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毒酒
初秋的天气,湛蓝的天空上薄厚不均的铺着一层棉絮状的云。阳光穿透薄弱处的云层顽强地倾洒下来。道路两旁秃了一半儿的树木在阳光下伸展着枝桠,直直地指向天空。
京城谢府。
主院。
纪瑶完成手上的攒珠累丝步摇的收尾工作,把步摇拿近了端详一下,满意地点点头。站起来伸展下身体,抬头看了看天,估计午后要下雨了。
本来打算下午出去买点儿零嘴,城西新开了一家糖蒸酥酪店,还想着今日去转一圈。
看来得改天了。
身后有脚步声传来。
纪瑶转身。
是谢羡留给她的精锐兵马的统领 - - 石瞫。
谢羡因为战事又去了边关。
他每次离开前都要把最精锐的亲信留在纪瑶身边保护她,怎么劝都不听。
纪瑶无奈,也只能任他把人留下。
她和石瞫也挺熟悉的了。
可是今天的石瞫看起来很奇怪。
不像平时的他。
发生什么事了。
纪瑶开口:“石统领,是阿羡有什么事吗?”
她平时喜欢围着谢羡叫“羡羡”,看他耳根全红还故作无事的样子。不过在别人面前,还是很给面子的正经叫了声“阿羡”。
石瞫冷沉着一张脸,上斜的眼中闪过些什么。
“是的。是主上有了吩咐。”
说着话,他已经踏入了房门。
纪瑶猛地意识到不对。
石瞫作为谢羡留给她的护卫,平时是绝不会踏入屋里面的。
石瞫从今天露面开始,就很不对劲。
石瞫虽然进了屋子,离她却还有至少五步的距离。
他的双眸中反复激烈地闪过什么,终于定格在了一种复杂的情绪。
纪瑶还没有能分辨出那是什么,就看到他缓缓从身后拿出了一个物件。
直口短颈,广肩鼓腹,是一盏酒樽。
“主上的命令,瞫不敢不从。”
“请姑娘不要让属下为难。”
纪瑶的目光从眼前的酒尊缓缓上移,看进石瞫的双眼。
“主上 - - 谢羡的命令?”
石瞫双目一瞬也不曾偏移地与她对视。
“是主上的命令。姑娘,请吧。”
说话间,他微微偏头向院门口示意。
纪瑶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院门,门口敞开着。
院门两旁露处一片灰黑色,是青铠甲胄的颜色。
院外不知何时已满满站了一层身负铠甲,手持缨枪的兵士,把院子密密地围了起来。
是谢羡留给她的护卫。
本以为是守卫纪瑶安全的兵士,原来是她的催命符。
*
距京城千里之外的幽州。
谢羡正赶向京城。
他上身前倾,双腿死死地夹住马腹。
昼夜奔袭,他已经跑死了两匹马。
到了沿途驿站就换马,连口水也顾不上喝,谢羡颜色寡淡的双唇早已皲裂出血。
惨淡的月色下,他翻身跃上新换的驿马,一夹马腹绝尘而去。
一地烟尘中,身后跑了一夜精疲力尽的驿马轰然落地。
一定出事了。
他知道。
幽州战事基本落定,只剩下一些打扫收尾的工作。他满心想着回京。然而出征在外,主帅哪儿能抛下部队一人回京,这可是大罪。
于是他干脆在幽州附近开始搜罗一些新鲜的好吃的好玩儿的,想着带回京城和阿瑶分享。却在这时探听到了一些消息。
是关于他的杀父仇人的消息。
谢羡本出身于显赫将门。他的父亲是大梁朝的“威远大将军”,和纪家军的“镇国大将军”被视作南梁的一对定海神针。
他是家中的小儿子,上面有两个哥哥。
大哥年岁较长,已经开始接触军队事务。行事间沉稳有余,进退有度,被称作有乃父之风的谢少将军。
纪家军和威远将军二人联手,几乎把北边入侵的胡虏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眼看着就能把胡虏驱逐出中原,北边却传来了要和谈的意愿。
更可气的是,积弊已久的朝廷,胆小怕事的朝臣,大半竟然支持和谈。
谢羡的父亲性格刚直,脾气火爆。
他怎么可能接受和谈,眼看着软弱的朝廷把自己的军队好不容易打下的城池再拱手让人。
于是他理所当然的得罪了人。
太阳底下无新事。
他挡了别人的路,别人就要断了他的活路。
有人火烧了粮草,假传了情报,把谢父的部队引入胡虏兵马的包围。
谢父千余人的兵马对上胡虏的万人之师,苦苦支撑数日,苦等救援不到。
再是骁勇善战的将军,也没有熬过人海战术。
谢家全家都折损在了那一役,只除了谢羡。谢家父母兄长,几乎以命换命,才把小儿子从胡虏的包围圈里送了出来。
然而当他千难万难回到京城的时候,京城早已变了天。
朝中指责谢父决策失误,葬送了梁朝必胜的优势。谢父瞬间被打成罪臣,而谢羡作为罪臣之子又哪里会有容身之处。
这个时候,是纪家帮了他。
纪家的纪敬将军和谢父交集不多,然而同为一个阵营的大将,沙场上战术往来的时候也有惺惺相惜之意。
事情发生的时候,纪家军在北部边疆。等回到京城,一切已成定局。
纪敬也有家族亲眷,他能做的事情不多,也只是给了谢羡一个容身之处而已。
这已经足够谢羡感激。
曾经最令谢父头疼的顽皮的小儿子一夜长大,变成今天的兵马总督谢将军,其中有多少辛酸曲折,自不必多说。
他一直没有放弃探查当年的真相,寻找那个从背后算计他们,害了谢家满门的人。
是以那日,看到手下呈上来的信息的时候,谢羡立即动身,前往消息来源的地方。
他没有想到,查出来的会是这样的消息。
这一份消息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的分析了当年的事情。并指出所有的一切,背后的密谋者,正是纪家军的主帅 - - 纪敬。
消息里称纪敬为了独揽兵权,设计了这么一出阴谋,嫁祸给朝廷其他的政党。又因曾经施恩与谢羡,哪怕谢羡现在已经长成,纪敬也仍可以让谢羡的权势为纪家所用。
而当下,纪敬的小女儿纪瑶和谢羡已经定亲。
几乎整个大梁朝的兵权以后都尽在纪敬的掌握之中。
说的倒是思路清晰,逻辑缜密。
当然谢羡连一个偏旁部首都不会信。
刚看到消息的时候,谢羡只觉荒谬好笑。
暗到自己白跑这么一趟,还平白推迟了回京的时间。
下一瞬。
谢羡汗毛倒数,浑身冷汗几乎一瞬间湿透了衣衫。
这份消息条理如此清晰,又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点通过他的手下送到他这里。这人只怕不是在无的放矢。
此刻的时局十分微妙。
当年谢父死后,北边的胡虏趁机反扑,战事重新胶着。
而现在,长大的谢羡和纪敬二人配合默契,又使得南梁重新占领了主动权,几乎又把胡虏压制着退到了边境。
上一次胡虏退到这里的时候,就是谢家全家冤死的时候。
而今,谢羡绝不可能相信如此荒谬的指责。
这个人不该对他毫无了解,又为何这么白费功夫?
只怕,目的不在他这里。
他不知道对方的目的在哪里,他只知道他最怕敌人的目光放在哪里。
阿瑶。
他的阿瑶是他唯一的软肋,也是致命的软肋。
他跪在纪敬将军面前向他求亲的时候,纪将军都以为他对纪家只是感激之情。他哪里知道谢羡对阿瑶的情根种得有多深。
阿瑶随便做个苦脸给他看,都像在他心尖上踢上一脚。
他知道现在时局微妙,而他什么都不怕,只怕阿瑶出事。所以每次只要不在阿瑶身边,他都会把最精锐的兵马留在她身边守护她。
他极力地安慰自己不会出事。
阿瑶身边他留了将近百人精锐,即便是京城被人攻破了,即便是皇宫都保不住了,他留下的人也够带着阿瑶突围出来。
可是心慌得停不住。
他什么也顾不及了,当下就转身上马,向着京城的方向狂奔而去。
*
幽州到京城上千里路程。
即便是传递重要军情,八百里加急地运送信件,每到驿站换人换马,也要至少七天抵达京城。
谢羡用了不到四日,生生赶回了京城。
远远看到城门的时候,谢羡感觉到喉间腥甜的气息不停地向上翻涌。他顾不上理会,只狠狠地咽一咽,把一切强压下去。
他希望是自己想多了,是自己反应过度了。
一会儿回到了府中,阿瑶看到自己,一定会一脸目瞪口呆地问是发生了什么天塌下来的大事,要他这么不顾惜自己地狂奔回来。
想象着她说这话的语气,谢羡紧抿着毫无血色的双唇使劲地往下压了压。
一定不要有事。
一定不要。
可惜天不遂人愿。
谢羡纵马行至谢府门口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回来晚了。
自己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他几乎是从马上摔下来的,他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进了府门,走到了主院。
他跌跌撞撞地进到屋子里的时候,看到满眼满目刺目的黑红。
大片大片黑红色的凝固已久的血从床上一直蔓延到地上。
谢羡眼前一阵阵地发黑,黑斑逐渐蔓延到遮住整个视野。
他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手脚,哆嗦着走了几步,摔倒在了床前。
床上没有尸体,只有成片成片干涸的血迹。
血流的这么多,人是不可能有活路的了。
谢羡耳旁嗡嗡的噪声越来越响。
他哆嗦着伸出手去触碰床上的血痕。
床上有字,是由鲜血写成的字。
似乎是那人临死挣扎时,用最后的力气蘸着自己的鲜血写成的。
八个字:
死不瞑目
为我报仇
是纪瑶的字迹,不容错认。
谢羡的手轻轻触碰到了这几个字。
他的身体猛地前倾,“哇”地一声吐出大片大片猩红的鲜血。
猩红色的新鲜血液覆盖上榻上干涸凝固已久的血痕,慢慢地渗透下去,似乎和纪瑶的血融为了一体。
榻上一片黑与红的交织。
“咚”地一声,谢羡闭目重重栽倒在了床前。
京城谢府。
主院。
纪瑶完成手上的攒珠累丝步摇的收尾工作,把步摇拿近了端详一下,满意地点点头。站起来伸展下身体,抬头看了看天,估计午后要下雨了。
本来打算下午出去买点儿零嘴,城西新开了一家糖蒸酥酪店,还想着今日去转一圈。
看来得改天了。
身后有脚步声传来。
纪瑶转身。
是谢羡留给她的精锐兵马的统领 - - 石瞫。
谢羡因为战事又去了边关。
他每次离开前都要把最精锐的亲信留在纪瑶身边保护她,怎么劝都不听。
纪瑶无奈,也只能任他把人留下。
她和石瞫也挺熟悉的了。
可是今天的石瞫看起来很奇怪。
不像平时的他。
发生什么事了。
纪瑶开口:“石统领,是阿羡有什么事吗?”
她平时喜欢围着谢羡叫“羡羡”,看他耳根全红还故作无事的样子。不过在别人面前,还是很给面子的正经叫了声“阿羡”。
石瞫冷沉着一张脸,上斜的眼中闪过些什么。
“是的。是主上有了吩咐。”
说着话,他已经踏入了房门。
纪瑶猛地意识到不对。
石瞫作为谢羡留给她的护卫,平时是绝不会踏入屋里面的。
石瞫从今天露面开始,就很不对劲。
石瞫虽然进了屋子,离她却还有至少五步的距离。
他的双眸中反复激烈地闪过什么,终于定格在了一种复杂的情绪。
纪瑶还没有能分辨出那是什么,就看到他缓缓从身后拿出了一个物件。
直口短颈,广肩鼓腹,是一盏酒樽。
“主上的命令,瞫不敢不从。”
“请姑娘不要让属下为难。”
纪瑶的目光从眼前的酒尊缓缓上移,看进石瞫的双眼。
“主上 - - 谢羡的命令?”
石瞫双目一瞬也不曾偏移地与她对视。
“是主上的命令。姑娘,请吧。”
说话间,他微微偏头向院门口示意。
纪瑶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院门,门口敞开着。
院门两旁露处一片灰黑色,是青铠甲胄的颜色。
院外不知何时已满满站了一层身负铠甲,手持缨枪的兵士,把院子密密地围了起来。
是谢羡留给她的护卫。
本以为是守卫纪瑶安全的兵士,原来是她的催命符。
*
距京城千里之外的幽州。
谢羡正赶向京城。
他上身前倾,双腿死死地夹住马腹。
昼夜奔袭,他已经跑死了两匹马。
到了沿途驿站就换马,连口水也顾不上喝,谢羡颜色寡淡的双唇早已皲裂出血。
惨淡的月色下,他翻身跃上新换的驿马,一夹马腹绝尘而去。
一地烟尘中,身后跑了一夜精疲力尽的驿马轰然落地。
一定出事了。
他知道。
幽州战事基本落定,只剩下一些打扫收尾的工作。他满心想着回京。然而出征在外,主帅哪儿能抛下部队一人回京,这可是大罪。
于是他干脆在幽州附近开始搜罗一些新鲜的好吃的好玩儿的,想着带回京城和阿瑶分享。却在这时探听到了一些消息。
是关于他的杀父仇人的消息。
谢羡本出身于显赫将门。他的父亲是大梁朝的“威远大将军”,和纪家军的“镇国大将军”被视作南梁的一对定海神针。
他是家中的小儿子,上面有两个哥哥。
大哥年岁较长,已经开始接触军队事务。行事间沉稳有余,进退有度,被称作有乃父之风的谢少将军。
纪家军和威远将军二人联手,几乎把北边入侵的胡虏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眼看着就能把胡虏驱逐出中原,北边却传来了要和谈的意愿。
更可气的是,积弊已久的朝廷,胆小怕事的朝臣,大半竟然支持和谈。
谢羡的父亲性格刚直,脾气火爆。
他怎么可能接受和谈,眼看着软弱的朝廷把自己的军队好不容易打下的城池再拱手让人。
于是他理所当然的得罪了人。
太阳底下无新事。
他挡了别人的路,别人就要断了他的活路。
有人火烧了粮草,假传了情报,把谢父的部队引入胡虏兵马的包围。
谢父千余人的兵马对上胡虏的万人之师,苦苦支撑数日,苦等救援不到。
再是骁勇善战的将军,也没有熬过人海战术。
谢家全家都折损在了那一役,只除了谢羡。谢家父母兄长,几乎以命换命,才把小儿子从胡虏的包围圈里送了出来。
然而当他千难万难回到京城的时候,京城早已变了天。
朝中指责谢父决策失误,葬送了梁朝必胜的优势。谢父瞬间被打成罪臣,而谢羡作为罪臣之子又哪里会有容身之处。
这个时候,是纪家帮了他。
纪家的纪敬将军和谢父交集不多,然而同为一个阵营的大将,沙场上战术往来的时候也有惺惺相惜之意。
事情发生的时候,纪家军在北部边疆。等回到京城,一切已成定局。
纪敬也有家族亲眷,他能做的事情不多,也只是给了谢羡一个容身之处而已。
这已经足够谢羡感激。
曾经最令谢父头疼的顽皮的小儿子一夜长大,变成今天的兵马总督谢将军,其中有多少辛酸曲折,自不必多说。
他一直没有放弃探查当年的真相,寻找那个从背后算计他们,害了谢家满门的人。
是以那日,看到手下呈上来的信息的时候,谢羡立即动身,前往消息来源的地方。
他没有想到,查出来的会是这样的消息。
这一份消息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的分析了当年的事情。并指出所有的一切,背后的密谋者,正是纪家军的主帅 - - 纪敬。
消息里称纪敬为了独揽兵权,设计了这么一出阴谋,嫁祸给朝廷其他的政党。又因曾经施恩与谢羡,哪怕谢羡现在已经长成,纪敬也仍可以让谢羡的权势为纪家所用。
而当下,纪敬的小女儿纪瑶和谢羡已经定亲。
几乎整个大梁朝的兵权以后都尽在纪敬的掌握之中。
说的倒是思路清晰,逻辑缜密。
当然谢羡连一个偏旁部首都不会信。
刚看到消息的时候,谢羡只觉荒谬好笑。
暗到自己白跑这么一趟,还平白推迟了回京的时间。
下一瞬。
谢羡汗毛倒数,浑身冷汗几乎一瞬间湿透了衣衫。
这份消息条理如此清晰,又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点通过他的手下送到他这里。这人只怕不是在无的放矢。
此刻的时局十分微妙。
当年谢父死后,北边的胡虏趁机反扑,战事重新胶着。
而现在,长大的谢羡和纪敬二人配合默契,又使得南梁重新占领了主动权,几乎又把胡虏压制着退到了边境。
上一次胡虏退到这里的时候,就是谢家全家冤死的时候。
而今,谢羡绝不可能相信如此荒谬的指责。
这个人不该对他毫无了解,又为何这么白费功夫?
只怕,目的不在他这里。
他不知道对方的目的在哪里,他只知道他最怕敌人的目光放在哪里。
阿瑶。
他的阿瑶是他唯一的软肋,也是致命的软肋。
他跪在纪敬将军面前向他求亲的时候,纪将军都以为他对纪家只是感激之情。他哪里知道谢羡对阿瑶的情根种得有多深。
阿瑶随便做个苦脸给他看,都像在他心尖上踢上一脚。
他知道现在时局微妙,而他什么都不怕,只怕阿瑶出事。所以每次只要不在阿瑶身边,他都会把最精锐的兵马留在她身边守护她。
他极力地安慰自己不会出事。
阿瑶身边他留了将近百人精锐,即便是京城被人攻破了,即便是皇宫都保不住了,他留下的人也够带着阿瑶突围出来。
可是心慌得停不住。
他什么也顾不及了,当下就转身上马,向着京城的方向狂奔而去。
*
幽州到京城上千里路程。
即便是传递重要军情,八百里加急地运送信件,每到驿站换人换马,也要至少七天抵达京城。
谢羡用了不到四日,生生赶回了京城。
远远看到城门的时候,谢羡感觉到喉间腥甜的气息不停地向上翻涌。他顾不上理会,只狠狠地咽一咽,把一切强压下去。
他希望是自己想多了,是自己反应过度了。
一会儿回到了府中,阿瑶看到自己,一定会一脸目瞪口呆地问是发生了什么天塌下来的大事,要他这么不顾惜自己地狂奔回来。
想象着她说这话的语气,谢羡紧抿着毫无血色的双唇使劲地往下压了压。
一定不要有事。
一定不要。
可惜天不遂人愿。
谢羡纵马行至谢府门口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回来晚了。
自己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他几乎是从马上摔下来的,他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进了府门,走到了主院。
他跌跌撞撞地进到屋子里的时候,看到满眼满目刺目的黑红。
大片大片黑红色的凝固已久的血从床上一直蔓延到地上。
谢羡眼前一阵阵地发黑,黑斑逐渐蔓延到遮住整个视野。
他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手脚,哆嗦着走了几步,摔倒在了床前。
床上没有尸体,只有成片成片干涸的血迹。
血流的这么多,人是不可能有活路的了。
谢羡耳旁嗡嗡的噪声越来越响。
他哆嗦着伸出手去触碰床上的血痕。
床上有字,是由鲜血写成的字。
似乎是那人临死挣扎时,用最后的力气蘸着自己的鲜血写成的。
八个字:
死不瞑目
为我报仇
是纪瑶的字迹,不容错认。
谢羡的手轻轻触碰到了这几个字。
他的身体猛地前倾,“哇”地一声吐出大片大片猩红的鲜血。
猩红色的新鲜血液覆盖上榻上干涸凝固已久的血痕,慢慢地渗透下去,似乎和纪瑶的血融为了一体。
榻上一片黑与红的交织。
“咚”地一声,谢羡闭目重重栽倒在了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