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公子,天冷了,该多添件衣裳再出来。”清辞走近北齐业,为他披上一件锦裘。
“清辞,今日日光正好,晒得人暖融融的,衣裳单薄点也无妨。”他一笑,恰如冬日暖阳,温暖着清辞。
“真拿公子没办法。”清辞的目光里只有日光下肤色苍白的他。两个的影子在日光下拉得很长,庭院里的花早已凋零殆尽,唯有梅花迎着风独自美丽。即使是在这样的一个日光下澈的日子,灌进衣服里的北风仍然让人刺骨的寒冷。
他是她唯一的温暖,是她此生唯一的目的地和归宿。她只想永远待在他身边。
被贫穷的家庭卖进这座府邸时,清辞还只有八九岁,对于这个奢华而热闹的地方,她有所向往,但对于未知的恐惧占据了大部分。彼时,清辞还不叫清辞,她是杏花,是一户果农的女儿。
连年的天灾使得收成锐减,赋役却分毫未减,父亲没有办法,只得听从母亲,卖掉了作为“赔钱货”的女儿。她早知会有这一天,弟弟是要传承香火的,被抛弃的只可能是她。杏花对着呜呜大哭的弟弟,撒了一个谎:“姐姐去吃山珍海味过好日子了,以后会天天给你带好吃的。”然后咽下了内心的苦楚,看似从容地踏进了这座深深的宅院。
因为容颜秀丽以及比其他的小丫鬟更镇定,她被挑选到了他身边。
“你叫什么名字?”北齐业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回公子,奴婢叫杏花。”
“杏花……”小少年俊朗的容颜上眉头皱起,“这个名字不好。以后你就叫清辞吧。风清月朗的清,辞旧迎新的辞。”
从此,她成了清辞。一开始,她其实并不认得自己的新名字,只是任由他唤着。
直到某一天,他将她拉至身旁。
“你看,清辞,这是什么?”他眼角眉梢都是笑。
“这是两个字。”她懵懵懂懂地回答。
“这是你的名字——清辞。”
“清、辞。”她试着重复了一遍。
“清辞.你识字否?”
“回少爷,奴婢没上过学堂,家里贫寒,不曾请过教书先生。奴婢……她忽然有些说不下去,“奴婢不识字。”
“以后我教你可好?”他如天上明月,偶然落入凡间,总有些高不可攀。
她望着少年好看的脸,不知怎地生出勇气来,“好。”
从那天起,他就成为了她的月亮。他教她识字,教她诗书绘画,她为他研墨,为他洗笔铺纸。
她日渐长大,宛如一朵昙花渐渐盛放,气质清雅,客貌绝佳,但只为他倾心,只为他盛开。他可望而不可即,他是天上的月亮,她不敢奢望与他执手,但求长伴他身侧,看他喜乐,见他悲忧。她知,在她不懂得爱的时候她就开始爱他。
清辞爱的那个少年生得俊秀,只可惜是个药罐子。
北齐业打从出生起就身体抱恙,出生不足月就生了场病,此后一直大病小病不断。北齐业十岁时差点被疾病夺去生命,好在命数未尽,又顽强地存活了下来。飘逸如天上谪仙人的小公子生命像草一般羸弱,又像草一般顽强。
为了庆贺小公子的病愈,候府又招了一批下人,请辞就是在那时来到侯府。大病初愈的他为身世浮沉如雨打浮萍的她提供了一处安稳的栖身之所,她则以照顾与陪伴回他。
但如今两人都到了可以谈姻论嫁的年纪,若是公子成婚,请辞或许还能留在他身边,若是清辞出嫁,往后也只能一别两宽了。
即便那样,能拥有这现世安稳、彼此陪伴的短暂幸福也已令清辞满足。
又是一年正月,大街上人来人往,各家各户都挂了喜庆的红灯笼,小雪初降,压满屋檐顶,红光映照,一派宁静祥和。
清辞和北齐业坐在屋子里,屋里暖和,可以看到纸窗上有水珠滴落。
北齐业双手冰凉,似乎怎样都捂不热。清辞看他闷闷不乐,脸上神色也不太好看。
清辞心知他是羡慕外面那些与他们同龄的人在恣意欢笑,热闹的庙会,食物的香气飘得处处皆是,市井食,对北齐业而言胜过山珍海味。眼前的少年,因着虚弱的身而被局限在这方小小的宅院中,即使胸有大志,也无法实现、她心疼她的公子,她懂得他那些不曾说出口的理想与抱负,也知道他心头的缺憾。可她终究无能为力,只能日复一日地守着他。
“清辞,我们去长街上看看吧。”北齐业望着她,眼神中满是企盼。
“公子……”欲言又止,却是不忍拒绝。 “清辞,只一个时辰,我们只出去一个时辰,没有人会发现的。”北齐业恳求道。
“可是…”清辞心有不忍,“公子你的身体怎么扛得住外面的天寒地冻。”
“清辞,没事的。我还受得住。今年若不去瞧瞧,以后就更难有机会了。”北齐业背着她,目光中满是悲凉,“你怎知我还能撑到来年?”
她的小脸一沉,“公子莫再说这样的话。公子的身子会变好的,公子定会长命百岁。清辞还能一直侍奉公子。”
他却自嘲一笑,“倒愿如清辞所说。”
“公子……”她咬着唇道,“莫再言那些莫须有之事。清辞陪公子去街上看庙会便是。”
清辞替他穿上厚棉袄,又披了狐毛大裘,见他单薄身体因衣服变得厚重些,才肯陪他出门。
侯府的院墙有些高,清辞颇费了些劲儿才带着北齐业翻出去。行人看这两人翻墙而出,心下不免感到惊讶。秀丽的姑娘,俊俏的少年郎,引得人们驻足观看。这两人却是毫不在意,眼中只有彼此。
“大哥哥,买些烟火陪好看的阿姊放吧。”卖杂货的小童追上两人想做他们的生意。 “好。”他展颜一笑,竟比烟花更绚烂几分,“小弟弟,你的烟火怎么计价?”
“一串钱一筒,不讲价。”这小童很是熟练,有些超出年的老成。
“那就给我六筒吧。六六大顺,讨个好彩头。”他伸手从钱袋中摸出一些碎银给小童。
“公子…”清辞道,“这贫贱之物,不值几个钱。公子何必多给?”
“无妨。”他轻摇头,“过节何必计较这点小钱,不过取个好寓意。他年幼就出来谋生计,很是不易,多给点小钱也让他过个尚好节。”
“谢谢大哥哥。大哥哥心善,必会逢凶化吉,长命百岁。与阿姊长相伴。”小童得了钱,一蹦一跳地走了。
清辞微怔,抬眸望他,见他唇角勾起,心情大好。她的唇角也不自觉地弯起。她的悲喜,始终与他相连。只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同闻这爆竹声响,同庆这佳节热闹。
继续向前走,恍惚间清辞的手已被北齐业牵住,攥得很紧很紧,雪花一朵朵飘落下来,有那么一朵偶然落在她发间。他伸手去拨下那朵雪花,望见美人肌容宛如白雪,眉眼清澈如雪水,小脸微红如樱桃。我自尤怜之态,比平日更楚楚动人。
身边曾经懵懂无知的小丫头,早已长成秀美少女。他心微微悸动,却是暗自抑住了。拨了那朵雪花丢下,他不再看她,更觉她小脸如雪也如花,紧张到放开她的手。
他的步调太快,她渐渐跟不上他。两人被人潮阻隔,她心下紧张,停在原地不知所措。怕他找不到自己,她又继续向前走,慢慢地,不知怎么走到河边。
河边很热闹,有不少姑娘和郎君走在一起。有的在放孔明灯,有的在互相耳语些什么。清辞忍不住生出羡慕之意。耳语的那对,郎君不知说了什么,姑娘听了,咯咯地笑。
孤身一人的她,心中更是无限失落。不知公子去了哪里。但愿他赶紧找到我。她眉宇间不禁生出淡淡忧愁,她所站之地灯火阑珊,温暖却微弱的光打在她脸上,恰巧可以看清脸。愁美人别有一番滋味。
“如此佳节,姑娘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失魂落魄。” 清辞抬头,那人走近,映入眼帘一张俊俏的脸,不同于北齐业的温和与微微忧愁,他的脸几分潇洒几分风流,一笑疏狂张扬,未经愁染,无忧无惧。
清辞觉得这人举止有些轻浮,但细细打量,他光明磊落,自有一身气度,锦衣华贵。她知道这人并无恶意,只是不拘小节,不重礼法。定是世家贵公子。
“我与同伴走散了,这位公子能否帮忙寻找?”她语气急切,眼神清澈,一脸无辜单纯样。
贵公子立即应下,不觉对方可能骗人,这样不谙世事天真样,哪会包藏祸心。
他领着她慢慢走,一边走一边闲散地聊天。锦衣公子似乎很会逗小女孩开心,清辞不再慌张,略略安下心来。
“清辞!”北齐业看到她,紧锁的眉头终于解开,转悲为喜。
“公子!”清辞欣喜,奔到他身旁。
“你去哪了?我找了许久,以为今天弄丢了你,心里不知多着急。”他话中有几分责怪。“我一直跟着公子,公子突然走得好快,叫我根本跟不上。”清辞小有委屈,小脸鼓鼓的。北齐业本就是因为心急而口不择言,想到当时自己的失态,脸色更是苍白。
“清辞不怪公子。”她想让他安心。
“无妨。”话一出口,北齐业就开始剧烈地咳嗽,“咳咳……”
锦衣公子听两人说了许久的话,一直极有气度地沉默以待,现在两人停下,他才开口: “小丫头,找到同伴了就好。你家公子是不是身体不太好,这天冷,你还是早点带他回去吧。”
清辞极有礼貌地回道:“今日多谢公子帮忙了。我代我家公子感谢您的关心。我们先回去了。”
她搀着北齐业转身,听见那人发出张狂却不惹人生厌的笑声:“小丫头,下次不要再迷路了呦。”
北齐业终于皱起眉头问她:“那是谁?”
“是哪位世族公子清辞也不知,他见我一个人站着可怜,好心带着我找公子。”
“那可真要感谢他。”他漫不经心说着,眼神中却带着几分讥讽。
讥讽一闪而过,北齐业的脸上再次恢复平静。若去窥探他漆黑如夜的眼,将捕捉到谈却化不开的忧愁与悲哀。心事太重的人很难开怀大笑,得到真正的欢乐原义。
两人再次翻进府邸,灯火通明。两人轻手轻脚地走进屋子,教养嬷嬷已经面无表情地等待两人。
清辞眼眸似垂,神色黯淡,已经预习前提下来会发生什么。
“这么寒冷的雪天,你们两个虽然偷偷摸摸地去倒计上,公子体弱,凉着冷着生病怎么办?”教养嬷嬷毫不客气地开口。
“嬷嬷勿怪她,是业让清辞带我出去的,”北讲业微微喘着气道。 “这里没有公子的事,公子躺下早些歇息便好。”嬷嬷神情稍微缓和了一点,语气温和道。
他轻叹,已知自己护不住她。嬷嬷是母亲的人,他教训了嬷嬷,等于忤逆母亲。
“公子任性,你一个丫头也跟着任性,清辞,你得仗着公子心软便无法无天,不把规矩、不把主子放在眼里了。”
“清辞不敢。”她答道,神色却更加黯淡。
“呵,你有什么不敢的。公子身体金贵,若是团你深了伤寒你如何负责?”嬷嬷眼神凌厉,似要将她剜出个洞来。
清辞抬眸,双眼中有挣扎,有不安,最终归于平静,她幽幽吐出话来:“奴婢知罪,请姬嬷责罚。”
嬷嬷眼神中透出生微不可察的满意来,这丫头倒是聪慧,然而脸上神情仍然严肃冷峻。“你从明日开始给老夫人抄佛经,一日十篇。”
“是。”清辞颔首,心中对嬷嬷有些感激。
抄佛经不过手酸,算不上重罚。清辞和北齐业心里都明白,嬷嬷看似严厉,反而是在保护清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事可轻易过去了。嬷嬷起身离开,出门前“不经意”看了清辞一眼。那眼神消逝得很快,但清辞和北齐业聪明,怎会看不出个中意味——怜惜与欣赏,严厉与关心都在其中。那道眼神像是另一种方式的叹息——叹少年早慧,过早成长,叹她身低微、命不由己。
“公子好生歇息。清辞先退下了。”清辞低着头走出房间,轻轻关上门,眼中深藏万千眷恋。
若她敢抬头,便会看到屋中那人也以含情目凝视她,怜惜之意不言而明。有些情感,有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却安静、踏实、平和,似春风无法裁断。你不说,我不说,但心知肚明。
第二天大早,请辞推门,侍奉他穿衣,看着站起身来已比她高一个头的他,她心头一颤,如此高挑的少年,多想从此依靠。但她不能,于是强做平静,甚至无法发觉他灼热的体温。
他无力,倒在她身上,她有些害羞,但同时也察觉到他不正常的温度,扶他躺回床上。他神志已有点不清,迷迷糊糊却说道:“清辞,我没事……别叫人。”
她愣了一下,马上明白他的用意,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去让人给他请大夫,回来时坐在他床边,忍不住掉眼泪。你要我怎样呢?你在病中仍然为我着想,难道不知我心亦如你么?我自己哪有你的安危重要呢。
她含泪地笑起来: “公子,无妨,清辞从来不怕处罚的。因为清辞身体好,不若公子如飘絮,风一吹就跑。”
她在揶揄他,却哭得更凶了。我只怕失去你啊,你的身体为何这么病弱呢?看你一日比一日苍白消瘦,我真害怕某天醒来推开你的门,发现你已离我而去。
大夫很快被叫来了,和大夫一起来的还有夫人和老爷,看到爱子虚弱憔悴的面容,他们心急如焚。
“李大夫,业儿这是怎么了?”老爷虽然心急,但说话仍稳重。
“回老爷,令郎这是本就病弱,加之染了寒气,寒气沁入肺腑所致。
”能治吗?”
“若是普通人,这等小病老夫有自然不放在眼中。只是令郎身体实在是弱,好肯定能好,只是愈期长,没有十天半个月痊愈不了,病一长,必然大伤元气,以后身体只会更差。”李郎中忍不住叹息。
“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染上寒气?”夫人开口,更是焦急。
“公子昨天出府了?”老爷声音威严,气势强大,给人压迫感。
“回老爷,昨天公子和清辞姐姐偷偷出府了。我看着清辞姐姐带他翻墙的。”绿柳上前说道。
“把那个丫鬟家法伺候,逐出北齐府!”老爷勃然大怒,威严的声音因怒气而微微发颤。绿柳得意地笑了。谁让公子平时对你这么好,贱女人,以后就由我代替你照顾公子吧。她看向清辞,想从她脸上捕捉到让自己满意的情绪,却看到清辞连眼皮都没抬就踏出院门领罚了。绿柳有些失望,又恶毒地想,没关系,反正她马上就要永远离开了,拿什么和自己抢公子呢。
看似柔弱的清辞在被打时咬紧牙关硬是没有叫出来,那些嫉妒她和公子对她的亲近的人没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她被打时的可怜样,不禁失望。
“清辞,今日日光正好,晒得人暖融融的,衣裳单薄点也无妨。”他一笑,恰如冬日暖阳,温暖着清辞。
“真拿公子没办法。”清辞的目光里只有日光下肤色苍白的他。两个的影子在日光下拉得很长,庭院里的花早已凋零殆尽,唯有梅花迎着风独自美丽。即使是在这样的一个日光下澈的日子,灌进衣服里的北风仍然让人刺骨的寒冷。
他是她唯一的温暖,是她此生唯一的目的地和归宿。她只想永远待在他身边。
被贫穷的家庭卖进这座府邸时,清辞还只有八九岁,对于这个奢华而热闹的地方,她有所向往,但对于未知的恐惧占据了大部分。彼时,清辞还不叫清辞,她是杏花,是一户果农的女儿。
连年的天灾使得收成锐减,赋役却分毫未减,父亲没有办法,只得听从母亲,卖掉了作为“赔钱货”的女儿。她早知会有这一天,弟弟是要传承香火的,被抛弃的只可能是她。杏花对着呜呜大哭的弟弟,撒了一个谎:“姐姐去吃山珍海味过好日子了,以后会天天给你带好吃的。”然后咽下了内心的苦楚,看似从容地踏进了这座深深的宅院。
因为容颜秀丽以及比其他的小丫鬟更镇定,她被挑选到了他身边。
“你叫什么名字?”北齐业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回公子,奴婢叫杏花。”
“杏花……”小少年俊朗的容颜上眉头皱起,“这个名字不好。以后你就叫清辞吧。风清月朗的清,辞旧迎新的辞。”
从此,她成了清辞。一开始,她其实并不认得自己的新名字,只是任由他唤着。
直到某一天,他将她拉至身旁。
“你看,清辞,这是什么?”他眼角眉梢都是笑。
“这是两个字。”她懵懵懂懂地回答。
“这是你的名字——清辞。”
“清、辞。”她试着重复了一遍。
“清辞.你识字否?”
“回少爷,奴婢没上过学堂,家里贫寒,不曾请过教书先生。奴婢……她忽然有些说不下去,“奴婢不识字。”
“以后我教你可好?”他如天上明月,偶然落入凡间,总有些高不可攀。
她望着少年好看的脸,不知怎地生出勇气来,“好。”
从那天起,他就成为了她的月亮。他教她识字,教她诗书绘画,她为他研墨,为他洗笔铺纸。
她日渐长大,宛如一朵昙花渐渐盛放,气质清雅,客貌绝佳,但只为他倾心,只为他盛开。他可望而不可即,他是天上的月亮,她不敢奢望与他执手,但求长伴他身侧,看他喜乐,见他悲忧。她知,在她不懂得爱的时候她就开始爱他。
清辞爱的那个少年生得俊秀,只可惜是个药罐子。
北齐业打从出生起就身体抱恙,出生不足月就生了场病,此后一直大病小病不断。北齐业十岁时差点被疾病夺去生命,好在命数未尽,又顽强地存活了下来。飘逸如天上谪仙人的小公子生命像草一般羸弱,又像草一般顽强。
为了庆贺小公子的病愈,候府又招了一批下人,请辞就是在那时来到侯府。大病初愈的他为身世浮沉如雨打浮萍的她提供了一处安稳的栖身之所,她则以照顾与陪伴回他。
但如今两人都到了可以谈姻论嫁的年纪,若是公子成婚,请辞或许还能留在他身边,若是清辞出嫁,往后也只能一别两宽了。
即便那样,能拥有这现世安稳、彼此陪伴的短暂幸福也已令清辞满足。
又是一年正月,大街上人来人往,各家各户都挂了喜庆的红灯笼,小雪初降,压满屋檐顶,红光映照,一派宁静祥和。
清辞和北齐业坐在屋子里,屋里暖和,可以看到纸窗上有水珠滴落。
北齐业双手冰凉,似乎怎样都捂不热。清辞看他闷闷不乐,脸上神色也不太好看。
清辞心知他是羡慕外面那些与他们同龄的人在恣意欢笑,热闹的庙会,食物的香气飘得处处皆是,市井食,对北齐业而言胜过山珍海味。眼前的少年,因着虚弱的身而被局限在这方小小的宅院中,即使胸有大志,也无法实现、她心疼她的公子,她懂得他那些不曾说出口的理想与抱负,也知道他心头的缺憾。可她终究无能为力,只能日复一日地守着他。
“清辞,我们去长街上看看吧。”北齐业望着她,眼神中满是企盼。
“公子……”欲言又止,却是不忍拒绝。 “清辞,只一个时辰,我们只出去一个时辰,没有人会发现的。”北齐业恳求道。
“可是…”清辞心有不忍,“公子你的身体怎么扛得住外面的天寒地冻。”
“清辞,没事的。我还受得住。今年若不去瞧瞧,以后就更难有机会了。”北齐业背着她,目光中满是悲凉,“你怎知我还能撑到来年?”
她的小脸一沉,“公子莫再说这样的话。公子的身子会变好的,公子定会长命百岁。清辞还能一直侍奉公子。”
他却自嘲一笑,“倒愿如清辞所说。”
“公子……”她咬着唇道,“莫再言那些莫须有之事。清辞陪公子去街上看庙会便是。”
清辞替他穿上厚棉袄,又披了狐毛大裘,见他单薄身体因衣服变得厚重些,才肯陪他出门。
侯府的院墙有些高,清辞颇费了些劲儿才带着北齐业翻出去。行人看这两人翻墙而出,心下不免感到惊讶。秀丽的姑娘,俊俏的少年郎,引得人们驻足观看。这两人却是毫不在意,眼中只有彼此。
“大哥哥,买些烟火陪好看的阿姊放吧。”卖杂货的小童追上两人想做他们的生意。 “好。”他展颜一笑,竟比烟花更绚烂几分,“小弟弟,你的烟火怎么计价?”
“一串钱一筒,不讲价。”这小童很是熟练,有些超出年的老成。
“那就给我六筒吧。六六大顺,讨个好彩头。”他伸手从钱袋中摸出一些碎银给小童。
“公子…”清辞道,“这贫贱之物,不值几个钱。公子何必多给?”
“无妨。”他轻摇头,“过节何必计较这点小钱,不过取个好寓意。他年幼就出来谋生计,很是不易,多给点小钱也让他过个尚好节。”
“谢谢大哥哥。大哥哥心善,必会逢凶化吉,长命百岁。与阿姊长相伴。”小童得了钱,一蹦一跳地走了。
清辞微怔,抬眸望他,见他唇角勾起,心情大好。她的唇角也不自觉地弯起。她的悲喜,始终与他相连。只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同闻这爆竹声响,同庆这佳节热闹。
继续向前走,恍惚间清辞的手已被北齐业牵住,攥得很紧很紧,雪花一朵朵飘落下来,有那么一朵偶然落在她发间。他伸手去拨下那朵雪花,望见美人肌容宛如白雪,眉眼清澈如雪水,小脸微红如樱桃。我自尤怜之态,比平日更楚楚动人。
身边曾经懵懂无知的小丫头,早已长成秀美少女。他心微微悸动,却是暗自抑住了。拨了那朵雪花丢下,他不再看她,更觉她小脸如雪也如花,紧张到放开她的手。
他的步调太快,她渐渐跟不上他。两人被人潮阻隔,她心下紧张,停在原地不知所措。怕他找不到自己,她又继续向前走,慢慢地,不知怎么走到河边。
河边很热闹,有不少姑娘和郎君走在一起。有的在放孔明灯,有的在互相耳语些什么。清辞忍不住生出羡慕之意。耳语的那对,郎君不知说了什么,姑娘听了,咯咯地笑。
孤身一人的她,心中更是无限失落。不知公子去了哪里。但愿他赶紧找到我。她眉宇间不禁生出淡淡忧愁,她所站之地灯火阑珊,温暖却微弱的光打在她脸上,恰巧可以看清脸。愁美人别有一番滋味。
“如此佳节,姑娘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失魂落魄。” 清辞抬头,那人走近,映入眼帘一张俊俏的脸,不同于北齐业的温和与微微忧愁,他的脸几分潇洒几分风流,一笑疏狂张扬,未经愁染,无忧无惧。
清辞觉得这人举止有些轻浮,但细细打量,他光明磊落,自有一身气度,锦衣华贵。她知道这人并无恶意,只是不拘小节,不重礼法。定是世家贵公子。
“我与同伴走散了,这位公子能否帮忙寻找?”她语气急切,眼神清澈,一脸无辜单纯样。
贵公子立即应下,不觉对方可能骗人,这样不谙世事天真样,哪会包藏祸心。
他领着她慢慢走,一边走一边闲散地聊天。锦衣公子似乎很会逗小女孩开心,清辞不再慌张,略略安下心来。
“清辞!”北齐业看到她,紧锁的眉头终于解开,转悲为喜。
“公子!”清辞欣喜,奔到他身旁。
“你去哪了?我找了许久,以为今天弄丢了你,心里不知多着急。”他话中有几分责怪。“我一直跟着公子,公子突然走得好快,叫我根本跟不上。”清辞小有委屈,小脸鼓鼓的。北齐业本就是因为心急而口不择言,想到当时自己的失态,脸色更是苍白。
“清辞不怪公子。”她想让他安心。
“无妨。”话一出口,北齐业就开始剧烈地咳嗽,“咳咳……”
锦衣公子听两人说了许久的话,一直极有气度地沉默以待,现在两人停下,他才开口: “小丫头,找到同伴了就好。你家公子是不是身体不太好,这天冷,你还是早点带他回去吧。”
清辞极有礼貌地回道:“今日多谢公子帮忙了。我代我家公子感谢您的关心。我们先回去了。”
她搀着北齐业转身,听见那人发出张狂却不惹人生厌的笑声:“小丫头,下次不要再迷路了呦。”
北齐业终于皱起眉头问她:“那是谁?”
“是哪位世族公子清辞也不知,他见我一个人站着可怜,好心带着我找公子。”
“那可真要感谢他。”他漫不经心说着,眼神中却带着几分讥讽。
讥讽一闪而过,北齐业的脸上再次恢复平静。若去窥探他漆黑如夜的眼,将捕捉到谈却化不开的忧愁与悲哀。心事太重的人很难开怀大笑,得到真正的欢乐原义。
两人再次翻进府邸,灯火通明。两人轻手轻脚地走进屋子,教养嬷嬷已经面无表情地等待两人。
清辞眼眸似垂,神色黯淡,已经预习前提下来会发生什么。
“这么寒冷的雪天,你们两个虽然偷偷摸摸地去倒计上,公子体弱,凉着冷着生病怎么办?”教养嬷嬷毫不客气地开口。
“嬷嬷勿怪她,是业让清辞带我出去的,”北讲业微微喘着气道。 “这里没有公子的事,公子躺下早些歇息便好。”嬷嬷神情稍微缓和了一点,语气温和道。
他轻叹,已知自己护不住她。嬷嬷是母亲的人,他教训了嬷嬷,等于忤逆母亲。
“公子任性,你一个丫头也跟着任性,清辞,你得仗着公子心软便无法无天,不把规矩、不把主子放在眼里了。”
“清辞不敢。”她答道,神色却更加黯淡。
“呵,你有什么不敢的。公子身体金贵,若是团你深了伤寒你如何负责?”嬷嬷眼神凌厉,似要将她剜出个洞来。
清辞抬眸,双眼中有挣扎,有不安,最终归于平静,她幽幽吐出话来:“奴婢知罪,请姬嬷责罚。”
嬷嬷眼神中透出生微不可察的满意来,这丫头倒是聪慧,然而脸上神情仍然严肃冷峻。“你从明日开始给老夫人抄佛经,一日十篇。”
“是。”清辞颔首,心中对嬷嬷有些感激。
抄佛经不过手酸,算不上重罚。清辞和北齐业心里都明白,嬷嬷看似严厉,反而是在保护清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事可轻易过去了。嬷嬷起身离开,出门前“不经意”看了清辞一眼。那眼神消逝得很快,但清辞和北齐业聪明,怎会看不出个中意味——怜惜与欣赏,严厉与关心都在其中。那道眼神像是另一种方式的叹息——叹少年早慧,过早成长,叹她身低微、命不由己。
“公子好生歇息。清辞先退下了。”清辞低着头走出房间,轻轻关上门,眼中深藏万千眷恋。
若她敢抬头,便会看到屋中那人也以含情目凝视她,怜惜之意不言而明。有些情感,有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却安静、踏实、平和,似春风无法裁断。你不说,我不说,但心知肚明。
第二天大早,请辞推门,侍奉他穿衣,看着站起身来已比她高一个头的他,她心头一颤,如此高挑的少年,多想从此依靠。但她不能,于是强做平静,甚至无法发觉他灼热的体温。
他无力,倒在她身上,她有些害羞,但同时也察觉到他不正常的温度,扶他躺回床上。他神志已有点不清,迷迷糊糊却说道:“清辞,我没事……别叫人。”
她愣了一下,马上明白他的用意,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去让人给他请大夫,回来时坐在他床边,忍不住掉眼泪。你要我怎样呢?你在病中仍然为我着想,难道不知我心亦如你么?我自己哪有你的安危重要呢。
她含泪地笑起来: “公子,无妨,清辞从来不怕处罚的。因为清辞身体好,不若公子如飘絮,风一吹就跑。”
她在揶揄他,却哭得更凶了。我只怕失去你啊,你的身体为何这么病弱呢?看你一日比一日苍白消瘦,我真害怕某天醒来推开你的门,发现你已离我而去。
大夫很快被叫来了,和大夫一起来的还有夫人和老爷,看到爱子虚弱憔悴的面容,他们心急如焚。
“李大夫,业儿这是怎么了?”老爷虽然心急,但说话仍稳重。
“回老爷,令郎这是本就病弱,加之染了寒气,寒气沁入肺腑所致。
”能治吗?”
“若是普通人,这等小病老夫有自然不放在眼中。只是令郎身体实在是弱,好肯定能好,只是愈期长,没有十天半个月痊愈不了,病一长,必然大伤元气,以后身体只会更差。”李郎中忍不住叹息。
“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染上寒气?”夫人开口,更是焦急。
“公子昨天出府了?”老爷声音威严,气势强大,给人压迫感。
“回老爷,昨天公子和清辞姐姐偷偷出府了。我看着清辞姐姐带他翻墙的。”绿柳上前说道。
“把那个丫鬟家法伺候,逐出北齐府!”老爷勃然大怒,威严的声音因怒气而微微发颤。绿柳得意地笑了。谁让公子平时对你这么好,贱女人,以后就由我代替你照顾公子吧。她看向清辞,想从她脸上捕捉到让自己满意的情绪,却看到清辞连眼皮都没抬就踏出院门领罚了。绿柳有些失望,又恶毒地想,没关系,反正她马上就要永远离开了,拿什么和自己抢公子呢。
看似柔弱的清辞在被打时咬紧牙关硬是没有叫出来,那些嫉妒她和公子对她的亲近的人没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她被打时的可怜样,不禁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