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元月。
早上,天还黑着。王大枣轻手轻脚,在鸡窝里掏回唯一一颗鸡蛋,用白水煮熟。
他要给陈望安改善改善伙食。
小丫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天到晚却连门也不出,闷在屋子里面做题,饭更是不好好吃。
连他这个花了眼的老头子都能看得出来,陈望安的精神状态远不如她刚来那会儿。
鸡蛋捞出来立在桌上。
王大枣转了一圈,回头怕鸡蛋凉了,又拿起来揣进怀里。
他不知道小丫头昨晚几点睡的,因而不敢贸然叫醒她。
刘一平已经起了,王大枣拍拍门:“一平,来给我帮忙,淘个豆子。”
“哎!”
今天是腊八。
王大枣年龄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总感觉生活还是要有些仪式感,这才像样子。
他点着灶火,烧了一大锅水。
不一会儿,刘一平穿戴整齐出来。他把红豆、黄豆、花生洗净,一股脑儿倒进去,又开始剥玉米粒。
王大枣淘好大米和小米。
十几分钟以后,他们一并将这些食材倒进锅里。
“看好了火。”
王大枣叮嘱一句,走到后院去,看见陈望安屋里亮了灯,才上前敲门。
“丫头呀,信和早上饭我给你放门口了,你别忘了拿!”
“好,”陈望安打开门,“谢谢爷爷!”
“诶,丫头呀,今天是腊八……你做题做累了,记得出来喝完八宝粥吼!”
“我一会儿就去!”陈望安乖巧点头。
王大枣叹口气,转身离开了。
这丫头每天都这么说,可学起来还是不要命似的,得把饭拿过来催着,才能勉强动几筷子。
陈望安收好信封拿起鸡蛋,突然有些惊讶——鸡蛋竟然还是温热的——在这个冬天的早上,握在手里格外暖和。
坐回桌前,她立刻打开信封。
信是夏惠枫送来的。
这段时间,她们每周都通过书信的形式,相互分享思路。
陈望安掰着手指算了算,郑当当初给她三个月,现在一晃眼竟然已经过去一半了。她和夏惠枫两人依然在不断的试错、纠正,然后又跳入新的陷阱。
她过去在数学上有多么骄傲,现在就有多么失望。热情被消磨殆尽以后,剩下的就只有无穷无尽的自我否定和怀疑。
陈望安按照夏惠枫的思路再次推演。
尽管她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心算速度,但是在面对如此庞大的计算量时,还是会显得有些无力。
一算又是大半天。
依旧是无解。
她长叹一口气,放下笔,望着白墙出神。猛然间,她看见早上王大枣给得鸡蛋还完好无损立在那儿。于是她剥开一半的蛋壳,小咬一口。
冰凉。
她果断起身,拉开房门走出去。
“丫头?出来了?饿了吧!我去给你盛粥!”王大枣手忙脚乱往厨房赶。
陈望安抢先一步:“爷爷,我自己来就行……您要一碗吗?”
“不用不用,爷爷刚吃过了,还饱着嘞!”王大枣摆摆手,看陈望安踮脚从大铁锅里舀出一勺腊八粥,又从口袋里摸出鸡蛋。
“你这丫头,鸡蛋怎么还没吃?这都凉透了!来,我给你热热!”
“没事儿,我泡饭里吃。”陈望安把蛋壳完整剥下来,将没咬的那半掰下来递给王大枣,“爷爷,您也吃。”
“乖丫头,爷爷不吃……”王大枣轻轻推开陈望安的手。
鸡蛋在这儿可是好东西。
王大枣虽然养了很多只鸡,但却从来没吃过蛋。他总是把鸡蛋收集起来送到北院去,给那些顶尖儿的人才开开“荤”——他们吃了这鸡蛋,兴许就能给祖国多做一件事!
陈望安端着碗走出来,坐在正屋里。
她一边吃一边落泪。
刘一平在窗边看书,听见抽泣声不由看过来,探着头从下往上去看她的脸:“安安,你哭了?”
陈望安不说话。
“怎么回事?谁欺负你了?”他慌了神,连忙走过来,半蹲下身子,“还是腿疼?”
“我……”陈望安抽了抽鼻子,又是几颗泪珠顺着脸颊滑下来,“我想我娘……想我爹……”
刘一平闻言,双目中也黯淡下来。他把凳子搬过来,坐在陈望安旁边,和她一起沉默。
这种感觉,他懂。
因为他也有妻儿——七年未曾谋面的妻儿。他记忆中的孩子,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却不知如今该长成什么样子了呢?
“安安啊……咱不想……昂!”刘一平轻抚着她瘦弱的后背,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谁能不想?
又怎么能不想呢?
陈望安却懂事地抹抹眼泪:“叔叔,您不用安慰我。我都懂。留在这儿,是要去做更重要的事、是在为祖国做事。只有有国,才会有家……
“可我感到难过。大家都忙忙碌碌,在为祖国做事,只有我什么也做不成——我是不是一个很差的人呢?”她抬起眼睛,满眼无助。
她想把那些伤口上的痛,还有算不出的题,都跟什么人讲一讲。可是在这个南院,没有人能够听她倾诉。
她有时候也会想,要不要把这些话跟夏惠枫说。但是夏惠枫在北院要忙更重要的事,她不舍得把她叫过来就为了让她听自己讲这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北院的时间比生命更可贵。
于是,她只能沉默。
但太多压抑的情绪堆积在心里,就容易生出些胡思乱想来。
这段时间,她总是反反复复做着一个同样的梦:
梦里是死一般的寂静,黑暗、硕大的空间仿佛没有尽头。所有的呼唤,回应她的只有回声。
紧接着,四周无故升起一团雾。一个人影从白雾那端走过来,他的脸隐在雾气里,让人分辨不清楚。陈望安忍不住想要扑上去,因为那人身上有种熟悉的味道,让她想哭。
可是,腿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她低下头,看见子弹将昔日伤口击穿,只剩下一个血淋淋的黑洞。身体似乎不再属于她自己,瘫软地跪下去。她只能无助地看着浓雾中的人一点点消失,然后惊醒,反复思考却仍想不通他到底是谁。
刘一平叹了口气,他可怜这个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的孩子,但他本人因为受到“紫密”的打击,忘了很多事,他其实也说不太清北院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又在做什么事。
他不断抚摸陈望安的后背,像一个父亲那样:“安安,能来到这里,你一定是有能力的人,是天才!我们要相信郑当,他从不会看走眼……
“你知道吗,太阳升起前的黎明,恰恰是最黑暗的时刻。可太阳就要升起来了啊,再坚持坚持,好吗?这个世界会有太阳、你也会是太阳,黑暗终究会过去的,温暖和光明才是人间……”
早上,天还黑着。王大枣轻手轻脚,在鸡窝里掏回唯一一颗鸡蛋,用白水煮熟。
他要给陈望安改善改善伙食。
小丫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天到晚却连门也不出,闷在屋子里面做题,饭更是不好好吃。
连他这个花了眼的老头子都能看得出来,陈望安的精神状态远不如她刚来那会儿。
鸡蛋捞出来立在桌上。
王大枣转了一圈,回头怕鸡蛋凉了,又拿起来揣进怀里。
他不知道小丫头昨晚几点睡的,因而不敢贸然叫醒她。
刘一平已经起了,王大枣拍拍门:“一平,来给我帮忙,淘个豆子。”
“哎!”
今天是腊八。
王大枣年龄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总感觉生活还是要有些仪式感,这才像样子。
他点着灶火,烧了一大锅水。
不一会儿,刘一平穿戴整齐出来。他把红豆、黄豆、花生洗净,一股脑儿倒进去,又开始剥玉米粒。
王大枣淘好大米和小米。
十几分钟以后,他们一并将这些食材倒进锅里。
“看好了火。”
王大枣叮嘱一句,走到后院去,看见陈望安屋里亮了灯,才上前敲门。
“丫头呀,信和早上饭我给你放门口了,你别忘了拿!”
“好,”陈望安打开门,“谢谢爷爷!”
“诶,丫头呀,今天是腊八……你做题做累了,记得出来喝完八宝粥吼!”
“我一会儿就去!”陈望安乖巧点头。
王大枣叹口气,转身离开了。
这丫头每天都这么说,可学起来还是不要命似的,得把饭拿过来催着,才能勉强动几筷子。
陈望安收好信封拿起鸡蛋,突然有些惊讶——鸡蛋竟然还是温热的——在这个冬天的早上,握在手里格外暖和。
坐回桌前,她立刻打开信封。
信是夏惠枫送来的。
这段时间,她们每周都通过书信的形式,相互分享思路。
陈望安掰着手指算了算,郑当当初给她三个月,现在一晃眼竟然已经过去一半了。她和夏惠枫两人依然在不断的试错、纠正,然后又跳入新的陷阱。
她过去在数学上有多么骄傲,现在就有多么失望。热情被消磨殆尽以后,剩下的就只有无穷无尽的自我否定和怀疑。
陈望安按照夏惠枫的思路再次推演。
尽管她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心算速度,但是在面对如此庞大的计算量时,还是会显得有些无力。
一算又是大半天。
依旧是无解。
她长叹一口气,放下笔,望着白墙出神。猛然间,她看见早上王大枣给得鸡蛋还完好无损立在那儿。于是她剥开一半的蛋壳,小咬一口。
冰凉。
她果断起身,拉开房门走出去。
“丫头?出来了?饿了吧!我去给你盛粥!”王大枣手忙脚乱往厨房赶。
陈望安抢先一步:“爷爷,我自己来就行……您要一碗吗?”
“不用不用,爷爷刚吃过了,还饱着嘞!”王大枣摆摆手,看陈望安踮脚从大铁锅里舀出一勺腊八粥,又从口袋里摸出鸡蛋。
“你这丫头,鸡蛋怎么还没吃?这都凉透了!来,我给你热热!”
“没事儿,我泡饭里吃。”陈望安把蛋壳完整剥下来,将没咬的那半掰下来递给王大枣,“爷爷,您也吃。”
“乖丫头,爷爷不吃……”王大枣轻轻推开陈望安的手。
鸡蛋在这儿可是好东西。
王大枣虽然养了很多只鸡,但却从来没吃过蛋。他总是把鸡蛋收集起来送到北院去,给那些顶尖儿的人才开开“荤”——他们吃了这鸡蛋,兴许就能给祖国多做一件事!
陈望安端着碗走出来,坐在正屋里。
她一边吃一边落泪。
刘一平在窗边看书,听见抽泣声不由看过来,探着头从下往上去看她的脸:“安安,你哭了?”
陈望安不说话。
“怎么回事?谁欺负你了?”他慌了神,连忙走过来,半蹲下身子,“还是腿疼?”
“我……”陈望安抽了抽鼻子,又是几颗泪珠顺着脸颊滑下来,“我想我娘……想我爹……”
刘一平闻言,双目中也黯淡下来。他把凳子搬过来,坐在陈望安旁边,和她一起沉默。
这种感觉,他懂。
因为他也有妻儿——七年未曾谋面的妻儿。他记忆中的孩子,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却不知如今该长成什么样子了呢?
“安安啊……咱不想……昂!”刘一平轻抚着她瘦弱的后背,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谁能不想?
又怎么能不想呢?
陈望安却懂事地抹抹眼泪:“叔叔,您不用安慰我。我都懂。留在这儿,是要去做更重要的事、是在为祖国做事。只有有国,才会有家……
“可我感到难过。大家都忙忙碌碌,在为祖国做事,只有我什么也做不成——我是不是一个很差的人呢?”她抬起眼睛,满眼无助。
她想把那些伤口上的痛,还有算不出的题,都跟什么人讲一讲。可是在这个南院,没有人能够听她倾诉。
她有时候也会想,要不要把这些话跟夏惠枫说。但是夏惠枫在北院要忙更重要的事,她不舍得把她叫过来就为了让她听自己讲这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北院的时间比生命更可贵。
于是,她只能沉默。
但太多压抑的情绪堆积在心里,就容易生出些胡思乱想来。
这段时间,她总是反反复复做着一个同样的梦:
梦里是死一般的寂静,黑暗、硕大的空间仿佛没有尽头。所有的呼唤,回应她的只有回声。
紧接着,四周无故升起一团雾。一个人影从白雾那端走过来,他的脸隐在雾气里,让人分辨不清楚。陈望安忍不住想要扑上去,因为那人身上有种熟悉的味道,让她想哭。
可是,腿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她低下头,看见子弹将昔日伤口击穿,只剩下一个血淋淋的黑洞。身体似乎不再属于她自己,瘫软地跪下去。她只能无助地看着浓雾中的人一点点消失,然后惊醒,反复思考却仍想不通他到底是谁。
刘一平叹了口气,他可怜这个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的孩子,但他本人因为受到“紫密”的打击,忘了很多事,他其实也说不太清北院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又在做什么事。
他不断抚摸陈望安的后背,像一个父亲那样:“安安,能来到这里,你一定是有能力的人,是天才!我们要相信郑当,他从不会看走眼……
“你知道吗,太阳升起前的黎明,恰恰是最黑暗的时刻。可太阳就要升起来了啊,再坚持坚持,好吗?这个世界会有太阳、你也会是太阳,黑暗终究会过去的,温暖和光明才是人间……”