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旦时分,夜色尚未褪去,留水镇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镇长和他的夫人此刻正守在他们幺女的房间里。
看着睡着的女儿,镇长夫人忧心忡忡难掩倦色,看向坐在桌子旁边的夫君,轻叹一声:“唉,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室内并未点灯,幸好天已蒙蒙亮,镇长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刚想喝口茶,却见杯中茶水早就空空如也,他只能无奈的将杯子轻轻放下,恐吵醒了睡梦中的女儿。
听见自家夫人这么问,镇长抿抿唇安慰道:“别太过忧心了,上个月我曾去拜请济云寺主持,他答应会帮忙祈求仙门派人来捉拿妖孽的。”
“可这自称捉妖的道士,仙人来了一个又一个,皆是无功而返,现在弄的人心惶惶,我可怜的女儿呦,难道连出门都不成了么”镇长夫人越说越伤心,忍不住抽泣起来。
镇长眉头紧皱,看了一眼窗外的时辰,已快到卯时,听见女人压抑的哭泣声,不由得心中烦闷:“好了,别哭了,虽说妖魔作祟,但目前到底还没害人性命,你这样被女儿看见成什么样子。”
镇长夫人用手帕擦拭干净眼泪,把不好的情绪压了下去,缓了一会儿,说道:“知道了,快天亮了,我去准备饭食,一会儿叫宝安起来吃饭。”说罢便起身,打开房间门栓出去了。
镇长看着夫人的身影走远,以手抚脸,低下头重重的叹了口气。
微微细雨,雾气朦胧中,一袭青衣头戴斗笠,踏着石板路,伴着鸟鸣声徐徐走近,他来到镇长门前,确认位置无误后,便伸手扣响了门环。
敲门声响起,镇长他们正在吃饭,一旁的仆从最先听到声音,提示道:“好像有人来了?”
镇长动作一顿,好像是有声音,开口道:“嗯,去开门吧。”
仆从刚应声转身,又被叫住,镇长像是想到什么:“哎,不用你了,我过去开。”然后边说边起身朝门口走去。
“不知这是否是石镇长家?”清润的声音响起。
门外之人身着一身青灰色大袖僧袍,双手手指细长整洁的合十于胸前,手掌间持一长串莹白如玉的菩提佛珠,随着行礼的动作,佛珠正轻微晃动。
石镇长看眼前人虽衣着朴素但气质不凡,连忙把人请进门内,道:“正是,正是,在下就是本镇镇长,大师快请进。”
镇长夫人听见声响也拉着女儿迎了过来,看见是位僧人,急忙问道:“这位大师,是来救我们的吗?”
石镇长从一边假模假样的咳嗽了两声,轻轻摇头示意了一下自己的夫人,镇长夫人悻悻的退后了两步,他才笑着开口:“不知大师如何称呼?”
“贫僧云归”他摘下斗笠,露出一双极浅的茶色眼眸,面容青隽,话语简短,看不出情绪。
“云归大师,可否赏脸一起吃个便饭?”石镇长继续讨笑着,脸上的褶子痕迹愈深。
“是,是,大师一路辛苦,我这就去准备合适的斋饭。”镇长夫人连忙附和。
“不必,贫僧早已辟谷。”云归看见桌上摆放的饭食,想必来的时候正好在吃饭,他继续道:“贫僧于偏厅等候便可,几位可吃完饭再说,烦请带路。”
“这……”镇长有些犹豫,但看云归淡然的样子,也不好强求,只能先示意夫人带女儿先去吃饭。
然后又恭敬的向云归弯腰道:“大师这边请。”
云归微微点头示意,便跟随镇长去了另一个方向。
镇长家的宅子不算大,但也算干净整洁,仆从跟着去泡茶了,饭桌上只剩下了镇长夫人和她的小女儿宝安。
宝安今年刚十岁,穿着一身红褂衫,眨巴着眼问:“阿娘,那就是来帮我们抓坏人的人吗?”
镇长夫人摸了摸她的头:“是啊。”
“可他看起来好像跟阿兄差不多大…”宝安撇撇嘴,她有点怀疑,这个和尚真的能抓到坏人么。
镇长夫人眉头微蹙看向偏厅方向,也不知道是说给女儿听,还是说给自己听,微微抿唇宽慰道:“阿娘听说,有本事的仙人都是会驻颜术的,相信这位大师一定会有办法!”
要说年龄大的也不是没来过,前不久就有位头发花白的精瘦道长,来过镇子,刚来便夸下海口,不出十日便可让作祟的妖孽魂飞魄散,可最后待了月余,别说魂飞魄散,就是妖孽的影子都没找到,最后除了多了一堆吃喝的花销,什么也没有。
而这次来的这个小和尚,虽说年龄不大,也不怎么说话,但那一身气度和淡然无波的眼神,让她莫名的觉得,或许此次,真能事了。
偏厅里,仆从给云归奉上茶水,但他并没动,而是直奔主题的询问起来:“贫僧听闻此地有妖孽作祟,奉师命下山,还请镇长仔细说来。”
镇长好奇问道:“不知尊师是否是济云寺主持?”
云归听到他这么问,不由得记起他入世前的一幕,他生来便在仙门中的万佛宗中修行,是宗门中的玄素方丈的亲传弟子,如今已修行三百年有余,可却始终无飞升的迹象,若是别的仙者,三百年弹指一挥间,别说飞升,便是仙术精进也是可喜可贺。
可云归不同,他是近千年来最具慧根的佛修,万佛宗唯一佛子。曾有仙尊预言,云归百年便可修成佛身,而如今他已三百一十二了,虽说他自己并不着急,可他的师父一向对他极为上心。
这次也是,金佛殿内,玄素方丈笑眯眯对云归说:“徒儿,为师算出你有一劫,需入世应劫,方可飞升啊。”
云归看着自己师父圆嘟嘟的身材,笑起来跟殿内的弥勒佛也无甚区别,他微微行礼,声音一如既往地清润:“徒儿一切都听师父安排。”
“真乖,那你便下山去吧,这么多年一直在宗门内,也该闷坏了。我给你找了座寺庙,叫济云寺,据说附近有妖物,你就去那里修行,入世应劫期间,还可帮忙捉鬼除妖。”说罢玄素便将一张瞬移符拍在了云归身上。
还不待云归再说什么,转眼间,他便到了济云寺庙外,看着眼前尘世间的庙宇,云归无奈摇头,他这师父啊。
云归的回忆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然后便回答道:“非也,但贫僧目前在济云寺修行。”
石镇长连忙点头,放下心不再多问,然后便开始娓娓道来:“这事儿发生在三个半月前,那时最先发现妖孽的是镇子最东头的沈老三家,他家孩子多,总是调皮捣蛋,沈老三的老娘就吓唬他们,说不听话的小孩晚上会被妖怪抓走。”
“咱都知道这是唬人的玩笑话,可谁知一天夜里,真有妖怪的身影扑到了娃娃们的窗外,据他们说,那妖孽满脸通红,头上带血,白色眼珠,身形似山,还有着粗长的尾巴。”
“可把他们一家吓个半死,所幸并未伤人,第二天沈老三便报了官,本县县丞以为是人为,便派人来查,那几人在沈老三家周围苦守一整晚,结果那妖怪没去他家,反而去了另一户人家。”
“就这样一连一个半月,家里有孩子的,那妖怪基本都去过,报官的越来越多,且都是留水镇人,县丞无奈,已非人力所能及,便将人手撤回,上报朝廷。”
“唉,如今朝廷的人还未派人前来,有些散修道人听闻有妖来此,也并未寻得它的藏身之处,镇子里依旧人心惶惶,孩子们皆是闭门不出。”
云归手指轻捻佛珠,神色依旧未变,开口问道:“上次见它是何时何处?”
镇长闻言微微一颤,如实答道:“三天前,在我家。”
似是看出镇长的恐惧,云归缓声道:“莫怕,可带我去看一眼?”
“请跟我来。”镇长微微弯腰伸手请到。
云归跟随镇长来到庭院,此刻春雨已停,可院内经过雨水的冲刷,基本已经没有任何痕迹了。
镇长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至今还觉得后怕,指着庭院中的一棵树,颤颤巍巍的对云归说:“就是那棵树上,它从树的方向跳了下来,然后两步就到了小女的房外,当时我和夫人都在屋内,抱成一团护着小女,它虽被挡在门外,但那个妖怪的影子清晰的映到了窗上,是妖孽,绝对是个妖孽!”
镇长越说越激动,浑身忍不住颤抖起来,云归见状手轻轻一挥,石镇长的身体好像涌过一股柔和安定的气息,让他渐渐平静下来。
镇长自知失态,神色有些尴尬,然后便随着云归走到庭中的树旁,树下的石桌石凳均是完好,但树上确实有爪痕,三道深,两道浅。
云归抚过爪痕,眉头微皱,并未察觉到有妖气,石宝安的门前也并没有任何痕迹,而且也并未进过房内。
云归想了想,转而问道:“镇长可知这附近最高的位置在哪儿?”
“知道知道,在镇子北边有座小山,那山山顶便是附近最高处了。”镇长急忙指向小山方向。
“好,贫僧告辞。”云归说完便要出门。
镇长急忙拦住他,“大师先等等,不知云归大师现在住何处?若是有事我该如何寻你呀?”
云归有些疑惑,还是解释道:“贫僧不需要住处,我现在去山顶,若有妖物,我顷刻便到。”
“是小老儿愚钝,那我便在此随时恭候大师了。”镇长本想让云归大师暂住他家,但看他有自己的安排,便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送他出门,想必真仙人都是如此,不染凡尘的吧。
看着睡着的女儿,镇长夫人忧心忡忡难掩倦色,看向坐在桌子旁边的夫君,轻叹一声:“唉,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室内并未点灯,幸好天已蒙蒙亮,镇长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刚想喝口茶,却见杯中茶水早就空空如也,他只能无奈的将杯子轻轻放下,恐吵醒了睡梦中的女儿。
听见自家夫人这么问,镇长抿抿唇安慰道:“别太过忧心了,上个月我曾去拜请济云寺主持,他答应会帮忙祈求仙门派人来捉拿妖孽的。”
“可这自称捉妖的道士,仙人来了一个又一个,皆是无功而返,现在弄的人心惶惶,我可怜的女儿呦,难道连出门都不成了么”镇长夫人越说越伤心,忍不住抽泣起来。
镇长眉头紧皱,看了一眼窗外的时辰,已快到卯时,听见女人压抑的哭泣声,不由得心中烦闷:“好了,别哭了,虽说妖魔作祟,但目前到底还没害人性命,你这样被女儿看见成什么样子。”
镇长夫人用手帕擦拭干净眼泪,把不好的情绪压了下去,缓了一会儿,说道:“知道了,快天亮了,我去准备饭食,一会儿叫宝安起来吃饭。”说罢便起身,打开房间门栓出去了。
镇长看着夫人的身影走远,以手抚脸,低下头重重的叹了口气。
微微细雨,雾气朦胧中,一袭青衣头戴斗笠,踏着石板路,伴着鸟鸣声徐徐走近,他来到镇长门前,确认位置无误后,便伸手扣响了门环。
敲门声响起,镇长他们正在吃饭,一旁的仆从最先听到声音,提示道:“好像有人来了?”
镇长动作一顿,好像是有声音,开口道:“嗯,去开门吧。”
仆从刚应声转身,又被叫住,镇长像是想到什么:“哎,不用你了,我过去开。”然后边说边起身朝门口走去。
“不知这是否是石镇长家?”清润的声音响起。
门外之人身着一身青灰色大袖僧袍,双手手指细长整洁的合十于胸前,手掌间持一长串莹白如玉的菩提佛珠,随着行礼的动作,佛珠正轻微晃动。
石镇长看眼前人虽衣着朴素但气质不凡,连忙把人请进门内,道:“正是,正是,在下就是本镇镇长,大师快请进。”
镇长夫人听见声响也拉着女儿迎了过来,看见是位僧人,急忙问道:“这位大师,是来救我们的吗?”
石镇长从一边假模假样的咳嗽了两声,轻轻摇头示意了一下自己的夫人,镇长夫人悻悻的退后了两步,他才笑着开口:“不知大师如何称呼?”
“贫僧云归”他摘下斗笠,露出一双极浅的茶色眼眸,面容青隽,话语简短,看不出情绪。
“云归大师,可否赏脸一起吃个便饭?”石镇长继续讨笑着,脸上的褶子痕迹愈深。
“是,是,大师一路辛苦,我这就去准备合适的斋饭。”镇长夫人连忙附和。
“不必,贫僧早已辟谷。”云归看见桌上摆放的饭食,想必来的时候正好在吃饭,他继续道:“贫僧于偏厅等候便可,几位可吃完饭再说,烦请带路。”
“这……”镇长有些犹豫,但看云归淡然的样子,也不好强求,只能先示意夫人带女儿先去吃饭。
然后又恭敬的向云归弯腰道:“大师这边请。”
云归微微点头示意,便跟随镇长去了另一个方向。
镇长家的宅子不算大,但也算干净整洁,仆从跟着去泡茶了,饭桌上只剩下了镇长夫人和她的小女儿宝安。
宝安今年刚十岁,穿着一身红褂衫,眨巴着眼问:“阿娘,那就是来帮我们抓坏人的人吗?”
镇长夫人摸了摸她的头:“是啊。”
“可他看起来好像跟阿兄差不多大…”宝安撇撇嘴,她有点怀疑,这个和尚真的能抓到坏人么。
镇长夫人眉头微蹙看向偏厅方向,也不知道是说给女儿听,还是说给自己听,微微抿唇宽慰道:“阿娘听说,有本事的仙人都是会驻颜术的,相信这位大师一定会有办法!”
要说年龄大的也不是没来过,前不久就有位头发花白的精瘦道长,来过镇子,刚来便夸下海口,不出十日便可让作祟的妖孽魂飞魄散,可最后待了月余,别说魂飞魄散,就是妖孽的影子都没找到,最后除了多了一堆吃喝的花销,什么也没有。
而这次来的这个小和尚,虽说年龄不大,也不怎么说话,但那一身气度和淡然无波的眼神,让她莫名的觉得,或许此次,真能事了。
偏厅里,仆从给云归奉上茶水,但他并没动,而是直奔主题的询问起来:“贫僧听闻此地有妖孽作祟,奉师命下山,还请镇长仔细说来。”
镇长好奇问道:“不知尊师是否是济云寺主持?”
云归听到他这么问,不由得记起他入世前的一幕,他生来便在仙门中的万佛宗中修行,是宗门中的玄素方丈的亲传弟子,如今已修行三百年有余,可却始终无飞升的迹象,若是别的仙者,三百年弹指一挥间,别说飞升,便是仙术精进也是可喜可贺。
可云归不同,他是近千年来最具慧根的佛修,万佛宗唯一佛子。曾有仙尊预言,云归百年便可修成佛身,而如今他已三百一十二了,虽说他自己并不着急,可他的师父一向对他极为上心。
这次也是,金佛殿内,玄素方丈笑眯眯对云归说:“徒儿,为师算出你有一劫,需入世应劫,方可飞升啊。”
云归看着自己师父圆嘟嘟的身材,笑起来跟殿内的弥勒佛也无甚区别,他微微行礼,声音一如既往地清润:“徒儿一切都听师父安排。”
“真乖,那你便下山去吧,这么多年一直在宗门内,也该闷坏了。我给你找了座寺庙,叫济云寺,据说附近有妖物,你就去那里修行,入世应劫期间,还可帮忙捉鬼除妖。”说罢玄素便将一张瞬移符拍在了云归身上。
还不待云归再说什么,转眼间,他便到了济云寺庙外,看着眼前尘世间的庙宇,云归无奈摇头,他这师父啊。
云归的回忆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然后便回答道:“非也,但贫僧目前在济云寺修行。”
石镇长连忙点头,放下心不再多问,然后便开始娓娓道来:“这事儿发生在三个半月前,那时最先发现妖孽的是镇子最东头的沈老三家,他家孩子多,总是调皮捣蛋,沈老三的老娘就吓唬他们,说不听话的小孩晚上会被妖怪抓走。”
“咱都知道这是唬人的玩笑话,可谁知一天夜里,真有妖怪的身影扑到了娃娃们的窗外,据他们说,那妖孽满脸通红,头上带血,白色眼珠,身形似山,还有着粗长的尾巴。”
“可把他们一家吓个半死,所幸并未伤人,第二天沈老三便报了官,本县县丞以为是人为,便派人来查,那几人在沈老三家周围苦守一整晚,结果那妖怪没去他家,反而去了另一户人家。”
“就这样一连一个半月,家里有孩子的,那妖怪基本都去过,报官的越来越多,且都是留水镇人,县丞无奈,已非人力所能及,便将人手撤回,上报朝廷。”
“唉,如今朝廷的人还未派人前来,有些散修道人听闻有妖来此,也并未寻得它的藏身之处,镇子里依旧人心惶惶,孩子们皆是闭门不出。”
云归手指轻捻佛珠,神色依旧未变,开口问道:“上次见它是何时何处?”
镇长闻言微微一颤,如实答道:“三天前,在我家。”
似是看出镇长的恐惧,云归缓声道:“莫怕,可带我去看一眼?”
“请跟我来。”镇长微微弯腰伸手请到。
云归跟随镇长来到庭院,此刻春雨已停,可院内经过雨水的冲刷,基本已经没有任何痕迹了。
镇长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至今还觉得后怕,指着庭院中的一棵树,颤颤巍巍的对云归说:“就是那棵树上,它从树的方向跳了下来,然后两步就到了小女的房外,当时我和夫人都在屋内,抱成一团护着小女,它虽被挡在门外,但那个妖怪的影子清晰的映到了窗上,是妖孽,绝对是个妖孽!”
镇长越说越激动,浑身忍不住颤抖起来,云归见状手轻轻一挥,石镇长的身体好像涌过一股柔和安定的气息,让他渐渐平静下来。
镇长自知失态,神色有些尴尬,然后便随着云归走到庭中的树旁,树下的石桌石凳均是完好,但树上确实有爪痕,三道深,两道浅。
云归抚过爪痕,眉头微皱,并未察觉到有妖气,石宝安的门前也并没有任何痕迹,而且也并未进过房内。
云归想了想,转而问道:“镇长可知这附近最高的位置在哪儿?”
“知道知道,在镇子北边有座小山,那山山顶便是附近最高处了。”镇长急忙指向小山方向。
“好,贫僧告辞。”云归说完便要出门。
镇长急忙拦住他,“大师先等等,不知云归大师现在住何处?若是有事我该如何寻你呀?”
云归有些疑惑,还是解释道:“贫僧不需要住处,我现在去山顶,若有妖物,我顷刻便到。”
“是小老儿愚钝,那我便在此随时恭候大师了。”镇长本想让云归大师暂住他家,但看他有自己的安排,便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送他出门,想必真仙人都是如此,不染凡尘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