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替世人擦拭蒙尘圆月,月光透过云层普照三千世界,照在天界万年一般的霞光上,照着人间星辰起落,照在大齐这队浩浩荡荡通往边境的队伍中。
他们已经在寒流中前行了十几日,如同刀剑锋利的风一弯一弯从侧面袭来,脸和手无伤自疼。
新帝登基的第一天,突厥便来朝使臣,翔鹰传书,以表联姻诚意。
大齐的这位新帝是什么人,荞知星不清楚,可是她知道这位皇帝拒绝了突厥使臣踏入宫门,不屑于小国之辈与之交好,甚至还想欲加羞辱。
这份羞辱让他后悔了,四天之后,突厥与周国发兵,势不可挡,正在举国欢喜的士兵和百姓应不及应,两军长驱直入,急急攻到先帝都城下,等待围困破城门。
这一路两个城池,突厥人都让周国主军,只有邺城之下,突厥人兴奋高昂,势如破竹。
“江陵王,朕信任你,你可不要让朕失望。”
高堂之上,琉璃冠冕的君主展开明黄大袖,居高临下地睥睨着阶下臣子,阶下人也是他血浓于水的亲侄,只是世人似乎未曾想起,因为皇帝自己,也快忘了。
“陛下放心,臣剿不平战乱,不踏入京城一步。”
“江陵王最好凯旋而归,彼时朕设宴庆功,定不会亏待你。”
“臣领命。”
荞知星看着他在十二月初寒冷彻骨的天脱完身上衣物,站在满天霜絮之下,举起长剑,横挥竖砍,手起刀落,木屑纷飞。
他缓缓放下剑,握着剑柄的手鲜血淋漓。
“殿下。”
她看着他伤痕满布的背影,生出悲怆之感来。
“回去吧。”
萧倬肩膀一抖,似乎是在笑,她看见他手臂从下往上移动,另一只手在发冠上移到脖颈,转过身来时,面上已然被冷面覆盖,青铜獠牙狰狞恐怖。
“殿下,要即刻出发吗。”
她声音颤抖,相对而言,萧倬却平静如常,青铜面下根本看不出任何情绪。
这副面具像是把他的情绪与外界隔断,戴上面具,他就是史册上的江陵王萧倬,刚愎不仁的摄政王萧倬。
“圣旨已下,不得耽误。”
他转身消失在她的视线里。
荞知星在殿外等了许久,月上中天,霜寒彻骨,还是等来了要等的人。
“你在这做什么。”
“我在等你,殿下。”
“孤说了,明日便送你出宫,还你自由。”
“我想了想,能不能请殿下答应我一个要求。”
荞知星抬起头来,因为冷,脚还在跺着小碎步。
“什么要求,孤又凭什么答应你。”
萧倬皱起眉头,目光停在她冻红的手上,辨不明神色。
“殿下,我想和你一起去。”
她想陪他走完这是十三年的历史,此事无关风月,无关使命。
“先前的一切,一笔勾销吧,从殿下以为我是前先帝的人开始,到现在,一笔勾销吧。”
“从殿下心软留下我,到现在,都一笔勾销。”
她笑起来眉眼弯弯,并非倾城之色,是俏丽可爱的模样。
萧倬垂睫瞧着她,末了,用手撷去她发上霜沫,神情还是淡淡的。
“既已一笔勾销,孤不带毫不相干的人。”
“错了,殿下还欠我一个人情。”
“何时?”
“我现在不能告诉你,但以后你一定会知道。”
她撅起嘴,脸上都是神秘,语气轻轻,像真的一样,让他愣怔片刻。
事实上,荞知星很想告诉他,她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果断尾可以获得不限于历史之内的力量,她会不会也可以搏一搏。
“没有尘埃落定的事,孤凭什么相信你,答应你。”
“那我们拉个勾?还是我发个誓?”
她故作天真笑笑,也知道他不予理会,笑了一圈,慢慢变得认真,手也背到身后。
“我虽医术不济,做不了军医,但我本事可不少,宫牌我能弄到,在皇宫行动自如我也能做到,殿下真的不让我陪你一程吗?我已经跟着殿下这么久了。”
荞知星语气认真诚恳,碎步子也不跺了,安安静静地等待萧倬回答。
“孤若做了这一步棋,如何万无一失呢。”
他呢喃低语,手却捻起她耳畔霜絮,像冰冷的剑客,终究还是心软了。
他们一起走过风沙漫天的西河郡,也一同经历两场政变,早就不是萍水相逢,点头之交。
互相怀疑,互相试探,互相伤害后互相弥补,这些统统都算不清。
荞知星想,不如把一切都埋在这一千五百年里,不见天日好了,没人会知道,她和他纠葛的往事。
军队浩浩荡荡行了十几日,晴空万里的天突然暗了下来,风霜雨雪交加,让他们被迫停在进入峡谷前。
寒流来了,疲惫赶路的马面对峡谷里强烈的气流停滞不前,如何勒绳都拉不起来,他们颤颤巍巍往旁边倒去,队伍瞬时乱了。
这对萧倬非常不利,新帝一共指派三将营救旧都,萧倬位于中央出发,是直驱阻挡敌人的那一对,其余两将绕路包围,属于后到的两对。
而今他们被困在峡谷前,无法进入峡关,便不可能穿过三重关口来到旧都。
“即刻传信段将军,孤被困芍岭,让他加快速度,补缺空位。”
“是,将军!”
“将军不好了,寒流不减反增,我们损失已有一半的战马!”
“将军,前路晦暗不明,恐有埋伏,走不得!”
“将军!打头的兄弟们倒下了一半……”
“将军……”
“将军……”
“殿下!”
萧倬眉头紧锁,蹙成川字,望着远处茫茫寒流,像看着一盘棋陷入无法破解的死局。
清丽的声音将他的沉重的思绪打断,回过头望见荞知星穿着灰色布衣,素发素面,朝他跑来。
寒流朦胧她眉目,依旧可见眼眸中漏出的急切,她似乎永远这么清朗独善。
浑浊的四周似乎不会影响到她,仿佛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仅是观棋的人。
“殿下,由我来送信。”
“你?送信?”
萧倬被大量通报烦扰着,并不想将思绪放在与她纠缠是非上,听她这样说,也并未想到是送什么信。
“段将军的信,由我来送,此地凶险,翻越峡谷送信本就困难,寻常人难以做到。”
“他们经过训练都做不到,你以为你能做到?”
他揉着跳突的太阳穴,语气疲惫无奈,带着浅浅的训斥。
“殿下,我先做到了,你再信我也不迟。”
荞知星冲他莞尔一笑,转身没入人群里。
“荞知星!你干什么!停下!孤命令你停下!”
萧倬勒着马,扯起缰绳将马儿往前拉,企图像从前那样将她拦下再拉上马,可是乌泱泱的人群里,她像灵活敏捷的小猫,一下消失在人堆里,再也寻不到了。
“荞知星!”
他咬牙切齿地吐出三个字,却再也不能往前走了,因为前面是茫茫寒雾,身后是千军万马,他不能丢下兵队,去寻找荞知星一人。
寒流呼啸,天下簌簌落下皑皑白雪,刷洗一切痕迹,掩埋铁蹄,渐渐地,这一队人马愈来愈模糊,愈来愈模糊,即将被白雪掩埋在冰天雪地之间。
荞知星爬上一片雪坡,大块大块的雪在脚下脱落,砸在悬崖下,碎成雪沫。
太冷了,她的手被冻得通红,用灵力御冷勉强能帮她维持平稳的体温。
巨大的峡谷里雾霭茫茫,她用灵力探路,一路走到底,才见白皑皑的岩壁。
此情形看,兵队全数进入是不大可能的,除非萧倬能寻到其他绕路的法子,只是天寒地冻,绕路穿行,时间上都是一样的。
用灵力护体走了许久,她终于在冰河旁发现残留的痕迹,那是兵队稍作休息逗留的痕迹,还有抛弃的马匹。
兵器是齐国的样式,看来不远了。
段伯伯所带的兵队亦有十万人马,此行必然不会轻易绕路,只要一直寻着路线,今日傍晚就能赶上。
但是荞知星不知道,凡人没有灵力御寒,在诸多自然灾害面前,只能孰轻孰重地躲避。
她没想到,段将军一行人走了十几日,竟然还没有出洛阳关。
银川山下,一个哨兵横刀将她拦下。
“什么人!”
荞知星拿出刻字“江陵王”的令牌,大声通报。
哨兵谨慎,亲自带着她进入临时驻扎的营地,不稍片刻她见到了段将军。
“段伯伯!”
对方见到账外进来哨兵,刚想询问情况,结果身后的出来一个灰衣少女。
“荞小丫头,你怎的来了,可是谦儿出什么事了?”
“段伯伯,我们被困在芍岭,寒流盛行无法穿越,殿下让我,即刻传信段伯伯,直入旧都,先发起救援。”
“形势严峻,我也只能相信谦儿了。”
“段伯伯,此行我会留下来,最后在旧都与殿下汇合。”
“荞小丫头,这一路辛苦你了。”
想来是先前传信的士兵没能走出风雪,进入营帐的,只有她一人。
“不辛苦,劳烦段伯伯日夜兼程了。”
他们站在风雪口中,望着远处蜿蜒山路,那是通往旧都邺城的路,自上两任皇帝登基,就成了皇宫旧址。
但承受了先朝皇城的都城怎么会因此衰败,这里依旧是大齐的中心,繁华无比。
萧倬,求你,一定要走出重重风雪,我在这里等你。
他们已经在寒流中前行了十几日,如同刀剑锋利的风一弯一弯从侧面袭来,脸和手无伤自疼。
新帝登基的第一天,突厥便来朝使臣,翔鹰传书,以表联姻诚意。
大齐的这位新帝是什么人,荞知星不清楚,可是她知道这位皇帝拒绝了突厥使臣踏入宫门,不屑于小国之辈与之交好,甚至还想欲加羞辱。
这份羞辱让他后悔了,四天之后,突厥与周国发兵,势不可挡,正在举国欢喜的士兵和百姓应不及应,两军长驱直入,急急攻到先帝都城下,等待围困破城门。
这一路两个城池,突厥人都让周国主军,只有邺城之下,突厥人兴奋高昂,势如破竹。
“江陵王,朕信任你,你可不要让朕失望。”
高堂之上,琉璃冠冕的君主展开明黄大袖,居高临下地睥睨着阶下臣子,阶下人也是他血浓于水的亲侄,只是世人似乎未曾想起,因为皇帝自己,也快忘了。
“陛下放心,臣剿不平战乱,不踏入京城一步。”
“江陵王最好凯旋而归,彼时朕设宴庆功,定不会亏待你。”
“臣领命。”
荞知星看着他在十二月初寒冷彻骨的天脱完身上衣物,站在满天霜絮之下,举起长剑,横挥竖砍,手起刀落,木屑纷飞。
他缓缓放下剑,握着剑柄的手鲜血淋漓。
“殿下。”
她看着他伤痕满布的背影,生出悲怆之感来。
“回去吧。”
萧倬肩膀一抖,似乎是在笑,她看见他手臂从下往上移动,另一只手在发冠上移到脖颈,转过身来时,面上已然被冷面覆盖,青铜獠牙狰狞恐怖。
“殿下,要即刻出发吗。”
她声音颤抖,相对而言,萧倬却平静如常,青铜面下根本看不出任何情绪。
这副面具像是把他的情绪与外界隔断,戴上面具,他就是史册上的江陵王萧倬,刚愎不仁的摄政王萧倬。
“圣旨已下,不得耽误。”
他转身消失在她的视线里。
荞知星在殿外等了许久,月上中天,霜寒彻骨,还是等来了要等的人。
“你在这做什么。”
“我在等你,殿下。”
“孤说了,明日便送你出宫,还你自由。”
“我想了想,能不能请殿下答应我一个要求。”
荞知星抬起头来,因为冷,脚还在跺着小碎步。
“什么要求,孤又凭什么答应你。”
萧倬皱起眉头,目光停在她冻红的手上,辨不明神色。
“殿下,我想和你一起去。”
她想陪他走完这是十三年的历史,此事无关风月,无关使命。
“先前的一切,一笔勾销吧,从殿下以为我是前先帝的人开始,到现在,一笔勾销吧。”
“从殿下心软留下我,到现在,都一笔勾销。”
她笑起来眉眼弯弯,并非倾城之色,是俏丽可爱的模样。
萧倬垂睫瞧着她,末了,用手撷去她发上霜沫,神情还是淡淡的。
“既已一笔勾销,孤不带毫不相干的人。”
“错了,殿下还欠我一个人情。”
“何时?”
“我现在不能告诉你,但以后你一定会知道。”
她撅起嘴,脸上都是神秘,语气轻轻,像真的一样,让他愣怔片刻。
事实上,荞知星很想告诉他,她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果断尾可以获得不限于历史之内的力量,她会不会也可以搏一搏。
“没有尘埃落定的事,孤凭什么相信你,答应你。”
“那我们拉个勾?还是我发个誓?”
她故作天真笑笑,也知道他不予理会,笑了一圈,慢慢变得认真,手也背到身后。
“我虽医术不济,做不了军医,但我本事可不少,宫牌我能弄到,在皇宫行动自如我也能做到,殿下真的不让我陪你一程吗?我已经跟着殿下这么久了。”
荞知星语气认真诚恳,碎步子也不跺了,安安静静地等待萧倬回答。
“孤若做了这一步棋,如何万无一失呢。”
他呢喃低语,手却捻起她耳畔霜絮,像冰冷的剑客,终究还是心软了。
他们一起走过风沙漫天的西河郡,也一同经历两场政变,早就不是萍水相逢,点头之交。
互相怀疑,互相试探,互相伤害后互相弥补,这些统统都算不清。
荞知星想,不如把一切都埋在这一千五百年里,不见天日好了,没人会知道,她和他纠葛的往事。
军队浩浩荡荡行了十几日,晴空万里的天突然暗了下来,风霜雨雪交加,让他们被迫停在进入峡谷前。
寒流来了,疲惫赶路的马面对峡谷里强烈的气流停滞不前,如何勒绳都拉不起来,他们颤颤巍巍往旁边倒去,队伍瞬时乱了。
这对萧倬非常不利,新帝一共指派三将营救旧都,萧倬位于中央出发,是直驱阻挡敌人的那一对,其余两将绕路包围,属于后到的两对。
而今他们被困在峡谷前,无法进入峡关,便不可能穿过三重关口来到旧都。
“即刻传信段将军,孤被困芍岭,让他加快速度,补缺空位。”
“是,将军!”
“将军不好了,寒流不减反增,我们损失已有一半的战马!”
“将军,前路晦暗不明,恐有埋伏,走不得!”
“将军!打头的兄弟们倒下了一半……”
“将军……”
“将军……”
“殿下!”
萧倬眉头紧锁,蹙成川字,望着远处茫茫寒流,像看着一盘棋陷入无法破解的死局。
清丽的声音将他的沉重的思绪打断,回过头望见荞知星穿着灰色布衣,素发素面,朝他跑来。
寒流朦胧她眉目,依旧可见眼眸中漏出的急切,她似乎永远这么清朗独善。
浑浊的四周似乎不会影响到她,仿佛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仅是观棋的人。
“殿下,由我来送信。”
“你?送信?”
萧倬被大量通报烦扰着,并不想将思绪放在与她纠缠是非上,听她这样说,也并未想到是送什么信。
“段将军的信,由我来送,此地凶险,翻越峡谷送信本就困难,寻常人难以做到。”
“他们经过训练都做不到,你以为你能做到?”
他揉着跳突的太阳穴,语气疲惫无奈,带着浅浅的训斥。
“殿下,我先做到了,你再信我也不迟。”
荞知星冲他莞尔一笑,转身没入人群里。
“荞知星!你干什么!停下!孤命令你停下!”
萧倬勒着马,扯起缰绳将马儿往前拉,企图像从前那样将她拦下再拉上马,可是乌泱泱的人群里,她像灵活敏捷的小猫,一下消失在人堆里,再也寻不到了。
“荞知星!”
他咬牙切齿地吐出三个字,却再也不能往前走了,因为前面是茫茫寒雾,身后是千军万马,他不能丢下兵队,去寻找荞知星一人。
寒流呼啸,天下簌簌落下皑皑白雪,刷洗一切痕迹,掩埋铁蹄,渐渐地,这一队人马愈来愈模糊,愈来愈模糊,即将被白雪掩埋在冰天雪地之间。
荞知星爬上一片雪坡,大块大块的雪在脚下脱落,砸在悬崖下,碎成雪沫。
太冷了,她的手被冻得通红,用灵力御冷勉强能帮她维持平稳的体温。
巨大的峡谷里雾霭茫茫,她用灵力探路,一路走到底,才见白皑皑的岩壁。
此情形看,兵队全数进入是不大可能的,除非萧倬能寻到其他绕路的法子,只是天寒地冻,绕路穿行,时间上都是一样的。
用灵力护体走了许久,她终于在冰河旁发现残留的痕迹,那是兵队稍作休息逗留的痕迹,还有抛弃的马匹。
兵器是齐国的样式,看来不远了。
段伯伯所带的兵队亦有十万人马,此行必然不会轻易绕路,只要一直寻着路线,今日傍晚就能赶上。
但是荞知星不知道,凡人没有灵力御寒,在诸多自然灾害面前,只能孰轻孰重地躲避。
她没想到,段将军一行人走了十几日,竟然还没有出洛阳关。
银川山下,一个哨兵横刀将她拦下。
“什么人!”
荞知星拿出刻字“江陵王”的令牌,大声通报。
哨兵谨慎,亲自带着她进入临时驻扎的营地,不稍片刻她见到了段将军。
“段伯伯!”
对方见到账外进来哨兵,刚想询问情况,结果身后的出来一个灰衣少女。
“荞小丫头,你怎的来了,可是谦儿出什么事了?”
“段伯伯,我们被困在芍岭,寒流盛行无法穿越,殿下让我,即刻传信段伯伯,直入旧都,先发起救援。”
“形势严峻,我也只能相信谦儿了。”
“段伯伯,此行我会留下来,最后在旧都与殿下汇合。”
“荞小丫头,这一路辛苦你了。”
想来是先前传信的士兵没能走出风雪,进入营帐的,只有她一人。
“不辛苦,劳烦段伯伯日夜兼程了。”
他们站在风雪口中,望着远处蜿蜒山路,那是通往旧都邺城的路,自上两任皇帝登基,就成了皇宫旧址。
但承受了先朝皇城的都城怎么会因此衰败,这里依旧是大齐的中心,繁华无比。
萧倬,求你,一定要走出重重风雪,我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