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此时乱哄哄的,周素眼看着天要黑了乔元还没回来,和从地里回来的乔满山一合计,两人生怕女儿又遭了意外,忙打发两个儿子外出去找。
乔元到门口的时候,周素正锁了门急急忙忙的往外走去。
“阿娘。”乔元低低地唤了一声。
周素眼尖看到了扶墙站着的乔元,眼眶一下红了,女儿先前出事那天,也是很晚没回家。她和当家的去找,在河边发现了呛水差点淹死的女儿。
“元姐儿你到底去哪儿了?可知道阿娘有多担心你!”
乔元咧嘴一笑,“阿娘别担心,我这不是回来了。”
周素快步走到乔元身边,拉着她上上下下看了一圈,哽咽道:“你怎的伤成这样?”
“阿娘,别担心,我只是不小心跌了一跤。”
“你实话告诉娘,是不是有人欺负你?!”周素声音陡然拔高,眉头紧皱。
“没有阿娘,是我回来的时候天黑没看清路,跌到了沟里才这样的。”
乔元知道周素定不会相信,她也想不出更好的借口,只好转移话题道:“阿娘,我们先进去吧,我都饿了。”
见乔元不欲多言,周素也只好把没说完话吞进肚子里,她小心地扶着乔元进了屋子,打来水给她擦拭伤口。
乔元怕周素看见她满身的伤要担心,随便找了个借口自己进屋擦拭。身上其他处还好,不过是擦伤,只有手心的伤口深的可怖,泥沙嵌入了肉里。乔元忍着剧痛不断挤压着伤口,直到沙子混着血水掉落干净,她这才给包扎起来。
“元姐儿,你好了吗?”周素在敲门。
“就来。”乔元倒掉血水。
打开门,屋子里乔家的几个男丁都回来了。周素事先和几人透了口风,众人虽神色各异,但终究也没再多问。
沉默着吃完了饭,乔元和众人说了一声,就先回了屋子。
见乔元一走,饭桌上的几人这才压低声音开口。
乔长平蹙眉道:“阿娘,妹妹真是自己摔的吗?她伤的那几个地方,像被人给打的。”
乔永言:“是呀是呀,我见过小胖摔沟里,才不是这样的呢!”
周素无奈道:“我何尝看不出来,只是你妹妹……”
剩下的话周素没说出口,她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自打女儿落水醒过来之后,虽然行事比从前成熟稳重了不少,但不怎的,她和女儿之间像是隔着一层纱,她反倒看不清她在想些什么了。
“行了,既然元姐儿不愿意说,你们就当不知道。”乔满山一锤定音道。“长平,你明儿去找你那些个兄弟打听打听,看元姐儿是不是受了欺负。若真如此,我们乔家也不是吃素的。”
“好勒,爹。”
——
石湾村西。
离着村子莫约有三四里路的角落,有着一间稍显破败的茅屋。
茅屋里头亮着一盏油灯,窗户并没有关严实,油灯在风里明明灭灭的。
从远处传来脚步声,似是不太连贯,走走停停的,却也终是走到了茅屋前。
还没等男人敲门,木门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而后被打开,门内站着一位长须老人。
老人转动着浑浊的双眼,嗤笑道:“我还以为你死在半途了。”
男人不做声,越过老人往里走去。
“阿稷。”老人出声。
江稷停住脚步,回头看他。
“解药在柜子的暗格里。”说完这一句,老人不再理他,关好门径直往自己的屋里走去。
在暗格里找到解药,江稷喉头微动,没有兑水直接吞下。
背上伤口周围的皮肤被水泡的发白,内里则肿胀泛红,看上去尤为狰狞可怖。可江稷丝毫不在意,他背对着镜子给自己上完药,就这么双手撑地随意地坐在门口的台阶上。
夜风带着凉意,解药开始起效,江稷因为中毒而模糊的视线逐渐清晰起来。
湿衣服已经被他换下,唯独下身还有些隐隐作痛。
今日院内来了些不速之客,他与人缠斗之际,不慎被淬毒的刀锋砍伤。想到后面发生在河滩边的事情,江稷的神色中带着一丝玩味。
有些意思。
——
第二日。
昨晚连续做着噩梦,乔元睡的很是不安稳,待她醒过来时已经到了辰时末。
乔元从床上起身,环顾四周,家里的男丁已经都下地去了,家里只剩下周素一个人在厨房忙活。见她走过来,周素笑道:“元姐儿起来了,快来,阿娘给你留了个鸡蛋。”
说罢,周素从灶眼上的小锅里宝贝似的拿出一个鸡蛋。
乔元双手接过,笑的眼睫弯弯,“阿娘真好。”
拿着鸡蛋,乔元端了把小凳子,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剥壳。昨天没有钓到鱼,还差点把命都交代在了,乔元今天是说什么都不敢去了,只能另想他法。
白白嫩嫩的鸡蛋从壳里露出真容,乔元小口小口吃着,神情带着满足。
周素从厨房出来,端着一个大水盆往院子里的水井处走去。“元姐儿,你吃完了来我这儿帮忙。”
“哎。”三两口吞完最后的半个蛋,乔元快步走到周素身边。“阿娘,要我做什么。”
周素把水盆放在地上,里面有好几尾鲜鱼,此刻正优哉游哉的在水里游着。
乔元面带惊喜道:“阿娘,这些鱼是打哪儿来的?”
周素从水里抓出一条,拿刀干净利落地剖腹,剔除内脏。“你陈叔送的,他昨儿个网了不少鱼回来,可惜回来太晚不方便送,就赶着今早送过来了。”
这下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乔元蹲在周素旁边:“阿娘,那你能把这些鱼的鱼鳔给我吗?”
“你要这些东西做什么?”周素奇道。
“阿娘你就给我吧,我有用处。”乔元趴在周素肩头撒娇。反正她在这个世界不过是个才十四岁的丫头,对着母亲撒娇可没什么错。
周素被乔元闹的没法干活,“行,那你先帮我拿点盐和竹签子来。”
“知道啦。”乔元里里外外跑了好几趟,终是等到周素收拾完。鱼鳔被周素清洗的很干净,一起摞在了小筐里。
有了鱼鳔,就能做鱼胶了。
乔元问周素拿了个小罐子,将清洗干净的鱼鳔剪成小块,放入罐子里,再加入足够覆盖鱼鳔的水,端到了厨房的小灶眼上,开始熬煮。
中午照例给乔家父子送饭,午饭是鱼汤泡饭,周素把鱼肉剔骨熬汤,加了点豆腐,出锅前在汤里撒了一把小葱。碧绿的葱花点缀在奶白色的鱼汤里,煞是好看。因着是鲜鱼熬煮的,味道鲜美无比,乔元连吃了两小碗饭这才知足。
吃完后,她又去守着熬煮鱼鳔的小罐子。
鱼鳔难出胶,一定要熬的足够软烂才行,乔元中间来来回回添了不少次水,直到下午鱼鳔才勉强软烂。
乔元找来纱布,趁着鱼鳔还热,放在盆里用力挤压,不一会儿,盆里就出现了胶液。一直揉到鱼鳔出不了胶了,乔元这才停下。
盆里的胶液算不上多,勉强糊了个底。乔元把盆子放在室外阴凉处降温,准备等会儿涂在黄板上。
用力了这一会,手上和身上的伤口就开始一阵儿一阵儿的疼,乔元和衣躺在竹制躺椅上休息了一阵,凉风穿堂而过,带走了燥热。
眼一闭一睁,已经过了半个时辰。
打水洗了把脸,乔元去后院的阴凉处戳了一下盆里的鱼胶,鱼胶已经凉透,在常温下呈乳白色的凝胶状。
蚜虫在清晨和傍晚时活动最为频繁,乔元看看日头,现在去地里把黄板挂上去,时间刚刚好,黄板也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见乔元又扛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往外走,周素忙丢下手头的东西一把就上前拦住了她。经过昨天的事情之后,她说什么也不愿意乔元一个人出门了。
“元姐儿,你这是又要到哪里去?”女儿连着两次晚回来都带伤,换做任何一位母亲心里都是害怕的。
乔元明白周素的顾虑,安抚道:“阿娘,我想去地里一趟,你能陪我一起去吗?”
村中石子路。
乔元和周素,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捆木棍和一打黄板,另一人手里端着一盆鱼胶。两个人愣是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架势。
石子路上人来人往不少,见到乔家母女新奇的样子,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在背后悄悄议论。
“哎呦他二婶子,你们这是要去哪儿?”还没走出石子路,周素就被人给拦了下来。
来人比周素胖上许多,嘴唇丰厚,唇角有颗大痣,说起话来唇角的痣随着上上下下,很是滑稽。
乔元一见来人,心里头就有了数。
得,村头情报中心来人了。
周素不知道乔元心里的小九九,笑着同面前的人寒暄起来:“张家婶子来了,我们正要去地里呢。”
说罢她用手肘推了推乔元,“元姐儿,叫人。”
乔元:“婶子好。”
张秀花早就注意到了乔元,等着她来打招呼才亲热道:“元姐儿这是大好了?前几日听说你落水,可给婶子急的,只不过那几日婶子家农忙没空来看你,你不怪婶子吧?”
研究昆虫的,经常是哪里有虫往哪里跑。上山下乡都是些平常事,少不得要和农妇打交道。张秀花这话一出乔元就知道她这是在挑软柿子套消息。
乔元也不恼,假作感激道:“婶子这说的哪里话,婶子到现在都念着我,比旁人不知道强上多少,我哪有怪婶子的道理。”
张秀花听完:“瞧瞧,元姐儿这张小嘴真是会说话,都甜到婶子心坎里了。”
乔元接着道:“婶子对我好,我自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可不是诓骗婶子。”
张秀花被乔元哄的嘴角上扬,定了定神才装作不经意道:“对了,他二婶子,你们拿着这些东西是要去作甚?”
“我们……”周素刚要开口,就被乔元打断。
“原是不该瞒婶子的,只是兹事体大,实在是不方便说出口。”乔元面露难色。
“这孩子,你只当我是你亲婶子,哪有一家人说两家话的道理。”张秀花被勾起了好奇心,连忙追问。
乔元顺着张秀花的话说道:“本应如此,可是……唉,若是说出口,我怕是要遭天谴了。”
张秀花忙问道:“怎的就要遭天谴了?”
乔元眼神闪躲,似有难言之隐。
张秀花:“好孩子,你就跟婶子说吧,婶子发誓,绝不跟外人提及!”
乔元的眸光似有松动,她挣扎良久,终是道:“也罢,婶子待我如亲侄女,我自当告诉婶子。”
递给周素一个安慰的眼神,乔元拉着张秀花到石子路一旁的无人角落,嘀嘀咕咕说了一堆话。
张秀花的眼神从一开始的好奇到疑惑,再到最后的不可置信。神色变换之快连周素都看的都生奇。
周素:“元姐儿,你和张婶子这是说了什么,她怎的这么快就走了?”
乔元:“阿娘别担心,不是什么大事情。只不过是把我们家要挂黄板的事,提前告诉了婶子而已。”
当然中间穿插了她在水里见到河伯,河伯传授了她一些神仙的农耕之法之类的志怪故事。不过这一段,她现在还不打算告诉周素。
她只希望张秀花别辜负她的期望,最好把这件事情闹的整村皆知。
“对了,阿娘这盆重不重,要不让我来拿吧。”乔元重新把先前放在地上的木棍和黄板抱起来,对着周素道。
周素虽有些狐疑,但还是说道:“阿娘还没老,行了,我们先去地里吧。”
乔元到门口的时候,周素正锁了门急急忙忙的往外走去。
“阿娘。”乔元低低地唤了一声。
周素眼尖看到了扶墙站着的乔元,眼眶一下红了,女儿先前出事那天,也是很晚没回家。她和当家的去找,在河边发现了呛水差点淹死的女儿。
“元姐儿你到底去哪儿了?可知道阿娘有多担心你!”
乔元咧嘴一笑,“阿娘别担心,我这不是回来了。”
周素快步走到乔元身边,拉着她上上下下看了一圈,哽咽道:“你怎的伤成这样?”
“阿娘,别担心,我只是不小心跌了一跤。”
“你实话告诉娘,是不是有人欺负你?!”周素声音陡然拔高,眉头紧皱。
“没有阿娘,是我回来的时候天黑没看清路,跌到了沟里才这样的。”
乔元知道周素定不会相信,她也想不出更好的借口,只好转移话题道:“阿娘,我们先进去吧,我都饿了。”
见乔元不欲多言,周素也只好把没说完话吞进肚子里,她小心地扶着乔元进了屋子,打来水给她擦拭伤口。
乔元怕周素看见她满身的伤要担心,随便找了个借口自己进屋擦拭。身上其他处还好,不过是擦伤,只有手心的伤口深的可怖,泥沙嵌入了肉里。乔元忍着剧痛不断挤压着伤口,直到沙子混着血水掉落干净,她这才给包扎起来。
“元姐儿,你好了吗?”周素在敲门。
“就来。”乔元倒掉血水。
打开门,屋子里乔家的几个男丁都回来了。周素事先和几人透了口风,众人虽神色各异,但终究也没再多问。
沉默着吃完了饭,乔元和众人说了一声,就先回了屋子。
见乔元一走,饭桌上的几人这才压低声音开口。
乔长平蹙眉道:“阿娘,妹妹真是自己摔的吗?她伤的那几个地方,像被人给打的。”
乔永言:“是呀是呀,我见过小胖摔沟里,才不是这样的呢!”
周素无奈道:“我何尝看不出来,只是你妹妹……”
剩下的话周素没说出口,她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自打女儿落水醒过来之后,虽然行事比从前成熟稳重了不少,但不怎的,她和女儿之间像是隔着一层纱,她反倒看不清她在想些什么了。
“行了,既然元姐儿不愿意说,你们就当不知道。”乔满山一锤定音道。“长平,你明儿去找你那些个兄弟打听打听,看元姐儿是不是受了欺负。若真如此,我们乔家也不是吃素的。”
“好勒,爹。”
——
石湾村西。
离着村子莫约有三四里路的角落,有着一间稍显破败的茅屋。
茅屋里头亮着一盏油灯,窗户并没有关严实,油灯在风里明明灭灭的。
从远处传来脚步声,似是不太连贯,走走停停的,却也终是走到了茅屋前。
还没等男人敲门,木门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而后被打开,门内站着一位长须老人。
老人转动着浑浊的双眼,嗤笑道:“我还以为你死在半途了。”
男人不做声,越过老人往里走去。
“阿稷。”老人出声。
江稷停住脚步,回头看他。
“解药在柜子的暗格里。”说完这一句,老人不再理他,关好门径直往自己的屋里走去。
在暗格里找到解药,江稷喉头微动,没有兑水直接吞下。
背上伤口周围的皮肤被水泡的发白,内里则肿胀泛红,看上去尤为狰狞可怖。可江稷丝毫不在意,他背对着镜子给自己上完药,就这么双手撑地随意地坐在门口的台阶上。
夜风带着凉意,解药开始起效,江稷因为中毒而模糊的视线逐渐清晰起来。
湿衣服已经被他换下,唯独下身还有些隐隐作痛。
今日院内来了些不速之客,他与人缠斗之际,不慎被淬毒的刀锋砍伤。想到后面发生在河滩边的事情,江稷的神色中带着一丝玩味。
有些意思。
——
第二日。
昨晚连续做着噩梦,乔元睡的很是不安稳,待她醒过来时已经到了辰时末。
乔元从床上起身,环顾四周,家里的男丁已经都下地去了,家里只剩下周素一个人在厨房忙活。见她走过来,周素笑道:“元姐儿起来了,快来,阿娘给你留了个鸡蛋。”
说罢,周素从灶眼上的小锅里宝贝似的拿出一个鸡蛋。
乔元双手接过,笑的眼睫弯弯,“阿娘真好。”
拿着鸡蛋,乔元端了把小凳子,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剥壳。昨天没有钓到鱼,还差点把命都交代在了,乔元今天是说什么都不敢去了,只能另想他法。
白白嫩嫩的鸡蛋从壳里露出真容,乔元小口小口吃着,神情带着满足。
周素从厨房出来,端着一个大水盆往院子里的水井处走去。“元姐儿,你吃完了来我这儿帮忙。”
“哎。”三两口吞完最后的半个蛋,乔元快步走到周素身边。“阿娘,要我做什么。”
周素把水盆放在地上,里面有好几尾鲜鱼,此刻正优哉游哉的在水里游着。
乔元面带惊喜道:“阿娘,这些鱼是打哪儿来的?”
周素从水里抓出一条,拿刀干净利落地剖腹,剔除内脏。“你陈叔送的,他昨儿个网了不少鱼回来,可惜回来太晚不方便送,就赶着今早送过来了。”
这下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乔元蹲在周素旁边:“阿娘,那你能把这些鱼的鱼鳔给我吗?”
“你要这些东西做什么?”周素奇道。
“阿娘你就给我吧,我有用处。”乔元趴在周素肩头撒娇。反正她在这个世界不过是个才十四岁的丫头,对着母亲撒娇可没什么错。
周素被乔元闹的没法干活,“行,那你先帮我拿点盐和竹签子来。”
“知道啦。”乔元里里外外跑了好几趟,终是等到周素收拾完。鱼鳔被周素清洗的很干净,一起摞在了小筐里。
有了鱼鳔,就能做鱼胶了。
乔元问周素拿了个小罐子,将清洗干净的鱼鳔剪成小块,放入罐子里,再加入足够覆盖鱼鳔的水,端到了厨房的小灶眼上,开始熬煮。
中午照例给乔家父子送饭,午饭是鱼汤泡饭,周素把鱼肉剔骨熬汤,加了点豆腐,出锅前在汤里撒了一把小葱。碧绿的葱花点缀在奶白色的鱼汤里,煞是好看。因着是鲜鱼熬煮的,味道鲜美无比,乔元连吃了两小碗饭这才知足。
吃完后,她又去守着熬煮鱼鳔的小罐子。
鱼鳔难出胶,一定要熬的足够软烂才行,乔元中间来来回回添了不少次水,直到下午鱼鳔才勉强软烂。
乔元找来纱布,趁着鱼鳔还热,放在盆里用力挤压,不一会儿,盆里就出现了胶液。一直揉到鱼鳔出不了胶了,乔元这才停下。
盆里的胶液算不上多,勉强糊了个底。乔元把盆子放在室外阴凉处降温,准备等会儿涂在黄板上。
用力了这一会,手上和身上的伤口就开始一阵儿一阵儿的疼,乔元和衣躺在竹制躺椅上休息了一阵,凉风穿堂而过,带走了燥热。
眼一闭一睁,已经过了半个时辰。
打水洗了把脸,乔元去后院的阴凉处戳了一下盆里的鱼胶,鱼胶已经凉透,在常温下呈乳白色的凝胶状。
蚜虫在清晨和傍晚时活动最为频繁,乔元看看日头,现在去地里把黄板挂上去,时间刚刚好,黄板也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见乔元又扛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往外走,周素忙丢下手头的东西一把就上前拦住了她。经过昨天的事情之后,她说什么也不愿意乔元一个人出门了。
“元姐儿,你这是又要到哪里去?”女儿连着两次晚回来都带伤,换做任何一位母亲心里都是害怕的。
乔元明白周素的顾虑,安抚道:“阿娘,我想去地里一趟,你能陪我一起去吗?”
村中石子路。
乔元和周素,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捆木棍和一打黄板,另一人手里端着一盆鱼胶。两个人愣是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架势。
石子路上人来人往不少,见到乔家母女新奇的样子,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在背后悄悄议论。
“哎呦他二婶子,你们这是要去哪儿?”还没走出石子路,周素就被人给拦了下来。
来人比周素胖上许多,嘴唇丰厚,唇角有颗大痣,说起话来唇角的痣随着上上下下,很是滑稽。
乔元一见来人,心里头就有了数。
得,村头情报中心来人了。
周素不知道乔元心里的小九九,笑着同面前的人寒暄起来:“张家婶子来了,我们正要去地里呢。”
说罢她用手肘推了推乔元,“元姐儿,叫人。”
乔元:“婶子好。”
张秀花早就注意到了乔元,等着她来打招呼才亲热道:“元姐儿这是大好了?前几日听说你落水,可给婶子急的,只不过那几日婶子家农忙没空来看你,你不怪婶子吧?”
研究昆虫的,经常是哪里有虫往哪里跑。上山下乡都是些平常事,少不得要和农妇打交道。张秀花这话一出乔元就知道她这是在挑软柿子套消息。
乔元也不恼,假作感激道:“婶子这说的哪里话,婶子到现在都念着我,比旁人不知道强上多少,我哪有怪婶子的道理。”
张秀花听完:“瞧瞧,元姐儿这张小嘴真是会说话,都甜到婶子心坎里了。”
乔元接着道:“婶子对我好,我自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可不是诓骗婶子。”
张秀花被乔元哄的嘴角上扬,定了定神才装作不经意道:“对了,他二婶子,你们拿着这些东西是要去作甚?”
“我们……”周素刚要开口,就被乔元打断。
“原是不该瞒婶子的,只是兹事体大,实在是不方便说出口。”乔元面露难色。
“这孩子,你只当我是你亲婶子,哪有一家人说两家话的道理。”张秀花被勾起了好奇心,连忙追问。
乔元顺着张秀花的话说道:“本应如此,可是……唉,若是说出口,我怕是要遭天谴了。”
张秀花忙问道:“怎的就要遭天谴了?”
乔元眼神闪躲,似有难言之隐。
张秀花:“好孩子,你就跟婶子说吧,婶子发誓,绝不跟外人提及!”
乔元的眸光似有松动,她挣扎良久,终是道:“也罢,婶子待我如亲侄女,我自当告诉婶子。”
递给周素一个安慰的眼神,乔元拉着张秀花到石子路一旁的无人角落,嘀嘀咕咕说了一堆话。
张秀花的眼神从一开始的好奇到疑惑,再到最后的不可置信。神色变换之快连周素都看的都生奇。
周素:“元姐儿,你和张婶子这是说了什么,她怎的这么快就走了?”
乔元:“阿娘别担心,不是什么大事情。只不过是把我们家要挂黄板的事,提前告诉了婶子而已。”
当然中间穿插了她在水里见到河伯,河伯传授了她一些神仙的农耕之法之类的志怪故事。不过这一段,她现在还不打算告诉周素。
她只希望张秀花别辜负她的期望,最好把这件事情闹的整村皆知。
“对了,阿娘这盆重不重,要不让我来拿吧。”乔元重新把先前放在地上的木棍和黄板抱起来,对着周素道。
周素虽有些狐疑,但还是说道:“阿娘还没老,行了,我们先去地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