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血亲
七岁春假,我打算去东京。
有时候,看着冴和小凛形影不离的样子,我也会恍然想起我远在东京的亲弟弟,自父母离婚以来,已经快两年没见了。
虽然我对他和父亲的记忆很模糊,但弟弟对我记忆应该更模糊,毕竟父母离婚时,他才三岁,连五岁的我都没记住什么东西,更别提他了。
我一直知道自己的怪异,表情少,情感淡漠,不爱说话,非必要不出门。
幼稚园同学的家长虽然极力压低自己的声音,但我还是能听到他们发表关于我孤僻的论文。
怎么说,正常人是不是应该难过?放心,我不是正常人,我连父母离婚都不难过,又怎么会对陌生人的评头论足难过。
打个比方吧,我像嘎哩嘎哩君的木棍,嘎哩嘎哩就是冴经常买得那个冰棒品牌,我的情绪被厚厚的冰包裹,只留个柄代表我还活在地球大气中。
能理解我的比喻吗?不能也没关系,反正我不在意,就像冴所说,我讲话没头没脑,又出其不意,因而能理解我的才是少数派。毕竟,我不是正常人。
问过母亲关于我去东京的回答,她没阻拦,我就出发了,但她让我到东京的时候记得去站台找舅舅,并回个电话给她。
站台找舅舅?坐公交车也有亲戚接人啊,之前没听母亲谈起过东京的舅舅,是工作变动刚从大阪那边搬来东京的吗?
公交车到站了,顺带打电话给母亲告知她我到东京了,同时我也看见舅舅了,怪不得母亲没告诉我舅舅的外貌,我本来以为是母亲忙起来又忘记了,现在才发现原来是他们长得过分相似,根本不需要提前告知。
舅舅身边还带着两个人,嗯,又是年龄相仿的人,根据舅舅的发色判断,应该是我的表姐和表兄,也有可能是表弟。
果不其然,是舅舅,是表姐,是表兄。忍足惠里奈,一个大我三岁的表姐;忍足侑士,一个大我二十七天的表兄,他好像很喜欢小孩,待我怪亲切的。
只不过就算是亲戚,就算再喜欢小孩,仅初次见面的我们也没有好到这个地步吧?
在舅舅家吃了顿饭,认识了几个亲戚,我也知道我这辈还有两个表弟,都在大阪那边读书,同龄的叫忍足谦也,小一岁叫忍足翔太。
饭局结束,我无所事事地躺在床上,用line给冴发了条短信,表示自己安全抵达东京,顺便问问他有没有什么东西要我帮忙买。
虽然冴表示拒绝,但我还是打算带一包东京卖得来自北海道函馆地区的真昆布给冴,希望真昆布做成盐昆布后味道不错。
至于小凛,好茶叶和鲷鱼二选一吧,我记得小凛偏好鲷鱼茶泡饭来着。
我疲惫地闭眼,由衷希望明早拜访父亲和弟弟能一切顺利。
哇,我一直知道忍足家是个医学世家,但没想到医学世家也这么接地气,居然教我怎么搭电车去父亲那边诶。
虽然……额,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医生这个岗位的,尤其是家学渊源,可以不懂就问的情况下。
我一直知道母亲这边有给弟弟出一部分抚养费,毕竟,忍足家还算富裕,母亲的工资也很可观,就是工作比较忙。
没想到,意外的简陋呢,跟记忆中的公寓也不大一样,父亲是把值钱的物件都变卖出去了吗?
姐、姐姐,弟弟怯生生地叫我。
唔,跟小凛很不一样呢,不管是外表还是性格。没想到,弟弟长着一张凶巴巴的脸,性格却如此内向,或者,是因为我们不熟,所以表现出内敛的性格呢。
我把手上的水果放在桌上,其实日本的水果挺贵的,但没关系,母亲帮我报销了,所以我手上现在还有零花钱。
怪异的感觉,或者,更准确一点形容,尴尬,我甚至能够淡漠地评价一句我们之间的关系,是血亲,也是陌生人。
突然,无趣在我心中蔓延,虽然理智上明白,我和弟弟不可能像相依为命的糸师兄弟一样亲密,但眼前的尴尬让我再也升不起维系这份血缘的念头。就此断裂也没什么不好,毕竟,终归是不同姓氏的人了,我静静的为这份血缘宣判死刑。
姐姐,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看棒球比赛?弟弟怯生生的声音暂时延缓了死刑的降临。
什么?棒球比赛?我不意外他仍然在练棒球,可为什么要邀请我去看棒球比赛,我看不懂的吧。
终归没有拒绝,是因为什么没有拒绝呢?最后一丝对于弟弟的喜爱?
那他又为何向我发出邀请?是感应到姐弟之情即将终结的示好,还是弟弟对许久未见的姐姐的仰慕?
兴趣是观察人类的我,坐在观众席,静静地分析刚刚的情感变化,复杂,混乱,但是合理。
亲情,不像爱情由法律约束,不像友情由自我定义,亲情早于自我意识诞生之前,存在于流动的血液,存在于不断复制的基因,因而人类割舍不了亲情,连我这种不正常的人也不例外,这就是血亲吗?血脉相连的亲人。
那么,就用棒球稍微和弟弟搭个话好了,他朝我迈出了第一步,根据礼尚往来的原则,我也应该向他迈出一步,这才是正常平等的关系往来。
好,好热情,原来弟弟是谈到棒球就话多的类型,虽然都是在评价投手的投球和打手的挥棒。
这样的话,下次放假来东京要不要送一根球棒给小雷市呢?啊,还有侑士哥,听惠里奈姐说他在学网球,下次送个球拍给他。啊,还有答应惠里奈姐的镰仓特产咖喱面包。
有时候,看着冴和小凛形影不离的样子,我也会恍然想起我远在东京的亲弟弟,自父母离婚以来,已经快两年没见了。
虽然我对他和父亲的记忆很模糊,但弟弟对我记忆应该更模糊,毕竟父母离婚时,他才三岁,连五岁的我都没记住什么东西,更别提他了。
我一直知道自己的怪异,表情少,情感淡漠,不爱说话,非必要不出门。
幼稚园同学的家长虽然极力压低自己的声音,但我还是能听到他们发表关于我孤僻的论文。
怎么说,正常人是不是应该难过?放心,我不是正常人,我连父母离婚都不难过,又怎么会对陌生人的评头论足难过。
打个比方吧,我像嘎哩嘎哩君的木棍,嘎哩嘎哩就是冴经常买得那个冰棒品牌,我的情绪被厚厚的冰包裹,只留个柄代表我还活在地球大气中。
能理解我的比喻吗?不能也没关系,反正我不在意,就像冴所说,我讲话没头没脑,又出其不意,因而能理解我的才是少数派。毕竟,我不是正常人。
问过母亲关于我去东京的回答,她没阻拦,我就出发了,但她让我到东京的时候记得去站台找舅舅,并回个电话给她。
站台找舅舅?坐公交车也有亲戚接人啊,之前没听母亲谈起过东京的舅舅,是工作变动刚从大阪那边搬来东京的吗?
公交车到站了,顺带打电话给母亲告知她我到东京了,同时我也看见舅舅了,怪不得母亲没告诉我舅舅的外貌,我本来以为是母亲忙起来又忘记了,现在才发现原来是他们长得过分相似,根本不需要提前告知。
舅舅身边还带着两个人,嗯,又是年龄相仿的人,根据舅舅的发色判断,应该是我的表姐和表兄,也有可能是表弟。
果不其然,是舅舅,是表姐,是表兄。忍足惠里奈,一个大我三岁的表姐;忍足侑士,一个大我二十七天的表兄,他好像很喜欢小孩,待我怪亲切的。
只不过就算是亲戚,就算再喜欢小孩,仅初次见面的我们也没有好到这个地步吧?
在舅舅家吃了顿饭,认识了几个亲戚,我也知道我这辈还有两个表弟,都在大阪那边读书,同龄的叫忍足谦也,小一岁叫忍足翔太。
饭局结束,我无所事事地躺在床上,用line给冴发了条短信,表示自己安全抵达东京,顺便问问他有没有什么东西要我帮忙买。
虽然冴表示拒绝,但我还是打算带一包东京卖得来自北海道函馆地区的真昆布给冴,希望真昆布做成盐昆布后味道不错。
至于小凛,好茶叶和鲷鱼二选一吧,我记得小凛偏好鲷鱼茶泡饭来着。
我疲惫地闭眼,由衷希望明早拜访父亲和弟弟能一切顺利。
哇,我一直知道忍足家是个医学世家,但没想到医学世家也这么接地气,居然教我怎么搭电车去父亲那边诶。
虽然……额,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医生这个岗位的,尤其是家学渊源,可以不懂就问的情况下。
我一直知道母亲这边有给弟弟出一部分抚养费,毕竟,忍足家还算富裕,母亲的工资也很可观,就是工作比较忙。
没想到,意外的简陋呢,跟记忆中的公寓也不大一样,父亲是把值钱的物件都变卖出去了吗?
姐、姐姐,弟弟怯生生地叫我。
唔,跟小凛很不一样呢,不管是外表还是性格。没想到,弟弟长着一张凶巴巴的脸,性格却如此内向,或者,是因为我们不熟,所以表现出内敛的性格呢。
我把手上的水果放在桌上,其实日本的水果挺贵的,但没关系,母亲帮我报销了,所以我手上现在还有零花钱。
怪异的感觉,或者,更准确一点形容,尴尬,我甚至能够淡漠地评价一句我们之间的关系,是血亲,也是陌生人。
突然,无趣在我心中蔓延,虽然理智上明白,我和弟弟不可能像相依为命的糸师兄弟一样亲密,但眼前的尴尬让我再也升不起维系这份血缘的念头。就此断裂也没什么不好,毕竟,终归是不同姓氏的人了,我静静的为这份血缘宣判死刑。
姐姐,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看棒球比赛?弟弟怯生生的声音暂时延缓了死刑的降临。
什么?棒球比赛?我不意外他仍然在练棒球,可为什么要邀请我去看棒球比赛,我看不懂的吧。
终归没有拒绝,是因为什么没有拒绝呢?最后一丝对于弟弟的喜爱?
那他又为何向我发出邀请?是感应到姐弟之情即将终结的示好,还是弟弟对许久未见的姐姐的仰慕?
兴趣是观察人类的我,坐在观众席,静静地分析刚刚的情感变化,复杂,混乱,但是合理。
亲情,不像爱情由法律约束,不像友情由自我定义,亲情早于自我意识诞生之前,存在于流动的血液,存在于不断复制的基因,因而人类割舍不了亲情,连我这种不正常的人也不例外,这就是血亲吗?血脉相连的亲人。
那么,就用棒球稍微和弟弟搭个话好了,他朝我迈出了第一步,根据礼尚往来的原则,我也应该向他迈出一步,这才是正常平等的关系往来。
好,好热情,原来弟弟是谈到棒球就话多的类型,虽然都是在评价投手的投球和打手的挥棒。
这样的话,下次放假来东京要不要送一根球棒给小雷市呢?啊,还有侑士哥,听惠里奈姐说他在学网球,下次送个球拍给他。啊,还有答应惠里奈姐的镰仓特产咖喱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