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黑漆漆的穹顶上,只稍微泛出一点青蓝色的光,山间回荡着布谷鸟清亮的啼叫声,越发显得日出前的山谷空旷阴凉。

    翠竹山山脚下的白杨村还没完全苏醒,只有几个勤快的人家,才有细微的走动声,但突然一声刺耳的尖啸,从白杨村的一处院舍内传出,惊得各家还在床上流连的人们惊弹起身。

    他们往外看,发现这动静是来自村里有名的招人嫌——饶寡妇,饶寡妇正在自家的羊圈里哭嚎。

    隔壁临近的几户赶忙跑出房舍,隔着篱笆问发生了什么。

    “怎么了怎么了这是!一大早的,怎么坐羊圈里啊!”隔壁吴家的儿媳丁氏,速度最快的冲出去,她正要烧水,手上还拿着刚准备生火的干苞米皮。

    饶寡妇素来和左邻右舍的关系都不好,丁氏和她尤其不对付。

    饶婆子没理丁氏,等着人聚拢后,又更大声的哭嚎起来“啊!我的羊啊,我的羊怎么不见了一只啊!”

    人群里有细心的人闻言开始查看四周,立刻就发现,篱笆有一处破洞,竹节上还挂着动物毛发。

    他赶忙招呼站在人群最前方看热闹的丁氏,喊道:“吴三家的,你快叫你家的过来,他有经验,看看这是不是狼的毛。”

    他的话音落,围观的村民一下炸开锅,“什么!?有狼,昨晚上有狼来过咱们村子了!?”

    “天杀的,怎么会有狼,狼不会来吃了我们吧!”

    人群叽叽喳喳的,等丁氏喊来了他男人猎户吴大江后,他一眼断言这就是狼毛,结合地上还湿润的鲜红血迹,血迹一路延伸至翠竹山山脚下,且消失在翠竹山的入山口上,基本可以认定,白杨村昨晚有狼来“做客”了,并且客人刚走不久。

    “大江,你快看看,这是来了几只狼啊?”

    “看脚印只有一只,而且是只母狼,母狼一般不会冒险来村子捕猎,这狼应该是落单了!”

    一时间消息传开,村子里人心惶惶,村长白永胜立刻召集各家各户的当家人开会。

    -

    白氏宗祠的正厅内,不消一刻就坐满了人。

    村长白永胜环顾四周,捋了下灰白的胡须,严肃地开口道:“各位应该都知道了,咱们长话短说,咱们村子出现了狼,昨晚只是没声息的叼走一只羊,这狼得手了一次,必然会一直觊觎咱们的家畜,如果不找到这头狼,今晚或者明晚,甚至以后的任何一晚,它都会随时再来,所以这狼必须得找到除掉!“

    “是啊是啊!咱们村哪家哪户都是养了点鸡鸭的,自己舍不得吃,不能都让狼给叼去了啊!”

    “啧!你眼皮子浅啊!这畜生要是只想添点油水。叼走那鸡鸭都还好些,咱们村有几户养了牛的,要是哪天牛被咬死了,那田都别耕了,我们可都别活命了!”

    另有一人急的跺脚:“我说你们怎么净想着自家的畜生,合着那狼闻不着人味吗?咱们村孩子也多,要是哪天一个不注意,让狼给叼走了,那才有你们哭的!”

    大家都很激动,边上一个一直没说话的黑皮汉子,突然出声问,“白老,那这畜生谁去抓呢?”

    村长没说话,他有他的为难。

    白杨村情况太特殊了。

    一般来说,村庄都是家族为单位来聚集,所以往往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家族,人员构成都是一家之姓为主,比如,隔壁的银虎村就是以王姓为主,再远一点的金叶村以金姓和叶姓为主。

    在这南方山林里,他们都是已经生活了许久的“原住民”。

    但白杨村不是,白杨村是个十年前才诞生的新村。

    早年,大燕国的版图更加偏向北方,所处之地多为平原,而他们现在所处的南方山地,在十几年前,只有少部分原住民和流放犯才会居住。

    由于大燕国历朝历代重文轻武,武力值节节败退,十年前一场战事,北方蛮夷一路南下直逼都城,燕国皇室不得已南下迁都永州,而相应的北方百姓,也不得已痛别百年祖业,随大部队南迁。

    南迁过程伴随着北方战事,许多人在那次迁移中,或妻离子散,或殒身他乡。

    能够存活至今的基本都各有本事,财力、智力、家族、身手甚至运气,这些都能在人祸来临时暂成一道保命符。

    各个村的幸存者组合起来,形成了现在的白杨村。

    所以,白杨村现在的村民们早年并无血缘关系,他们是由家业稍大的白家,一路庇护,一路施救,其后形成的一队人马。

    他们也是运气最好的一队,许多与白家相当的宗族,都已没有音讯,而白杨村之所以能活下来,一方面是白家族长的家业支撑,另一方面是他们一群人走得最远,只有他们走到了曾经最不愿来的南方烟瘴之地,才找到一线生机,得以留存。

    所以白杨村的“白”正是由他的姓氏来取的,意在感念白氏的善念恩德,白家的现任族长,也顺理成章的成为白杨村的村长。

    而白家在迁徙路途上,亏损了太多气脉,他们也想借着机会,再次壮大家族势力。

    不过这谈何容易,村民之间互相没有血缘关系,白永胜在管理村子时,没有氏族大家长的威严助力,许多事必须靠着公平事理来服众,他要兼顾和权衡的事情太多。

    刚建村的五年,村里大大小小的争吵不断,他每日比黑脸的包公还要忙,村子里几乎是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闹。

    但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村民们适应了一些南地的生活,白永胜也积累了一定的威严,白杨村在这五年里,才开始像模像样的发展起来。

    厅堂内,大家说得乱哄哄的,白村长抬手拍拍桌子,示意众人安静后,安抚道:“大家也别太紧张,大江推测只是一只落单的母狼,只要能把它抓到,那咱们村子还是安全的。"

    白村长对着吴家三郎吴大江道:“那这次入山除狼,就由有经验的人来,大江,吴力,你们父子本来就是猎户,这事确实危险,但还是只能拜托你们,再带着天冬和阿阳两小子,他们跟着你们打过猎的,做个帮手也不错。”

    当猎户是个手艺活,需要一点祖传的技巧才行,白杨村的猎户只有吴大江一家,所以选吴大江和他儿子吴力,是必须的。

    但选谭阳和魏天冬,白永胜是有一些私心的,谭阳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和吴家的关系也好,他希望谭阳多跟着,学门手艺。

    而魏天冬和谭阳差不多大,是他儿媳魏氏的胞弟,魏家和白家一向交好。普通村民一般都害怕去做这危险事,但他想得远考虑得多,让这侄儿跟着同去,有人保护是其次,能长点本事是真。

    其他人就算是想得这个功劳,怕是也害怕自己有命去,没命回!

    白永胜看众人没什么意见,他便拍着吴大江的肩,凝神嘱咐:“大江,你是长辈,照看着点,务必除掉那畜生!咱们村的安危都仰仗你了!”

    吴大江知道村长的意思,也感念村长如此的看重,连忙躬身:“白叔,说什么仰仗的话,折煞晚辈了,您放心,不说为了咱们村子的安全,我就是为着自家孩子,我也得把这畜生抓住!”。

    -

    吴大江和吴力父子清点好工具,便在村民的嘱咐声里出发了。

    等他们走后,祖祠内人渐渐散尽,白永胜若有所思徘徊几圈后,又喊来自家大儿子,白旭。

    “大郎,你帮我走一趟,去银虎村和金叶村,跟那两个老东西知会一声,这事不算小,咱们不求他们帮忙,但也别做了好事,反而没人知道!“

    “好的爹,但儿不明白,这事为什么不去找他们两村帮忙,虽说我们白杨村是后来组建的,只能选这靠近山的地界生活,但狼那种畜生又不懂什么,来个十只八只一群的,未必不会侵袭到他们两村啊!他们本来就不该高挂一边!”

    翠竹山周边原本只有金叶和银虎两村,白杨村现在占的地,很多原本都是低矮的山丘,以前都是供那两村采山货的地带。

    但自从白杨村来到后,官府诏令安置于此,那两村想反对也没有办法,自此便积恨在心,平时村民们大大小小的摩擦经常发生。有几次甚至闹到了官府处。

    白村长想起村民们定居翠竹山之后,三村之间的恩恩怨怨,讥讽道:“你不了解他们,他们觉得咱们现在的一切,都是占的他们村的便宜,他们只会想看热闹,大火燎了腚,那也是我们先挨烫,只要他们能忍,那终归是我们受不了。”

    想起那两村村长的短视粗浅,白永胜轻嗤一声:“咱们白家从前在北地滨州也是氏族大家,世代祖训也教导,要有远虑,不可为蝇头小利争夺。白家虽然靠着从前的功德,在这被大家敬着,但恩德总有耗尽的一日,咱们白家要想重回北地时的大家光景,那就得做些实在事,大家愿意抬起你,你才能真正的积累起人气声名。”

    说着,忍不住又高傲的摸了把灰白的胡子道:“他们那些世代的泥腿子,怎么会明白这些道理,我不想多与他们论短长,你自去知会他们,再去官府报个备,说咱们会自行解决狼患的,不劳他们烦累。我们不争,但也不把做了的功劳让出去。”

    白旭恍然大悟,俯身恭敬道:“儿受教了!“

章节目录

山居纪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陆和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陆和豫并收藏山居纪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