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什么。”陆昭放下镜子,摸了摸嬴更的头,“这么早就起了,怎么不多睡会儿?小孩子要多睡觉才能长高。”
嬴更小声嘟哝:“要是起晚了,阿母会叱责。”
“原来如此,”陆昭沉吟道:“那还是听你阿母的吧。”
嬴更:......
这时仆役进屋通知二人早膳已经备好,于是陆昭牵着嬴更来到了用膳的内堂,女主人王妏早早到了,等候在此。
见人都已经来齐,一家人准备用早膳。
早膳在现代看来稀松平常,一日三餐是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但事实上,在古代却没有三餐的概念。商周时期已经有小食和大食之分,普通人一天只吃两顿,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了宋朝。
在这个时期,由于小农经济的发达,食物变得丰富起来,民间渐渐有了吃夜宵的习惯。但夜宵也只是汴京临安,这等商业发达的城市才有的特色,大多数人依旧是一天吃两顿。
直到清朝末期,一日三餐的饮食规律才慢慢普及开来,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当然以上都只是针对普通人,那些有钱有闲不用为生计发愁的贵族们,自想是想什么时候吃,就能什么时候吃。就比如在汉朝,一天吃几餐甚至成为贵族间的攀比方式。
所以说一切约定俗成,对贵族们从来不适用。
见陆昭坐定后,其余人才陆续就坐,等菜肴陆续上齐后,早膳便开始了。
几人吃饭时都秉着食不言的规矩,就连筷子触碰碗碟发出的声音,也是极其轻微。
秦汉实行分餐制,每人拥有一张食案,吃饭时互不干扰,陆昭倒是很喜欢这一点,干净又卫生。
他扫了一眼桌上的早饭,有粟米粥、肉羹、煎鰿、酿制米浆、水煮葵菜等等,还有桃子和梨等应季水果,单看着就十分丰盛。
先是浅尝了两口粟米粥,发现味道竟然还不错,入口就是一股天然的谷物味道,温热的粟米粥流入胃里,刚起床的困倦一扫而空。
接着将筷子伸向煎鰿,这煎鰿也就是煎鲫鱼。屈原在《大招》里曾说过“煎鰿膗雀,遽爽存只”,可见煎鰿在屈原心中,是极其美味的一道佳肴。
可惜陆昭不大爱吃鲫鱼这种河鱼,总觉得有股子土腥味。在现代烹饪这类河鱼时,他总会用味道浓烈的香辛料掩盖其的土腥味,但现在调料缺乏,所以他只夹了两筷子便不再碰。
这么来来回回吃了几天,陆昭实在有些受不了,虽说每次端上来的菜肴上倒是挺多,但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样,此时食材和佐料都很匮乏,厨子掌握的烹饪方式也非常有限。这让以品尝美食为副业的陆昭,实在忍受不了。
而且他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作为碳水大省前身的渭河平原地区,怎么连面条都见不着。
他记得小麦可是在西周时期,就从中亚传入了华夏,《诗经》里都曾记载过小麦,如“爰采麦矣?沬之北矣”。照这么说,此时肯定有小麦存在,既然有小麦,那怎么没面粉。
于是陆昭叫来府里的厨子,问道:“府里有没有面粉吗?”
厨子一脸无辜:“公子说得面粉是何物?小的从未听说过。”
“府里小麦总有吧?就是小麦碾磨成的粉末......”
“当然有!”厨子还以为自己弄懂了陆昭的话,不等陆昭再次开口,连忙道,“公子您等等。”
过了一会儿,厨子捧着膳盒找到了陆昭,谄媚道:“公子请看。”
陆昭满怀期待地打开膳盒,结果一看大失所望,里面根本不是他要的面粉,而是被煮熟的细碎麦粒。
“这是什么?”陆昭还是头一回小麦的这种吃法,“你们平时就是这样食用小麦的?”
“平常人家都是这样吃的。”厨子点头,然后讪笑着挠头,“麦饭粗鄙,公子肯定没有尝过。”
陆昭当即用筷子夹了一点小麦饭放进嘴里品尝,确实如厨子所言味道粗鄙难以咀嚼,虽有麦子的清香,但全无面粉的细腻可口,而且很是噎人。陆昭连喝了几大口水,才将卡在食道里麦粒咽了下去。
于是陆昭问厨子“就没那种可以将麦子,碾磨成粉末的石制用具?”
“有,当然有!”厨子以为自己又懂了陆昭的话,连忙将后厨的杵臼搬到了陆昭面前,但这依旧不是陆昭想要的东西。
旁边的随从周兴见陆昭叹气摇头,问道:“公子想要的究竟是何物?请告知属下,我一定为您找来。”
“我想要的是石磨,能将麦子磨成细腻粉末的石磨。”
周兴摇头却道:“这......属下从没听说过世上有此物。”
陆昭心想,这不应该啊,不是说石磨是公输班发明的,这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春秋战国人士,难不成这门技术还没传到咸阳。
既然现在没有石磨,那就只能想办法做。在得知府里有石匠后,陆昭当即决定画一张石磨图纸出来,让石匠照着造出来。
按理说,从小生在城市里的陆昭,应该对石磨这种东西感到陌生。
可是谁叫母亲陆一芸女士喜欢养生,崇尚纯天然无公害的食物,专门在郊区买了块带院子的房子,不仅种菜自给自足,就连豆腐这种东西都喜欢搁家里做,为此陆女士特地从乡下购置一个大石磨,让人安放在院子里,一点也不嫌麻烦。
但凡陆昭在家,陆女士就会将转石磨这项苦差事交给他。这么一来,不需要去健身房,就可以练成麒麟臂,因此他对石磨构造还是比较了解。
陆昭跃跃欲试,对周兴道:“取一张纸来。”
“是,公子。”周兴蒙头就往外走,刚走出去就发现问题所在,于是就问陆昭,“公子,纸为何物?属下从未耳闻。”
陆昭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我差点忘了。给我找一块布来,然后......对了再找女子画眉用的工具来。”
此时没有铅笔,用毛笔画图对他而言难度太大,女子画眉用的工具,倒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
不消片刻,周兴就将丝帛,以及女子画眉用的黛砚一并带来。
在纸没有发明前,贵族喜欢用柔软的丝帛画画,手里的丝帛是用上等丝绸所制,触感极为丝滑。
一想到用这样的东西写写画画,陆昭就有一种暴殄天物的心虚。但现在又没有纸,只能“将就”着用。
黛砚是古代女子画眉用的化妆工具,原理类似于墨砚,只不过将墨换成了青黑色的石黛,只需要一丁点水浸湿黛砚,然后用柳条制成的眉笔蘸取描眉。
将丝帛平铺在书案上,用柳条蘸取黛汁,在上面一顿操作后,陆昭终于将石磨雏型画了出来,然后将府里的石匠叫过来,指着丝帛对石匠解释石磨的大概构造。
“这石磨分为上下两扇,两扇之间需要用一个木柱串连保证可以活动,同时上扇和下扇接触面都有呈放射状的斜纹刻痕......”
石匠被陆昭颇为现代的措辞整得有些发蒙,不过好在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石匠,又出自墨家,看了眼丝帛图纸上的样式,很快就能明白了陆昭的意思。
他感慨道:“此物还真是巧妙,若能做出来定胜过碾子和杵臼。公子是从何得知此物?”
石匠见多识广,一眼就看出石磨这种东西,不是公子扶苏这等贵人能想出来的。
陆昭也没有揽功劳的意思,大方地表示:“这是公输子发明的,我只是偶然从一本佚籍中得知。”
其实石磨究竟是不是鲁班发明的,已经无从考证。事实上在二千多年里,有太多无从考证的发明,都被安在了鲁班头上。
这些“无主”的发明不止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群体智慧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鲁班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代名词。
“竟然是公输子的发明!”石匠大为震惊。
鲁班虽然因楚王攻宋的事情,和墨家创始人墨子产生了矛盾,但二人都是不世的发明家,除开政治理念的分歧外,墨子和鲁班多少有些惺惺相惜之感。据说墨子还曾邀请鲁班加入墨家,当然后者拒绝了。
接过丝帛,石匠信心满满地表示:“小的明白公子您的意思,这石磨三日后就可完成,您且等着。”
在等待工匠完成石磨的日子里,陆昭又捣鼓起了府中的炊具。
秦朝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饮食风尚,用来烹饪的炊具种类十分丰富,如鼎、釜、鬲、甑、甗、鬶、斝,放在现代大都是不会念的生僻字。
不同种类的炊具,在功能上也各不相同。鼎常被用来煮肉,只有士大夫以上阶层才能使用,从天子到士大夫能用多少个鼎,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违规使用视为越矩。
釜类似于现代的锅,功能较全使用频率也最高。鬲有三足,用来煮饭煮羹汤。甑、甗功能类似,都是用蒸汽烹饪食物。鬶和斝一样,即可温酒也可煮肉。①
这些炊具虽然功能复杂,但在材质上大体分为两类,陶和青铜。虽然此时已经有了铁,但冶铁技术尚不发达,因此铁十分珍贵,几乎都是用来做武器和农具。
能用得起铁的贵族,暂时还想到使用铁制作炊具,他们还是喜欢用青铜类炊具。
扶苏府邸后厨使用的炊具,无一例外也都是青铜所制。放眼望去,一堆精美的青铜炊具放在灶台上,犹如一场青铜文物鉴赏会。
青铜炊具精美绝伦,但也只能远观作为摆设,不可长期使用,因为青铜可是有毒的!积年累月下来,多少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为了生命安全考虑,陆昭立即让周兴叫来造炊具的匠人,想要打造一口铁锅。却被告知盐铁均是官营,由政府统一控制管理。
即便扶苏贵为大秦公子,要想获得铁矿石用以铸造铁锅,也要走一走程序。
好在贵族,总归是有特权,周兴带着公子扶苏的名义一去盐铁坊,当日下午一批铁矿石就拿到了手。
周兴按着陆昭的吩咐,找到会铸铁的匠人,让其铸出一个和釜类似,边缘带着握柄的炊具来。
三天后,石磨和铁锅都送到了扶苏的府邸。
陆昭挽起广袖,准备大干一场,他刚走到石磨前,下意识想要自己推石磨,却发现周围的婢女仆役看他的眼神不太对劲。见他看了过来,又立马低下头去。
对啊,他现在可是公子扶苏,这些天来所做的事情,已经足够怪异,要是现在亲自去推磨,岂不更加惹人怀疑。
系统016突然冒了出来,以一种看好戏的语气说道,【宿主,你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吗?在所有任务完成之前,至少在这些熟悉扶苏的人面前,你要扮演好公子扶苏这个角色。】
陆昭明白系统016的意思,府里上上下下都很熟悉扶苏,越是在熟人多的地方,他的行为越是受限,越不能随心所欲。这样想来,去上郡对他来说更好一些。
若是告诉穿来秦朝第一天的陆昭,他日后会迫不及待想去上郡,他肯定以为骗人呢。
于是陆昭放弃了亲自动手的想法,让其他人代劳。在他的指挥下,一名仆役先将碾去外壳的小麦放入石磨顶部的孔洞里,随着另一名仆役推动石磨,细腻洁白的面粉,慢慢从两扇间的缝隙里一点点渗出,流入下扇的凹槽里。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这一幕,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小麦居然会变成这样洁白的粉末,看着比女子的脂粉还要柔软细腻,要是用这种东西烹调,味道一定好极了!
虽然还不知道面粉做成的食物究竟是个啥味道,但就凭着面粉飘来的浓厚麦香,在场所有人都坚信,味道一定差不了。
某种藏在灵魂深处的血脉,开始觉醒!
嬴更小声嘟哝:“要是起晚了,阿母会叱责。”
“原来如此,”陆昭沉吟道:“那还是听你阿母的吧。”
嬴更:......
这时仆役进屋通知二人早膳已经备好,于是陆昭牵着嬴更来到了用膳的内堂,女主人王妏早早到了,等候在此。
见人都已经来齐,一家人准备用早膳。
早膳在现代看来稀松平常,一日三餐是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但事实上,在古代却没有三餐的概念。商周时期已经有小食和大食之分,普通人一天只吃两顿,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了宋朝。
在这个时期,由于小农经济的发达,食物变得丰富起来,民间渐渐有了吃夜宵的习惯。但夜宵也只是汴京临安,这等商业发达的城市才有的特色,大多数人依旧是一天吃两顿。
直到清朝末期,一日三餐的饮食规律才慢慢普及开来,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当然以上都只是针对普通人,那些有钱有闲不用为生计发愁的贵族们,自想是想什么时候吃,就能什么时候吃。就比如在汉朝,一天吃几餐甚至成为贵族间的攀比方式。
所以说一切约定俗成,对贵族们从来不适用。
见陆昭坐定后,其余人才陆续就坐,等菜肴陆续上齐后,早膳便开始了。
几人吃饭时都秉着食不言的规矩,就连筷子触碰碗碟发出的声音,也是极其轻微。
秦汉实行分餐制,每人拥有一张食案,吃饭时互不干扰,陆昭倒是很喜欢这一点,干净又卫生。
他扫了一眼桌上的早饭,有粟米粥、肉羹、煎鰿、酿制米浆、水煮葵菜等等,还有桃子和梨等应季水果,单看着就十分丰盛。
先是浅尝了两口粟米粥,发现味道竟然还不错,入口就是一股天然的谷物味道,温热的粟米粥流入胃里,刚起床的困倦一扫而空。
接着将筷子伸向煎鰿,这煎鰿也就是煎鲫鱼。屈原在《大招》里曾说过“煎鰿膗雀,遽爽存只”,可见煎鰿在屈原心中,是极其美味的一道佳肴。
可惜陆昭不大爱吃鲫鱼这种河鱼,总觉得有股子土腥味。在现代烹饪这类河鱼时,他总会用味道浓烈的香辛料掩盖其的土腥味,但现在调料缺乏,所以他只夹了两筷子便不再碰。
这么来来回回吃了几天,陆昭实在有些受不了,虽说每次端上来的菜肴上倒是挺多,但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样,此时食材和佐料都很匮乏,厨子掌握的烹饪方式也非常有限。这让以品尝美食为副业的陆昭,实在忍受不了。
而且他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作为碳水大省前身的渭河平原地区,怎么连面条都见不着。
他记得小麦可是在西周时期,就从中亚传入了华夏,《诗经》里都曾记载过小麦,如“爰采麦矣?沬之北矣”。照这么说,此时肯定有小麦存在,既然有小麦,那怎么没面粉。
于是陆昭叫来府里的厨子,问道:“府里有没有面粉吗?”
厨子一脸无辜:“公子说得面粉是何物?小的从未听说过。”
“府里小麦总有吧?就是小麦碾磨成的粉末......”
“当然有!”厨子还以为自己弄懂了陆昭的话,不等陆昭再次开口,连忙道,“公子您等等。”
过了一会儿,厨子捧着膳盒找到了陆昭,谄媚道:“公子请看。”
陆昭满怀期待地打开膳盒,结果一看大失所望,里面根本不是他要的面粉,而是被煮熟的细碎麦粒。
“这是什么?”陆昭还是头一回小麦的这种吃法,“你们平时就是这样食用小麦的?”
“平常人家都是这样吃的。”厨子点头,然后讪笑着挠头,“麦饭粗鄙,公子肯定没有尝过。”
陆昭当即用筷子夹了一点小麦饭放进嘴里品尝,确实如厨子所言味道粗鄙难以咀嚼,虽有麦子的清香,但全无面粉的细腻可口,而且很是噎人。陆昭连喝了几大口水,才将卡在食道里麦粒咽了下去。
于是陆昭问厨子“就没那种可以将麦子,碾磨成粉末的石制用具?”
“有,当然有!”厨子以为自己又懂了陆昭的话,连忙将后厨的杵臼搬到了陆昭面前,但这依旧不是陆昭想要的东西。
旁边的随从周兴见陆昭叹气摇头,问道:“公子想要的究竟是何物?请告知属下,我一定为您找来。”
“我想要的是石磨,能将麦子磨成细腻粉末的石磨。”
周兴摇头却道:“这......属下从没听说过世上有此物。”
陆昭心想,这不应该啊,不是说石磨是公输班发明的,这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春秋战国人士,难不成这门技术还没传到咸阳。
既然现在没有石磨,那就只能想办法做。在得知府里有石匠后,陆昭当即决定画一张石磨图纸出来,让石匠照着造出来。
按理说,从小生在城市里的陆昭,应该对石磨这种东西感到陌生。
可是谁叫母亲陆一芸女士喜欢养生,崇尚纯天然无公害的食物,专门在郊区买了块带院子的房子,不仅种菜自给自足,就连豆腐这种东西都喜欢搁家里做,为此陆女士特地从乡下购置一个大石磨,让人安放在院子里,一点也不嫌麻烦。
但凡陆昭在家,陆女士就会将转石磨这项苦差事交给他。这么一来,不需要去健身房,就可以练成麒麟臂,因此他对石磨构造还是比较了解。
陆昭跃跃欲试,对周兴道:“取一张纸来。”
“是,公子。”周兴蒙头就往外走,刚走出去就发现问题所在,于是就问陆昭,“公子,纸为何物?属下从未耳闻。”
陆昭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道:“我差点忘了。给我找一块布来,然后......对了再找女子画眉用的工具来。”
此时没有铅笔,用毛笔画图对他而言难度太大,女子画眉用的工具,倒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
不消片刻,周兴就将丝帛,以及女子画眉用的黛砚一并带来。
在纸没有发明前,贵族喜欢用柔软的丝帛画画,手里的丝帛是用上等丝绸所制,触感极为丝滑。
一想到用这样的东西写写画画,陆昭就有一种暴殄天物的心虚。但现在又没有纸,只能“将就”着用。
黛砚是古代女子画眉用的化妆工具,原理类似于墨砚,只不过将墨换成了青黑色的石黛,只需要一丁点水浸湿黛砚,然后用柳条制成的眉笔蘸取描眉。
将丝帛平铺在书案上,用柳条蘸取黛汁,在上面一顿操作后,陆昭终于将石磨雏型画了出来,然后将府里的石匠叫过来,指着丝帛对石匠解释石磨的大概构造。
“这石磨分为上下两扇,两扇之间需要用一个木柱串连保证可以活动,同时上扇和下扇接触面都有呈放射状的斜纹刻痕......”
石匠被陆昭颇为现代的措辞整得有些发蒙,不过好在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石匠,又出自墨家,看了眼丝帛图纸上的样式,很快就能明白了陆昭的意思。
他感慨道:“此物还真是巧妙,若能做出来定胜过碾子和杵臼。公子是从何得知此物?”
石匠见多识广,一眼就看出石磨这种东西,不是公子扶苏这等贵人能想出来的。
陆昭也没有揽功劳的意思,大方地表示:“这是公输子发明的,我只是偶然从一本佚籍中得知。”
其实石磨究竟是不是鲁班发明的,已经无从考证。事实上在二千多年里,有太多无从考证的发明,都被安在了鲁班头上。
这些“无主”的发明不止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群体智慧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鲁班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代名词。
“竟然是公输子的发明!”石匠大为震惊。
鲁班虽然因楚王攻宋的事情,和墨家创始人墨子产生了矛盾,但二人都是不世的发明家,除开政治理念的分歧外,墨子和鲁班多少有些惺惺相惜之感。据说墨子还曾邀请鲁班加入墨家,当然后者拒绝了。
接过丝帛,石匠信心满满地表示:“小的明白公子您的意思,这石磨三日后就可完成,您且等着。”
在等待工匠完成石磨的日子里,陆昭又捣鼓起了府中的炊具。
秦朝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饮食风尚,用来烹饪的炊具种类十分丰富,如鼎、釜、鬲、甑、甗、鬶、斝,放在现代大都是不会念的生僻字。
不同种类的炊具,在功能上也各不相同。鼎常被用来煮肉,只有士大夫以上阶层才能使用,从天子到士大夫能用多少个鼎,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违规使用视为越矩。
釜类似于现代的锅,功能较全使用频率也最高。鬲有三足,用来煮饭煮羹汤。甑、甗功能类似,都是用蒸汽烹饪食物。鬶和斝一样,即可温酒也可煮肉。①
这些炊具虽然功能复杂,但在材质上大体分为两类,陶和青铜。虽然此时已经有了铁,但冶铁技术尚不发达,因此铁十分珍贵,几乎都是用来做武器和农具。
能用得起铁的贵族,暂时还想到使用铁制作炊具,他们还是喜欢用青铜类炊具。
扶苏府邸后厨使用的炊具,无一例外也都是青铜所制。放眼望去,一堆精美的青铜炊具放在灶台上,犹如一场青铜文物鉴赏会。
青铜炊具精美绝伦,但也只能远观作为摆设,不可长期使用,因为青铜可是有毒的!积年累月下来,多少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为了生命安全考虑,陆昭立即让周兴叫来造炊具的匠人,想要打造一口铁锅。却被告知盐铁均是官营,由政府统一控制管理。
即便扶苏贵为大秦公子,要想获得铁矿石用以铸造铁锅,也要走一走程序。
好在贵族,总归是有特权,周兴带着公子扶苏的名义一去盐铁坊,当日下午一批铁矿石就拿到了手。
周兴按着陆昭的吩咐,找到会铸铁的匠人,让其铸出一个和釜类似,边缘带着握柄的炊具来。
三天后,石磨和铁锅都送到了扶苏的府邸。
陆昭挽起广袖,准备大干一场,他刚走到石磨前,下意识想要自己推石磨,却发现周围的婢女仆役看他的眼神不太对劲。见他看了过来,又立马低下头去。
对啊,他现在可是公子扶苏,这些天来所做的事情,已经足够怪异,要是现在亲自去推磨,岂不更加惹人怀疑。
系统016突然冒了出来,以一种看好戏的语气说道,【宿主,你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吗?在所有任务完成之前,至少在这些熟悉扶苏的人面前,你要扮演好公子扶苏这个角色。】
陆昭明白系统016的意思,府里上上下下都很熟悉扶苏,越是在熟人多的地方,他的行为越是受限,越不能随心所欲。这样想来,去上郡对他来说更好一些。
若是告诉穿来秦朝第一天的陆昭,他日后会迫不及待想去上郡,他肯定以为骗人呢。
于是陆昭放弃了亲自动手的想法,让其他人代劳。在他的指挥下,一名仆役先将碾去外壳的小麦放入石磨顶部的孔洞里,随着另一名仆役推动石磨,细腻洁白的面粉,慢慢从两扇间的缝隙里一点点渗出,流入下扇的凹槽里。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这一幕,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小麦居然会变成这样洁白的粉末,看着比女子的脂粉还要柔软细腻,要是用这种东西烹调,味道一定好极了!
虽然还不知道面粉做成的食物究竟是个啥味道,但就凭着面粉飘来的浓厚麦香,在场所有人都坚信,味道一定差不了。
某种藏在灵魂深处的血脉,开始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