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结束后,我有问过谭雅太太关于L的事情,但她每次都轻巧地岔开话题。她态度如此鲜明,我当然也不会过多追问。
于是,L和宁芙菌的故事就像是个烂尾小说,在我的生命里匆忙结束。
后来我游学结束回国,找了份新的工作,继续过着平静又无聊的生活。
然而我没想到,不到一年,这份平静便被打破。而之前那些我以为“烂尾”的故事,竟然兜兜转转给出了我答案。
事情要从三天前说起。
那天我如往常那样洗漱结束,穿着睡衣躺在床上刷手机,却不想竟突然刷到谭雅太太去世的消息。
还没等我去找人求证,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竟突然跳了出来:
陈近女士你好,遵照谭雅女士的遗嘱,我将在三日内带着她这些年的研究资料登门拜访。
这个号码我从未见过,但我猜对方应该是谭雅太太的熟人,因为只有她有我在国内的地址和电话。
但我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谭雅太太会在遗嘱里特别交代,要把她的研究资料给我?
我和她,算师生,算好友,算上下级,但我自认为我们的关系没有要好到,能让她在遗嘱中专门提到我的程度。
或者说,我不认为我有重要到,可以放在遗嘱里的程度。毕竟,我不够优秀也不够聪明,更不够讨喜。跟谭雅太太的万千学生相比,我太过普通又太过平凡。
就在我纠结着要找谁求证时,我家的房门被敲响了,在半夜一点。
敲门声不算大,每十秒一次,每次敲三下。
“砰砰砰”
“砰砰砰”
刚好在礼貌和烦人的界限徘徊,让人想要发火又发不起火来。
时间太晚,又太过突然,我实在懒得开门,干脆缩进被窝,躺床上装死。
但那敲门声却遵循着十秒的规律持续响着。
“砰砰砰”
“砰砰砰”
我突然有些犹豫,看对方这锲而不舍的样子,万一真的有急事呢?要不我还是开个门缝看一眼?或者隔着猫眼看一下?
就在我纠结的时候,那个陌生的号码又一次发来了消息:
“陈近女士你好,深夜打扰备感冒昧,但还是请您先开下门,允许我耽误您十分钟的时间。”
“最好真的是什么急事。”我将手机拍在床上,披上外套,穿上拖鞋,想了想又把手机攥在手里,这才不情不愿地走过去开了门。
……
该怎么形容站在我眼前的这位不速之客呢?
年轻。
这是我的第一反应。
他实在是太年轻了,年轻到我觉得用“少年”这个词来称呼他都不为过。
唇红齿白,充满混血感的五官,白净又稍显柔和的脸蛋,怎么看怎么像电视剧里的美少年。
但他的打扮却异常过时,深色的毛呢外套配上浅棕色的西服内衬,胳膊上搭着一根棕红色的手杖,头上还搭配了顶同色系的帽子。活像是上世纪的英国老绅士穿搭。
“你是……”我站在门前,并没有打算把他往家里引的意思。
“许诺,这是我的中国名。”他的发音异常标准,没有任何奇怪的语调,这不禁让我疑惑了一下,他或许只是新搬来的邻居?
但马上我便否认了这个猜想,因为他摘下帽子,向我行了个脱帽礼。
一时之间,我竟忍不住往他身后瞟了一眼,想看看他身后有没有摄像机,或正在给他直播的同伴。
空无一物。
或许是现在人的行为艺术?
我这么想着,收回了目光对上了他的眼睛,然而在看向他眼睛的那一刻,我心底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异样感。
奇怪,太奇怪了。
他明明这么年轻,眼睛里却满是平静,既没有孩童的天真,也没有少年的活力,平静得像是个接受命运、即将走向生命终点的耄耋老人。
“我来,是为了把我的学生——谭雅的资料给你。”对方又开了口,他发音标准,语速偏慢。
“学生?!”我不可思议地看着对方,但马上我就意识到,他可能是中文不太好,闹出了误会。
于是我干脆用英文问了一遍:“你是想说,你是谭雅太太的学生?你是历史系的学生?”
“不,我是说,我是她的老师,她是我的学生。”许诺用英文回答道,接着又用中文翻译了一遍。
“可是谭雅太太已经六十多岁了,她在历史方面已经研究近四十年了。”
许诺点头:“是的,她很年轻,学习的时间也不够长,但她很有天赋,我教她不算太费力。”
我突然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些离奇: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说自己是一个已经有所成就的中年人的老师,甚至还用“年轻”“有天赋”这种词来评价对方。
我晃晃脑袋,确定自己没有因为熬夜而变得大脑迟钝:“那请问,你多大了呢?”
许诺抬起眼,棕色的眼眸盯着我浅浅地笑了一下:“记不清了。”
见他不愿回答,我干脆换了个问题:“那谭雅太太的资料呢?我好像没看见你带着什么东西过来?”
“是我。”许诺弯起眼睛,笑得亲和:“我是来帮你推动人类进程的。”
“啊?”
许诺无视我的惊讶,自顾自地说道:“谭雅说你是个很好的倾听者,更是个极具好奇心的学者。她说如果只能向我推荐一个人的话,她会选你。”
比起上一句话,这句话竟更让我感到惊讶。
我挠了挠头,想了半晌,又挠了挠头:“谭雅太太为什么要向你推荐我?我连她学生的水平都不到。如果我告诉你我对知识并没有那么渴求的话,你要怎么办?还有……”
像是早知道会被问这些问题,许诺并没有急着回答什么,他只是盯着我的眼睛,问了句毫不相干的话:“你还记得我的瞳孔是什么颜色吗?”
我不明所以,看着许诺的眼睛,无比笃定地开口:“绿色!”
话音刚落,他的瞳孔突然横向地闪动了一下,紧接着,他眼眸里的绿色竟毫无察觉地变成了棕色。
走廊的声控灯也在这一刻灭了。
棕色!
是的,棕色!
他的眼睛之前是棕色!
他的眼睛为什么会变色?
他的眼睛为什么能横向闪动?
我被吓得猛地往后退了一步。
见此,许诺依然不动声色彬彬有礼地开口:“有时候对成功的渴求会迫使人变得愿意接受‘知识’。当然,如果您确实不愿意接受谭雅送来的这份‘资料’,我自然会去寻找其他人作为我的下一个学生。”
他站在阴影里,他的身影开始变得模糊,似乎要隐入门外的阴影之中。
“等等!”我的大脑短暂地有了一些思路:“之前我在跟谭雅太太聊天时,她会讲到一些不为人知却又无比细节的内容,详细到……就像是她亲身经历的一样。她说达尔文生性怯懦,曾被一副动物骸骨吓得哇哇大叫,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样勇敢且充满探索欲……这些都是你告诉她的吗?”
许诺依然保持着彬彬有礼的姿态,笑得礼貌:“达尔文是我曾经的学生之一。”
“怎么可能?!”我几乎下意识地进行反驳:“达尔文可是生活在19世纪的人,难道你已经活了两百多年?”
“不止哦。”许诺无视我的惊讶,自顾自地说道:“可惜谭雅的梦想太小,若是她的愿望再大点,再多活几年,她或许能将人类的进程往前推一推,说不定也能像达尔文那样,在后人的历史上留下她的名字。不过无所谓,过不了几天,全世界都会开始报道关于她的新闻。”
从始至终,许诺语调平稳、表情温和,他既没有加快语速也没有着重强调什么,但我却有些不满地皱起了眉头:
“我感觉你这话像是在讥讽、挖苦什么,就算你是她的老师,就算你是无数名人的老师,可他们都曾是无比鲜活的人,你就不为他们的离去而感到伤心吗?”
“没什么好伤心的,她的死是注定的。”许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她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所以死了。我和她并非传统认知里的师生关系,我们没有感情没有羁绊,只有交易。”
“交易……”我苦笑:“这个词真是冰冷。
“冰冷有时反而是件好事,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着公平。”许诺偏了下头:“你还有三分钟的提问时间。”
我抿了抿嘴,努力把心中的不满强压了下去,而后在大脑里梳理着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你到底活了多久?”
“很久,久到难以用数字去计量。如果你一定要我给个说法,那么,在人类诞生之前我就已经存在了。”
在人类诞生之前?!
我想惊讶,但大脑里秒针在滴答滴答不停地催促着我,于是我只好吞下所有的情绪,努力让大脑跟上节奏,在最短的时间里问出最多有价值的问题。
“那你是人吗?你为什么会长得和人类如此相似?在千万年万万年的演化中,你也会进化吗?”我又问。
“我是人,但并非猿人。我的祖先更类似于现在的蜥蜴,是一种冷血动物。我的外貌可以随着周围环境而产生变化,以便我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基于此,你也可以认为我是蜥蜴人。”
蜥蜴人……
我突然想起前面他横向眨动的眼睛,就像是蜥蜴用瞬膜扫过眼球那样。
我看了眼时间,顾不上思考,又继续问道:
“你为什么要来当别人的老师?”
“我前面说过了,为了推动社会进步。”
“你为什么要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还是退步和你有什么关系?”
“确实和我有关。但因为这个故事太长,所以请允许我拒绝回答。”
我抿了抿嘴,迅速转换思路:
“你的学生都是历史学家、生物学家这类吗?”
“我只是启迪者,并非命运改写者。我的学生里,有人成了名人,有人默默无闻,还有人中途意外身亡。当然,如果你是想问,身为我的学生是否只有历史学家、生物学家这两条路可走,那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其中不乏各类科学家、艺术家,比如梵高。”
“梵高?那个著名画家?”
“是的,文森特威廉梵高。”
“可他是个画家,你要怎么指导他?”
“不需要指导,只要能让他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画家自然能画出非凡的画作。”
“什……什么意思?”
“我知道后人关于梵高的传言有很多,说他是个天才画家,贫困潦倒、郁不得志最终精神失常,但事实上,梵高出身于贵族,他名字中的梵van,就是贵族的标志姓称。他的家族里有将军也有商人,他的伯伯更是当时的知名画商,为梵高的创作生涯提供了许多资金和资源。”
这话一下子让我放松了下来,我那个装满野史的脑子不由自主开始运作了起来:“不过现在的流行说法是他有精神类疾病,可能是天生的,可能是当时的有毒颜料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神经性梅毒。据说神经性梅毒会使人极富创造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症逐渐加重,就会让人精神崩溃。”
许诺微偏着脑袋,像是在听一些有趣的传说,而后他轻笑着开口:“这些都是传言,不是吗?”说罢,他抬起手,用他那根纤细又苍白的食指,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我的眼睛可以看到人类看不到的色彩和……时间的流逝。”
不知为何,这话让我立刻想起了梵高的那幅《星空》。以前我每次看到这画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如今我终于明白那个叫什么了。
时间。
我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动态的星空,看到了时间流逝下的星空。
像是想起了什么,许诺表情柔和了不少:“梵高有癫痫。当时人们对癫痫的认知有限,一度认为这是魔鬼留下的烙印。我还记得在我登门拜访他的那天,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早知道你会来,我一直在等你。’他很敏锐,在看见我的第一眼就意识到我的不同,但可惜他那时把我当成了魔鬼。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算是魔鬼吧。”
我张了张嘴,还想追问什么,却被对方打断:
“不好意思,我们的谈话时间到了。你既然不愿接受谭雅给你的这份‘资料’,那我想我该走了。”
此刻的指针刚刚好指向一点十分。
不多不少,从他敲响门到谈话结束,刚好十分钟。
眼看着对方的脚正欲抬起,我立刻伸手抓住了许诺的衣袖。
谁不想出名?
这世上有八十亿人,除去那些因为时代造就的幸运儿,只靠自己能力,就能被后世记下来的又有几个?
既然好运降临在了自己身上,既然自己就是那个被选中的幸运儿,那为什么不抓住呢?
我咽了口唾沫,看着门外的少年,我仿佛看到了财富与权力、掌声与鲜花,它们模糊在光与影,它们距我仅一线,它们如万花筒般变幻闪烁,而后突然闪过一张熟悉的画面……
我伸手,紧紧地拽住许诺的衣袖,像是抓住自己的未来。我的心脏怦怦乱跳,我试着从大脑里抽出刚刚熟悉的画面,寻找着其中模糊的身影: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他停住脚步,偏过头,饶有兴趣地看着我。
“你是L吗?”我问。
于是,L和宁芙菌的故事就像是个烂尾小说,在我的生命里匆忙结束。
后来我游学结束回国,找了份新的工作,继续过着平静又无聊的生活。
然而我没想到,不到一年,这份平静便被打破。而之前那些我以为“烂尾”的故事,竟然兜兜转转给出了我答案。
事情要从三天前说起。
那天我如往常那样洗漱结束,穿着睡衣躺在床上刷手机,却不想竟突然刷到谭雅太太去世的消息。
还没等我去找人求证,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竟突然跳了出来:
陈近女士你好,遵照谭雅女士的遗嘱,我将在三日内带着她这些年的研究资料登门拜访。
这个号码我从未见过,但我猜对方应该是谭雅太太的熟人,因为只有她有我在国内的地址和电话。
但我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谭雅太太会在遗嘱里特别交代,要把她的研究资料给我?
我和她,算师生,算好友,算上下级,但我自认为我们的关系没有要好到,能让她在遗嘱中专门提到我的程度。
或者说,我不认为我有重要到,可以放在遗嘱里的程度。毕竟,我不够优秀也不够聪明,更不够讨喜。跟谭雅太太的万千学生相比,我太过普通又太过平凡。
就在我纠结着要找谁求证时,我家的房门被敲响了,在半夜一点。
敲门声不算大,每十秒一次,每次敲三下。
“砰砰砰”
“砰砰砰”
刚好在礼貌和烦人的界限徘徊,让人想要发火又发不起火来。
时间太晚,又太过突然,我实在懒得开门,干脆缩进被窝,躺床上装死。
但那敲门声却遵循着十秒的规律持续响着。
“砰砰砰”
“砰砰砰”
我突然有些犹豫,看对方这锲而不舍的样子,万一真的有急事呢?要不我还是开个门缝看一眼?或者隔着猫眼看一下?
就在我纠结的时候,那个陌生的号码又一次发来了消息:
“陈近女士你好,深夜打扰备感冒昧,但还是请您先开下门,允许我耽误您十分钟的时间。”
“最好真的是什么急事。”我将手机拍在床上,披上外套,穿上拖鞋,想了想又把手机攥在手里,这才不情不愿地走过去开了门。
……
该怎么形容站在我眼前的这位不速之客呢?
年轻。
这是我的第一反应。
他实在是太年轻了,年轻到我觉得用“少年”这个词来称呼他都不为过。
唇红齿白,充满混血感的五官,白净又稍显柔和的脸蛋,怎么看怎么像电视剧里的美少年。
但他的打扮却异常过时,深色的毛呢外套配上浅棕色的西服内衬,胳膊上搭着一根棕红色的手杖,头上还搭配了顶同色系的帽子。活像是上世纪的英国老绅士穿搭。
“你是……”我站在门前,并没有打算把他往家里引的意思。
“许诺,这是我的中国名。”他的发音异常标准,没有任何奇怪的语调,这不禁让我疑惑了一下,他或许只是新搬来的邻居?
但马上我便否认了这个猜想,因为他摘下帽子,向我行了个脱帽礼。
一时之间,我竟忍不住往他身后瞟了一眼,想看看他身后有没有摄像机,或正在给他直播的同伴。
空无一物。
或许是现在人的行为艺术?
我这么想着,收回了目光对上了他的眼睛,然而在看向他眼睛的那一刻,我心底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异样感。
奇怪,太奇怪了。
他明明这么年轻,眼睛里却满是平静,既没有孩童的天真,也没有少年的活力,平静得像是个接受命运、即将走向生命终点的耄耋老人。
“我来,是为了把我的学生——谭雅的资料给你。”对方又开了口,他发音标准,语速偏慢。
“学生?!”我不可思议地看着对方,但马上我就意识到,他可能是中文不太好,闹出了误会。
于是我干脆用英文问了一遍:“你是想说,你是谭雅太太的学生?你是历史系的学生?”
“不,我是说,我是她的老师,她是我的学生。”许诺用英文回答道,接着又用中文翻译了一遍。
“可是谭雅太太已经六十多岁了,她在历史方面已经研究近四十年了。”
许诺点头:“是的,她很年轻,学习的时间也不够长,但她很有天赋,我教她不算太费力。”
我突然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些离奇: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说自己是一个已经有所成就的中年人的老师,甚至还用“年轻”“有天赋”这种词来评价对方。
我晃晃脑袋,确定自己没有因为熬夜而变得大脑迟钝:“那请问,你多大了呢?”
许诺抬起眼,棕色的眼眸盯着我浅浅地笑了一下:“记不清了。”
见他不愿回答,我干脆换了个问题:“那谭雅太太的资料呢?我好像没看见你带着什么东西过来?”
“是我。”许诺弯起眼睛,笑得亲和:“我是来帮你推动人类进程的。”
“啊?”
许诺无视我的惊讶,自顾自地说道:“谭雅说你是个很好的倾听者,更是个极具好奇心的学者。她说如果只能向我推荐一个人的话,她会选你。”
比起上一句话,这句话竟更让我感到惊讶。
我挠了挠头,想了半晌,又挠了挠头:“谭雅太太为什么要向你推荐我?我连她学生的水平都不到。如果我告诉你我对知识并没有那么渴求的话,你要怎么办?还有……”
像是早知道会被问这些问题,许诺并没有急着回答什么,他只是盯着我的眼睛,问了句毫不相干的话:“你还记得我的瞳孔是什么颜色吗?”
我不明所以,看着许诺的眼睛,无比笃定地开口:“绿色!”
话音刚落,他的瞳孔突然横向地闪动了一下,紧接着,他眼眸里的绿色竟毫无察觉地变成了棕色。
走廊的声控灯也在这一刻灭了。
棕色!
是的,棕色!
他的眼睛之前是棕色!
他的眼睛为什么会变色?
他的眼睛为什么能横向闪动?
我被吓得猛地往后退了一步。
见此,许诺依然不动声色彬彬有礼地开口:“有时候对成功的渴求会迫使人变得愿意接受‘知识’。当然,如果您确实不愿意接受谭雅送来的这份‘资料’,我自然会去寻找其他人作为我的下一个学生。”
他站在阴影里,他的身影开始变得模糊,似乎要隐入门外的阴影之中。
“等等!”我的大脑短暂地有了一些思路:“之前我在跟谭雅太太聊天时,她会讲到一些不为人知却又无比细节的内容,详细到……就像是她亲身经历的一样。她说达尔文生性怯懦,曾被一副动物骸骨吓得哇哇大叫,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样勇敢且充满探索欲……这些都是你告诉她的吗?”
许诺依然保持着彬彬有礼的姿态,笑得礼貌:“达尔文是我曾经的学生之一。”
“怎么可能?!”我几乎下意识地进行反驳:“达尔文可是生活在19世纪的人,难道你已经活了两百多年?”
“不止哦。”许诺无视我的惊讶,自顾自地说道:“可惜谭雅的梦想太小,若是她的愿望再大点,再多活几年,她或许能将人类的进程往前推一推,说不定也能像达尔文那样,在后人的历史上留下她的名字。不过无所谓,过不了几天,全世界都会开始报道关于她的新闻。”
从始至终,许诺语调平稳、表情温和,他既没有加快语速也没有着重强调什么,但我却有些不满地皱起了眉头:
“我感觉你这话像是在讥讽、挖苦什么,就算你是她的老师,就算你是无数名人的老师,可他们都曾是无比鲜活的人,你就不为他们的离去而感到伤心吗?”
“没什么好伤心的,她的死是注定的。”许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她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所以死了。我和她并非传统认知里的师生关系,我们没有感情没有羁绊,只有交易。”
“交易……”我苦笑:“这个词真是冰冷。
“冰冷有时反而是件好事,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着公平。”许诺偏了下头:“你还有三分钟的提问时间。”
我抿了抿嘴,努力把心中的不满强压了下去,而后在大脑里梳理着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你到底活了多久?”
“很久,久到难以用数字去计量。如果你一定要我给个说法,那么,在人类诞生之前我就已经存在了。”
在人类诞生之前?!
我想惊讶,但大脑里秒针在滴答滴答不停地催促着我,于是我只好吞下所有的情绪,努力让大脑跟上节奏,在最短的时间里问出最多有价值的问题。
“那你是人吗?你为什么会长得和人类如此相似?在千万年万万年的演化中,你也会进化吗?”我又问。
“我是人,但并非猿人。我的祖先更类似于现在的蜥蜴,是一种冷血动物。我的外貌可以随着周围环境而产生变化,以便我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基于此,你也可以认为我是蜥蜴人。”
蜥蜴人……
我突然想起前面他横向眨动的眼睛,就像是蜥蜴用瞬膜扫过眼球那样。
我看了眼时间,顾不上思考,又继续问道:
“你为什么要来当别人的老师?”
“我前面说过了,为了推动社会进步。”
“你为什么要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还是退步和你有什么关系?”
“确实和我有关。但因为这个故事太长,所以请允许我拒绝回答。”
我抿了抿嘴,迅速转换思路:
“你的学生都是历史学家、生物学家这类吗?”
“我只是启迪者,并非命运改写者。我的学生里,有人成了名人,有人默默无闻,还有人中途意外身亡。当然,如果你是想问,身为我的学生是否只有历史学家、生物学家这两条路可走,那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其中不乏各类科学家、艺术家,比如梵高。”
“梵高?那个著名画家?”
“是的,文森特威廉梵高。”
“可他是个画家,你要怎么指导他?”
“不需要指导,只要能让他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画家自然能画出非凡的画作。”
“什……什么意思?”
“我知道后人关于梵高的传言有很多,说他是个天才画家,贫困潦倒、郁不得志最终精神失常,但事实上,梵高出身于贵族,他名字中的梵van,就是贵族的标志姓称。他的家族里有将军也有商人,他的伯伯更是当时的知名画商,为梵高的创作生涯提供了许多资金和资源。”
这话一下子让我放松了下来,我那个装满野史的脑子不由自主开始运作了起来:“不过现在的流行说法是他有精神类疾病,可能是天生的,可能是当时的有毒颜料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神经性梅毒。据说神经性梅毒会使人极富创造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症逐渐加重,就会让人精神崩溃。”
许诺微偏着脑袋,像是在听一些有趣的传说,而后他轻笑着开口:“这些都是传言,不是吗?”说罢,他抬起手,用他那根纤细又苍白的食指,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我的眼睛可以看到人类看不到的色彩和……时间的流逝。”
不知为何,这话让我立刻想起了梵高的那幅《星空》。以前我每次看到这画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如今我终于明白那个叫什么了。
时间。
我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动态的星空,看到了时间流逝下的星空。
像是想起了什么,许诺表情柔和了不少:“梵高有癫痫。当时人们对癫痫的认知有限,一度认为这是魔鬼留下的烙印。我还记得在我登门拜访他的那天,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早知道你会来,我一直在等你。’他很敏锐,在看见我的第一眼就意识到我的不同,但可惜他那时把我当成了魔鬼。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算是魔鬼吧。”
我张了张嘴,还想追问什么,却被对方打断:
“不好意思,我们的谈话时间到了。你既然不愿接受谭雅给你的这份‘资料’,那我想我该走了。”
此刻的指针刚刚好指向一点十分。
不多不少,从他敲响门到谈话结束,刚好十分钟。
眼看着对方的脚正欲抬起,我立刻伸手抓住了许诺的衣袖。
谁不想出名?
这世上有八十亿人,除去那些因为时代造就的幸运儿,只靠自己能力,就能被后世记下来的又有几个?
既然好运降临在了自己身上,既然自己就是那个被选中的幸运儿,那为什么不抓住呢?
我咽了口唾沫,看着门外的少年,我仿佛看到了财富与权力、掌声与鲜花,它们模糊在光与影,它们距我仅一线,它们如万花筒般变幻闪烁,而后突然闪过一张熟悉的画面……
我伸手,紧紧地拽住许诺的衣袖,像是抓住自己的未来。我的心脏怦怦乱跳,我试着从大脑里抽出刚刚熟悉的画面,寻找着其中模糊的身影: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他停住脚步,偏过头,饶有兴趣地看着我。
“你是L吗?”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