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暑假,常霈泽不打算在家待太久。他在大学待了两年,也参加了些社会工作,算得上是半只脚迈入了社会,想趁着假期积攒一些实践经验。
他进大学后变得更忙碌了,学业、工作、人际,想平衡好这三者需要他的全副精力,所以在爸妈说付哥家邀请他们去参加升学宴时,常霈泽都愣怔得有点没反应过来。
“付冯,还记得吗?以前邻居家的小姑娘,她现在也上大学啦。没想到付哥这么讲究人情,还记得我们呢,说是刚来广东时人生地不熟的……”
常霈泽听着母亲絮絮的家常唠叨,忍不住走了神。
居然都两年了。
这两年,她过得怎么样?
会……偶尔想起他吗?
*
常霈泽隔着两桌酒席看付冯,付冯穿着松松垮垮的休闲服,依旧是未施粉黛素面朝天的样子,也不知是懒还是某种她特别的骄矜。
两年未见了,很难说谁的变化更大。
常霈泽经历了些成人世界的磨砺,比以前更能藏起自己的锋芒,更凸显温润的气质。
付冯看起来沉稳了许多,周身的气质有了他很难形容的变化,或许是想通透了,一举一动都有释然的轻松。
付冯注意到了常霈泽,但心里还扎着刺,于是只是远远地和他举杯致意。常霈泽反应很快,也遥遥举杯,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
等付冯移开视线后,他才缓缓地放下酒杯。
常霈泽甚至都在想象,付冯走过来戏弄地给他理衣领,促狭地眨眨眼,用只有他们俩能听到的声音,“常霈泽,你比以前看起来更能糊弄人了。”
而他会假装不屑地轻笑一声,“那你呢?”
小心地试探,在心里呢喃——
那你呢,你也会被我糊弄到吗?
*
酒席散后,常霈泽走到阳台,没想到付冯也在那里吹风。
常霈泽今天上午去实习了,现在还穿着西服,打了领带。付冯朝他点点头,隔空指了下他的领带,笑了笑,“两年不见,更帅了。”
常霈泽仔细辨认付冯的语气,不是以前那样带着调侃、亲密、不假思索的自在,而是斟酌后的礼貌和体面。那个不顾人情世故、莽莽撞撞的付冯,现在也学会了这套虚与委蛇的外交辞令了啊。
常霈泽也笑了笑,“谢谢,你也很漂亮。”他顿了顿,“在南京上大学,挺好的。”
付冯说,“比不上你,北京的大学更风光吧?”
有些揶揄的客套。有几分真心呢?常霈泽辨认着,失笑地斟酌措辞,“有机会的话,你来北京玩,可以找我。”
付冯轻笑一声,淡淡地“嗯” 。
付冯即将进入大学,常霈泽则初有经验,两个人聊漂浮在常俗的事叙旧。付冯托辞离开后,常霈泽终于可以确认,她已经释然了——至少,在他面前是这样的。想到这的常霈泽蜷了蜷手指。
拧在一起的麻花,释然了,不就散了吗?她释然了,不就放弃了吗?
她释然了,他应该感到高兴的,为什么又会觉得难过呢。
年少的骄傲比若有似无的悸动重要。他的爱恋活在以前闪着光的、放不下的骄傲的阴翳下,于是他以为那只是一点心动,磨损后就会褪色。但那是钻石一样的真心,越打磨越耀眼。
原来他不是只有一点心动,而是很喜欢很喜欢付冯,喜欢到两年后,仅仅是看着她,他就又感受到了曾经那种盲目的、不知所谓的快乐。
那些回忆都成了影片胶卷里泛黄的纸张,一碰就碎了,喜怒哀乐都经不起琢磨推敲,更多是青春期的宣泄。美好,但也虚幻。
没有坚定地选择少女的少年只是看着她挣扎罢了,看她深陷泥淖后怯于探手。所以,倘若没能在它最璀璨的时候拢住它的光芒,盛放得再美的心意如今都已枯萎了。
当时争执着存在主义、乡村音乐和咖啡豆的两人,怎么会想到多年后,两人平淡地聊着无关紧要的话题,好像都心甘情愿地承认了渐行渐远。
当时大笑着、追逐着、互相疏远又吸引的两人,怎么会想到多年后,他们也不过是人声鼎沸里一个短暂的对视举杯。
*
付冯以前和他聊过小王子,她喜欢四十四次日落,她给他读——
“你知道吗,人在难过的时候就会爱上日落。”
“在你看了四十四次日落那天,你很难过吗?”
但小王子没有回答。
“正是你为你的玫瑰付出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的重要。”
当时的他想,他抽出那么珍贵的课余时间去听她的胡思乱想,应该够他养一朵玫瑰了吧?
现在的他想,明明是付冯花了那么那么多的时间,一边给自己疗伤,一边逗他开心。那些充盈着思想痕迹的音乐、书籍、电影,那些富于灵气的奇思妙想,她该花多少时间去搜集和理解呢。
他才是她浇灌的玫瑰和驯服的狐狸。
就算随人可给予,命运最终让天平倾向于他。
她的胡思乱想,她压抑的张扬,她克制的眼泪,她的大笑,她可爱的明知故犯——都是他的,只属于他的。和她的回忆像酒,越酿越浓,越品越醉。
他当时那么介意,是因为不够坚定。她的抗拒,她的动摇,他明明都看得懂。如果再多问一句,结局会不会不同?
深夜,常霈泽一个人站在家里的阳台上,没有开灯,点了一根烟,他长长地吐出一圈袅袅的烟圈。
莫名地,他想起了付冯在看重庆森林时,每次失恋后的梁朝伟和家具自言自语,她都会忍不住笑。
常霈泽回头看向家里的布局。搬家后,什么都是新的了,只有人是旧的。怎么自言自语呢,它们的身上都没有你的影子,只有我被你笼罩了。
吊桥效应只对他起效了。
灰姑娘的水晶鞋魔法在午夜十二点消失,而凌晨两点的钟声却在这么多年后都没响起。
如果有人自由到连爱情的束缚都不想要,那就让爱情死在最怦然心动、最纠缠不清、最晦暗躁动、最稚嫩纯白、最明媚灿烂的时候吧。
他进大学后变得更忙碌了,学业、工作、人际,想平衡好这三者需要他的全副精力,所以在爸妈说付哥家邀请他们去参加升学宴时,常霈泽都愣怔得有点没反应过来。
“付冯,还记得吗?以前邻居家的小姑娘,她现在也上大学啦。没想到付哥这么讲究人情,还记得我们呢,说是刚来广东时人生地不熟的……”
常霈泽听着母亲絮絮的家常唠叨,忍不住走了神。
居然都两年了。
这两年,她过得怎么样?
会……偶尔想起他吗?
*
常霈泽隔着两桌酒席看付冯,付冯穿着松松垮垮的休闲服,依旧是未施粉黛素面朝天的样子,也不知是懒还是某种她特别的骄矜。
两年未见了,很难说谁的变化更大。
常霈泽经历了些成人世界的磨砺,比以前更能藏起自己的锋芒,更凸显温润的气质。
付冯看起来沉稳了许多,周身的气质有了他很难形容的变化,或许是想通透了,一举一动都有释然的轻松。
付冯注意到了常霈泽,但心里还扎着刺,于是只是远远地和他举杯致意。常霈泽反应很快,也遥遥举杯,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
等付冯移开视线后,他才缓缓地放下酒杯。
常霈泽甚至都在想象,付冯走过来戏弄地给他理衣领,促狭地眨眨眼,用只有他们俩能听到的声音,“常霈泽,你比以前看起来更能糊弄人了。”
而他会假装不屑地轻笑一声,“那你呢?”
小心地试探,在心里呢喃——
那你呢,你也会被我糊弄到吗?
*
酒席散后,常霈泽走到阳台,没想到付冯也在那里吹风。
常霈泽今天上午去实习了,现在还穿着西服,打了领带。付冯朝他点点头,隔空指了下他的领带,笑了笑,“两年不见,更帅了。”
常霈泽仔细辨认付冯的语气,不是以前那样带着调侃、亲密、不假思索的自在,而是斟酌后的礼貌和体面。那个不顾人情世故、莽莽撞撞的付冯,现在也学会了这套虚与委蛇的外交辞令了啊。
常霈泽也笑了笑,“谢谢,你也很漂亮。”他顿了顿,“在南京上大学,挺好的。”
付冯说,“比不上你,北京的大学更风光吧?”
有些揶揄的客套。有几分真心呢?常霈泽辨认着,失笑地斟酌措辞,“有机会的话,你来北京玩,可以找我。”
付冯轻笑一声,淡淡地“嗯” 。
付冯即将进入大学,常霈泽则初有经验,两个人聊漂浮在常俗的事叙旧。付冯托辞离开后,常霈泽终于可以确认,她已经释然了——至少,在他面前是这样的。想到这的常霈泽蜷了蜷手指。
拧在一起的麻花,释然了,不就散了吗?她释然了,不就放弃了吗?
她释然了,他应该感到高兴的,为什么又会觉得难过呢。
年少的骄傲比若有似无的悸动重要。他的爱恋活在以前闪着光的、放不下的骄傲的阴翳下,于是他以为那只是一点心动,磨损后就会褪色。但那是钻石一样的真心,越打磨越耀眼。
原来他不是只有一点心动,而是很喜欢很喜欢付冯,喜欢到两年后,仅仅是看着她,他就又感受到了曾经那种盲目的、不知所谓的快乐。
那些回忆都成了影片胶卷里泛黄的纸张,一碰就碎了,喜怒哀乐都经不起琢磨推敲,更多是青春期的宣泄。美好,但也虚幻。
没有坚定地选择少女的少年只是看着她挣扎罢了,看她深陷泥淖后怯于探手。所以,倘若没能在它最璀璨的时候拢住它的光芒,盛放得再美的心意如今都已枯萎了。
当时争执着存在主义、乡村音乐和咖啡豆的两人,怎么会想到多年后,两人平淡地聊着无关紧要的话题,好像都心甘情愿地承认了渐行渐远。
当时大笑着、追逐着、互相疏远又吸引的两人,怎么会想到多年后,他们也不过是人声鼎沸里一个短暂的对视举杯。
*
付冯以前和他聊过小王子,她喜欢四十四次日落,她给他读——
“你知道吗,人在难过的时候就会爱上日落。”
“在你看了四十四次日落那天,你很难过吗?”
但小王子没有回答。
“正是你为你的玫瑰付出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的重要。”
当时的他想,他抽出那么珍贵的课余时间去听她的胡思乱想,应该够他养一朵玫瑰了吧?
现在的他想,明明是付冯花了那么那么多的时间,一边给自己疗伤,一边逗他开心。那些充盈着思想痕迹的音乐、书籍、电影,那些富于灵气的奇思妙想,她该花多少时间去搜集和理解呢。
他才是她浇灌的玫瑰和驯服的狐狸。
就算随人可给予,命运最终让天平倾向于他。
她的胡思乱想,她压抑的张扬,她克制的眼泪,她的大笑,她可爱的明知故犯——都是他的,只属于他的。和她的回忆像酒,越酿越浓,越品越醉。
他当时那么介意,是因为不够坚定。她的抗拒,她的动摇,他明明都看得懂。如果再多问一句,结局会不会不同?
深夜,常霈泽一个人站在家里的阳台上,没有开灯,点了一根烟,他长长地吐出一圈袅袅的烟圈。
莫名地,他想起了付冯在看重庆森林时,每次失恋后的梁朝伟和家具自言自语,她都会忍不住笑。
常霈泽回头看向家里的布局。搬家后,什么都是新的了,只有人是旧的。怎么自言自语呢,它们的身上都没有你的影子,只有我被你笼罩了。
吊桥效应只对他起效了。
灰姑娘的水晶鞋魔法在午夜十二点消失,而凌晨两点的钟声却在这么多年后都没响起。
如果有人自由到连爱情的束缚都不想要,那就让爱情死在最怦然心动、最纠缠不清、最晦暗躁动、最稚嫩纯白、最明媚灿烂的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