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思舟直升高中,一切尘埃落定。
烈日炙烤万物,崔思舟向来怕热,每天都躲在空调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她躺在床上,拿着手机左看右看,刷着手机看高中的消息。
崔思舟从来不是个规规矩矩的人,但也算不上混日子。她过着比大多数人要好的日子,衣食无忧。暂时来说,她过得算是无忧无虑。
随手搜素高中名字,官方公众号和校团委公众号出现。“笃沪中学学生团委大揭密来啦!”
“好土一创意这学校宣传部略无聊啊…” 崔思舟一边吐槽这土标题,一边随手点开链接。
手指在屏幕上迅速划过,“这学校干部一个个的长得好普通,这学校怎么没帅哥啊…”人开始吐槽起来,一句接着一句。
“团委副支书阮若蕻?这女孩子看着好沉稳。”嘴上嘟嘟囔囔,手指也是没停下来,一直在屏幕上滑溜。
“学生会副主席何亦杰?名字听着像数学战神。”,“学生会主席陈昱生,这陈昱生,倒是一点也不沉郁啊,看着好憨,这学校的干部怎么都一身正气的。”
接着往下滑,推文上是大段大段的官腔,崔思舟越看越觉得没劲,干脆直接关了链接。“咔哒”一声把手机锁屏。她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把手机解锁,来回刷着朋友圈,
初中过得平平庸庸,崔思舟不是个喜欢站在聚光灯下的人,不站在聚光灯下,一是因为不愿意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是性格使然。
朋友圈刷的实在无聊,点开聊天窗,转发刚刚看到的链接,霹雳啪啦在键盘下输入,
“诶,看这个没?”崔思舟将刚刚在看的校团委推文转给温隽
“救命哈哈哈哈。”
“这个学校是不是真的没有帅哥啊哈哈哈哈。”温隽回的很快,温隽和崔思舟一样,典型的颜狗。
“别吧,咱俩初中乖得跟鹌鹑一样,高中那么美好,咱俩怎么着也得恋爱一下吧。”崔思舟啪啪打字,满怀幻想。
“姐,你别毒奶,我怕了。别人等会又以为咱俩是女同,咱俩就真都没希望了。”
温隽比崔思舟小一岁,提前上的学。初中三年,两人形影不离,同班同学都开玩笑说两人是女同,干什么都一起。温隽眼睛大个子小,
崔思舟习惯性照顾她,关系亲密。对于性向认知还不清晰的初中生来说,亲密行为易于被解读成爱情,流言走得比风还快,日子一久,两人自然也就成了“女同”。
时间飞逝,新学期已至。军训生活转瞬即逝,来到新环境,崔思舟难免不习惯,崔思舟有分离焦虑。
在初中刚入学时,她没办法像同龄人一样快速适应环境,每天都是以泪洗面。陌生的人际关系,弯弯绕绕的学校构造,一切都让她难以接受。
她是从小镇里考出来的学生。过往的环境里,身边都是讲着家乡话的同学,身边的老师轻声细语。上了这一间以军事化管理而扬名于市内的学校,里面的同学十之八九是市里重点小学毕业的,人人自如,坦然接受新生活。似乎只有她不适应,那一段时间,崔思舟觉得每一天都如在炼狱一样难熬。
初一第一学期,崔思舟没有一天是轻松的。高压的学习环境,难以理解的人际关系,严厉凶狠的老师,阴冷空荡的楼道,一点一滴都在击破崔思舟对于初中的幻想。
高昂的学费是这所学校的第一个门槛,这已经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崔思舟没想过自己会去那所学校,但录取电话拨过来的那天,她没有一点点犹豫就直接选择了这所学校。那时候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只是觉得,既然大家都说好,那一定是有特别之处的。
她通过层层考试,听过同学的那句冷嘲热讽,终于走到这里,以为自己会有美好未来的时候,却发现实际生活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她想回到那个小镇了。小镇里不是没有人走出来过,只是大家又回去了,崔思舟不想当逃兵。
听着电话里的哭声,崔思舟的父母实在不忍,来学校看她。崔思舟穿过学校的好几栋教学楼,走过阴冷的架空层,父母在校门口,提着粥等着她。
三人坐在校门的台阶上,父亲沉默良久,“思舟,你实在没法适应的话,转学吧。”
崔思舟没法忘记那一天,月光洒在父母身上,崔思舟明白父母的意思,但她还是不甘心,她留下了。
熬着熬着崔思舟就熬过了三年。初中升学,崔思舟有了光明正大离开这所学校的机会,但她没走。就像得了斯德哥尔摩一样,崔思舟似乎离不开这个地方了。
烈日炙烤万物,崔思舟向来怕热,每天都躲在空调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入。她躺在床上,拿着手机左看右看,刷着手机看高中的消息。
崔思舟从来不是个规规矩矩的人,但也算不上混日子。她过着比大多数人要好的日子,衣食无忧。暂时来说,她过得算是无忧无虑。
随手搜素高中名字,官方公众号和校团委公众号出现。“笃沪中学学生团委大揭密来啦!”
“好土一创意这学校宣传部略无聊啊…” 崔思舟一边吐槽这土标题,一边随手点开链接。
手指在屏幕上迅速划过,“这学校干部一个个的长得好普通,这学校怎么没帅哥啊…”人开始吐槽起来,一句接着一句。
“团委副支书阮若蕻?这女孩子看着好沉稳。”嘴上嘟嘟囔囔,手指也是没停下来,一直在屏幕上滑溜。
“学生会副主席何亦杰?名字听着像数学战神。”,“学生会主席陈昱生,这陈昱生,倒是一点也不沉郁啊,看着好憨,这学校的干部怎么都一身正气的。”
接着往下滑,推文上是大段大段的官腔,崔思舟越看越觉得没劲,干脆直接关了链接。“咔哒”一声把手机锁屏。她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把手机解锁,来回刷着朋友圈,
初中过得平平庸庸,崔思舟不是个喜欢站在聚光灯下的人,不站在聚光灯下,一是因为不愿意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是性格使然。
朋友圈刷的实在无聊,点开聊天窗,转发刚刚看到的链接,霹雳啪啦在键盘下输入,
“诶,看这个没?”崔思舟将刚刚在看的校团委推文转给温隽
“救命哈哈哈哈。”
“这个学校是不是真的没有帅哥啊哈哈哈哈。”温隽回的很快,温隽和崔思舟一样,典型的颜狗。
“别吧,咱俩初中乖得跟鹌鹑一样,高中那么美好,咱俩怎么着也得恋爱一下吧。”崔思舟啪啪打字,满怀幻想。
“姐,你别毒奶,我怕了。别人等会又以为咱俩是女同,咱俩就真都没希望了。”
温隽比崔思舟小一岁,提前上的学。初中三年,两人形影不离,同班同学都开玩笑说两人是女同,干什么都一起。温隽眼睛大个子小,
崔思舟习惯性照顾她,关系亲密。对于性向认知还不清晰的初中生来说,亲密行为易于被解读成爱情,流言走得比风还快,日子一久,两人自然也就成了“女同”。
时间飞逝,新学期已至。军训生活转瞬即逝,来到新环境,崔思舟难免不习惯,崔思舟有分离焦虑。
在初中刚入学时,她没办法像同龄人一样快速适应环境,每天都是以泪洗面。陌生的人际关系,弯弯绕绕的学校构造,一切都让她难以接受。
她是从小镇里考出来的学生。过往的环境里,身边都是讲着家乡话的同学,身边的老师轻声细语。上了这一间以军事化管理而扬名于市内的学校,里面的同学十之八九是市里重点小学毕业的,人人自如,坦然接受新生活。似乎只有她不适应,那一段时间,崔思舟觉得每一天都如在炼狱一样难熬。
初一第一学期,崔思舟没有一天是轻松的。高压的学习环境,难以理解的人际关系,严厉凶狠的老师,阴冷空荡的楼道,一点一滴都在击破崔思舟对于初中的幻想。
高昂的学费是这所学校的第一个门槛,这已经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崔思舟没想过自己会去那所学校,但录取电话拨过来的那天,她没有一点点犹豫就直接选择了这所学校。那时候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只是觉得,既然大家都说好,那一定是有特别之处的。
她通过层层考试,听过同学的那句冷嘲热讽,终于走到这里,以为自己会有美好未来的时候,却发现实际生活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她想回到那个小镇了。小镇里不是没有人走出来过,只是大家又回去了,崔思舟不想当逃兵。
听着电话里的哭声,崔思舟的父母实在不忍,来学校看她。崔思舟穿过学校的好几栋教学楼,走过阴冷的架空层,父母在校门口,提着粥等着她。
三人坐在校门的台阶上,父亲沉默良久,“思舟,你实在没法适应的话,转学吧。”
崔思舟没法忘记那一天,月光洒在父母身上,崔思舟明白父母的意思,但她还是不甘心,她留下了。
熬着熬着崔思舟就熬过了三年。初中升学,崔思舟有了光明正大离开这所学校的机会,但她没走。就像得了斯德哥尔摩一样,崔思舟似乎离不开这个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