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金陵
自那日入宣州贺周府之喜宴,回程途中,无意之间见到一女子手中的荷包尤为刺眼,李啸就特别留意过那女子的身形。若不是金陵还有其他事务需要紧赶路程,他真的想要探明清楚荷包来历。不过转念一想,李啸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那么多年过去了,真的可能只是相似罢了。李啸握紧缰绳,策马扬鞭。
夕阳尽敛时,金陵的繁华才刚初显,金陵的夜晚从来都不是冷清寂静的。
秦淮河中,戏船轻荡,波光流转。高阁亭台,耸入云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长街纵横交错,人潮涌动,车水马龙。商铺林立,旗幡飘扬,吆喝声此起彼伏。华服丽人们笑语嫣然,文人墨客们高谈阔论。大街小巷,灯火辉煌,歌舞升平,尽显繁华。
张颜愣在原地看呆了,伸手扯了扯李渔的衣袖道:“阿姐,快掐我一下!”
李渔也被惊住了,虽然自己也曾跟父母见过扬州城的夜景,但还是被眼前的盛世场面所震撼。
张颜见没动静,趁机掐了一下李渔的腰,李渔“啊”的一声清醒。
张颜激动得大笑着蹦蹦跳跳,“是真的,是真的!不是梦!”边叫边绕着李渔转圈。
二人叽叽喳喳,兴奋地都顾不得一路劳累奔波,就四处看热闹。
街边的杂耍,茶楼的小曲,还有时不时戴着鬼脸面具出现的游荡者,张颜只觉得眼花撩乱。
这一夜,李渔也不知道看了多少平生从未见过的新奇事物。长这么大都没有经历过这么特别开心的夜晚。直到夜半子时,才强拉着张颜在一座雕花精致的小亭子里缩在一起睡了一觉。
她们的银子是好不容易从火场里拼命抢出来的,为了省下这些银子,她们一路来金陵的途中都是像今夜这般,风餐露宿。如今早已习惯,现已身至金陵,更不会把银子花在住店上,留着买饼子吃才是要紧。
欢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连着半月的晃荡,使得李渔有些发愁。再美的景致,也抵不过时间的消磨。李渔真切的感受到,要想在金陵活下去真的很艰难。
以前在怀兰镇,可以靠自己种植瓜果蔬菜,靠卖桃花糕挣银子维持生计。可如今,满目繁华,却连生存都岌岌可危。没有免费的瓜果,没有可以做糕点的厨房,就连栖身之地都是亭边桥底。饿了要花银子买,而最便宜的饼子都得要好多铜板,是怀兰镇的好几倍。开始的新奇感,让李渔买了几串雕花手钏,镶玉的镂空发簪,可以银子在这里实在太不经花,很快身上的银子就所剩无几了。
李渔打算找个活计,可是金陵的糕点店铺,厨房的师傅都是万里挑一的,有的师傅做糕点的年头比李渔岁数都大!就这样,没有一家铺面雇用她。
李渔着实着急,再这样下去,恐怕自己和张颜就得乞讨了,就在李渔着急上火之际,张颜意外地告知她找到了一个在酒楼后厨帮工的活计。
雪月楼,原名风花阁,依着秦淮河而建,分前、中,后、侧、四院,是前朝管理罪臣女眷之所。每当有新获罪的女眷被安排到风花阁,朝廷就会派谴善歌善舞的管教来教习她们诗词舞乐,供官员消遣雅兴。风花阁所有盈利六成需上交户部归于国库,四成用作开销。因此,她们又被称作官妓。
后因唐周之战,唐废号称国君,割地纳贡。北周明言暗语嘲讽唐人就是因为这些所谓的“雅致”致使唐人的军士软弱无能,不堪一击。
唐国君李怀听闻后,一气之下处死了所有官妓,改为酒楼,由吏部管理。
不过近几年由于朝廷向北周纳贡,又在江边征兵秘密操练水军,打造军械的原因,国帑匮乏。于是,洛王亲自上书提议开源节流,充实库银,又解禁了酒楼的丝竹舞乐,以此吸引富家公子挥霍,为国库添绵薄。
张颜昂首挺胸的炫耀着:“阿姐,那人可跟我说了,这雪月楼啊,是金陵最大,经营最好的酒楼,不但吃的好,工钱高,还会给我们住的地方,而且银子还是按月领呢!”
李渔疑虑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该不会是遇到骗子了吧!”
张颜近前悻悻道:“真的,我悄悄去看过了,那酒楼好气派,跟他说的一摸一样,再说了,我这么机灵,人家也骗不着我啊……”
李渔偷看了她一眼,眯眼弯眉,强忍着没笑出声。
张颜在她肩臂处掐了一下,又滔滔不绝的说着,直到说到最后,“不过呢,后厨房挑菜洗菜的活只有一个。阿姐,你去吧,我赶明再去其他的地方问问。”
李渔隧即问道:“就没有其他的活吗?”
张颜想了想道:“有是有,但咱们不会呀,人家还要一个琴女,还要一个跑堂送食的,不过跑堂的要求是男子……”
李渔思索一番后,灵光一闪,狡黠笑道:“我有办法了!”
第二日,一男一女跟随着一个扮相像是掮客的小厮进了雪月楼。半晌后那个小厮便走了出来,手里还握着一锭银子,他把银子放在手指间来回揉搓,试图通过摩擦和手感判断其质地与重量,然后又上下掂了掂,最后才开心的收入怀中,离去。
转眼间,李渔已经在雪月楼做了两个多月的跑堂了,端送茶点酒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是要比卖桃花糕动作更加麻利些,开始有点不适应,不过后来李渔就很快顺手了。而相比于在怀兰镇,这儿两个月的工钱比卖桃花糕半年挣得都多,李渔很是满意。
而张颜活泼爱说话,人也勤快,再加上小嘴特甜,后厨房的茶点,酒水师傅,伙夫厨子也都很喜欢她。
除了一些偷懒惯了的杂役小婢以外。
李渔和张颜各自都有一个小间,也就是原先那些官妓的住所,现如今分给了这里做活的小厮,跑堂,还有婢子。
冬意渐浓,木叶飘零,霜风欲起,料峭寒色。
仁贞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是当今陛下的花甲之寿,本次万寿宴盛大,周邦各国都会派遣使臣前来相贺。南陈国的御史大夫,南越国的右丞相,但这其中最为令人瞩目还数北周的异姓王慕容羡。
慕容羡本是北周慕容氏的第二子,长兄慕容赞曾跟随明宣帝征讨南唐屡立战功,后又受命率军北伐,攻破北汉京都,统一北境。而那次北伐,慕容羡却是功劳最大也是最年轻的一个将军。班师回朝时,仁贞帝兴极,破去旧例,赏金万两,良田千亩,并赐玉带,封为异姓王。
传闻在慕容羡十四岁时,做的一件事深的大唐臣民称赞。
彼时,正是周唐之战议和之际,一切协议均已谈妥。只是其中有一条细节周唐之间出现了分歧。便是唐帝要求北周遣还大唐军士遗骨,或者大唐派人去周地捡敛接回。
周帝自然不允,一来大周遣送的话,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耗资巨大,不如就地掩埋省事,二来若让唐朝派人进来,是真心迎归还是接机反攻这很难说准,周帝实在是不放心。
相互僵持的两天后,周帝却因跟随前来习战阵之法的慕容羡所说的一句醉语,突然改变了主意,答应了这一要求,愿意遣送军士遗骨回唐,不过要求是每年允许北周的传教士可以定时去唐地传教,唐帝大喜,应允。
至于那句醉语是什么,是无意还是故意,无人知晓。大唐君臣只知道是因为慕容羡的一句话让他们的将士能忠骸返里,英魂归乡。
距离万寿宴还有三日,各国使臣都已陆续进入金陵,慕容羡也跟随使团一同被安排歇在官驿。
到了第二日,一个穿着从三品补子的大唐官员出现在官驿门口,恭敬的等待着。
李渔正端着食盒在廊下走着,脑中却时不时闪过昨夜梦中母亲的脸庞。还是和小时候见过的一样,亲切而和煦,就连母亲最后的一次笑容都是那般温婉,只是……
李渔忽然感觉有些恍惚,自知是走了神。她急忙抽出一只手,轻轻拍了拍脑袋,想将刚才的一点思绪抽掉。却莫名手中食盒一晃,李渔立马收回手,但已经为时已晚,只能勉强稳住食盒没险些掉到地上,但是食盒中的浮罗春酒已跃然的洒向了面前的客人。
李渔慌乱中抬头,见面前人衣袍袖角处的酒渍,知道是自己刚才游离的思绪分了神,以至于自己面前有人都不曾注意到,还冲撞了客人。
李渔连忙弯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奴不小心冲撞了贵人,致使酒洒贵人满身,还请贵人高量,随奴一起先去后院换洗,若有损失或不妥之处,奴一定……”话未说完就已经被截然打断。
那客官错愕的打量着李渔,眼神里尽是厌弃嘲讽,“拿去换洗!你知道我这一身衣服多少银子吗?你知道这件衣服的洗净方法吗?”,他似乎越说越来气,逼近李渔反手指了指袖口道:“睁大你的眼睛看看,这可是西域进贡的上品古香缎制成,把你卖了都赔不起我这身衣服!”
李渔心中懊悔自责,紧紧抿着唇,低着头不发一言,任由着面前人的辱骂,她觉得这是她犯错该有的惩罚。
她以为只要学着忍受,和她之前见过的那些犯过错的小厮一样,学着他们的样子,低低在下的忍受着客人的侮辱和鄙夷,让他们发完心中的怒火,轻蔑的丢下一句“天生的贱骨头”然后转头离去,就会相安无事。所以,她不会开口,也不敢。
周围的客人听见动静皆齐齐朝李渔这边看来,交头接耳的嘈杂声和哄笑声轰鸣入耳。伴随而来的还有一声清脆而爽朗的笑言:“钱大人,这就是李国君口中常说的“怀瑾握瑜,宽以待人”的品性吗?”
李渔紧皱的眉心微展,偷眼看向人群,询视着声音来源的方向。
人群中的男子尤其招眼,紫衣墨发,镂空雕花的金冠耸立,软玉环腰,脚踏银靴,簪星曳月。凤目星眸,峰鼻松眉,看上去似是弱冠年华。满脸都写着意气风发,肆意轻狂。
只是……
李渔以为自己看错了,眯眼朝男子腰间看去,她忽然睁大眼睛,瞳仁扩张,目光中充满了惊愕和难以置信,眼神死死的钉在了他腰间的那块紫红色的并蒂莲玉佩之上。
夕阳尽敛时,金陵的繁华才刚初显,金陵的夜晚从来都不是冷清寂静的。
秦淮河中,戏船轻荡,波光流转。高阁亭台,耸入云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长街纵横交错,人潮涌动,车水马龙。商铺林立,旗幡飘扬,吆喝声此起彼伏。华服丽人们笑语嫣然,文人墨客们高谈阔论。大街小巷,灯火辉煌,歌舞升平,尽显繁华。
张颜愣在原地看呆了,伸手扯了扯李渔的衣袖道:“阿姐,快掐我一下!”
李渔也被惊住了,虽然自己也曾跟父母见过扬州城的夜景,但还是被眼前的盛世场面所震撼。
张颜见没动静,趁机掐了一下李渔的腰,李渔“啊”的一声清醒。
张颜激动得大笑着蹦蹦跳跳,“是真的,是真的!不是梦!”边叫边绕着李渔转圈。
二人叽叽喳喳,兴奋地都顾不得一路劳累奔波,就四处看热闹。
街边的杂耍,茶楼的小曲,还有时不时戴着鬼脸面具出现的游荡者,张颜只觉得眼花撩乱。
这一夜,李渔也不知道看了多少平生从未见过的新奇事物。长这么大都没有经历过这么特别开心的夜晚。直到夜半子时,才强拉着张颜在一座雕花精致的小亭子里缩在一起睡了一觉。
她们的银子是好不容易从火场里拼命抢出来的,为了省下这些银子,她们一路来金陵的途中都是像今夜这般,风餐露宿。如今早已习惯,现已身至金陵,更不会把银子花在住店上,留着买饼子吃才是要紧。
欢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连着半月的晃荡,使得李渔有些发愁。再美的景致,也抵不过时间的消磨。李渔真切的感受到,要想在金陵活下去真的很艰难。
以前在怀兰镇,可以靠自己种植瓜果蔬菜,靠卖桃花糕挣银子维持生计。可如今,满目繁华,却连生存都岌岌可危。没有免费的瓜果,没有可以做糕点的厨房,就连栖身之地都是亭边桥底。饿了要花银子买,而最便宜的饼子都得要好多铜板,是怀兰镇的好几倍。开始的新奇感,让李渔买了几串雕花手钏,镶玉的镂空发簪,可以银子在这里实在太不经花,很快身上的银子就所剩无几了。
李渔打算找个活计,可是金陵的糕点店铺,厨房的师傅都是万里挑一的,有的师傅做糕点的年头比李渔岁数都大!就这样,没有一家铺面雇用她。
李渔着实着急,再这样下去,恐怕自己和张颜就得乞讨了,就在李渔着急上火之际,张颜意外地告知她找到了一个在酒楼后厨帮工的活计。
雪月楼,原名风花阁,依着秦淮河而建,分前、中,后、侧、四院,是前朝管理罪臣女眷之所。每当有新获罪的女眷被安排到风花阁,朝廷就会派谴善歌善舞的管教来教习她们诗词舞乐,供官员消遣雅兴。风花阁所有盈利六成需上交户部归于国库,四成用作开销。因此,她们又被称作官妓。
后因唐周之战,唐废号称国君,割地纳贡。北周明言暗语嘲讽唐人就是因为这些所谓的“雅致”致使唐人的军士软弱无能,不堪一击。
唐国君李怀听闻后,一气之下处死了所有官妓,改为酒楼,由吏部管理。
不过近几年由于朝廷向北周纳贡,又在江边征兵秘密操练水军,打造军械的原因,国帑匮乏。于是,洛王亲自上书提议开源节流,充实库银,又解禁了酒楼的丝竹舞乐,以此吸引富家公子挥霍,为国库添绵薄。
张颜昂首挺胸的炫耀着:“阿姐,那人可跟我说了,这雪月楼啊,是金陵最大,经营最好的酒楼,不但吃的好,工钱高,还会给我们住的地方,而且银子还是按月领呢!”
李渔疑虑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该不会是遇到骗子了吧!”
张颜近前悻悻道:“真的,我悄悄去看过了,那酒楼好气派,跟他说的一摸一样,再说了,我这么机灵,人家也骗不着我啊……”
李渔偷看了她一眼,眯眼弯眉,强忍着没笑出声。
张颜在她肩臂处掐了一下,又滔滔不绝的说着,直到说到最后,“不过呢,后厨房挑菜洗菜的活只有一个。阿姐,你去吧,我赶明再去其他的地方问问。”
李渔隧即问道:“就没有其他的活吗?”
张颜想了想道:“有是有,但咱们不会呀,人家还要一个琴女,还要一个跑堂送食的,不过跑堂的要求是男子……”
李渔思索一番后,灵光一闪,狡黠笑道:“我有办法了!”
第二日,一男一女跟随着一个扮相像是掮客的小厮进了雪月楼。半晌后那个小厮便走了出来,手里还握着一锭银子,他把银子放在手指间来回揉搓,试图通过摩擦和手感判断其质地与重量,然后又上下掂了掂,最后才开心的收入怀中,离去。
转眼间,李渔已经在雪月楼做了两个多月的跑堂了,端送茶点酒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是要比卖桃花糕动作更加麻利些,开始有点不适应,不过后来李渔就很快顺手了。而相比于在怀兰镇,这儿两个月的工钱比卖桃花糕半年挣得都多,李渔很是满意。
而张颜活泼爱说话,人也勤快,再加上小嘴特甜,后厨房的茶点,酒水师傅,伙夫厨子也都很喜欢她。
除了一些偷懒惯了的杂役小婢以外。
李渔和张颜各自都有一个小间,也就是原先那些官妓的住所,现如今分给了这里做活的小厮,跑堂,还有婢子。
冬意渐浓,木叶飘零,霜风欲起,料峭寒色。
仁贞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是当今陛下的花甲之寿,本次万寿宴盛大,周邦各国都会派遣使臣前来相贺。南陈国的御史大夫,南越国的右丞相,但这其中最为令人瞩目还数北周的异姓王慕容羡。
慕容羡本是北周慕容氏的第二子,长兄慕容赞曾跟随明宣帝征讨南唐屡立战功,后又受命率军北伐,攻破北汉京都,统一北境。而那次北伐,慕容羡却是功劳最大也是最年轻的一个将军。班师回朝时,仁贞帝兴极,破去旧例,赏金万两,良田千亩,并赐玉带,封为异姓王。
传闻在慕容羡十四岁时,做的一件事深的大唐臣民称赞。
彼时,正是周唐之战议和之际,一切协议均已谈妥。只是其中有一条细节周唐之间出现了分歧。便是唐帝要求北周遣还大唐军士遗骨,或者大唐派人去周地捡敛接回。
周帝自然不允,一来大周遣送的话,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耗资巨大,不如就地掩埋省事,二来若让唐朝派人进来,是真心迎归还是接机反攻这很难说准,周帝实在是不放心。
相互僵持的两天后,周帝却因跟随前来习战阵之法的慕容羡所说的一句醉语,突然改变了主意,答应了这一要求,愿意遣送军士遗骨回唐,不过要求是每年允许北周的传教士可以定时去唐地传教,唐帝大喜,应允。
至于那句醉语是什么,是无意还是故意,无人知晓。大唐君臣只知道是因为慕容羡的一句话让他们的将士能忠骸返里,英魂归乡。
距离万寿宴还有三日,各国使臣都已陆续进入金陵,慕容羡也跟随使团一同被安排歇在官驿。
到了第二日,一个穿着从三品补子的大唐官员出现在官驿门口,恭敬的等待着。
李渔正端着食盒在廊下走着,脑中却时不时闪过昨夜梦中母亲的脸庞。还是和小时候见过的一样,亲切而和煦,就连母亲最后的一次笑容都是那般温婉,只是……
李渔忽然感觉有些恍惚,自知是走了神。她急忙抽出一只手,轻轻拍了拍脑袋,想将刚才的一点思绪抽掉。却莫名手中食盒一晃,李渔立马收回手,但已经为时已晚,只能勉强稳住食盒没险些掉到地上,但是食盒中的浮罗春酒已跃然的洒向了面前的客人。
李渔慌乱中抬头,见面前人衣袍袖角处的酒渍,知道是自己刚才游离的思绪分了神,以至于自己面前有人都不曾注意到,还冲撞了客人。
李渔连忙弯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奴不小心冲撞了贵人,致使酒洒贵人满身,还请贵人高量,随奴一起先去后院换洗,若有损失或不妥之处,奴一定……”话未说完就已经被截然打断。
那客官错愕的打量着李渔,眼神里尽是厌弃嘲讽,“拿去换洗!你知道我这一身衣服多少银子吗?你知道这件衣服的洗净方法吗?”,他似乎越说越来气,逼近李渔反手指了指袖口道:“睁大你的眼睛看看,这可是西域进贡的上品古香缎制成,把你卖了都赔不起我这身衣服!”
李渔心中懊悔自责,紧紧抿着唇,低着头不发一言,任由着面前人的辱骂,她觉得这是她犯错该有的惩罚。
她以为只要学着忍受,和她之前见过的那些犯过错的小厮一样,学着他们的样子,低低在下的忍受着客人的侮辱和鄙夷,让他们发完心中的怒火,轻蔑的丢下一句“天生的贱骨头”然后转头离去,就会相安无事。所以,她不会开口,也不敢。
周围的客人听见动静皆齐齐朝李渔这边看来,交头接耳的嘈杂声和哄笑声轰鸣入耳。伴随而来的还有一声清脆而爽朗的笑言:“钱大人,这就是李国君口中常说的“怀瑾握瑜,宽以待人”的品性吗?”
李渔紧皱的眉心微展,偷眼看向人群,询视着声音来源的方向。
人群中的男子尤其招眼,紫衣墨发,镂空雕花的金冠耸立,软玉环腰,脚踏银靴,簪星曳月。凤目星眸,峰鼻松眉,看上去似是弱冠年华。满脸都写着意气风发,肆意轻狂。
只是……
李渔以为自己看错了,眯眼朝男子腰间看去,她忽然睁大眼睛,瞳仁扩张,目光中充满了惊愕和难以置信,眼神死死的钉在了他腰间的那块紫红色的并蒂莲玉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