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瀛跟韩秀峰一样时刻关注扬州的消息,先后往扬州城和仙女庙等地方派了十几个探子。

    寅时二刻,探子连夜送回扬州城失陷的探报,徐瀛过把幕友们叫起来商量了一会儿对策,铺司兵又送来韩秀峰关于扬州失陷、贼匪势大,本打算驰援扬州的泰勇营兵少将寡,只能在万福桥就地扎营,准备死守廖家沟的公文。

    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泰勇营拢共就那几百号临时招募的乡勇,对于廖家沟能不能守住,徐瀛不是心里没底,而是没哪怕一丁点信心,只希望韩秀峰率乡勇们能守一个时辰算一个时辰,能守一天算一天。

    总之,他要做最坏打算。

    因为贼匪一旦东渡廖家沟便能长驱直入,最迟两天便能兵围泰州。正因为如此,他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就带着几个亲随出衙巡视城防。

    徐瀛刚走不大会儿,张光成的堂弟张光生回来了,跟门丁打了个招呼直奔后衙。人家是张之杲的侄子,而张之杲尽管不理事但现在依然是泰州正堂,门子不好阻拦只能由着张光生进去。

    一见着张光生,张之杲的病立马好了,接过信仔仔细细看了一会儿,抬头问:“光生,我们的人呢?”

    “禀伯父,我们的人全在衙外候着。”

    “张守备和杨监掣那边呢?”

    “全说好了,他们就等您升堂。”

    “好,你先出去叫人,我这就去大堂!”

    大伯终于可以重掌泰州,张光生激动不已,连忙回头道:“小翠,伺候老爷更衣!”

    “哦,来了。”守在门口的丫头缓过神,急忙推门走了进来。

    ……

    张之杲虽然前不久被徐瀛夺了权,但刑名、钱谷等师爷和十几个长随并没有就这么遣散,一接到张光生的消息就从后门鱼贯走进内衙,拥簇着刚换上官服的张之杲直奔签押房。

    胡师爷股上的伤没个把月好不了,行动不便,自然没法儿跟徐瀛出去巡城,正趴在榻上看公文,只见本应该躺在上等死的张之杲竟跟回了魂似的大摇大摆闯了进来,他一下子懵了,不晓得该如何应对,甚至忘了该起行礼。

    “胡先生,你家老爷呢?”张之杲背着手冷冷地问。

    “我……我家老爷出去巡视城防了,张老爷,您……您怎么出来了,您的病好了?”

    “托你家老爷的福,本官的病好差不多了。”张之杲懒得多看他一眼,转过去紧盯着书架,看着书架上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印匣。

    刑名老夫子反应过来,立马走过去捧下木匣,搁在案子上打开,取出官印看了看,随即放进去盖上:“禀老爷,大印完好无损!”

    “好,拿上官印,随老爷我升堂!”

    “遵命!”

    胡师爷猛然意识到张之杲为何要来拿官印,强忍着剧痛站起来问:“张老爷,您这是做什么?”

    “本官要做什么,难不成还要跟你禀报?”张之杲冷哼了一声,甩手而去。

    胡师爷急了,正准备阻拦,却被张之杲的长随被拦住了:“胡先生,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您怎么就不长记呢?别忘了您那顿板子是怎么挨的,可不能再以下犯上。”

    “你……你……!”

    “别你啊我的啦,这是大老爷们的事,你我既插不上话更插不了手,您还是好生养伤吧。”

    说话间,张之杲已大步流星步入大堂。

    守在堂前的几个皂隶大吃一惊,一时间竟忘了上前行礼。

    张之杲也不跟他们计较,就这么走到公案后坐下,摸了摸刑名老夫子刚送到案子上的印匣,随即抬头道:“李九,去把九房经承全叫来,让他们把这些天的公文全带上,本官要看看有哪些公务要办。”

    “遵命!”皂班班头反应过来,急忙躬领命。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

    只见张光生带着一帮乡勇雄赳赳气昂昂闯进衙门,把徐瀛从扬州带来的家人全赶到了一边。紧接着,泰州营张守备、漕标吴千总,两淮盐运司泰坝监掣署的杨老爷,以及分发到泰州候补试用的文武官员全来了。

    他们纷纷上去行礼,恭贺张之杲贵体康复,九房书吏和三班衙役再傻也明白泰州“变天”了,也急忙上去问安。

    等徐瀛收到消息,火急火燎赶到州衙时,张之杲正端坐在堂上跟一众文武官员以及刚刚赶到的士绅们通报贼、商量对策。此此景,让早上还说了算的徐瀛觉得自个儿像个外人,泰州的大事小事似乎全跟他没任禾关系似的。

    “徐兄回来了,”讨厌归讨厌,但表面文章依然得做,张之杲一见着徐瀛就起相迎,一边示意家人去端椅子,一边拱着手诚恳真挚地说:“前些天之杲偶染风寒,病得不能理事。要不是徐兄移驻泰州,真不晓得要耽误多少公务,让徐兄费心了!”() ()

    徐瀛怎么也没想到他的病居然能奇迹般的好了,拱手回了一礼,随即沉着脸道:“大敌当前,这些全是徐某分内之事,张兄何出此言?”

    “是啊,贼匪已占了扬州,泰州可不能再陷于贼手。之杲为泰州知州,守土有责,只要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能让贼匪得逞!”张之杲顿了顿,旋即转道:“诸位,正如徐老爷所说,大敌当前,之杲誓与泰州共存亡,但靠之杲一人可挡不住贼匪,还要请诸位襄助,一切全仰仗诸位了。”

    “张老爷言重了,仰仗真谈不上,下官一切以张老爷马首是瞻!”

    “张老爷,下官全听您的,您说怎么守我们就怎么守!”

    ……

    一帮文武官员争前恐后的表忠心,徐瀛气得脸色铁青,正琢磨着该怎么收拾他们,张之杲竟回头道:“徐兄,下官已帮你安排好了下榻之所,请徐兄移步驿所稍事歇息,等本官安排好一切再去拜见。”

    徐瀛再也忍不住了,紧盯着他怒问道:“张之杲,你敢以下犯上?”

    “徐老爷何出此言?”张之杲装出一脸很无辜的样子,不卑不亢地说:“下官为泰州正堂,泰州的大小事务本就是下官的职责所在。泰州正堂管泰州事,以下犯上这话真不晓得何从说起?”

    “那你把本官当什么了,你眼里还有本官吗?”

    “您是我们扬州府清军总捕同知,有关泰州的绿营及捕盗等事,下官自然会呈文去驿所向徐老爷您禀报。而这里是我泰州州衙,既不是徐老爷您的同知衙门,也不是徐老爷您下榻的驿所。”

    “你以为本官移驻泰州是来散心了?”

    “散心肯定不是,您为何移驻泰州,公文上写得清清楚楚。”

    徐瀛猛然意识到张之杲为何有恃无恐,因为来前知府衙门是给泰州下发过公文,但公文上只提到他移驻泰州,既没说让他署理泰州事,也没说让他总揽江防事。

    搁两天前,张之杲要是敢这么干,可以差人去扬州找张廷瑞乃至杨邦。然而现在不是两天前,张廷瑞和杨邦贪生怕死不晓得跑哪儿去了,别说一时半会间找不着,就算找着他们现在说了也不算。说到底佐贰官终究不是正印官,就算品级比知州高,但没有知府撑腰,那他这个清军总捕同知就是个说了不算的“摇头老爷”!

    徐瀛气得咬牙切齿,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冷冷地问:“本官要是不走呢?”

    张之杲冷笑道:“徐老爷,您不但是上官,还是进士出,朝廷的规矩别人不晓得,您不可能不晓得。”

    想到就算赖着不走,泰州的这帮文武官员也不会再跟之前一样听令,徐瀛不想自讨没趣,同样不想就这么走,bī)视着张之杲问:“张之杲,本官可以走,但走之前有一事要问清楚,这城你打算怎么守?”

    “就算徐老爷不问,下官回头也要去驿所禀报。”张之杲回头看看众人,义正言辞地说:“下官为泰州父母,上不能有负圣恩,下不能愧对治下百姓,不能只守州城却不顾城外百姓的死活。所以等下官安排好城防事宜,便率青壮抬棺去白塔河设防,就算拼死也要在白塔河挡住贼匪,绝不让战火蔓延到我泰州地界。”

    “不可!”

    “有何不可?”

    徐瀛急了,指着他怒问道:“张之杲,城里拢共就这两三千青壮,不要分兵,据城而守,或许有几分胜算。一旦分兵,弃城阻截,非但没一丝胜算,甚至连州城都守不住!”

    “徐老爷,下官要是听您的,那下官跟做缩头乌龟又有何两样?”张之杲冷哼一声,针锋相对地说:“还是那句话,下官为泰州的父母官,不能只保城里的百姓,不管城外百姓的死活。下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徐老爷您要是怕死,那就留下守城吧,下官一定是要出城阻截的!”

    “徐某会怕死,徐某真要是怕死就不会来泰州!”

    请将不如激将,张之杲等的就是徐瀛这句话,带着几分嘲讽地问:“徐老爷,您要是真不怕死,为何不驰援扬州?现在扬州丢了,您为何不去仙女庙设防?”

    张之杲话音刚落,早就恨透了徐瀛的张守备就忍不住来了句:“贼匪想犯我泰州,要么走万福桥,要么经仙女庙沿运盐河来犯。韩老爷、李昌经和张二公子已在万福桥设防,我们没什么不放心的,而仙女庙却没人去守。”

    “手下无兵,让本官怎么去守?”徐瀛气呼呼地问。

    张之杲趁打铁地说:“徐老爷真要是想去,下官可分出一千青壮!”

    徐瀛岂能不晓得他们的险恶用心,可被架上去下不来了,再想到留在泰州不但要受这帮小人的气,而且摊上张之杲这么个老混蛋,泰州十有**也守不住,干脆咬咬牙:“一千青壮就一千青壮,你们给本官等着,我们走着瞧!”

    顶点

章节目录

韩四当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卓牧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卓牧闲并收藏韩四当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