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官道,感觉到马车摇摇晃晃的开始加速赶路,梁婉抓住一边的帘子,听到李闻这样说,感觉这个皇帝还怪新奇的。

    “夫君,那你是准备要自己亲自下地劳作吗?圣上既是喜欢如此,怕夫君的同僚大多是深谙此道的。”

    由着这次事件李闻被调职,梁婉觉得还是有必要讨当今圣上的欢喜的,不求升官发财,平安还是要的。

    “给我划的也就郊外的几亩田地还有挨着的一些山林罢了,也累不到哪里去,对了夫人,也有你的一份呢,大约是半亩的地,你是种花还是种菜都可以的。”

    听到这,梁婉呆了下,问道:“这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规定吗?这未免也太奇怪了吧。”

    李闻笑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自古以来都如此,你家是农户,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说了这么多,李闻感觉到口干,拿起桌上的杯子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起来,只是凉白开,没有加茶叶,不怎么解渴。

    车夫快马加鞭的赶了一路,日上当空,太阳光照进了帘子里,只见官道两旁,都是农田,路边的白桦树叶被风吹的沙沙作响。

    梁婉的母亲出身农家,和梁婉的父亲也是门当户对的结合。两人共生育子女四人,大哥梁磊,二哥梁学,梁婉也是行三,下面还有个小弟梁石头。

    大哥二哥都已成家,这次婚事办的仓促,只有梁父梁母带着石头赶过来在京城附近的庄子置办了田地和家产。而大哥二哥一家则留在家中处理原先的土地和房屋。

    可以说是,为了生活梁家一家趁着这个机会,举家搬迁到靠近天子脚下的土地来。

    梁家以前住在汴州,是汴州人士,日子原先过得也还好,只是近些年天灾洪涝蝗虫干旱都轮了一遍,才让梁父梁母决定跟着小女儿一起来到皇城生活。

    京城里的房子昂贵,为了一家的生计,便定居在不远处的郊外,不得已才动用了女儿的彩礼和嫁妆置办了几亩田地和房产。不过是想着,一家人住在一起拧成一条心,日后日子总应该过得下去。

    快到中午的时候,马车终于摇摇晃晃的来到了梁家门口。

    这个村庄叫做黄皮村,一路赶来,只见路边家家户户都种满了黄皮,梁婉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村子直接用水果来命名了。

    李闻先一步下了马车。

    梁父和梁母还有石头一早忙完,便在门口等候,见到了李闻下来,心下一喜,终是等到人来了。

    李闻见到两人并未多想,见过礼后,便扶着梁婉下车。

    “父亲,母亲。”梁婉看到梁父和梁母在门口等候着,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还好今天是李闻陪着她一起回门,不然,她都不知道一个人该怎么办。

    来到这个时代,虽是陌生,前些日子依偎着家人,还没什么感觉,这一短暂分离,便让梁婉升起了思念之情。

    “姐姐,姐夫,你们终于来了,我和娘和爹从昨天晚上开始,就盼着你们回来了。娘还准备了一大桌子的好菜,就等着你们来呢。”石头在一旁说着,眼睛圆溜溜的转着看向梁婉和李闻。

    “快进来,快进来,赶了一路累了吧,刚做好的饭菜就等着你们回来呢。”梁父看到女儿和女婿一起回来,咧着嘴,连脸上的褶子都快笑开了花。

    李闻和梁婉就这么被三人簇拥着进了院子,车夫和李闻商量过后则是把马车赶到一边,喂马吃料去了。

    梁母握着梁婉的手不放,语气里有些许的哽咽,说道:“你们可算是到了,你大哥和二哥这两日也是快赶过来了,只是前些日子下了雨,路上慢了些,没能赶上你的出嫁。”

    说着,便用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泪珠。梁婉无法,只得抱抱梁母,宽慰她。

    李闻跟着石头走在前面,并没有听到这些。

    宅子不算大,前面是正房,东边和西边是留给梁婉大哥和二哥居住的厢房,石头因为年纪小,还没有成亲,就跟着父母住在正房里的一个偏间。

    厨房在西侧,院子里还有一个压水井可以打水。这里算是村子里的中间位置,冬暖夏凉的,前一户人家是全家搬到京城里去,这才便宜了梁家人,用五十两银子就买到手了。

    来到饭厅,桌子上摆满了大鱼大菜,梁婉仔细数了下盘子的数量,竟然摆下了十二个碟子。这未免也太丰盛了,以后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梁母笑着坐下,给众人盛了汤,说道:“这是老母鸡炖猪肚汤,暖胃的,我足足炖了一个多时辰,才把这鸡炖的软烂入味,这猪肚,你阿爸拿面粉来回搓洗了好几遍,清理的干干净净,一点异味都没有。”

    李闻端起碗,喝了口汤,鸡汤很鲜甜,还放了人参枸杞子做辅料。坐了一路的马车,此时一碗鸡汤下肚,胃也暖和起来,连夸赞梁母的手艺好。

    石头坐在一旁,咬着大鸭腿,这是做的酸梅鸭,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开胃的很。

    “娘平时的手艺就很好,只是没机会给她发挥而已,我说,以娘的手艺我们可以开个大饭馆。”

    “吃都堵不住你的嘴。”梁母被夸的肉眼可见的脸红了,转身夹了个大鸡腿给李闻。

    “你尝尝,这是野山鸡,你岳父在市集上和卖山货的人买的,院子里养的十只小鸡要等下一次你们回来才长的大呢。”

    说完,梁母又夹了只鸭腿给梁婉。

    “婉婉,这个给你,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的酸梅鸭,好久没做了,尝尝和以前做的口味相比如何。”

    忙完梁婉的婚事,又搬到了离京郊比较近的村子,置办了这么好的宅子,往年这个时候,全家人都在忙着插秧,没有一点空闲的时间。

    女儿嫁了个好女婿,梁母担忧的心情也放开了些。

    鸭腿色泽鲜艳,还未入口,就已经闻到了梅子的酸甜,梁婉轻咬了一口,汁香四溢,完全没有鸭子的腥味,肉质也很皮实,一点不输现代的大厨做出来的美味。

    梁父没有过多的言语,招呼着李闻,在饭桌上干着饭。

    就着米饭,李闻也尝了口梅子鸭,酸酸甜甜的,也算可口,不过没有刚刚的山鸡肉好吃,看着这满桌子的菜,李闻这下才有了已经成家了的实感。

    “爹,娘,我们到了,有没有人在家啊?”门口传来了一阵哐哐哐的敲门声。

    梁母听到喊声,连忙停下碗筷,脸上是又惊又喜的,没想到大儿子和二儿子刚好赶上女婿回门的这个时候回来。

    不一会儿,石头跑去开门,领着风尘仆仆的大哥二哥大嫂二嫂还有两个小侄子进来。

    “辛苦了,把包袱先放下,去洗把脸和手,快来吃饭吧,这是你们妹夫李闻。”

    梁父抱过小孙子柏树和松树,坐到饭桌前,两个小娃娃身上穿的灰扑扑的,赶了一路也没什么胃口,喝了点汤,便睡着了。

    众人也吃饱了,桌子上还有好多饭菜没有动过,正好大哥二哥他们回来了,便把饭菜留给他们。

    打发李闻去梁婉的闺房休息,梁婉和梁母则抱着两个小侄儿到梁母的房榻上睡觉,给他们盖好被子,就出来到院子里坐着。

    “娘,现在大哥和二哥也一家过来了,老家里可还有什么东西没处理?”

    “没有了,没有了,田地还有那几间茅房已经卖给同村里的人,一共得了五十银两,钱刚刚阿磊已经交给父亲了。”

    说话的是梁婉的嫂子,大哥梁磊的媳妇,姓陈名花兰。

    “娘,我和阿磊还有柏树住哪呢?这院子这么大,花了不少钱吧。”

    陈花兰看到这大院子,里面的红墙青瓦,地面上还铺满了石头,一点沙尘都看不到,顿时也笑开了花,一路的奔波劳累仿佛在这刻都洗去了。

    “你们住东边这屋,西边给啊学一家住,石头还小,跟着我们两个老的住正屋,以后大了娶亲,西边还有点空地就留给他建新屋。”

    二儿媳妇香巧不同于笑开花的陈花兰,脸上带着担忧,这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日后的生计该怎么办,不可能事事都依赖姑子的婆家,于是就提了出来。

    已经嫁了人,夫家给的聘礼梁婉自己也没有留着,悉数都留给了梁父和梁母,买了这宅子和几亩田地,自己的嫁妆连跟好看的簪子都没有,也没什么余钱贴补娘家人。

    梁母看着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说道:“这不,还有几亩地,我们全家人勤快些,是饿不着我们的,这里不像汴州,洪涝灾害频发,靠着这几亩水田,总有我们一家人的一口饭吃的。”

    “娘,怎么是这个理啊,才几亩的田地,能产出多少的粮食啊。再说,这里虽不是皇城,但也算皇城脚下,物价什么的都不比汴州便宜啊。”

    说完,花兰便扭头看向梁婉,看到她身上穿着金丝绸缎,而自己只是一匹粗布麻衣,心里不自觉的计较了起来,觉得小妹拖家里的福,嫁进了官宦人家享福,也该回报父母,多给娘家人些体己才是。

    嫂子的目光像看商品似的打量着梁婉,梁婉心下不喜,这宅子和这田地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自己半分都占不到,这还是挪用自己的聘礼来买的,李夫人的意思,更像是买断,除了逢年过节的礼数,并不希望她和娘家人有过多的来往。

章节目录

古代生活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梨花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梨花绿并收藏古代生活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