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
手机闹铃响起,震动透过枕头传到耳边,抖得关嘉瑶一个激灵,立马睁眼,条件反射立即关掉闹钟。
好烦,又要上班。
明明自己还年轻,没上几天班,怎么就开始厌恶上班了?
关嘉瑶想不通。
酒店房间的窗帘紧闭,细微的光线从缝里溜进,趴在关嘉瑶床上,懒洋洋地抻成一道极细的线,指向房内卫生间。
卫生间的灯亮着,室友——或者说是同事叶晓兰,已经先她一步起床洗漱。
于是她不紧不慢脱下睡衣,换上常服,等待叶晓兰用完卫生间。
叶晓兰听见她动静,在门内道:“你醒了?”也许是因为隔着门,叶晓兰的声音听起来嗡嗡的,有点小,“再等一会,卫生间我快用好了。”
“没事,我洗漱很快的。”关嘉瑶习惯性答一句。
她举起手机,看着显示八点二十分的屏幕,拇指熟练一滑,解开手机。
各类应用的消息如同水坝泄洪般涌出,争分夺秒铺满个消息框。关嘉瑶一条条划去,找到重要信息。
【@所有人,今天上午大家就把房间退了,带上行李,下午直接回丰阳,车次暂定下午四点四十五那趟,记得买票。】
后面附带一张车票截图。
发信人是项目经理余贝贝,发信时间是早晨七点二十八分。
关嘉瑶记得,余贝贝凌晨一点多还给她发过信息,让她记得上班时拍几个凭证。
两条信息之间,总共才过了六个小时,这睡眠时间实在太短。
叹息一声,关嘉瑶随手在群里接龙,回了个“收到”。
“今天提前回丰阳,我先收拾行李。”关嘉瑶冲着卫生间喊话,生怕叶晓兰没注意到群消息。
很显然她多虑了,叶晓兰在里头说了句“看到了,你再等等,我马上就洗完了。”
经过快两个礼拜的同房共处,关嘉瑶不太相信叶晓兰的“马上”。
她着手收拾行李,叠好衣服,收起棒球帽,拿上充电器身份证,手机登时又是个震动,还是条信息。
发信人来自她的姐姐,关嘉钰。
【亲爱的妹妹,听说你在德口市出差?】后面紧跟可爱微笑的小表情。
姐姐向来工作忙,无事绝不主动发消息。
这次不知道她想打什么主意。
关嘉瑶一面把衣服丢进行李箱,一面快速打字,接连发出两条消息:
【是啊】
【但是要回丰阳了】
消息发出后,关嘉瑶站着等了会,顺便买好车票,又刷了会手机,可关嘉钰却再没回信。
**
吃完早饭,时间离九点正好差十分钟。交还房卡,关嘉瑶与叶晓兰各拖着一个行李箱,朝被审单位快速走去。
路上太阳高照,热气腾腾,马路干的发裂,不知是谁泼了水,水还没干,留下个水坑,万向轮碾过去,留下一道不短的水痕,眨眼功夫,水痕颜色马上变浅。
被审单位距酒店不足五百米,通勤时间不足五分钟,关嘉瑶对这点还是很满意的。
在事务所内上班,通勤时间就要长达两个多小时,不出外勤的日子里,她每天都得在路上坐公交、转地铁,在人群的夹缝中,算上公交堵车时间,须苦苦煎熬近五个小时。
按理说,她应该住在离工作地点近一点的地方,可她还是个学生,所谓的上班,也只是短暂地实习几个月,等暑假结束,她还得回学校。
加上实习工资并不高,若是真住在事务所附近,光是房租钱,就足够让她入不敷出,成为名副其实的“贴钱上班”一族。
于是她咬咬牙,为了省钱,决定忍一忍,还是住在学校里。
其实关嘉瑶原本没打算来实习,只是临近大四,距毕业还有一年,周围的朋友都有了坚定的目标,要考研的准备考研,想考公的开始做行测,氛围一下子变得压抑起来。
周围好像只有她在原地踏步,浑浑噩噩过日子,这让关嘉瑶生出紧迫感,她终于意识到,得抓紧时间确定目标了,不能一毕业就家里蹲。
她听老师讲过事务所审计,据说是个到处跑的职业,一年三百多天,有两百多天在路上,可以去不同的城市,见识不同的风景。
感觉很不错,她有些心动,便着手在网上查找相关事务所的资料,选定一家名为方永的会计师事务所,随后找到官网,了解投递流程,投简历申请实习,一气呵成。
这是家国内所,名气不小,又和学校在同一个城市,去面试或是实习都方便。
点完信息提交,她问室友要一起去吗,两个室友摆摆手说要考研,第三个室友说要考公,不过她得先考完驾照,暂时不想受上班的苦。
关嘉瑶点点头,表示了解,转头开始浏览其他公司信息,寻找合适的岗位,又投出几份简历。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找工作,关嘉瑶很是紧张,隔几个小时就挨个打开官网看一看,害怕被拒绝。
好在没有太多波折,方永事务所的回信最快,提示她初审通过,可以进面。
进面以后,她第一次来到所里,经过走廊,隔着玻璃门,看着满当当的工位上,仅有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感慨这里的氛围似乎很宽松嘛,便坚定了来这上班的念头。
等收到正式实习通知时,她眨巴着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心里的紧迫感终于消退不少,空荡荡的地方也被“通过”二字填满。
不过实习以后,她才发现自己想错了,这里的氛围确实宽松,只是工作强度却截然相反。
更没想到的是,实习报到的第一天,她就被派到德口市出差,开启995的上班生活。
***
在封闭的小隔间里拍完最后一份凭证,关嘉瑶站起身子,挪动发麻的小腿,那股麻劲立即得寸进尺,直窜上半身,让她不敢再随意动弹。
她塞好凭证册,用手机把扫描的凭证照片整理分类,打包发给余贝贝。
完事后,腿上的麻劲才缓缓退却,她连跺几脚,畅通体内血液循环。
隔间里信号不好,发出去的资料卡在半途,提示上传率的百分数还显示为58,关嘉瑶等了半天,数字才慢慢爬到90,看得她难受,恨不得上手“揠苗助长”。
她退出聊天框,潜意识下拉微信刷新,随后继续点进对话框,发现上传率已达百分之99。
很好,快上传成功了。
接着,资料包左边出现红色感叹号,上传失败。
她更难受了。
关嘉瑶走出隔间,重新发了一遍资料包,这回信号不错,一下就上传成功。
大概是因为快要离开,余贝贝有了空闲时间,难得很快回复:
【收到,辛苦了。】
关嘉瑶瞄了眼时间,已经两点五十二分了,从这里到车站需要一个小时,应该马上要走了。她不再磨蹭,穿过走道,乘电梯赶往会议室。
项目组成员大都在会议室办公,会议桌上一片狼藉:杂七杂八的废纸堆成小山,回形针、燕尾夹散落一桌,五台电脑与三台打印机搭在桌面上,和数不清的充电线一起缠绕,颇为难舍难分。
关嘉瑶坐回自己的位置,发现叶晓兰不在会议室里。
余贝贝摘下眼镜,伸了个懒腰:“等晓兰回来,我们差不多就走。大家车票都买到了吧?”
见大家都点头,她又叮嘱,“再看看有什么资料需要带的,别漏了。”
几个人闻言,不用余贝贝多说,就知道这是喊整理东西准备走的意思,立刻关电脑,拔插头,叠好需要的文件,碎掉没用的打印纸。
场面看上去乱,实际很有条理,会议桌很快变得整洁干净起来,与方才判若两桌。
“晓兰还不回来?”余贝贝把电脑塞进背包里,“谁去催一催,那资料一时找到不到没事,当时候让他们发份pdf过来。”
关嘉瑶的东西最少,收拾的最快,便说了句“我打个电话给她”。
几声嘟嘟后,电话那头发出了个“喂”。背景音很杂,似乎有争论声。
关嘉瑶道:“要走了,余姐说那资料让他们发PDF的好了。”
叶晓兰沉默了片刻,说了句:“好,我马上下来。”
几分钟后,就听到会议室外哒哒哒的小跑声。
叶晓兰一进来,脸色就不太好,发了一通抱怨:“这些人真麻烦,让他们给资料,他们一直说没有没有,过了会又说,前几天已经给过我们了,问怎么又要资料。我说哪里来的资料,你们能不能把口径统一一下,别一下说东,一下说西的,尽在那扯皮。”
“他们又跟我说自己是新人,所以不清楚之前的事,我说那你们把之前人的联系方式告诉我。他们就在那互相推诿,说不知道,或者说不清楚。”
余贝贝拍了下叶晓兰的肩:“好了没事了,还差哪些东西,你到时发给我看看。”她低头瞄一眼手机,“询证函都做好了吧?”
叶晓兰把电脑关机收起,卷起电源线:“差不多了。”
余贝贝头也没抬,眼睛盯着手机:“那等回所里,就把这些都寄出去,嘉瑶你帮一下晓兰,好吗?”
她抬起头,对关嘉瑶温尔一笑。
“好。”关嘉瑶身为一个小实习生,目前也只能干干杂活,帮各位正式员工打下手。
也好在她只是个实习生,可以免去很多活,休息的时间也比一般人要多。比如出差日晚上加班,其他人要做到八九点,她只要吃过晚饭,就能先回酒店了。
当然,以上的一切,仅仅是建立在项目经理要求不高、好说话的份上。
余贝贝是典型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虽然总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手机聊天内容多是下达命令,但现实中说话非常温柔,也很照顾新来的实习生。
叶晓兰有时同她咬耳朵,说自己很难想象,余姐面对难缠的客户会是什么样的。
关嘉瑶在脑中想象了一下,发现确实想不出来,叶晓兰就笑了。
叶晓兰则比关嘉瑶大一岁,年龄相仿,又同住在一间,容易走到一起去。
比如打车去车站,关嘉瑶就同叶晓兰两人坐一辆车,其余三人坐了另一辆。
坐车时间长,路上经过闹市区,还小堵了一会,等出来时,已经看不见余贝贝他们的车了。
叶晓兰催促道:“师傅,能不能快一点,我们赶车子。”
中年司机大叔瞄了眼立在车头的手机:“你们几点的车?”
“四点四十五的。”关嘉瑶脱口而出,非常实诚。
司机大叔一拍胸脯,放出豪言壮志:“放心吧小姑娘,这路我熟的很,肯定能让你们赶上车!”
大叔说到做到,脚踩油门,一路时速接近警告线,飞飚到车站。
“大叔,你这车技,真稳。”叶晓兰下车不忘夸赞。
她俩提前到了车站,余贝贝他们还没到,两人取了车票,便在候车室里等着,等车又等人。
叶晓兰以前辈之姿提醒道:“这些车票都是报销凭证,都是活生生的钱,你一定要保管好。”
关嘉瑶乖巧地点点头,把车票塞进双肩包的内层夹缝中。
闲来无事,她想打开手机看会小说,却看见失踪一天的关嘉钰终于上线,发来一条消息:
【妹妹,你要男人不要?】
手机闹铃响起,震动透过枕头传到耳边,抖得关嘉瑶一个激灵,立马睁眼,条件反射立即关掉闹钟。
好烦,又要上班。
明明自己还年轻,没上几天班,怎么就开始厌恶上班了?
关嘉瑶想不通。
酒店房间的窗帘紧闭,细微的光线从缝里溜进,趴在关嘉瑶床上,懒洋洋地抻成一道极细的线,指向房内卫生间。
卫生间的灯亮着,室友——或者说是同事叶晓兰,已经先她一步起床洗漱。
于是她不紧不慢脱下睡衣,换上常服,等待叶晓兰用完卫生间。
叶晓兰听见她动静,在门内道:“你醒了?”也许是因为隔着门,叶晓兰的声音听起来嗡嗡的,有点小,“再等一会,卫生间我快用好了。”
“没事,我洗漱很快的。”关嘉瑶习惯性答一句。
她举起手机,看着显示八点二十分的屏幕,拇指熟练一滑,解开手机。
各类应用的消息如同水坝泄洪般涌出,争分夺秒铺满个消息框。关嘉瑶一条条划去,找到重要信息。
【@所有人,今天上午大家就把房间退了,带上行李,下午直接回丰阳,车次暂定下午四点四十五那趟,记得买票。】
后面附带一张车票截图。
发信人是项目经理余贝贝,发信时间是早晨七点二十八分。
关嘉瑶记得,余贝贝凌晨一点多还给她发过信息,让她记得上班时拍几个凭证。
两条信息之间,总共才过了六个小时,这睡眠时间实在太短。
叹息一声,关嘉瑶随手在群里接龙,回了个“收到”。
“今天提前回丰阳,我先收拾行李。”关嘉瑶冲着卫生间喊话,生怕叶晓兰没注意到群消息。
很显然她多虑了,叶晓兰在里头说了句“看到了,你再等等,我马上就洗完了。”
经过快两个礼拜的同房共处,关嘉瑶不太相信叶晓兰的“马上”。
她着手收拾行李,叠好衣服,收起棒球帽,拿上充电器身份证,手机登时又是个震动,还是条信息。
发信人来自她的姐姐,关嘉钰。
【亲爱的妹妹,听说你在德口市出差?】后面紧跟可爱微笑的小表情。
姐姐向来工作忙,无事绝不主动发消息。
这次不知道她想打什么主意。
关嘉瑶一面把衣服丢进行李箱,一面快速打字,接连发出两条消息:
【是啊】
【但是要回丰阳了】
消息发出后,关嘉瑶站着等了会,顺便买好车票,又刷了会手机,可关嘉钰却再没回信。
**
吃完早饭,时间离九点正好差十分钟。交还房卡,关嘉瑶与叶晓兰各拖着一个行李箱,朝被审单位快速走去。
路上太阳高照,热气腾腾,马路干的发裂,不知是谁泼了水,水还没干,留下个水坑,万向轮碾过去,留下一道不短的水痕,眨眼功夫,水痕颜色马上变浅。
被审单位距酒店不足五百米,通勤时间不足五分钟,关嘉瑶对这点还是很满意的。
在事务所内上班,通勤时间就要长达两个多小时,不出外勤的日子里,她每天都得在路上坐公交、转地铁,在人群的夹缝中,算上公交堵车时间,须苦苦煎熬近五个小时。
按理说,她应该住在离工作地点近一点的地方,可她还是个学生,所谓的上班,也只是短暂地实习几个月,等暑假结束,她还得回学校。
加上实习工资并不高,若是真住在事务所附近,光是房租钱,就足够让她入不敷出,成为名副其实的“贴钱上班”一族。
于是她咬咬牙,为了省钱,决定忍一忍,还是住在学校里。
其实关嘉瑶原本没打算来实习,只是临近大四,距毕业还有一年,周围的朋友都有了坚定的目标,要考研的准备考研,想考公的开始做行测,氛围一下子变得压抑起来。
周围好像只有她在原地踏步,浑浑噩噩过日子,这让关嘉瑶生出紧迫感,她终于意识到,得抓紧时间确定目标了,不能一毕业就家里蹲。
她听老师讲过事务所审计,据说是个到处跑的职业,一年三百多天,有两百多天在路上,可以去不同的城市,见识不同的风景。
感觉很不错,她有些心动,便着手在网上查找相关事务所的资料,选定一家名为方永的会计师事务所,随后找到官网,了解投递流程,投简历申请实习,一气呵成。
这是家国内所,名气不小,又和学校在同一个城市,去面试或是实习都方便。
点完信息提交,她问室友要一起去吗,两个室友摆摆手说要考研,第三个室友说要考公,不过她得先考完驾照,暂时不想受上班的苦。
关嘉瑶点点头,表示了解,转头开始浏览其他公司信息,寻找合适的岗位,又投出几份简历。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找工作,关嘉瑶很是紧张,隔几个小时就挨个打开官网看一看,害怕被拒绝。
好在没有太多波折,方永事务所的回信最快,提示她初审通过,可以进面。
进面以后,她第一次来到所里,经过走廊,隔着玻璃门,看着满当当的工位上,仅有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感慨这里的氛围似乎很宽松嘛,便坚定了来这上班的念头。
等收到正式实习通知时,她眨巴着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心里的紧迫感终于消退不少,空荡荡的地方也被“通过”二字填满。
不过实习以后,她才发现自己想错了,这里的氛围确实宽松,只是工作强度却截然相反。
更没想到的是,实习报到的第一天,她就被派到德口市出差,开启995的上班生活。
***
在封闭的小隔间里拍完最后一份凭证,关嘉瑶站起身子,挪动发麻的小腿,那股麻劲立即得寸进尺,直窜上半身,让她不敢再随意动弹。
她塞好凭证册,用手机把扫描的凭证照片整理分类,打包发给余贝贝。
完事后,腿上的麻劲才缓缓退却,她连跺几脚,畅通体内血液循环。
隔间里信号不好,发出去的资料卡在半途,提示上传率的百分数还显示为58,关嘉瑶等了半天,数字才慢慢爬到90,看得她难受,恨不得上手“揠苗助长”。
她退出聊天框,潜意识下拉微信刷新,随后继续点进对话框,发现上传率已达百分之99。
很好,快上传成功了。
接着,资料包左边出现红色感叹号,上传失败。
她更难受了。
关嘉瑶走出隔间,重新发了一遍资料包,这回信号不错,一下就上传成功。
大概是因为快要离开,余贝贝有了空闲时间,难得很快回复:
【收到,辛苦了。】
关嘉瑶瞄了眼时间,已经两点五十二分了,从这里到车站需要一个小时,应该马上要走了。她不再磨蹭,穿过走道,乘电梯赶往会议室。
项目组成员大都在会议室办公,会议桌上一片狼藉:杂七杂八的废纸堆成小山,回形针、燕尾夹散落一桌,五台电脑与三台打印机搭在桌面上,和数不清的充电线一起缠绕,颇为难舍难分。
关嘉瑶坐回自己的位置,发现叶晓兰不在会议室里。
余贝贝摘下眼镜,伸了个懒腰:“等晓兰回来,我们差不多就走。大家车票都买到了吧?”
见大家都点头,她又叮嘱,“再看看有什么资料需要带的,别漏了。”
几个人闻言,不用余贝贝多说,就知道这是喊整理东西准备走的意思,立刻关电脑,拔插头,叠好需要的文件,碎掉没用的打印纸。
场面看上去乱,实际很有条理,会议桌很快变得整洁干净起来,与方才判若两桌。
“晓兰还不回来?”余贝贝把电脑塞进背包里,“谁去催一催,那资料一时找到不到没事,当时候让他们发份pdf过来。”
关嘉瑶的东西最少,收拾的最快,便说了句“我打个电话给她”。
几声嘟嘟后,电话那头发出了个“喂”。背景音很杂,似乎有争论声。
关嘉瑶道:“要走了,余姐说那资料让他们发PDF的好了。”
叶晓兰沉默了片刻,说了句:“好,我马上下来。”
几分钟后,就听到会议室外哒哒哒的小跑声。
叶晓兰一进来,脸色就不太好,发了一通抱怨:“这些人真麻烦,让他们给资料,他们一直说没有没有,过了会又说,前几天已经给过我们了,问怎么又要资料。我说哪里来的资料,你们能不能把口径统一一下,别一下说东,一下说西的,尽在那扯皮。”
“他们又跟我说自己是新人,所以不清楚之前的事,我说那你们把之前人的联系方式告诉我。他们就在那互相推诿,说不知道,或者说不清楚。”
余贝贝拍了下叶晓兰的肩:“好了没事了,还差哪些东西,你到时发给我看看。”她低头瞄一眼手机,“询证函都做好了吧?”
叶晓兰把电脑关机收起,卷起电源线:“差不多了。”
余贝贝头也没抬,眼睛盯着手机:“那等回所里,就把这些都寄出去,嘉瑶你帮一下晓兰,好吗?”
她抬起头,对关嘉瑶温尔一笑。
“好。”关嘉瑶身为一个小实习生,目前也只能干干杂活,帮各位正式员工打下手。
也好在她只是个实习生,可以免去很多活,休息的时间也比一般人要多。比如出差日晚上加班,其他人要做到八九点,她只要吃过晚饭,就能先回酒店了。
当然,以上的一切,仅仅是建立在项目经理要求不高、好说话的份上。
余贝贝是典型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虽然总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手机聊天内容多是下达命令,但现实中说话非常温柔,也很照顾新来的实习生。
叶晓兰有时同她咬耳朵,说自己很难想象,余姐面对难缠的客户会是什么样的。
关嘉瑶在脑中想象了一下,发现确实想不出来,叶晓兰就笑了。
叶晓兰则比关嘉瑶大一岁,年龄相仿,又同住在一间,容易走到一起去。
比如打车去车站,关嘉瑶就同叶晓兰两人坐一辆车,其余三人坐了另一辆。
坐车时间长,路上经过闹市区,还小堵了一会,等出来时,已经看不见余贝贝他们的车了。
叶晓兰催促道:“师傅,能不能快一点,我们赶车子。”
中年司机大叔瞄了眼立在车头的手机:“你们几点的车?”
“四点四十五的。”关嘉瑶脱口而出,非常实诚。
司机大叔一拍胸脯,放出豪言壮志:“放心吧小姑娘,这路我熟的很,肯定能让你们赶上车!”
大叔说到做到,脚踩油门,一路时速接近警告线,飞飚到车站。
“大叔,你这车技,真稳。”叶晓兰下车不忘夸赞。
她俩提前到了车站,余贝贝他们还没到,两人取了车票,便在候车室里等着,等车又等人。
叶晓兰以前辈之姿提醒道:“这些车票都是报销凭证,都是活生生的钱,你一定要保管好。”
关嘉瑶乖巧地点点头,把车票塞进双肩包的内层夹缝中。
闲来无事,她想打开手机看会小说,却看见失踪一天的关嘉钰终于上线,发来一条消息:
【妹妹,你要男人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