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考试的前一天,钱婆子就带着春娘给钱翊准备考场上需要自备的东西。
钱翊一共要考三场,每场三天,这三天两夜内,他们的吃喝拉撒一切活动都不能离开考场,薄的砚台,瓷的水注,镂空的毛笔笔杆,都先经春娘的手放入考篮,再由钱翊查看是否有缺漏的。
吃的方面,水是考场提供的,三天里只吃干粮怕体力不够,钱婆子又给他备了些掰碎的肉糜,买了根参切成片,体力不够时就拿出来含着。
“家里的小炉子也带上,遇到刮风下雨就煮些姜汤喝,这天气只着单衣还是太冷了。”
瓶儿从厨房里端出小炉子又放了些碳递给春娘,春娘接到就放在了钱婆子指定的地方。
“听说号舍三面有墙,没门,南面是敞开的,再带块儿抹布以备不时之需。”
“卷布,也备上两份,充当答卷的毡布,还有吃东西的桌布,保证考试时的整洁,对了,还有油布,多带几块,挡风避雨,不知道香包能不能带进去,考试累了还能提神醒脑。”
“祖母,你备的东西足够了,春娘都要忙活儿晕了。”
“好春娘,你辛苦了。”钱婆子拍拍春娘扶着她的手。
“这天色也不早了,你再看会儿书就睡吧,我和春娘就不在这打扰你了。”
本来还在想怎么将春娘留下的钱翊,被祖母这么一说,一时间竟只能看着春娘扶着祖母的背影缓缓离开。
祖母明明知道他的心思,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准他跨雷池一步,处处防他,现在就连和春娘单独说说话也是不能够的了。
翌日,到了春闱考试的时间,钱婆子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出门亲自送他,只好让瓶儿跟着春娘去送送。
“春娘你相信我能高中吗?”要进考场的钱翊撩开春娘的帽围,一双不染尘埃湿漉漉的眼睛就这么坦荡的看着他。
“子安哥哥当然能高中。”钱翊放下帽围,仔细的给她顺平,将她的脸遮的严严实实。
“借你吉言。”
“青竹好好送小姐回家。”得到命令的青竹立马保证定会将小姐好好送回家。
钱翊经受过查身后,终于开始了他追逐高位的第一步,他阔步走进考场。
“小姐,少爷进去了。”
“嗯。”春娘扶着青竹上了马车。
“跟上去。”
贡院外一辆奢华的黑金色马车在春娘的马车走后也跟着动了。
“景鹤,那小子去哪了?”问的是身旁的安铭。
礼部贡院里的奚伯彦正在同此次科举考试主考官翰林学士张茂,视察科举。
“回皇上,许是路上耽搁了,奴才这就着人去看看。”
“不用去了。”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浑身都是劲儿,踩着阳光的倒影,闲庭阔步。
“这春风得意的模样,可不止是路上耽搁了这点事。”
奚伯彦打趣他,景鹤也不怕,他是少有不怕他的人,很久的以前,在他还没有当上皇帝时,他爱唤他哥哥,但他算他哪门子的哥哥,小孩子见到比他大的男孩子,瞧着顺眼就唤了哥哥,他答应的也开心,两家父母也就私底下认了这门表哥表弟的戏码。
威远侯府满门忠烈,唯今就剩下这么个独苗撑着门楣。
“那是皇上不知道我发现了什么。”说着就从袖口里掏出了一枚小印,拇指大小,瘦瘦长长,玉石的材质对于奚伯彦来说肯定是差的。
“皇上可以看看这个人的刻字。”
奚伯彦拿起玉石的底部看了一眼。
“我就说是像皇上的字。”
“确实有几分相像。”那枚小小的玉石被抛还给了景鹤。
景鹤眉眼带笑,“要说像也不是那么的像,皇上的字雄浑有力,挥斥方遒间又克己复礼的端正自律,这人的字笔锋游走间,多了几分灵秀飘逸,颇有流云意趣。”
奚伯彦知晓景鹤的意思,短暂的回味里恣意妄为,自由无束,是个再也回不去的好时光,也难怪他会产生好奇。
“京城的风光你确实该好好看看。”
“风光确实是要比大西北好,这人吗,还是大西北来的实在。”
“这又是谁得罪了你,让你在今日都要过来告上一状。”
“科举考试,国之重事,臣说话向来没边。”一枚小小的玉印在景鹤的手上上下翻飞,转的那个叫花里胡哨。
奚伯彦不做声,轻瞥了眼小印后就转移了目光,“确实越发不着边际,该给你娶个媳妇了,西北来京述职,路途遥远,再几年不见,只怕你要疯言疯语了,说说,这些天在外转悠是看上谁家的姑娘了?朕给你赐婚,一清早就孔雀开屏似的转。”
景鹤把玩着手里的玉石小印,奚伯彦像是没看见,接着道:“丞相家还有个待字闺中的小女儿,好像叫嘉婳与你年纪倒是相仿。”
“丞相家的闺女可真多,人家可着劲儿的生儿子,他家到与别家不同。”
“你不拒绝,朕就当你答应了,春闱放榜日后曲江宴,朕要见到你的人。”
景鹤想拒绝,但见皇上此时确实不想再搭理他,于是只好百无聊赖地坐在一旁,继续把玩这块偶得的玉石小印。
奚伯彦见状,给他推过去一盘葡萄。
“张卿觉得这届考生里谁高中头甲的可能性大。”
被奚伯彦突然点名的张茂心怀忐忑地道:“伯恩侯府里的长孙肖游,听闻此人文采斐然,工部侍郎家的次子孙彺,贤名在外,苏州巡抚长房家的三公子,素有小孟之称……都是有可能的人选之一。”
“张大人忘了后边那句君子颜如玉。”一旁的景鹤好整以暇的看着一旁毕恭毕敬的张茂。
张茂脑门上的冷汗一下子就给吓出来了,好好的开屏就开屏,他也不是听了什么了不得的话,出丑就更不是了,做什么还挖坑给他,这小侯爷不地道,支吾间硬着头皮接了句:“不及,远不及。”
收起孔雀屏的景鹤,悠哉地拿起之前奚伯彦推给他的葡萄吃了起来。
“皇上,臣……”跪在地上的张茂杀了景鹤的心都有,谁不知当年太后为了还政于皇上的事,在琼林宴上当着众臣的面给了皇上下马威,令一众进士去赞圣上的容貌,只字不提政绩。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黻衣绣裳。”这样的辞藻层出不穷,琼林宴闭,圣上的容貌先登科诗一步远扬,民间盛传当今圣上是个貌如美玉的君王,也仅仅是个貌如美玉的琉璃瓶般存在的物件,这何尝又不是太后在提醒皇上,之所以有今日都是她给的,若她不给他就只能是个随扔随见的普通摆件。
“既是如此,朕倒突然想看看张爱卿盛赞的这位考生是何模样了。”
张茂哪里还敢再提那话不是他说的,忙不迭的躬身在前引路。
“景鹤,想必也是爱看的,一起去吧。”
正在吃葡萄的景鹤,怔愣地吞了嘴里的葡萄,跟在其后,路上还在想怎么就突然要去看个男人了,男人有什么好看的,要是看,不如看他自己。
因为进考场前都要核查小像同本人符不符,钱翊排在后面,所以等到他的时候,大部分的考生已经坐在考试的号舍里了。
穿了便服的奚伯彦不让张茂身边的人声张,不近不远瞧了一眼。
“那位就是吴祉。”奚伯彦顺着张茂所指的方向看去,点点头。
“确实不负盛誉。”
景鹤当然不感兴趣,另指了指他后边的那位道:“那人是谁。”
他指的人当是钱翊,但小地方来的举人又没怎么参加京城里的诗会活动,张茂还真一时答不上来,忙差人去取小像。
奚伯彦手里捏着把合上的扇子,“普普通通,不及他前面那位。”
“看着也是周正,好奇便问问。”
奚伯彦打开了扇子,“以后的肱骨之臣,可是要出自这些考生,景鹤该关心他们学问如何才是。”
“那是皇上该关心的事,我就一只会打仗的莽夫,再有就是喜欢看看稀奇古怪的东西。”
张茂拿来了小像,常山人氏,姓钱名翊。
奚伯彦挥了挥扇子不再多看,景鹤倒是想继续看,但皇上既然都不看了,他再好奇也只能忍着。
“钱翊,名字不错,长的也不不错,不知家中娶妻了没。”
“还是关心关心你自己吧。”
景鹤被怼了也不怕,面上含笑道:“刚刚贡院外看到个小娘子在送他,娉婷身姿,袅娜之态,端的不一般,他却唐突的撩了人家帽围,按理说那小娘子再与他熟识被这么对待也是该恼的,偏偏小娘子站的笔直与他相对。”
啪嗒,重重的扇子声没能打断景鹤的话,面露喜笑道:“要说是娶了,后边的那句小姐该是夫人才是。”
“你这么好奇,就自己去问问。”
奚伯彦转头就走,景鹤哪知他为何突然闹这般,忙跟上,“皇上我不好奇了还不成么?怎么就走了?”
钱翊听到动静,抬头望去时,只看到了奚伯彦身后追着景鹤,他们的主考官如释重负地恭送下连连远去的背影。
“那人是谁?”下意识的他羡慕地问出了口。
能让景侯爷鞍前马后的主,除了当今圣上不做他想,吴祉是知道的,圣上要来的消息,家里早有人提醒,吩咐他那天穿着面容都要得体,不能污了圣眼从而让圣上所不喜,知道是知道的,但他还没好心到要告诉个井底的乡下人。
“不该问的别问,皇城脚下多嘴就是送命。”核实小像的人员呵斥道。
钱翊攥紧拳头,连忙称是,待又核查完所带的东西,终于是正式进入考场。
第一科考的是八股文,这是他擅长的所以写的较快,写完后又小心仔细誊抄,这一考就考到了晚上,他将写好的八股文用油布裹好放到一边等人来收。
接下来的几天他还要在这个手脚不能伸直四面漏风的号舍里完成试帖诗,经、史、时务……
傍晚时分才回到府邸的景鹤传来小厮问道:“看清楚回哪里去了吗?”
“回禀侯爷,那辆马车朝着御街方向去了。”
“御街方向?没跟到府邸?”
“不知怎么的,今日路上的人太多,碰倒了个卖菜的商贩,对方不依不饶,这才跟丢了。”
“没告诉对方府上是哪里的?”
“报了侯爷的名讳,但对方胡搅蛮缠。”
“好了,下去吧。”
景鹤抚着下巴,桌上放着把玩了一天的小印,真有那么巧的事?圣上的字也能随意流出去,关键人家还敢光明正大的模仿,再光明正大的卖出来。
他扮做过要给对方一大笔订单的大主顾,要求其见上一面,好确认一番,奈何中间人只能安排隔屏相叙,说是个云英未嫁的姑娘。
他怕打草惊蛇隔屏时只聊篆刻小印,对方积极应答,一番畅谈下来,他更加好奇,她是个怎样的女子,她的世界太澄澈,一派的春和景明,天真无邪,孩童般自由的思维却又不困于孩童的所知,相反她所知之甚多,就连他说起西北,她也能同他谈到西北的民风习俗,事毕她还对着他道:“你说的和书上有不一样的地方。”
他毫不怀疑她在质疑他,而不是质疑她的书,怪人,都和她说了自己是在西北长大的,她却只信她的书。
走时屏风上印下的绰约风姿像极了今天贡院前见到的女子,可惜跟丢了,否则他倒要看看谁这么大胆连他和皇上都敢愚弄。
钱翊一共要考三场,每场三天,这三天两夜内,他们的吃喝拉撒一切活动都不能离开考场,薄的砚台,瓷的水注,镂空的毛笔笔杆,都先经春娘的手放入考篮,再由钱翊查看是否有缺漏的。
吃的方面,水是考场提供的,三天里只吃干粮怕体力不够,钱婆子又给他备了些掰碎的肉糜,买了根参切成片,体力不够时就拿出来含着。
“家里的小炉子也带上,遇到刮风下雨就煮些姜汤喝,这天气只着单衣还是太冷了。”
瓶儿从厨房里端出小炉子又放了些碳递给春娘,春娘接到就放在了钱婆子指定的地方。
“听说号舍三面有墙,没门,南面是敞开的,再带块儿抹布以备不时之需。”
“卷布,也备上两份,充当答卷的毡布,还有吃东西的桌布,保证考试时的整洁,对了,还有油布,多带几块,挡风避雨,不知道香包能不能带进去,考试累了还能提神醒脑。”
“祖母,你备的东西足够了,春娘都要忙活儿晕了。”
“好春娘,你辛苦了。”钱婆子拍拍春娘扶着她的手。
“这天色也不早了,你再看会儿书就睡吧,我和春娘就不在这打扰你了。”
本来还在想怎么将春娘留下的钱翊,被祖母这么一说,一时间竟只能看着春娘扶着祖母的背影缓缓离开。
祖母明明知道他的心思,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准他跨雷池一步,处处防他,现在就连和春娘单独说说话也是不能够的了。
翌日,到了春闱考试的时间,钱婆子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出门亲自送他,只好让瓶儿跟着春娘去送送。
“春娘你相信我能高中吗?”要进考场的钱翊撩开春娘的帽围,一双不染尘埃湿漉漉的眼睛就这么坦荡的看着他。
“子安哥哥当然能高中。”钱翊放下帽围,仔细的给她顺平,将她的脸遮的严严实实。
“借你吉言。”
“青竹好好送小姐回家。”得到命令的青竹立马保证定会将小姐好好送回家。
钱翊经受过查身后,终于开始了他追逐高位的第一步,他阔步走进考场。
“小姐,少爷进去了。”
“嗯。”春娘扶着青竹上了马车。
“跟上去。”
贡院外一辆奢华的黑金色马车在春娘的马车走后也跟着动了。
“景鹤,那小子去哪了?”问的是身旁的安铭。
礼部贡院里的奚伯彦正在同此次科举考试主考官翰林学士张茂,视察科举。
“回皇上,许是路上耽搁了,奴才这就着人去看看。”
“不用去了。”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浑身都是劲儿,踩着阳光的倒影,闲庭阔步。
“这春风得意的模样,可不止是路上耽搁了这点事。”
奚伯彦打趣他,景鹤也不怕,他是少有不怕他的人,很久的以前,在他还没有当上皇帝时,他爱唤他哥哥,但他算他哪门子的哥哥,小孩子见到比他大的男孩子,瞧着顺眼就唤了哥哥,他答应的也开心,两家父母也就私底下认了这门表哥表弟的戏码。
威远侯府满门忠烈,唯今就剩下这么个独苗撑着门楣。
“那是皇上不知道我发现了什么。”说着就从袖口里掏出了一枚小印,拇指大小,瘦瘦长长,玉石的材质对于奚伯彦来说肯定是差的。
“皇上可以看看这个人的刻字。”
奚伯彦拿起玉石的底部看了一眼。
“我就说是像皇上的字。”
“确实有几分相像。”那枚小小的玉石被抛还给了景鹤。
景鹤眉眼带笑,“要说像也不是那么的像,皇上的字雄浑有力,挥斥方遒间又克己复礼的端正自律,这人的字笔锋游走间,多了几分灵秀飘逸,颇有流云意趣。”
奚伯彦知晓景鹤的意思,短暂的回味里恣意妄为,自由无束,是个再也回不去的好时光,也难怪他会产生好奇。
“京城的风光你确实该好好看看。”
“风光确实是要比大西北好,这人吗,还是大西北来的实在。”
“这又是谁得罪了你,让你在今日都要过来告上一状。”
“科举考试,国之重事,臣说话向来没边。”一枚小小的玉印在景鹤的手上上下翻飞,转的那个叫花里胡哨。
奚伯彦不做声,轻瞥了眼小印后就转移了目光,“确实越发不着边际,该给你娶个媳妇了,西北来京述职,路途遥远,再几年不见,只怕你要疯言疯语了,说说,这些天在外转悠是看上谁家的姑娘了?朕给你赐婚,一清早就孔雀开屏似的转。”
景鹤把玩着手里的玉石小印,奚伯彦像是没看见,接着道:“丞相家还有个待字闺中的小女儿,好像叫嘉婳与你年纪倒是相仿。”
“丞相家的闺女可真多,人家可着劲儿的生儿子,他家到与别家不同。”
“你不拒绝,朕就当你答应了,春闱放榜日后曲江宴,朕要见到你的人。”
景鹤想拒绝,但见皇上此时确实不想再搭理他,于是只好百无聊赖地坐在一旁,继续把玩这块偶得的玉石小印。
奚伯彦见状,给他推过去一盘葡萄。
“张卿觉得这届考生里谁高中头甲的可能性大。”
被奚伯彦突然点名的张茂心怀忐忑地道:“伯恩侯府里的长孙肖游,听闻此人文采斐然,工部侍郎家的次子孙彺,贤名在外,苏州巡抚长房家的三公子,素有小孟之称……都是有可能的人选之一。”
“张大人忘了后边那句君子颜如玉。”一旁的景鹤好整以暇的看着一旁毕恭毕敬的张茂。
张茂脑门上的冷汗一下子就给吓出来了,好好的开屏就开屏,他也不是听了什么了不得的话,出丑就更不是了,做什么还挖坑给他,这小侯爷不地道,支吾间硬着头皮接了句:“不及,远不及。”
收起孔雀屏的景鹤,悠哉地拿起之前奚伯彦推给他的葡萄吃了起来。
“皇上,臣……”跪在地上的张茂杀了景鹤的心都有,谁不知当年太后为了还政于皇上的事,在琼林宴上当着众臣的面给了皇上下马威,令一众进士去赞圣上的容貌,只字不提政绩。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黻衣绣裳。”这样的辞藻层出不穷,琼林宴闭,圣上的容貌先登科诗一步远扬,民间盛传当今圣上是个貌如美玉的君王,也仅仅是个貌如美玉的琉璃瓶般存在的物件,这何尝又不是太后在提醒皇上,之所以有今日都是她给的,若她不给他就只能是个随扔随见的普通摆件。
“既是如此,朕倒突然想看看张爱卿盛赞的这位考生是何模样了。”
张茂哪里还敢再提那话不是他说的,忙不迭的躬身在前引路。
“景鹤,想必也是爱看的,一起去吧。”
正在吃葡萄的景鹤,怔愣地吞了嘴里的葡萄,跟在其后,路上还在想怎么就突然要去看个男人了,男人有什么好看的,要是看,不如看他自己。
因为进考场前都要核查小像同本人符不符,钱翊排在后面,所以等到他的时候,大部分的考生已经坐在考试的号舍里了。
穿了便服的奚伯彦不让张茂身边的人声张,不近不远瞧了一眼。
“那位就是吴祉。”奚伯彦顺着张茂所指的方向看去,点点头。
“确实不负盛誉。”
景鹤当然不感兴趣,另指了指他后边的那位道:“那人是谁。”
他指的人当是钱翊,但小地方来的举人又没怎么参加京城里的诗会活动,张茂还真一时答不上来,忙差人去取小像。
奚伯彦手里捏着把合上的扇子,“普普通通,不及他前面那位。”
“看着也是周正,好奇便问问。”
奚伯彦打开了扇子,“以后的肱骨之臣,可是要出自这些考生,景鹤该关心他们学问如何才是。”
“那是皇上该关心的事,我就一只会打仗的莽夫,再有就是喜欢看看稀奇古怪的东西。”
张茂拿来了小像,常山人氏,姓钱名翊。
奚伯彦挥了挥扇子不再多看,景鹤倒是想继续看,但皇上既然都不看了,他再好奇也只能忍着。
“钱翊,名字不错,长的也不不错,不知家中娶妻了没。”
“还是关心关心你自己吧。”
景鹤被怼了也不怕,面上含笑道:“刚刚贡院外看到个小娘子在送他,娉婷身姿,袅娜之态,端的不一般,他却唐突的撩了人家帽围,按理说那小娘子再与他熟识被这么对待也是该恼的,偏偏小娘子站的笔直与他相对。”
啪嗒,重重的扇子声没能打断景鹤的话,面露喜笑道:“要说是娶了,后边的那句小姐该是夫人才是。”
“你这么好奇,就自己去问问。”
奚伯彦转头就走,景鹤哪知他为何突然闹这般,忙跟上,“皇上我不好奇了还不成么?怎么就走了?”
钱翊听到动静,抬头望去时,只看到了奚伯彦身后追着景鹤,他们的主考官如释重负地恭送下连连远去的背影。
“那人是谁?”下意识的他羡慕地问出了口。
能让景侯爷鞍前马后的主,除了当今圣上不做他想,吴祉是知道的,圣上要来的消息,家里早有人提醒,吩咐他那天穿着面容都要得体,不能污了圣眼从而让圣上所不喜,知道是知道的,但他还没好心到要告诉个井底的乡下人。
“不该问的别问,皇城脚下多嘴就是送命。”核实小像的人员呵斥道。
钱翊攥紧拳头,连忙称是,待又核查完所带的东西,终于是正式进入考场。
第一科考的是八股文,这是他擅长的所以写的较快,写完后又小心仔细誊抄,这一考就考到了晚上,他将写好的八股文用油布裹好放到一边等人来收。
接下来的几天他还要在这个手脚不能伸直四面漏风的号舍里完成试帖诗,经、史、时务……
傍晚时分才回到府邸的景鹤传来小厮问道:“看清楚回哪里去了吗?”
“回禀侯爷,那辆马车朝着御街方向去了。”
“御街方向?没跟到府邸?”
“不知怎么的,今日路上的人太多,碰倒了个卖菜的商贩,对方不依不饶,这才跟丢了。”
“没告诉对方府上是哪里的?”
“报了侯爷的名讳,但对方胡搅蛮缠。”
“好了,下去吧。”
景鹤抚着下巴,桌上放着把玩了一天的小印,真有那么巧的事?圣上的字也能随意流出去,关键人家还敢光明正大的模仿,再光明正大的卖出来。
他扮做过要给对方一大笔订单的大主顾,要求其见上一面,好确认一番,奈何中间人只能安排隔屏相叙,说是个云英未嫁的姑娘。
他怕打草惊蛇隔屏时只聊篆刻小印,对方积极应答,一番畅谈下来,他更加好奇,她是个怎样的女子,她的世界太澄澈,一派的春和景明,天真无邪,孩童般自由的思维却又不困于孩童的所知,相反她所知之甚多,就连他说起西北,她也能同他谈到西北的民风习俗,事毕她还对着他道:“你说的和书上有不一样的地方。”
他毫不怀疑她在质疑他,而不是质疑她的书,怪人,都和她说了自己是在西北长大的,她却只信她的书。
走时屏风上印下的绰约风姿像极了今天贡院前见到的女子,可惜跟丢了,否则他倒要看看谁这么大胆连他和皇上都敢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