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话说完,蒋家的三个老弟兄,就开始插话。
前边门口的不愉快,在回家打开蒋宜涛带的礼物后,消弭的差不多了。这会,他们就关心三件事。老四一家是确定搬不搬?要是搬的话、家业怎么留?再就是老太太养老的事。老四一家真要走的话,老太太养老的事可得交代一下,不能这么一走了之,将老太太留给屋里的三兄弟。
三伯说的话还不算过分,大伯和二伯说的话很是急切和不中听。
“奶奶养老的事,我会安排!每年除了三节和寿辰的表示外,还会给家里十两银元!我爷娘也会时不时的来伺候奶奶。我们家里的地和其它东西,都留给三伯照管。
话我说好了,你们往后也不要难为三伯和奶奶。咱们毕竟是一家子人,面子上都得过去。这样、日后谁家遇到点难处,我家说不中也能伸把手。要是将事闹得太过,我也就记不住亲了。
虽说,我因为肄业没进的了官场。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往后家里人寻到了天津城,说不准有用得着我这个侄儿的时候。”
好歹也是在交易所这种地方待了些日子的人,该怎么和人打交道,拿捏人,蒋宜涛是掌握了一些门道的。一番实利与威胁都有的话说完,家里的这些人就被安抚住了。
第二日一早,车夫带着两个伙计,以及另外一架马车到了蒋家。镇里的外雇马车是板车,没有顶棚,不过这样搬家更容易一些。
蒋宜涛已经做好了父母的工作,等车一到,赶紧忙乎着收拾东西装车,用了一个多时辰,东西就收拾好了。收拾东西的时候,蒋家的其它几房的人也都过来帮忙。昨晚蒋宜涛的一番话,让家里人态度变了不少,他们心里开始打鼓,自家这个侄子,说不准还会有大出息哪。不然怎么有这么大的财力和气度?
两辆车离开村子的时候,料场地的闲人们还是谈论个不休。他们很好奇,蒋家这个已经被大学淘汰了的后生,现在到底是个啥情况?是真发达了?还是打肿脸充胖子?要是充胖子,这代价有点大啊。
回天津的时候是直接走的官道,两辆车走了四天时间才到。到了天津城,见到了蒋宜涛的新房子,蒋父、蒋母的心可算是定了下来。这一路上,两夫妻心里还担心到了天津没地儿住,儿子的话未必靠谱啊。
进了房子,两夫妻打量了半天,差点激动的哭了。生性警惕的蒋父,还专门让儿子将房契拿出来查验了一阵。他不识字,可小儿子识字,盯着小儿子一字一句的读了一遍房契的内容,他的心才安。
“爹、咱这房子有些大,我想着在街上寻两个佣人,帮着打理房子,你看怎么样?”等父母打量和求证完后,蒋宜涛说起了接下来的打算。
“雇什么人?我和你爹身体好着哪,现在又没别的事干,打理个房子有啥费劲的?咱不花哪冤枉钱。”此时的蒋母心情还很亢奋,不过她脑子反应倒很正常。儿子要雇佣人的想法刚一说出口,就被她给否了。这么好的房子,自己一家住多好,雇外人进来干什么?
“涛娃,你娘说的有道理,雇人不合算。”蒋父也很赞同自家婆娘的想法。() ()
“爹娘、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咱家在天津城户太小了,得有几个帮衬的人,所以要雇几个佣人。不然咱这大房子住着,我的收入很多人又知道,容易被人惦记上。”蒋宜涛在交易所这个行当已经很出名了,作为一个高收入人士,自身的安全也很重要的。雇几个佣人,一是方便生活,另一个也是想多一份安全保障。
“要是这样的话,咱家还确实得雇几个人手。不过、从外边雇人不令人放心,最好还是找知根知底的人。这个样子、你不是说要买车吗?我看院子后边的马棚还挺大。你若是还有余钱,咱这几天就寻着把车和骡子买了。然后我驾着车回趟老家,从老家寻个靠的住的人。涛娃、你准备雇几个人?”
“就雇三个吧,一个女的,两个男的,平日里女的帮着娘操心家里,男的做车夫和干些日常杂事。要从老家雇人也行,不过最好不要是实在亲戚。月钱女的一千五百文,男的二两。”蒋父的话有些道理,蒋宜涛觉得雇老家的人确实靠谱一点。本来还想着尽可能的和老家少些牵连,结果刚搬了家后的第一件事就离不开老家人。
蒋宜涛可能是这个时代,少有的想与老家割离的人。正常的大明人,即使生活在城里,乡下也是舍不了的根。严格来说,大明的城乡是一体存在的,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市民阶层。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在改变,工商业的大发展,正在重新塑造着大明的社会结构。像蒋宜涛这样,完全摆脱农业社会的新市民阶层越来越多。
他们不像以前生活在城里,但还是直接或者间接的依靠土地而生活的人,他们是真正依托城市工商业过生活的新群体。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工业革命、商品经济时代、市民化的生活状态是相互共生的关系,大明真正的巨变,才刚刚开始而已。
“涛娃,咱家买车,是买独骡牵的车,还是双骡牵的车?顶棚得带吧?”蒋母将话题转到了卖马车上,既然儿子不差钱,她就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让自己家里有辆马车了。有了马车,回乡既方便还阔敞。
“买两匹骡子,两辆车,一辆独骡牵的车,平时在城里用方便,一辆双骡牵的车,出城走远路好使。”
“两辆车?涛娃、这么怕是太花钱了。你虽说挣的多,可也不能乱花钱啊。”
“花不了多少钱的,一套配下来,也就半个多月的工资而已。咱家现在不是穷人家了,要适应过富人日子的习惯。”
“涛娃,你给爹娘说个实话,你这挣大钱的事,能一直这么下去吗?娘的心,到现在还突突的。生怕、你挣钱的事不长久。”
“要不是为了长久,我挣的能比这还多哪。有人开出一次给千两银元,往后每月还给四五百两月钱的价码,想让我转投他们家交易所上班哪,我没答应。你们二老就安心吧,儿子是凭本事挣钱的,怎么能不长久?天津城有的是人想给我高薪,只是我不答应而已。”
前边门口的不愉快,在回家打开蒋宜涛带的礼物后,消弭的差不多了。这会,他们就关心三件事。老四一家是确定搬不搬?要是搬的话、家业怎么留?再就是老太太养老的事。老四一家真要走的话,老太太养老的事可得交代一下,不能这么一走了之,将老太太留给屋里的三兄弟。
三伯说的话还不算过分,大伯和二伯说的话很是急切和不中听。
“奶奶养老的事,我会安排!每年除了三节和寿辰的表示外,还会给家里十两银元!我爷娘也会时不时的来伺候奶奶。我们家里的地和其它东西,都留给三伯照管。
话我说好了,你们往后也不要难为三伯和奶奶。咱们毕竟是一家子人,面子上都得过去。这样、日后谁家遇到点难处,我家说不中也能伸把手。要是将事闹得太过,我也就记不住亲了。
虽说,我因为肄业没进的了官场。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往后家里人寻到了天津城,说不准有用得着我这个侄儿的时候。”
好歹也是在交易所这种地方待了些日子的人,该怎么和人打交道,拿捏人,蒋宜涛是掌握了一些门道的。一番实利与威胁都有的话说完,家里的这些人就被安抚住了。
第二日一早,车夫带着两个伙计,以及另外一架马车到了蒋家。镇里的外雇马车是板车,没有顶棚,不过这样搬家更容易一些。
蒋宜涛已经做好了父母的工作,等车一到,赶紧忙乎着收拾东西装车,用了一个多时辰,东西就收拾好了。收拾东西的时候,蒋家的其它几房的人也都过来帮忙。昨晚蒋宜涛的一番话,让家里人态度变了不少,他们心里开始打鼓,自家这个侄子,说不准还会有大出息哪。不然怎么有这么大的财力和气度?
两辆车离开村子的时候,料场地的闲人们还是谈论个不休。他们很好奇,蒋家这个已经被大学淘汰了的后生,现在到底是个啥情况?是真发达了?还是打肿脸充胖子?要是充胖子,这代价有点大啊。
回天津的时候是直接走的官道,两辆车走了四天时间才到。到了天津城,见到了蒋宜涛的新房子,蒋父、蒋母的心可算是定了下来。这一路上,两夫妻心里还担心到了天津没地儿住,儿子的话未必靠谱啊。
进了房子,两夫妻打量了半天,差点激动的哭了。生性警惕的蒋父,还专门让儿子将房契拿出来查验了一阵。他不识字,可小儿子识字,盯着小儿子一字一句的读了一遍房契的内容,他的心才安。
“爹、咱这房子有些大,我想着在街上寻两个佣人,帮着打理房子,你看怎么样?”等父母打量和求证完后,蒋宜涛说起了接下来的打算。
“雇什么人?我和你爹身体好着哪,现在又没别的事干,打理个房子有啥费劲的?咱不花哪冤枉钱。”此时的蒋母心情还很亢奋,不过她脑子反应倒很正常。儿子要雇佣人的想法刚一说出口,就被她给否了。这么好的房子,自己一家住多好,雇外人进来干什么?
“涛娃,你娘说的有道理,雇人不合算。”蒋父也很赞同自家婆娘的想法。() ()
“爹娘、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咱家在天津城户太小了,得有几个帮衬的人,所以要雇几个佣人。不然咱这大房子住着,我的收入很多人又知道,容易被人惦记上。”蒋宜涛在交易所这个行当已经很出名了,作为一个高收入人士,自身的安全也很重要的。雇几个佣人,一是方便生活,另一个也是想多一份安全保障。
“要是这样的话,咱家还确实得雇几个人手。不过、从外边雇人不令人放心,最好还是找知根知底的人。这个样子、你不是说要买车吗?我看院子后边的马棚还挺大。你若是还有余钱,咱这几天就寻着把车和骡子买了。然后我驾着车回趟老家,从老家寻个靠的住的人。涛娃、你准备雇几个人?”
“就雇三个吧,一个女的,两个男的,平日里女的帮着娘操心家里,男的做车夫和干些日常杂事。要从老家雇人也行,不过最好不要是实在亲戚。月钱女的一千五百文,男的二两。”蒋父的话有些道理,蒋宜涛觉得雇老家的人确实靠谱一点。本来还想着尽可能的和老家少些牵连,结果刚搬了家后的第一件事就离不开老家人。
蒋宜涛可能是这个时代,少有的想与老家割离的人。正常的大明人,即使生活在城里,乡下也是舍不了的根。严格来说,大明的城乡是一体存在的,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市民阶层。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在改变,工商业的大发展,正在重新塑造着大明的社会结构。像蒋宜涛这样,完全摆脱农业社会的新市民阶层越来越多。
他们不像以前生活在城里,但还是直接或者间接的依靠土地而生活的人,他们是真正依托城市工商业过生活的新群体。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
工业革命、商品经济时代、市民化的生活状态是相互共生的关系,大明真正的巨变,才刚刚开始而已。
“涛娃,咱家买车,是买独骡牵的车,还是双骡牵的车?顶棚得带吧?”蒋母将话题转到了卖马车上,既然儿子不差钱,她就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让自己家里有辆马车了。有了马车,回乡既方便还阔敞。
“买两匹骡子,两辆车,一辆独骡牵的车,平时在城里用方便,一辆双骡牵的车,出城走远路好使。”
“两辆车?涛娃、这么怕是太花钱了。你虽说挣的多,可也不能乱花钱啊。”
“花不了多少钱的,一套配下来,也就半个多月的工资而已。咱家现在不是穷人家了,要适应过富人日子的习惯。”
“涛娃,你给爹娘说个实话,你这挣大钱的事,能一直这么下去吗?娘的心,到现在还突突的。生怕、你挣钱的事不长久。”
“要不是为了长久,我挣的能比这还多哪。有人开出一次给千两银元,往后每月还给四五百两月钱的价码,想让我转投他们家交易所上班哪,我没答应。你们二老就安心吧,儿子是凭本事挣钱的,怎么能不长久?天津城有的是人想给我高薪,只是我不答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