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此时,贾林哎呀一声,打断了寇釐的畅想,“忘了说正事了,林此来乃是邀请君侯参加下个月太夫人七十生日宴会,这是请帖……”
寇釐诧异道,“太夫人诞辰宴会,吾与夫人自当出席,也早有准备,何劳子叶亲来?”
“自寇侯纸横空出世,天下士人咸感君侯功德,族老言此次太夫人大寿,君侯一定要出席,所以必须提前通知君侯,避免出现任何意外!”
寇釐一听甚觉荣耀,太夫人姓马,今年虚岁岁,乃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女,明德皇后之姐,开国元勋贾复的儿媳妇。
更重要的是,马太夫人的一个女儿入宫为贵人,生下了汉章帝,虽然汉章帝从小养在马皇后身边,对亲生母亲贾氏并没有什么感情,也没怎么重用贾氏一族,但马太夫人是章帝亲外祖母,当今曾外祖母的身份摆在那里。
汉人的寿命不长,能够活到岁,就已经步入了老年时期,而皇亲国戚中的老寿星更是少的可怜,正所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从今年年初,天子病愈可以上朝开始,贾家就开始准备起来,当今天子听说过,特意派大长秋郑众前往贾家,看看有什么稀缺的,送了一堆东西,又告诉贾氏一族天子将亲自出席寿宴,一定要隆重一些。
既然天子都这般说话,也送了这么多礼品,贾氏一族自然把老祖宗寿宴办好,要不然天子不舒服,全家都要倒霉。
贾氏一族很清楚,随着寇侯纸的传播,邓贵人的贤惠节俭也从宫廷一路流传到洛阳的大街小巷,并迅速往外传播,舆论造势成功之至,接下来登上皇后宝座再无任何阻力。
立下如此大功的寇釐未来自然前途无量,贾氏作为姻亲当然要与他搞好关系,寇釐看到贾氏一族这么给面子,心情当然好,欣然答应下来。
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寿宴,贾氏如此重视自己,寇釐自然很高兴,当然他也知道,他有今天是托了女儿的福气,芦苇纸的价值比他想象得大多了!
蔡伦去了一趟寇氏庄园,拿到了芦苇纸的初步配方,迅速制取了一批,虽然还是比较粗鄙,但价格便宜,汉和帝直接给公卿大臣发放了一些,然后下令全面推广。
相比于竹简,芦苇纸的成本相对更低,过去一份内容较多的奏折往往需要一小车奏折,皇帝看起来相当费劲,现在字写的小一些,一张纸就够了,自然节约很多,虽然现在朝廷财政还行,但能节省一些当然是好的。
洛阳作为天下腹心之地,人口多达几十万,光光佐史以上的官员就有好几万人,太学生也超过了两万人,可以说到处都是读书人,这么多读书人看到少府对外出售的第一批纸张后,都惊叹无比。
虽然芦苇纸看起来实在不怎么样,少府售价也高过竹简,但信息承载量大,过去一马车竹简,现在一卷纸就可以了,太方便了,所以读书人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芦苇纸,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吹捧,几个当事人立刻名声大振。
邓贵人离后位只有一步之遥,这个时候她本人和邓家都必须低调,所以她们不断谦虚这都是寇侯的功劳,邓氏不过是恰逢其事罢了!
就这样,本来没什么名气的大汉侯三代寇釐一下子名声大振,芦苇纸也被称为寇侯纸,随着芦苇纸从洛阳飞往各地,寇釐的大名也不断向外传播,直到东汉各个角落……
不过人红是非多,寇釐有了名气,自然不断有人邀请他,也不断有人投书于他或是请他帮忙,或是想成为他的门客,各种各样的事情接踵而至。
寇釐虽然读书不少,但毕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不可能认认真真的读书,学问也就那么回事,所以出席了第一场士人聚会,谈论几句之后,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经史水平不太行。() ()
幸好他还有闺女送来的算经,所以他选择了藏拙,谦虚的说经史不好,我是学习的,不过我可以给大家伙讲一讲我对九章的理解,顺便从《寇氏算经》挑选几道题看一看,有個好女儿,老爹总可以沾光……
一开始一些人还想看他笑话,但等到寇釐展现出他对算术不一般的理解后,立刻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伏波将军马援的孙子马续精通《九章算术》,听说之后,给寇釐下了一个拜帖,说过几日会登门拜访。
寇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子,自己可扛不住,马续登门前,一定要把女儿喊回来以防万一,说来也巧,就在收到马续的拜帖当天,有一个太学生荀淑,自称是荀子十二世孙,投书于他,此人竟然异想天开,希望可以获得寇釐的帮助,使用寇侯纸抄录东观珍藏图书。
就在去年,天子驾临东观览书林,阅篇籍,并博采术艺之士以充其官,一些德高望重的士人就进入到东观图书馆校阅和整理,他们的门生弟子自然也获得了机会入内,抄录了一些珍贵书籍,这也让无数太学生们羡慕无比。
这个时代,书本都是各家的宝贝,如果能够搞到几卷竹简传承后人,整个家族就有可能脱胎换骨,而太学生们不畏艰辛,离家千里跑到洛阳,一部分人或许单纯想读书,更多的人则是为了前途,所以看到别人有机会进东观,自己却没有机会,那心里跟猫抓一样。
但抄书的成本很高,皇帝不可能给钱,需要读书人自己准备,士人需要用马车拉着一卷卷竹简,再加上打通各路人马以及洛阳的衣食住行都是钱,一般人哪里吃得消?
荀淑自称是荀子之后,但顶破天只能算是寒门,这样的人在洛阳自然毫无背景,而且此人不喜欢寻章摘句,俗儒很是瞧不起,在太学中也没打出什么名气。
不过荀淑很有眼光,寇侯纸出来后,他仔细打听了突然名气大振的寇釐,他并不认为寇侯纸真的是寇釐搞出来的,可能是他的家人所为。
但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位侯爷获得士人的欣赏后,肯定要营造礼贤下士的形象,所以就搞了一把投书,想来应该获得见面的机会,而只要能够见面,他就有把握说服这位侯爷,再说了就算不成,也就是一张寇侯纸的问题,代价很小……
荀淑猜测的很准,收到拜书后,寇釐一开始没当回事,但这会寇釐正在想办法树立名声,他也有心搞一搞私学,礼贤下士是必须的,所以就把荀淑请了进来,不交谈不知道,一交谈他就大吃了一惊,这是个人才!
寇釐虽然是中人之姿,但毕竟大家子弟,书读了不少,各种事情也经历了不少,基本的素质和看人的眼光是有的。
交谈没多久,他就发现荀淑知识渊博,明练事理,与当时死扣书本,寻章摘句,思想僵化的俗气儒生截然不同,这等人哪怕出身寒微,未来也肯定有前途。
寇釐一开始是装扮成礼贤下士的模样,但作风还有些倨傲,不过很快变得热情起来,他很爽快的答应帮助荀淑去东观抄书,不过光帮忙可不行,他要拉住这个默默无名,却颇有才学的年青人。
寇釐想起了小女儿,小女儿聪明,但颇狡黠,必须让一个聪明人来传授知识,一般人还真压不住她,如此既可以拉近关系,又可以让女儿提高经史水平,想有前途,不读经史史不行的!
“荀君,吾有一女,颇有些聪慧,她自小喜欢研读《九章》,已经小有成就,但吾女也有不足,并不喜欢研读经史,吾欲聘荀君教授吾女,等教授一段时间,吾再向朝廷请求,想来天子会同意的!”
寇釐诧异道,“太夫人诞辰宴会,吾与夫人自当出席,也早有准备,何劳子叶亲来?”
“自寇侯纸横空出世,天下士人咸感君侯功德,族老言此次太夫人大寿,君侯一定要出席,所以必须提前通知君侯,避免出现任何意外!”
寇釐一听甚觉荣耀,太夫人姓马,今年虚岁岁,乃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女,明德皇后之姐,开国元勋贾复的儿媳妇。
更重要的是,马太夫人的一个女儿入宫为贵人,生下了汉章帝,虽然汉章帝从小养在马皇后身边,对亲生母亲贾氏并没有什么感情,也没怎么重用贾氏一族,但马太夫人是章帝亲外祖母,当今曾外祖母的身份摆在那里。
汉人的寿命不长,能够活到岁,就已经步入了老年时期,而皇亲国戚中的老寿星更是少的可怜,正所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从今年年初,天子病愈可以上朝开始,贾家就开始准备起来,当今天子听说过,特意派大长秋郑众前往贾家,看看有什么稀缺的,送了一堆东西,又告诉贾氏一族天子将亲自出席寿宴,一定要隆重一些。
既然天子都这般说话,也送了这么多礼品,贾氏一族自然把老祖宗寿宴办好,要不然天子不舒服,全家都要倒霉。
贾氏一族很清楚,随着寇侯纸的传播,邓贵人的贤惠节俭也从宫廷一路流传到洛阳的大街小巷,并迅速往外传播,舆论造势成功之至,接下来登上皇后宝座再无任何阻力。
立下如此大功的寇釐未来自然前途无量,贾氏作为姻亲当然要与他搞好关系,寇釐看到贾氏一族这么给面子,心情当然好,欣然答应下来。
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寿宴,贾氏如此重视自己,寇釐自然很高兴,当然他也知道,他有今天是托了女儿的福气,芦苇纸的价值比他想象得大多了!
蔡伦去了一趟寇氏庄园,拿到了芦苇纸的初步配方,迅速制取了一批,虽然还是比较粗鄙,但价格便宜,汉和帝直接给公卿大臣发放了一些,然后下令全面推广。
相比于竹简,芦苇纸的成本相对更低,过去一份内容较多的奏折往往需要一小车奏折,皇帝看起来相当费劲,现在字写的小一些,一张纸就够了,自然节约很多,虽然现在朝廷财政还行,但能节省一些当然是好的。
洛阳作为天下腹心之地,人口多达几十万,光光佐史以上的官员就有好几万人,太学生也超过了两万人,可以说到处都是读书人,这么多读书人看到少府对外出售的第一批纸张后,都惊叹无比。
虽然芦苇纸看起来实在不怎么样,少府售价也高过竹简,但信息承载量大,过去一马车竹简,现在一卷纸就可以了,太方便了,所以读书人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芦苇纸,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吹捧,几个当事人立刻名声大振。
邓贵人离后位只有一步之遥,这个时候她本人和邓家都必须低调,所以她们不断谦虚这都是寇侯的功劳,邓氏不过是恰逢其事罢了!
就这样,本来没什么名气的大汉侯三代寇釐一下子名声大振,芦苇纸也被称为寇侯纸,随着芦苇纸从洛阳飞往各地,寇釐的大名也不断向外传播,直到东汉各个角落……
不过人红是非多,寇釐有了名气,自然不断有人邀请他,也不断有人投书于他或是请他帮忙,或是想成为他的门客,各种各样的事情接踵而至。
寇釐虽然读书不少,但毕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不可能认认真真的读书,学问也就那么回事,所以出席了第一场士人聚会,谈论几句之后,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经史水平不太行。() ()
幸好他还有闺女送来的算经,所以他选择了藏拙,谦虚的说经史不好,我是学习的,不过我可以给大家伙讲一讲我对九章的理解,顺便从《寇氏算经》挑选几道题看一看,有個好女儿,老爹总可以沾光……
一开始一些人还想看他笑话,但等到寇釐展现出他对算术不一般的理解后,立刻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伏波将军马援的孙子马续精通《九章算术》,听说之后,给寇釐下了一个拜帖,说过几日会登门拜访。
寇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子,自己可扛不住,马续登门前,一定要把女儿喊回来以防万一,说来也巧,就在收到马续的拜帖当天,有一个太学生荀淑,自称是荀子十二世孙,投书于他,此人竟然异想天开,希望可以获得寇釐的帮助,使用寇侯纸抄录东观珍藏图书。
就在去年,天子驾临东观览书林,阅篇籍,并博采术艺之士以充其官,一些德高望重的士人就进入到东观图书馆校阅和整理,他们的门生弟子自然也获得了机会入内,抄录了一些珍贵书籍,这也让无数太学生们羡慕无比。
这个时代,书本都是各家的宝贝,如果能够搞到几卷竹简传承后人,整个家族就有可能脱胎换骨,而太学生们不畏艰辛,离家千里跑到洛阳,一部分人或许单纯想读书,更多的人则是为了前途,所以看到别人有机会进东观,自己却没有机会,那心里跟猫抓一样。
但抄书的成本很高,皇帝不可能给钱,需要读书人自己准备,士人需要用马车拉着一卷卷竹简,再加上打通各路人马以及洛阳的衣食住行都是钱,一般人哪里吃得消?
荀淑自称是荀子之后,但顶破天只能算是寒门,这样的人在洛阳自然毫无背景,而且此人不喜欢寻章摘句,俗儒很是瞧不起,在太学中也没打出什么名气。
不过荀淑很有眼光,寇侯纸出来后,他仔细打听了突然名气大振的寇釐,他并不认为寇侯纸真的是寇釐搞出来的,可能是他的家人所为。
但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位侯爷获得士人的欣赏后,肯定要营造礼贤下士的形象,所以就搞了一把投书,想来应该获得见面的机会,而只要能够见面,他就有把握说服这位侯爷,再说了就算不成,也就是一张寇侯纸的问题,代价很小……
荀淑猜测的很准,收到拜书后,寇釐一开始没当回事,但这会寇釐正在想办法树立名声,他也有心搞一搞私学,礼贤下士是必须的,所以就把荀淑请了进来,不交谈不知道,一交谈他就大吃了一惊,这是个人才!
寇釐虽然是中人之姿,但毕竟大家子弟,书读了不少,各种事情也经历了不少,基本的素质和看人的眼光是有的。
交谈没多久,他就发现荀淑知识渊博,明练事理,与当时死扣书本,寻章摘句,思想僵化的俗气儒生截然不同,这等人哪怕出身寒微,未来也肯定有前途。
寇釐一开始是装扮成礼贤下士的模样,但作风还有些倨傲,不过很快变得热情起来,他很爽快的答应帮助荀淑去东观抄书,不过光帮忙可不行,他要拉住这个默默无名,却颇有才学的年青人。
寇釐想起了小女儿,小女儿聪明,但颇狡黠,必须让一个聪明人来传授知识,一般人还真压不住她,如此既可以拉近关系,又可以让女儿提高经史水平,想有前途,不读经史史不行的!
“荀君,吾有一女,颇有些聪慧,她自小喜欢研读《九章》,已经小有成就,但吾女也有不足,并不喜欢研读经史,吾欲聘荀君教授吾女,等教授一段时间,吾再向朝廷请求,想来天子会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