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带着南陆来到梧桐巷,梧桐巷内开着一间小小的书铺,门面不大,但却充满陈旧的气息。
书铺的门口挂着一块竹木制的招牌,上面刻着“书铺”两个字,字迹已经有些模糊,招牌的边缘也已经有些磨损,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书铺的木门紧闭,常宁试着向铺内喊人,但是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常宁有些落寞,心想自己是不是白跑一趟了。
就在这时,隔壁传来“吱呀”一声,常宁向着声源抬眼望去,只见一个老妇人正从门里探出头来,满脸警惕地打量着她们。
“你们是什么人,是来找隔壁这一户的夫妻吗?”老妇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几分警惕。
常宁心中一动,连忙回答道:“是的,我们找他们有要事相商。”
老妇人皱起眉头,上下打量着常宁和南陆,“你们找他们干什么?他们现在不在家。”
常宁听当值的说过,当银锁链的是外地来的娘子,听老夫人这么说,肯定与隔壁的娘子相识。于是,常宁不动声色地给南陆使眼色,示意她跟老妇人攀谈一下。
南陆见状,亲热地拉着老妇人的手,往她手里塞了一些铜钱,“阿婆,我们家女郎有些事想与这家书铺的娘子讨论,不知道这家的娘子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老妇人紧紧攥住手中的铜钱,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恢复了警惕,“我不认识什么娘子,你们还是快走吧!”说着就要关门。
南陆连忙拦住她,“阿婆,您别误会,我们真的没有恶意,只是想找书铺的娘子谈点事情。”
老妇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打开了门,让两人进去。
常宁和南陆跟着老妇人走进屋里,发现屋内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十分整洁。
“阿婆,您知道这家书铺的娘子什么时候回来吗?”常宁轻声问道。
老妇人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我不知道,我已经有三个月没见过这家的娘子”
常宁心中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死心地继续追问:“那这家的郎君呢?”
老妇人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也很久没见过他。”
常宁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这次是找不到那个当银锁链的娘子了。不过,既然来了,就不能空手而归,说不定能从老妇人这里打听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阿婆,您认识这个书铺的主人多久了?”常宁开始尝试从其他方面入手。
老妇人回忆了一下,“只有短短几个月而已,不过他们夫妻俩都是好人,平时对我也很照顾。”
“那您知道他们有没有孩子或者亲人吗?”常宁继续问道。
老妇人摇摇头,“我不清楚,他们好像没有孩子,至于亲人,我也没见过。”
常宁心中暗自琢磨,看来这个书铺的主人还挺神秘的。不过,从老妇人的话中可以得知,他们应该是一对善良、乐于助人的夫妻。
“阿婆,您能讲一下他们来到这里定居后发生的事吗?”
老妇人想了想,“这家书铺的当家是个俊俏的小伙子,人很善良娶得夫人也很贤惠,夫妻俩也是热心肠,附近的邻居都很喜爱他们。”
“然而就在三个月前的某一天,他夫人失踪了,那小伙子就急忙求人帮他寻找,自己也是彻夜不眠的寻他夫人,但是有一天他失魂落魄的回到家,身上还弥漫着酒气。也是自那一天,他不再寻找他夫人整日把自己关在书铺内,此后他就不见了,谁也再没见过他们夫妻。”
“邻居间传说是那娘子攀上权贵之人,嫌弃那书生,一走了之。但我觉得不是,他们夫妻二人初来此地时,那夫人总是手上拿着绣针为她夫君制衣,两人恩爱无比。”
常宁又细细询问那娘子的长相想着万一哪一天可以相遇,那妇人回忆许久才道:“那娘子生的貌美,皮肤白皙,手指纤细修长,不像干农活的人家,像是哪家的小姐,我记得那娘子说过自己叫秋娘。”
老妇人说完又补充道:“我记得那娘子额头生着美人痣,其他我就再也不记得。”
常宁向那老妇人道了谢,又让南陆给了些铜钱,就离开了梧桐巷。
前往醉仙楼的途中,常宁的心情有些沉重,原本以为能够揭开镯子的秘密,但现在却找不到那个人。
她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已经不知道是她第几次叹息了。
徐书哲一直在观察常宁,看到她从进入醉仙楼开始就不停地叹气,心中十分担忧,恨不得能替她分担这些忧虑。
而一旁的江瑶也察觉到常宁心情不好,努力想办法让她开心起来。
常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可能影响到了其他人,于是暂时抛下烦恼,和江瑶玩闹起来,仿佛真的忘记了那些烦心事,笑容也变得真诚了一些。
江渡静静地看着常宁和江瑶的互动,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
稍作休息后,江渡带着有些困倦的江瑶离开了,路过常宁的时候,他轻声对她说,如果她有什么困难,可以找他帮忙。他的声音如同微风拂面般轻柔,随后便飘然而去。
常宁怔住,等江渡等人离去后,徐书哲迫不及待地问常宁:“你怎么了,怎么来到醉仙楼后有些魂不守舍,有事你可以跟我说,表哥替你撑腰。”
常宁看着眼前关心自己的徐书哲心下微动,不忍将烦心事告诉他,只说她刚刚遇见卖糖葫芦的老爷爷只不过她没赶上最后一串,有些不开心。
徐书哲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是什么大事,他看着这样的常宁,内心有些稀奇,心想这可能就是有妹妹的感受。
手一拍胸脯,对常宁保证道:“你放心,表哥下一次一定给你糖葫芦带回来一串糖葫芦。”
常宁笑笑没放在心上,回到徐府俩人分开,常宁坐在窗前不忍心这么放弃,离老夫人生辰还有些时日,她准备自己上街去寻些线索。
书铺的门口挂着一块竹木制的招牌,上面刻着“书铺”两个字,字迹已经有些模糊,招牌的边缘也已经有些磨损,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书铺的木门紧闭,常宁试着向铺内喊人,但是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常宁有些落寞,心想自己是不是白跑一趟了。
就在这时,隔壁传来“吱呀”一声,常宁向着声源抬眼望去,只见一个老妇人正从门里探出头来,满脸警惕地打量着她们。
“你们是什么人,是来找隔壁这一户的夫妻吗?”老妇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几分警惕。
常宁心中一动,连忙回答道:“是的,我们找他们有要事相商。”
老妇人皱起眉头,上下打量着常宁和南陆,“你们找他们干什么?他们现在不在家。”
常宁听当值的说过,当银锁链的是外地来的娘子,听老夫人这么说,肯定与隔壁的娘子相识。于是,常宁不动声色地给南陆使眼色,示意她跟老妇人攀谈一下。
南陆见状,亲热地拉着老妇人的手,往她手里塞了一些铜钱,“阿婆,我们家女郎有些事想与这家书铺的娘子讨论,不知道这家的娘子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老妇人紧紧攥住手中的铜钱,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恢复了警惕,“我不认识什么娘子,你们还是快走吧!”说着就要关门。
南陆连忙拦住她,“阿婆,您别误会,我们真的没有恶意,只是想找书铺的娘子谈点事情。”
老妇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打开了门,让两人进去。
常宁和南陆跟着老妇人走进屋里,发现屋内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十分整洁。
“阿婆,您知道这家书铺的娘子什么时候回来吗?”常宁轻声问道。
老妇人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我不知道,我已经有三个月没见过这家的娘子”
常宁心中有些失望,但还是不死心地继续追问:“那这家的郎君呢?”
老妇人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也很久没见过他。”
常宁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这次是找不到那个当银锁链的娘子了。不过,既然来了,就不能空手而归,说不定能从老妇人这里打听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阿婆,您认识这个书铺的主人多久了?”常宁开始尝试从其他方面入手。
老妇人回忆了一下,“只有短短几个月而已,不过他们夫妻俩都是好人,平时对我也很照顾。”
“那您知道他们有没有孩子或者亲人吗?”常宁继续问道。
老妇人摇摇头,“我不清楚,他们好像没有孩子,至于亲人,我也没见过。”
常宁心中暗自琢磨,看来这个书铺的主人还挺神秘的。不过,从老妇人的话中可以得知,他们应该是一对善良、乐于助人的夫妻。
“阿婆,您能讲一下他们来到这里定居后发生的事吗?”
老妇人想了想,“这家书铺的当家是个俊俏的小伙子,人很善良娶得夫人也很贤惠,夫妻俩也是热心肠,附近的邻居都很喜爱他们。”
“然而就在三个月前的某一天,他夫人失踪了,那小伙子就急忙求人帮他寻找,自己也是彻夜不眠的寻他夫人,但是有一天他失魂落魄的回到家,身上还弥漫着酒气。也是自那一天,他不再寻找他夫人整日把自己关在书铺内,此后他就不见了,谁也再没见过他们夫妻。”
“邻居间传说是那娘子攀上权贵之人,嫌弃那书生,一走了之。但我觉得不是,他们夫妻二人初来此地时,那夫人总是手上拿着绣针为她夫君制衣,两人恩爱无比。”
常宁又细细询问那娘子的长相想着万一哪一天可以相遇,那妇人回忆许久才道:“那娘子生的貌美,皮肤白皙,手指纤细修长,不像干农活的人家,像是哪家的小姐,我记得那娘子说过自己叫秋娘。”
老妇人说完又补充道:“我记得那娘子额头生着美人痣,其他我就再也不记得。”
常宁向那老妇人道了谢,又让南陆给了些铜钱,就离开了梧桐巷。
前往醉仙楼的途中,常宁的心情有些沉重,原本以为能够揭开镯子的秘密,但现在却找不到那个人。
她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已经不知道是她第几次叹息了。
徐书哲一直在观察常宁,看到她从进入醉仙楼开始就不停地叹气,心中十分担忧,恨不得能替她分担这些忧虑。
而一旁的江瑶也察觉到常宁心情不好,努力想办法让她开心起来。
常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可能影响到了其他人,于是暂时抛下烦恼,和江瑶玩闹起来,仿佛真的忘记了那些烦心事,笑容也变得真诚了一些。
江渡静静地看着常宁和江瑶的互动,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
稍作休息后,江渡带着有些困倦的江瑶离开了,路过常宁的时候,他轻声对她说,如果她有什么困难,可以找他帮忙。他的声音如同微风拂面般轻柔,随后便飘然而去。
常宁怔住,等江渡等人离去后,徐书哲迫不及待地问常宁:“你怎么了,怎么来到醉仙楼后有些魂不守舍,有事你可以跟我说,表哥替你撑腰。”
常宁看着眼前关心自己的徐书哲心下微动,不忍将烦心事告诉他,只说她刚刚遇见卖糖葫芦的老爷爷只不过她没赶上最后一串,有些不开心。
徐书哲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是什么大事,他看着这样的常宁,内心有些稀奇,心想这可能就是有妹妹的感受。
手一拍胸脯,对常宁保证道:“你放心,表哥下一次一定给你糖葫芦带回来一串糖葫芦。”
常宁笑笑没放在心上,回到徐府俩人分开,常宁坐在窗前不忍心这么放弃,离老夫人生辰还有些时日,她准备自己上街去寻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