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瓦上残留的雨滴顺着沟沿不时滴落。
易念找出广告木牌,翻了个照面,“营业中”三个字明晃晃挂在玻璃栓上。
拿出抹布重新擦了一遍桌台窗户,易念坐下休息,掏出手机给顾晨豫发消息报平安。
发完后,从抽屉中取出数位板插上笔电USB接口,开始着手画店里布局的二维平面图。
打完基础大框架,再往里填充色彩细节。
画到一半,有人从楼梯走上来,易念以为来顾客,关上电脑,转过身。
没想到来的是那天前来避雨的旅拍艺术家。
摄影师朝她招手,“你好,又见面了。”
易念拉开一把椅子请他坐下,转身走向吧台,“喝点什么?还是牛奶吗?”
“都可以,哎不过等一下,我看看这里的招牌。”
男人目光从极具特色的节气名中掠过,最后停留在“谷雨”上,手指一点,锁定这个。
“这里是周末双休吗?”
易念打着奶盖,想回答不是,忽然间又想起顾晨豫的话,道:“也不算,不过周末晚上的确不营业。”
“难怪,我说昨天没见你开门。”
易念:“家里有事,就没来得及。”
艺术家自然接过话,“这样啊,那一个人忙不过来的话,有考虑过招员工吗?”
易念手一顿,无奈一笑,“暂时一个人还是能顾及,你也看到了,店才刚开张老板都还养不活自己呢。”
男人摊手,耸耸肩,“工资无所谓,我只是需要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为下一次旅行缓冲一段时间。”
怕易念再拒绝,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黑色皮夹,推在她面前,“我叫章于,这些是我的证件,不会让你招黑工的。”
对方理由充分,行为磊落坦荡,且只是短暂过渡,易念说不出拒绝的话语,点头同意了。
章于充分践行了一名合格员工的行为准则,丝毫没耽搁,当下就换上工作服,跑到楼下搬东西,用扫帚清扫黏在青砖上的落叶。
重新坐回电脑前,易念找出微信置顶,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最终又尽数删去。
可能这也不算什么大事,顾晨豫并不想知道,易念选择跳过告诉他这一步。
虽然章于说不在乎工资,但易念既然把人招进来就不会真做克扣工钱压榨免费劳动力那套。
她在网上查了市场糖水铺员工正常工资后,心里有了底。
不过以现在的经济水平,再多负担一人的薪水对她来说确实有些吃力,思考能用什么办法填补时,易念看到桌面上的微博图标。
试了两次密码后,账号成功登上。
这个画师号是易念在本科期间创建的,起初只是作为一个存稿子的地方。
反正也没人关注,她就把一些随手画的小玩意发布到上面,没什么事时拿出来翻翻,有时还会成为课后作业的灵感来源。
渐渐的,不知从何时起,粉丝关注栏那里数值不断增长
直到有一天一名叫“夏将至”的粉丝私信她约稿。
对方简明扼要地阐释她的所需——画一张呼呼大睡的皮卡丘图片。
易念当时只觉得惊喜,通宵修改给她画了一幅,没收取任何费用。
这个经历给了她兼职灵感,易念开始尝试不同风格的画,最后修改简介定价接稿。
顾客一致反馈良好,算是短暂找到了一条热爱与事业同时相融的道路。
“夏将至”这个最初的顾客一直没离开,陪伴她从几百粉走到十几万粉。
最初看到这个昵称时,她恍惚了一下。
相同的名字、皮卡丘图片,与高中那个错题集异曲同工。
甚至产生过一个荒谬的念头,猜测两者会不会是同一人。
不过在她试探询问对方高中,得到埃德蒙顿公立中学答案后就打消了这个心思。
两人的聊天页面一直只有画稿。
仿佛已经形成一种默契,彼此只做网友,不涉及三次元生活。
在她生活拮据的时候,对方每月一幅定制画在一定程度上及时接济了不少。
为了对得起“夏将至”的信任,易念尽力打磨画技,以此能达到物有所值。
只是后来读研结束忙于毕业论文找工作,每天脚不沾地晕头转向,易念发了条暂停接稿后,渐渐将这件事抛之脑后。
此刻刚登上,消息弹窗不断跳出来,她点到“夏将至”那一栏,未读消息数十条,时间显示为三年前。
不知道对方现在还用不用这个号,易念试探发过去。
雨生百谷:我回来了,抱歉一直没看到,你的画还需要吗?
明明是离线状态,对面却很快就回过来。
夏将至:需要,你按照之前的画就好。
两人没有任何寒暄,易念也没问她这几年过的怎么样。
只是惊叹过了这么多年对方爱好一如既往没怎么变。
雨生百谷:那有什么要求吗?我出图可能会慢,如果急用的话可以去约另一家。
夏将至:不用,一直在等你。
夏将至:从最后一张开始画就行。
易念翻到皮卡丘戴浴帽的图片,与对方沟通相关细节,“夏将至”和以往一样先付款过来。
支付宝信息提示收款50000元。
易念瞠目,她的画再怎么打磨也到不了这个水平,何况只是一张卡通图。
发消息询问对方是不是不小心多添了两个零,她尽快把钱退回去。
夏将至:没有,画个开心。
-
有了章于看店,易念得以去浔塘不同的皮影造型店,记录下来用不同的手法画出来,定时更新到社交账号上。
自媒体传播发挥效应,陆续有游客刷到按照定位来到糖水铺打卡拍照。
易念与顾晨豫的联系每天停留在“不回”、“知道了”的对话框中。
惜字如金比陌生人更疏离客气。
顾晨豫似乎比以前更忙,但易念对于他的事业一向无从得知。
拿出配备好的备用钥匙,易念交付给章于,告知其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随后她背上包坐上司机已提前等候的车里。
回到家,易念冲完澡,换上绵软舒适的家居服,拿上ipad窝在客厅的沙发里,画着未完成的皮卡丘图案。
阿姨正巧从厨房里出来,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易念虽然忙于画画,但还是停下来耐心回答。
说到菜肴时,阿姨停顿了下,认真道:“太太若是有什么不喜欢的,一定记得跟我说,不用觉得不好意思,上次早餐的三明治里我多放了洋葱就犯了先生的禁忌。”
顾晨豫不吃洋葱?
虽然疑惑,但易念没过多询问,点头,“好的阿姨。”
阿姨端起剥好的豆角,走进厨房,易念继续涂涂改改。
不一会儿,厨房里飘出浓郁的香气,愈来愈浓。
“阿姨,这是什么?这么香?”
阿姨倒入香油,“叔嫂传珍。”
“宋嫂鱼?”
易念实在难以将印象中吃过肉腥味熏人,酸焦难忍的西湖醋鱼和眼前色泽红亮,香气宜人的佳肴联系在一起。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西湖醋鱼褒贬不一,好多店家节省工艺草草出锅,鱼质也达不到标准,也就名字还挂着这个壳,实际早失去了它原本的精髓。”
阿姨翻了一面鱼,又道:“先生平时应酬多,每晚喝那么多酒难免伤身,做这个暖胃中和一下,我们做的绝对正宗。”
调火、颠勺、翻面一气呵成,易念在一旁惊羡地看着。
“太太以前没做过鱼吧?要不来试一下,很简单的。”
易念跃跃欲试,但一想到自己没什么天赋的厨艺,又犹豫了,“我可能会把垂涎欲滴变成难以下咽。”
阿姨:“没事!有我给你看着呢,就算错了没什么大不了,下次不就有经验了嘛。”
洗干净手,易念接过锅铲,在阿姨的指导下加盐加料汁。
“太棒了太太!焦这么一点没事的,您真有天赋!”
在阿姨无可挑剔的情绪价值提供中,易念生平第一次体会到烹饪的乐趣。
玄关处传来开门声,阿姨向外看了一眼,疑惑说,“可能是先生回来了,今晚下班的倒是比往常都早。”
阿姨边说着,把其他准备好炖着保温的菜一一端出去。
易念旋转按钮关闭火,拿出一个干净的盘子,把锅里的鱼盛到正中央。
摆完盘,易念用毛巾包裹住锅柄,小心翼翼将剩余的汤汁淋到鱼身上。
“阿姨,您帮我把发带系紧点吗?马上就要掉在地上了。”
站在身后的人走进来,双手撩起她不听话跑出发带束缚的几缕碎发。
发丝拂过脖颈,像是一根羽毛轻轻嬉闹,引起阵阵颤栗,易念抿唇一笑,转过头道谢。
“谢谢阿——”
看清来人,无意识扶紧身后的柜沿,大脑卡壳,局促说,
“是你啊,洗手可以吃饭了。”
顾晨豫未系领带,衬衫纽扣松了几颗,低沉应了声。
餐桌上菜品色香味俱全。
阿姨布置完菜,站在一旁,见到顾晨豫眼光看着那盘鱼,笑道:“今晚这鱼我没掌握好火候,烧得有些焦了,多亏太太帮忙。”
“那你们先吃,我去后园浇浇花。”
阿姨走后,易念看着还是被自己不可避免烧焦了一部分的鱼,忐忑,承认说:“鱼其实是我烧焦的,你说的对专业的事应该由专业的人去做,我以后不去厨房添乱了。”
顾晨豫神色如常夹了一块鱼,“什么都有第一次,尝试而已谈不上添不添乱。”
饭后易念又去洗漱了一遍,吹完头发一个人继续在沙发上画画。
不过顾晨豫回来的缘故,她由舒适懒散的卧姿改为端正坐着。
给皮卡丘帽子上色时,顾晨豫忽然从楼上走下来。
易念以为他来喝水,手上的动作放慢,等待他离开再继续画。
顾晨豫拿起水壶正要连上蓝牙烧水,意外发现被子里已经有调好保温档的温水,还细心地合上杯盖。
水喝一半,他半握水杯,走过去,在易念对面的沙发坐下。
易念没想到顾晨豫是打算在这办公,直接走又太过明显,她安静坐着,余光瞥见顾晨豫打开电脑,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指灵活在键盘上游走。
虽然坐立难安,浑身不自在,但易念有个从高中就保持过来的特点——做事专注。
一旦投入学习或工作,基本可以做到完全与外界隔绝开来。
她强迫自己不去关注对面人的一举一动,专心于屏幕前的四方小世界。
时钟不知不觉走过一大圈。
易念画完初稿,抬头揉了揉酸痛的脖子,起身打算离开,顾晨豫出声,
“我要出差一段时间。”
易念找出广告木牌,翻了个照面,“营业中”三个字明晃晃挂在玻璃栓上。
拿出抹布重新擦了一遍桌台窗户,易念坐下休息,掏出手机给顾晨豫发消息报平安。
发完后,从抽屉中取出数位板插上笔电USB接口,开始着手画店里布局的二维平面图。
打完基础大框架,再往里填充色彩细节。
画到一半,有人从楼梯走上来,易念以为来顾客,关上电脑,转过身。
没想到来的是那天前来避雨的旅拍艺术家。
摄影师朝她招手,“你好,又见面了。”
易念拉开一把椅子请他坐下,转身走向吧台,“喝点什么?还是牛奶吗?”
“都可以,哎不过等一下,我看看这里的招牌。”
男人目光从极具特色的节气名中掠过,最后停留在“谷雨”上,手指一点,锁定这个。
“这里是周末双休吗?”
易念打着奶盖,想回答不是,忽然间又想起顾晨豫的话,道:“也不算,不过周末晚上的确不营业。”
“难怪,我说昨天没见你开门。”
易念:“家里有事,就没来得及。”
艺术家自然接过话,“这样啊,那一个人忙不过来的话,有考虑过招员工吗?”
易念手一顿,无奈一笑,“暂时一个人还是能顾及,你也看到了,店才刚开张老板都还养不活自己呢。”
男人摊手,耸耸肩,“工资无所谓,我只是需要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为下一次旅行缓冲一段时间。”
怕易念再拒绝,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黑色皮夹,推在她面前,“我叫章于,这些是我的证件,不会让你招黑工的。”
对方理由充分,行为磊落坦荡,且只是短暂过渡,易念说不出拒绝的话语,点头同意了。
章于充分践行了一名合格员工的行为准则,丝毫没耽搁,当下就换上工作服,跑到楼下搬东西,用扫帚清扫黏在青砖上的落叶。
重新坐回电脑前,易念找出微信置顶,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最终又尽数删去。
可能这也不算什么大事,顾晨豫并不想知道,易念选择跳过告诉他这一步。
虽然章于说不在乎工资,但易念既然把人招进来就不会真做克扣工钱压榨免费劳动力那套。
她在网上查了市场糖水铺员工正常工资后,心里有了底。
不过以现在的经济水平,再多负担一人的薪水对她来说确实有些吃力,思考能用什么办法填补时,易念看到桌面上的微博图标。
试了两次密码后,账号成功登上。
这个画师号是易念在本科期间创建的,起初只是作为一个存稿子的地方。
反正也没人关注,她就把一些随手画的小玩意发布到上面,没什么事时拿出来翻翻,有时还会成为课后作业的灵感来源。
渐渐的,不知从何时起,粉丝关注栏那里数值不断增长
直到有一天一名叫“夏将至”的粉丝私信她约稿。
对方简明扼要地阐释她的所需——画一张呼呼大睡的皮卡丘图片。
易念当时只觉得惊喜,通宵修改给她画了一幅,没收取任何费用。
这个经历给了她兼职灵感,易念开始尝试不同风格的画,最后修改简介定价接稿。
顾客一致反馈良好,算是短暂找到了一条热爱与事业同时相融的道路。
“夏将至”这个最初的顾客一直没离开,陪伴她从几百粉走到十几万粉。
最初看到这个昵称时,她恍惚了一下。
相同的名字、皮卡丘图片,与高中那个错题集异曲同工。
甚至产生过一个荒谬的念头,猜测两者会不会是同一人。
不过在她试探询问对方高中,得到埃德蒙顿公立中学答案后就打消了这个心思。
两人的聊天页面一直只有画稿。
仿佛已经形成一种默契,彼此只做网友,不涉及三次元生活。
在她生活拮据的时候,对方每月一幅定制画在一定程度上及时接济了不少。
为了对得起“夏将至”的信任,易念尽力打磨画技,以此能达到物有所值。
只是后来读研结束忙于毕业论文找工作,每天脚不沾地晕头转向,易念发了条暂停接稿后,渐渐将这件事抛之脑后。
此刻刚登上,消息弹窗不断跳出来,她点到“夏将至”那一栏,未读消息数十条,时间显示为三年前。
不知道对方现在还用不用这个号,易念试探发过去。
雨生百谷:我回来了,抱歉一直没看到,你的画还需要吗?
明明是离线状态,对面却很快就回过来。
夏将至:需要,你按照之前的画就好。
两人没有任何寒暄,易念也没问她这几年过的怎么样。
只是惊叹过了这么多年对方爱好一如既往没怎么变。
雨生百谷:那有什么要求吗?我出图可能会慢,如果急用的话可以去约另一家。
夏将至:不用,一直在等你。
夏将至:从最后一张开始画就行。
易念翻到皮卡丘戴浴帽的图片,与对方沟通相关细节,“夏将至”和以往一样先付款过来。
支付宝信息提示收款50000元。
易念瞠目,她的画再怎么打磨也到不了这个水平,何况只是一张卡通图。
发消息询问对方是不是不小心多添了两个零,她尽快把钱退回去。
夏将至:没有,画个开心。
-
有了章于看店,易念得以去浔塘不同的皮影造型店,记录下来用不同的手法画出来,定时更新到社交账号上。
自媒体传播发挥效应,陆续有游客刷到按照定位来到糖水铺打卡拍照。
易念与顾晨豫的联系每天停留在“不回”、“知道了”的对话框中。
惜字如金比陌生人更疏离客气。
顾晨豫似乎比以前更忙,但易念对于他的事业一向无从得知。
拿出配备好的备用钥匙,易念交付给章于,告知其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随后她背上包坐上司机已提前等候的车里。
回到家,易念冲完澡,换上绵软舒适的家居服,拿上ipad窝在客厅的沙发里,画着未完成的皮卡丘图案。
阿姨正巧从厨房里出来,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易念虽然忙于画画,但还是停下来耐心回答。
说到菜肴时,阿姨停顿了下,认真道:“太太若是有什么不喜欢的,一定记得跟我说,不用觉得不好意思,上次早餐的三明治里我多放了洋葱就犯了先生的禁忌。”
顾晨豫不吃洋葱?
虽然疑惑,但易念没过多询问,点头,“好的阿姨。”
阿姨端起剥好的豆角,走进厨房,易念继续涂涂改改。
不一会儿,厨房里飘出浓郁的香气,愈来愈浓。
“阿姨,这是什么?这么香?”
阿姨倒入香油,“叔嫂传珍。”
“宋嫂鱼?”
易念实在难以将印象中吃过肉腥味熏人,酸焦难忍的西湖醋鱼和眼前色泽红亮,香气宜人的佳肴联系在一起。
“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西湖醋鱼褒贬不一,好多店家节省工艺草草出锅,鱼质也达不到标准,也就名字还挂着这个壳,实际早失去了它原本的精髓。”
阿姨翻了一面鱼,又道:“先生平时应酬多,每晚喝那么多酒难免伤身,做这个暖胃中和一下,我们做的绝对正宗。”
调火、颠勺、翻面一气呵成,易念在一旁惊羡地看着。
“太太以前没做过鱼吧?要不来试一下,很简单的。”
易念跃跃欲试,但一想到自己没什么天赋的厨艺,又犹豫了,“我可能会把垂涎欲滴变成难以下咽。”
阿姨:“没事!有我给你看着呢,就算错了没什么大不了,下次不就有经验了嘛。”
洗干净手,易念接过锅铲,在阿姨的指导下加盐加料汁。
“太棒了太太!焦这么一点没事的,您真有天赋!”
在阿姨无可挑剔的情绪价值提供中,易念生平第一次体会到烹饪的乐趣。
玄关处传来开门声,阿姨向外看了一眼,疑惑说,“可能是先生回来了,今晚下班的倒是比往常都早。”
阿姨边说着,把其他准备好炖着保温的菜一一端出去。
易念旋转按钮关闭火,拿出一个干净的盘子,把锅里的鱼盛到正中央。
摆完盘,易念用毛巾包裹住锅柄,小心翼翼将剩余的汤汁淋到鱼身上。
“阿姨,您帮我把发带系紧点吗?马上就要掉在地上了。”
站在身后的人走进来,双手撩起她不听话跑出发带束缚的几缕碎发。
发丝拂过脖颈,像是一根羽毛轻轻嬉闹,引起阵阵颤栗,易念抿唇一笑,转过头道谢。
“谢谢阿——”
看清来人,无意识扶紧身后的柜沿,大脑卡壳,局促说,
“是你啊,洗手可以吃饭了。”
顾晨豫未系领带,衬衫纽扣松了几颗,低沉应了声。
餐桌上菜品色香味俱全。
阿姨布置完菜,站在一旁,见到顾晨豫眼光看着那盘鱼,笑道:“今晚这鱼我没掌握好火候,烧得有些焦了,多亏太太帮忙。”
“那你们先吃,我去后园浇浇花。”
阿姨走后,易念看着还是被自己不可避免烧焦了一部分的鱼,忐忑,承认说:“鱼其实是我烧焦的,你说的对专业的事应该由专业的人去做,我以后不去厨房添乱了。”
顾晨豫神色如常夹了一块鱼,“什么都有第一次,尝试而已谈不上添不添乱。”
饭后易念又去洗漱了一遍,吹完头发一个人继续在沙发上画画。
不过顾晨豫回来的缘故,她由舒适懒散的卧姿改为端正坐着。
给皮卡丘帽子上色时,顾晨豫忽然从楼上走下来。
易念以为他来喝水,手上的动作放慢,等待他离开再继续画。
顾晨豫拿起水壶正要连上蓝牙烧水,意外发现被子里已经有调好保温档的温水,还细心地合上杯盖。
水喝一半,他半握水杯,走过去,在易念对面的沙发坐下。
易念没想到顾晨豫是打算在这办公,直接走又太过明显,她安静坐着,余光瞥见顾晨豫打开电脑,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指灵活在键盘上游走。
虽然坐立难安,浑身不自在,但易念有个从高中就保持过来的特点——做事专注。
一旦投入学习或工作,基本可以做到完全与外界隔绝开来。
她强迫自己不去关注对面人的一举一动,专心于屏幕前的四方小世界。
时钟不知不觉走过一大圈。
易念画完初稿,抬头揉了揉酸痛的脖子,起身打算离开,顾晨豫出声,
“我要出差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