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家里确实也忙,加上木笙刚过来对一切都新奇的很,频频做些好吃的养足了大家的胃。
赵氏和钱氏做饭时偷空瞅了眼云氏的脸,平日里总是笑盈盈的人此刻脸上一丝表情也无。妯娌俩对视了一眼,知道老三媳妇这是埋怨上了。
也怪她们,平日被投喂惯了。这猛然回来没热乎饭吃,干了半天活身上又累的很,也就不自觉摆了脸色。
锅盖被掀起来,赵氏加了点盐,将蚕豆肉丁使劲翻炒了几回,就全部盛进了陶盆里。
钱氏抱着碗筷往堂屋走,边走边唤道:
“爹,娘!别忙了,吃饭了~”
云氏熄灭了火,找了个大陶盆,把锅里的饭都盛进盆里。想到闺女爱吃锅巴,云氏从油壶里小心的倒了点菜籽油,打着圈浇在锅巴上。又去灶下用烧火棍拨了拨,露出点火星子继续烘烤锅底。
“笙笙,吃饭了~木籍,带妹妹去洗手来吃饭!”
云氏朝闺女儿子喊道。
“笙丫头,这些饭可够了?”
赵氏拿着饭勺先给木老爹木阿奶添了饭,又盛了一碗问木笙。
“大伯娘,太多啦!一半就行,我自己来吧~”
木笙有点受宠若惊,她大伯娘对他们是挺好,可从来也没给她盛过饭呢。即便她手现在不方便,木笙觉得这不是理由。
“呐,够了吧!快吃吧,筷子要是不方便让你大哥给你拿个勺子来。”
赵氏将碗递给木笙,接着给空碗添饭,笑吟吟的说道。
钱氏用勺子给木笙舀了一勺肉丁蚕豆,嘱咐木笙多吃菜,伤口才好得快!
木笙看着二哥木算和木筝的碗里的白米饭,更惊疑不定了。
云氏看着两个妯娌的举动,冷冰冰的面色和缓了许多。
大伯母和二伯母的过分热情,让木笙一顿饭吃的莫名其妙。
回屋歇晌的时候,木阿奶突然感叹道:
“老头子,孩子们都大了!”
“嗯!大了好,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往后也可以少操点心~”
毫无疑问,饭桌上的官司,两位老人看的明白。
“娘~”
木笙正要开口问云氏呢,只见云氏笑眯眯的对着这个快有自己高的女儿笑道:
“笙笙,在家里。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学竹编就做竹编,想做饭就做饭,什么也不想做你就在院子里晒太阳。有娘在呢!”
“嗯!娘,你放心~”
木笙结合她娘的话,也回过味来了。甩甩头,干脆去睡觉了。这些不重要~
云氏看着几个孩子的睡颜,心里的爱如一滩水。儿子就算了,闺女一辈子就这么几年在自己身边。她怎么能不疼?
稍微歇了歇,该去地里干活的都去了。木阿奶没去,一是她年纪大了容易累,二是地里的活也差不多了,儿子媳妇们能搞定。
捞过上午摘的蚕豆,木阿奶坐在门口低头静静剥豆子。
农家就是这样,菜一茬茬长的飞快。不像后世大家都去菜市场买菜,想吃什么买什么,挑选的种类多。
在这里菜长出来了,就意味着这段时间都是这个菜。不摘回来吃,搁在秧子上长,几天就老的吃不动。
显而易见最近都是蚕豆,木笙在脑子里过着蚕豆的一百零八种吃法。
蚕豆吃完,也不断供,莴苣又接上来了。再过一两个月,地里各种各样的蔬菜简直吃不完。
那个时候他们家就该卖菜了,也不知道顾老板帮他们找的铺子看的怎么样了,木笙期待的想着。
“阿爷阿爷,您慢点,这根往哪穿来着?”
木笙拿着手里的竹丝开始跟着木老爹学竹编了,可是这个过程可不像刮片劈丝那么简单。
木笙看着几根竹丝在木老爹手里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竹匾的底部雏形就出来了。
她看看自己手里几根散乱的竹丝有点傻眼!
“笙丫头,你别弄这个。你手嫩,划那些口子你咋不觉疼呢?!”
木老爹瞅一眼孙女被包成粽子的手,无奈道。
“阿爷,您就教教我吧!等我熟练了,就不会被竹丝割手了~”
木笙摇着木老爹的胳膊央求道。
隔辈亲不是说这玩的,木笙还没摇两下,木老爹立马就软了心肠。
“好好好!你看好了~”
只见木老爹放下手里编了个开头的竹丝,重新拿起几根竹丝起头。这回仿佛慢动作,见孙女完成一个步骤了,他才开始下一个步骤。
九年义务教育有个好,就是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使人的学习能力上了好几个台阶。
木笙又有着成年人的芯子,跟着木老爹来来回回折腾了几遍,逐渐也摸出了窍门。编到后面,祖孙俩几乎是一样的速度。
木筝本来瞧着木笙跟着阿爷学竹编,无聊跟着一起学呢。前面还跟得上,可没一会儿只见爷孙俩手指翻飞,一只两个巴掌大的小竹匾几乎快成型了。
“木笙,你怎么那么快。等等我呀~”
木筝捏着手里刚起个头的几根竹丝,急道。
“你别急,慢慢编,等我摸清楚了再教你。”
木笙一边应付小姐妹,一边手指不停。
……
“成了!!”
“阿爷,你看!我编的可还行~”
木笙开心的叫道。说着骄傲的跟木老爹展示手里的小竹匾。
“嗯!不错!笙丫头编东西有点子天赋~”
“可惜我老头子会的样式不多,无非是些家里常用的箩筐匾子之类的。要是有时间,带你去你陈阿爷家学学,你陈阿爷会的可多嘞~”
“哦?陈阿爷会编什么啊?那咱啥时候去?”
木笙有些好奇,她知道自家阿爷的竹编手艺就是跟陈阿爷学的。不过自己暂时还没机会见识过陈阿爷编的东西。
“他会的多了!”
木老爹一脸钦佩道。
“不说常用的家什,就是那城里人用的椅子凳子,那样式好看的嘞!咱见都没见过,你陈阿爷都会。”
“呐!咱家坐这几个竹椅子,就是我砍了竹子去请你陈阿爷编的。这种大家伙,我可弄不来。”
木老爹随手指指自己和木笙姐妹俩坐的竹椅子,这椅子有靠背,坐在上面舒适的很。木笙原本以为是买的,倒没想到村里人还有这手艺。
“阿爷,这椅子这样漂亮,陈阿爷咋不做了去镇上卖呢?!”
“哪有那么容易!铁头他爹还在的时候,他爷俩也做过这生意。后来……这玩意沉的很,你陈阿爷现在年纪大了,可没这本事往镇上挑。顶多平日里给村里需要的人家做些要用的就是。”
村里人都会做些竹编小玩意儿,或者一些大箩筐也不在话下。可像这种工艺复杂些的家具,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陈老爹这份本事。陈老爹甚至能做到看过一眼的物什,自己回来鼓捣鼓捣,也能复制个八九不离十。
因此村里人自家用的,也爱找陈老爹帮忙。完工不论给些银钱还是粮食布匹的,既方便了自己,也是照顾这老少一家子。
木笙听着木老爹的叙述,转转眼珠子没说话。
“阿爷,我再多练练,等我技术熟练了,您带我去找陈阿爷学。”
“行!不过到时候你陈阿爷认不认你这个徒弟,还得看你本事!”
木老爹打趣道。
“阿爷!您就瞧好吧!”
木笙信心十足!
本来还愁怎么把脑子里那些精美的竹制品复刻出来呢!这可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
……
时间就在指尖翻来覆去,一转眼又该去镇上交货了。
“阿爷,明天我也去!咱家的铺子也不知道打听的怎么样了~”
木笙喝了碗里的稀饭,听木老爹跟儿子们商量明儿去镇上交货的事。
这段时间下了几场雨,刚好地里的活儿暂时告一段落。爷几个猫在家里,除了做出了一批紫玉笛,还把家用的箩筐等物什给修补了。
木笙这些天跟竹编杠上了,如今已经可以很流畅的编出一只小竹匾。虽然竹丝的前期处理工作仍然不太熟练,不过这个木笙不在意。她主要是搞清楚不同竹编器物的过程,方便自己创作,或者有效指导其他人。
木筝现在唯木笙马首是瞻,也跟在后面吭呲吭呲干。无奈天赋这种东西随缘,可能是真的不擅长这个,后面她干脆放弃了。转头继续磨簪子。因此这次送到镇上的簪子,木笙一个也没动手,都是木筝做的。
“什么铺子?”
钱氏睁大了眼睛,抬起头问道。
木老二也疑惑的看向木老爹。
哦!上回去镇里木老二没去,木老爹他们因为铺子并没有买下来,回来也没声张。赵氏和云氏倒是听自家当家的说了两句,没影的事儿,两人也没当回事儿。
因此一大家子只木老二夫妻俩不知道这事。当然,孩子里除了木笙,别的也不知道。
木阿奶一边在心里叹道老二媳妇这下又要误会了,一边跟夫妻俩解释道:
“咱家往年入了夏不都要去镇上卖菜么,你们兄弟几个跟你爹都累的不轻。今年托笙丫头鼓捣的这笛子赚了点钱,你爹琢磨着在镇上盘个铺子,再买头驴子或者骡子。到时候你们去卖菜也不那么累!”
木阿奶慢慢解释了一遍,又说道:
“你爹托那书铺掌柜的寻铺子,只这事儿暂时还没影儿,就没声张。明儿去看看,有消息的话倒是件喜事儿。”
“娘!那这么说来,咱家要去镇上生活了?!”
钱氏兴奋道。
她往常去镇上,看那镇上的女人们个个穿的衣裳鲜亮的很,哪怕是卖鱼的,那头上也别着一根发簪呢,也有二尺花布包头。且镇上的道路都是大石板铺的,不拘天晴下雨,路面上永远干干净净。钱氏对生活在镇上的日子是既羡慕又不敢想。
不光是钱氏,赵氏和云氏也是一样。村里的人,谁不想过几天镇上的生活呢?!
赵氏和钱氏做饭时偷空瞅了眼云氏的脸,平日里总是笑盈盈的人此刻脸上一丝表情也无。妯娌俩对视了一眼,知道老三媳妇这是埋怨上了。
也怪她们,平日被投喂惯了。这猛然回来没热乎饭吃,干了半天活身上又累的很,也就不自觉摆了脸色。
锅盖被掀起来,赵氏加了点盐,将蚕豆肉丁使劲翻炒了几回,就全部盛进了陶盆里。
钱氏抱着碗筷往堂屋走,边走边唤道:
“爹,娘!别忙了,吃饭了~”
云氏熄灭了火,找了个大陶盆,把锅里的饭都盛进盆里。想到闺女爱吃锅巴,云氏从油壶里小心的倒了点菜籽油,打着圈浇在锅巴上。又去灶下用烧火棍拨了拨,露出点火星子继续烘烤锅底。
“笙笙,吃饭了~木籍,带妹妹去洗手来吃饭!”
云氏朝闺女儿子喊道。
“笙丫头,这些饭可够了?”
赵氏拿着饭勺先给木老爹木阿奶添了饭,又盛了一碗问木笙。
“大伯娘,太多啦!一半就行,我自己来吧~”
木笙有点受宠若惊,她大伯娘对他们是挺好,可从来也没给她盛过饭呢。即便她手现在不方便,木笙觉得这不是理由。
“呐,够了吧!快吃吧,筷子要是不方便让你大哥给你拿个勺子来。”
赵氏将碗递给木笙,接着给空碗添饭,笑吟吟的说道。
钱氏用勺子给木笙舀了一勺肉丁蚕豆,嘱咐木笙多吃菜,伤口才好得快!
木笙看着二哥木算和木筝的碗里的白米饭,更惊疑不定了。
云氏看着两个妯娌的举动,冷冰冰的面色和缓了许多。
大伯母和二伯母的过分热情,让木笙一顿饭吃的莫名其妙。
回屋歇晌的时候,木阿奶突然感叹道:
“老头子,孩子们都大了!”
“嗯!大了好,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往后也可以少操点心~”
毫无疑问,饭桌上的官司,两位老人看的明白。
“娘~”
木笙正要开口问云氏呢,只见云氏笑眯眯的对着这个快有自己高的女儿笑道:
“笙笙,在家里。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学竹编就做竹编,想做饭就做饭,什么也不想做你就在院子里晒太阳。有娘在呢!”
“嗯!娘,你放心~”
木笙结合她娘的话,也回过味来了。甩甩头,干脆去睡觉了。这些不重要~
云氏看着几个孩子的睡颜,心里的爱如一滩水。儿子就算了,闺女一辈子就这么几年在自己身边。她怎么能不疼?
稍微歇了歇,该去地里干活的都去了。木阿奶没去,一是她年纪大了容易累,二是地里的活也差不多了,儿子媳妇们能搞定。
捞过上午摘的蚕豆,木阿奶坐在门口低头静静剥豆子。
农家就是这样,菜一茬茬长的飞快。不像后世大家都去菜市场买菜,想吃什么买什么,挑选的种类多。
在这里菜长出来了,就意味着这段时间都是这个菜。不摘回来吃,搁在秧子上长,几天就老的吃不动。
显而易见最近都是蚕豆,木笙在脑子里过着蚕豆的一百零八种吃法。
蚕豆吃完,也不断供,莴苣又接上来了。再过一两个月,地里各种各样的蔬菜简直吃不完。
那个时候他们家就该卖菜了,也不知道顾老板帮他们找的铺子看的怎么样了,木笙期待的想着。
“阿爷阿爷,您慢点,这根往哪穿来着?”
木笙拿着手里的竹丝开始跟着木老爹学竹编了,可是这个过程可不像刮片劈丝那么简单。
木笙看着几根竹丝在木老爹手里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竹匾的底部雏形就出来了。
她看看自己手里几根散乱的竹丝有点傻眼!
“笙丫头,你别弄这个。你手嫩,划那些口子你咋不觉疼呢?!”
木老爹瞅一眼孙女被包成粽子的手,无奈道。
“阿爷,您就教教我吧!等我熟练了,就不会被竹丝割手了~”
木笙摇着木老爹的胳膊央求道。
隔辈亲不是说这玩的,木笙还没摇两下,木老爹立马就软了心肠。
“好好好!你看好了~”
只见木老爹放下手里编了个开头的竹丝,重新拿起几根竹丝起头。这回仿佛慢动作,见孙女完成一个步骤了,他才开始下一个步骤。
九年义务教育有个好,就是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使人的学习能力上了好几个台阶。
木笙又有着成年人的芯子,跟着木老爹来来回回折腾了几遍,逐渐也摸出了窍门。编到后面,祖孙俩几乎是一样的速度。
木筝本来瞧着木笙跟着阿爷学竹编,无聊跟着一起学呢。前面还跟得上,可没一会儿只见爷孙俩手指翻飞,一只两个巴掌大的小竹匾几乎快成型了。
“木笙,你怎么那么快。等等我呀~”
木筝捏着手里刚起个头的几根竹丝,急道。
“你别急,慢慢编,等我摸清楚了再教你。”
木笙一边应付小姐妹,一边手指不停。
……
“成了!!”
“阿爷,你看!我编的可还行~”
木笙开心的叫道。说着骄傲的跟木老爹展示手里的小竹匾。
“嗯!不错!笙丫头编东西有点子天赋~”
“可惜我老头子会的样式不多,无非是些家里常用的箩筐匾子之类的。要是有时间,带你去你陈阿爷家学学,你陈阿爷会的可多嘞~”
“哦?陈阿爷会编什么啊?那咱啥时候去?”
木笙有些好奇,她知道自家阿爷的竹编手艺就是跟陈阿爷学的。不过自己暂时还没机会见识过陈阿爷编的东西。
“他会的多了!”
木老爹一脸钦佩道。
“不说常用的家什,就是那城里人用的椅子凳子,那样式好看的嘞!咱见都没见过,你陈阿爷都会。”
“呐!咱家坐这几个竹椅子,就是我砍了竹子去请你陈阿爷编的。这种大家伙,我可弄不来。”
木老爹随手指指自己和木笙姐妹俩坐的竹椅子,这椅子有靠背,坐在上面舒适的很。木笙原本以为是买的,倒没想到村里人还有这手艺。
“阿爷,这椅子这样漂亮,陈阿爷咋不做了去镇上卖呢?!”
“哪有那么容易!铁头他爹还在的时候,他爷俩也做过这生意。后来……这玩意沉的很,你陈阿爷现在年纪大了,可没这本事往镇上挑。顶多平日里给村里需要的人家做些要用的就是。”
村里人都会做些竹编小玩意儿,或者一些大箩筐也不在话下。可像这种工艺复杂些的家具,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陈老爹这份本事。陈老爹甚至能做到看过一眼的物什,自己回来鼓捣鼓捣,也能复制个八九不离十。
因此村里人自家用的,也爱找陈老爹帮忙。完工不论给些银钱还是粮食布匹的,既方便了自己,也是照顾这老少一家子。
木笙听着木老爹的叙述,转转眼珠子没说话。
“阿爷,我再多练练,等我技术熟练了,您带我去找陈阿爷学。”
“行!不过到时候你陈阿爷认不认你这个徒弟,还得看你本事!”
木老爹打趣道。
“阿爷!您就瞧好吧!”
木笙信心十足!
本来还愁怎么把脑子里那些精美的竹制品复刻出来呢!这可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
……
时间就在指尖翻来覆去,一转眼又该去镇上交货了。
“阿爷,明天我也去!咱家的铺子也不知道打听的怎么样了~”
木笙喝了碗里的稀饭,听木老爹跟儿子们商量明儿去镇上交货的事。
这段时间下了几场雨,刚好地里的活儿暂时告一段落。爷几个猫在家里,除了做出了一批紫玉笛,还把家用的箩筐等物什给修补了。
木笙这些天跟竹编杠上了,如今已经可以很流畅的编出一只小竹匾。虽然竹丝的前期处理工作仍然不太熟练,不过这个木笙不在意。她主要是搞清楚不同竹编器物的过程,方便自己创作,或者有效指导其他人。
木筝现在唯木笙马首是瞻,也跟在后面吭呲吭呲干。无奈天赋这种东西随缘,可能是真的不擅长这个,后面她干脆放弃了。转头继续磨簪子。因此这次送到镇上的簪子,木笙一个也没动手,都是木筝做的。
“什么铺子?”
钱氏睁大了眼睛,抬起头问道。
木老二也疑惑的看向木老爹。
哦!上回去镇里木老二没去,木老爹他们因为铺子并没有买下来,回来也没声张。赵氏和云氏倒是听自家当家的说了两句,没影的事儿,两人也没当回事儿。
因此一大家子只木老二夫妻俩不知道这事。当然,孩子里除了木笙,别的也不知道。
木阿奶一边在心里叹道老二媳妇这下又要误会了,一边跟夫妻俩解释道:
“咱家往年入了夏不都要去镇上卖菜么,你们兄弟几个跟你爹都累的不轻。今年托笙丫头鼓捣的这笛子赚了点钱,你爹琢磨着在镇上盘个铺子,再买头驴子或者骡子。到时候你们去卖菜也不那么累!”
木阿奶慢慢解释了一遍,又说道:
“你爹托那书铺掌柜的寻铺子,只这事儿暂时还没影儿,就没声张。明儿去看看,有消息的话倒是件喜事儿。”
“娘!那这么说来,咱家要去镇上生活了?!”
钱氏兴奋道。
她往常去镇上,看那镇上的女人们个个穿的衣裳鲜亮的很,哪怕是卖鱼的,那头上也别着一根发簪呢,也有二尺花布包头。且镇上的道路都是大石板铺的,不拘天晴下雨,路面上永远干干净净。钱氏对生活在镇上的日子是既羡慕又不敢想。
不光是钱氏,赵氏和云氏也是一样。村里的人,谁不想过几天镇上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