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及的英军数量虽众,质量却称不上高。
英国战斗力最出众的陆军师目前几乎都留在国内,虽然希特勒“海狮计划”成功的可能已经不大,但此事关乎国运,英国人不敢掉以轻心。
除了要防备德军可能的登陆以外,交通的不便也阻碍英国从本土向埃及调兵。意大利横亘在地中海中央,几乎将埃及完全隔离在东地中海中。由于英国空军当前不足以在北非和不列颠两个战场压倒轴心国,只能力保本土,所以英国海军也不敢在无法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贸然找意大利人舰队决战。
如此一来,要从本土调兵到埃及的话,只能走好望角-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成本几乎和从亚洲调兵相差无几。
也就无怪乎现在在埃及挑大梁的英军部队,大部分都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南洋诸岛和印度,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是绝对的中坚。
澳、新军队的勇气和战术并不逊于英国本土军队,只是两军人数较少,只占十二万大军的四分之一。
至于占兵力主体的印度和英国二线殖民地师,质量就一言难尽了。像印度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并没有多差(甚至比德内尔之前从乍得和其他殖民地征召的非洲兵要好得多),锡克人更是罕见的武士,但是他们的指挥系统非常脆弱,武器也不行,战术思想尤其落后。
德内尔确信他们可以在一年后变成优秀的军人,但指望他们现在能挡住德国人完全不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集中精力对付德国人,英军尼罗河战区中司令韦维尔调整了部署。
第一,暂缓对埃塞尔比亚的攻势,将进攻厄立特里亚的一个印度师调回埃及,让自由法国第一师独自进攻当地首府马萨瓦。通过前些日子的战斗,第一师的官兵已经证明他们足以承担这个重任。
第二,暂停进攻叙利亚,至少也要削减进攻叙利亚的部队,将原定的两个英澳师减到一个。
好巧不巧,这两项调整都与自由法国有关。第一条双方没费多大劲就达成了共识,就按英方的计划来,但是在第二条上,伦敦、开罗与自由法国三方的意见却有很大分歧。
伦敦主张暂时搁置进攻叙利亚的计划,而英军开罗司令部和自由法国都认为局势还没有恶化到必须终止计划的地步。但是英军方面出于稳妥,还是要求暂停进攻,等本土支援的英第师抵达埃及,再从前线调一个战斗力最差的缅甸殖民地步兵师加强到叙利亚方向。
只是戴高乐依旧要求进攻时间不变,现有部队一准备好就立刻北上,即使盟军的实力对比维希法国尚处于弱势。
于是为了确定战略,统一意见,三方最终在亚历山大召开了一次会议,德内尔便是自由法国的代表之一。
“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上层非常动荡,众多殖民地官员愿意支持自由法国,军队也不稳固。”戴高乐是这样对英国人说的,“我承认,过一个月再进攻可能更加稳妥。但是到那个时候,维希的官员一定会将关键职位上的人全换成亲德分子,有些能用政治手段解决的问题,就必须要用枪炮处理了。”
韦维尔将军起初还以若有若无的嘲讽语气对他说:“您是一个将军,为什么总想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呢?(英语)”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尽量避免法国人骨肉相残,尽量少流血!”
只是韦维尔对戴高乐的想法并不以为然,他有些尖酸的指出,指望敌人从内部瓦解是不现实的:“如果维希政权真有你所说的那么动荡,那么达喀尔的问题应该早就被解决了。(英语)”() ()
“恰恰相反!”
每当这种对政治一无所知,却又自以为是的军人在戴高乐面前大放厥词的时候,这位将军就免不了感到不耐烦,语气和态度也自然而然变得“居高临下”:“先前达喀尔的法军不愿意举义,根本原因就是德国侵略者的丑恶嘴脸还没有完全暴露,大多数法国人还有恢复和平的幻想。而在德国人和卖国贼的‘合作’下,法国人民已经彻底清醒了,这就是为什么自由法国越来越得到民众的支持。”
“收复叙利亚和黎巴嫩只会比收复北非更加轻易,英国盟友对此仍抱有疑虑,我们可以理解,就让自由法国的军队打前锋吧!”这就是戴高乐的结论和建议,也是帝国防务委员会的一致看法。
既然自由法国军队愿意做投石问路的那枚石子,韦维尔上将也就没了意见,反正维希政府控制下的军队完全没有进攻欲望,即使自由法国军队损失惨重,英军也有把握维持现有阵线,所以为什么不做呢?
早一点解决叙利亚问题,也能早一日将被牵制在那里的一万多英军调往利比亚前线。
韦维尔被说服之后,伦敦的意见就不重要了。尽管伦敦派来的外交官还希望劝说尼罗河军区将叙黎战役推迟两个月,在八月份再开打,但韦维尔上将心意已决。既然前线指挥官已经做了决定,那么后方的政治家们便不宜调整——除非换将。
所以这事就这么定下了:月上旬,以英军一个师,法军一个旅,以及各路盟军零散的部队(流亡比利时军队、流亡荷兰军队和流亡捷克斯洛伐克军队都出动了一部分兵力),共计三万余人,向叙利亚和黎巴嫩发起进攻。
综合特别情报部和自由法国国防部二局的情报,维希政府在叙、黎两地的驻军大概在四万人上下。单从纸面上来看,这场战役盟军并不占上风,如果戴高乐对形势的判断出了错,那他就要再次在全世界面前出大洋相了。
即使达喀尔行动的失利完全与戴高乐无关,英国人都能硬把责任摁到他头上,更遑论是戴高乐亲自主导的战役?
贾德鲁将军为了保险,也曾建议戴高乐至少将战役推迟一个月,在七月份发动。如此一来,自由法国第一师就能结束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的战斗,加入到叙利亚的攻势中。
但戴高乐否决了这个建议。
首先,英国人未必会将第一师派到叙利亚参战。戴高乐和丘吉尔是有协议的,自由法国军队服从英军指挥。虽然理论上说,戴高乐有权随时取回自由法国的指挥权,但在近东是不行的,因为自由法国的补给完全仰仗英国。
一旦英国人暂停补给,第一师的战斗力瞬间就没了。
其次,尽快进攻还有一定的政治因素。
“我之所以这么着急,也不全是因为要趁叙、黎两地局势不稳发动战役,主要还是为了遏制英国的野心。”
戴高乐必须对两地的归属权慎之又慎,因为叙利亚和黎巴嫩其实并非法国殖民地,而是法兰西在一战后从奥斯曼的尸体上分得的战利品。
或者说,它们只是国联授予法国的“托管国”。
说来可笑,虽然“到叙利亚去”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国歌,但叙利亚真的并不属于法国——当然更不可能属于英国!
“我们将尽快推动叙利亚和黎巴嫩的独立,但是独立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在法兰西的监督和协助之下,容不得任何国家插手!”
戴高乐所谓的“任何国家”,其实指代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联合王国!
英国战斗力最出众的陆军师目前几乎都留在国内,虽然希特勒“海狮计划”成功的可能已经不大,但此事关乎国运,英国人不敢掉以轻心。
除了要防备德军可能的登陆以外,交通的不便也阻碍英国从本土向埃及调兵。意大利横亘在地中海中央,几乎将埃及完全隔离在东地中海中。由于英国空军当前不足以在北非和不列颠两个战场压倒轴心国,只能力保本土,所以英国海军也不敢在无法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贸然找意大利人舰队决战。
如此一来,要从本土调兵到埃及的话,只能走好望角-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成本几乎和从亚洲调兵相差无几。
也就无怪乎现在在埃及挑大梁的英军部队,大部分都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南洋诸岛和印度,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是绝对的中坚。
澳、新军队的勇气和战术并不逊于英国本土军队,只是两军人数较少,只占十二万大军的四分之一。
至于占兵力主体的印度和英国二线殖民地师,质量就一言难尽了。像印度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并没有多差(甚至比德内尔之前从乍得和其他殖民地征召的非洲兵要好得多),锡克人更是罕见的武士,但是他们的指挥系统非常脆弱,武器也不行,战术思想尤其落后。
德内尔确信他们可以在一年后变成优秀的军人,但指望他们现在能挡住德国人完全不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集中精力对付德国人,英军尼罗河战区中司令韦维尔调整了部署。
第一,暂缓对埃塞尔比亚的攻势,将进攻厄立特里亚的一个印度师调回埃及,让自由法国第一师独自进攻当地首府马萨瓦。通过前些日子的战斗,第一师的官兵已经证明他们足以承担这个重任。
第二,暂停进攻叙利亚,至少也要削减进攻叙利亚的部队,将原定的两个英澳师减到一个。
好巧不巧,这两项调整都与自由法国有关。第一条双方没费多大劲就达成了共识,就按英方的计划来,但是在第二条上,伦敦、开罗与自由法国三方的意见却有很大分歧。
伦敦主张暂时搁置进攻叙利亚的计划,而英军开罗司令部和自由法国都认为局势还没有恶化到必须终止计划的地步。但是英军方面出于稳妥,还是要求暂停进攻,等本土支援的英第师抵达埃及,再从前线调一个战斗力最差的缅甸殖民地步兵师加强到叙利亚方向。
只是戴高乐依旧要求进攻时间不变,现有部队一准备好就立刻北上,即使盟军的实力对比维希法国尚处于弱势。
于是为了确定战略,统一意见,三方最终在亚历山大召开了一次会议,德内尔便是自由法国的代表之一。
“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上层非常动荡,众多殖民地官员愿意支持自由法国,军队也不稳固。”戴高乐是这样对英国人说的,“我承认,过一个月再进攻可能更加稳妥。但是到那个时候,维希的官员一定会将关键职位上的人全换成亲德分子,有些能用政治手段解决的问题,就必须要用枪炮处理了。”
韦维尔将军起初还以若有若无的嘲讽语气对他说:“您是一个将军,为什么总想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呢?(英语)”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尽量避免法国人骨肉相残,尽量少流血!”
只是韦维尔对戴高乐的想法并不以为然,他有些尖酸的指出,指望敌人从内部瓦解是不现实的:“如果维希政权真有你所说的那么动荡,那么达喀尔的问题应该早就被解决了。(英语)”() ()
“恰恰相反!”
每当这种对政治一无所知,却又自以为是的军人在戴高乐面前大放厥词的时候,这位将军就免不了感到不耐烦,语气和态度也自然而然变得“居高临下”:“先前达喀尔的法军不愿意举义,根本原因就是德国侵略者的丑恶嘴脸还没有完全暴露,大多数法国人还有恢复和平的幻想。而在德国人和卖国贼的‘合作’下,法国人民已经彻底清醒了,这就是为什么自由法国越来越得到民众的支持。”
“收复叙利亚和黎巴嫩只会比收复北非更加轻易,英国盟友对此仍抱有疑虑,我们可以理解,就让自由法国的军队打前锋吧!”这就是戴高乐的结论和建议,也是帝国防务委员会的一致看法。
既然自由法国军队愿意做投石问路的那枚石子,韦维尔上将也就没了意见,反正维希政府控制下的军队完全没有进攻欲望,即使自由法国军队损失惨重,英军也有把握维持现有阵线,所以为什么不做呢?
早一点解决叙利亚问题,也能早一日将被牵制在那里的一万多英军调往利比亚前线。
韦维尔被说服之后,伦敦的意见就不重要了。尽管伦敦派来的外交官还希望劝说尼罗河军区将叙黎战役推迟两个月,在八月份再开打,但韦维尔上将心意已决。既然前线指挥官已经做了决定,那么后方的政治家们便不宜调整——除非换将。
所以这事就这么定下了:月上旬,以英军一个师,法军一个旅,以及各路盟军零散的部队(流亡比利时军队、流亡荷兰军队和流亡捷克斯洛伐克军队都出动了一部分兵力),共计三万余人,向叙利亚和黎巴嫩发起进攻。
综合特别情报部和自由法国国防部二局的情报,维希政府在叙、黎两地的驻军大概在四万人上下。单从纸面上来看,这场战役盟军并不占上风,如果戴高乐对形势的判断出了错,那他就要再次在全世界面前出大洋相了。
即使达喀尔行动的失利完全与戴高乐无关,英国人都能硬把责任摁到他头上,更遑论是戴高乐亲自主导的战役?
贾德鲁将军为了保险,也曾建议戴高乐至少将战役推迟一个月,在七月份发动。如此一来,自由法国第一师就能结束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的战斗,加入到叙利亚的攻势中。
但戴高乐否决了这个建议。
首先,英国人未必会将第一师派到叙利亚参战。戴高乐和丘吉尔是有协议的,自由法国军队服从英军指挥。虽然理论上说,戴高乐有权随时取回自由法国的指挥权,但在近东是不行的,因为自由法国的补给完全仰仗英国。
一旦英国人暂停补给,第一师的战斗力瞬间就没了。
其次,尽快进攻还有一定的政治因素。
“我之所以这么着急,也不全是因为要趁叙、黎两地局势不稳发动战役,主要还是为了遏制英国的野心。”
戴高乐必须对两地的归属权慎之又慎,因为叙利亚和黎巴嫩其实并非法国殖民地,而是法兰西在一战后从奥斯曼的尸体上分得的战利品。
或者说,它们只是国联授予法国的“托管国”。
说来可笑,虽然“到叙利亚去”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国歌,但叙利亚真的并不属于法国——当然更不可能属于英国!
“我们将尽快推动叙利亚和黎巴嫩的独立,但是独立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在法兰西的监督和协助之下,容不得任何国家插手!”
戴高乐所谓的“任何国家”,其实指代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联合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