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阴云密布,群山隐藏在烟雨之中,路两侧的枝叶在牛毛细雨的洗涤下显得格外翠绿。
作为一位从高考结束就拿到驾照,但至今没开过几次车的人来讲,按照往日,有这种练车机会,我肯定会不容置疑的被安排在驾驶位上。
但今天是个例外,老爹正眉头紧锁的开着车。
“快到了吗?”坐在后座的母亲语气略显焦急。
“快到了,看到前面那块石碑了吗?”父亲抬手一指,一座如门大小的黑色石碑孤零零的伫立在路边,最顶上写着鬼渊村三个大字,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过了这个石碑,就算到咱老家了。”
“那是什么?”我开口问道。
“几年前修路留下的纪念碑。”老爹对我说,“无非是哪哪年有谁谁谁捐了多少多少钱用来修路之类的。”
随着路两边的山渐行渐远,视野也变得越来越宽阔。
透过窗户环顾着四周,这就是我的老家吗?破旧倒不如我心中设想的那样破旧,远远的便看到了有不少高耸的建筑,那好像是所医院,我不确定,设施倒是齐全。
这应该是一个没有风的世界,目光再远些的地方:山,一层一层的山,整个村庄四面八方全都是山,就连来时的路也是从两座山的脚底斜着穿进来的。
老爹在同村里路边的老伯简单打过招呼便继续向老家的方向驶去。
“齐羽,你还认识那个老爷爷吗?”母亲问我。
“不认识了。”我如实答道。
能认识反而奇怪了,这里是我的祖村,爷爷应该是村子里第一批出来闯荡讨生活的人,后来有了我爸,而我更是在城里出生在城里读书生活,还从未来到过这个村子。
而这一次我却不得不回到老家,不仅是我,大院里所有能联系到的人都要回来,来参加我老奶奶的葬礼。
“不是都说老奶奶的身体一直很硬朗吗,怎么好好的突然就离世了?”
自从老爹接到爷爷打来的电话后,我们一家便火急火燎的收拾东西往这边赶,这个问题我一路上没敢问出口。
“还不清楚,你爷爷电话里说半个月前你老奶奶非要去你姨奶奶家里去住,你爷爷送了过去后还落在那吃了顿饭又回来的。”老爹说道。
我和姨奶奶见面的次数估计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不过我知道她比老奶奶小几岁,自姨老爷去世后便一直一个人在村子里住。
“是姨奶奶发现老奶奶的身体不舒服了吗?”
老爹摇头,我在副驾驶位上看到他脸色铁青。
“是你辉叔发现的,他听到院子里养的狗叫了一整天,过去的时候你奶奶和你二奶奶都已经去世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老爹顿了顿接着说道:“医院那边说两人都是因为年纪大了自然死亡,你奶奶是前天去世的,你二奶奶大概是一周前去世的。”
这不对吧?
“也就是说奶奶去世前这几天一直跟一具尸体住在一起的吗?”我不禁问道。
“具体还不清楚,等见了你爷爷再说吧。”老爹长叹了口气。
车子缓缓停了下来,已经有几辆汽车停放在门前的空地上。虽然天色未晚,不过大门两侧早已悬挂起长筒状白灯笼,上面大大的“奠”字格外显眼。
打开车门随之传来的是似有似无的哭声,我不敢抬头,紧紧盯着母亲的脚后跟,穿过院内乌乌泱泱的人群来到堂屋的门口,我想我应该已经准备好接下来要面对什么了。
打开帘门是一口深棕色的棺材,老奶奶身穿华丽的寿衣正静静地躺在其中,其头上系着的一块倒三角白布让人看不到她的脸。
屋内散发着一股让人不舒服的味道,想来是点燃的香烟与棺木上还未干透的油漆混合一块的味道。
“过来了。”爷爷轻声说道,伫立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爷爷显得格外憔悴。
我们嗯了一声走到他的身边。屋内已经有几位我应该喊奶奶的人围在桌子旁剪纸钱了。
“先去把衣服换上吧。”爷爷示意了一下旁边的西屋。
“好。”父亲应道。我学着套上了孝服,母亲帮我扶正了白帽子,跟随父亲跪在院内灵棚中的两侧。
正值鸣蝉最为聒噪的时候,嘈杂的大院内,唯有宣报来宾姓名的声音格外入耳。
眼角的余光瞥到络绎不绝的宾客来到灵堂鞠躬,献香,离去,周而复始。
家中的老人去世,无论在哪都是一件大事,在这偏僻的山村更是如此。
跪拜在这些人眼中更是稀松平常的存在,结婚要跪,生娃要跪,祭拜要跪,去世要跪,甚至拜年也要跪。
传统和体面,似乎是这里最重要的一环。
我心里面一直不是个滋味,老奶奶和姨奶奶的死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怪异。
直觉告诉我这件事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坦白的说,我对老奶奶的感情并不深。我最后一次见她是在刚读初中的时候,距现在大概有十年之久了。
老奶奶自从身体抱恙以后就由我爷爷一家以及我二爷爷一家两家轮流照顾,上一次见到老奶奶便是把她接到我爷爷城里房子以后的事了。
老奶奶自从嫁到杜庄村以后,那是她第一次走出这个山村。
据我所了解她非常不适应城里的生活,反而是我二爷爷一家一直住在村里,照顾起老奶奶很方便。
于是后来为了迁就老奶奶,每当轮到我爷爷照顾的时候,爷爷奶奶便会返回到村里的老房子住。
也就是这几年,老爹开始频繁地回到村庄。
天色渐晚,来宾也随之散去,直至院内只剩下了簌簌的虫鸣声。
我的肩膀突然被人轻拍了一下,抬头看去是爷爷,他示意我们回到屋内。
老奶奶膝下所有的亲人,现在全部聚集在这小小的堂屋之中。
老爷爷走的早,听闻就连老爹也只是看过照片。老奶奶有两儿一女,分别是我爷爷还有二爷爷以及一位大姑奶奶。
大姑奶奶远嫁在外不说,几年前也因病先行离开人世。
我爷爷奶奶后来有了我爸,再后来有了我,而同样二爷爷和二奶奶有了我二叔,我二叔和我二婶子后来生下齐欢。
或许是我爸妈结婚较晚的缘故,齐欢比我年长一岁,所以我还得称他一声二哥。
大伙分散在堂屋的四周而坐,男人们几乎都在低头抽烟,这个时候像我这种小辈自然是说不上话,只觉得气氛格外沉重。
在村子里面,老人没有在后辈的伺候下离世其实属于一种很不光彩的事,像二奶奶那样尸体可能都已经腐烂了的更是不光彩中的不光彩。
不过对于二奶奶的后代来说反而无所谓,他们不孝的名头连我都听说过,他们把二老奶奶火化后便草草了事,据说当天回来当天就又回去了。
但是关于我老奶奶的死,对于一向重视脸面的我爷爷这一脉来说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我看到堂屋内所有人的脸上都阴沉沉的。
二叔首先提到了一种可能性,会不会是有人入室盗窃,被老奶奶他们发现后便演变成了杀人行凶,二奶奶当场毙命,而老奶奶受了重伤几天后才去世。
和我爷爷一合计便发现不现实,首先辉叔当时被吓的蒙圈,当场给警察打去了电话,等警察那边检查结束了才想起来告诉我爷爷。
而警察那边基本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房屋内并没有发现打斗反抗的痕迹,而且两具尸体上也没有发现什么外伤。
警察还在我老奶奶的身上找到了爷爷给她的电话,电话不仅没有损坏还有接近一半的电量,如果真发生了老奶奶被重伤的情况,是没有理由不给爷爷打电话联系的。
又说会不会是二奶奶突然病逝,老奶奶悲痛欲绝一直守在二奶奶尸体旁边最终也病倒。
不过爷爷他们也都觉得可能性不大。像老奶奶这样活到这个岁数的人对于生老病死这种事都看的很开,对于老奶奶来说身边的亲人去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再说哪有人看到亲人去世不选择办后事而是陪在旁边的,怎么看都像是在扯淡。
这么一说又不对了,所有人都是一种很僵硬的表情,屋内的烟味都快要比香还呛了。
我自己也在旁边琢磨,最不对劲的还是老奶奶去世前一直在和一具死尸住在一起,村里普遍结婚生娃早,老奶奶远没有老到脑袋糊涂不明事理的地步,更何况现在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这种温度下,一周的时间尸体就算没有腐烂也会散发恶臭,怎么想都觉得没道理。
最后还是爷爷定下了基调,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让老奶奶风风光光地下葬,仪式的照样进行,总之不能在这么多的来宾面前丢了脸面,等结束后关上门来再琢磨。
按照祖宗规矩,今晚吃素,前院帮忙的伙计给端来了几碗白菜豆腐汤,之后又放下了一箩筐馒头。
这些伙计们身穿粗布的白衣,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真的帮了大忙。二叔告诉我他们都是行庙里的佐人,也就是一般说法中的明白人。
村里的各种规矩太多太琐碎,依托他们的调控,才能使本家在这样突发情况下不至于乱了分寸,他们是村中威望很高的一群人。
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饭后,二叔带着我和齐欢来到里屋,这是老奶奶生前的房间,很朴素,唯有头上一顶崭新的空调显得同周围格格不入。
空调是恒温运行的,这个房间还算凉爽,但空气中,总觉得有一股奇怪的臭味。
由于事发突然这间屋子还没有收拾,明天起棺前还要在这个房间做法事,要提前把这里收整出来。
我们三人分散开来,我在床底拉出来了一个铁盆,里面净是一些空的牛奶盒子,八宝粥铁罐一类的东西。
从略微泛黄的纸盒可以猜想到,其中的有些东西应该已经放置了很久。
我问二叔这些东西要怎么处理,二叔摆摆手让我先端出去吧,待会一块扔掉。
可能对于以前过惯了穷苦日子的老奶奶看来,这些都是不能浪费的好东西,爷爷以前肯定也劝过他,但是她还是把这些在别人眼中不值钱的垃圾收在了自己的床底下。
“大哥,过来一下。”我刚把铁盆放下,就听到二叔在喊我爸。
“怎么了?”我随着老爹回到了内屋。
二叔手指了指床沿的内侧没有说话,我凑过去,在床沿和墙之间大概有个两指宽的缝隙,在靠近床头的位置,似乎有一团白色的东西,很不起眼的一抹白,如果不是刻意朝那个地方看根本发现不了。
我不敢凑的太靠前,但老爹显然已经看到了什么,他回头扫视了一眼屋内,随即找到了一个黑色方便袋回头便在床沿边掏了起来。等他把那团东西拿在手中的时候,顿觉胃里一阵抽动,我使劲扭着嘴不让自己有想吐的想法。
那是一团发了霉的饺子和黄米饼的混合体,似乎还有一些别的东西,但是我不忍再看下去了,我回头看了眼齐欢,看他的表情,不比我好受到哪去。
这应该是爷爷奶奶给老奶奶送来的饭吧,为什么老奶奶要藏起来,我想不明白。
“要给娘说一声吗?”二叔小声的问道。老爹摇了摇头,把那团混合物紧紧的裹到方便袋中,递给我让我单独把它扔到家后的臭水沟里面去。
我似乎也没有拒绝的权力,尽量单指挑着袋子,走到外面越发确定那股怪味就是从这传出来的。
我脑子一片空白,木讷的走到臭水沟前,轻轻一甩,裹着混合物的袋子就像流星锤一样飞出好远。
袋子脱手的一瞬间,我突然感觉自己像是犯了什么错误,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错误,更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错误。
作为一位从高考结束就拿到驾照,但至今没开过几次车的人来讲,按照往日,有这种练车机会,我肯定会不容置疑的被安排在驾驶位上。
但今天是个例外,老爹正眉头紧锁的开着车。
“快到了吗?”坐在后座的母亲语气略显焦急。
“快到了,看到前面那块石碑了吗?”父亲抬手一指,一座如门大小的黑色石碑孤零零的伫立在路边,最顶上写着鬼渊村三个大字,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过了这个石碑,就算到咱老家了。”
“那是什么?”我开口问道。
“几年前修路留下的纪念碑。”老爹对我说,“无非是哪哪年有谁谁谁捐了多少多少钱用来修路之类的。”
随着路两边的山渐行渐远,视野也变得越来越宽阔。
透过窗户环顾着四周,这就是我的老家吗?破旧倒不如我心中设想的那样破旧,远远的便看到了有不少高耸的建筑,那好像是所医院,我不确定,设施倒是齐全。
这应该是一个没有风的世界,目光再远些的地方:山,一层一层的山,整个村庄四面八方全都是山,就连来时的路也是从两座山的脚底斜着穿进来的。
老爹在同村里路边的老伯简单打过招呼便继续向老家的方向驶去。
“齐羽,你还认识那个老爷爷吗?”母亲问我。
“不认识了。”我如实答道。
能认识反而奇怪了,这里是我的祖村,爷爷应该是村子里第一批出来闯荡讨生活的人,后来有了我爸,而我更是在城里出生在城里读书生活,还从未来到过这个村子。
而这一次我却不得不回到老家,不仅是我,大院里所有能联系到的人都要回来,来参加我老奶奶的葬礼。
“不是都说老奶奶的身体一直很硬朗吗,怎么好好的突然就离世了?”
自从老爹接到爷爷打来的电话后,我们一家便火急火燎的收拾东西往这边赶,这个问题我一路上没敢问出口。
“还不清楚,你爷爷电话里说半个月前你老奶奶非要去你姨奶奶家里去住,你爷爷送了过去后还落在那吃了顿饭又回来的。”老爹说道。
我和姨奶奶见面的次数估计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不过我知道她比老奶奶小几岁,自姨老爷去世后便一直一个人在村子里住。
“是姨奶奶发现老奶奶的身体不舒服了吗?”
老爹摇头,我在副驾驶位上看到他脸色铁青。
“是你辉叔发现的,他听到院子里养的狗叫了一整天,过去的时候你奶奶和你二奶奶都已经去世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老爹顿了顿接着说道:“医院那边说两人都是因为年纪大了自然死亡,你奶奶是前天去世的,你二奶奶大概是一周前去世的。”
这不对吧?
“也就是说奶奶去世前这几天一直跟一具尸体住在一起的吗?”我不禁问道。
“具体还不清楚,等见了你爷爷再说吧。”老爹长叹了口气。
车子缓缓停了下来,已经有几辆汽车停放在门前的空地上。虽然天色未晚,不过大门两侧早已悬挂起长筒状白灯笼,上面大大的“奠”字格外显眼。
打开车门随之传来的是似有似无的哭声,我不敢抬头,紧紧盯着母亲的脚后跟,穿过院内乌乌泱泱的人群来到堂屋的门口,我想我应该已经准备好接下来要面对什么了。
打开帘门是一口深棕色的棺材,老奶奶身穿华丽的寿衣正静静地躺在其中,其头上系着的一块倒三角白布让人看不到她的脸。
屋内散发着一股让人不舒服的味道,想来是点燃的香烟与棺木上还未干透的油漆混合一块的味道。
“过来了。”爷爷轻声说道,伫立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爷爷显得格外憔悴。
我们嗯了一声走到他的身边。屋内已经有几位我应该喊奶奶的人围在桌子旁剪纸钱了。
“先去把衣服换上吧。”爷爷示意了一下旁边的西屋。
“好。”父亲应道。我学着套上了孝服,母亲帮我扶正了白帽子,跟随父亲跪在院内灵棚中的两侧。
正值鸣蝉最为聒噪的时候,嘈杂的大院内,唯有宣报来宾姓名的声音格外入耳。
眼角的余光瞥到络绎不绝的宾客来到灵堂鞠躬,献香,离去,周而复始。
家中的老人去世,无论在哪都是一件大事,在这偏僻的山村更是如此。
跪拜在这些人眼中更是稀松平常的存在,结婚要跪,生娃要跪,祭拜要跪,去世要跪,甚至拜年也要跪。
传统和体面,似乎是这里最重要的一环。
我心里面一直不是个滋味,老奶奶和姨奶奶的死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怪异。
直觉告诉我这件事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坦白的说,我对老奶奶的感情并不深。我最后一次见她是在刚读初中的时候,距现在大概有十年之久了。
老奶奶自从身体抱恙以后就由我爷爷一家以及我二爷爷一家两家轮流照顾,上一次见到老奶奶便是把她接到我爷爷城里房子以后的事了。
老奶奶自从嫁到杜庄村以后,那是她第一次走出这个山村。
据我所了解她非常不适应城里的生活,反而是我二爷爷一家一直住在村里,照顾起老奶奶很方便。
于是后来为了迁就老奶奶,每当轮到我爷爷照顾的时候,爷爷奶奶便会返回到村里的老房子住。
也就是这几年,老爹开始频繁地回到村庄。
天色渐晚,来宾也随之散去,直至院内只剩下了簌簌的虫鸣声。
我的肩膀突然被人轻拍了一下,抬头看去是爷爷,他示意我们回到屋内。
老奶奶膝下所有的亲人,现在全部聚集在这小小的堂屋之中。
老爷爷走的早,听闻就连老爹也只是看过照片。老奶奶有两儿一女,分别是我爷爷还有二爷爷以及一位大姑奶奶。
大姑奶奶远嫁在外不说,几年前也因病先行离开人世。
我爷爷奶奶后来有了我爸,再后来有了我,而同样二爷爷和二奶奶有了我二叔,我二叔和我二婶子后来生下齐欢。
或许是我爸妈结婚较晚的缘故,齐欢比我年长一岁,所以我还得称他一声二哥。
大伙分散在堂屋的四周而坐,男人们几乎都在低头抽烟,这个时候像我这种小辈自然是说不上话,只觉得气氛格外沉重。
在村子里面,老人没有在后辈的伺候下离世其实属于一种很不光彩的事,像二奶奶那样尸体可能都已经腐烂了的更是不光彩中的不光彩。
不过对于二奶奶的后代来说反而无所谓,他们不孝的名头连我都听说过,他们把二老奶奶火化后便草草了事,据说当天回来当天就又回去了。
但是关于我老奶奶的死,对于一向重视脸面的我爷爷这一脉来说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我看到堂屋内所有人的脸上都阴沉沉的。
二叔首先提到了一种可能性,会不会是有人入室盗窃,被老奶奶他们发现后便演变成了杀人行凶,二奶奶当场毙命,而老奶奶受了重伤几天后才去世。
和我爷爷一合计便发现不现实,首先辉叔当时被吓的蒙圈,当场给警察打去了电话,等警察那边检查结束了才想起来告诉我爷爷。
而警察那边基本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房屋内并没有发现打斗反抗的痕迹,而且两具尸体上也没有发现什么外伤。
警察还在我老奶奶的身上找到了爷爷给她的电话,电话不仅没有损坏还有接近一半的电量,如果真发生了老奶奶被重伤的情况,是没有理由不给爷爷打电话联系的。
又说会不会是二奶奶突然病逝,老奶奶悲痛欲绝一直守在二奶奶尸体旁边最终也病倒。
不过爷爷他们也都觉得可能性不大。像老奶奶这样活到这个岁数的人对于生老病死这种事都看的很开,对于老奶奶来说身边的亲人去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再说哪有人看到亲人去世不选择办后事而是陪在旁边的,怎么看都像是在扯淡。
这么一说又不对了,所有人都是一种很僵硬的表情,屋内的烟味都快要比香还呛了。
我自己也在旁边琢磨,最不对劲的还是老奶奶去世前一直在和一具死尸住在一起,村里普遍结婚生娃早,老奶奶远没有老到脑袋糊涂不明事理的地步,更何况现在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这种温度下,一周的时间尸体就算没有腐烂也会散发恶臭,怎么想都觉得没道理。
最后还是爷爷定下了基调,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让老奶奶风风光光地下葬,仪式的照样进行,总之不能在这么多的来宾面前丢了脸面,等结束后关上门来再琢磨。
按照祖宗规矩,今晚吃素,前院帮忙的伙计给端来了几碗白菜豆腐汤,之后又放下了一箩筐馒头。
这些伙计们身穿粗布的白衣,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真的帮了大忙。二叔告诉我他们都是行庙里的佐人,也就是一般说法中的明白人。
村里的各种规矩太多太琐碎,依托他们的调控,才能使本家在这样突发情况下不至于乱了分寸,他们是村中威望很高的一群人。
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饭后,二叔带着我和齐欢来到里屋,这是老奶奶生前的房间,很朴素,唯有头上一顶崭新的空调显得同周围格格不入。
空调是恒温运行的,这个房间还算凉爽,但空气中,总觉得有一股奇怪的臭味。
由于事发突然这间屋子还没有收拾,明天起棺前还要在这个房间做法事,要提前把这里收整出来。
我们三人分散开来,我在床底拉出来了一个铁盆,里面净是一些空的牛奶盒子,八宝粥铁罐一类的东西。
从略微泛黄的纸盒可以猜想到,其中的有些东西应该已经放置了很久。
我问二叔这些东西要怎么处理,二叔摆摆手让我先端出去吧,待会一块扔掉。
可能对于以前过惯了穷苦日子的老奶奶看来,这些都是不能浪费的好东西,爷爷以前肯定也劝过他,但是她还是把这些在别人眼中不值钱的垃圾收在了自己的床底下。
“大哥,过来一下。”我刚把铁盆放下,就听到二叔在喊我爸。
“怎么了?”我随着老爹回到了内屋。
二叔手指了指床沿的内侧没有说话,我凑过去,在床沿和墙之间大概有个两指宽的缝隙,在靠近床头的位置,似乎有一团白色的东西,很不起眼的一抹白,如果不是刻意朝那个地方看根本发现不了。
我不敢凑的太靠前,但老爹显然已经看到了什么,他回头扫视了一眼屋内,随即找到了一个黑色方便袋回头便在床沿边掏了起来。等他把那团东西拿在手中的时候,顿觉胃里一阵抽动,我使劲扭着嘴不让自己有想吐的想法。
那是一团发了霉的饺子和黄米饼的混合体,似乎还有一些别的东西,但是我不忍再看下去了,我回头看了眼齐欢,看他的表情,不比我好受到哪去。
这应该是爷爷奶奶给老奶奶送来的饭吧,为什么老奶奶要藏起来,我想不明白。
“要给娘说一声吗?”二叔小声的问道。老爹摇了摇头,把那团混合物紧紧的裹到方便袋中,递给我让我单独把它扔到家后的臭水沟里面去。
我似乎也没有拒绝的权力,尽量单指挑着袋子,走到外面越发确定那股怪味就是从这传出来的。
我脑子一片空白,木讷的走到臭水沟前,轻轻一甩,裹着混合物的袋子就像流星锤一样飞出好远。
袋子脱手的一瞬间,我突然感觉自己像是犯了什么错误,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错误,更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