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月末,盛夏已经过去,天气却依然燥热。
房麟女士将丁希悦和她的行李箱放在师大附中门口,非常潇洒地冲亲闺女挥了挥手。
“宝贝,想学就多学会儿,不想学千万别累着自己,咱把饭一定吃饱了。”
房麟女士嗓门婉转清亮,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丁希悦习以为常,同样干脆地与妈妈告别。
“知道了,老妈。你姐给猫铲屎,不要一玩十天半个月不回家。”
房麟随口答应了,戴好墨镜关上车窗。红得耀眼的保时捷卡宴在灰秃秃的郊区马路上绝尘而去。
丁希悦耸了耸肩,转身走向她的"孤岛“学校。
今年开学很不一样,学校从老校区搬来了新校区。因为远离市中心,用“孤岛”来形容毫不夸张。
明天她将正式升入高二,去新的文科班报到。
有条不紊地整理好自己宿舍的床后,丁希悦听妈妈的话,去食堂吃得饱饱的,吃完四处熟悉新校园,顺便到操场遛弯。
郊区没有市中心的喧嚣吵闹,空气格外清透,站在操场能看到很广阔的一片天空。霞光像荡漾在杯底的鸡尾酒,随着时间发生安静、细微的变化。
丁希悦来了兴致,掏出专门带着的话本和迷你颜料盒,几步蹦上站台高处。
她盯着晚霞,脑海中勾勒出简洁的线条,模拟着色彩的渐变。这时,视线斜下方一道侧影引起她的注意。他穿着一件卫衣,侧脸线条优美,一只手横在胸前,另一只手举着一本书,整个人完全融入傍晚的静谧气氛之中。
明明远方的风景如此辽阔,他却只看近处的,怪不得戴着眼镜。
她恶作剧般的笑了,想,你没看见,不如我帮你画下来吧。
丁希悦翻开话本的新的一页,提笔将霞光与男孩的侧影定格在那一刻。八月的晚风裹挟着凉意拂面而来,丁希悦觉得舒爽而惬意,前面的男孩却以手握拳,放在嘴边咳了两声。
丁希悦又偷偷笑了。
那一刻,她脑海中生动地浮现一个成语——弱不禁风。
这是丁希悦对简狄的第一印象。
少年似乎感应到了她的小动作,忽然回头对上她的眼睛。
丁希悦毫不闪躲地对他漏出笑容。正好,就像肖像权的问题跟人家打个招呼。尽管她画得相当写意,只有寥寥几笔轮廓。
她站起身来,颇有气势地迈下台阶向他奔去。
少年见状,皱起眉头比她速度更快地跑了,那眼神好似她是什么避犹不及的猛兽。
丁希悦刹住脚步,感到不解,我长得很可怕吗?她眯眼凝视他的背影,想,有本事你别在学校碰见我!
第二天,在新的班级看见那张熟悉的脸后,丁希悦沉默了。
当老师分配完新学期的座位后,丁希悦瞥一眼身旁神色僵硬、一动不动的少年,更沉默了。
2.
“小温,你觉不觉得......我的同桌怕我?"
温荞目不转睛地盯着《必备古诗文72篇》,随口应道:“你说简狄?他那是对什么都爱答不理。”
丁希悦瞧见前方同样捧着本书的简狄,阴阳怪气地对好友说:“你俩倒是半斤八两,绝配得很!”
此刻是上午第二节课的课间,全校学生正集合去操场跑步。
“这次月考我一定要超过他。”温荞头也没抬,语调势在必得。
温荞和丁希悦高一就在同一个班,温荞从没掉过年级前五,当时隔壁班的简狄也在“第一梯队”里,几个尖子生你追我赶。分科后,简狄和文荞双双进入了文科重点班。
而丁希悦是卡末位进来的,平时成绩也不算差,但她不理解两位学霸的脑回路。
学习嘛,真的差这几分钟?
她更喜欢抓住难得的机会,用湛蓝的天空洗洗眼睛。
站队时,丁希悦被分到简狄前面。不过他专注得很,都没拿正眼看过她。
两圈八百米也不算多,结果一圈后,丁希悦海没什么反应,就听到身后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
他忍不住担忧地向后望了一眼,这个简狄,可别体力不支倒在她身上啊!
好在两圈很快结束。但校领导对今天普遍松散的纪律很不满意,通知各班体育委员上前集合。
他们班还没选班委。班主任在寥寥几个男生中扫了一圈,最后将目光定格在个头偏高的简狄身上。
“简狄,你先暂时当体委。”
正努力平复气息的少年想也不想就拒绝:”老师,我不想当。“
他清澈笃定的声音在丁希悦耳边想起,裹挟着一丝他的呼吸。丁希悦左耳不知为何激灵了一下。
班主任失了面子,神色不豫。正欲再问其他男孩时,旁边一道清脆的女声响起——
“老师,我想当。”
班主任视线一转,只见一细瘦女孩胳膊举得老高,目光跃跃欲试。班主任顾不得多想,赶紧让她前去集合。
丁希悦跑出队伍,短短的马尾辫在阳光下晃动。她跑步时姿态轻盈,游刃有余,像还收敛着用不完的能量。
不一会儿,体育委员们齐齐整整站在操场中央。
唯一的女生昂首站在清一色的男生中间,气场却丝毫不输给男生,整个人明朗而挺拔。
像一排小树间生长出一朵笔直向上的太阳花,吸饱了雨露和光芒,格外漂亮而有生命力。
人群中,间狄不动声色地抬眸,第一次认真望向那个女孩。
几天后的一个大课间,温狄趁着简狄不在,坐在他的位子上和丁希悦聊天。
两人从同学糗事聊到明星八卦。温荞看着面前井然有序的课桌,问她:“小丁,和他做同桌感觉怎么样?”
丁希悦,实话实说:“没什么感觉,他挺无聊的。”
她和简狄不仅没有交流,甚至连袖子都没碰到过一起。
温荞靠过去小声说:“你帮我注意一下,他平时学哪科花的时间多。”
“我看他啊,应该在体育上多花点时间。”丁希悦现在是名正言顺的体委,每次课间操最操心的人中就有简狄。
“他体质太差了,得多锻炼锻炼。”丁希悦一本正经地说。
在她们身后,来回踱步好几圈,不知如何赶走占座者的简狄停下脚步,凉凉道了声:“是吗?”
两人双双回头,看到面色沉静但隐忍不悦的男孩。
他直直望进丁希悦的眼睛里,声音冷淡而清亮。
“我无聊不无聊,体质好不好,就不劳体委多管闲事了。”
3.
不久后,第一次摸底考试成绩出炉。
分开赛道后竞争者少了,温荞以高出简狄一分的微弱差距,荣获荣获文科榜年级第一。
日夜苦读的问荞扬眉吐气,专门找好友分享喜悦顺便挫挫对手锐气。然而,简狄对她的到来无动于衷,自顾自地看着课外书。
温荞觉得没意思,这时她发现好友随意扔在桌子上的文综卷子。
“我的天,你历史怎么又不及格?”
“这次题难。”丁希悦本人的心态倒是很好。说起来,她数学和英语常年保持在一百三十分以上,偏偏历史差得厉害。
温荞扫一眼简狄,想起什么道:”他历史满分,你多请,教他呗。“
丁希悦和简狄同时顿了顿。
温荞用三根手指掩住了嘴。糟糕!暴露自己偷偷分析简狄的成绩了!她讪讪一笑,转身溜回自己的座位上。
这边,同桌的两人依旧沉默。
简狄看温荞走了,才翻出考卷复盘错题。有一道立体几何问题他犯了低级错误,不想被某些大惊小怪的人看到。
他用笔圈出错题,力透纸背,暗自反省,眉眼都染上肃穆。
这时,余光有什么色彩艳丽的东西缓缓移动过来。他心中一跳,仔细看发现是一袋毛毛虫软糖。
再往上瞧,丁希悦正满脸堆笑的看着他。简狄眉头微皱:“怎么了?”
“我请你吃糖,你给我看看文综卷子。”
简狄瞥了一眼歪歪扭扭的丑软糖,说:“我不吃。“
丁希悦发现他这个人拒绝起来特别果决,显得不近人情,但又确实高效。
她正想着用什么更有吸引力的东西交换,简狄已经打开蓝色卷夹,抽出分门别类排好的试卷递给了她。
翻开试卷,她忍不住轻呼一声:“哇。”
他的卷面干净工整,即便有笔误也只是轻轻画一道,从容不迫地继续写。论述题清晰简洁有逻辑,还都能答在点上,像套圈全中一样不可思议。
“你套圈一定很准吧?”她声音中透着赞许。
简狄看她一眼,感觉莫名其妙。
丁希悦对照着看了一遍历史题部分,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但还是有些题不理解。
“这道,说实话我觉得A、B、C都像对的,你为什么能选出正确的那个?”
他扫了一眼题,似是对她的想法感到不解:“怎么会都对呢?除了正确答案,其他都是明显的混淆概念。”
丁希悦一脸迷茫。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凑过来些,笔尖轻点在那道题上。
“题干背景是,A选项源于东汉,B选项儒学地位的确立也是汉代,C选项科举制度兴起是在唐朝。答案不是一目了然吗?”
丁希悦怀疑地看着他:“一目了然吗?”
他看了一眼卷子上那些犹犹豫豫的答案,说:“你对历史的时间线很模糊,所以会被选项欺骗。或者你知道基本的大事件,但并不理解深层次的意义。”
“我不理解是因为书上也只说了几句。”丁希悦为自己解释,她随手翻开书本,“比如这里,他只说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难道你知道他是怎么胜利的吗?”
她明显是想抬杠,谁知简狄看着她,直接回答:“挖沟胜的。”
“啊?”
她眼里闪烁着惊讶和好奇,让他不由得调动起自己的知识库,他边思考边解释:“大部分人对曾国藩的印象是老谋深算,但他能够战胜起义军,打的其实是”笨仗“......"
简狄略作停顿,丁希悦正厅得认真,很自然地催促他:“所以挖沟是什么意思?”
简狄握着笔的手在草稿纸上画了一个一个圈:“曾国藩领导湘军攻天京时,除了挖壕沟围困城池,还从外围又挖一道圈住自己,用来抵抗敌方援军,活生生把一支军队变成了“基建队”。这也是他作战的风格,没有奇谋,但每一步都牢靠扎实......"
简狄停下来,他意识到自己的语调逐渐激昂,甚至讲得意犹未尽。
“然后呢?”丁希悦目不转睛地望着他。
“呃......你还想听?”
“想啊,很有趣,我想听你讲。”
她的眼睛像暖暖的火苗,悄悄引燃他的脸庞。
他其实有些开心。一个人读书时私藏的感悟,原来在分享给想听的人时,会加倍喜悦。
简狄移开目光,声音里掺上一丝兴奋,却依然柔软:“你知道吗,曾国藩组建湘军时,完全是”赤地立新“......"
4.
丁希悦发现,寡言少语的简狄简直像一本历史百科全书。
三年学完中国史河世界史,课本里的知识当然笼统,连老师也只能挑重点讲,他却知道很多旁枝的细节。
她感受到他侃侃而谈,旁征博引的背后,是许多个“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夜晚,孤独且浪漫。
丁希悦对他的印象完全改观,也不再幼稚地跟他比高冷,有任何想不通的问题都第一时间请教简狄。
临近月底,学校要举办秋季运动会,作为体委的丁希悦变得十分忙碌。尖子班报名运动会本来就不积极,丁希悦牺牲自己的课间,一对一动员同学参加。
许是她实在太热情太能说了,居然真有一大半同学报了名。
丁希悦最后一个来找简狄,她认为难啃的骨头都要放到最后。
彼时是傍晚,简狄吃过晚饭后会去看台上看书,那是他的习惯。
丁希悦悄悄凑合过他背后绕过去,自上方一把将书抽走。
“快问快答时间!”
简狄惊讶地仰头望向丁喜悦。
“茄子和土豆选哪个?”
“土豆......"简狄默默想,他一般可不回答这么无聊的问题。
“铅球和跳远选哪个?”
“铅球。”
二人一高一低对望间,丁希悦狡猾一笑,赶紧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报名表,开心道:“那我填上你喽?”
简狄没有拒绝,也没有阻止,只是冷静道:“先说好,我从来没有扔过铅球,可能会垫底。”
“垫底又怎么样?”丁希悦利落地写好名字,扬眉看向他,“运动的过程本身就很有趣,你不要天天和你的书、你的课桌绑在一起了。”
简狄被她说得哑口无言。这时,丁希悦抽出他用来当书签的错题卡:“这题你都反省八百遍了,我没收了。”
她调下两级台阶,回头对他爽朗一笑。
“你只是比我稍微聪明点的普通人,装什么样样完美啊?”她说完脚步请快点地跑了,下台阶时手臂张开,想在迎着风飞翔。
他的目光追随她洒脱自在的背影,直到眼前只剩下一片瑰丽的云霞。
丁希悦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给他们推荐合适的项目,自己把没人愿意选的女子跨栏、长跑、接力赛等——包揽。
她奔头组了个训练小队,下了晚自习领着“运动员”去操场练体能。她还找体育老师研究了所有比赛的规则和诀窍,转头再认真地教给同学。
高二(2)班在丁希悦的带动下兴起了一股运动风潮,课间的教室比以前空了好多。
简狄也会跟在大部队后面尽力跑。除此之外,他还主动借了一个铅球,晚上回去看视频学习要领,再早起半个小时去操场练习。
因为出生时早产,家里人从小对简狄格外保护。他也渐渐与所有体育运动绝缘。
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报名运动会,虽然嘴上说着垫底,但一贯的好胜心让他憋着一股劲,像证明给丁希悦看,他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弱
几天后,秋季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
丁希悦是全班最忙碌的那一个。
简狄在看台上,看到丁希悦令人惊讶地拿到女子跨栏第二名的成绩,又跑去操场中央给跳高队员助威,还拿着相机到处拍,一个人像陀螺般转过来转过去。
他不时抬头看她在哪,习题都做不上心,索性拿了两瓶矿泉水起身去找她。路过各种赛场时,他心中感觉有些差异。
曾经运动会在他眼里,可都不及两道数学题有趣,自己现在居然要参赛。
与铅球比赛同时开场的是男子四百米接力赛,但丁希悦念着同桌情谊,光明正的偏心,喊他名字加油的次数最多。
简地回头看她一眼,转身专注拖着球,用尽力气投掷出去。
他耐力不好,不擅长跑步,但并不意味着力气小,何况铅球很重一瞬间的爆发力。
许是精神力量加成,他第一次就投出十一米的成绩。丁希悦先是震惊,很快为他欢呼起来。
简狄第一个看向丁希悦,她在阳光下笑得格外灿烂,他耳边的喧嚣莫名静了下去。
他忽然明白了自己不拒绝报名,不再排斥运动的原因——
他喜欢她看向他时,眼里那小小的、明亮的光。
运动会结束后的第一次班会,丁希悦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惊喜。
那是她熬夜剪的视频。
里面记录着每一位参赛同学的瞬间,太过拼命造成的狰狞表情引得同学阵阵大笑。但笑过后他们发现,还有运动员到达终点后,被同学热心包围的画面。
还有没能参加比赛的同学在膝头奋笔疾书写通讯稿的样子。
还有所有人站起来大声加油、呐喊、庆贺的样子......
每张照片都十分生动,带着青春本身的鲜活和灿烂。
视频结束后,丁希悦站在讲台上说:“虽然我们班最后只拿了精神文明奖......"
全班哄堂大笑。
“但是,我帮大家记住你们十七岁最努力的样子啦。”
掌声雷动。
简狄鼓掌慢了两拍,他的目光无法从她脸上移开。他心头上有种陌生的、温热的、涩涩的感觉,像是被她感动,又像是,心脏为她而重重跳动。
5.
据说在原始人的时代,下雨天没法觅食,祖先便会安心躲在洞穴里睡觉。白噪声的催眠功效,就这样刻进了人类的基因里。
丁希悦望着窗外连绵的细雨,胡思乱想着打了个哈欠。
第四节课是数学课,雨水的簌簌生与粉笔擦过黑板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格外让人困顿。
老师出了一道难题,全班无人会做,除了简狄。他已经快写满半个黑板了,但计算才进行一半。
老师长在讲台下方看得很认真,时不时推推眼镜点点头。
丁希悦对密密匝匝的雨失了兴趣,转而看向黑板上的简狄。
她坐的位置正好能看到他专注的侧脸。天气冷了,他在校服里加了件灰色卫衣,帽子翻在外面,
房麟女士将丁希悦和她的行李箱放在师大附中门口,非常潇洒地冲亲闺女挥了挥手。
“宝贝,想学就多学会儿,不想学千万别累着自己,咱把饭一定吃饱了。”
房麟女士嗓门婉转清亮,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丁希悦习以为常,同样干脆地与妈妈告别。
“知道了,老妈。你姐给猫铲屎,不要一玩十天半个月不回家。”
房麟随口答应了,戴好墨镜关上车窗。红得耀眼的保时捷卡宴在灰秃秃的郊区马路上绝尘而去。
丁希悦耸了耸肩,转身走向她的"孤岛“学校。
今年开学很不一样,学校从老校区搬来了新校区。因为远离市中心,用“孤岛”来形容毫不夸张。
明天她将正式升入高二,去新的文科班报到。
有条不紊地整理好自己宿舍的床后,丁希悦听妈妈的话,去食堂吃得饱饱的,吃完四处熟悉新校园,顺便到操场遛弯。
郊区没有市中心的喧嚣吵闹,空气格外清透,站在操场能看到很广阔的一片天空。霞光像荡漾在杯底的鸡尾酒,随着时间发生安静、细微的变化。
丁希悦来了兴致,掏出专门带着的话本和迷你颜料盒,几步蹦上站台高处。
她盯着晚霞,脑海中勾勒出简洁的线条,模拟着色彩的渐变。这时,视线斜下方一道侧影引起她的注意。他穿着一件卫衣,侧脸线条优美,一只手横在胸前,另一只手举着一本书,整个人完全融入傍晚的静谧气氛之中。
明明远方的风景如此辽阔,他却只看近处的,怪不得戴着眼镜。
她恶作剧般的笑了,想,你没看见,不如我帮你画下来吧。
丁希悦翻开话本的新的一页,提笔将霞光与男孩的侧影定格在那一刻。八月的晚风裹挟着凉意拂面而来,丁希悦觉得舒爽而惬意,前面的男孩却以手握拳,放在嘴边咳了两声。
丁希悦又偷偷笑了。
那一刻,她脑海中生动地浮现一个成语——弱不禁风。
这是丁希悦对简狄的第一印象。
少年似乎感应到了她的小动作,忽然回头对上她的眼睛。
丁希悦毫不闪躲地对他漏出笑容。正好,就像肖像权的问题跟人家打个招呼。尽管她画得相当写意,只有寥寥几笔轮廓。
她站起身来,颇有气势地迈下台阶向他奔去。
少年见状,皱起眉头比她速度更快地跑了,那眼神好似她是什么避犹不及的猛兽。
丁希悦刹住脚步,感到不解,我长得很可怕吗?她眯眼凝视他的背影,想,有本事你别在学校碰见我!
第二天,在新的班级看见那张熟悉的脸后,丁希悦沉默了。
当老师分配完新学期的座位后,丁希悦瞥一眼身旁神色僵硬、一动不动的少年,更沉默了。
2.
“小温,你觉不觉得......我的同桌怕我?"
温荞目不转睛地盯着《必备古诗文72篇》,随口应道:“你说简狄?他那是对什么都爱答不理。”
丁希悦瞧见前方同样捧着本书的简狄,阴阳怪气地对好友说:“你俩倒是半斤八两,绝配得很!”
此刻是上午第二节课的课间,全校学生正集合去操场跑步。
“这次月考我一定要超过他。”温荞头也没抬,语调势在必得。
温荞和丁希悦高一就在同一个班,温荞从没掉过年级前五,当时隔壁班的简狄也在“第一梯队”里,几个尖子生你追我赶。分科后,简狄和文荞双双进入了文科重点班。
而丁希悦是卡末位进来的,平时成绩也不算差,但她不理解两位学霸的脑回路。
学习嘛,真的差这几分钟?
她更喜欢抓住难得的机会,用湛蓝的天空洗洗眼睛。
站队时,丁希悦被分到简狄前面。不过他专注得很,都没拿正眼看过她。
两圈八百米也不算多,结果一圈后,丁希悦海没什么反应,就听到身后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
他忍不住担忧地向后望了一眼,这个简狄,可别体力不支倒在她身上啊!
好在两圈很快结束。但校领导对今天普遍松散的纪律很不满意,通知各班体育委员上前集合。
他们班还没选班委。班主任在寥寥几个男生中扫了一圈,最后将目光定格在个头偏高的简狄身上。
“简狄,你先暂时当体委。”
正努力平复气息的少年想也不想就拒绝:”老师,我不想当。“
他清澈笃定的声音在丁希悦耳边想起,裹挟着一丝他的呼吸。丁希悦左耳不知为何激灵了一下。
班主任失了面子,神色不豫。正欲再问其他男孩时,旁边一道清脆的女声响起——
“老师,我想当。”
班主任视线一转,只见一细瘦女孩胳膊举得老高,目光跃跃欲试。班主任顾不得多想,赶紧让她前去集合。
丁希悦跑出队伍,短短的马尾辫在阳光下晃动。她跑步时姿态轻盈,游刃有余,像还收敛着用不完的能量。
不一会儿,体育委员们齐齐整整站在操场中央。
唯一的女生昂首站在清一色的男生中间,气场却丝毫不输给男生,整个人明朗而挺拔。
像一排小树间生长出一朵笔直向上的太阳花,吸饱了雨露和光芒,格外漂亮而有生命力。
人群中,间狄不动声色地抬眸,第一次认真望向那个女孩。
几天后的一个大课间,温狄趁着简狄不在,坐在他的位子上和丁希悦聊天。
两人从同学糗事聊到明星八卦。温荞看着面前井然有序的课桌,问她:“小丁,和他做同桌感觉怎么样?”
丁希悦,实话实说:“没什么感觉,他挺无聊的。”
她和简狄不仅没有交流,甚至连袖子都没碰到过一起。
温荞靠过去小声说:“你帮我注意一下,他平时学哪科花的时间多。”
“我看他啊,应该在体育上多花点时间。”丁希悦现在是名正言顺的体委,每次课间操最操心的人中就有简狄。
“他体质太差了,得多锻炼锻炼。”丁希悦一本正经地说。
在她们身后,来回踱步好几圈,不知如何赶走占座者的简狄停下脚步,凉凉道了声:“是吗?”
两人双双回头,看到面色沉静但隐忍不悦的男孩。
他直直望进丁希悦的眼睛里,声音冷淡而清亮。
“我无聊不无聊,体质好不好,就不劳体委多管闲事了。”
3.
不久后,第一次摸底考试成绩出炉。
分开赛道后竞争者少了,温荞以高出简狄一分的微弱差距,荣获荣获文科榜年级第一。
日夜苦读的问荞扬眉吐气,专门找好友分享喜悦顺便挫挫对手锐气。然而,简狄对她的到来无动于衷,自顾自地看着课外书。
温荞觉得没意思,这时她发现好友随意扔在桌子上的文综卷子。
“我的天,你历史怎么又不及格?”
“这次题难。”丁希悦本人的心态倒是很好。说起来,她数学和英语常年保持在一百三十分以上,偏偏历史差得厉害。
温荞扫一眼简狄,想起什么道:”他历史满分,你多请,教他呗。“
丁希悦和简狄同时顿了顿。
温荞用三根手指掩住了嘴。糟糕!暴露自己偷偷分析简狄的成绩了!她讪讪一笑,转身溜回自己的座位上。
这边,同桌的两人依旧沉默。
简狄看温荞走了,才翻出考卷复盘错题。有一道立体几何问题他犯了低级错误,不想被某些大惊小怪的人看到。
他用笔圈出错题,力透纸背,暗自反省,眉眼都染上肃穆。
这时,余光有什么色彩艳丽的东西缓缓移动过来。他心中一跳,仔细看发现是一袋毛毛虫软糖。
再往上瞧,丁希悦正满脸堆笑的看着他。简狄眉头微皱:“怎么了?”
“我请你吃糖,你给我看看文综卷子。”
简狄瞥了一眼歪歪扭扭的丑软糖,说:“我不吃。“
丁希悦发现他这个人拒绝起来特别果决,显得不近人情,但又确实高效。
她正想着用什么更有吸引力的东西交换,简狄已经打开蓝色卷夹,抽出分门别类排好的试卷递给了她。
翻开试卷,她忍不住轻呼一声:“哇。”
他的卷面干净工整,即便有笔误也只是轻轻画一道,从容不迫地继续写。论述题清晰简洁有逻辑,还都能答在点上,像套圈全中一样不可思议。
“你套圈一定很准吧?”她声音中透着赞许。
简狄看她一眼,感觉莫名其妙。
丁希悦对照着看了一遍历史题部分,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但还是有些题不理解。
“这道,说实话我觉得A、B、C都像对的,你为什么能选出正确的那个?”
他扫了一眼题,似是对她的想法感到不解:“怎么会都对呢?除了正确答案,其他都是明显的混淆概念。”
丁希悦一脸迷茫。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凑过来些,笔尖轻点在那道题上。
“题干背景是,A选项源于东汉,B选项儒学地位的确立也是汉代,C选项科举制度兴起是在唐朝。答案不是一目了然吗?”
丁希悦怀疑地看着他:“一目了然吗?”
他看了一眼卷子上那些犹犹豫豫的答案,说:“你对历史的时间线很模糊,所以会被选项欺骗。或者你知道基本的大事件,但并不理解深层次的意义。”
“我不理解是因为书上也只说了几句。”丁希悦为自己解释,她随手翻开书本,“比如这里,他只说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难道你知道他是怎么胜利的吗?”
她明显是想抬杠,谁知简狄看着她,直接回答:“挖沟胜的。”
“啊?”
她眼里闪烁着惊讶和好奇,让他不由得调动起自己的知识库,他边思考边解释:“大部分人对曾国藩的印象是老谋深算,但他能够战胜起义军,打的其实是”笨仗“......"
简狄略作停顿,丁希悦正厅得认真,很自然地催促他:“所以挖沟是什么意思?”
简狄握着笔的手在草稿纸上画了一个一个圈:“曾国藩领导湘军攻天京时,除了挖壕沟围困城池,还从外围又挖一道圈住自己,用来抵抗敌方援军,活生生把一支军队变成了“基建队”。这也是他作战的风格,没有奇谋,但每一步都牢靠扎实......"
简狄停下来,他意识到自己的语调逐渐激昂,甚至讲得意犹未尽。
“然后呢?”丁希悦目不转睛地望着他。
“呃......你还想听?”
“想啊,很有趣,我想听你讲。”
她的眼睛像暖暖的火苗,悄悄引燃他的脸庞。
他其实有些开心。一个人读书时私藏的感悟,原来在分享给想听的人时,会加倍喜悦。
简狄移开目光,声音里掺上一丝兴奋,却依然柔软:“你知道吗,曾国藩组建湘军时,完全是”赤地立新“......"
4.
丁希悦发现,寡言少语的简狄简直像一本历史百科全书。
三年学完中国史河世界史,课本里的知识当然笼统,连老师也只能挑重点讲,他却知道很多旁枝的细节。
她感受到他侃侃而谈,旁征博引的背后,是许多个“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夜晚,孤独且浪漫。
丁希悦对他的印象完全改观,也不再幼稚地跟他比高冷,有任何想不通的问题都第一时间请教简狄。
临近月底,学校要举办秋季运动会,作为体委的丁希悦变得十分忙碌。尖子班报名运动会本来就不积极,丁希悦牺牲自己的课间,一对一动员同学参加。
许是她实在太热情太能说了,居然真有一大半同学报了名。
丁希悦最后一个来找简狄,她认为难啃的骨头都要放到最后。
彼时是傍晚,简狄吃过晚饭后会去看台上看书,那是他的习惯。
丁希悦悄悄凑合过他背后绕过去,自上方一把将书抽走。
“快问快答时间!”
简狄惊讶地仰头望向丁喜悦。
“茄子和土豆选哪个?”
“土豆......"简狄默默想,他一般可不回答这么无聊的问题。
“铅球和跳远选哪个?”
“铅球。”
二人一高一低对望间,丁希悦狡猾一笑,赶紧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报名表,开心道:“那我填上你喽?”
简狄没有拒绝,也没有阻止,只是冷静道:“先说好,我从来没有扔过铅球,可能会垫底。”
“垫底又怎么样?”丁希悦利落地写好名字,扬眉看向他,“运动的过程本身就很有趣,你不要天天和你的书、你的课桌绑在一起了。”
简狄被她说得哑口无言。这时,丁希悦抽出他用来当书签的错题卡:“这题你都反省八百遍了,我没收了。”
她调下两级台阶,回头对他爽朗一笑。
“你只是比我稍微聪明点的普通人,装什么样样完美啊?”她说完脚步请快点地跑了,下台阶时手臂张开,想在迎着风飞翔。
他的目光追随她洒脱自在的背影,直到眼前只剩下一片瑰丽的云霞。
丁希悦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给他们推荐合适的项目,自己把没人愿意选的女子跨栏、长跑、接力赛等——包揽。
她奔头组了个训练小队,下了晚自习领着“运动员”去操场练体能。她还找体育老师研究了所有比赛的规则和诀窍,转头再认真地教给同学。
高二(2)班在丁希悦的带动下兴起了一股运动风潮,课间的教室比以前空了好多。
简狄也会跟在大部队后面尽力跑。除此之外,他还主动借了一个铅球,晚上回去看视频学习要领,再早起半个小时去操场练习。
因为出生时早产,家里人从小对简狄格外保护。他也渐渐与所有体育运动绝缘。
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报名运动会,虽然嘴上说着垫底,但一贯的好胜心让他憋着一股劲,像证明给丁希悦看,他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弱
几天后,秋季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
丁希悦是全班最忙碌的那一个。
简狄在看台上,看到丁希悦令人惊讶地拿到女子跨栏第二名的成绩,又跑去操场中央给跳高队员助威,还拿着相机到处拍,一个人像陀螺般转过来转过去。
他不时抬头看她在哪,习题都做不上心,索性拿了两瓶矿泉水起身去找她。路过各种赛场时,他心中感觉有些差异。
曾经运动会在他眼里,可都不及两道数学题有趣,自己现在居然要参赛。
与铅球比赛同时开场的是男子四百米接力赛,但丁希悦念着同桌情谊,光明正的偏心,喊他名字加油的次数最多。
简地回头看她一眼,转身专注拖着球,用尽力气投掷出去。
他耐力不好,不擅长跑步,但并不意味着力气小,何况铅球很重一瞬间的爆发力。
许是精神力量加成,他第一次就投出十一米的成绩。丁希悦先是震惊,很快为他欢呼起来。
简狄第一个看向丁希悦,她在阳光下笑得格外灿烂,他耳边的喧嚣莫名静了下去。
他忽然明白了自己不拒绝报名,不再排斥运动的原因——
他喜欢她看向他时,眼里那小小的、明亮的光。
运动会结束后的第一次班会,丁希悦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惊喜。
那是她熬夜剪的视频。
里面记录着每一位参赛同学的瞬间,太过拼命造成的狰狞表情引得同学阵阵大笑。但笑过后他们发现,还有运动员到达终点后,被同学热心包围的画面。
还有没能参加比赛的同学在膝头奋笔疾书写通讯稿的样子。
还有所有人站起来大声加油、呐喊、庆贺的样子......
每张照片都十分生动,带着青春本身的鲜活和灿烂。
视频结束后,丁希悦站在讲台上说:“虽然我们班最后只拿了精神文明奖......"
全班哄堂大笑。
“但是,我帮大家记住你们十七岁最努力的样子啦。”
掌声雷动。
简狄鼓掌慢了两拍,他的目光无法从她脸上移开。他心头上有种陌生的、温热的、涩涩的感觉,像是被她感动,又像是,心脏为她而重重跳动。
5.
据说在原始人的时代,下雨天没法觅食,祖先便会安心躲在洞穴里睡觉。白噪声的催眠功效,就这样刻进了人类的基因里。
丁希悦望着窗外连绵的细雨,胡思乱想着打了个哈欠。
第四节课是数学课,雨水的簌簌生与粉笔擦过黑板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格外让人困顿。
老师出了一道难题,全班无人会做,除了简狄。他已经快写满半个黑板了,但计算才进行一半。
老师长在讲台下方看得很认真,时不时推推眼镜点点头。
丁希悦对密密匝匝的雨失了兴趣,转而看向黑板上的简狄。
她坐的位置正好能看到他专注的侧脸。天气冷了,他在校服里加了件灰色卫衣,帽子翻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