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云尚书上完早朝后,回府时一脸凝重。云珧这边得到了消息,说是平嘉帝操劳国政过度,不慎染疾,一连好几日都不上朝。此消息一出,朝野一片哗然,都在暗地里纷纷揣摩此事。
如今翊王刚回到京中,朝中便已掀起一阵风浪,云珧不由联想到昨晚太子反常的态度,心有隐隐有些担忧。
毕竟,一个手握兵权之人,总令人忌惮得多。
傍晚,云珧又来到卿玉处学画,提笔时忽然想起今日之事,一时间走了神,任由墨色在纸上蔓延开来。
卿玉道:“你今日不在状态,不必画了。”
云珧微微一愣,低头看去,画中本该是山水间的细腻溪流,现在却成了一团模糊的黑影。
云珧收起纸笔,踱到廊下。
月色朦胧,晚风和煦,卿玉看着他缓缓道:“你今夜看起来心事重重,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云珧敛眉道:“我有一位至交好友,家中父亲得了病,虽说府上事务有几位兄弟帮衬着,可富贵人家向来争纷多,也不知他一人能否应付过来。”
卿玉点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的朋友操持府中事物确实不易,是该当心些。”
云珧叹了口气:“我这位朋友,向来聪慧机敏,按理说,应对这些家宅之事应是游刃有余。可我担心的是,他的那些兄弟皆是人中龙凤,野心勃勃,也不知背地里会有什么动作。”
卿玉望向廊外,似有所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贪婪乃人之本性,既出生于富贵之家,便绕不过此事。”又瞧了瞧云珧的脸色,转而一笑,“公子方才也说过,明枪易挡,暗箭难防,既然局面不甚明朗,不妨以身入局,化守为攻。”
云珧眼中闪过一丝亮色,他看向卿玉:“傅小姐之意与在下不谋而合,只是此计凶险了些,还需细细打算。”
四月十五,本应是新科进士放榜之日,却不知因何往后推迟了七日,引得民间议论纷纷。好在礼部贡院终于放出了消息,天色微明,贡院门前排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一刻钟后,贡院的朱门缓缓开启,一位官员步履平稳地走出大门,手中高举着一卷黄榜。顿时,喧闹的人群安静下来,只听官员声音洪亮道:“本次科举,进士及第者,共三十二人!”随后,他展开黄榜,开始依次宣读新科进士的名字。
本届状元是柳相之子柳韵,榜眼是王太傅之子王裕申,探花则是云珧。
四月二十三,春光乍泄,风和日丽,进士科三甲游街。
巡游完毕,进士们到皇宫领御宴,因平嘉帝抱病在身,此次宴会由太子主办。
琼林宴,照例设在御水旁。
柳韵与云珧年纪相仿,如今被钦点为状元,又是太子的大舅兄,一时间颇为炙手可热。云珧刚走到御园,便见一众人等将柳韵团团围住,满是恭贺之词。云珧仔细瞧了瞧,其中有几位老臣还曾去云府做过客。
这时,元淇春风满面地来到他身旁,拱手笑道:“恭喜云兄,摘得探花之位。”
云珧收回视线,回之一笑:“多谢元兄,元兄才学本在我之上,我却忝列一甲,实在有愧。”
元淇听后大笑:“云兄未免太过自谦,这番话倒叫我脸红。”
不多时,太子一行人便来到御园中,众人纷纷叩拜行礼。云珧注意到太子身后站了一个人,一身蓝色云纹蟒袍,姿容俊雅,气度雍容,观其身份应是翊王无疑。
太子笑道:“众卿起身罢。”
随后侍臣宣旨:“皇上诏曰,诸君辛苦,今设琼林宴以飨,赐新科进士各色绮裘、书卷、文房四宝,以示恩宠。”
众人谢过恩后,回到席位。此时乐起,雅音缭绕,歌舞升平。
宴间,云珧正与元淇说着话,忽闻上首悠悠传来一句:“本宫记得探花素爱饮酒,将这壶蔷薇露呈到探花面前。”
云珧忙站起身,受宠若惊道:“微臣叩谢殿下。
太子展颜一笑:“不必多礼,本宫少时曾与你一同读书,那时你便聪慧勤勉,如今更是成为朝廷栋梁,于情于理,本宫都应嘉奖于你。”
一时间,席间的目光好似都聚集在云珧身上,羡慕有之,好奇有之,探究有之。
毕竟连柳状元都没得到太子另外的赏赐,实在不得不令人多想。
翊王视线若有若无的扫过云珧,面上仍是得体的笑容。
散席之后,太子身边的内侍到云珧身边说了几句话后,才匆匆离去。
内侍清扫现场时,发觉翊王仍站在原处,望着云珧远去的背影,似乎若有所思,便出声道:“王爷,那位是新晋探花,云尚书之子云珧。”
翊王勾唇:“本王知道。”
内侍边打扫着边笑道:“王爷之前一直在边关打仗,有一事可能还不知晓。当今太子妃曾经与云探花有亲,后来取消婚约嫁与太子,本以为二位会生出什么嫌隙,可现在看来,倒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心胸狭隘了。”
翊王闻言,似笑非笑:“竟有此事。”
内侍笑道:“是啊,都说太子殿下与云探花不愧为表兄弟,就是有几分别人比不得的亲厚。”内侍眼珠子一转,又谄笑道:“自然,您与太子殿下才是实打实的亲兄弟,凭谁也越不过您去。”
如今翊王刚回到京中,朝中便已掀起一阵风浪,云珧不由联想到昨晚太子反常的态度,心有隐隐有些担忧。
毕竟,一个手握兵权之人,总令人忌惮得多。
傍晚,云珧又来到卿玉处学画,提笔时忽然想起今日之事,一时间走了神,任由墨色在纸上蔓延开来。
卿玉道:“你今日不在状态,不必画了。”
云珧微微一愣,低头看去,画中本该是山水间的细腻溪流,现在却成了一团模糊的黑影。
云珧收起纸笔,踱到廊下。
月色朦胧,晚风和煦,卿玉看着他缓缓道:“你今夜看起来心事重重,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云珧敛眉道:“我有一位至交好友,家中父亲得了病,虽说府上事务有几位兄弟帮衬着,可富贵人家向来争纷多,也不知他一人能否应付过来。”
卿玉点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的朋友操持府中事物确实不易,是该当心些。”
云珧叹了口气:“我这位朋友,向来聪慧机敏,按理说,应对这些家宅之事应是游刃有余。可我担心的是,他的那些兄弟皆是人中龙凤,野心勃勃,也不知背地里会有什么动作。”
卿玉望向廊外,似有所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贪婪乃人之本性,既出生于富贵之家,便绕不过此事。”又瞧了瞧云珧的脸色,转而一笑,“公子方才也说过,明枪易挡,暗箭难防,既然局面不甚明朗,不妨以身入局,化守为攻。”
云珧眼中闪过一丝亮色,他看向卿玉:“傅小姐之意与在下不谋而合,只是此计凶险了些,还需细细打算。”
四月十五,本应是新科进士放榜之日,却不知因何往后推迟了七日,引得民间议论纷纷。好在礼部贡院终于放出了消息,天色微明,贡院门前排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一刻钟后,贡院的朱门缓缓开启,一位官员步履平稳地走出大门,手中高举着一卷黄榜。顿时,喧闹的人群安静下来,只听官员声音洪亮道:“本次科举,进士及第者,共三十二人!”随后,他展开黄榜,开始依次宣读新科进士的名字。
本届状元是柳相之子柳韵,榜眼是王太傅之子王裕申,探花则是云珧。
四月二十三,春光乍泄,风和日丽,进士科三甲游街。
巡游完毕,进士们到皇宫领御宴,因平嘉帝抱病在身,此次宴会由太子主办。
琼林宴,照例设在御水旁。
柳韵与云珧年纪相仿,如今被钦点为状元,又是太子的大舅兄,一时间颇为炙手可热。云珧刚走到御园,便见一众人等将柳韵团团围住,满是恭贺之词。云珧仔细瞧了瞧,其中有几位老臣还曾去云府做过客。
这时,元淇春风满面地来到他身旁,拱手笑道:“恭喜云兄,摘得探花之位。”
云珧收回视线,回之一笑:“多谢元兄,元兄才学本在我之上,我却忝列一甲,实在有愧。”
元淇听后大笑:“云兄未免太过自谦,这番话倒叫我脸红。”
不多时,太子一行人便来到御园中,众人纷纷叩拜行礼。云珧注意到太子身后站了一个人,一身蓝色云纹蟒袍,姿容俊雅,气度雍容,观其身份应是翊王无疑。
太子笑道:“众卿起身罢。”
随后侍臣宣旨:“皇上诏曰,诸君辛苦,今设琼林宴以飨,赐新科进士各色绮裘、书卷、文房四宝,以示恩宠。”
众人谢过恩后,回到席位。此时乐起,雅音缭绕,歌舞升平。
宴间,云珧正与元淇说着话,忽闻上首悠悠传来一句:“本宫记得探花素爱饮酒,将这壶蔷薇露呈到探花面前。”
云珧忙站起身,受宠若惊道:“微臣叩谢殿下。
太子展颜一笑:“不必多礼,本宫少时曾与你一同读书,那时你便聪慧勤勉,如今更是成为朝廷栋梁,于情于理,本宫都应嘉奖于你。”
一时间,席间的目光好似都聚集在云珧身上,羡慕有之,好奇有之,探究有之。
毕竟连柳状元都没得到太子另外的赏赐,实在不得不令人多想。
翊王视线若有若无的扫过云珧,面上仍是得体的笑容。
散席之后,太子身边的内侍到云珧身边说了几句话后,才匆匆离去。
内侍清扫现场时,发觉翊王仍站在原处,望着云珧远去的背影,似乎若有所思,便出声道:“王爷,那位是新晋探花,云尚书之子云珧。”
翊王勾唇:“本王知道。”
内侍边打扫着边笑道:“王爷之前一直在边关打仗,有一事可能还不知晓。当今太子妃曾经与云探花有亲,后来取消婚约嫁与太子,本以为二位会生出什么嫌隙,可现在看来,倒是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心胸狭隘了。”
翊王闻言,似笑非笑:“竟有此事。”
内侍笑道:“是啊,都说太子殿下与云探花不愧为表兄弟,就是有几分别人比不得的亲厚。”内侍眼珠子一转,又谄笑道:“自然,您与太子殿下才是实打实的亲兄弟,凭谁也越不过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