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号起,德内尔就感到身边的风声有些不对。不过尽管军团长吉罗将军被调往东部战线,而且第七军团的主力部队也在东调,留在安特卫普北方的第摩托化师仍然没有收到进一步的指令。
在运输车队被军团调走之后,第摩托化师已经与步兵师没有区别,总司令部将该师调出第七军团这一机动军团,使之转属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指挥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周遭部队的传言以及中断了的通讯都预示了当前部队的处境有些不妙,但师部始终没有下达新的指示。这让德内尔产生了一点侥幸心理:或许局势已经稳定?或许东线的部队已经成功阻挡住了德国军队的突破?
这些妄想都在月日化为乌有,情况仍在恶化,而且向着不可收拾的方向急速发展。比约特将军因此下令法兰西的第一军团、英国远征军和比利时军队进行总撤退。
那么,为什么昨天不撤退呢?
因为比利时国王拖后腿。
年轻的利奥波德脑海中充斥着不切实际的想法,他认为“英法两国并非比利时的盟国,而是比利时的保证国。”
这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英法两国是盟国,那么比利时应该与两国保持一致,战斗到底。但由于比利时并未与两国结盟,而仅仅是由两国保证比利时的独立,那么比利时承担的唯一义务就应该是在英法的协助下保卫自身的领土安全。”
所以利奥波德国王的想法是,不准备让比利时军队与英法军队一同撤退。而他既不打算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撤到法国,也不打算和荷兰女王一样撤到英国。
比利时首相皮尔洛特,汇同外交部长斯巴克和陆军部长德尼一同全力劝说这个顽固的国王,反复警告“国王绝不能被俘”,他才勉强同意先从布鲁塞尔撤退到安特卫普,暂时与英法军队保持精诚团结。
因为这件事,英法两军撤退的步伐又被耽误了一天。
其实德内尔倒是能搞懂利奥波德国王的想法。
这位国王在登基前曾经目睹惨烈无比的大战对比利时造成的伤害。四年大战打烂了三分之一个法兰西,同时也打烂了几乎整个比利时。当战争过去,饥荒、瘟疫、寒冷、萧条和庞大的抚恤金缺口严重困扰着这个小国,满目疮痍的王国需要重建——也就是需要钱,但其他国家却对比利时合理合情的赔偿要求回应寥寥。
本身《凡尔赛和约》设立的赔偿委员会所确定的德国赔偿金就不足以弥补比利时的损失,而战后德国却以各种借口对赔偿加以拖延。英美以“萧条的德国对世界经济恢复没有任何好处”为理由,对德国的违约持纵容和默许态度——真是笑话!萧条的德国对世界经济恢复没有好处,萧条的比利时和法国就有利于“世界经济”了?
英美不想压制德国,反而想拖延法国的恢复,以避免法国在战后的欧洲大陆稳固支配权,而比利时就成了大国政治的牺牲品。
比利时军队以无比的勇气拖延德军十八天,为法军创造马恩河奇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而后又忠诚地与盟友战斗了四年,最后得到了什么呢?
一个打得稀巴烂的国土,以及被盟友(特别是英国)放纵的敌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如果说法国得不到自己所需的赔偿,是因为法国也要为大战的爆发负有一定责任,那么比利时也需要为战争的爆发负责吗?难道是比利时邀请德国进攻自己的吗?
既然这样,这次老子不玩了!如果盟军能在德比边境拦截德军,那么仗就可以打。但是如果盟军准备放弃比利时,留在战争中对比利时没有任何好处,不如赶紧投降,让德国佬进入法国境内和盟军拼杀去吧!
虽然利奥波德国王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他的谋划真的就能实现么?德内尔是完全不相信的。
比利时的地理位置如此关键,即使投降德国也必然会对其实行军事管制,连军事管制都上了,没道理不趁机搜刮一番物资,强征一番人员(可别指望德国佬的节操,上次大战的时候德国佬可就在比利时沦陷区以反间谍为借口屠过村)。然后再扶持一波极右翼政府,搞不好再学希特勒搞个火烧国会、水晶之夜……这样四五年过去,比利时的损失真的会比上次大战更小?
而等盟军战胜——德内尔绝不怀疑法国会战败——比利时所能争取到的条件必然是连上次大战都不如了。
“敬——礼!”听到卫兵喊敬礼,神游天外的德内尔这才回过神,起身向赶到一营营部的麦克维勒上校敬礼。
“戴泽南少校。”
“有何指示,上校?”
“跟我来。”麦克维勒上校向营部外一歪头,德内尔立刻从身后的挂架上摘下武装带和地图包,戴着钢盔提上门口的步枪就走。
麦克维勒回头看到全副武装的德内尔,似乎有心吐槽,可最终还是没好意思说出口。而走在后面的德内尔完全不在乎麦克维勒的想法,看到团长的汽车后,他立刻迈步上前为上级打开车门,等麦克维勒上校入座后,他便要按照礼节到副驾驶的位置上去。
“就来后座,德内尔,我们谈话还方便。”
“是!”
德内尔重新打开车门钻进去,因为上校的座驾还带着顶棚,所以他只好摇下车窗,把一截枪管从车窗里伸出去。
“作为一个军官,你为什么总要带着步枪呢?”麦克维勒忍不住出言问道。() ()
“这能让我踏实些,上校。”
“好吧,也不算坏癖好。”上校点点头,示意司机发车。
“我们是去哪里?”
“卡佩伦,师长有任务给你。”
“这可真让我受宠若惊了。”德内尔面无表情地说道。
值此危难之际,被上级越级召见八成就没什么好事,德内尔参加的第一场战斗便是如此。当时尚未晋升为元帅的贝当上将亲自召见了团的主要军官,最后团的结果如何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这次又有什么任务交给他呢?
车行了十分钟,最后在一栋别墅前停下。出乎德内尔意料的是,师部外还停着一堆英国汽车(都是右舵车,很好辨别)。进入庭院后,他也看到了三三两两的英军尉官,这些家伙见了他和上校就装作不认得法国军衔,也不向他们敬礼,事态紧急,德内尔也懒得跟他们计较。
“报告,团团长麦克维勒,营长戴泽南奉命来到!”
“进来。”
德内尔一进门,就看见四五个将军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看,自己的师长莫顿少将就在其中,特别显眼,因为他是这屋子里唯一一个法国将军!
“这就是您说的那个让·戴泽南,一看就是个硬茬子。”一个英国少将用法语对师长表达了看法。
师长礼貌地笑笑,随后示意二人上前来:“麦克维勒上校,戴泽南少校,事情是这样的。相比你们已经知道了,德国机械化部队在色当到那慕尔方向突破了我军的防线,正从我们的后方向海峡方向突击。比约特大将已经下令整个第一集团军群南撤,我们的目的是争取在德国军队截断退路之前撤回到法国。”
“我们能为此做什么,将军?”麦克维勒问道。
“是这样,我们师目前听命于英国远征军的戈特将军,戈特将军命令我们抽调一直战斗力可靠,而且指挥官会说英语的部队,汇同英军的部队组建一个团级的侦查单位走在全军最前。”
“那么我提议由我团的戴泽南少校执行这项任务。”
“戴泽南少校。”莫顿看向了麦克维勒身后的德内尔,“你有什么看法?”
“没有任何问题,将军。”
“很好,那么具体的情况就由英军的马特尔少将说明吧。”
德内尔转向那个最早说话的英国将军,即英军第师的师长马特尔少将。这位将军有自己的部队需要指挥,本不应当被戈特将军派来执行编组侦查团的任务,因此德内尔猜测,他必定有过人之处,或是精通法语,或是精通装甲战。
“我法语不太好,能换成英语吗?”马特尔向莫顿致意,后者当然同意。
嗯,看来他是个装甲战高手了。
“你能听懂我的话吗,戴泽南少校?(英语)”
“完全没问题,将军。(英语)”
“你这加的夫口音可真是纯正。(英语)”果然,每个英国人一听德内尔说话都会这么吐槽,不过马特尔不可能过于关注德内尔的口音,“我长话短说,我准备将你的营和第一装甲旅抽调出的一部分装甲部队共同组成混编侦察队,你将服从理查德·李斯特的指挥。具体的任务我已经向他布置过,这里就不再重复。我特意嘱咐过上校,让他不要小瞧你,因此你不要有所顾忌,对他尽可以畅所欲言。(英语)”
“是,将军。(英语)”
“我之所以从法军中挑出你的营,就是因为看中了你指挥步兵反坦克的能力,混编侦察队还是比较缺乏这个能力的,一旦遭遇德军装甲部队,他们就需要仰仗你的力量了。我了解到你的营已经损失了所有的反坦克炮,但这不要紧,我给你补充三门两磅炮。(英语)”
“我还需要炮组,将军。(英语)”
“三门两磅炮带炮兵,还有别的问题吗?(英语)”
“我们缺乏汽车,将军。(英语)”
“我们提供五十辆汽车。(英语)”
“还有,恕我多嘴,将军,我想知道为什么先遣队的坦克反装甲能力不足?(英语)”
“我军的坦克分为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步兵坦克玛蒂尔达的速度非常慢,无法完成侦查任务,所以只能抽调巡洋坦克MK.IV型组建侦查部队。这些坦克数量本就不够,装甲又非常薄弱,跟二号坦克作战恐怕很难占到上风。(英语)”
“感谢说明,将军。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在何处与英军汇合?(英语)”
“回你的营地就行,他们可能已经到了。(英语)”说完这句话,马特尔换回了法语,重新对莫顿将军说道,“我们已经说完了,将军。”
莫顿点点头,对德内尔扬了扬下巴:“听懂了吗,少校?”
“任务一清二楚。”
“那就执行吧。”
坐团长的汽车回到营地后,德内尔果然看到两个穿马裤的英国装甲部队的军官正和他的副营长博特阿上尉聊天。
————
史实人物:马特尔少将,年以前英军中少有的具备指挥坦克战经验的将领,法国战役后担任皇家装甲军指挥官(没查到这是啥部门,或许相当于德国的装甲兵总监?),年前往莫斯科担任英国军事代表团团长,战争结束后退役。
马特尔少将是阿拉斯反击战的主要指挥官。
在运输车队被军团调走之后,第摩托化师已经与步兵师没有区别,总司令部将该师调出第七军团这一机动军团,使之转属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指挥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周遭部队的传言以及中断了的通讯都预示了当前部队的处境有些不妙,但师部始终没有下达新的指示。这让德内尔产生了一点侥幸心理:或许局势已经稳定?或许东线的部队已经成功阻挡住了德国军队的突破?
这些妄想都在月日化为乌有,情况仍在恶化,而且向着不可收拾的方向急速发展。比约特将军因此下令法兰西的第一军团、英国远征军和比利时军队进行总撤退。
那么,为什么昨天不撤退呢?
因为比利时国王拖后腿。
年轻的利奥波德脑海中充斥着不切实际的想法,他认为“英法两国并非比利时的盟国,而是比利时的保证国。”
这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英法两国是盟国,那么比利时应该与两国保持一致,战斗到底。但由于比利时并未与两国结盟,而仅仅是由两国保证比利时的独立,那么比利时承担的唯一义务就应该是在英法的协助下保卫自身的领土安全。”
所以利奥波德国王的想法是,不准备让比利时军队与英法军队一同撤退。而他既不打算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撤到法国,也不打算和荷兰女王一样撤到英国。
比利时首相皮尔洛特,汇同外交部长斯巴克和陆军部长德尼一同全力劝说这个顽固的国王,反复警告“国王绝不能被俘”,他才勉强同意先从布鲁塞尔撤退到安特卫普,暂时与英法军队保持精诚团结。
因为这件事,英法两军撤退的步伐又被耽误了一天。
其实德内尔倒是能搞懂利奥波德国王的想法。
这位国王在登基前曾经目睹惨烈无比的大战对比利时造成的伤害。四年大战打烂了三分之一个法兰西,同时也打烂了几乎整个比利时。当战争过去,饥荒、瘟疫、寒冷、萧条和庞大的抚恤金缺口严重困扰着这个小国,满目疮痍的王国需要重建——也就是需要钱,但其他国家却对比利时合理合情的赔偿要求回应寥寥。
本身《凡尔赛和约》设立的赔偿委员会所确定的德国赔偿金就不足以弥补比利时的损失,而战后德国却以各种借口对赔偿加以拖延。英美以“萧条的德国对世界经济恢复没有任何好处”为理由,对德国的违约持纵容和默许态度——真是笑话!萧条的德国对世界经济恢复没有好处,萧条的比利时和法国就有利于“世界经济”了?
英美不想压制德国,反而想拖延法国的恢复,以避免法国在战后的欧洲大陆稳固支配权,而比利时就成了大国政治的牺牲品。
比利时军队以无比的勇气拖延德军十八天,为法军创造马恩河奇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而后又忠诚地与盟友战斗了四年,最后得到了什么呢?
一个打得稀巴烂的国土,以及被盟友(特别是英国)放纵的敌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如果说法国得不到自己所需的赔偿,是因为法国也要为大战的爆发负有一定责任,那么比利时也需要为战争的爆发负责吗?难道是比利时邀请德国进攻自己的吗?
既然这样,这次老子不玩了!如果盟军能在德比边境拦截德军,那么仗就可以打。但是如果盟军准备放弃比利时,留在战争中对比利时没有任何好处,不如赶紧投降,让德国佬进入法国境内和盟军拼杀去吧!
虽然利奥波德国王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他的谋划真的就能实现么?德内尔是完全不相信的。
比利时的地理位置如此关键,即使投降德国也必然会对其实行军事管制,连军事管制都上了,没道理不趁机搜刮一番物资,强征一番人员(可别指望德国佬的节操,上次大战的时候德国佬可就在比利时沦陷区以反间谍为借口屠过村)。然后再扶持一波极右翼政府,搞不好再学希特勒搞个火烧国会、水晶之夜……这样四五年过去,比利时的损失真的会比上次大战更小?
而等盟军战胜——德内尔绝不怀疑法国会战败——比利时所能争取到的条件必然是连上次大战都不如了。
“敬——礼!”听到卫兵喊敬礼,神游天外的德内尔这才回过神,起身向赶到一营营部的麦克维勒上校敬礼。
“戴泽南少校。”
“有何指示,上校?”
“跟我来。”麦克维勒上校向营部外一歪头,德内尔立刻从身后的挂架上摘下武装带和地图包,戴着钢盔提上门口的步枪就走。
麦克维勒回头看到全副武装的德内尔,似乎有心吐槽,可最终还是没好意思说出口。而走在后面的德内尔完全不在乎麦克维勒的想法,看到团长的汽车后,他立刻迈步上前为上级打开车门,等麦克维勒上校入座后,他便要按照礼节到副驾驶的位置上去。
“就来后座,德内尔,我们谈话还方便。”
“是!”
德内尔重新打开车门钻进去,因为上校的座驾还带着顶棚,所以他只好摇下车窗,把一截枪管从车窗里伸出去。
“作为一个军官,你为什么总要带着步枪呢?”麦克维勒忍不住出言问道。() ()
“这能让我踏实些,上校。”
“好吧,也不算坏癖好。”上校点点头,示意司机发车。
“我们是去哪里?”
“卡佩伦,师长有任务给你。”
“这可真让我受宠若惊了。”德内尔面无表情地说道。
值此危难之际,被上级越级召见八成就没什么好事,德内尔参加的第一场战斗便是如此。当时尚未晋升为元帅的贝当上将亲自召见了团的主要军官,最后团的结果如何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这次又有什么任务交给他呢?
车行了十分钟,最后在一栋别墅前停下。出乎德内尔意料的是,师部外还停着一堆英国汽车(都是右舵车,很好辨别)。进入庭院后,他也看到了三三两两的英军尉官,这些家伙见了他和上校就装作不认得法国军衔,也不向他们敬礼,事态紧急,德内尔也懒得跟他们计较。
“报告,团团长麦克维勒,营长戴泽南奉命来到!”
“进来。”
德内尔一进门,就看见四五个将军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看,自己的师长莫顿少将就在其中,特别显眼,因为他是这屋子里唯一一个法国将军!
“这就是您说的那个让·戴泽南,一看就是个硬茬子。”一个英国少将用法语对师长表达了看法。
师长礼貌地笑笑,随后示意二人上前来:“麦克维勒上校,戴泽南少校,事情是这样的。相比你们已经知道了,德国机械化部队在色当到那慕尔方向突破了我军的防线,正从我们的后方向海峡方向突击。比约特大将已经下令整个第一集团军群南撤,我们的目的是争取在德国军队截断退路之前撤回到法国。”
“我们能为此做什么,将军?”麦克维勒问道。
“是这样,我们师目前听命于英国远征军的戈特将军,戈特将军命令我们抽调一直战斗力可靠,而且指挥官会说英语的部队,汇同英军的部队组建一个团级的侦查单位走在全军最前。”
“那么我提议由我团的戴泽南少校执行这项任务。”
“戴泽南少校。”莫顿看向了麦克维勒身后的德内尔,“你有什么看法?”
“没有任何问题,将军。”
“很好,那么具体的情况就由英军的马特尔少将说明吧。”
德内尔转向那个最早说话的英国将军,即英军第师的师长马特尔少将。这位将军有自己的部队需要指挥,本不应当被戈特将军派来执行编组侦查团的任务,因此德内尔猜测,他必定有过人之处,或是精通法语,或是精通装甲战。
“我法语不太好,能换成英语吗?”马特尔向莫顿致意,后者当然同意。
嗯,看来他是个装甲战高手了。
“你能听懂我的话吗,戴泽南少校?(英语)”
“完全没问题,将军。(英语)”
“你这加的夫口音可真是纯正。(英语)”果然,每个英国人一听德内尔说话都会这么吐槽,不过马特尔不可能过于关注德内尔的口音,“我长话短说,我准备将你的营和第一装甲旅抽调出的一部分装甲部队共同组成混编侦察队,你将服从理查德·李斯特的指挥。具体的任务我已经向他布置过,这里就不再重复。我特意嘱咐过上校,让他不要小瞧你,因此你不要有所顾忌,对他尽可以畅所欲言。(英语)”
“是,将军。(英语)”
“我之所以从法军中挑出你的营,就是因为看中了你指挥步兵反坦克的能力,混编侦察队还是比较缺乏这个能力的,一旦遭遇德军装甲部队,他们就需要仰仗你的力量了。我了解到你的营已经损失了所有的反坦克炮,但这不要紧,我给你补充三门两磅炮。(英语)”
“我还需要炮组,将军。(英语)”
“三门两磅炮带炮兵,还有别的问题吗?(英语)”
“我们缺乏汽车,将军。(英语)”
“我们提供五十辆汽车。(英语)”
“还有,恕我多嘴,将军,我想知道为什么先遣队的坦克反装甲能力不足?(英语)”
“我军的坦克分为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步兵坦克玛蒂尔达的速度非常慢,无法完成侦查任务,所以只能抽调巡洋坦克MK.IV型组建侦查部队。这些坦克数量本就不够,装甲又非常薄弱,跟二号坦克作战恐怕很难占到上风。(英语)”
“感谢说明,将军。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在何处与英军汇合?(英语)”
“回你的营地就行,他们可能已经到了。(英语)”说完这句话,马特尔换回了法语,重新对莫顿将军说道,“我们已经说完了,将军。”
莫顿点点头,对德内尔扬了扬下巴:“听懂了吗,少校?”
“任务一清二楚。”
“那就执行吧。”
坐团长的汽车回到营地后,德内尔果然看到两个穿马裤的英国装甲部队的军官正和他的副营长博特阿上尉聊天。
————
史实人物:马特尔少将,年以前英军中少有的具备指挥坦克战经验的将领,法国战役后担任皇家装甲军指挥官(没查到这是啥部门,或许相当于德国的装甲兵总监?),年前往莫斯科担任英国军事代表团团长,战争结束后退役。
马特尔少将是阿拉斯反击战的主要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