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运气可真好,这么多马齿苋可便宜咱了。”

    “运气是好,去年那么干,就山梁沟子里面的嫩一点,别处的又细又小。”

    “今年雨水好,你看我这把又肥又嫩。”

    女人们欢喜的连株拔起,不消一会儿就采得满满一篮。

    男人们也没闲着,这么成片的马齿苋可不多见。

    齐婆子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还是老婆子有福,摔一下没伤到筋骨,还误打误撞发现了这片马齿苋。”

    书瑶和林岚过足了摘野菜的瘾,根本不用挑,挨着都是马齿苋。

    “柳娘,够了吧,再摘路上吃不完坏了可惜。”,背着也累人,林岚心想。

    阿柳看着自家的两个柳条筐都给压得紧实了,点了点头:“成,你们再扯两把,我去折根棍子插进去更紧实,路上不容易散。”

    书瑶闻言点头嗯了一声,这片马齿苋不少,可粮食短缺的人家更需要,书瑶和她妈都认为她们家凑个热闹就行。

    郭婆子美滋滋的拍着堆得冒出尖的蚂蚱菜,对怎么最大程度的保存心里早已经有了数。

    “夏吃酸,病不沾。”,书成业看着这马齿苋直冒口水。

    齐老三从老娘摔倒的余悸中缓过来了,听到书成业这么说,又搂了几把。

    “我娘家那边管这个叫救命菜,荒年的春夏在阴凉的地方总能找到点。”,赵有水的媳妇珍惜的把根削掉,她男人跟着烧炭挣的工钱让她收着了,粮食买得不多。

    眼下这片马齿苋,她是恨不得全部带走。要是时间充足,就是不睡觉她也愿意一直拔。

    宋嫂现在家里嘴多,她也愿意多摘些,手上忙活嘴上也不闲着:“咱青山村的老辈人叫它蚂蚱菜、长命菜,镇上的叫马齿苋。叫啥都好,要我说叫救命菜更贴切,我家就指望着这东西活命了。”

    “要是秋天就更好了,种子可以磨粉。”,石头娘惋惜道。

    “收集一早上不够敞开肚皮吃一顿的,划不来。”,春雨收集过,要不是家里断顿她才不去弄。

    石头娘转头一想,收集种子能累死个人。还是现在好,随手一扯再掐掉根就能搂一大把。

    各家都收获满满,多的有满满一背篓,少的也有一两篮。

    “王叔,牲口都喂完水没?”,书成业问。

    王屠户中气十足的回答:“都喂了。”

    “好嘞!”,书成业得到准信便开始催促上路:“各家立马点清楚人,马上就走!今天辛苦点,路上就不休息了,和昨天一样,等牲口累了咱才能停下。”

    手背随意擦掉额上的汗,书瑶乐呵的嗳了一声。

    “爹,你拉我一把。”

    重新回到小路上,拍拍身上的草屑,再回到各家的行李旁。

    看着人都差不多到齐了,老郭头开始报数。

    “一号郭家到齐——”

    “2号,齐了。”,齐老三家排第二。

    “3号齐!”,赵有水跟上报数。

    “4号齐——”

    ……

    都齐了,话不多说,书成业打了个出发的手势。

    “编上号真好使,不然人多了谁家人丢了我都要问半天。”,书成业真心感慨还是老婆脑瓜子好使。

    “按照一户一个号先用着,人多了,一个人一个号他们也记不住。”,林岚带过那么多届学生,还在教务处当过主任,管理学生那套用在现在完全够了。

    她不爱管理工作,要不然也不会一有机会就主动接手教学,行政岗的工作没有成就感,她志不在此。

    一路上,靠着郭勇和书成业点人,最早出发的时候人少三两下就能确认了。现在人多了,很多书成业都不认识,又是男人被抓走了的,书成业更两眼摸黑了。

    看着老公扯着嗓子点人,林岚这才简单的提了一下意见。

    书瑶雷厉风行的执行,一晚上给交代清楚。

    一回生两回熟,现在队伍报数就快多了。

    至于那些不好意思吱声的妇女,诸如宋嫂的娘家,妯娌两个就按照书瑶教的,由孩子报数。

    春雨和兰花怕大姑姐夹在中间难做,说什么都要按照两家分开过。

    宋嫂拗不过,就只能在吃食上接济几个侄儿,

    两家被林岚排在前后挨着,何尝不是宋嫂私底下去打的招呼。

    林乐文家三房与之相反,是按一户算,包括妹妹拜托他带上的老二,都算在一家。

    林家人这一大家子,就靠林大有、林乐文、老二家的淑娘、老三家萍娘四个大人出力。

    一溜孩子都是大带小,怪懂事的。

    老大的媳妇芳娘现在还不能下地,在车上也没闲着,做鞋不带停歇的。

    阿柳和郭婆子图省事,都是编草鞋。

    大山和小山不是小孩子了,脚底没那么软,正是淘的年纪,草鞋糟蹋起来不心疼。

    “等停下了,留点吃新鲜的,剩下的过水明天晒车顶留着冬天吃。”,郭婆子心里还记挂着今天摘的蚂蚱菜,和阿柳交代到。

    “娘,要不腌酸菜?怕都晒了地方不够。”

    就这这时牛停住了,书成业抽了一鞭子都不管用。

    “表叔,左边有块大石头,车轮卡住了。”大山心疼牛空使蛮力,想让牛退回去,可一大车东西,牛退了也没用。

    只得靠人力推车让车轮偏离拱起的石头,

    三个人一番折腾,奈何石头太大了,牛拉的东西又太重。

    书成业到处扒拉才找到几块较为平坦的石块,垫平了一二三的齐施力才让车轮轧上去。

    牛继续拉车了。

    郭婆子正想继续说蚂蚱菜的处理,没想到被儿子的一声“小心”给打断了。

    郭勇连着说了几遍小心,走在前头的几家往后传话。

    走在前头的几家发现,脚下的愈来愈难难走。

    书成业心里暗骂,闯到鬼了。

    难怪那么大片的马齿苋没人摘,合着不是没人发现,是这条路根本没人走。

    在岔路口选择的时候,他问过郭勇,可郭勇说他没走过这么远的地方打猎,对这一片他完全不熟悉。

    还是在辨认完方向以后,书成业选了这条路。

    没想到是条名副其实的野路,还是野人都不稀得走的那种。

    “调头回去吗?”老郭头心疼骡子和牛,看着前方两侧怪石嶙峋的山路心里打起来退堂鼓。

    往前看不到人烟,回想路过的地方都差不离。

    方向肯定是没错的,书成业知道队伍最忌人心涣散,所以当机立断的说:“找石头垫着走,不行就卸车,咱背一半牛拉一半。”

    林岚支持书成业的观点,上一次遇到岔路是两天前,如果折回去,那条路不知要绕多远,更别提路上浪费的时间会发生多少意外。

    想到这里,她和阿柳说:“走这条路的坏处大家都看到了,难以前行。可凡是都有两面性,好处是上路以后遇到的人不会太多。我们这些人里面女人和孩子占最多,人少对我们的安全来说是无疑是有利的。”

    没有牲口的人家都不想回头,有牲口的林大有家男丁少。

    林乐文劝二叔,为了全家的安全,不回头继续上路。

    王屠户仗着自己身体好,有三个壮年儿子,回去和继续走他都行。

    考虑到自己家没有什么大本事,独木难支的道理他懂,打三五个他和儿子们完全不害怕,可一旦群起攻之,他们家这些粮食酒便宜别人了。

    王铁年纪小脑筋活泛,他说了一句:“爹,我听说过郭家那个远亲是从外面来的,他指定比我们见识多。”

    王屠户心里一琢磨,是这么回事。

    毫无疑问,最后所有人的选择是继续前行。

章节目录

开局从乱世开始(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永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永岁并收藏开局从乱世开始(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