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苑向在座的夫人们施了一礼,郑重其事道:“诸位夫人,既然候府觉得证据确凿,那便报官处置吧,我乔家人只相信官府的判决。”
在座的都是有些眼界的,见他如此书生做派甚觉好笑,无不感叹可怜乔家好不容易有这么个独苗,竟是个心思单纯,不知世事的。
候府显然是没将他们家放在眼里,再说这种内宅之事以往也都是按家法处置了事,谁家都不愿意宣扬出去丢人。更何况是庆阳候府这咱勋爵之家。
候夫人听了,轻蔑一笑,她一向蛮横自傲,如今毫不掩饰对乔容的厌恶,冷冷地道:“不必了,这种伤风败俗之事还是按家法处置就好,免得传出去丢人。是不是呀,乔二夫人?”
二夫人立即颔首道:“依我看候夫人按家法处置便是。”
良工也不理二夫人,只提高了音量问其他人道:“诸位夫人亲见家姐偷人吗?”
众夫人纷纷点头。
乔容已经无力再挣扎,她觉得她今日难逃一死了。
“我再问一遍,诸位夫人是亲眼看到我大姐偷人了?”
乔苑冷凝的目光在各夫人脸上扫过,一个都不落下,就像在虔诚地朝拜。
这里的夫人都是吉州城里有些头脸的,被一个年轻后生如此逼问,都觉得下不来台,便不客气道:“啰嗦,这小子是不是傻,咱们都说的多清楚了。”
“乔二夫人,你这侄子脑子是不是坏了,婆婆妈妈的。”
乔二夫人刚要说什么,就见乔苑忽然向乔容的方向下跪,面上无比凝重,又接着举起左手,指尖向上,道:“大姐姐,你安心去吧,弟弟如今无权无势,只能看着你被人冤枉了。
不过,弟弟在此起誓,苍天在上,待来日我乔良工功成名就,定要向今日冤枉乔容的所有人报仇,我定要让她们……家家见血户户遭灾,有违此誓,让我乔良工一生潦倒,前程尽毁。”
她语气越说越重,铿锵有力如裂石流云,仿佛每个字里都带着刀锋扎在这里的夫人们身上。
乔家小子大年初一行的冠礼,乔老太爷当宝贝一样养大的孙子,竟为了姐姐用自己的前程起誓,还是如此重的血誓,“我要让她们家家见血户户遭灾”这句话如晴天霹雳一样唤醒了在场所有人的良知。
她们根本没人看到乔容真的偷人,不过是那秋月一面之词罢了。而那秋月指不定是受了哪个的指使算计了乔家大姑娘。
她们只是见候夫人厌恶这个长媳,跟着起哄而已。
孙夫人是头一个坐不住的,她夫君身为知县还有大好的前程,儿子读书上进非常勤奋,过两年便要参加乡试,女儿也乖巧懂事,家庭美满和乐,可不能因着别人家的事给自家引来血光之灾。
“候夫人,我才想清楚,其实我站在人群后面什么都没看见,不能做这个证人了。”话落便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显然是不想卷入这场风波之中。
孙夫人边往外走,心中还在想,幸亏乔良工没答应跟她女儿的婚事,不然,她可没本事当他的丈母娘。
乔二夫人见她跑了,自己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我也没看清啊,没我的事。”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撇清关系的意味,话落便起身逃也似的离开。
她心中开始担忧,今日自己恐怕是惹怒大房的人了。
接着,夫人们都纷纷逃离了王家,生怕跑的慢了被留下做证,莫欺少年穷,乔家这小子非等闲之辈。
最后,只余丫鬟秋月一个证人。而乔容早已吓愣了,她不知怎么忽然这些人就跑了 。
乔苑站起身,双眼鄙夷地看着候夫人,逼问道:“我姐姐与人私通了吗?还是秋月有意陷害?”
候夫人从未见过这么不怕死的,吓的不敢动,“来人,给我查,到底是谁要害少夫人。”没一会儿,婆子来报,查出是秋月对大少夫人有怨言,有意陷害她与三公子私通。
“来人,将秋月这个贱婢给我打死!”
乔苑深知此刻并非深究幕后黑手之时,当务之急是救出被困的姐姐,并让她能够顺利与王家和离,摆脱这段不幸的婚姻。
乔苑提出乔容与王寻和离,候夫人同意,让大儿子写下和离书,下人取来纸笔,良工夺笔,笔走龙蛇,不多时便写下两封和离书,乔苑让乔容跟王寻签字画押。
乔容是被乔苑扶着回的乔府,这一路她默默落泪,却是喜极而泣。她清醒过来才明白弟弟智勇双全,将那些做伪证的人都吓走,让候夫人不敢害她。还顺利让她与王寻和离。
她终于脱离了王家那个吃人的地方。
当初刚嫁过来时,本以为王寻疼爱她,能跟她恩爱一世,没想到他转身便有了新人,还纵容新人羞辱陷害自己。
她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了,没想到她的弟弟回家来了,还从王家人手下救下她的性命。
到了乔府门口,李氏和乔茵正焦急地等着,李氏听王虎说儿子救下了大女儿 ,心落下一半,远远见两人回来了,立即迎上去,“阿容,让母亲看看你。”
“母亲,我无事,我已跟王寻和离了。”乔容声音轻柔,带着难掩的松快。
李氏一听,算是真正放心了,“这可是大喜,你总算出了火坑了!”多年郁闷寡欢的李氏终于再一次喜笑颜开。
“快回家,回家再说。”李氏又对身后的下人道,“把大小姐的屋子收拾收拾。”
“陶嬷嬷,去准备些膳食,做几样我大姐姐爱吃的。”乔苑想着,乔容在王家定是连吃饱饭都是难事。
乔容没想到看起来阴鸷冷静的弟弟不仅有头脑还很细心,心情一时还很激动。
但对这个弟弟也是又敬又怕。
李氏见儿子靠在椅子上,似漫不经心的喝茶,脸上依旧清冷不讲情面的表情,她也有些怕这个儿子。
不过,一想到儿子听说长女出事后第一个冲出府去,又用前程为誓救下长女,她觉得这儿子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不禁感叹,自己能得子如此,也是老天有眼了。
乔苑离开后,李氏私下里跟乔容慨叹,别说那些夫人们,娘只听你说说都被他吓住了。
乔苑请大姐安心在娘家住着,他永远不会赶她走,会养她一辈子。当然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再嫁。
李氏担心大女儿的身体,将郎中请了来,给乔容把脉。老郎中边把脉边摇头,“无法有孕了,这是被人下了绝子药了。”一语下了断言。
乔容俊脸一白,“果然如此!”王寻曾说过不想她有孕,她没想到他真的给自己下了绝子药。
只为了闺房乐趣,道她还是瘦弱些最惹人怜爱,若是生养了身材便会走样。
李氏一听瘫软在椅背上,女子若不能生养,嫁人便难了,尤其是乔容已经嫁过一次了,如今又不能生养,难道真要靠她弟弟一辈子!
“大姐可知是谁干的”等郎中走了,乔苑轻声问乔容,她不能放过那人。
乔容怕弟弟惹事,支吾着不说。乔苑放慢语速:“大姐,弟弟该找谁报仇?”
乔容见弟弟不怒自威,便乖乖答道:“王寻”。
乔良工在庆阳候府起誓复仇之事很快便由各家夫人传了出去,把乔家公子传的有如鬼魅。
庆阳候是在乔家人离开之后知道此事的,他气得把夫人臭骂了一顿,“无知妇人,竟被那小子唬住。”候夫人却道那乔家小子穷横穷横的,把大伙儿都吓住了。
庆阳候气得一甩袍袖,转身出府去拜访知县大人。
在庆阳候眼里,一个落败的乔家竟敢在他府中嚣张,简直是没把他这个候爷放在眼里。
他定要让那小子前程尽毁。
孙夫人归家后,将候府发生的事讲给了丈夫,孙知县听了道那乔家小子是个狠角色,再有人家怎么说也有祖宗功绩庇护,他一个小小知县还是不要得罪。
于是警告了夫人,行事要慎重。
所以当庆阳候要求他将乔良工的生员资格取消,让他不能参加乡试时,他犹豫了,道此事还得通判大人点头。
庆阳候继而又去求见通判赵寥,送给通判一副吴道人的名画,请他将乔良工在乡试的名单里除名。
通判赵寥往日也收些富豪臣下送来的贿赂,但他懂得明哲保身,不会应承太出格的事。
他没有明着应下庆阳候,他官职四品,手握实权,庆阳候拿他没有办法,只得回家去等消息。
乔苑预料到庆阳候自恃家世还得找自己麻烦。已经命府中护院盯着庆阳候行踪了,知他去通判府,乔苑也去了。
乔苑换上一身崭新的青色蜀锦外裳,头戴白玉冠,面容白净俊美,整个人散发着浓郁的书香之气。到了大门口府中下人已备好了马车,送她到通判家里求见。赵通判听说乔良工到了,命人请他进来。
毕竟还要给乔老太爷面子。
一进大门,就见通判大人家中护院就有几十个,正在操练,一个个虎背熊腰身材健硕。
管家不知这位为何求见,一见是位俊俏贵气的文弱书生倒是对她还算恭敬。
不到一柱香功夫乔苑便被客气的送走了。
原来,见了通判后,她夸赞赵宅护院功夫好,很想切磋一二,赵大人以为乔家小子狂妄,便唤了护院过来与她切磋。
最后,乔苑三招便将二十多护院全部撂倒在地。之后,赵通判将她恭敬地送了出去。
通判赵寥自与庆阳候不同,庆阳候空有爵位又远离京城,不知朝政大事。如今皇帝任人唯亲,张宰相,曹扶等几位亲信大臣都背地里贪赃枉法,无恶不做。
百姓死活没人管,造成时常有叛乱发生。
如今朝廷最缺的就是能够带兵平叛的武将,今日这个乔良工文武双全,有勇有谋,若是今日他阻了人家科举的路,他还可去从军打仗,到时一样出人头地。
还有最可怕的,若是他一气之下投了反贼,再扬言是吉州通判给他逼反的,自己这官职保不住不说,命可能都得丢了。
“管家,你去告诉庆阳候,他所托之事我无法答应,将这画送回去吧。”
管家刚要离开,赵通判又道:“今日比武之事,不可外传。不够丢人的。若是传出去,人家多半不会认为咱们爱才,只会觉得是咱们怕了那小子了。”
心道:麻烦还是留给别人吧。
庆阳候这个有眼无珠的,居然欺负人家姐姐,等着来日的回礼吧。
赵寥还不了解乔苑,人家有仇都是当天报,不会等来日的。
赵通判的属下张丙告诉庆阳候道:“我们大人说,您若不死心可去找转运使办,他是无能为力了。”
庆阳候虽心中恼恨,却没办法。又不能真为了对付个无名小子,求到转运使府上,只得暂时放下。
他这边放下了,乔苑可恨着他着。
夜里,乔苑换上皂色衣裳,翻墙而出。没一会便摸到庆阳候府的后院,进了吴双双的院子。她知道王寻今晚还会宿在吴双双的屋里,便直接来到这里。
乔苑轻轻将门从外面推开,只发出一点轻微的声音,但王寻和吴双双因刚云雨过正累得睡得实,根本听不到这点若有若无的声响。
进了屋,乔苑未发出一点声音,来到两人身旁,桌子上还有蜡烛未燃尽,乔苑将蜡烛点燃再举起来将幔帐也点着火,然后她转身飞快退出房间。
夜深人静,天干物燥,没一会火就着起来了。
乔苑见火着了,便猫着腰跑到墙下,纵身跃到墙外,再几个起落在街中绕了一圈才回了自家。待她换上寝衣躺到床上,不禁心道幸亏是街坊,行事真方便。
祖父若知道他请名师教他武功兵法,被他用来偷盗放火,非把鼻子气歪不可。
乔苑一夜好眠。
次日一早,乔苑收拾妥当去母亲那里,同家人一起用早膳。原本她住在中路祖父母的院子,乔老太爷和乔老夫人回祖宅后她便搬到东路大房的院子,也是为了让母亲欢心。
前世她是不顾这些的,那时她因为女扮男所以处处小心,怕露出端倪被亲人觉察传到外面,所以与家人都疏远着。
今世她有了前世的经验,不再害怕,她扮做男子仪态已经驾轻就熟,常人看不出来。
乔苑刚从容优雅地迈入李氏的屋子,便听陶嬷嬷急急来报:“主子们,庆阳候府昨夜失火,听候府的人议论,候府大公子和他那妾氏吴氏都烧伤了头脸,话都说不清楚了,现在候府的人正满吉州城请郎中医治呢。”
她压抵着声音,生怕露出心里的欢喜来。
“怎么会着火……”
李氏和乔容互看一眼,这事也太巧了。昨日乔容刚逃出来,当晚候府便出了事,二人又同时看向乔苑。
经过昨日,她们可不会同外人一样认为乔良工是个懦弱的书生,他昨□□问乔容是谁对她下绝子药时可是动了怒的,看得出他是将这事放在心上的。
乔苑从容落座,脊背挺直,并不在意家人的审视,无凭无据的,她也不会认。
故作无心地扫了一眼桌上的饭菜,其实……她饿了。
“快,开膳,别光坐着。”李氏示意儿女吃饭,然后自己头一个端起碗来,乔苑也跟着动筷。
昨日她一番折腾,今日早早就饿了。
这还是乔苑头一回跟家中人一起用早膳,原先她都命陶嬷嬷将饭菜送到她屋子去。
吃了一会儿,李氏觉得是自己想多了,儿子一双手如玉般精致,手指细长白皙,不染尘埃,皮肤跟他脸蛋一般光滑细嫩,再看他举手投足又斯斯文文的,定干不出放火伤人的事来。
乔容则微笑着给弟弟夹了一块鱼腹,“良哥儿读书辛苦,多吃些。”
“大姐,你也多吃些,长点肉。”乔苑回敬乔容一块烤羊肉。
乔茵不做声,但心中嫌大姐和兄长都不在意她,夹菜的动作停了停,乔苑和乔容立即也给她夹了菜,她小脸微红,有些难为情。
用了饭,陶嬷嬷又来说起王家的事,道:“庆阳候怀疑昨个夜里是有人故意去他们家放火,于是报了官,可州府的官差却他家一查,道是蜡烛倒了烧到了幔帐和衣柜,最后引起大火。”
只能如此结案。
原来,庆阳候虽疑心是乔家人为了报复来自家放火,可是府中戒备森严高墙林立,歹人轻易进不来,何况是乔家那个文弱书生呢。如今官差已经表明不是人为纵火,他思来想去也觉得是自己多心了。
最后命管家给前来办差的衙役手中放了五十两银子,请弟兄们喝酒。
乔容听了陶嬷嬷的话,心中解气,目光却在弟弟脸上扫了扫,见弟弟面色不改,一副看不出喜怒的神情,心中疑窦也减了几分,却也留了疑云。
不过案子已结,她也不会再为这事担忧了。
乔苑正要离开,便听下人通传二爷和二夫人来了。李氏立即请他们进来。
原来胡氏昨日从庆阳候府出来后,脑子里不停回旋着乔苑那冰冷狠戾的誓言和他那张如鬼魅般的脸她自觉这回自己将大户主得罪狠了,那乔良工竟是个心狠的主,日后恐怕会报复她。
她越想越怕,只得将良工在候府发誓救乔容的事讲给丈夫听。
乔二爷一听便气得骂她蠢,“老爷子那么看重良哥儿,必是有原由的,你怎么能帮着外人害阿容,这下良哥儿非记恨咱们不可!”
左思右想,二爷带着胡氏来大房请罪,盼着侄儿能高抬贵手,莫要打压二房。
乔二爷一进来,便冲李氏道:“大嫂,胡氏糊涂,在王家做下错事,险些害了阿容,小弟特意带着他来给你赔礼。”说完给李氏深施一礼。
李氏性子本就宽和,女儿也没有真的被害死,胡氏虽说做的不对,可终究都是乔家人,这些年自己守寡,也幸亏还有个小叔帮着支撑门庭。便笑着道:“弟妹也是无心的,良哥儿和阿容都不会放在心上。”
话落示意下人上茶,又一扬手请胡氏上座。
“良哥儿,你二婶不该听信谗言,昨日委屈阿容了。”
二爷坐下后对身旁的侄子道,同时还观察乔苑的神色,一副怕侄子怪罪的模样。
乔苑前世便坑了二婶,让她银财尽失,但那是报复她为了自家而牺牲乔容和乔珠的终身。今生她亲见胡氏无情可恶的嘴脸,并不会因为二叔来赔罪而宽宥她,只是,面上不想露出来罢了。
想起亲眼看着大姐被那些人绑着,惊恐万分的模样,她不会放过胡氏的。
她乔苑对付人的手段可多的是。
于是对乔二爷道:“二婶也不是有意的,没什么记恨不记恨的,怎么说也还是一家人。”
她说这话时,面容虽是一惯的清冷,语气却舒缓了许多,还带着些许诚肯,看样子真的不恨胡氏。
乔苑对乔二爷道:“二叔,咱们去我书房说话。”
乔二爷见这侄子语气平和,对他恭敬,心也放下,出门去了东厢乔良工的书房。
乔苑径直走到书房里侧的柜子前,伸手从最上面一层取下一个檀木盒子,转身又走到乔二爷身前,将盒子打开展示给他,“二叔,这是我在卞州得的一个好物,据说是一个大户祖上传下来的,后来家道中落子孙将这东西卖了。”
乔二爷低头将玉佩从盒子里轻轻拿出来,“真是好料子,难得,这玉质我还是头一回见,好侄儿,你可真有眼力。”
“这还不是二叔的福气,侄儿想着应送二叔一份见面礼,这就遇到了它。”
乔二爷心花怒放,没想到他这侄子竟对他如此孝顺,“良哥儿,你可真是二叔的好侄儿!”
又一下子想到自己那短命的兄长,心下一悲,“你父亲泉下有知,也该放心了。”
“是。”
乔苑恭敬地将乔二爷送出门去,转身回来时,眼神里全是漠然。
在座的都是有些眼界的,见他如此书生做派甚觉好笑,无不感叹可怜乔家好不容易有这么个独苗,竟是个心思单纯,不知世事的。
候府显然是没将他们家放在眼里,再说这种内宅之事以往也都是按家法处置了事,谁家都不愿意宣扬出去丢人。更何况是庆阳候府这咱勋爵之家。
候夫人听了,轻蔑一笑,她一向蛮横自傲,如今毫不掩饰对乔容的厌恶,冷冷地道:“不必了,这种伤风败俗之事还是按家法处置就好,免得传出去丢人。是不是呀,乔二夫人?”
二夫人立即颔首道:“依我看候夫人按家法处置便是。”
良工也不理二夫人,只提高了音量问其他人道:“诸位夫人亲见家姐偷人吗?”
众夫人纷纷点头。
乔容已经无力再挣扎,她觉得她今日难逃一死了。
“我再问一遍,诸位夫人是亲眼看到我大姐偷人了?”
乔苑冷凝的目光在各夫人脸上扫过,一个都不落下,就像在虔诚地朝拜。
这里的夫人都是吉州城里有些头脸的,被一个年轻后生如此逼问,都觉得下不来台,便不客气道:“啰嗦,这小子是不是傻,咱们都说的多清楚了。”
“乔二夫人,你这侄子脑子是不是坏了,婆婆妈妈的。”
乔二夫人刚要说什么,就见乔苑忽然向乔容的方向下跪,面上无比凝重,又接着举起左手,指尖向上,道:“大姐姐,你安心去吧,弟弟如今无权无势,只能看着你被人冤枉了。
不过,弟弟在此起誓,苍天在上,待来日我乔良工功成名就,定要向今日冤枉乔容的所有人报仇,我定要让她们……家家见血户户遭灾,有违此誓,让我乔良工一生潦倒,前程尽毁。”
她语气越说越重,铿锵有力如裂石流云,仿佛每个字里都带着刀锋扎在这里的夫人们身上。
乔家小子大年初一行的冠礼,乔老太爷当宝贝一样养大的孙子,竟为了姐姐用自己的前程起誓,还是如此重的血誓,“我要让她们家家见血户户遭灾”这句话如晴天霹雳一样唤醒了在场所有人的良知。
她们根本没人看到乔容真的偷人,不过是那秋月一面之词罢了。而那秋月指不定是受了哪个的指使算计了乔家大姑娘。
她们只是见候夫人厌恶这个长媳,跟着起哄而已。
孙夫人是头一个坐不住的,她夫君身为知县还有大好的前程,儿子读书上进非常勤奋,过两年便要参加乡试,女儿也乖巧懂事,家庭美满和乐,可不能因着别人家的事给自家引来血光之灾。
“候夫人,我才想清楚,其实我站在人群后面什么都没看见,不能做这个证人了。”话落便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显然是不想卷入这场风波之中。
孙夫人边往外走,心中还在想,幸亏乔良工没答应跟她女儿的婚事,不然,她可没本事当他的丈母娘。
乔二夫人见她跑了,自己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我也没看清啊,没我的事。”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撇清关系的意味,话落便起身逃也似的离开。
她心中开始担忧,今日自己恐怕是惹怒大房的人了。
接着,夫人们都纷纷逃离了王家,生怕跑的慢了被留下做证,莫欺少年穷,乔家这小子非等闲之辈。
最后,只余丫鬟秋月一个证人。而乔容早已吓愣了,她不知怎么忽然这些人就跑了 。
乔苑站起身,双眼鄙夷地看着候夫人,逼问道:“我姐姐与人私通了吗?还是秋月有意陷害?”
候夫人从未见过这么不怕死的,吓的不敢动,“来人,给我查,到底是谁要害少夫人。”没一会儿,婆子来报,查出是秋月对大少夫人有怨言,有意陷害她与三公子私通。
“来人,将秋月这个贱婢给我打死!”
乔苑深知此刻并非深究幕后黑手之时,当务之急是救出被困的姐姐,并让她能够顺利与王家和离,摆脱这段不幸的婚姻。
乔苑提出乔容与王寻和离,候夫人同意,让大儿子写下和离书,下人取来纸笔,良工夺笔,笔走龙蛇,不多时便写下两封和离书,乔苑让乔容跟王寻签字画押。
乔容是被乔苑扶着回的乔府,这一路她默默落泪,却是喜极而泣。她清醒过来才明白弟弟智勇双全,将那些做伪证的人都吓走,让候夫人不敢害她。还顺利让她与王寻和离。
她终于脱离了王家那个吃人的地方。
当初刚嫁过来时,本以为王寻疼爱她,能跟她恩爱一世,没想到他转身便有了新人,还纵容新人羞辱陷害自己。
她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了,没想到她的弟弟回家来了,还从王家人手下救下她的性命。
到了乔府门口,李氏和乔茵正焦急地等着,李氏听王虎说儿子救下了大女儿 ,心落下一半,远远见两人回来了,立即迎上去,“阿容,让母亲看看你。”
“母亲,我无事,我已跟王寻和离了。”乔容声音轻柔,带着难掩的松快。
李氏一听,算是真正放心了,“这可是大喜,你总算出了火坑了!”多年郁闷寡欢的李氏终于再一次喜笑颜开。
“快回家,回家再说。”李氏又对身后的下人道,“把大小姐的屋子收拾收拾。”
“陶嬷嬷,去准备些膳食,做几样我大姐姐爱吃的。”乔苑想着,乔容在王家定是连吃饱饭都是难事。
乔容没想到看起来阴鸷冷静的弟弟不仅有头脑还很细心,心情一时还很激动。
但对这个弟弟也是又敬又怕。
李氏见儿子靠在椅子上,似漫不经心的喝茶,脸上依旧清冷不讲情面的表情,她也有些怕这个儿子。
不过,一想到儿子听说长女出事后第一个冲出府去,又用前程为誓救下长女,她觉得这儿子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不禁感叹,自己能得子如此,也是老天有眼了。
乔苑离开后,李氏私下里跟乔容慨叹,别说那些夫人们,娘只听你说说都被他吓住了。
乔苑请大姐安心在娘家住着,他永远不会赶她走,会养她一辈子。当然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再嫁。
李氏担心大女儿的身体,将郎中请了来,给乔容把脉。老郎中边把脉边摇头,“无法有孕了,这是被人下了绝子药了。”一语下了断言。
乔容俊脸一白,“果然如此!”王寻曾说过不想她有孕,她没想到他真的给自己下了绝子药。
只为了闺房乐趣,道她还是瘦弱些最惹人怜爱,若是生养了身材便会走样。
李氏一听瘫软在椅背上,女子若不能生养,嫁人便难了,尤其是乔容已经嫁过一次了,如今又不能生养,难道真要靠她弟弟一辈子!
“大姐可知是谁干的”等郎中走了,乔苑轻声问乔容,她不能放过那人。
乔容怕弟弟惹事,支吾着不说。乔苑放慢语速:“大姐,弟弟该找谁报仇?”
乔容见弟弟不怒自威,便乖乖答道:“王寻”。
乔良工在庆阳候府起誓复仇之事很快便由各家夫人传了出去,把乔家公子传的有如鬼魅。
庆阳候是在乔家人离开之后知道此事的,他气得把夫人臭骂了一顿,“无知妇人,竟被那小子唬住。”候夫人却道那乔家小子穷横穷横的,把大伙儿都吓住了。
庆阳候气得一甩袍袖,转身出府去拜访知县大人。
在庆阳候眼里,一个落败的乔家竟敢在他府中嚣张,简直是没把他这个候爷放在眼里。
他定要让那小子前程尽毁。
孙夫人归家后,将候府发生的事讲给了丈夫,孙知县听了道那乔家小子是个狠角色,再有人家怎么说也有祖宗功绩庇护,他一个小小知县还是不要得罪。
于是警告了夫人,行事要慎重。
所以当庆阳候要求他将乔良工的生员资格取消,让他不能参加乡试时,他犹豫了,道此事还得通判大人点头。
庆阳候继而又去求见通判赵寥,送给通判一副吴道人的名画,请他将乔良工在乡试的名单里除名。
通判赵寥往日也收些富豪臣下送来的贿赂,但他懂得明哲保身,不会应承太出格的事。
他没有明着应下庆阳候,他官职四品,手握实权,庆阳候拿他没有办法,只得回家去等消息。
乔苑预料到庆阳候自恃家世还得找自己麻烦。已经命府中护院盯着庆阳候行踪了,知他去通判府,乔苑也去了。
乔苑换上一身崭新的青色蜀锦外裳,头戴白玉冠,面容白净俊美,整个人散发着浓郁的书香之气。到了大门口府中下人已备好了马车,送她到通判家里求见。赵通判听说乔良工到了,命人请他进来。
毕竟还要给乔老太爷面子。
一进大门,就见通判大人家中护院就有几十个,正在操练,一个个虎背熊腰身材健硕。
管家不知这位为何求见,一见是位俊俏贵气的文弱书生倒是对她还算恭敬。
不到一柱香功夫乔苑便被客气的送走了。
原来,见了通判后,她夸赞赵宅护院功夫好,很想切磋一二,赵大人以为乔家小子狂妄,便唤了护院过来与她切磋。
最后,乔苑三招便将二十多护院全部撂倒在地。之后,赵通判将她恭敬地送了出去。
通判赵寥自与庆阳候不同,庆阳候空有爵位又远离京城,不知朝政大事。如今皇帝任人唯亲,张宰相,曹扶等几位亲信大臣都背地里贪赃枉法,无恶不做。
百姓死活没人管,造成时常有叛乱发生。
如今朝廷最缺的就是能够带兵平叛的武将,今日这个乔良工文武双全,有勇有谋,若是今日他阻了人家科举的路,他还可去从军打仗,到时一样出人头地。
还有最可怕的,若是他一气之下投了反贼,再扬言是吉州通判给他逼反的,自己这官职保不住不说,命可能都得丢了。
“管家,你去告诉庆阳候,他所托之事我无法答应,将这画送回去吧。”
管家刚要离开,赵通判又道:“今日比武之事,不可外传。不够丢人的。若是传出去,人家多半不会认为咱们爱才,只会觉得是咱们怕了那小子了。”
心道:麻烦还是留给别人吧。
庆阳候这个有眼无珠的,居然欺负人家姐姐,等着来日的回礼吧。
赵寥还不了解乔苑,人家有仇都是当天报,不会等来日的。
赵通判的属下张丙告诉庆阳候道:“我们大人说,您若不死心可去找转运使办,他是无能为力了。”
庆阳候虽心中恼恨,却没办法。又不能真为了对付个无名小子,求到转运使府上,只得暂时放下。
他这边放下了,乔苑可恨着他着。
夜里,乔苑换上皂色衣裳,翻墙而出。没一会便摸到庆阳候府的后院,进了吴双双的院子。她知道王寻今晚还会宿在吴双双的屋里,便直接来到这里。
乔苑轻轻将门从外面推开,只发出一点轻微的声音,但王寻和吴双双因刚云雨过正累得睡得实,根本听不到这点若有若无的声响。
进了屋,乔苑未发出一点声音,来到两人身旁,桌子上还有蜡烛未燃尽,乔苑将蜡烛点燃再举起来将幔帐也点着火,然后她转身飞快退出房间。
夜深人静,天干物燥,没一会火就着起来了。
乔苑见火着了,便猫着腰跑到墙下,纵身跃到墙外,再几个起落在街中绕了一圈才回了自家。待她换上寝衣躺到床上,不禁心道幸亏是街坊,行事真方便。
祖父若知道他请名师教他武功兵法,被他用来偷盗放火,非把鼻子气歪不可。
乔苑一夜好眠。
次日一早,乔苑收拾妥当去母亲那里,同家人一起用早膳。原本她住在中路祖父母的院子,乔老太爷和乔老夫人回祖宅后她便搬到东路大房的院子,也是为了让母亲欢心。
前世她是不顾这些的,那时她因为女扮男所以处处小心,怕露出端倪被亲人觉察传到外面,所以与家人都疏远着。
今世她有了前世的经验,不再害怕,她扮做男子仪态已经驾轻就熟,常人看不出来。
乔苑刚从容优雅地迈入李氏的屋子,便听陶嬷嬷急急来报:“主子们,庆阳候府昨夜失火,听候府的人议论,候府大公子和他那妾氏吴氏都烧伤了头脸,话都说不清楚了,现在候府的人正满吉州城请郎中医治呢。”
她压抵着声音,生怕露出心里的欢喜来。
“怎么会着火……”
李氏和乔容互看一眼,这事也太巧了。昨日乔容刚逃出来,当晚候府便出了事,二人又同时看向乔苑。
经过昨日,她们可不会同外人一样认为乔良工是个懦弱的书生,他昨□□问乔容是谁对她下绝子药时可是动了怒的,看得出他是将这事放在心上的。
乔苑从容落座,脊背挺直,并不在意家人的审视,无凭无据的,她也不会认。
故作无心地扫了一眼桌上的饭菜,其实……她饿了。
“快,开膳,别光坐着。”李氏示意儿女吃饭,然后自己头一个端起碗来,乔苑也跟着动筷。
昨日她一番折腾,今日早早就饿了。
这还是乔苑头一回跟家中人一起用早膳,原先她都命陶嬷嬷将饭菜送到她屋子去。
吃了一会儿,李氏觉得是自己想多了,儿子一双手如玉般精致,手指细长白皙,不染尘埃,皮肤跟他脸蛋一般光滑细嫩,再看他举手投足又斯斯文文的,定干不出放火伤人的事来。
乔容则微笑着给弟弟夹了一块鱼腹,“良哥儿读书辛苦,多吃些。”
“大姐,你也多吃些,长点肉。”乔苑回敬乔容一块烤羊肉。
乔茵不做声,但心中嫌大姐和兄长都不在意她,夹菜的动作停了停,乔苑和乔容立即也给她夹了菜,她小脸微红,有些难为情。
用了饭,陶嬷嬷又来说起王家的事,道:“庆阳候怀疑昨个夜里是有人故意去他们家放火,于是报了官,可州府的官差却他家一查,道是蜡烛倒了烧到了幔帐和衣柜,最后引起大火。”
只能如此结案。
原来,庆阳候虽疑心是乔家人为了报复来自家放火,可是府中戒备森严高墙林立,歹人轻易进不来,何况是乔家那个文弱书生呢。如今官差已经表明不是人为纵火,他思来想去也觉得是自己多心了。
最后命管家给前来办差的衙役手中放了五十两银子,请弟兄们喝酒。
乔容听了陶嬷嬷的话,心中解气,目光却在弟弟脸上扫了扫,见弟弟面色不改,一副看不出喜怒的神情,心中疑窦也减了几分,却也留了疑云。
不过案子已结,她也不会再为这事担忧了。
乔苑正要离开,便听下人通传二爷和二夫人来了。李氏立即请他们进来。
原来胡氏昨日从庆阳候府出来后,脑子里不停回旋着乔苑那冰冷狠戾的誓言和他那张如鬼魅般的脸她自觉这回自己将大户主得罪狠了,那乔良工竟是个心狠的主,日后恐怕会报复她。
她越想越怕,只得将良工在候府发誓救乔容的事讲给丈夫听。
乔二爷一听便气得骂她蠢,“老爷子那么看重良哥儿,必是有原由的,你怎么能帮着外人害阿容,这下良哥儿非记恨咱们不可!”
左思右想,二爷带着胡氏来大房请罪,盼着侄儿能高抬贵手,莫要打压二房。
乔二爷一进来,便冲李氏道:“大嫂,胡氏糊涂,在王家做下错事,险些害了阿容,小弟特意带着他来给你赔礼。”说完给李氏深施一礼。
李氏性子本就宽和,女儿也没有真的被害死,胡氏虽说做的不对,可终究都是乔家人,这些年自己守寡,也幸亏还有个小叔帮着支撑门庭。便笑着道:“弟妹也是无心的,良哥儿和阿容都不会放在心上。”
话落示意下人上茶,又一扬手请胡氏上座。
“良哥儿,你二婶不该听信谗言,昨日委屈阿容了。”
二爷坐下后对身旁的侄子道,同时还观察乔苑的神色,一副怕侄子怪罪的模样。
乔苑前世便坑了二婶,让她银财尽失,但那是报复她为了自家而牺牲乔容和乔珠的终身。今生她亲见胡氏无情可恶的嘴脸,并不会因为二叔来赔罪而宽宥她,只是,面上不想露出来罢了。
想起亲眼看着大姐被那些人绑着,惊恐万分的模样,她不会放过胡氏的。
她乔苑对付人的手段可多的是。
于是对乔二爷道:“二婶也不是有意的,没什么记恨不记恨的,怎么说也还是一家人。”
她说这话时,面容虽是一惯的清冷,语气却舒缓了许多,还带着些许诚肯,看样子真的不恨胡氏。
乔苑对乔二爷道:“二叔,咱们去我书房说话。”
乔二爷见这侄子语气平和,对他恭敬,心也放下,出门去了东厢乔良工的书房。
乔苑径直走到书房里侧的柜子前,伸手从最上面一层取下一个檀木盒子,转身又走到乔二爷身前,将盒子打开展示给他,“二叔,这是我在卞州得的一个好物,据说是一个大户祖上传下来的,后来家道中落子孙将这东西卖了。”
乔二爷低头将玉佩从盒子里轻轻拿出来,“真是好料子,难得,这玉质我还是头一回见,好侄儿,你可真有眼力。”
“这还不是二叔的福气,侄儿想着应送二叔一份见面礼,这就遇到了它。”
乔二爷心花怒放,没想到他这侄子竟对他如此孝顺,“良哥儿,你可真是二叔的好侄儿!”
又一下子想到自己那短命的兄长,心下一悲,“你父亲泉下有知,也该放心了。”
“是。”
乔苑恭敬地将乔二爷送出门去,转身回来时,眼神里全是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