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圣转身准备离去之时,何武却突然阻拦道:”太守且慢。”何武一时情急,都忘记现在戴圣都已经不是太守了。
不过在戴圣听来,这就是十足的讽刺,特别的刺耳。戴圣转过身来,带着怒意说道:”何刺史,这里没有什么太守,只有一老翁。”
何武此时也顾不得这些,接着说道:“夫子之子戴荣,牵涉要案,现已被打入庐江大牢。”
戴圣听到这里,里面脸色一变,赶紧问道:“何武,你欺人太甚,竟连我儿也不放过。我与你有何仇怨,你竟要如此赶尽杀绝?”
刘骜也是非常意外,这个何武并不像是不靠谱的人,想必戴圣的儿子也犯事了,也被何武发现了。刘骜对何武问道:“戴荣所犯何事?”
何武对刘骜回道:“回陛下,日前有江贼作乱,打家劫舍,为祸一方。臣与庐江太守,联合府兵,擒获几个江贼,审问之下,发现竟有人勾结他们,里应外合。这勾结之人,与戴荣关系甚密。”
戴圣听到这里,心下大惊,勾结盗贼,可是大罪,只要牵涉其中,基本死罪难逃。如今还落入何武之手,估计更是难逃一死。他立马哽咽着对刘骜说道:“我儿绝不可能勾结江贼,请陛下明察。”
刘骜对何武说道:“此事你既已参与其中,朕便命你为特使,查清此事。”
何武立马领命道:“诺。”
戴圣却反对道:“陛下,不可让何武处理此事,否则小儿必死无疑。”
何武见戴圣对自己已经有了偏见,当下也是有点唏嘘,这儒家泰斗,肚量也不过如此。
刘骜对戴圣说道:“朕意已决,无需多言。你且先离去,戴荣之事,朕自有安排。”刘骜准备先把戴圣弄走,他现在已经无官在身,又牵涉到他儿子,自然也不适合留在这里。
戴圣见此,只能哭丧着脸离去,他也知道,这时要他回避。
刘骜见他离去,然后对何武问道:“这些江贼有多少人?”刘骜知道绿林军就是有盗贼起家,所以现在对于这些为祸一方的贼寇,也不敢大意。
何武回道:”这群江贼,有数百人之众,盘踞九江郡与庐江郡之间。两郡也多次派人围剿,多半无功而返,细查之下,竟然是有人与他们暗通消息。“
对于戴圣,刘骜已经是很宽容了。如果他儿子胆敢勾结江贼,刘骜绝不会姑息。刘骜直接对何武说道:”严查此事,无论是谁,私通江贼者,一律处斩。”
何武说道:“臣领命。这勾结江贼之人,乃是戴荣的宾客徐清,他与戴荣关系匪浅。”
刘骜问道:“这徐清可审问过?”
何武道:“已经审问过了,就是他将消息传递给江贼,让官府多次围剿无功而返。”
听到这里,刘骜直接说道:“他如何得知官府围剿的消息?是戴荣泄露给他?若是如此,将他们二人直接斩首示众。”
何武却说道:“此事是否是戴荣泄露,尚无定论。这徐清为人狡诈,故意结交戴荣,正是为获取官府信息。不过这或许不是戴荣泄露,而是徐清私自窃听得知。戴荣身为都尉,自然知道勾结江贼是死罪,他又如何会行如此之事。据臣所知,戴荣此人,颇为勇武,喜好结交豪杰。他对江贼,亦颇为憎恨,多次身先士卒,围捕江贼。”() ()
刘骜听到这里倒是挺惊讶的,这个何武还真挺有肚量,当下便道:“刚才戴圣如此怨恨于你,你竟也愿为他儿子开脱?”
何武道:“臣并无意与他为难,只是身为刺史,自当履行职责,可没想到竟惹得他如此怨恨。至于戴荣之事,臣亦是据实以告,若戴荣无辜蒙受不白之冤,岂不影响陛下声誉?”
何武按章办事,可还是遭到戴圣的记恨。因为按章办事,也是会损害别人的利益。
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常见。一开始很多的人,进入仕途,都是充满雄心壮志。可自己真的去做事之后,才发现里面利益错综复杂,按章执行,必定会损害部分人利益。在官场中,这部分人,往往是有点背景的人。你若强行去做,最后反而是吃力不讨好,所以多半败给了现实,要么无为,要么随大流。
当贪官,需要找靠山,做清官,也要找靠山!
像何武这样想做事的人,就是要找一个靠的住的靠山。
刘骜笑了笑,对他说道:“既然如此,你便查清此事。这江贼之患,务必肃清。若是他们发展壮大,后果将不堪设想。你将其他事暂放一边,以此事为先。朕命你联合周边各郡,务必一举将这江贼消灭。行动之时,用这徐清的人头来祭旗,鼓舞士气。”
何武道:“诺,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既然这里有江贼,说不定那个绿林山也有聚众的盗贼。为了防患未然,也必须让人去查看。
对于这些流盗,也得想办法将他们安置。他们多半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即然自己是准备开发江南,抓捕的盗贼,为首的直接处斩,其他人,不如全部都流放到江南荒芜之地,让他们开荒。在那种地方,他们没办法打劫,只要将它们分散安置,他们还是能够做点贡献的。
随后刘骜便将这个想法也告诉了何武,让他照此执行,何武便领命而去。
何武走后,刘骜便思考开发江南之事。江南雨水充足,适合种植水稻。这里虽然地域很广,可是以山地居多,必须要人来开垦,才能开发利用,也就是要大量移民。
有土地田产的人,当然不愿意跑到这荒芜人烟的地方。而像流民,奴隶以及失去土地的农民,将他们移到江南,相对会容易一点。
而且自己还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证他们在江南开荒的田地,归他们自己所有,然后给他们免三年的税赋,让他们能够有动力去开荒。
当然他们这些人,一开始什么都没有,还得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吃的问题以及疾病问题。这时的江南,野菜与野果还是有的,偶尔也可以去打点野味,接着从其他地方征调一点粮食,也能应付过去。至于疾病,只能靠他们自己,一边适应环境,一边找到解决办法。
当然这个时候,江南很多地方是被土著占领,大举开发,还会与他们起冲突,也要先把他们征服。
这果然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问题,只能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
这个小故事,表明当时各地有流寇聚众的现象。
不过在戴圣听来,这就是十足的讽刺,特别的刺耳。戴圣转过身来,带着怒意说道:”何刺史,这里没有什么太守,只有一老翁。”
何武此时也顾不得这些,接着说道:“夫子之子戴荣,牵涉要案,现已被打入庐江大牢。”
戴圣听到这里,里面脸色一变,赶紧问道:“何武,你欺人太甚,竟连我儿也不放过。我与你有何仇怨,你竟要如此赶尽杀绝?”
刘骜也是非常意外,这个何武并不像是不靠谱的人,想必戴圣的儿子也犯事了,也被何武发现了。刘骜对何武问道:“戴荣所犯何事?”
何武对刘骜回道:“回陛下,日前有江贼作乱,打家劫舍,为祸一方。臣与庐江太守,联合府兵,擒获几个江贼,审问之下,发现竟有人勾结他们,里应外合。这勾结之人,与戴荣关系甚密。”
戴圣听到这里,心下大惊,勾结盗贼,可是大罪,只要牵涉其中,基本死罪难逃。如今还落入何武之手,估计更是难逃一死。他立马哽咽着对刘骜说道:“我儿绝不可能勾结江贼,请陛下明察。”
刘骜对何武说道:“此事你既已参与其中,朕便命你为特使,查清此事。”
何武立马领命道:“诺。”
戴圣却反对道:“陛下,不可让何武处理此事,否则小儿必死无疑。”
何武见戴圣对自己已经有了偏见,当下也是有点唏嘘,这儒家泰斗,肚量也不过如此。
刘骜对戴圣说道:“朕意已决,无需多言。你且先离去,戴荣之事,朕自有安排。”刘骜准备先把戴圣弄走,他现在已经无官在身,又牵涉到他儿子,自然也不适合留在这里。
戴圣见此,只能哭丧着脸离去,他也知道,这时要他回避。
刘骜见他离去,然后对何武问道:“这些江贼有多少人?”刘骜知道绿林军就是有盗贼起家,所以现在对于这些为祸一方的贼寇,也不敢大意。
何武回道:”这群江贼,有数百人之众,盘踞九江郡与庐江郡之间。两郡也多次派人围剿,多半无功而返,细查之下,竟然是有人与他们暗通消息。“
对于戴圣,刘骜已经是很宽容了。如果他儿子胆敢勾结江贼,刘骜绝不会姑息。刘骜直接对何武说道:”严查此事,无论是谁,私通江贼者,一律处斩。”
何武说道:“臣领命。这勾结江贼之人,乃是戴荣的宾客徐清,他与戴荣关系匪浅。”
刘骜问道:“这徐清可审问过?”
何武道:“已经审问过了,就是他将消息传递给江贼,让官府多次围剿无功而返。”
听到这里,刘骜直接说道:“他如何得知官府围剿的消息?是戴荣泄露给他?若是如此,将他们二人直接斩首示众。”
何武却说道:“此事是否是戴荣泄露,尚无定论。这徐清为人狡诈,故意结交戴荣,正是为获取官府信息。不过这或许不是戴荣泄露,而是徐清私自窃听得知。戴荣身为都尉,自然知道勾结江贼是死罪,他又如何会行如此之事。据臣所知,戴荣此人,颇为勇武,喜好结交豪杰。他对江贼,亦颇为憎恨,多次身先士卒,围捕江贼。”() ()
刘骜听到这里倒是挺惊讶的,这个何武还真挺有肚量,当下便道:“刚才戴圣如此怨恨于你,你竟也愿为他儿子开脱?”
何武道:“臣并无意与他为难,只是身为刺史,自当履行职责,可没想到竟惹得他如此怨恨。至于戴荣之事,臣亦是据实以告,若戴荣无辜蒙受不白之冤,岂不影响陛下声誉?”
何武按章办事,可还是遭到戴圣的记恨。因为按章办事,也是会损害别人的利益。
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常见。一开始很多的人,进入仕途,都是充满雄心壮志。可自己真的去做事之后,才发现里面利益错综复杂,按章执行,必定会损害部分人利益。在官场中,这部分人,往往是有点背景的人。你若强行去做,最后反而是吃力不讨好,所以多半败给了现实,要么无为,要么随大流。
当贪官,需要找靠山,做清官,也要找靠山!
像何武这样想做事的人,就是要找一个靠的住的靠山。
刘骜笑了笑,对他说道:“既然如此,你便查清此事。这江贼之患,务必肃清。若是他们发展壮大,后果将不堪设想。你将其他事暂放一边,以此事为先。朕命你联合周边各郡,务必一举将这江贼消灭。行动之时,用这徐清的人头来祭旗,鼓舞士气。”
何武道:“诺,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既然这里有江贼,说不定那个绿林山也有聚众的盗贼。为了防患未然,也必须让人去查看。
对于这些流盗,也得想办法将他们安置。他们多半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即然自己是准备开发江南,抓捕的盗贼,为首的直接处斩,其他人,不如全部都流放到江南荒芜之地,让他们开荒。在那种地方,他们没办法打劫,只要将它们分散安置,他们还是能够做点贡献的。
随后刘骜便将这个想法也告诉了何武,让他照此执行,何武便领命而去。
何武走后,刘骜便思考开发江南之事。江南雨水充足,适合种植水稻。这里虽然地域很广,可是以山地居多,必须要人来开垦,才能开发利用,也就是要大量移民。
有土地田产的人,当然不愿意跑到这荒芜人烟的地方。而像流民,奴隶以及失去土地的农民,将他们移到江南,相对会容易一点。
而且自己还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证他们在江南开荒的田地,归他们自己所有,然后给他们免三年的税赋,让他们能够有动力去开荒。
当然他们这些人,一开始什么都没有,还得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吃的问题以及疾病问题。这时的江南,野菜与野果还是有的,偶尔也可以去打点野味,接着从其他地方征调一点粮食,也能应付过去。至于疾病,只能靠他们自己,一边适应环境,一边找到解决办法。
当然这个时候,江南很多地方是被土著占领,大举开发,还会与他们起冲突,也要先把他们征服。
这果然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问题,只能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
这个小故事,表明当时各地有流寇聚众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