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画和楹联,都是我的太傅季老先生所作,不过他已辞官归宁,眼下是讨不到了。”

    “便是那日长干寺偷见到夫君,身边那位老者吧!果然大儒风范。”

    冷元初看着门画,画着秦叔宝和尉迟恭,不像街市卖的大红大绿的通贩画,只用了素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两位战神怒目圆睁吓退魑魅魍魉的神韵,与那“金谷玉化人间瑞,绿水烟轻大地春”的楹联反差中带着和谐。

    “此等孤品随意卸掉可惜了,小心揭下保存如何?”冷元初问道。

    温行川哪敢不从:“正有此意。”

    “郡王行楷可堪书圣,臣妾不情之请,今岁的楹联,夫君赐墨如何?”

    温行川摸着冷元初的头扬唇一笑。

    “仙子如此抬举,小生诚惶诚恐,厚着脸皮遂愿!只是这内容不急,待我想好上联,妻子帮我对好下联如何?”

    “乐意之至。”

    进了书房,冷元初回想着那门画的风骨,正是自己喜欢的大道至简的风格,顺手拿起狼毫找了张纸,坐在温行川的透雕花梨圈椅上,发现没有墨水,准备给自己研墨,想试试画门神。

    温行川没问妻子所欲何为,只是抢在前拿起那漆着竹影的墨条,取了早备好的山泉水,立在旁侧为妻子研墨。

    光是看着元初一会眉头浅蹙一会舒展顿悟的样子,实在有趣。

    冷元初下了笔,挥笔如风、笔锋凌厉,力透纸背,待停下时,总觉得所画门神,有点不对劲。

    温行川想笑,又拼命忍住。这是第一次看妻子作画,一直觉得妻子宛如琼宫仙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没想到这作画架势十足,画出来却是如此诙谐。

    冷元初沉浸在细节里,此时在纠结最后的点睛之笔,半晌没有落笔。

    温行川再忍就要破功了,接过笔,帮妻子点了最后的眼睛。若是妻子亦觉得此画神韵异常,就算是他的罪过,还可以为她挽挽尊。

    元初终于回过神,喊着“辛苦”,视线才从局部脱离出来,兼顾全画。

    怎么评价呢,现在江宁首府流行一本诙谐风俗志,里面都是编排凡夫俗子或是神仙眷属的各种段子,今天画的这个门神,完全可以编进去,给世人取乐。

    更何况最后的点睛,两只眼睛视线飞向两侧,仿佛三魂七魄缺了一魄……

    冷元初泄气了,自己那自幼接受严格礼艺教养的夫君就在身边,实在是不敢抬头与他对视。

    绍兴府钟灵毓秀之地,不乏文人墨客高僧道士云集,历史上出了不少名人大师。冷元初在山阴县长大时,伯母请的师爷教习。

    绍兴出师爷,这些帮着官员出谋划策的无衔文人,教得冷元初知识面很广,但是没有专精。

    当然她也不是坐得住的孩子,学完课业就往钱庄跑,多一点不学。

    购买精神涵养的钱款不缺,琴棋书画熏养下,冷元初通音律、知棋术、识文字、懂赏画,但真要弹琴作画,还是难登大雅之堂。

    今天能当着温行川面作画,完全因为元初心里上与他毫无隔阂,换了父兄,那可是完全不敢耍这半吊子功夫。

    “画得有点偏离预期了嘿嘿……”

    冷元初讪讪道,小手捏着画纸两侧准备团起来,眼不见为净。

    温行川迅速按住妻子的柔荑,长指一捏把画抽出来。

    “我看此画甚有风格,得空喊人裱起来,就挂在书房里。”

    “王爷折煞!”

    冷元初起身扑过来,准备夺画,视线扫视着书房墙壁挂着的各种书法山水佳作,脸瞬间就红了。

    温行川一只手把画高举头顶,另一侧臂膀环住冷元初的柳腰,冷元初挣扎一会发现拿不到,气哼哼的靠在夫君怀里,小声嘟囔“坏话”。

    “为夫第一次收到妻子的墨宝,如何不珍惜。”

    “夫君就是拿我取笑,画成这样挂起来丢夫君的脸!”

    “回头为夫想来一首打油诗写在旁侧,这便是你我夫唱妇随的佳作,看谁嘲笑,我都没笑。”

    说到这温行川实在是忍不住,放声笑出来。

    冷元初早就知道这画谁看了都憋不住,但是被嘲笑还是觉得面子挂不住,抬起头轻啄温行川的下颚,使坏在他喉结处咬了一口。

    温行川这才回过神,把画放下后,捧着冷元初的脸劈头盖脸吻下来。

    书房里飘着暧昧的口齿相撞的声音,久久不息……

    *

    立春之日,亲王府仆人从皇宫领回一只尾巴编好红绳的金牛,要王府主子们鞭牛打春。

    通常只要象征性鞭一下,祈求国泰民安,尤其是祈愿亲王属下的上元县和新分封到的宁畿两县无灾无难农事顺利。

    冷元初看着小叔子温行芷被奶娘抱出来,身后小姑子温行宁安安静静跟着。

    温行芷还不到五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亦不懂太多太深的礼仪,拿着赤色的鞭子乱挥,差点打到奶娘。一顿手忙脚乱林氏示意罢了。

    奶娘把鞭子递给温行宁。温行宁要到来年的九月及笄,现在还梳着云髻留头,穿着浅云银丝绲边的裘皮比甲,走上前来接过鞭子轻轻甩了两下,就放下退立在元初身边。

    冷元初在王府这几个月与小姑子相处下来,感觉她的性格和林氏很像,从来没与之产生任何摩擦。

    许是亲王温琅此前对家中女眷管教甚严,冷元初感觉温行宁言语不多,很少表达想法,几乎不会离府到街市去玩,甚至都不清楚江宁府流行什么吃食首饰等新潮玩意,只是在自己的园子里安安静静地生活。

    冷元初刚嫁到王府一月有余的时候,温行宁送了自己一个绣着蕙兰的团扇。还记得小姑娘双手递扇时候颔首低眉的样子。

    冷元初喜兰,再看那针脚细腻,栩栩如生的双面绣工,收到这个礼物欢喜得很,但以为小姑子遣织造局绣来投自己所好。

    后面听说是林氏安排温行宁亲自绣个物件给她,才感知礼物分量之重。此后元初在外面遇到什么新奇珍品,会得来赠与小姑子,你来我往相处下来甚是愉悦。

    “鞭春”仪式结束,有小厮扮成乌龟的模样舞蹈,府外传来铜鼓声,以为驱除疾疫,得好彩头。

    林氏送了冷元初和温行宁迎春花信,又托温琅进宫请安同时去皇宫御花园折些绿梅带回来给孩子们插瓶,吩咐膳堂到午膳时给各园送去春饼。

    冷元初此前在绍兴生活时,立春会和家人围在一起“煨春”,煮红枣茶,家里还会做艾饺艾糕,炸裹着笋干的豆皮春卷。堂哥还会带着冷元初去附近的田庄亲自挖荠菜香椿芽,回家拼“春盘”。

    亲王府的立春有着冷元初没体验过的习俗,冷元初在江宁府每一天都在体会不同的风俗,最近心情好了很多。

    “夫人在想什么?”

    “回夫君,我未曾在江宁过年,习俗有差,幸得公爹婆婆感怀包容。”冷元初自觉自己做得不够好,谨小慎微怕出错。

    温行川知冷元初如今的心情。亲王对子女礼教严格,温行川自己便吃了二十载的苦。如今王府诸事皆由亲王定夺,妻子内心觉得恐慌,连累行动都受了阻,温行川不想看到这样的妻子,显得自己没有本事,无法呵护她。

    “父王只是面冷,夫人不必忧虑,毕竟还有我呢!”温行川挺直腰杆,“孤得护住妻子不是嘛?夫人有何想法尽管直言,余下之事为夫为你办妥。”

    冷元初只觉冷汗涔涔,如今自己尚不得全部真心给他,背地里做营生攒金库……

    郡王夫妇返回仰止园没一会,佩兰吩咐膳堂的传菜仆将装有春菜和春卷的盒子端来。

    温行川本是坐在边上看书,瞥见冷元初在好奇打量这些菜,想起妻子可能对王府的习俗不了解,放下书一一介绍起来。

    “这些春菜,口味清淡的,只是那酱肉丝、熏肘子咸了些,为夫帮你卷一个春饼卷,若怕咸便不加酱肉丝。”温行川一边用竹箸夹起韭菜、蛋丝、嫩芽菜、萝卜丝混在一起炒熟的盒菜,放在薄面饼上,一边给冷元初解释。

    “加在饼里吧,既然备了,就不浪费。”

    温行川把饼卷好,放在冷元初面前的玉盘上。

    冷元初觉得这个吃法很新鲜,拿起竹箸夹起咬了一口,咸香的口感与麦子的香气盈口,确实是好吃。

    “这个是立春才吃的嘛!很好吃!”

    “平时想吃可以喊膳堂做,夫人喜欢就好。这叫‘咬春’,北幽那边的习俗,不知夫人过去立春是如何庆祝的?”

    “我在绍兴府长大的,去岁立春只是煮茶食小春卷,夫君午膳后是不是要去御马场跑马?我可以在王府准备,晚些归来我们一起吃?”

    “甚好!我亦想了解夫人儿时的生活,那为夫先准备外出了。”

    冷元初吩咐仰止园掌事的周嬷嬷把早已备好的骑服拿过来,亲自为温行川更衣。为了方便骑行,要在袖口外穿好袖袢,外套罩甲,再用腰带束好。

    并非远行打仗,温行川今日穿的罩甲是朱红暗蟒纹,骑着最爱的飞赤马,自城东朝阳门而出,来到皇家的马场跑马。

    皇帝年事已高,伯父英年早逝,现如今只有敦靖亲王父子用这个马场。

    温琅白日离府入宫,温行川自己来跑马怕寂寞,遂喊了自己的伴读,就是当日长干寺送别季老太傅时一同送行的郄贤,虚长温行川三岁。

    温行川回想起妻子说的话,想到自己童年,轻叹口气。

    这位矜贵的王爷,一直认为自己的童年很寂寞。

    直到十岁,温行川才等来一个伙伴,便是郄贤。郄家祖居江宁县汤水镇,但郄贤自幼因为命格原因被送去茅山做小道士。

    郄贤的父亲郄晟永康七年科举入仕,入朝做官,郄贤被接回住进城门里,成为皇孙伴读,和温行川一起跟着季太傅学习。

    温行川认识郄贤十余年,比起其他同龄男子,郄贤不求功名,对做回道士情有独钟。

    其老爹现如今已官至鸿胪寺卿,在国事外交上的卓越能力,却在劝长子出将入相上如拳打棉花般毫无力气。

    郄贤弱冠后在朝天宫出家,依然是温行川最信得过的朋友。

    温行川行军归来之日,郄贤还在天台南宫修习。甫归江宁,即被郡王叫出来跑马。

    御马场内,温行川勒住飞赤马。四面鸦雀无声,温行川似是入定,静候友人。

    冷元初亲自送夫君出府,望着温行川离去的背影,不知为何,心下忽有一种异样之感。

    这么长时间,从未过问过,温行川在遇到自己之前,是否有……青梅竹马,或是私定终生之人,否则,为何在婚前来信,要自己提退婚?

章节目录

与宿敌之子成婚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莲花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莲花说并收藏与宿敌之子成婚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