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系统道:【清朝选秀分两种,大选和小选。大选每三年挑选一次,只从八旗中选,可备皇后妃嫔之选,或者赐婚近支(即三代以内、血缘关系比较密切的)宗室。小选则每年挑选一次,只从包衣上三旗中选,作为承担后宫杂役的宫女。因为大清的开国功臣有很多出生包衣八旗,所以好些宫女都是当年从龙入关的后人,所以清朝才有宫女出宫制度。】
徐妙锦补充道:【且顺治规定内廷宫女数量不得超过五百。根据后世统计,大清宫女基本不超过两百人,哪怕是掌权太后宫中也只有25人不到。而大明……最多时拥有宫女9000。不过你们别看大清宫女少,但大清宫廷支出不见得少,到后期甚至闹出一个鸡蛋要三十两白银的事。皇帝完全玩不过内务府。】
朱元璋忍不住吐槽道:【也是有够废物的。】
徐妙锦毫不留情的打击道:【大明到了中后期,几乎每年都会有宫女太监饿死,你怎么看?@朱元璋】
朱元璋毫不犹豫道:【我不又看不到。】
八卦系统补充道:【后世人说大明宫女九千,太监十万。太祖爷怎么看?@朱元璋。】
朱元璋一脸懵道:【太监十万,开什么玩笑?怎么可能!】
徐妙锦复杂道:【怎么说呢,这句话是清康熙说的,主要是用来讽刺明朝宦官乱政。当然后期宦官乱政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文官集团凌驾于皇帝之上。文官集团想将皇帝架空,想让皇帝当傀儡,但皇帝又不是傻子,不可能放任文官那么做。但当时武官集团基本退出了政治舞台,后宫妃嫔多出自民间,皇帝就算想要通过封妃来离间文官集团也做不到,最后只能用太监了呗。】
【且这事跟朱棣有点关系。朱棣靖难登上皇位后,怕百官不服,又不敢信任锦衣卫,额,锦衣卫前身是仪鸾司。所以他建立东厂用来巩固统治,东厂的首领由其心腹宦官担任。】徐妙锦继续道。
【后来成化为了加强统治,又在东厂外新增西厂。不过西厂行事过激引起了文官集团的反对,建立不久就被迫裁撤。照照年幼登基指挥不动文武百官,便复开西厂,结果东厂首领马永成、西厂首领谷大用和统领东西厂的大太监刘瑾不合,刘瑾又搞出了内行厂……最后因为刘瑾倒台,西厂和内行厂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朱元璋看着这个厂那个厂的,瞬间暴脾气就上来了,怒吼道:【朱棣,你给咱滚过来受死!】
朱棣默默关掉群聊假装没看见。
朱标默默转移话题道:【所以你认为仪鸾司不该存在?@徐妙锦】
【唔,怎么说呢,仪鸾司的存在有其积极的一面,】徐妙锦道,【乱世之下当用重典是没错啦,只是当国家趋于平稳后,再用重典容易破坏社会稳定。且仪鸾司的存在弊大于利。】
【比如?】朱元璋追问道。
徐妙锦答非所问道:【胡惟庸案发后,御史台被裁撤,能断案的只有有刑部和五军断事司,前者掌全国的刑罚政令,后者总治五军刑狱,唯独没人管官员谋反。此时有权管官的机构只有察院,但察院所属监察御史只是负责监察的七品官,虽有揭发举报的职责,但没有审判权。】
【所以朱元璋改仪鸾司为锦衣卫,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其巡查缉捕职权,下设镇抚司,从事刑狱、侦察、缉捕盗贼奸党、监视文武百官。】八卦系统补充道。
【锦衣卫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特务机构,很多时候他们办案不看证据,而是靠严刑逼供,】徐妙锦转了转手上的镯子道,【严刑逼供容易造成冤假错案??,这破坏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影响朝廷的公信力和正常运作,降低了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到了洪武二十年后,朱元璋自己也意识到不能让锦衣卫这样下去了,于是下令焚毁锦衣卫的刑具,此后锦衣卫不得插手司法之事。??????】
【但是朱棣靖难后,恢复了锦衣卫执掌司法一事,还增设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八卦系统补充道,【原本锦衣卫审讯之后应移交三法司拟罪。成化年后,锦衣卫拥有了准拟罪权。到了嘉靖年间,又变成了“旨从内降”,也就是说犯罪案件不再需要三法司拟罪,直接由锦衣卫拟罪请旨,然后由内廷直接下达。】
【大明后期皇帝逐渐怠政,锦衣卫的权力因此不断扩大,最后甚至凌驾于三法司之上。】徐妙锦讥讽道,【锦衣卫的严刑酷狱破坏了朝廷正常的法治秩序,形成了社会恐慌,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衰落。】
朱标总结道:【所以该禁止锦衣卫获得司法权,并将司法权交还给三法司。】
【可那些官员官官相护怎么办?】朱元璋问道。
朱棣无语道:【锦衣卫也可能和文武百官官官相护啊!又不是没发生过。】
朱元璋冷笑了一声道:【你原来在啊,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朱棣再次关闭群聊,企图躲过挨打,但朱元璋怎么可能放过他,早就让人去找他了。
见到前来传话的太监时,朱棣重重的叹了口气,心想他还是躲不过这顿打啊。
【三法司是指?】朱标问道。
八卦系统科普道:【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都察院的前身是御史台。都察院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
【说起考察,我推荐张居正的考成法。考成法规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六科(六科给事中,简称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最后一本呈内阁。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徐妙锦道。
八卦系统补充道:【每完成一件登记一件,必须如实申报,否则论罪处罚;六科也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也可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徐妙锦意味深长道:【将要做的事情落实到个人,可以避免推诿和懒政。规定了完成时间能提高效率。可惜,这么好的考成法在张居正死后被废除了。】
【张居正辅佐的是哪个皇帝?】朱元璋问道,【这么好的政策不用,他傻吗?】
徐妙锦冷笑道:【万历。】
朱元璋无语道:【难怪他死后没多久大明就亡了。】
【张居正死后,因为考成法下台的官员纷纷群起而攻之,还害的戚少保凄凉离世,万历真的该死。】徐妙锦恨恨道,【有机会我好好跟你们唠唠张居正新政以及戚少保抗倭。】
【不能现在唠吗?】朱棣问道。
【内容太多,以后再说,现在还是聊回选秀吧,】徐妙锦拒绝道,【能定期放宫女出宫吗?】
朱标回道:【我研究过了,在人数不断增多且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白白浪费钱,爹,还是放吧。】
【那标儿你觉得是二十五岁比较好,还是三十岁比较好。】朱元璋问道。
【二十五岁吧,不是说二十五岁到三十岁是最佳生育年龄吗?】朱标道,【二十五岁出宫不妨碍她们生孩子,不过出宫还是得给补助才行,不给她们拿什么生存。@八卦系统,清朝给多少补助?】
八卦系统回道:【入宫十年内的赏银十两,十到十五年的赏银二十两,十五年以上的赏银三十两。】
朱元璋点头道:【这个价位还行,直接照抄吧。】
【别忘了女官。】徐妙锦补充道,【愿意出宫的当然要放她们出宫,不愿意的看情况。】
【好的。】马皇后冒泡道。
【咦,妹子你怎么才来?】朱元璋问道。
【刚常氏来问我什么时候接李氏和邓氏入春和宫比较好,所以就没看群聊。】马皇后回道,【这个放宫女出宫的提议不错,等下我就开始排查工作量,看看每个岗位需要多少人比较合适。@徐妙锦,过几天进宫来帮我吧。】
【辛苦妹子了。】朱元璋道。
【就我一个吗?】徐妙锦问道。
【还是都进宫吧,】马皇后道,【前线怎么样了?英儿(沐英)什么时候能回来?@徐达】
徐达回道:【快了,现下正在进攻辽东,闺女,给我份辽东内部情报,我看看能不能直接将辽东拿下。】
徐妙锦闻言刷了三十万系统币给徐达弄了份情报,朱元璋看着很是肉痛,但没拒绝。毕竟系统币再多也不过是数字,哪里比的上辽东大片土地来的诱人!
【秋收前回的来吗?】朱标问道。
徐达回道:【够呛。】
【那攻打云南的事情还得交给四弟啊。】朱标磨搓下巴道。
【再议。】朱元璋回道。
【我怎么觉得朝廷挺有钱的?竟然能支撑起两线作战。】徐妙锦嘟嘴道,【某些人还天天哭穷,过分了啊!】?】
徐妙锦补充道:【且顺治规定内廷宫女数量不得超过五百。根据后世统计,大清宫女基本不超过两百人,哪怕是掌权太后宫中也只有25人不到。而大明……最多时拥有宫女9000。不过你们别看大清宫女少,但大清宫廷支出不见得少,到后期甚至闹出一个鸡蛋要三十两白银的事。皇帝完全玩不过内务府。】
朱元璋忍不住吐槽道:【也是有够废物的。】
徐妙锦毫不留情的打击道:【大明到了中后期,几乎每年都会有宫女太监饿死,你怎么看?@朱元璋】
朱元璋毫不犹豫道:【我不又看不到。】
八卦系统补充道:【后世人说大明宫女九千,太监十万。太祖爷怎么看?@朱元璋。】
朱元璋一脸懵道:【太监十万,开什么玩笑?怎么可能!】
徐妙锦复杂道:【怎么说呢,这句话是清康熙说的,主要是用来讽刺明朝宦官乱政。当然后期宦官乱政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文官集团凌驾于皇帝之上。文官集团想将皇帝架空,想让皇帝当傀儡,但皇帝又不是傻子,不可能放任文官那么做。但当时武官集团基本退出了政治舞台,后宫妃嫔多出自民间,皇帝就算想要通过封妃来离间文官集团也做不到,最后只能用太监了呗。】
【且这事跟朱棣有点关系。朱棣靖难登上皇位后,怕百官不服,又不敢信任锦衣卫,额,锦衣卫前身是仪鸾司。所以他建立东厂用来巩固统治,东厂的首领由其心腹宦官担任。】徐妙锦继续道。
【后来成化为了加强统治,又在东厂外新增西厂。不过西厂行事过激引起了文官集团的反对,建立不久就被迫裁撤。照照年幼登基指挥不动文武百官,便复开西厂,结果东厂首领马永成、西厂首领谷大用和统领东西厂的大太监刘瑾不合,刘瑾又搞出了内行厂……最后因为刘瑾倒台,西厂和内行厂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朱元璋看着这个厂那个厂的,瞬间暴脾气就上来了,怒吼道:【朱棣,你给咱滚过来受死!】
朱棣默默关掉群聊假装没看见。
朱标默默转移话题道:【所以你认为仪鸾司不该存在?@徐妙锦】
【唔,怎么说呢,仪鸾司的存在有其积极的一面,】徐妙锦道,【乱世之下当用重典是没错啦,只是当国家趋于平稳后,再用重典容易破坏社会稳定。且仪鸾司的存在弊大于利。】
【比如?】朱元璋追问道。
徐妙锦答非所问道:【胡惟庸案发后,御史台被裁撤,能断案的只有有刑部和五军断事司,前者掌全国的刑罚政令,后者总治五军刑狱,唯独没人管官员谋反。此时有权管官的机构只有察院,但察院所属监察御史只是负责监察的七品官,虽有揭发举报的职责,但没有审判权。】
【所以朱元璋改仪鸾司为锦衣卫,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其巡查缉捕职权,下设镇抚司,从事刑狱、侦察、缉捕盗贼奸党、监视文武百官。】八卦系统补充道。
【锦衣卫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特务机构,很多时候他们办案不看证据,而是靠严刑逼供,】徐妙锦转了转手上的镯子道,【严刑逼供容易造成冤假错案??,这破坏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影响朝廷的公信力和正常运作,降低了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到了洪武二十年后,朱元璋自己也意识到不能让锦衣卫这样下去了,于是下令焚毁锦衣卫的刑具,此后锦衣卫不得插手司法之事。??????】
【但是朱棣靖难后,恢复了锦衣卫执掌司法一事,还增设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八卦系统补充道,【原本锦衣卫审讯之后应移交三法司拟罪。成化年后,锦衣卫拥有了准拟罪权。到了嘉靖年间,又变成了“旨从内降”,也就是说犯罪案件不再需要三法司拟罪,直接由锦衣卫拟罪请旨,然后由内廷直接下达。】
【大明后期皇帝逐渐怠政,锦衣卫的权力因此不断扩大,最后甚至凌驾于三法司之上。】徐妙锦讥讽道,【锦衣卫的严刑酷狱破坏了朝廷正常的法治秩序,形成了社会恐慌,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衰落。】
朱标总结道:【所以该禁止锦衣卫获得司法权,并将司法权交还给三法司。】
【可那些官员官官相护怎么办?】朱元璋问道。
朱棣无语道:【锦衣卫也可能和文武百官官官相护啊!又不是没发生过。】
朱元璋冷笑了一声道:【你原来在啊,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朱棣再次关闭群聊,企图躲过挨打,但朱元璋怎么可能放过他,早就让人去找他了。
见到前来传话的太监时,朱棣重重的叹了口气,心想他还是躲不过这顿打啊。
【三法司是指?】朱标问道。
八卦系统科普道:【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都察院的前身是御史台。都察院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
【说起考察,我推荐张居正的考成法。考成法规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六科(六科给事中,简称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最后一本呈内阁。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徐妙锦道。
八卦系统补充道:【每完成一件登记一件,必须如实申报,否则论罪处罚;六科也可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也可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徐妙锦意味深长道:【将要做的事情落实到个人,可以避免推诿和懒政。规定了完成时间能提高效率。可惜,这么好的考成法在张居正死后被废除了。】
【张居正辅佐的是哪个皇帝?】朱元璋问道,【这么好的政策不用,他傻吗?】
徐妙锦冷笑道:【万历。】
朱元璋无语道:【难怪他死后没多久大明就亡了。】
【张居正死后,因为考成法下台的官员纷纷群起而攻之,还害的戚少保凄凉离世,万历真的该死。】徐妙锦恨恨道,【有机会我好好跟你们唠唠张居正新政以及戚少保抗倭。】
【不能现在唠吗?】朱棣问道。
【内容太多,以后再说,现在还是聊回选秀吧,】徐妙锦拒绝道,【能定期放宫女出宫吗?】
朱标回道:【我研究过了,在人数不断增多且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白白浪费钱,爹,还是放吧。】
【那标儿你觉得是二十五岁比较好,还是三十岁比较好。】朱元璋问道。
【二十五岁吧,不是说二十五岁到三十岁是最佳生育年龄吗?】朱标道,【二十五岁出宫不妨碍她们生孩子,不过出宫还是得给补助才行,不给她们拿什么生存。@八卦系统,清朝给多少补助?】
八卦系统回道:【入宫十年内的赏银十两,十到十五年的赏银二十两,十五年以上的赏银三十两。】
朱元璋点头道:【这个价位还行,直接照抄吧。】
【别忘了女官。】徐妙锦补充道,【愿意出宫的当然要放她们出宫,不愿意的看情况。】
【好的。】马皇后冒泡道。
【咦,妹子你怎么才来?】朱元璋问道。
【刚常氏来问我什么时候接李氏和邓氏入春和宫比较好,所以就没看群聊。】马皇后回道,【这个放宫女出宫的提议不错,等下我就开始排查工作量,看看每个岗位需要多少人比较合适。@徐妙锦,过几天进宫来帮我吧。】
【辛苦妹子了。】朱元璋道。
【就我一个吗?】徐妙锦问道。
【还是都进宫吧,】马皇后道,【前线怎么样了?英儿(沐英)什么时候能回来?@徐达】
徐达回道:【快了,现下正在进攻辽东,闺女,给我份辽东内部情报,我看看能不能直接将辽东拿下。】
徐妙锦闻言刷了三十万系统币给徐达弄了份情报,朱元璋看着很是肉痛,但没拒绝。毕竟系统币再多也不过是数字,哪里比的上辽东大片土地来的诱人!
【秋收前回的来吗?】朱标问道。
徐达回道:【够呛。】
【那攻打云南的事情还得交给四弟啊。】朱标磨搓下巴道。
【再议。】朱元璋回道。
【我怎么觉得朝廷挺有钱的?竟然能支撑起两线作战。】徐妙锦嘟嘴道,【某些人还天天哭穷,过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