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谨遵娘娘教诲。”
她压下强烈的欲哭无泪,整夜跪在冰冷的外殿,对眼前华贵艳丽的女子生不出一点好感,稍加原本便对皇帝有偏见,也生不出一点敬畏之情。
可她还是毕恭毕敬地随女子穿过重重朱漆门。
“就是她!娘娘,昨个拿走奴婢披风的,就是她!”
前脚跨入坤宁宫,门口扫落叶的紫衣小宫女往门口张望,瞧见来人立刻撂下扫把,踩着落叶扑过来,焦急地冲着荞知星大喊。
小宫女顶着双平髻,稚气圆钝的五官不过十三四岁,宫服裁得有些大,穿在身上松松垮垮。
“嬷嬷,把她待下去,板责三十。”
荞知星暗暗在心里喟叹口气,她年岁太小,像倔强的小蜜蜂,抓住机会便为自己辩驳,单单纯纯横冲直撞。
“娘娘!娘娘!奴没有说谎啊!娘娘!娘娘……”
“快些,真是聒噪。”
“是,娘娘!”
两边上来的老宫女用白布缠勒小宫女的肩窝,拉扯白锻把她往后院拖。
“娘娘!”
荞知星“咚”的一声跪在青石板砖上,双手平摆地面,低头用额间触碰手背,行了一个宫里最恭敬的后宫之礼。
“娘娘心软至善,明知奴婢撒谎却不罚,奴婢对皇上不敬,亦没有怪罪奴婢,可是奴婢心有愧疚,恳请娘娘将一半惩罚降在奴婢身上,求娘娘心软,赐奴婢板子。”
那一声洪亮的“求娘娘心软,赐奴婢掌嘴”落在皇后耳边,抬步入殿的身子停顿,愣怔地盯着她瞧了许久,连正在拖人的老嬷嬷都停下手中动作,听候未知的命令。
小宫女也呆呆跪在地上,透过两重朱漆门讷讷望着跪在地上磕头的荞知星。
下一秒,宫里响起一次更像响亮的硬物碰地声,老嬷嬷低头一看,被绑着肩膀的小宫女重重地磕下响头。
“你领完罚之后,寝殿找本宫。”
许久,皇后撂下一句话,回身在宫婢搀扶下,踏着碎步悠悠跨过门槛,拐入内殿不见衣摆。
嬷嬷们手忙脚乱,放下小宫女,转而来拉她。
“娘娘这是将一个罚分两个?”
“我只听到娘娘让我们把她也打了。”
“这该如何打……”
他们七嘴八舌议论着,凑在一起的脑袋被身后传来的声音打断。
“娘娘已然答应我的请求,各赏十五大板,还不执行?”
要说这三十板子是泄愤,打完后让人带痛半月,则十五板子便是走个过场。
嬷嬷们不敢耽搁,还是听信这带着引导的“命令”,把她拖上长凳,牢牢摁住她的脖子。
小宫女还想挣扎,扭动胳膊和身子对上右边凳子上另一张小脸,霎时没了底气,咬紧牙关把脸贴在冰冷凳子上,忍下一阵阵板震带来的剧痛。
十板下去,她嘴唇泛白,面上刷染极其不自然的潮红,指甲竭尽力道扣入凳腿连接处,拗断甲尖后又继续往里镶嵌。
十五板打完,嬷嬷把荞知星拉下木凳,就只能用双膝顶跪在地上,慢慢爬起身。
小宫女早已把掌心攥紧的手帕咬破,连滚带爬挪到她面前,开口斥满后悔。
“谢谢……谢谢……对不起对不起……”
荞知星看到她乌青眼底下泪痕斑斑,小小年岁不能被呵护长大,还要看人眼色,未免让人怜惜。
“教我梳发,和你一样的,就当答谢,好不?”
她尤其无力地站起身,搭上小宫女的手,一步步往殿里走。
小宫女听见她气竭的话语,怔怔点头,眼眶再次泛起水雾,倒映的景色一如浸泡在水缸的浮云。
小宫女扶着她一点点走到寝殿,神色担忧地望着她跨进殿门。
荞知星走得很慢很慢,皇后坐在梳妆台前卸下满头金簪。
余光里,小宫女一瘸一拐,已经走到转角处,快要看不见了,而她也终于走到皇后身后,直直跪倒,盯着眼前橙红色锦服瞧不出一丝情绪。
“你是哪个宫的,本宫留你可好?”
她没有白挨那十五大板,皇后这般高贵骄傲的人怎会就此放过她,暂时迁怒于一个不起眼的宫女,不仅仅因为聒噪,是想解那一口郁结心中已久难咽的气。
气皇帝没有遵守“此生只恋一人容颜”的诺言,还是怨自己曾是万千宠爱的公主,却还要困于宫墙之下?
她的母族——东胡族没落于荣安王之手,成为大齐建立的第一抔黄土,祭上整个部落的亡魂。
荣安王——萧倬的父亲,大齐的奠定者,按理来说,荞知星和其他所有后世人一样,该称他为文襄皇帝。
只是,只是那个意气风发,一举歼灭整个东胡族的王,永远停在“荣安王”这个身份上,文襄皇帝是下葬后的追封。
他没能登上亲手铸造的皇位。
他在即将登位的前三天,死在一个膳奴生锈的匕首下,代替他上位的是同母胞弟,萧炀。
萧炀,便是上一任死去皇帝的父亲,他应该怎么都没能想到,自己的嫡子竟然死在弟弟手中。
这真是一段复杂的关系,她花了好许日夜才捋清。
那么眼下这个国家的皇帝——萧延,便是荣安王的第二个同母皇弟,这两个弟弟都一样觊觎兄长所创下的皇位。
所以才有了后面三弟亲手杀了自己的皇侄,踩着两个哥哥的枯骨血肉上位的大戏。
那么萧倬就是个更加复杂的存在,眼睁睁看着父亲身死,两位叔叔窃位登权,他没有生怒,反而笑盈盈地帮他们巩固皇位。
萧倬究竟是如何想的呢,怎么会做出这么锥心蚀骨地选择啊。
“不愿意?”
荞知星惶惶停止了翻滚汹涌的想法,目光聚焦,看见皇后转头睥睨着自己,语气染上不耐烦。
“回娘娘,奴婢的前主子涉罪被流放,奴婢刚入宫就便了皇帝,被安排在辛者库,若娘娘收留奴,奴婢定不负娘娘托望,做好奴才该做的。”
辛者库人员大多身份杂乱,用此身份撒谎,不易被揭穿。
“那便留下吧,跟着桂嬷嬷,扫后院罢。”
“是,娘娘。”
皇后抬手将她遣退,独自回过头,续而小心翼翼摘下凤头步摇,放入木匣中。
后宫宾妃发髻繁重,特别是一国之母,然眼前的女子无论是行走,坐立,脊背依旧挺得比直,霞帔香肩端端正正,从未倾斜。
荞知星慢慢往后退步,软椅上板正的身影离自己愈来愈远,孤零零一个遗落在偌大殿宇里,可是披在背后的几尺青丝却疯狂长出孤寂委屈的情丝来,一直蔓延到殿外,窥得难见的天光。
东胡族最爱的小公主,在部落鼎盛时嫁与中原稍有势力的王爷,他们琴瑟和鸣,患难与共。
后来,后来东胡族被扼杀在丈夫的亲兄长手上,他们兄弟为此建立了一个更大的国家——齐国。
大齐的所有皇族都厌恶她,要灭她母族。
可是她的丈夫很爱她,为她挡下所有蛮言,不顾兄长反对,承诺她一辈子的王妃之位。
荞知星突然觉得,会不会这个杀死亲侄,夺皇位的皇帝,哪怕有半分理由,是为了护住心爱的女子而下定的最后的决心呢?
在这个时代使用的第一次“追溯”之术,是为了验证当今皇帝萧延那时夺位计划的进程。
那段记忆里有这样一句话。
——“可笑啊,犬子竟也猜忌起本王来了,可这皇位本就该是他爹萧炀承诺我的!”——
你说,他会不会为了护住这个再也没有家的女子,帮自己万人之上的二哥做事,交换条件便是变成下一位执掌皇权的可怜人呢?
人间的情,太太太复杂。
皇后睡得很早,但荞知星知道,她躺下之后没有睡,殿内的被褥翻滚声窸窸窣窣,响到深夜。
小宫女执灯来喊她,因着白日打板子的缘故,走起路还是一侧一侧,远远看手里握着两个椭圆褐色鼓囊,走近后递给了她一个,是灌着热水的暖袋。
“知星姐姐,到时辰了,后半夜我来守,你回去歇息。”
她摇摇头,靠着柱子坐下来,感受到屁股传来的阵痛,阖上眼微弱地呼吸。
“你还没教我梳发髻呢。”
小宫女好笑地蹲身在她旁边坐下,歪头靠在她肩上,又一下跳起来,喊着痛。
见她不喊,很是疑惑。
“地上凉,忍过开始的痛,后面冰冰凉凉的很舒服。”
“真的?”
最后小宫女半信半疑地坐下,一阵”嘶“声过后,惊奇叹息。
“真的哎。”
回廊风呼呼喘气,肆无忌惮地来回钻荡,从廊头吹到廊尾,在廊尾处折返吹回廊头。
他们相依偎在红色朱漆柱上,不停搓热手心,温热后贴上脸颊。
小宫女拢紧身上外衣后,侧身去摆弄荞知星的头发,张开手掌一寸一寸笔画她垂下的发丝。
“这柱子红色的,火也是红色的,咬上柱子会发暖就好了。”
“你每次守夜都靠在这吗?”
“不,我会缩在门口,那儿有殿内透出的暖气。”
小宫女比划好,解开她歪歪扭扭的发髻,动作娴熟地分好发缕,取下自己发上的绺子衔在嘴里,嘴里嗫嚅。
“知星姐姐的头发摸起来顺顺滑滑的,像娘娘的衣服一样。”
听见这句话,荞知星想细细瞧瞧自己不怎么理会过的头发,梳发的人偏不愿意了,扳过她脑袋,这下连小宫女的脸都看不见了。
“别动别动,快梳好了,我梳的发是嬷嬷夸过的,好看得紧。”
闻罢,她乖乖不动,任由身后的人有条不紊地为她梳发,这将是她穿越来此,迎来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发髻。
她很期待。
可是……又是在为什么而期待?
她压下强烈的欲哭无泪,整夜跪在冰冷的外殿,对眼前华贵艳丽的女子生不出一点好感,稍加原本便对皇帝有偏见,也生不出一点敬畏之情。
可她还是毕恭毕敬地随女子穿过重重朱漆门。
“就是她!娘娘,昨个拿走奴婢披风的,就是她!”
前脚跨入坤宁宫,门口扫落叶的紫衣小宫女往门口张望,瞧见来人立刻撂下扫把,踩着落叶扑过来,焦急地冲着荞知星大喊。
小宫女顶着双平髻,稚气圆钝的五官不过十三四岁,宫服裁得有些大,穿在身上松松垮垮。
“嬷嬷,把她待下去,板责三十。”
荞知星暗暗在心里喟叹口气,她年岁太小,像倔强的小蜜蜂,抓住机会便为自己辩驳,单单纯纯横冲直撞。
“娘娘!娘娘!奴没有说谎啊!娘娘!娘娘……”
“快些,真是聒噪。”
“是,娘娘!”
两边上来的老宫女用白布缠勒小宫女的肩窝,拉扯白锻把她往后院拖。
“娘娘!”
荞知星“咚”的一声跪在青石板砖上,双手平摆地面,低头用额间触碰手背,行了一个宫里最恭敬的后宫之礼。
“娘娘心软至善,明知奴婢撒谎却不罚,奴婢对皇上不敬,亦没有怪罪奴婢,可是奴婢心有愧疚,恳请娘娘将一半惩罚降在奴婢身上,求娘娘心软,赐奴婢板子。”
那一声洪亮的“求娘娘心软,赐奴婢掌嘴”落在皇后耳边,抬步入殿的身子停顿,愣怔地盯着她瞧了许久,连正在拖人的老嬷嬷都停下手中动作,听候未知的命令。
小宫女也呆呆跪在地上,透过两重朱漆门讷讷望着跪在地上磕头的荞知星。
下一秒,宫里响起一次更像响亮的硬物碰地声,老嬷嬷低头一看,被绑着肩膀的小宫女重重地磕下响头。
“你领完罚之后,寝殿找本宫。”
许久,皇后撂下一句话,回身在宫婢搀扶下,踏着碎步悠悠跨过门槛,拐入内殿不见衣摆。
嬷嬷们手忙脚乱,放下小宫女,转而来拉她。
“娘娘这是将一个罚分两个?”
“我只听到娘娘让我们把她也打了。”
“这该如何打……”
他们七嘴八舌议论着,凑在一起的脑袋被身后传来的声音打断。
“娘娘已然答应我的请求,各赏十五大板,还不执行?”
要说这三十板子是泄愤,打完后让人带痛半月,则十五板子便是走个过场。
嬷嬷们不敢耽搁,还是听信这带着引导的“命令”,把她拖上长凳,牢牢摁住她的脖子。
小宫女还想挣扎,扭动胳膊和身子对上右边凳子上另一张小脸,霎时没了底气,咬紧牙关把脸贴在冰冷凳子上,忍下一阵阵板震带来的剧痛。
十板下去,她嘴唇泛白,面上刷染极其不自然的潮红,指甲竭尽力道扣入凳腿连接处,拗断甲尖后又继续往里镶嵌。
十五板打完,嬷嬷把荞知星拉下木凳,就只能用双膝顶跪在地上,慢慢爬起身。
小宫女早已把掌心攥紧的手帕咬破,连滚带爬挪到她面前,开口斥满后悔。
“谢谢……谢谢……对不起对不起……”
荞知星看到她乌青眼底下泪痕斑斑,小小年岁不能被呵护长大,还要看人眼色,未免让人怜惜。
“教我梳发,和你一样的,就当答谢,好不?”
她尤其无力地站起身,搭上小宫女的手,一步步往殿里走。
小宫女听见她气竭的话语,怔怔点头,眼眶再次泛起水雾,倒映的景色一如浸泡在水缸的浮云。
小宫女扶着她一点点走到寝殿,神色担忧地望着她跨进殿门。
荞知星走得很慢很慢,皇后坐在梳妆台前卸下满头金簪。
余光里,小宫女一瘸一拐,已经走到转角处,快要看不见了,而她也终于走到皇后身后,直直跪倒,盯着眼前橙红色锦服瞧不出一丝情绪。
“你是哪个宫的,本宫留你可好?”
她没有白挨那十五大板,皇后这般高贵骄傲的人怎会就此放过她,暂时迁怒于一个不起眼的宫女,不仅仅因为聒噪,是想解那一口郁结心中已久难咽的气。
气皇帝没有遵守“此生只恋一人容颜”的诺言,还是怨自己曾是万千宠爱的公主,却还要困于宫墙之下?
她的母族——东胡族没落于荣安王之手,成为大齐建立的第一抔黄土,祭上整个部落的亡魂。
荣安王——萧倬的父亲,大齐的奠定者,按理来说,荞知星和其他所有后世人一样,该称他为文襄皇帝。
只是,只是那个意气风发,一举歼灭整个东胡族的王,永远停在“荣安王”这个身份上,文襄皇帝是下葬后的追封。
他没能登上亲手铸造的皇位。
他在即将登位的前三天,死在一个膳奴生锈的匕首下,代替他上位的是同母胞弟,萧炀。
萧炀,便是上一任死去皇帝的父亲,他应该怎么都没能想到,自己的嫡子竟然死在弟弟手中。
这真是一段复杂的关系,她花了好许日夜才捋清。
那么眼下这个国家的皇帝——萧延,便是荣安王的第二个同母皇弟,这两个弟弟都一样觊觎兄长所创下的皇位。
所以才有了后面三弟亲手杀了自己的皇侄,踩着两个哥哥的枯骨血肉上位的大戏。
那么萧倬就是个更加复杂的存在,眼睁睁看着父亲身死,两位叔叔窃位登权,他没有生怒,反而笑盈盈地帮他们巩固皇位。
萧倬究竟是如何想的呢,怎么会做出这么锥心蚀骨地选择啊。
“不愿意?”
荞知星惶惶停止了翻滚汹涌的想法,目光聚焦,看见皇后转头睥睨着自己,语气染上不耐烦。
“回娘娘,奴婢的前主子涉罪被流放,奴婢刚入宫就便了皇帝,被安排在辛者库,若娘娘收留奴,奴婢定不负娘娘托望,做好奴才该做的。”
辛者库人员大多身份杂乱,用此身份撒谎,不易被揭穿。
“那便留下吧,跟着桂嬷嬷,扫后院罢。”
“是,娘娘。”
皇后抬手将她遣退,独自回过头,续而小心翼翼摘下凤头步摇,放入木匣中。
后宫宾妃发髻繁重,特别是一国之母,然眼前的女子无论是行走,坐立,脊背依旧挺得比直,霞帔香肩端端正正,从未倾斜。
荞知星慢慢往后退步,软椅上板正的身影离自己愈来愈远,孤零零一个遗落在偌大殿宇里,可是披在背后的几尺青丝却疯狂长出孤寂委屈的情丝来,一直蔓延到殿外,窥得难见的天光。
东胡族最爱的小公主,在部落鼎盛时嫁与中原稍有势力的王爷,他们琴瑟和鸣,患难与共。
后来,后来东胡族被扼杀在丈夫的亲兄长手上,他们兄弟为此建立了一个更大的国家——齐国。
大齐的所有皇族都厌恶她,要灭她母族。
可是她的丈夫很爱她,为她挡下所有蛮言,不顾兄长反对,承诺她一辈子的王妃之位。
荞知星突然觉得,会不会这个杀死亲侄,夺皇位的皇帝,哪怕有半分理由,是为了护住心爱的女子而下定的最后的决心呢?
在这个时代使用的第一次“追溯”之术,是为了验证当今皇帝萧延那时夺位计划的进程。
那段记忆里有这样一句话。
——“可笑啊,犬子竟也猜忌起本王来了,可这皇位本就该是他爹萧炀承诺我的!”——
你说,他会不会为了护住这个再也没有家的女子,帮自己万人之上的二哥做事,交换条件便是变成下一位执掌皇权的可怜人呢?
人间的情,太太太复杂。
皇后睡得很早,但荞知星知道,她躺下之后没有睡,殿内的被褥翻滚声窸窸窣窣,响到深夜。
小宫女执灯来喊她,因着白日打板子的缘故,走起路还是一侧一侧,远远看手里握着两个椭圆褐色鼓囊,走近后递给了她一个,是灌着热水的暖袋。
“知星姐姐,到时辰了,后半夜我来守,你回去歇息。”
她摇摇头,靠着柱子坐下来,感受到屁股传来的阵痛,阖上眼微弱地呼吸。
“你还没教我梳发髻呢。”
小宫女好笑地蹲身在她旁边坐下,歪头靠在她肩上,又一下跳起来,喊着痛。
见她不喊,很是疑惑。
“地上凉,忍过开始的痛,后面冰冰凉凉的很舒服。”
“真的?”
最后小宫女半信半疑地坐下,一阵”嘶“声过后,惊奇叹息。
“真的哎。”
回廊风呼呼喘气,肆无忌惮地来回钻荡,从廊头吹到廊尾,在廊尾处折返吹回廊头。
他们相依偎在红色朱漆柱上,不停搓热手心,温热后贴上脸颊。
小宫女拢紧身上外衣后,侧身去摆弄荞知星的头发,张开手掌一寸一寸笔画她垂下的发丝。
“这柱子红色的,火也是红色的,咬上柱子会发暖就好了。”
“你每次守夜都靠在这吗?”
“不,我会缩在门口,那儿有殿内透出的暖气。”
小宫女比划好,解开她歪歪扭扭的发髻,动作娴熟地分好发缕,取下自己发上的绺子衔在嘴里,嘴里嗫嚅。
“知星姐姐的头发摸起来顺顺滑滑的,像娘娘的衣服一样。”
听见这句话,荞知星想细细瞧瞧自己不怎么理会过的头发,梳发的人偏不愿意了,扳过她脑袋,这下连小宫女的脸都看不见了。
“别动别动,快梳好了,我梳的发是嬷嬷夸过的,好看得紧。”
闻罢,她乖乖不动,任由身后的人有条不紊地为她梳发,这将是她穿越来此,迎来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发髻。
她很期待。
可是……又是在为什么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