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倒是长了能耐,能逼你我到这一步。”
拔步床上,洪太师耷拉着眼皮叹息。他年事已高,如今更是连走动都不大便利了,只能由人将近日来发生的事一一转述。
曾经叱咤朝堂的权臣行将就木也是可悲,更可悲的是,自己垂垂老矣,子孙后代却仍未成长起来。
事到如今他没什么好不承认的,洪继昌洪继隆不算愚笨,可也没有像自己希冀的那般延续家族荣光;孙辈中的洪天璟倒是出类拔萃,但也比不过以安蕴林为首的那几个后生。
“这都是李明知那个混账废物在作妖!”
洪继隆跟着兄长一同跪在洪太师床边,啐了一口,怒道:“先是管不住嘴,后又自作聪明出来指认,坏了我们的事。父亲放心,我回头就让人把他做掉。”
“李明知在京城默默无闻这么多年,怎么近来就接二连三地出这么多状况,你都不想想吗?”
洪太师头痛道:“事到如今,你省省吧,别再给人挑到错处了。”
这件事可算是让宋鸿卓抓到了把柄,再加上今年正逢各州府乡试、自奉山县回京的安蕴林也并未正式授予官职。多方胁迫之下,洪太师即便没有出门,也能想象出外头争执得如何激烈。
朝堂势力洗牌是常事,自己两个儿子把持着吏部,也早就有人诟病。之于今天这个局面洪太师并没有很惊讶,只是……
“这次调任,安蕴林要占大便宜了。”
恰到好处地表现自己的无辜,进而谋得更多利益,是这个狡黠后生一贯的技俩。如今他一封奏疏重提回避制度,不但给自己升迁造了势,新一轮科举升上来的学子也势必会对他感恩戴德。
洪太师闭了闭眼,即便再不愿意看到这个情景,但事关洪继隆,他也只能选择保住儿子。
“继昌官至尚书,又在内阁有一席之地,为了洪家的长远大计,他的位置,不能动。”
“至于继隆……”
洪太师顿了顿,洪继隆势必是要从吏部侍郎的位子上下来了,但他到底心怀希冀,盼着能有个折中的法子。
“继昌看看能否运作一番,调离吏部后,为他另寻个职位?”
洪继昌脸色阴沉,摇了摇头:“之前为了搪塞安蕴林,曾提过朝臣各司其职,暂无缺口,如今宋鸿卓他们竟是将那番话拿回来堵我了。”
“更可恨的是,安蕴林那封奏疏里还提到了血亲姻亲,如今继隆怕是连李鼎那儿都去不了了。”
“那怎么办?”
洪继隆急道:“我即便不在吏部,总要有个职位安置吧?我这才过不惑难道就要致仕?”
“他们想夺我的职,这不是意图削弱洪家、不是在打洪家的脸吗?不能让他们这么嚣张啊!”
洪继隆犹不死心,还在撺掇父亲与兄长:“就算回避制度重提,他安蕴林算什么东西,凭什么他提了就得听他的?”
洪太师沉默。
伴随着安蕴林的离京和回京,朝局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当初洪家占尽天时地利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他也疑心过,从宋鸿卓方松鹤那对师徒,到无故回京的襄王宿凌,再到日渐长大的小皇帝,只不过渐趋衰老的身体令他没有精力细查,每每此时,总有几分天不假年的悲愤。
即便如今困囿于方寸之间,洪太师也知道,洪继隆是背后那人、亦或说背后那些人,破开洪家城池的第一步。
半晌,他终于开口,平静道:“你在家安置也是好的。”
洪太师说完这话就没再管他,转而给床边跪着的洪继昌交代要事。与他们往来交好的世家不少,朝中官职若有大变动,难免损及世家们的利益,当务之急还得处理这些。
他絮絮说了半晌,又道:“安蕴林的位子也得仔细着,多少人等着看吏部对他的安排呢。”
不能许一个无足轻重的位子落人口实,更不想真给他调个有实权的职位。洪太师左思右想,得出结论:“只要把他放在你眼皮子底下,他就翻不了天。”
“继隆的位子保不住,安蕴林你还是能管的,总不能让他占尽了便宜。”
“是。”洪继昌了然,心道还是父亲有法子,将人拘在吏部,揉圆搓扁不还是自己说了算?
他正要感谢父亲指点,却见洪太师盯着床幔,缓缓道:“待我百年之后。”
“如果再有这样的局面,你二人应付不来,会有身带螭吻纹章的人来,记住,听他们的吩咐。”
洪继隆尚未反应过来,洪继昌已经目露震惊之色:“他们……来过了?”
怎能不来啊。
洪太师心中慨叹,却并未继续说下去,只摆摆手道:“让天成来侍奉我服药,你们下去忙吧。”
若非螭吻携令而来,洪家还真不好交代。毕竟朝堂官职变动这事影响深远,单说一个安蕴林,从七品知县升到京中正五品,都不知道要给他们带来多少麻烦。
经吏部考评,最终决定升安蕴林担任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
接到诏令时,安蕴秀挑了挑眉,品级尚在意料之中,但吏部的官她是真没想到。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不就是为了把你放到眼皮子底下约束嘛。”
一道人声忽然传来,安蕴秀抬头一看,宋鸿卓已经站在花园的拱门外了。她立刻起身相迎:“贵客莅临,蓬荜生辉。”
“平安坊的宅子可不算蓬荜,安大人也是今非昔比了,回京这么久,都没功夫去老夫府上喝杯茶?”
安蕴秀连连告罪:“您就别取笑我了,那会儿到处都是要来见我的,我忙着躲人呢,哪儿敢出去。”
工部尚书方松鹤是与宋鸿卓一同来的,说是要贺她升迁之喜。安蕴秀没忘记当初殿试时他对自己的提醒,奉山县的工程也少不了他的支持,她头一次近距离见到这位儒雅的方大人,微微躬身,先道了句谢。
方松鹤轻笑一声,上前几步亲手将她扶起。
如今他们倒是能心平气和地坐下交谈了,只不过考虑到安蕴秀即将入职吏部,二人言辞间总不忘叮嘱几句。
她听了半晌,笑道:“两位大人不觉得,我这是打入了对方内部吗?”
文选司郎中掌管朝臣的考授升调,除了是在洪继昌手底下,这可是实打实的实权。安蕴秀也不遮掩,开口就直接规划起上任后会如何调配官员,应承下会给新政一派更多的便利,听得二人一愣一愣的。
“你倒是看得开。”赶在宋鸿卓吹胡子瞪眼之前,方松鹤率先开口,“可真上任后,你探听他几分,他拿捏你多少,这可说不准。”
“再者说,你是踩着洪家弄权这件事上位的,方才说的那番行径又与洪家有什么两样?”
安蕴秀浑不在意:“若是天下海晏河清,我这番行径自然是奸臣。可如今自有奸臣当道,为成大事,用些手段又如何?”
自己早当不了手上干净的清流名臣了,自然要提前打打预防针:“我知道二位大人是为我好,但我早就不是不谙世事的孩童了。”
宋鸿卓与方松鹤对视一眼:也是。
用雷霆手段行菩萨心肠,这是最理想的后生。
“而且,方大人这句话说的不对哦。”安蕴秀忽然回头,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我可不是踩着洪家上位的,我这明明是顺承天意民心所向~”
一句玩笑成功缓和氛围,宋鸿卓笑骂她狡黠,安蕴秀则是提了壶酒出来给二人满上。
他们问的总是奉山县的事,安蕴秀语气诙谐,只当拉家常。说到奉山县的新政落实得最好,她面不改色地应下功劳,同时不忘补一句江抒怀杨新觉差事办得也好,宋首辅指点得更好。
谈及江抒怀,宋鸿卓面上有一丝憾意。
“他呀,当初堪称惊才绝艳,近年来却日渐消沉。单说税事,虽然还在办,可他的表现不如杨新觉。”
较之安蕴林刚刚说的话,不避心机且尽是意气,江抒怀就更不如了。宋鸿卓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只道:“我从他身上,好像看到了当初的你,只不过他比你更刚正不阿。”
刚正不阿……
安蕴秀回忆了下与他的接触,心里是认可这个评价的。
江抒怀抱着振兴家族安民济世的宏愿出山,可朝堂上的波谲云诡与圣贤书中大不一样,他的宏愿与本心相悖,有这个能力却没这种认知,难免煎熬。
安蕴秀问道:“他快要回京了吧?”
方松鹤点点头:“吏部要趁这次机会考校调动,江抒怀和杨新觉在外推行新政许久,也是时候回来陈述值守进展了。”
“那就好,细想起来也是许久没见了。”
她边说边给自己又倒了一杯酒,看得宋鸿卓眉头直皱:“什么时候养成贪杯这毛病?”
“是比以前能喝了。”安蕴秀坦然承认,“不过官职变动这事,也算我们的阶段性小胜利,开心嘛。”
“君子慎酒持戒有德。”
方松鹤也来插话:“老师这是膝下寂寞,想再收个徒弟来教导吗?”
“那还是免了罢……”
三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虽然年岁辈分不尽相同,也不妨碍志趣相投,场面一时间和谐无比。倒是梅成悄悄出现,蹲在门口等了好久,就怕打破了这融洽的氛围给自家大人添麻烦。
最后还是安蕴秀招手,他才走上前来,附耳道:“门外好像还有个客人,但是没跟这两位大人一起进来,现在还傻愣愣地站在门口呢。”
“我听他那个跟班说,还是个王爷呢。”
拔步床上,洪太师耷拉着眼皮叹息。他年事已高,如今更是连走动都不大便利了,只能由人将近日来发生的事一一转述。
曾经叱咤朝堂的权臣行将就木也是可悲,更可悲的是,自己垂垂老矣,子孙后代却仍未成长起来。
事到如今他没什么好不承认的,洪继昌洪继隆不算愚笨,可也没有像自己希冀的那般延续家族荣光;孙辈中的洪天璟倒是出类拔萃,但也比不过以安蕴林为首的那几个后生。
“这都是李明知那个混账废物在作妖!”
洪继隆跟着兄长一同跪在洪太师床边,啐了一口,怒道:“先是管不住嘴,后又自作聪明出来指认,坏了我们的事。父亲放心,我回头就让人把他做掉。”
“李明知在京城默默无闻这么多年,怎么近来就接二连三地出这么多状况,你都不想想吗?”
洪太师头痛道:“事到如今,你省省吧,别再给人挑到错处了。”
这件事可算是让宋鸿卓抓到了把柄,再加上今年正逢各州府乡试、自奉山县回京的安蕴林也并未正式授予官职。多方胁迫之下,洪太师即便没有出门,也能想象出外头争执得如何激烈。
朝堂势力洗牌是常事,自己两个儿子把持着吏部,也早就有人诟病。之于今天这个局面洪太师并没有很惊讶,只是……
“这次调任,安蕴林要占大便宜了。”
恰到好处地表现自己的无辜,进而谋得更多利益,是这个狡黠后生一贯的技俩。如今他一封奏疏重提回避制度,不但给自己升迁造了势,新一轮科举升上来的学子也势必会对他感恩戴德。
洪太师闭了闭眼,即便再不愿意看到这个情景,但事关洪继隆,他也只能选择保住儿子。
“继昌官至尚书,又在内阁有一席之地,为了洪家的长远大计,他的位置,不能动。”
“至于继隆……”
洪太师顿了顿,洪继隆势必是要从吏部侍郎的位子上下来了,但他到底心怀希冀,盼着能有个折中的法子。
“继昌看看能否运作一番,调离吏部后,为他另寻个职位?”
洪继昌脸色阴沉,摇了摇头:“之前为了搪塞安蕴林,曾提过朝臣各司其职,暂无缺口,如今宋鸿卓他们竟是将那番话拿回来堵我了。”
“更可恨的是,安蕴林那封奏疏里还提到了血亲姻亲,如今继隆怕是连李鼎那儿都去不了了。”
“那怎么办?”
洪继隆急道:“我即便不在吏部,总要有个职位安置吧?我这才过不惑难道就要致仕?”
“他们想夺我的职,这不是意图削弱洪家、不是在打洪家的脸吗?不能让他们这么嚣张啊!”
洪继隆犹不死心,还在撺掇父亲与兄长:“就算回避制度重提,他安蕴林算什么东西,凭什么他提了就得听他的?”
洪太师沉默。
伴随着安蕴林的离京和回京,朝局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当初洪家占尽天时地利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他也疑心过,从宋鸿卓方松鹤那对师徒,到无故回京的襄王宿凌,再到日渐长大的小皇帝,只不过渐趋衰老的身体令他没有精力细查,每每此时,总有几分天不假年的悲愤。
即便如今困囿于方寸之间,洪太师也知道,洪继隆是背后那人、亦或说背后那些人,破开洪家城池的第一步。
半晌,他终于开口,平静道:“你在家安置也是好的。”
洪太师说完这话就没再管他,转而给床边跪着的洪继昌交代要事。与他们往来交好的世家不少,朝中官职若有大变动,难免损及世家们的利益,当务之急还得处理这些。
他絮絮说了半晌,又道:“安蕴林的位子也得仔细着,多少人等着看吏部对他的安排呢。”
不能许一个无足轻重的位子落人口实,更不想真给他调个有实权的职位。洪太师左思右想,得出结论:“只要把他放在你眼皮子底下,他就翻不了天。”
“继隆的位子保不住,安蕴林你还是能管的,总不能让他占尽了便宜。”
“是。”洪继昌了然,心道还是父亲有法子,将人拘在吏部,揉圆搓扁不还是自己说了算?
他正要感谢父亲指点,却见洪太师盯着床幔,缓缓道:“待我百年之后。”
“如果再有这样的局面,你二人应付不来,会有身带螭吻纹章的人来,记住,听他们的吩咐。”
洪继隆尚未反应过来,洪继昌已经目露震惊之色:“他们……来过了?”
怎能不来啊。
洪太师心中慨叹,却并未继续说下去,只摆摆手道:“让天成来侍奉我服药,你们下去忙吧。”
若非螭吻携令而来,洪家还真不好交代。毕竟朝堂官职变动这事影响深远,单说一个安蕴林,从七品知县升到京中正五品,都不知道要给他们带来多少麻烦。
经吏部考评,最终决定升安蕴林担任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
接到诏令时,安蕴秀挑了挑眉,品级尚在意料之中,但吏部的官她是真没想到。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不就是为了把你放到眼皮子底下约束嘛。”
一道人声忽然传来,安蕴秀抬头一看,宋鸿卓已经站在花园的拱门外了。她立刻起身相迎:“贵客莅临,蓬荜生辉。”
“平安坊的宅子可不算蓬荜,安大人也是今非昔比了,回京这么久,都没功夫去老夫府上喝杯茶?”
安蕴秀连连告罪:“您就别取笑我了,那会儿到处都是要来见我的,我忙着躲人呢,哪儿敢出去。”
工部尚书方松鹤是与宋鸿卓一同来的,说是要贺她升迁之喜。安蕴秀没忘记当初殿试时他对自己的提醒,奉山县的工程也少不了他的支持,她头一次近距离见到这位儒雅的方大人,微微躬身,先道了句谢。
方松鹤轻笑一声,上前几步亲手将她扶起。
如今他们倒是能心平气和地坐下交谈了,只不过考虑到安蕴秀即将入职吏部,二人言辞间总不忘叮嘱几句。
她听了半晌,笑道:“两位大人不觉得,我这是打入了对方内部吗?”
文选司郎中掌管朝臣的考授升调,除了是在洪继昌手底下,这可是实打实的实权。安蕴秀也不遮掩,开口就直接规划起上任后会如何调配官员,应承下会给新政一派更多的便利,听得二人一愣一愣的。
“你倒是看得开。”赶在宋鸿卓吹胡子瞪眼之前,方松鹤率先开口,“可真上任后,你探听他几分,他拿捏你多少,这可说不准。”
“再者说,你是踩着洪家弄权这件事上位的,方才说的那番行径又与洪家有什么两样?”
安蕴秀浑不在意:“若是天下海晏河清,我这番行径自然是奸臣。可如今自有奸臣当道,为成大事,用些手段又如何?”
自己早当不了手上干净的清流名臣了,自然要提前打打预防针:“我知道二位大人是为我好,但我早就不是不谙世事的孩童了。”
宋鸿卓与方松鹤对视一眼:也是。
用雷霆手段行菩萨心肠,这是最理想的后生。
“而且,方大人这句话说的不对哦。”安蕴秀忽然回头,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我可不是踩着洪家上位的,我这明明是顺承天意民心所向~”
一句玩笑成功缓和氛围,宋鸿卓笑骂她狡黠,安蕴秀则是提了壶酒出来给二人满上。
他们问的总是奉山县的事,安蕴秀语气诙谐,只当拉家常。说到奉山县的新政落实得最好,她面不改色地应下功劳,同时不忘补一句江抒怀杨新觉差事办得也好,宋首辅指点得更好。
谈及江抒怀,宋鸿卓面上有一丝憾意。
“他呀,当初堪称惊才绝艳,近年来却日渐消沉。单说税事,虽然还在办,可他的表现不如杨新觉。”
较之安蕴林刚刚说的话,不避心机且尽是意气,江抒怀就更不如了。宋鸿卓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只道:“我从他身上,好像看到了当初的你,只不过他比你更刚正不阿。”
刚正不阿……
安蕴秀回忆了下与他的接触,心里是认可这个评价的。
江抒怀抱着振兴家族安民济世的宏愿出山,可朝堂上的波谲云诡与圣贤书中大不一样,他的宏愿与本心相悖,有这个能力却没这种认知,难免煎熬。
安蕴秀问道:“他快要回京了吧?”
方松鹤点点头:“吏部要趁这次机会考校调动,江抒怀和杨新觉在外推行新政许久,也是时候回来陈述值守进展了。”
“那就好,细想起来也是许久没见了。”
她边说边给自己又倒了一杯酒,看得宋鸿卓眉头直皱:“什么时候养成贪杯这毛病?”
“是比以前能喝了。”安蕴秀坦然承认,“不过官职变动这事,也算我们的阶段性小胜利,开心嘛。”
“君子慎酒持戒有德。”
方松鹤也来插话:“老师这是膝下寂寞,想再收个徒弟来教导吗?”
“那还是免了罢……”
三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虽然年岁辈分不尽相同,也不妨碍志趣相投,场面一时间和谐无比。倒是梅成悄悄出现,蹲在门口等了好久,就怕打破了这融洽的氛围给自家大人添麻烦。
最后还是安蕴秀招手,他才走上前来,附耳道:“门外好像还有个客人,但是没跟这两位大人一起进来,现在还傻愣愣地站在门口呢。”
“我听他那个跟班说,还是个王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