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警方、民兵以及法国军队的指挥官现在都保持着冷静和克制,因此三方联合调查并没有受到协调方面的阻碍。由于参与斗殴的各方人员都不认为自己做了错事,事实的原委也很容易就调查出来了。
起因确实是英国人欺人太甚,在奥林匹亚上空广播皇家海军如何取得“大捷”。惹得法国官兵暴跳如雷,开始捡石头、撬地砖去砸喇叭。英国警察一开始实在不想管,但奈何法国人丢的石头实在太多,丢歪的石头将临近广场住户的玻璃都打碎了几扇,为了防止砸到人,巡逻的警察就出面要求他们停下。
“很合理的要求,你们为什么不服从?”听到这里,德内尔看向了站在他面前的一众法国军官。
这群军官面面相觑,最后是暂时统领第一步兵营的普拉图少校为德内尔做了解释:“士兵们丢石块的时候,我们没有及时约束部队,导致建制完全散了。英国警方让我们停下的时候,在后面的人听不到指令……”
“于是他们继续丢石块,然后把警察惹毛了?”
“更糟,中校。”英国警长黑着脸用法语吐槽,“他们用石块攻击我们的警员。”
“我可以保证这是意外,法国士兵们绝不会把对唐宁街和皇家海军的怨气发泄在无辜的伦敦警察身上。”
普拉图少校虽然这么说,但是英国警长甚至德内尔自己都不相信在场的法军士兵能全都保持这样的冷静态度,说不定丢石头的人就是故意的。
”然后呢?英国警方要抓人,你们不让?”
“事实上,英国警察直接就开始用大棒打人了!”
“这完全是误会,根据我国法律,在处理游行示威过程中,一旦遭受袭击,警察就有权进行反击。”现在轮到英国警长向法国人解释了,“如果搞不清袭击者是谁,那么警方有权使用棍棒驱散示威者。很显然,我们的处理方式完全符合陛下的法律。”
英国警长的一番解释令普拉图少校哑口无言,其他的军官也不知该如何反驳。或者说,英国警长的话根本就无法反驳,此处的警察确实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法军在英国又不享有治外法权,适用英国的法律合情合理。
“如此看来,确实是我们不占理。”
德内尔见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便开口下了结论,谁知远处却突然传来一声暴喝:“不对!”
所有人都回头向声音发出的地方看去,正看着一个义愤填膺的空军少尉举着右拳,大步流星走到军官们和英国警方对话的花坛旁。很多军官愕然地发现,已经被戴高乐将军默认当作自由法国第一旅旅长的戴泽南中校,现在正被他的儿子罗贝尔少尉责难着。如此劲爆的景象令军官们噤若寒蝉,只有英国警长依旧不明就里,只当这个空军少尉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刺头。
德内尔并不以为忤,而是以平静的语气问道:“那么克吕尔少尉,你有何看法?”
“按照国际法,一国之舰艇视同该国之领土。那么就在今天上午,英国军队已经突袭了停泊在伦敦的法国领土,这是对法兰西的不宣而战!既然英法已经是敌人了,我们还有什么必要遵守英国的法律呢?袭击英国的暴力机关和执法人员,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罗贝尔的话令德内尔大皱眉头,也让在场的军官们如坐针毡,英国警长更是被这个少尉言辞里的敌意震惊。但是士兵们喜欢他的话,在自由法国志愿者中,狂热的爱国者并不在少数。因此罗贝尔说出“英法是敌非友”的论断后,不少人在队列里疯狂地鼓起掌来。
“法兰西和不列颠是不是敌人还轮不到你一个小小的少尉来决定!”左右有更高级的军官出面训斥罗贝尔,但是他刚一开口,德内尔就意识到不妙。以军阶压人可以在任何一支军队中发生,但其中绝不包括自由法国军队。
果然,罗贝尔立刻还击道:“那么谁来决定?戴高乐将军?如果高军衔下的决定就是对的,为什么我们会在这里,而不是遵从魏刚和贝当的命令——向德国人投降?!”
他的发言立刻引来了士兵们更高声的欢呼。
眼看着养子越说越勇,支持者越来越多。德内尔不得不亲自下场驳斥他的观点:“如果真如你所说,英法已经是仇敌的话,英国警方和民兵早该开枪镇压了!”
“现在再开枪倒也来得及,既然他们已经向法国海军开过炮,还杀了一千多人,再打死几个法国兵对英国人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着养父说完这句话后,罗贝尔又挑衅地望向了英国警长,“难道不是吗?警官阁下?”
是啊,一千多法国水兵因所谓盟友的蓄意袭击而丧生,就算是现在,那个还没有完全被砸坏的喇叭仍在断断续续地播报着皇家海军的“丰功伟绩”,这还不足以让两国反目成仇吗?
德内尔在心中赞同罗贝尔的说法,但是局势令人不得不低头。他向养子一按手,示意自己已经完全理解了罗贝尔的想法。他深吸了一口气,对所有人说道:“英国与法国仍是盟友,两国将继续对德作战,这一点还不会改变。”() ()
说出这句话后,士兵们立刻喧嚷起来,就连几个军官的脸色都不好看。而本期盼着养父能做些什么的罗贝尔更是面色如水。
德内尔废了好大劲才让士兵们冷静下来,听一听他接下来的话:“自由法国明白英国对失去制海权的恐惧,但它不会谅解、更不可能赞同这次无耻的袭击。戴高乐将军已经动身前往唐宁街,向联合王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提出最强烈地抗议,要求英国方面向法兰西郑重致歉,赔偿法兰西的一切损失,抚恤死者家属,补偿伤者!”
这样的条件法国官兵还勉强能够接受,德内尔正要再接再厉,向在场官兵说明保持冷静克制的重要性,却被另一场意料之中的暴乱打断了。
跑来告知德内尔这一消息的德库塞尔上尉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绕过一排军官,走到德内尔的面前,压低声音告诉后者:“还请尽快平定这里的骚乱,中校,海德公园那边也跟英国人打起来了。”
德内尔闻言长叹一声,转身对全体士兵缓缓说道:“自由法国军队是抗战的军队,无论发生何事,抗击德国侵略者都是我们要做的第一要务,因此我恳请战友们保持冷静,不要激化矛盾,抵抗委员会将全力为我们的舰队讨还公道。各军官约束自己的队伍,不要再与英国人起冲突,如果有人想要离开,不要阻拦!”
说完这些话,德内尔也顾不上观察官兵们的反应,直接与德库塞尔一道离开。英国警长急忙阻拦道:“我们必须要拘捕闹事者,中校先生。”
“这件事情完全是意外。”德内尔停下脚步,转身走到英国警长面前,严肃地说道,“英国方面的损失,包括物资的损失和伤员的医疗,费用全部由自由法国承担,看在英法两国‘友谊’的份上,这件事到此为止,不可以吗?”
“如果我说了算的话,这件事就按您说的处理。”英国警长苦笑道,“可是我的上级命令我拘捕带头的法国兵。”
“那就请你告诉你的上级,带头的法国兵已经被打成重伤,正在法国的临时医院中救治。”德内尔淡淡地回答道。
“这……”
见英国警察还在犹豫,德内尔已经失去了耐心,他掏出配枪丢到地上,随后将双手递到警察的面前:“那抓我行吗?!或者干脆去白厅抓戴高乐将军?!”
此言一出,法国军队再次骚动起来。英国警长看到态度最温和的法国人都失去了耐心,只好妥协了事:“不必了,中校。我会按照您的说法回复警督,只是请您的部下不要再生事了。”
“他们会的。”
说出这句话后,德内尔便与德库塞尔上了汽车,直奔海德公园而去。
驻扎在海德公园的自由法国志愿者比驻扎在奥林匹亚广场的还多,足足有近三千人。由于海德公园比奥林匹亚广场更靠近市中心,英国方面的戒备更加森严。于是当德内尔一行人赶到那里的时候,骚乱已经被英国人镇压了。
德内尔和德库塞尔看到,公园的绿地上狼藉一片,到处都是被扯坏的零碎,甚至偶然还有血迹。而几乎所有法国军人都像俘虏一样被英国人看押着,英国军队甚至对法国人架起了布伦轻机枪。
德内尔起初打算找海德公园营地的负责人柯尼希中校算账:他怎能任由这样的流血冲突发生?!但他很快从别的军官那里得知,局势败坏到如此地步,柯尼希完全无辜。
在喇叭上广播英国突袭法国舰队的第一时间,柯尼希中校就下令各部队留守营地,不得擅动。他自己则前往英国营地了解情况,结果莫名其妙就被逮捕了。正是因为他被逮捕,法军才与英军爆发了全面冲突。
德库塞尔质问英国的指挥官:“你们以什么理由逮捕了柯尼希中校?!(英语)”
“煽动暴乱。(英语)”
英国人的回答令德内尔怒发冲冠,柯尼希中校怎么可能在英国人中间煽动法国人暴乱?!他又不是傻子!
“我要见柯尼希中校,现在!(英语)”
“不行!”英国少校一口回绝了德内尔的要求。
德内尔深吸了一口气,随后直接掏出手枪打开保险,对准了英国指挥官的脑壳。此举让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那个英国少校更是被吓出一身冷汗,英国卫兵们也慌忙举枪对准德内尔。德内尔身旁不知所措的德库塞尔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手忙脚乱地掏出勃朗宁手枪上了膛,却不知道该对准哪一个人。
“把柯尼希中校带过来。”德内尔以令人咋舌的平静语气陈述着冰冷的条件,“否则就我们一起死在这里。”
起因确实是英国人欺人太甚,在奥林匹亚上空广播皇家海军如何取得“大捷”。惹得法国官兵暴跳如雷,开始捡石头、撬地砖去砸喇叭。英国警察一开始实在不想管,但奈何法国人丢的石头实在太多,丢歪的石头将临近广场住户的玻璃都打碎了几扇,为了防止砸到人,巡逻的警察就出面要求他们停下。
“很合理的要求,你们为什么不服从?”听到这里,德内尔看向了站在他面前的一众法国军官。
这群军官面面相觑,最后是暂时统领第一步兵营的普拉图少校为德内尔做了解释:“士兵们丢石块的时候,我们没有及时约束部队,导致建制完全散了。英国警方让我们停下的时候,在后面的人听不到指令……”
“于是他们继续丢石块,然后把警察惹毛了?”
“更糟,中校。”英国警长黑着脸用法语吐槽,“他们用石块攻击我们的警员。”
“我可以保证这是意外,法国士兵们绝不会把对唐宁街和皇家海军的怨气发泄在无辜的伦敦警察身上。”
普拉图少校虽然这么说,但是英国警长甚至德内尔自己都不相信在场的法军士兵能全都保持这样的冷静态度,说不定丢石头的人就是故意的。
”然后呢?英国警方要抓人,你们不让?”
“事实上,英国警察直接就开始用大棒打人了!”
“这完全是误会,根据我国法律,在处理游行示威过程中,一旦遭受袭击,警察就有权进行反击。”现在轮到英国警长向法国人解释了,“如果搞不清袭击者是谁,那么警方有权使用棍棒驱散示威者。很显然,我们的处理方式完全符合陛下的法律。”
英国警长的一番解释令普拉图少校哑口无言,其他的军官也不知该如何反驳。或者说,英国警长的话根本就无法反驳,此处的警察确实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法军在英国又不享有治外法权,适用英国的法律合情合理。
“如此看来,确实是我们不占理。”
德内尔见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便开口下了结论,谁知远处却突然传来一声暴喝:“不对!”
所有人都回头向声音发出的地方看去,正看着一个义愤填膺的空军少尉举着右拳,大步流星走到军官们和英国警方对话的花坛旁。很多军官愕然地发现,已经被戴高乐将军默认当作自由法国第一旅旅长的戴泽南中校,现在正被他的儿子罗贝尔少尉责难着。如此劲爆的景象令军官们噤若寒蝉,只有英国警长依旧不明就里,只当这个空军少尉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刺头。
德内尔并不以为忤,而是以平静的语气问道:“那么克吕尔少尉,你有何看法?”
“按照国际法,一国之舰艇视同该国之领土。那么就在今天上午,英国军队已经突袭了停泊在伦敦的法国领土,这是对法兰西的不宣而战!既然英法已经是敌人了,我们还有什么必要遵守英国的法律呢?袭击英国的暴力机关和执法人员,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罗贝尔的话令德内尔大皱眉头,也让在场的军官们如坐针毡,英国警长更是被这个少尉言辞里的敌意震惊。但是士兵们喜欢他的话,在自由法国志愿者中,狂热的爱国者并不在少数。因此罗贝尔说出“英法是敌非友”的论断后,不少人在队列里疯狂地鼓起掌来。
“法兰西和不列颠是不是敌人还轮不到你一个小小的少尉来决定!”左右有更高级的军官出面训斥罗贝尔,但是他刚一开口,德内尔就意识到不妙。以军阶压人可以在任何一支军队中发生,但其中绝不包括自由法国军队。
果然,罗贝尔立刻还击道:“那么谁来决定?戴高乐将军?如果高军衔下的决定就是对的,为什么我们会在这里,而不是遵从魏刚和贝当的命令——向德国人投降?!”
他的发言立刻引来了士兵们更高声的欢呼。
眼看着养子越说越勇,支持者越来越多。德内尔不得不亲自下场驳斥他的观点:“如果真如你所说,英法已经是仇敌的话,英国警方和民兵早该开枪镇压了!”
“现在再开枪倒也来得及,既然他们已经向法国海军开过炮,还杀了一千多人,再打死几个法国兵对英国人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着养父说完这句话后,罗贝尔又挑衅地望向了英国警长,“难道不是吗?警官阁下?”
是啊,一千多法国水兵因所谓盟友的蓄意袭击而丧生,就算是现在,那个还没有完全被砸坏的喇叭仍在断断续续地播报着皇家海军的“丰功伟绩”,这还不足以让两国反目成仇吗?
德内尔在心中赞同罗贝尔的说法,但是局势令人不得不低头。他向养子一按手,示意自己已经完全理解了罗贝尔的想法。他深吸了一口气,对所有人说道:“英国与法国仍是盟友,两国将继续对德作战,这一点还不会改变。”() ()
说出这句话后,士兵们立刻喧嚷起来,就连几个军官的脸色都不好看。而本期盼着养父能做些什么的罗贝尔更是面色如水。
德内尔废了好大劲才让士兵们冷静下来,听一听他接下来的话:“自由法国明白英国对失去制海权的恐惧,但它不会谅解、更不可能赞同这次无耻的袭击。戴高乐将军已经动身前往唐宁街,向联合王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提出最强烈地抗议,要求英国方面向法兰西郑重致歉,赔偿法兰西的一切损失,抚恤死者家属,补偿伤者!”
这样的条件法国官兵还勉强能够接受,德内尔正要再接再厉,向在场官兵说明保持冷静克制的重要性,却被另一场意料之中的暴乱打断了。
跑来告知德内尔这一消息的德库塞尔上尉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绕过一排军官,走到德内尔的面前,压低声音告诉后者:“还请尽快平定这里的骚乱,中校,海德公园那边也跟英国人打起来了。”
德内尔闻言长叹一声,转身对全体士兵缓缓说道:“自由法国军队是抗战的军队,无论发生何事,抗击德国侵略者都是我们要做的第一要务,因此我恳请战友们保持冷静,不要激化矛盾,抵抗委员会将全力为我们的舰队讨还公道。各军官约束自己的队伍,不要再与英国人起冲突,如果有人想要离开,不要阻拦!”
说完这些话,德内尔也顾不上观察官兵们的反应,直接与德库塞尔一道离开。英国警长急忙阻拦道:“我们必须要拘捕闹事者,中校先生。”
“这件事情完全是意外。”德内尔停下脚步,转身走到英国警长面前,严肃地说道,“英国方面的损失,包括物资的损失和伤员的医疗,费用全部由自由法国承担,看在英法两国‘友谊’的份上,这件事到此为止,不可以吗?”
“如果我说了算的话,这件事就按您说的处理。”英国警长苦笑道,“可是我的上级命令我拘捕带头的法国兵。”
“那就请你告诉你的上级,带头的法国兵已经被打成重伤,正在法国的临时医院中救治。”德内尔淡淡地回答道。
“这……”
见英国警察还在犹豫,德内尔已经失去了耐心,他掏出配枪丢到地上,随后将双手递到警察的面前:“那抓我行吗?!或者干脆去白厅抓戴高乐将军?!”
此言一出,法国军队再次骚动起来。英国警长看到态度最温和的法国人都失去了耐心,只好妥协了事:“不必了,中校。我会按照您的说法回复警督,只是请您的部下不要再生事了。”
“他们会的。”
说出这句话后,德内尔便与德库塞尔上了汽车,直奔海德公园而去。
驻扎在海德公园的自由法国志愿者比驻扎在奥林匹亚广场的还多,足足有近三千人。由于海德公园比奥林匹亚广场更靠近市中心,英国方面的戒备更加森严。于是当德内尔一行人赶到那里的时候,骚乱已经被英国人镇压了。
德内尔和德库塞尔看到,公园的绿地上狼藉一片,到处都是被扯坏的零碎,甚至偶然还有血迹。而几乎所有法国军人都像俘虏一样被英国人看押着,英国军队甚至对法国人架起了布伦轻机枪。
德内尔起初打算找海德公园营地的负责人柯尼希中校算账:他怎能任由这样的流血冲突发生?!但他很快从别的军官那里得知,局势败坏到如此地步,柯尼希完全无辜。
在喇叭上广播英国突袭法国舰队的第一时间,柯尼希中校就下令各部队留守营地,不得擅动。他自己则前往英国营地了解情况,结果莫名其妙就被逮捕了。正是因为他被逮捕,法军才与英军爆发了全面冲突。
德库塞尔质问英国的指挥官:“你们以什么理由逮捕了柯尼希中校?!(英语)”
“煽动暴乱。(英语)”
英国人的回答令德内尔怒发冲冠,柯尼希中校怎么可能在英国人中间煽动法国人暴乱?!他又不是傻子!
“我要见柯尼希中校,现在!(英语)”
“不行!”英国少校一口回绝了德内尔的要求。
德内尔深吸了一口气,随后直接掏出手枪打开保险,对准了英国指挥官的脑壳。此举让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那个英国少校更是被吓出一身冷汗,英国卫兵们也慌忙举枪对准德内尔。德内尔身旁不知所措的德库塞尔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手忙脚乱地掏出勃朗宁手枪上了膛,却不知道该对准哪一个人。
“把柯尼希中校带过来。”德内尔以令人咋舌的平静语气陈述着冰冷的条件,“否则就我们一起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