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宣后,又升张宁为镇北将军,加散骑常侍,太子少保,定北散侯。
其下各将各吏皆有赏任。
待到朝廷来人离去,堂中立时一片欢喜之声,张泰更是喜笑颜开难以合嘴。
自两淮之战后,张氏已然衰败,谁也没曾想到本是不被看好的张宁竟逆势而上,不但建立起偌大功业还得以封侯,论起权势地位已然高出身为族主的父亲张颜真。
如此来看,四姓之中却是暂无出右者!
斛律金左右瞧瞧,忽然迈步而出拱手问道:“都督既已晋位四镇之列,我军军号可需随之更改?”
闻言众人稍作合计,也都连连称是。
本朝军制向来有四征、四镇、四安之说,其中四征将军已与骠骑将军权势相当,共为二品之首。唯有特进者再加大字,方可位列其上,就如昔日骠骑大将军李崇。
因而此番晋升为镇北将军的张宁,实则已是仅次寥寥数人的元魏重将,比起北讨时的元修义等人还要高出一筹。
这般算来若再称安北军,倒也确实有些不妥。
不过张宁却是想也不想得摆手道:“安民保境,施以善政方才是我之愿,何况四州百姓已然习惯安北军之说,无需再改。”
他顿了顿又说:“以后我再有升任,难不成本军又随之改成征北军、骠骑军?”
此话一出众人都不禁笑了起来,斛律金等人眼中却是闪出一道光芒,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不待多想,随即有人出列禀道:“都督,安州密云郡郡守耿怀坐盗官财,饮酒废事,威不禁下。
月前密云郡计口授田时也曾偏袒当地大族,多引百姓愤怨,请都督罢免此人!”
“这……”
谁也没想到有人会突然开口提起此事,倒不是这位密云郡守是何等奢遮人物,而是有些哪壶不开提哪壶!
眼下都督加官进爵,众人皆得赏赐,不正是欢喜之时么?
张宁亦是有些错愕,循声望去果然是刻板的陈守教,身处前列郑经平对于自己这至交也是无言,正无奈摇头。
陈守教为任时恤民廉谨,甚有治称,张宁遂在尽取四州后破格任其为安州州都擢吏。不想这才任职不到一月,就趁着前来听诏当众揭耿怀之罪。
“其罪可有实证?”
张宁稍作沉吟后发问,见此堂中众人具都肃然。
“具在此处,请都督过目。
其下从吏,自顷每因发调,逼民假贷,大商富贾,要射时利,旬日之间,增赢十倍。上下通同,分以润屋。故编户之家,困于冻馁豪富之门,日有兼积。”
从陈守教手中接过文书,张宁渐渐蹙眉,照其所计密云郡郡守耿怀实是贪私自利之辈。
前番为迅速平定地方,安北军府在广施善政的同时,对于与杜洛周关系不深的豪强大族都予以恩待,各州郡守县吏也无过多变动。
一来是他知晓其人多是当地大族出身,背景深厚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自己要想稳坐四州必得与之相合;二来是安北军府麾下虽有才干之士,并随着张氏等族的到来日益增加,可也不能无功而坐高位,因此只能暂且听之任之。() ()
不曾想有些人却远比自己想得庸碌、愚蠢!
再想到蔚州刺史府前番就已颁布包括力、财在内的五方律令,这些人仍是知法犯法,他当即举起文书对堂中众人道:“耿怀如此行径实乃掘我安北军之根基!
若长此以往,我张宁又与那杜洛周有何不同?”
旋即他命张泰为巡察使,陈守教为副使,督三州之吏任,凡有阳奉阴违者,贪腐妄为之人统可罢免。
两人领命后,张宁又道:“不止于此,往后官吏任用拔擢皆需每年受军府课考,虽已任职届满离职,也要追究其罪责!
以贪腐为论,胆犯者十匹以上皆死!
诸君当知此世乱起皆因吏治昏聩,民不果腹,切记要引以为鉴!”
众人连忙称是,几名从本地大族中征辟来官吏亦是如此。
张宁知晓他们心中恐怕还会稍有些不满,甚至在某些方面会有所抵触。毕竟此番举动会切实损害到他们的某些利益,但对自己而言这并不是会如何头疼的问题。
张泰既是军司马,又是自己胞弟,堂堂张氏族人,自有办法对付这些当地大族。何况安北军势头正盛,往后有充足官位与利益相许,岂能无法压服?
倒是终于出现的吏治腐败给张宁提了个醒,蔚州身处六镇之地,自己所拔擢起来的吏员以镇户和当地大族为多。他们在历经柔然寇边,又亲眼目睹轰轰烈烈的破六韩之乱,早已心惊胆寒,数年之内难有贪腐之心。
燕州等地与之不同,其固然也受兵乱,但豪强宗族或以坞堡结地自守,或干脆投身其中。
这无疑使得豪强多得重利,而残存百姓也势如干柴烈火,一旦生出火星便又是燎原席卷之势。
简而言之,一场此起彼伏的叛乱使得富者越富,穷者更穷,又因见识过叛乱而从穷中生出恶来。
张宁认为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平息这股恶,或为己所用。严惩密云郡郡守耿怀,使张泰为巡察使的原由就在此处。
他稍作沉吟后望向堂中两名中年男子董华圃、陆士谧,前者是安州屈指可数的书香门第董氏出身,族中历代都有入朝为官者。
后者则是朝廷亲命的营州刺史,兵乱时城破被囚于牢中,后被安北军救出。因其清身奉公,而仍被张宁任为本州刺史。
此刻张宁徐徐道:“各州历经兵乱,不但民不聊生,各郡县也遭贼寇洗劫,官员备吏多枉死刀下。
我欲在各州郡设立郡学,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先尽中第,次及贫苦为学生,两位以为如何?”
两人皆称此为善政,不敢有所异议。
张宁又道:“既是郡学,大郡立博士三人,助教六人,学生三百人;次郡立博士两人,助教四人,学生两百人;下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两人,学生百人。
各郡博士当选取年四十以上,博关经典,世履忠清,堪为人师者充任。
学生则以中第、贫苦为主,贫苦者不得少于四成。
一应开支学费皆由州府所出,不得拖慢。
董华圃为博士官,专职此事。”
其下各将各吏皆有赏任。
待到朝廷来人离去,堂中立时一片欢喜之声,张泰更是喜笑颜开难以合嘴。
自两淮之战后,张氏已然衰败,谁也没曾想到本是不被看好的张宁竟逆势而上,不但建立起偌大功业还得以封侯,论起权势地位已然高出身为族主的父亲张颜真。
如此来看,四姓之中却是暂无出右者!
斛律金左右瞧瞧,忽然迈步而出拱手问道:“都督既已晋位四镇之列,我军军号可需随之更改?”
闻言众人稍作合计,也都连连称是。
本朝军制向来有四征、四镇、四安之说,其中四征将军已与骠骑将军权势相当,共为二品之首。唯有特进者再加大字,方可位列其上,就如昔日骠骑大将军李崇。
因而此番晋升为镇北将军的张宁,实则已是仅次寥寥数人的元魏重将,比起北讨时的元修义等人还要高出一筹。
这般算来若再称安北军,倒也确实有些不妥。
不过张宁却是想也不想得摆手道:“安民保境,施以善政方才是我之愿,何况四州百姓已然习惯安北军之说,无需再改。”
他顿了顿又说:“以后我再有升任,难不成本军又随之改成征北军、骠骑军?”
此话一出众人都不禁笑了起来,斛律金等人眼中却是闪出一道光芒,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不待多想,随即有人出列禀道:“都督,安州密云郡郡守耿怀坐盗官财,饮酒废事,威不禁下。
月前密云郡计口授田时也曾偏袒当地大族,多引百姓愤怨,请都督罢免此人!”
“这……”
谁也没想到有人会突然开口提起此事,倒不是这位密云郡守是何等奢遮人物,而是有些哪壶不开提哪壶!
眼下都督加官进爵,众人皆得赏赐,不正是欢喜之时么?
张宁亦是有些错愕,循声望去果然是刻板的陈守教,身处前列郑经平对于自己这至交也是无言,正无奈摇头。
陈守教为任时恤民廉谨,甚有治称,张宁遂在尽取四州后破格任其为安州州都擢吏。不想这才任职不到一月,就趁着前来听诏当众揭耿怀之罪。
“其罪可有实证?”
张宁稍作沉吟后发问,见此堂中众人具都肃然。
“具在此处,请都督过目。
其下从吏,自顷每因发调,逼民假贷,大商富贾,要射时利,旬日之间,增赢十倍。上下通同,分以润屋。故编户之家,困于冻馁豪富之门,日有兼积。”
从陈守教手中接过文书,张宁渐渐蹙眉,照其所计密云郡郡守耿怀实是贪私自利之辈。
前番为迅速平定地方,安北军府在广施善政的同时,对于与杜洛周关系不深的豪强大族都予以恩待,各州郡守县吏也无过多变动。
一来是他知晓其人多是当地大族出身,背景深厚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自己要想稳坐四州必得与之相合;二来是安北军府麾下虽有才干之士,并随着张氏等族的到来日益增加,可也不能无功而坐高位,因此只能暂且听之任之。() ()
不曾想有些人却远比自己想得庸碌、愚蠢!
再想到蔚州刺史府前番就已颁布包括力、财在内的五方律令,这些人仍是知法犯法,他当即举起文书对堂中众人道:“耿怀如此行径实乃掘我安北军之根基!
若长此以往,我张宁又与那杜洛周有何不同?”
旋即他命张泰为巡察使,陈守教为副使,督三州之吏任,凡有阳奉阴违者,贪腐妄为之人统可罢免。
两人领命后,张宁又道:“不止于此,往后官吏任用拔擢皆需每年受军府课考,虽已任职届满离职,也要追究其罪责!
以贪腐为论,胆犯者十匹以上皆死!
诸君当知此世乱起皆因吏治昏聩,民不果腹,切记要引以为鉴!”
众人连忙称是,几名从本地大族中征辟来官吏亦是如此。
张宁知晓他们心中恐怕还会稍有些不满,甚至在某些方面会有所抵触。毕竟此番举动会切实损害到他们的某些利益,但对自己而言这并不是会如何头疼的问题。
张泰既是军司马,又是自己胞弟,堂堂张氏族人,自有办法对付这些当地大族。何况安北军势头正盛,往后有充足官位与利益相许,岂能无法压服?
倒是终于出现的吏治腐败给张宁提了个醒,蔚州身处六镇之地,自己所拔擢起来的吏员以镇户和当地大族为多。他们在历经柔然寇边,又亲眼目睹轰轰烈烈的破六韩之乱,早已心惊胆寒,数年之内难有贪腐之心。
燕州等地与之不同,其固然也受兵乱,但豪强宗族或以坞堡结地自守,或干脆投身其中。
这无疑使得豪强多得重利,而残存百姓也势如干柴烈火,一旦生出火星便又是燎原席卷之势。
简而言之,一场此起彼伏的叛乱使得富者越富,穷者更穷,又因见识过叛乱而从穷中生出恶来。
张宁认为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平息这股恶,或为己所用。严惩密云郡郡守耿怀,使张泰为巡察使的原由就在此处。
他稍作沉吟后望向堂中两名中年男子董华圃、陆士谧,前者是安州屈指可数的书香门第董氏出身,族中历代都有入朝为官者。
后者则是朝廷亲命的营州刺史,兵乱时城破被囚于牢中,后被安北军救出。因其清身奉公,而仍被张宁任为本州刺史。
此刻张宁徐徐道:“各州历经兵乱,不但民不聊生,各郡县也遭贼寇洗劫,官员备吏多枉死刀下。
我欲在各州郡设立郡学,取郡中清望、人行修谨、堪循名教者。先尽中第,次及贫苦为学生,两位以为如何?”
两人皆称此为善政,不敢有所异议。
张宁又道:“既是郡学,大郡立博士三人,助教六人,学生三百人;次郡立博士两人,助教四人,学生两百人;下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两人,学生百人。
各郡博士当选取年四十以上,博关经典,世履忠清,堪为人师者充任。
学生则以中第、贫苦为主,贫苦者不得少于四成。
一应开支学费皆由州府所出,不得拖慢。
董华圃为博士官,专职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