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宫乱

    “ 吾乃宋朝镇国公主宋卿雁,尔等叛贼焉敢上前。”

    宋卿雁手持长剑与将士们并肩守在太和殿前,半步不退,殿内便是先皇亲封的下任皇帝。

    面对叛军他们没有丝毫退让,她眸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弑杀之意,手中的长剑泛着凛冽的寒光。

    “杀”。

    大殿下传来阵阵嘶吼,叛军张扬炫耀,以为是援军到来,他们顿时没了先前的紧张,喜悦扫去了连日大战的疲惫,眸中满是胜利在望的喜悦,胜利的喜悦冲昏了他们的头脑,他们俨然忘了眼前的女子,仅凭她一人一军一力,不眠不休连战三日,却仍能如此清醒,定是非同寻常的,他们却只顾上前一通乱杀,早已没了任何章法。

    宋卿雁看着涌做一团的叛贼,抓准时机,趁叛贼不备擒获贼首,其速度之快犹如离弦之箭。

    “贼首在此,速速投降,降者不杀。”

    兵刃的寒光划过天际,冰冷的锋刃轻抵在贼首的颈侧,寒意刺透他的脖颈,渗透进血肉之中,沿着他的血液迅速传遍全身,激起阵阵战栗。

    吕戎庚握着兵刃的右手在听了她的话后丢下了手中的兵刃,低声开口:“公主,此言当真?”

    南卿雁不明所以却也答其:“当真,闻你有一女,我亦可护下。”

    吕戎庚闻此欲开口说些什么却被突然刺出的利刃一击毙命。

    “皇弟,你……”

    士兵们眼见首领被杀,他们的头颅被迫低下,却仍有不甘,他们望向大殿下冲来的援军,却只见‘他们的援军’将他们团团包围,寒冰的利刃直抵他们的脖颈,至此,他们才甘愿投降,放下种的兵刃,跪倒在原地,只为苟命求活。

    却仍有人不甘苟活,提起手中的兵刃自刎当场。

    宋卿雁放下查看的吕戎庚尸身的双手正欲起身,身后却猛的刺来一刀,她向身后的皇弟看去,他慌忙将匕首藏起故作慌张开口:“皇姐”。

    远处刚到的援军首领见此状疾步上前扶起她,不知为何,她似乎对他极为信任,她向来人耳边凑近:“保……吕将军女儿。”后便没了意识,昏死过去。

    被称做皇弟的七皇子宋卿尘见来人是自己人便放人心来,要其带皇姐去诊治上药。

    黑衣援军首领鹤归便抱起昏死的公主向太和殿侧殿走去。

    鹤归将其放在榻上后只见自己满手的鲜血,不满地微皱眉头。

    女医剪开她的外衣,只见,白染红了她里身的素衣,早已分辨不出原本的衣衫是何颜色,兵刃是如何一次次刺过她坚硬而又娇柔的身躯,交错纵横的伤口,在她的躯体上编织出一幅幅血腥而又残忍可怖的图案。

    鲜红的血液自她体内汩汩流出,伤口深可见骨,躯体上的斑斑伤痕诉说着这场叛乱的残酷无情。

    她的呼吸缓慢而无力,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撕裂的痛苦。双臂无力地垂下,鲜红的血液一次次顺着衣袖滴滴滑落在地面,犹如朵朵即将枯萎的寒梅。

    “阿姐,你定要快些醒来。”

    不知何人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句。

    “陛下到。”

    太监尖细的嗓音刺透每个人的耳膜穿透进大殿之内。

    “殿下。”

    鹤归轻唤,似未觉察出不妥之处。

    宋卿尘,见此神色微变,却并未出声责难。

    “鹤归,自今日起,你便是朕的贴身侍卫。”

    宋卿尘眼中满是欣喜,似并不计较他的称呼,殿内众人却瞧的清楚,想来这位新皇也并非是个善主儿,日后定要处处谨慎。

    大殿前后恢复如初,早已没了半点黎明前夕的斑斑血痕,似一切从未发生。

    宋卿尘步入内殿向榻上看去,只见榻上女子面色苍白,无丝毫白色,他故做伤怀之色,向内殿塌上女子逼进。

    他加快脚步,眼中闪过急切之色,却在无人注视的角落露出了他那丑恶的嘴脸,满目的嫌弃与厌恶。

    “皇姐,你可千万要快些好起来。”

    面上尽是关怀之色,背里却恨不得榻上的女子立即逝去。

    昏睡中的宋卿雁听到耳边熟悉的声音却微微蹙起了眉头。

    半月后,登基大典。

    “恭贺新皇,愿吾大宋万寿无疆。”

    尖细的公鸭嗓传遍每一个角落,大臣们却屡屡向皇帝身侧的位子看去。

    随着大臣们探寻的目光,一身着红衣颈装的女子缓缓步入紫霄宫进入众大臣的视线内。

    “云霓在此,恭贺皇帝,愿我宋朝,万寿无疆,繁荣昌盛。”

    宋卿尘看着眼前女子的灿烂笑容却只觉刺目,若不是暗卫来报她伤了脑子忘了往事,她此刻怕已早是亡魂了。

    宋卿雁身躯微垂却不显卑微之色,满身的傲骨使她不能屈服。

    先帝有言,镇国公主可不行大礼,她却给足了皇帝尊荣。

    十日前,夜暮笼罩之下,寂静的公主古宅内传来一阵微弱至极的呼吸,直至无声,她的眼角轻划过一滴轻泪,彰显着她的不甘与愤怒。

    随即而来的是一阵急促而强劲的呼吸,她犹如溺水的人,苦苦挣扎。

    微暗的烛火在暗夜中不断挣扎,简朴的古床之上,躺着一道坚硬的身躯。

    起初,这安静的让人难以察觉任何异常之处,随着呼吸的急促,那道身影猛的惊坐在榻上,清醒过后,打量起四周的物饰,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陌生中却又隐隐透露出些许本能熟悉。

    起身查看的泠月向榻上看去,却未觉察塌上的人双手紧握,满是防备之色。

    “啊。”

    府内的婢女被迫起身点燃屋内各处烛火便静静守在屋内,垂眸不言。

    “公主!”

    一道娇嗔的女声从她的榻上爬坐起来捂住自己的左脸,意狠狠的瞪了她一眼,远处的婢女见此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你笑什么”

    随后正欲向身侧人告状,却只见她那无丝毫变化的神色便挥退了婢女。

    “你……怎么了?”

    泠月才看出她眸中陌生的神色,却始终视她开口便冷冷威胁。

    “你若不开口,那我便叫兰贵妃来收拾你。”

    泠月试探询问,她却入了套。

    “我怕她做甚。”她顺口反驳。

    泠月才肯定她脑子了能伤到了,哈哈大笑起来,却又顿时止住,不忘解释,“她是你母亲”。

    只听她轻嗯一声,再无其它,泠月神色犹豫,道出了她母亲早已失踪无影之事。

    随后又说明自己乃前异姓王之女冷泠月,家父被摘了脑袋,自己是被她所收留,随后便拿出了不知谁人送来的无名信件。

    她拆开信件,仅“外祖周将”四字。

    宋卿雁试探开口:“周将是何人?”

    泠月见她问询便正了神色开口解释:“我宋朝并无周姓将领,或是周朝将领吧。”

    泠月并不敢一言断定。

    宋卿雁神世较往草多了份柔情,好分冷意。

    泠月似想到什么又突开口:“那个叛贼的女儿如今就在府中,你可要……”

    泠月见她不欲听便住了口,不再言语,回了自己的房内,安寝。

    登基大奠。

    宋卿雁刚坐下便听大臣整齐划一的行礼:“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她不知如何是好便起了身只听身侧人示意.才高声呼喊“免礼。”

    随后便不再坐下,向前几步面向台下众大臣。

    “本宫今日来此,一为恭贺,二为请辞,生母无踪,云霓思母,欲寻,望皇帝允难。”

    宋卿尘却迟疑不语,不知她究竟要做些什么。

    台下大臣却齐齐开口,“公主,万万不可,您乃先帝亲封的镇国公主,怎可擅离我宋朝。”

    宋卿雁见此顺势开口:“望皇帝允准,自即日起,镇国改封云霓,便再无监国之责。”

    大臣正欲开口制止,皇帝却一口应下,却仍不放心,还将贴身侍卫鹤归赠予她。

    “既云霓欲寻兰太妃,朕允了,千万要寻至兰太妃,切莫伤了太妃与朕的心。”

    远处的泠月听得清楚,果真本就是个忘恩负义的坏胚子,养在兰贵妃膝下长大,如今登基成了皇帝,却连一声母亲都不愿喊。

    宋卿尘暗含之意宋卿雁听的明白。

    随即开口,“既此,臣谨遵皇命,寻母方归,恐归期无定。”

    大臣见陛下允准,敢怒却不敢言,随后便恭送走了公主。

    鹤归跟着他的新主子,看着台上蕴怒的陛下恐,他是惧公主的臣心吧。

    宋卿尘亦觉察出百官对其的恭好之意,心中暗暗算计,定要除了她才好,否则他身后这位子,恐是坐不稳的。

    自宋卿雁唤出那句陛下之时,他二人间微弱的血缘亲情就此断了。

    自此起,二人划清界限,一君一臣。

    只是她尚不知他杀心已重。

章节目录

本宫娶你可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白庾清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庾清欢并收藏本宫娶你可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