身形娇小。
卢宁儿不禁发问:“他是哪家的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