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啊,兄长,你的骑射技术明明…”君霁拉着君樾,话音还未落。只听见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的传来,马上坐着一个女子。
那女子英姿飒爽的从马上一跃而下,“儿臣拜见父皇,儿臣愿斗胆一试,和四弟比一比骑射。”
不知是谁惊呼了一句:“是璟公主!”大家纷纷议论着。
“是璟儿?”皇后抓着婢女的手,殷切的问。
“是,是大公主。”婢女激动地说道。
“快起来,来人,给公主添座。”皇上连忙吩咐着。侍卫给君璟搬来了座,君璟脱下披风,往座上一扔。
“父皇,儿臣这些年虽不在您身边,可您教我的我却是一刻也不敢懈怠。”
“好,那就让朕看看。”皇上看着面前多年不见的女儿开口道。
君璟拿着箭径直的上了马。她娴熟的驾驭着马,一箭,两箭,三箭…一连着六箭,射中了六个靶心。
她还未停下,她从马上站起,举着弓朝不远处的风铃射了一箭,只见那箭穿过风铃直中远处的稻草垛上。
众人惊呼这位公主的技艺,在座上纷纷侧头讨论。
“好啊,是我北齐国公主的表率!果然没让朕失望。”皇帝激动地站了起来,显然很满意。
“多谢父皇称赞。儿臣这些年没能在父皇跟前尽孝,儿臣惭愧。”君璟上前一步跪在了地上,皇帝连忙上前拉着君璟的手,将她扶起。
“当年朕刚刚登基时根基不稳,哪怕你是公主,朕也还是将你送去了南疆做质子,朕心里便是十分难受也无法将你接回,如今你安然无恙的回来了,便是极好的,要说有愧,是朕…”
“父皇言重了,儿臣能为父皇排忧解难是儿臣的幸运,儿臣如今回来什么旁的都不求,只求能陪在父皇和母后身边尽孝。”
此言一出,在场的各位官宦都纷纷赞赏。“好,好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且先在皇后的长春宫住着,待下人修缮府邸之后再搬回府邸住。”
“多谢父皇。”
皇帝转过身牵住了皇后的手感叹道:“皇后啊,你替朕养了一对好儿女啊!”
“皇上说的臣妾惶恐,这都是臣妾分内之事,况且璟儿自打小便不在臣妾身旁,是璟儿自己争气。”皇后温婉一笑。
“皇后娘娘太谦虚了,这大公主和四皇子一个比一个出色,个个都得皇上的喜爱,这都是娘娘打小教的好。”纯妃在一旁说道。
“今日朕的皇子公主们都令朕十分欣慰,各个宫里都赏月钱。璟儿如今好不容易回宫,赐封号舒阳,先暂住长春宫。”
各皇子纷纷跪谢圣恩,一时间整个齐射大会热闹不已。
……
君璟落座后,一旁的侍女正在往其酒杯里添酒。“皇姐厉害,臣弟佩服不已。”四皇子君祁看着眼前明艳动人的...公主,他眼睛一直看着她,如何也无法移开眼。
“母后给我来信时,说你幼时曾懵懂的唤我为阿姐,如今虽然多年未见,也不用如此见外。”她笑了笑,拿了杯酒一口饮尽。
一旁的君樾看着此刻众人围着的嫡公主,眼神中是说不尽的墨色。
……
大家都回了座,看着剩下的皇子们继续比试,虽然璟公主珠玉在前,但是各位皇子的表现也都不俗。
最后一个上场的皇子是大皇子君樾,他穿着一袭白衣,拿着弓骑上马,他的箭没有对准靶子,而是对准了远处树上的秃鹰。
周围纷纷是不解的声音,还有嘲笑的声音。“他这是要射远处的活物?”十阿哥疑惑的问道。
“这大阿哥未免也太不自量力了。”不知是哪个世家公子开了口。话音刚落不久。一声箭音直直的窜去。那活物便没了声响。
“真射中了?”那世家公子似乎是不信,还探着身体往前去看,没过多久一个侍卫提着一只秃鹰跑了过来。
大家纷纷议论,只有君璟饶有趣味的看着大阿哥。
“我看啊,纯妃宫里也应该赏,三阿哥和大阿哥都不错。”皇帝看着大阿哥的射术开了口,对于这个长子他心情是复杂的。
“多谢皇上。”一旁的纯妃又给皇上添了杯酒。
“樾儿是不是也到了要开府的年纪了?”他似不经意的侧过头问纯妃。
“皇上您不说我都忘记了,时间过的这样快,一转眼樾儿都要开府了。”纯妃笑意并不达眼底。
“一转眼孩子们都大了。”皇后在一旁说道。
“多谢皇上。臣妾替大阿哥多谢皇上了。”纯妃心里是不舒坦的,但面上也不可表露出来。
回宫后,君璟便去了养心殿。
皇上坐在榻上,看着眼前奉茶的君璟忍不住感慨。“曾经成天围绕着朕转的丫头,如今一眨眼就出落的亭亭玉立了,朕实在是想念的很哪。”皇上喝了一口茶。
“儿臣多谢父皇挂念。”
“朕倒是没想到璟儿这个时候会回来。”他似笑非笑的说道。
这是赤裸裸的试探啊,果然对得起他生性多疑的名声。
“儿臣早就有心想回来,只不过因为前两年身体底子不好才一直到今日才回来,南疆王此番…”她话还没说完,皇帝就上前将还跪在地上的君璟拉了起来。
“说到底是我对不住你,此后你回来便好好…”他的话还没说完。
“启禀父皇,儿臣有一事禀报。儿臣此次从南疆回来特地带来了南疆王的求和书,边境的战打了这么多年,边关的百姓受了这么多苦,南疆王若有意求和…”
”璟儿,你贵为我北齐国的公主,应当事事已我北齐为先,南疆在朕登基的这些年屡次来犯,如今送来这一纸求和书,荒谬至极。”语气间尽是不屑。
皇帝将茶杯放在桌上,与此前和蔼的父亲不同,此刻他的脸上带着些不满,是个疑心很重的君王。
“父皇恕罪,儿臣此次回来绝无当说客之意,只是儿臣此行途径边境时,亲眼瞧见百姓民不聊生,儿臣身为北齐的公主,有责任向陛下禀明。”君璟连忙跪下,似乎是怕座上那位动怒。
“行了,你先起来吧。这件事关系到两国之间的利益,容朕想想,你无需再过问。”他拿起茶又喝了一口,只觉得这茶不如先前那一口甘甜。
“儿臣知晓,那儿臣先行告退了。”她起身来行了礼正准备退下,正走到了一面镶嵌了龙纹绣的屏风前。
“璟儿,你年纪也不小了,若有合适的夫婿,合该成家了。作为公主最重要的是维系我北齐的颜面,朝堂上的事对于你来说难免会有心无力。”
“儿臣遵旨。”她脚步顿了顿,又随即转身应和道。
“下去吧。”座上的人按了按眉心,朝他摆了摆手。
……
那女子英姿飒爽的从马上一跃而下,“儿臣拜见父皇,儿臣愿斗胆一试,和四弟比一比骑射。”
不知是谁惊呼了一句:“是璟公主!”大家纷纷议论着。
“是璟儿?”皇后抓着婢女的手,殷切的问。
“是,是大公主。”婢女激动地说道。
“快起来,来人,给公主添座。”皇上连忙吩咐着。侍卫给君璟搬来了座,君璟脱下披风,往座上一扔。
“父皇,儿臣这些年虽不在您身边,可您教我的我却是一刻也不敢懈怠。”
“好,那就让朕看看。”皇上看着面前多年不见的女儿开口道。
君璟拿着箭径直的上了马。她娴熟的驾驭着马,一箭,两箭,三箭…一连着六箭,射中了六个靶心。
她还未停下,她从马上站起,举着弓朝不远处的风铃射了一箭,只见那箭穿过风铃直中远处的稻草垛上。
众人惊呼这位公主的技艺,在座上纷纷侧头讨论。
“好啊,是我北齐国公主的表率!果然没让朕失望。”皇帝激动地站了起来,显然很满意。
“多谢父皇称赞。儿臣这些年没能在父皇跟前尽孝,儿臣惭愧。”君璟上前一步跪在了地上,皇帝连忙上前拉着君璟的手,将她扶起。
“当年朕刚刚登基时根基不稳,哪怕你是公主,朕也还是将你送去了南疆做质子,朕心里便是十分难受也无法将你接回,如今你安然无恙的回来了,便是极好的,要说有愧,是朕…”
“父皇言重了,儿臣能为父皇排忧解难是儿臣的幸运,儿臣如今回来什么旁的都不求,只求能陪在父皇和母后身边尽孝。”
此言一出,在场的各位官宦都纷纷赞赏。“好,好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且先在皇后的长春宫住着,待下人修缮府邸之后再搬回府邸住。”
“多谢父皇。”
皇帝转过身牵住了皇后的手感叹道:“皇后啊,你替朕养了一对好儿女啊!”
“皇上说的臣妾惶恐,这都是臣妾分内之事,况且璟儿自打小便不在臣妾身旁,是璟儿自己争气。”皇后温婉一笑。
“皇后娘娘太谦虚了,这大公主和四皇子一个比一个出色,个个都得皇上的喜爱,这都是娘娘打小教的好。”纯妃在一旁说道。
“今日朕的皇子公主们都令朕十分欣慰,各个宫里都赏月钱。璟儿如今好不容易回宫,赐封号舒阳,先暂住长春宫。”
各皇子纷纷跪谢圣恩,一时间整个齐射大会热闹不已。
……
君璟落座后,一旁的侍女正在往其酒杯里添酒。“皇姐厉害,臣弟佩服不已。”四皇子君祁看着眼前明艳动人的...公主,他眼睛一直看着她,如何也无法移开眼。
“母后给我来信时,说你幼时曾懵懂的唤我为阿姐,如今虽然多年未见,也不用如此见外。”她笑了笑,拿了杯酒一口饮尽。
一旁的君樾看着此刻众人围着的嫡公主,眼神中是说不尽的墨色。
……
大家都回了座,看着剩下的皇子们继续比试,虽然璟公主珠玉在前,但是各位皇子的表现也都不俗。
最后一个上场的皇子是大皇子君樾,他穿着一袭白衣,拿着弓骑上马,他的箭没有对准靶子,而是对准了远处树上的秃鹰。
周围纷纷是不解的声音,还有嘲笑的声音。“他这是要射远处的活物?”十阿哥疑惑的问道。
“这大阿哥未免也太不自量力了。”不知是哪个世家公子开了口。话音刚落不久。一声箭音直直的窜去。那活物便没了声响。
“真射中了?”那世家公子似乎是不信,还探着身体往前去看,没过多久一个侍卫提着一只秃鹰跑了过来。
大家纷纷议论,只有君璟饶有趣味的看着大阿哥。
“我看啊,纯妃宫里也应该赏,三阿哥和大阿哥都不错。”皇帝看着大阿哥的射术开了口,对于这个长子他心情是复杂的。
“多谢皇上。”一旁的纯妃又给皇上添了杯酒。
“樾儿是不是也到了要开府的年纪了?”他似不经意的侧过头问纯妃。
“皇上您不说我都忘记了,时间过的这样快,一转眼樾儿都要开府了。”纯妃笑意并不达眼底。
“一转眼孩子们都大了。”皇后在一旁说道。
“多谢皇上。臣妾替大阿哥多谢皇上了。”纯妃心里是不舒坦的,但面上也不可表露出来。
回宫后,君璟便去了养心殿。
皇上坐在榻上,看着眼前奉茶的君璟忍不住感慨。“曾经成天围绕着朕转的丫头,如今一眨眼就出落的亭亭玉立了,朕实在是想念的很哪。”皇上喝了一口茶。
“儿臣多谢父皇挂念。”
“朕倒是没想到璟儿这个时候会回来。”他似笑非笑的说道。
这是赤裸裸的试探啊,果然对得起他生性多疑的名声。
“儿臣早就有心想回来,只不过因为前两年身体底子不好才一直到今日才回来,南疆王此番…”她话还没说完,皇帝就上前将还跪在地上的君璟拉了起来。
“说到底是我对不住你,此后你回来便好好…”他的话还没说完。
“启禀父皇,儿臣有一事禀报。儿臣此次从南疆回来特地带来了南疆王的求和书,边境的战打了这么多年,边关的百姓受了这么多苦,南疆王若有意求和…”
”璟儿,你贵为我北齐国的公主,应当事事已我北齐为先,南疆在朕登基的这些年屡次来犯,如今送来这一纸求和书,荒谬至极。”语气间尽是不屑。
皇帝将茶杯放在桌上,与此前和蔼的父亲不同,此刻他的脸上带着些不满,是个疑心很重的君王。
“父皇恕罪,儿臣此次回来绝无当说客之意,只是儿臣此行途径边境时,亲眼瞧见百姓民不聊生,儿臣身为北齐的公主,有责任向陛下禀明。”君璟连忙跪下,似乎是怕座上那位动怒。
“行了,你先起来吧。这件事关系到两国之间的利益,容朕想想,你无需再过问。”他拿起茶又喝了一口,只觉得这茶不如先前那一口甘甜。
“儿臣知晓,那儿臣先行告退了。”她起身来行了礼正准备退下,正走到了一面镶嵌了龙纹绣的屏风前。
“璟儿,你年纪也不小了,若有合适的夫婿,合该成家了。作为公主最重要的是维系我北齐的颜面,朝堂上的事对于你来说难免会有心无力。”
“儿臣遵旨。”她脚步顿了顿,又随即转身应和道。
“下去吧。”座上的人按了按眉心,朝他摆了摆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