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白沙书院位于沃州城的江北,屠府在城中心地带,行路过去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书院掩映在高大参天的百年老树里,苍翠中露出白墙黛瓦,是在早年坍塌的孔庙基础上扩建而成,孔庙只剩了大成殿的台基和一座碑,书院便以这里为中心,修建了校舍,东面的路便是苍松路,西面一条翠柏路,前面绕着一条溪流,名为清源河。屠骥停步,抬头四望,笑道:“少年时若能在这里读书,倒也是美事。”
“确实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师爷赞叹。
二人信步走入书院,正值夫子给学生上课,讲的是古圣人训: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一句。
陆正正被提问,只听他解释道“说话少了要忧心,做事少了要悔恨,那么奉禄就……”
其实他刚刚在看两只黄鹂鸟在窗外嫩绿的柳枝上鸣叫,心思也飞在九天云外,吴夫子讲的是一点都没有听进去,突然被抓包,结结巴巴刚开个头,同窗们就哄堂大笑。
“景溪,你来讲。”
“是,夫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讲过分的言语,不做令人懊悔的事,就可以安享禄命了。”
“嗯,这是解释,你再展开一下。”
“圣人告诫我们要言谈得体、不要张狂、要有分寸,做事情要思虑周全再行动免得后悔,这样自然就会有禄命;但这是讲的士大夫贵族的禄命,是命里已经有高官厚禄的人的守成之为。作为我辈的读书人,固然也是要言谈得体,思虑周全,做事有分寸,这个目的不是为了禄命官位,而是要关心民瘼,心怀国家,有想法有能力可以为老百姓做事…..”
“嗯”吴夫子满意地抬起头,刚要开口,看到窗外两人站立,于是放下书册走出去招呼见礼。
窗外两个人见在答题的年轻人正是昨日在桃叶渡所见的两个少年之一,这时候看上去文质彬彬、侃侃而谈,与昨日的狼狈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不由得相视一笑。听他对答如流,见解虽然难免太理想化,但也算颇有胸襟气度,一时也听住了,见吴夫子来打招呼,连忙见礼。吴夫子便让学生自行朗诵,带了客人去自己日常静坐批阅学生窗课的书房,书房不大不大,也不像普通读书人书房那么藏书满架,正因为摆设很少,虽然小却显得空旷敞亮。
一时介绍完毕,分宾主坐下。
吴夫子道:“林梦屏的名字可真是如雷贯耳啊,天底下读书人读到“直把临安作长安”无不扼腕痛惜。只是,听闻林先生你被朝廷要求回祖居生活不得游历,怎么今天跟屠大人在一起?屠大人,应该是为令弟的事回来吧?哎,实属可悲可叹,年纪轻轻的尽然命丧黄泉。”
“正是!只是梦屏对外只称陈东声,在我府里做参赞已经三年了,今日前来拜会,不敢以虚名相瞒。刚刚在窗外听课,已经深受裨益。”屠骥起身还了一礼,谦恭回答道。
“刚刚这年轻人见解独到,并不拘泥于陈词滥调,便知吴老夫子你品格不俗啊。如若放在两晋,按晋人风度,学生我和奇骏便可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风骨已见,见面反而是画蛇添足啊!”林梦屏捋须微笑道。
原来这其貌不扬的师爷模样的人便是凭一首诗文名传大梁的林升林梦屏。二十年前狼军觊觎大梁,挥师南下,大梁军节节败退,一年多时间尽然丢了容江以北的大半个江山,连皇帝都被对方掳走,皇室妇幼子弟一起被掳的、混战中被杀的不计其数。唯有七皇子仓皇南渡过了容江,在残兵旧部的拥护下在如今的上京登基,新创了大梁南朝。彼时把这座临时都城改为“临安”,也就是“临时安顿”之意,只道有朝一日打回江北,赶走狼兵。如今已经快二十年过去,临安这个名字早不复存在,又改回了上京,也越来越听不到北伐的声音,准备就这样长治久安地过日子了。达官贵人们在上京纵情声色,寻欢作乐,文恬武嬉。于是林升作诗一首: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临安作长安。
后来只听闻朝廷震怒,把这林升交于他的老家苍州地方官严加管教,转眼十多年年过去,南渡后第一位开朝皇帝已然退位做了太上皇,享清福去了,去年新皇即位,也是一贯的与民修养政策。林梦屏的名字早没有人提起,万万没有想到这林升在屠骥的府里做参赞,吴夫子敬佩不已。感慨道:“老夫实在是看不懂如今的朝廷,听闻新皇也是想要有一番作为,张易张大人也官复原职了,他可是当年主战派的中流砥柱啊,但是又迟迟没有行动,真正是放翁先生诗云:南望王师又一年!”
“朝廷张大人、屠大人、范大人和其他很多大臣都是有恢复之志,奈何朝中意见不一,战和两派常起争端!”林梦屏皱眉道。
“说句得罪的话,如果当初忠勇将军父子没被杀害的话,早就收复中原了,哪会到如今地步。”吴父子不在朝中,说话自然没有任何顾忌。
“北上恢复也需兵粮船舰,非一时筹措得及。加之南朝物阜民丰,老百姓没有经历过战乱,颇安于现状,南渡后重用的本朝官员并无家破人亡、仓皇南逃的经历,自然没有北伐去夺回失去的家园的想法,是以近几年北伐声音越来越小了。” 林梦屏感慨道。
“只是狼朝皇帝也是一代枭雄!这划江而治的想法,恐怕也是一厢情愿,风欲静而树不止。”屠骥道。
“更别说西北有雄起的熊族,其中有个部落头目铁真真正慢慢统一草原各部族,一旦形成气候,必成强敌。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从小苦练骑术和箭术,骑兵之强,恐怕连狼族都不是他们对手。”屠骥补充道。
“当今即位之后,已将忠勇将军和小将军遗体在上京栖烟岭厚葬,此举深得人心!朝中张大人、范大人都在积极奔走联络,为将军平反归还家产,奉养妻女,想来这两年也会有眉目了。当初杀害岳将军的说是狗宰相,其实还不是当今太上皇的主意。你想想,如果当时忠勇将军打败狼军,迎回了前朝皇帝,那他的龙椅不是要让出来了吗?如今虽然禅位,权柄依然在手,掣肘还是很深啊,所以只能一步一步来呀!”
“是呀,此举深得民心。我上年也曾去上京忠勇将军庙游历,靠山面水风水颇佳。那四个铁铸的奸佞跪在坟前受人万世唾弃,也是苍天终不负人呐!尤其那一副对联极妙!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只是这狗皇帝!居然还有福气做了太上皇,享清福去了。”吴夫子愤怒道。
“此事说来话长了,我朝积于今两百多年,当初我太祖皇帝艰辛开国,宾天后由其弟太宗即位,之后九代帝王一直到这禅位的太上皇,都是太宗血脉,如今他无有子嗣,选了太祖后嗣加意培养禅位于他。这皇位传了十代,终于又回到了太祖一脉,是以许多读书人都夸高宗仁心圣德,当今皇帝也对他也礼遵有加。”林梦屏道。
“哦,原来如此。就算这样,你们还是殚精竭虑,时刻想着要收复中原,也真的是不容易了!如今这世道,很多人也就随其波而逐其流,哺其糟而啜其醨了!只怕连糟都没吃,就已经醉了呀!被暖风熏醉了!”吴夫子感慨。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啊!”林升叹道!
和屠骥辞别吴夫子出来,步行回家。
这半日算是“偷得浮生班半日闲”。
屠骥居家,明面上便是各种家事和跟丧事相关的迎来送往,亲朋好友和官场人等络绎不绝,更有贺敏、李春江等一帮人在外穿梭盘查,不时汇报进展,在人来人往的屠府倒也并不显得醒目。
李春江带来的消息,着实令人震惊!
在他看来,屠松的死表面看起来是溺水而亡,实际上早已中毒,只是倒在鱼池的时候尚未气绝,但因脑袋浸入水中,无力挣扎,窒息而亡,这是他当夜用银针探入咽喉得出的结论。
李春江探案确实是一把好手。第二日便带着手下,便装勘踏了鱼池、角门、北院墙等地,又暗暗查访当日的更夫、巡逻相关人员,有条不紊,最后的关键节点还是落在了三个家人身上,第二日一早便叫了屠得福和堂弟屠来福到屠骥的书房问话,屠骥在一边旁听。
这来福看上去瘦瘦小小,跟屠得福的大腹便便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人也看上去老实胆小,唯唯诺诺。
“那日本来不是我值夜,是张大顺、王多田两人的班,因我是住家的,他们两人值夜无事,喊我斗了一会子牌九,我平常总是输,那日手气却是相当的好,他们两个中间出去转了一两次看看动静,后头一次说是好放心了,二公子都要吃要喝的,厨房在给他弄夜宵了。我因为赢得起兴,不想去睡,便拉着他们继续打,到半夜时分,听得外面有动静,所以三个人都操了棍子一起出去看了。”
“是谁先发现二公子在水里?”
“那日是三月初头,天色很暗,我们赶到鱼池边,就着火把的光才发现二公子掉到水里去了,我慌了,连忙丢了火把去拉他,死沉沉的不好拉。”
“是谁先喊出来二公子和翠儿私奔?”
“当时很乱,其他家人也听到动静都跑过来,翠儿想往假山后面躲,已经被我们看到了,他和二公子的事,上面虽然瞒得紧,下面人其实都知道,当日还是张大顺送她去的庄子上。”
“谁先喊的?”屠骥皱眉打断他的回忆。
“让我想想,当时很乱,我们在忙着拉二公子,实在太沉了,很难拉,那边王多田揪住了翠儿,对,就是王多田先喊的,他一边喊,一边往那边去揪住了翠儿,张大顺跟我在这边捞二公子。确实是太沉了,捞了好一会子才拉上来,并不是我们不卖力,二公子的死跟我们可是无关啊。”来福不住用眼去偷看屠骥。
李春江思索一下,又道:“这王多田是什么来头?”
“问我哥,他清楚。”
屠得福忙道:“因他是本地人,前年老爷回来守孝,便带他一起回来,熟悉沃州街头巷尾的,跑腿干活方便些。他有个亲阿哥,名字唤作王多山,在府台老爷家里做二管家,经常听他吹牛提起来多沾光,多有威势。为了这事,我狠狠骂过他一次,我们屠家难道不如府台大人家么?这段时间不大提了。”
李春江心中暗暗计较,半日又向屠得福道:“东北角的小路子,日日晚间走北角门出去?”
“小路子?”屠得福纳闷。
“扫地、烧火的小路子---”来福提醒他:“有个瞎眼奶奶的那个小路子。”
“噢,小路子,他呀,他是我们回沃州后投奔咱们家来的,我看他年龄虽小,人倒伶俐,当日说不要工钱,只要有个地方给他奶奶住,供他们吃饱穿暖就可以,我想住进府里肯定不行,便让他们两个住在东北角的柴房里,对,他三餐要给奶奶送吃食,每日要从北角门出入好几次。”
“于是这角门便经常虚掩着?”
“额-----”屠得福紧张得直冒汗,半晌道:“我骂过几次老黄,虽然是个小角门,也不可大意。只是他每每当做耳旁风,我----”
“老黄?他很爱喝酒?屠松去世当晚,他干什么去了?”
“是个老酒糊涂。平常做事还勤谨,一喝酒就稀松了。那日傍晚,二公子眼看要好起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他干什么去了…..他干什么去了…..”屠得福有点抓狂。
“老黄和二姨太走得很近?”李春江的问题又问得屠得福一惊。
“没有没有没有,那是绝对没有,我们家家风严整。”屠得福瞟一眼屠骥,看他对李春江的问题居然不生气,这在老爷早就暴跳如雷了。
“王多田和李大顺什么时候回来?”李春江的问题东一锤子西一棍子。
“估摸着还要个三五日从上京出发。”
“你们下去吧,今日在这里的事,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屠骥看李春江无话,便打发他们两个出去。
李春江便道:“本来我怀疑薛小玉,她有动机。”
“薛小玉是谁?”屠骥惊讶。
“你的小娘,你家老爷的姨娘薛小玉,你不留心,不知道闺名也是正常。”
“什么我的小娘,你就说薛姨娘,有你这么说话的么?”眼看着这李春江的老毛病又犯了。
“大人你不留心的地方,我都耕田一样翻了一遍了,薛小玉有动机,她育有一子一女,你已经开衙建府不用依靠家里,那么家产怕不是屠松和她的儿子屠跃分?这屠松一死,家财自然落在她儿子手里。”
屠骥摇头道:“居然有这等匪夷所思之事?”
李春江又道:“一桩命案出来,我的原则是谁受益最大,谁就最值得怀疑,算来算去只有这薛小玉,加上她给那老黄的五两银子,我便怀疑是她买通了老黄,把那日的角门开着,好让丫头偷偷溜进来。”
屠骥点头道:“听你一说有几分道理,只是这么周密的安排靠她一个女人怎么做得出来?”
“你问得对咯,看来还是对查案略懂一二的嘛。”李春江像对待童生答对问题一样表扬了一下屠骥,此时他完全沉浸在推理中,完全不觉得这样对屠大人很不恭敬。
“于是我便提了老黄,问明了他那五两银子的由来。他不敢撒谎,这银子确实是薛小玉给他,但是目的不是为了角门。是为了让他偷偷跑去告诉韩家屠松的实际死因是因为跟丫鬟私奔,目的是为了打消韩家送女儿过来守寡,以免多一房分家产。”李春江适时打住,饶有兴致地看屠骥脸上的反应。谁知并无收获,那张脸好像面具一样,一点表情都没有。
“于是我便又提了彩屏。”李春江没有收到期待的惊愕,便舔舔嘴唇继续道。
“彩屏又是谁。”
“你又不知道了吧?你薛小娘的丫头。”
“你只说薛姨娘。”屠骥脸色铁青。
“你家薛姨娘和这丫头彩屏,都是上京人,在这边无亲无故,平时也不管家理事,只是照顾两个孩子,彩屏所言和老黄交代的又严丝合缝,再加刚刚屠得福说那北角门本来就经常虚掩着,因此我刚刚说了“本来怀疑”,实际并不是。”
“哦---”屠骥松一口气,生气道:“你这卖关子卖得…..”
李春江却看不出屠骥的生气,得意于这屠大人被自己逻辑分析牵引思绪,笑道:“那么下一个怀疑对象是谁呢?”
屠骥此时已看出这李春江的毛病,懒得给他凑趣。李春江得不到期待的回应,只能自问自答道:“当然是王多田!按照来福的说法,他当日直奔翠儿而去,也是第一个喊出私奔的话来。大人你想,正常反应是不是先救落水的人?其次人都没拉上来,翠儿也在黑暗中,他如何得知这两人便是屠松和翠儿?”
这主意和屠骥连日内心的怀疑不谋而合,当下喜道:“跟我想到一起去了。”
“大人英明。”
屠骥心道:“原来你也知道奉承上官。”只听李春江又说道:“只是还欠火候!我昨日早上便派了人,秘密去上京了,先把他两个给盯死了,别听闻什么风吹草动惊了兔子。”
“好!”屠骥抚掌道:“这头有你,我自然放心了。探查那三个人的事,你和贺指挥见过了?有眉目了吗?”
“我去了卖鱼桥东韩家一趟,那韩家的孩子因为爱画舰船图纸,丹青绘画技术极好,我说要查坏人,他们自己把人像给我画好了,带去的师傅连笔都没拿出来。”
“你怎么说的?”屠骥好奇。
“我就说从上京流窜来一伙小偷,如此这般几个人,眼下急需缉捕,让他们把那日桃叶渡所见的可疑之人描述一下。”说罢笑道:“诺,大人请看,那孩子画的第一张图就是大人你,提醒我说最可疑的人就是你。”说着抖搂开五张画像,第一张便是屠骥坐在小饭店餐桌边的模样,面容坚硬冷酷、眼神无情,更兼下颚的胡须渣渣和暗黑的皮肤,桌子边上放着柄剑;第二张便是林梦屏,三角眼加老鼠胡须刻画得非常传神,只是神色倒是和气可亲;第三张便是一个渔民打扮的少年郎,俊朗清秀、鼻梁高挺,虽身着褴褛,却自有一种挺拔轩昂的气质;第四张却是一个虬髯大汉,浓密而卷曲的胡须,一双铜铃一样的眼睛,看上去虎虎生威;第五张是一个中年人,相貌普通,掉在人堆里也很难辨认,只是一双眼睛特别炯炯有神,让人觉得跟渔夫的装束不相协调。屠骥端详许久,把自己的那张画折了,放在自己书里,笑道:“把梦屏的也撕了吧,这两个孩子。”
“有了画像,接下来就好查了,大人你放心好了。很快会有消息。”李春江行李出去安排。
屠骥多年在北境军中浸淫。
说是北境,其实跟三十年前的北境对比,已经往南推进了几千里。忠武老将军说起他当年驻守的北境,那才是真正的苦寒却宝贵的地方:那是在棋王山脉的南侧,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远处白雪覆盖的雪山,到了八月份就已经有蝴蝶那么大的雪花飞舞,满天满地都是冰冻,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吹得兵勇的手上、脸上都是裂开的血口子。但是到了来年的春天,当冰河化冻的时候,戈壁滩由黄色转变为淡淡的绿色再到深深的绿,满山满坡都开满各色的小花,牛羊在碧蓝的天空下吃草,和天上的云朵相互呼应,都分不清那些是羊群,哪个是云朵。忠武老将军是一介武夫,并不善言辞,但是当他沉浸在回忆中的时候,往往会感叹一句:“那景色真的太美了!我那时候是个小队长,跟你现在差不多大,觉得戍边是最好的差使了,每日骑马巡逻、和兵士们摔跤喝酒、和送羊奶酒的阿依玛调调情,那日子,美得!”
然而,忠勇老将军的回忆,往往以他醉眼中流出眼泪而结束。
“后来---”是啊,听故事的人自然要问一声后来,后来怎样呢?
二十年前,大梁誉王十二年,狼族越过棋王山,大举来攻。当时老将军所在的戍边部队誓死抵抗,十人九战死。
老将军跟随残兵回撤,组织穿云、青崖、龙翔这北境三州的州牧联合组织府兵应对坚守,坚持了不到一个月,都落入敌人之手。此时,朝廷二十万大军终于赶到,但是却屯兵不前,反而和狼兵签了罢战协议,把北境三州拱手相让。老将军因为出言顶撞,违拗了朝廷钦差,也被罢免。
随后几次反复战和,每次抵抗都以和谈结束,献城割地赔款,能换得短时间和平,不到两三年狼兵便又借故引起争端,最终把个花花江山都丢了。十二年中,北境的边防线越来越南移,屠骥投笔从戎已经是八年以前的事了,此时北境的边境线已经在容江以北六百里。北境三州,中原十三州,均已落入狼兵之手。
这次的和平已经有八年之久,这八年内,虽然有过几场规模中等的摩擦之战,双方实力差距不大,每次战斗有输有赢,都没有占了便宜,屠骥在这些战斗中慢慢从主簿升到了宁远将军。
狼族得了十六个州,需要好好的休养生息,养兵屯粮;大梁军也要趁着这个机会修整练兵。平静的水面下其实波诡云谲。去年屠骥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身乔装北上,去了狼族的帝都季阳城,这里之前是中原十三州之一的季阳州的首府,屠骥在书生时代曾经游学到过这里,在这里生活过半年。再次到这里,发现这里情况跟之前大不一样。
白沙书院位于沃州城的江北,屠府在城中心地带,行路过去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书院掩映在高大参天的百年老树里,苍翠中露出白墙黛瓦,是在早年坍塌的孔庙基础上扩建而成,孔庙只剩了大成殿的台基和一座碑,书院便以这里为中心,修建了校舍,东面的路便是苍松路,西面一条翠柏路,前面绕着一条溪流,名为清源河。屠骥停步,抬头四望,笑道:“少年时若能在这里读书,倒也是美事。”
“确实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啊。”师爷赞叹。
二人信步走入书院,正值夫子给学生上课,讲的是古圣人训: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一句。
陆正正被提问,只听他解释道“说话少了要忧心,做事少了要悔恨,那么奉禄就……”
其实他刚刚在看两只黄鹂鸟在窗外嫩绿的柳枝上鸣叫,心思也飞在九天云外,吴夫子讲的是一点都没有听进去,突然被抓包,结结巴巴刚开个头,同窗们就哄堂大笑。
“景溪,你来讲。”
“是,夫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讲过分的言语,不做令人懊悔的事,就可以安享禄命了。”
“嗯,这是解释,你再展开一下。”
“圣人告诫我们要言谈得体、不要张狂、要有分寸,做事情要思虑周全再行动免得后悔,这样自然就会有禄命;但这是讲的士大夫贵族的禄命,是命里已经有高官厚禄的人的守成之为。作为我辈的读书人,固然也是要言谈得体,思虑周全,做事有分寸,这个目的不是为了禄命官位,而是要关心民瘼,心怀国家,有想法有能力可以为老百姓做事…..”
“嗯”吴夫子满意地抬起头,刚要开口,看到窗外两人站立,于是放下书册走出去招呼见礼。
窗外两个人见在答题的年轻人正是昨日在桃叶渡所见的两个少年之一,这时候看上去文质彬彬、侃侃而谈,与昨日的狼狈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不由得相视一笑。听他对答如流,见解虽然难免太理想化,但也算颇有胸襟气度,一时也听住了,见吴夫子来打招呼,连忙见礼。吴夫子便让学生自行朗诵,带了客人去自己日常静坐批阅学生窗课的书房,书房不大不大,也不像普通读书人书房那么藏书满架,正因为摆设很少,虽然小却显得空旷敞亮。
一时介绍完毕,分宾主坐下。
吴夫子道:“林梦屏的名字可真是如雷贯耳啊,天底下读书人读到“直把临安作长安”无不扼腕痛惜。只是,听闻林先生你被朝廷要求回祖居生活不得游历,怎么今天跟屠大人在一起?屠大人,应该是为令弟的事回来吧?哎,实属可悲可叹,年纪轻轻的尽然命丧黄泉。”
“正是!只是梦屏对外只称陈东声,在我府里做参赞已经三年了,今日前来拜会,不敢以虚名相瞒。刚刚在窗外听课,已经深受裨益。”屠骥起身还了一礼,谦恭回答道。
“刚刚这年轻人见解独到,并不拘泥于陈词滥调,便知吴老夫子你品格不俗啊。如若放在两晋,按晋人风度,学生我和奇骏便可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风骨已见,见面反而是画蛇添足啊!”林梦屏捋须微笑道。
原来这其貌不扬的师爷模样的人便是凭一首诗文名传大梁的林升林梦屏。二十年前狼军觊觎大梁,挥师南下,大梁军节节败退,一年多时间尽然丢了容江以北的大半个江山,连皇帝都被对方掳走,皇室妇幼子弟一起被掳的、混战中被杀的不计其数。唯有七皇子仓皇南渡过了容江,在残兵旧部的拥护下在如今的上京登基,新创了大梁南朝。彼时把这座临时都城改为“临安”,也就是“临时安顿”之意,只道有朝一日打回江北,赶走狼兵。如今已经快二十年过去,临安这个名字早不复存在,又改回了上京,也越来越听不到北伐的声音,准备就这样长治久安地过日子了。达官贵人们在上京纵情声色,寻欢作乐,文恬武嬉。于是林升作诗一首: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临安作长安。
后来只听闻朝廷震怒,把这林升交于他的老家苍州地方官严加管教,转眼十多年年过去,南渡后第一位开朝皇帝已然退位做了太上皇,享清福去了,去年新皇即位,也是一贯的与民修养政策。林梦屏的名字早没有人提起,万万没有想到这林升在屠骥的府里做参赞,吴夫子敬佩不已。感慨道:“老夫实在是看不懂如今的朝廷,听闻新皇也是想要有一番作为,张易张大人也官复原职了,他可是当年主战派的中流砥柱啊,但是又迟迟没有行动,真正是放翁先生诗云:南望王师又一年!”
“朝廷张大人、屠大人、范大人和其他很多大臣都是有恢复之志,奈何朝中意见不一,战和两派常起争端!”林梦屏皱眉道。
“说句得罪的话,如果当初忠勇将军父子没被杀害的话,早就收复中原了,哪会到如今地步。”吴父子不在朝中,说话自然没有任何顾忌。
“北上恢复也需兵粮船舰,非一时筹措得及。加之南朝物阜民丰,老百姓没有经历过战乱,颇安于现状,南渡后重用的本朝官员并无家破人亡、仓皇南逃的经历,自然没有北伐去夺回失去的家园的想法,是以近几年北伐声音越来越小了。” 林梦屏感慨道。
“只是狼朝皇帝也是一代枭雄!这划江而治的想法,恐怕也是一厢情愿,风欲静而树不止。”屠骥道。
“更别说西北有雄起的熊族,其中有个部落头目铁真真正慢慢统一草原各部族,一旦形成气候,必成强敌。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从小苦练骑术和箭术,骑兵之强,恐怕连狼族都不是他们对手。”屠骥补充道。
“当今即位之后,已将忠勇将军和小将军遗体在上京栖烟岭厚葬,此举深得人心!朝中张大人、范大人都在积极奔走联络,为将军平反归还家产,奉养妻女,想来这两年也会有眉目了。当初杀害岳将军的说是狗宰相,其实还不是当今太上皇的主意。你想想,如果当时忠勇将军打败狼军,迎回了前朝皇帝,那他的龙椅不是要让出来了吗?如今虽然禅位,权柄依然在手,掣肘还是很深啊,所以只能一步一步来呀!”
“是呀,此举深得民心。我上年也曾去上京忠勇将军庙游历,靠山面水风水颇佳。那四个铁铸的奸佞跪在坟前受人万世唾弃,也是苍天终不负人呐!尤其那一副对联极妙!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只是这狗皇帝!居然还有福气做了太上皇,享清福去了。”吴夫子愤怒道。
“此事说来话长了,我朝积于今两百多年,当初我太祖皇帝艰辛开国,宾天后由其弟太宗即位,之后九代帝王一直到这禅位的太上皇,都是太宗血脉,如今他无有子嗣,选了太祖后嗣加意培养禅位于他。这皇位传了十代,终于又回到了太祖一脉,是以许多读书人都夸高宗仁心圣德,当今皇帝也对他也礼遵有加。”林梦屏道。
“哦,原来如此。就算这样,你们还是殚精竭虑,时刻想着要收复中原,也真的是不容易了!如今这世道,很多人也就随其波而逐其流,哺其糟而啜其醨了!只怕连糟都没吃,就已经醉了呀!被暖风熏醉了!”吴夫子感慨。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啊!”林升叹道!
和屠骥辞别吴夫子出来,步行回家。
这半日算是“偷得浮生班半日闲”。
屠骥居家,明面上便是各种家事和跟丧事相关的迎来送往,亲朋好友和官场人等络绎不绝,更有贺敏、李春江等一帮人在外穿梭盘查,不时汇报进展,在人来人往的屠府倒也并不显得醒目。
李春江带来的消息,着实令人震惊!
在他看来,屠松的死表面看起来是溺水而亡,实际上早已中毒,只是倒在鱼池的时候尚未气绝,但因脑袋浸入水中,无力挣扎,窒息而亡,这是他当夜用银针探入咽喉得出的结论。
李春江探案确实是一把好手。第二日便带着手下,便装勘踏了鱼池、角门、北院墙等地,又暗暗查访当日的更夫、巡逻相关人员,有条不紊,最后的关键节点还是落在了三个家人身上,第二日一早便叫了屠得福和堂弟屠来福到屠骥的书房问话,屠骥在一边旁听。
这来福看上去瘦瘦小小,跟屠得福的大腹便便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人也看上去老实胆小,唯唯诺诺。
“那日本来不是我值夜,是张大顺、王多田两人的班,因我是住家的,他们两人值夜无事,喊我斗了一会子牌九,我平常总是输,那日手气却是相当的好,他们两个中间出去转了一两次看看动静,后头一次说是好放心了,二公子都要吃要喝的,厨房在给他弄夜宵了。我因为赢得起兴,不想去睡,便拉着他们继续打,到半夜时分,听得外面有动静,所以三个人都操了棍子一起出去看了。”
“是谁先发现二公子在水里?”
“那日是三月初头,天色很暗,我们赶到鱼池边,就着火把的光才发现二公子掉到水里去了,我慌了,连忙丢了火把去拉他,死沉沉的不好拉。”
“是谁先喊出来二公子和翠儿私奔?”
“当时很乱,其他家人也听到动静都跑过来,翠儿想往假山后面躲,已经被我们看到了,他和二公子的事,上面虽然瞒得紧,下面人其实都知道,当日还是张大顺送她去的庄子上。”
“谁先喊的?”屠骥皱眉打断他的回忆。
“让我想想,当时很乱,我们在忙着拉二公子,实在太沉了,很难拉,那边王多田揪住了翠儿,对,就是王多田先喊的,他一边喊,一边往那边去揪住了翠儿,张大顺跟我在这边捞二公子。确实是太沉了,捞了好一会子才拉上来,并不是我们不卖力,二公子的死跟我们可是无关啊。”来福不住用眼去偷看屠骥。
李春江思索一下,又道:“这王多田是什么来头?”
“问我哥,他清楚。”
屠得福忙道:“因他是本地人,前年老爷回来守孝,便带他一起回来,熟悉沃州街头巷尾的,跑腿干活方便些。他有个亲阿哥,名字唤作王多山,在府台老爷家里做二管家,经常听他吹牛提起来多沾光,多有威势。为了这事,我狠狠骂过他一次,我们屠家难道不如府台大人家么?这段时间不大提了。”
李春江心中暗暗计较,半日又向屠得福道:“东北角的小路子,日日晚间走北角门出去?”
“小路子?”屠得福纳闷。
“扫地、烧火的小路子---”来福提醒他:“有个瞎眼奶奶的那个小路子。”
“噢,小路子,他呀,他是我们回沃州后投奔咱们家来的,我看他年龄虽小,人倒伶俐,当日说不要工钱,只要有个地方给他奶奶住,供他们吃饱穿暖就可以,我想住进府里肯定不行,便让他们两个住在东北角的柴房里,对,他三餐要给奶奶送吃食,每日要从北角门出入好几次。”
“于是这角门便经常虚掩着?”
“额-----”屠得福紧张得直冒汗,半晌道:“我骂过几次老黄,虽然是个小角门,也不可大意。只是他每每当做耳旁风,我----”
“老黄?他很爱喝酒?屠松去世当晚,他干什么去了?”
“是个老酒糊涂。平常做事还勤谨,一喝酒就稀松了。那日傍晚,二公子眼看要好起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他干什么去了…..他干什么去了…..”屠得福有点抓狂。
“老黄和二姨太走得很近?”李春江的问题又问得屠得福一惊。
“没有没有没有,那是绝对没有,我们家家风严整。”屠得福瞟一眼屠骥,看他对李春江的问题居然不生气,这在老爷早就暴跳如雷了。
“王多田和李大顺什么时候回来?”李春江的问题东一锤子西一棍子。
“估摸着还要个三五日从上京出发。”
“你们下去吧,今日在这里的事,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屠骥看李春江无话,便打发他们两个出去。
李春江便道:“本来我怀疑薛小玉,她有动机。”
“薛小玉是谁?”屠骥惊讶。
“你的小娘,你家老爷的姨娘薛小玉,你不留心,不知道闺名也是正常。”
“什么我的小娘,你就说薛姨娘,有你这么说话的么?”眼看着这李春江的老毛病又犯了。
“大人你不留心的地方,我都耕田一样翻了一遍了,薛小玉有动机,她育有一子一女,你已经开衙建府不用依靠家里,那么家产怕不是屠松和她的儿子屠跃分?这屠松一死,家财自然落在她儿子手里。”
屠骥摇头道:“居然有这等匪夷所思之事?”
李春江又道:“一桩命案出来,我的原则是谁受益最大,谁就最值得怀疑,算来算去只有这薛小玉,加上她给那老黄的五两银子,我便怀疑是她买通了老黄,把那日的角门开着,好让丫头偷偷溜进来。”
屠骥点头道:“听你一说有几分道理,只是这么周密的安排靠她一个女人怎么做得出来?”
“你问得对咯,看来还是对查案略懂一二的嘛。”李春江像对待童生答对问题一样表扬了一下屠骥,此时他完全沉浸在推理中,完全不觉得这样对屠大人很不恭敬。
“于是我便提了老黄,问明了他那五两银子的由来。他不敢撒谎,这银子确实是薛小玉给他,但是目的不是为了角门。是为了让他偷偷跑去告诉韩家屠松的实际死因是因为跟丫鬟私奔,目的是为了打消韩家送女儿过来守寡,以免多一房分家产。”李春江适时打住,饶有兴致地看屠骥脸上的反应。谁知并无收获,那张脸好像面具一样,一点表情都没有。
“于是我便又提了彩屏。”李春江没有收到期待的惊愕,便舔舔嘴唇继续道。
“彩屏又是谁。”
“你又不知道了吧?你薛小娘的丫头。”
“你只说薛姨娘。”屠骥脸色铁青。
“你家薛姨娘和这丫头彩屏,都是上京人,在这边无亲无故,平时也不管家理事,只是照顾两个孩子,彩屏所言和老黄交代的又严丝合缝,再加刚刚屠得福说那北角门本来就经常虚掩着,因此我刚刚说了“本来怀疑”,实际并不是。”
“哦---”屠骥松一口气,生气道:“你这卖关子卖得…..”
李春江却看不出屠骥的生气,得意于这屠大人被自己逻辑分析牵引思绪,笑道:“那么下一个怀疑对象是谁呢?”
屠骥此时已看出这李春江的毛病,懒得给他凑趣。李春江得不到期待的回应,只能自问自答道:“当然是王多田!按照来福的说法,他当日直奔翠儿而去,也是第一个喊出私奔的话来。大人你想,正常反应是不是先救落水的人?其次人都没拉上来,翠儿也在黑暗中,他如何得知这两人便是屠松和翠儿?”
这主意和屠骥连日内心的怀疑不谋而合,当下喜道:“跟我想到一起去了。”
“大人英明。”
屠骥心道:“原来你也知道奉承上官。”只听李春江又说道:“只是还欠火候!我昨日早上便派了人,秘密去上京了,先把他两个给盯死了,别听闻什么风吹草动惊了兔子。”
“好!”屠骥抚掌道:“这头有你,我自然放心了。探查那三个人的事,你和贺指挥见过了?有眉目了吗?”
“我去了卖鱼桥东韩家一趟,那韩家的孩子因为爱画舰船图纸,丹青绘画技术极好,我说要查坏人,他们自己把人像给我画好了,带去的师傅连笔都没拿出来。”
“你怎么说的?”屠骥好奇。
“我就说从上京流窜来一伙小偷,如此这般几个人,眼下急需缉捕,让他们把那日桃叶渡所见的可疑之人描述一下。”说罢笑道:“诺,大人请看,那孩子画的第一张图就是大人你,提醒我说最可疑的人就是你。”说着抖搂开五张画像,第一张便是屠骥坐在小饭店餐桌边的模样,面容坚硬冷酷、眼神无情,更兼下颚的胡须渣渣和暗黑的皮肤,桌子边上放着柄剑;第二张便是林梦屏,三角眼加老鼠胡须刻画得非常传神,只是神色倒是和气可亲;第三张便是一个渔民打扮的少年郎,俊朗清秀、鼻梁高挺,虽身着褴褛,却自有一种挺拔轩昂的气质;第四张却是一个虬髯大汉,浓密而卷曲的胡须,一双铜铃一样的眼睛,看上去虎虎生威;第五张是一个中年人,相貌普通,掉在人堆里也很难辨认,只是一双眼睛特别炯炯有神,让人觉得跟渔夫的装束不相协调。屠骥端详许久,把自己的那张画折了,放在自己书里,笑道:“把梦屏的也撕了吧,这两个孩子。”
“有了画像,接下来就好查了,大人你放心好了。很快会有消息。”李春江行李出去安排。
屠骥多年在北境军中浸淫。
说是北境,其实跟三十年前的北境对比,已经往南推进了几千里。忠武老将军说起他当年驻守的北境,那才是真正的苦寒却宝贵的地方:那是在棋王山脉的南侧,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远处白雪覆盖的雪山,到了八月份就已经有蝴蝶那么大的雪花飞舞,满天满地都是冰冻,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吹得兵勇的手上、脸上都是裂开的血口子。但是到了来年的春天,当冰河化冻的时候,戈壁滩由黄色转变为淡淡的绿色再到深深的绿,满山满坡都开满各色的小花,牛羊在碧蓝的天空下吃草,和天上的云朵相互呼应,都分不清那些是羊群,哪个是云朵。忠武老将军是一介武夫,并不善言辞,但是当他沉浸在回忆中的时候,往往会感叹一句:“那景色真的太美了!我那时候是个小队长,跟你现在差不多大,觉得戍边是最好的差使了,每日骑马巡逻、和兵士们摔跤喝酒、和送羊奶酒的阿依玛调调情,那日子,美得!”
然而,忠勇老将军的回忆,往往以他醉眼中流出眼泪而结束。
“后来---”是啊,听故事的人自然要问一声后来,后来怎样呢?
二十年前,大梁誉王十二年,狼族越过棋王山,大举来攻。当时老将军所在的戍边部队誓死抵抗,十人九战死。
老将军跟随残兵回撤,组织穿云、青崖、龙翔这北境三州的州牧联合组织府兵应对坚守,坚持了不到一个月,都落入敌人之手。此时,朝廷二十万大军终于赶到,但是却屯兵不前,反而和狼兵签了罢战协议,把北境三州拱手相让。老将军因为出言顶撞,违拗了朝廷钦差,也被罢免。
随后几次反复战和,每次抵抗都以和谈结束,献城割地赔款,能换得短时间和平,不到两三年狼兵便又借故引起争端,最终把个花花江山都丢了。十二年中,北境的边防线越来越南移,屠骥投笔从戎已经是八年以前的事了,此时北境的边境线已经在容江以北六百里。北境三州,中原十三州,均已落入狼兵之手。
这次的和平已经有八年之久,这八年内,虽然有过几场规模中等的摩擦之战,双方实力差距不大,每次战斗有输有赢,都没有占了便宜,屠骥在这些战斗中慢慢从主簿升到了宁远将军。
狼族得了十六个州,需要好好的休养生息,养兵屯粮;大梁军也要趁着这个机会修整练兵。平静的水面下其实波诡云谲。去年屠骥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身乔装北上,去了狼族的帝都季阳城,这里之前是中原十三州之一的季阳州的首府,屠骥在书生时代曾经游学到过这里,在这里生活过半年。再次到这里,发现这里情况跟之前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