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时济和常贵妃疾行在宫中。

    乔时济很是不信:“不是孟淮妴干的,难道真是纤儿不慎落水?”

    常贵妃步子比他快多了,若非宫内规矩多,不能乱踩旁物,她恨不得使轻功,见儿子落后,急道:“你还不快些!纤儿不会武也不会水!”

    那还不是您养成这样的!乔时济心中这么想,脚上也加快了速度,嘴上宽慰道:“母妃莫急,此时定是已有宫人救她。”

    待快到河边,见果真已围了许多宫人,地上还躺着一个人。

    宫人们手上的灯把那一片照得十分明亮,常贵妃一眼就认出了地上是自己的女儿,跑过去道:“快去请御医——”

    一刻钟前。

    这些日子,应若音翻看了许多有关郁症的医书,也摸索出乔时迁实际喜欢安静。宫宴到了可以自行来去的时候,她便拉着乔时迁出来透气。

    漫步至武英殿旁,瞥见了乔钟纤正站在河边赏月。

    应若音当即把手中的灯给熄灭,一颗心扑通直跳。

    此时四下无人,夜晚时也无人来此地,一路无灯——除了乔钟纤手上有一盏。

    宫女想必被她支开做事了,机不可失。

    二人对视一眼,决定动手。

    乔时迁把灯往应若音面前放,示意她拿着,自己去杀人。

    应若音却附耳道:“你去望风,若有人靠近,往水里扔石头提醒我。”说完,顺势把灯往他怀里一塞,就朝乔钟纤而去。

    她是说过,让乔时迁把所有欺负孟淮妴的人弄死,但她又怎么能让一个病人亲自动手?她不敢赌,亲手杀人会不会加重病情——即便乔时迁或许是杀过人的,但有她以后,不论从前。

    乔时迁抱着灯,不好出声阻止,只能藏在树后望风。

    应若音在乔钟纤背后抬起手,只犹豫一瞬,便狠狠一推。

    这还不够,她另一手还抓着乔钟纤的后脖颈,防止她转头。

    “噗通”一声,乔钟纤连呼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落入水中,脖子被人捏着,头也动不了,她想要冒头呼救之时,应若音下手越发狠厉,死死把她的头按在水里。

    “咕咚~咕咚~”

    只能听到水面冒出泡泡的声音。

    应若音的心也如擂鼓,她不是没有下令杀死过人,但这却是她第一次亲手杀人。还是在皇宫内,杀一个皇女。

    恐惧、紧张随着水中人的挣扎起起伏伏,她一方面觉得简单,一方面觉得后怕。

    是她冲动了,都没有周密计划,竟然就这样下手了,之后查案,万一连累到家人可怎么办?

    “咚!”

    一道石子落水声惊醒了应若音,她心中一慌,这是有人来了。

    她有些懊恼水下的人还在微微挣扎,看来是死不了,但也不敢耽搁,迅速起身离开。

    和乔时迁跑出去很远后,两人才停下来,乔时迁目光十分复杂,最终只化作了一声叹息,视线挪到她的衣袖上,道:“快,用内力蒸干。”

    应若音这才注意到自己衣裳被水打湿,忙要调息,一颗心却十分慌乱——乔钟纤没死,会不会指认出凶手?

    心中知晓乔钟纤没有看到她的面容,天又黑,想必连她的衣袖颜色都没有看到,但她还是心慌,害怕自己连累了家人。并且,她突然想到,方才竟然忽视了,万一有武功极好的人在暗中守卫呢?

    虽然此处皇帝不在,守卫应当不会严密,可一想到自己如此大意,她就后怕。

    乔时迁看出她状态不好,此时不适合调动内力,便一把抬起她的衣袖,帮她蒸干。

    两边衣袖都蒸干后,他又扫视一圈,看到应若音胸前衣料也有些湿润。

    他一顿,没有帮忙,而是扶着她的肩膀,让她看着自己的眼睛。

    “若音,你是为我杀的人,主使者是我,你不必慌张,任何后果,我来承担。”

    那双桃花眼里,没有多情,也没有忧郁,只是平静,平静地装着一个人。

    应若音看着他双眼里的自己,莫名就安心下来,终于调动内力,把衣裳都蒸干了。

    她接过乔时迁递过来的已经重新燃起的灯,冲他温柔一笑:“我已无事了,她没有发现是我。”

    乔时迁点点头:“回去吧。”

    “还是分开走为好。”应若音道,“这样嫌疑小一些。”

    “也好。”乔时迁点头,朝另一条路而去。

    应若音赶回的路上,身边无人支撑,心中又有些慌,一直在强作镇定,到了殿内,径直朝孟淮妴走来。

    当随着殿中众人知晓十二皇女落水的消息后,应若音的心反而彻底放松下来。

    她在心中感叹,还好,还好是她动的手。否则,若是乔时迁动手却没有杀死,恐怕又要犯病,觉得自己无能该死了。

    乔钟纤还有救,已经被带回了贵妃宫殿。

    虽睁眼后又昏了过去,没能说出话,但通过她脖颈间的红印,可以推断她不是失足落水,而是有人谋杀。

    乔时济大为恼火,请求皇后主持公道。

    宫中发生谋杀皇女的大事,皇后这才让人把事情通禀皇帝,让众人知晓。

    乔时济先是质问乔钟纤身边的两名宫女。

    宫女答:“殿下觉得冷,奴才去给殿下拿衣去了。”

    另一宫女答:“殿下想在河边赏月,命奴才去遣人搬来桌椅点心。”

    如此,是都不知情况了。

    常贵妃道:“快,核查可有人衣裳湿了!”

    皇后轻蔑地瞥了她一眼。

    还是乔时济道:“母妃,您别太伤心了!凶手若有内力,只怕已干了衣裳。”

    常贵妃却坚持道:“若是凶手也没有武功呢?时济,不能放过!”

    她看着乔时济的眼中满是悲痛,任何人都不能放过。

    等到皇帝出现,常贵妃想跪地痛呼。

    皇后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她,面上是母仪天下的仁慈:“陛下,贵妃妹妹伤心过度,也是因钟纤命悬一线,有人胆敢谋杀皇女,还请陛下彻查!”

    语毕,冷冷扫了常贵妃一眼。

    当着朝臣的面,跪地苦求皇帝的做派,岂不丢人?

    常贵妃狠狠瞪了皇后一眼,又压下悲伤,只泪盈盈望着皇帝。

    最终,该事件进行到首先根据时间排查离宴之人。

    继而,进行到对离宴之人排查有无湿衣换衣,同时,验看有无衣裳极皱者。

    在此时,应若音才一脸不舍地把怀中的二十皇子交还给妙妃。

    眼瞧着二十皇子一手死死抓着应若音的衣袖,还不想离开她的怀抱,验看者也就对应若音衣裳的褶皱了然了。

    经过排查,出现了两名换衣,两名湿衣,三名衣裳极皱的人。其余人等,全无疑处。

    孟淮妴神色轻松,她完全是个看客,此时心中也明白了应若音为何异常。

    很难想象,应若音这样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竟然会失败。更难想象,应若音竟然什么都不规划就敢杀害皇女,该说是胆大呢,还是鲁莽呢?

    但场上明显有人怀疑孟淮妴,她也就没有看应若音,以免此地无银。

    能不怀疑她吗?前些日子,那郎廷诬陷她时,她就指出十二皇女可疑,如今十二皇女险些淹死,她这个才与之有过矛盾的,嫌疑最大。

    可偏偏,她在排查离宴者时,已没了嫌疑。

    很快,那七人也洗脱了嫌疑。

    这下子,倒没有头绪了。

    没有头绪,便需要从仇杀情杀方面看。

    说到仇杀,大家又怀疑起了孟淮妴。

    郎廷诬陷一案还没有查出幕后指使者,莫非是十二皇女?如此,十二皇女倒也是不无辜了。

    但这种怀疑,是不能扣人的。

    皇帝只是深深看了孟淮妴一眼,挥手命大理寺卿查案。

    大理寺卿心知这又是一桩查不出真凶的案子,心中暗道自己时运不济,原以为施谓被调走,自己机会来了,谁能想到运气这般差劲,案子一件比一件难破!他才上任不久,也不敢运作,找人顶替罪名。

    唉!他深感自己在这位置是坐不久了,苦哈哈地接下案子。

    一番折腾下来,已经很晚了,百官也要告退离宫。

    乔时济却不依不饶,走到孟淮妴面前指着她,一双眼睛冒着火:“一定是你,一定是你杀……”

    “三皇子,”孟淮妴掏出一块巾帕,套在乔时济手指上,强硬地把他手指拉开,幽幽提醒道,“话不能乱说,可不能诬陷忠臣!”

    乔时济一把扯开那巾帕,一脸凶狠,又指着她:“你这个杀……”

    “够了!”这次是皇帝亲自打断他。

    皇帝沉着脸看过来,乔时济终于不说话了,低头示意自己知错后,又转过头瞪着孟淮妴。

    孟淮妴从腰间抽出枕骨扇,在乔时济面前,挑衅一般,一手拿着,一手慢悠悠地一骨一骨展开折扇,双眼中如看尘埃的轻蔑,配着闲适的姿态,实在高傲得令人发指!

    乔时济把拳头握得咯咯作响,最终只能以一记警告的眼神落幕。

    孟淮妴却是当真无辜,她脑袋与扇子同节奏地摇着,看上去是一个不惧被诬陷的无辜者形象。

    实际上,她是在感叹乔时济这个人。

    先前折扇一事,她还以为乔时济的怀疑多少是凭了点智慧,现下看来,他对自己的怀疑,纯粹是出于仇怨,一分智慧也无。

    还真是怨不得明明有脑子,却总叫人认为是蠢笨了。

章节目录

半谋朝令半谋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执冥持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执冥持苍并收藏半谋朝令半谋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